A. 田園風光手抄報圖片及文字素材
田園風光手抄報圖片及文字素材
導語:好一個美麗的田園風光,如果你來觀賞,一定會被這詩意般的黃昏所迷住,沉浸在大自然的美麗之中。下面和我一起來看田園風光手抄報圖片及文字素材,希望有所幫助!
田園風光手抄報文字素材:
1、我的記憶中,有數不勝數的美不勝收的景物。且不提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荷花,也不提那古樸典雅美輪美奐的小橋流水,更不提那蒼翠欲滴萬古長青的蒼松翠柏。單就這獨特的田園風光,深深地吸引了我。那果實累累瓜果飄香的鄉村田園引人入勝,那清澈見底波光粼粼的田家池塘妙不可言,還有那極富詩情畫意淳樸自然山青水秀的農家小院更是別有一番風味!
2、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會瞧見鄉下人家在吃晚飯的情景。它們把桌椅飯菜搬到門前,天高地闊的吃起來。天邊的紅霞,向晚的微風,頭上飛過歸巢的鳥兒,都是他們的好友,它們和鄉下人一起,匯成了一幅自然,和諧的自然風景畫。
3、來到田園,朦朦朧朧地看見蔥綠色,這對我的近視眼有很大的療效。都說鄉下的空氣比城裡的空氣質量好,今日一親身體驗,果然如此。天漸漸亮了起來,攻公雞「喔喔」地把正在睡夢中的人們叫醒,似乎在提醒人們要起來幹活了。看,對面農家屋頂的煙囪上,冒出了一縷縷炊煙,一陣涼爽的微風吹過,使人頓然神清氣爽,心曠神怡,還帶著一絲絲稀粥的香味,給人以夢幻的感覺,似乎來到了世外桃源,一個沒有戰爭,沒有喧嘩,只有和平而又充滿生機的世界。我們繼續走著,走著……
4、外婆家的後面有一片竹林,竹林中的竹子又多有茂盛。竹子密得像永遠穿不透的天空,一直沒有盡頭;數也數不清的高聳入雲的山;竹葉落到了地上就變成了翠綠色的地毯。小雞和母雞有時會到竹林里來覓食,或者是來這里玩耍。
5、春天的田園,潮濕的空氣里盪漾著誘人的小草芳香;田野里,不時地飄來泥土的芳香。放眼望去,滿眼都是嫩綠的麥苗,一直延伸到遙遠的地平線,而霞光將它的.眷戀留給蒼穹的同時,也留給了大地。太陽快落山時,可天還是很亮。這時,天上只有幾朵白雲,就像是在大海上行駛的幾艘帆船。這個時候,在樹上和地上的小鳥已經幾乎回巢了,可還有些小鳥在外出覓食。突然,不只是一隻小鳥受了驚嚇,拖著長長的叫聲,飛向遠方。
6、近處,一棵棵大樹挺直身板抬著頭,密密麻麻的樹葉透過一絲日影,生命特別旺盛。遠看這些樹木就像一名名威武的士兵,保衛者這里的一花一草。小草碧綠極了,頭上戴著一滴滴露珠,在驕陽似火的陽光下顯得晶瑩剔透閃閃發光。小草像個高雅的舞蹈家,在微風中翩翩起舞,舞姿優美迷人極了。遠處,花兒正在比賽快來瞧瞧!花的種類真多,就像天上的星星數不盡。紅的如火白的似雪粉的像霞黃的賽金,美麗極了。陣陣芳香撲鼻而來,一定會令你陶醉其中。
7、春風在碧藍如洗的天空中放牧著白雲。春雨輕灑,草兒發芽,大地一片青青。白蘑菇般的蒙古包點綴在綠茵如毯的草原上,格外醒目。牧羊姑娘那動聽的歌聲在草原上回盪,成群的牛羊,像天上的片片白雲飄落到大地,真是美景如畫呀!
8、在葫蘆壩靠西的河坎上,有一溜向陽高地,深褐色松軟的泥土裡,生長著全壩子上最好的莊稼。排著方陣一樣的麥田,正在拔節期,綠蔥蔥的,健壯挺拔,一派蓬勃生機。
9、鄉村的冬季,白雪飄飄。雪落在松樹上,松樹穿上了雪白的外衣,雪落在麥田裡,麥田寶寶蓋上了一層層棉被,雪落在鄉間的小徑上,小徑鋪上了一條長地毯。小孩子們玩得可開心了,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
10、夏季過去了,緊接著秋季來了。鄉村的秋季,秋色宜人。秋姑娘來到田野,稻穀笑彎了腰,高粱漲紅了臉。玉米樂開了懷。桂樹楓樹常青樹,帶著蒼郁和深沉的格調和各具特色的氣質,展示著風采。金子般的黃,瑪瑙般的紅,翡翠般的綠,宛如畫家精心繪制的畫卷。
11、夏季的鄉村,火辣辣的太陽烤的地面滾談滾燙的。家家戶戶的老人都出來了,坐在陰涼而爽快的地方說說這個,談談這個,個有個的看法,個有個的主張。小孩子們跑到茂盛的大樹下,這時稍大一些的孩子說:「天氣這么熱,我們就玩剪刀石頭布吧!」孩子們齊聲說:「好!」笑聲一聲接著一聲,一陣又接著一陣。夏天是個雷雨頻多的季節。有時候,你正舒舒服服的在樹陰下乘涼時,忽然烏雲密布,天漸漸黑了。幾聲雷聲過後,豆大的雨不停的下。「叭噠」「叭噠」地拍打在窗上。這時,家家戶戶的老老少少都不住的稱贊:「這雨下得可這是時候啊!這雨下得真好,真涼快……」
12、我們直接奔向魚塘,看見藍藍的天,太陽照在水面上,清波盪漾。魚塘四周栽滿了柳樹,一陣風兒吹來柳樹枝在空中翩翩起舞,倒映在河面上,美麗極了。我和爸爸用蚯蚓做成的魚餌套上魚鉤,然後甩起魚竿向魚塘扔去。突然,有一條魚上鉤了。我立刻拉住魚竿,爸爸看見這條魚力氣很大,就來幫我拉,爸爸的力氣真大!哇!這條魚真大!我和爸爸把它放到桶里,一放進去,這條魚就把水濺了我一頭一臉,弄得我哭笑不得。叔叔們鉤上魚後,叫我和青浩揚小朋友去網魚,把我們兩個累得滿頭打汗,但玩得非常開心。
13、外婆家最特別的就是那一片田野。田野里有許多蔬菜,蔬菜長得很多很茂盛。大白菜在空中搖曳著,甩動著它的身子;玉米在風中舞蹈,葉子就是它的裙子;麥子在風中擺動,好像在向朋友們招手;青菜穿上了綠色的外衣,在甩著頭。到了秋天,豐收了,所有的植物又開始繁衍後代了。
14、外婆家有一個小院子,小院子裡面有兩棵大樹,大樹的葉子落下來,成了翩翩起舞的蝴蝶;小雞們在四處玩耍,走來走去;或是看見公雞在地上走來走去,高傲極了;母雞帶領著小雞,在院子中覓食;或是夏天的傍晚,在樹陰下乘涼。
15、外婆家的前面有一條小河,小河像一面平靜的鏡子。小河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兩旁的柳樹;小河真靜啊,靜的讓你看不見它在流動;小河真綠啊,綠得像一塊無暇的翡翠。小河上有鴨子,鵝在游動,河裡有魚在游動。小鴨在唱歌,鵝在挺著高高的脖子,小魚在水下嬉戲,好玩極了。如果有人在附近搗衣,它們就一溜煙得不見了。
;B. 一小段描寫農村風光的文字,最好帶圖片
鄉村的雪
深秋的冷一過,初冬的冷就來了。在山村,天越冷,人們就越盼著下雪,就好像我們都藏好了,雪怎麼還不來似的。
每年冬天總有一段時間遲遲沒有雪的消息。雪的缺席,讓人們看不到美麗的覆蓋。也增加了漫長等待時的乏味。
在村莊,一進入冬天,農田裡所有的東西都被撂倒,拔的拔,割的割,捆紮的捆紮,只有野草還在哪裡,連根都凍透了。人們在農閑這段時光里,等著冷,等著雪,等著春天一點點化開,他們好派上用場。
雪總是要來的。
下雪了,田野里白茫茫一片。耕地在華麗的睡眠下不允許對土地心懷不軌的腳印出現和靠近。牆上的鍾表不加選擇地為冬天捐贈漫長的等待。月亮重復太陽,偷偷為森林裡動物的腳印保守一切秘密。門前的雪在月光下找到了窗戶,它要往明亮的燈光里捐贈銀白的寧靜。
記得小時候初雪一落下,我們的雪爬犁,雪冰板,冰嘎之類的用具兼玩具又都有了去處。在陡峭的河提上,河谷傾斜的陡坡上,甚至家門口高高的土坡上。沉重的爬犁被力氣大的孩子拖到提頂或坡頂。一群孩子蜂擁而上,可憐的爬犁在嚴重超員的情況下沿著光滑的雪道飛速沖向谷底。爬犁把所有的孩子都甩在一邊,自己悠閑地沖向終點,笨拙地旋轉幾下停靠在它的碼頭。那些中途被撇下來的孩子,或坐在雪上,或躺在雪裡,或騎在雪上,或趴在雪上,或跪在雪上,或斜靠在雪上。他們把嘴裡的雪吐出來或吃進去,找到自己的手套和帽子,然後又開始搶爬犁,都希望爬犁在自己手中,都想與雪瘋個夠,都想炫耀自己的優越感。他們的快樂就像他們的鞋一樣在雪地上亂踩。踩過小雪,踩過大雪,踩過那個吱吱嘎嘎的童年。
零下三十度的寒流被我們早已適應北方寒冷的鼻翼吸到肺里,經過加熱打個滾再把它還給天空,那呼出來的熱氣像遠走高飛的雲霧消散在蒼穹之下。山村的雪彷彿就是我們的歡樂谷和開心樂園。在雪中沖浪,當笨重的爬犁晃晃悠悠沖向坡底,我們都不是我們自己,我們是雪的同夥,是會呼吸的快樂寶貝。彷彿我們一不小心就滑入生命的迷人之處。
有時候你能看到三倆一群的婦女走在發著亮光路上。那個剛買的高跟鞋沒來得及釘防滑鞋底,被碾壓的溜光的雪撂倒。身子一傾斜,就聽到一驚一咋的尖叫,等人們回過頭看向她時,她已經失態地坐在地上了。摔倒的自己沖著摔倒的自己一抽一抽地笑,也分不清是自己笑自己還是在替別人笑自己。同行的夥伴笑夠了才懶洋洋地把她扶起來。兩個人扶著厚厚的羽絨服和她身上的雪以及她的笑聲,像攙扶傷員似的一邊走一邊在白色的呼吸里唧唧咋咋地討論著。她們的高跟鞋踩著雪吱嘎吱嘎的聲音像踩在有瓷性的光線和溫度上,那撕裂破碎瓦解的聲音逃出左腳和右腳,逃出有腳印的雪。
在我的家鄉,遠處是山的白,雲的白,樺樹的白,是田野一覽無余的白。近處是覆蓋屋頂的白;是裊裊炊煙穿過樹影的白;是籬笆木樁撐起一排排雪球那充盈的白;是飄落在窗檯上的雪對著玻璃窗花竊竊私語的白。它們穿越月亮和星星,穿越野草和冰凌,穿越天空和鳥兒飛過的樹枝,逶迤在一起宛如大地白色的獵人,監視著走過村口走過樹林的每一個腳印。只有那炊煙不理會雪的存在。它們那麼倏忽易逝,那麼飄飄然然,它們輕盈的像夢,不留痕跡得消散,無可挽回,卻又耐人尋味。
在我童年的記憶里,雪就是我們沒有老師的課堂。積雪中誕生的游戲猶如白色的呼吸穿越嘴的天空,模糊了娛樂與乏味、寂寞與等待的界限。
積雪慷慨的柔軟、疏朗、潤澤與明亮帶給我們特殊的娛樂性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它時常散發出草木與泥土休息的氣味,光線和溫度冷卻的味道。那是正常的平民世界所應有的味道。沒有任何東西能像雪一樣如此坦然地把自己交給我們,交給世界。連自己的影子都捨不得留下。它我們心中沒有秘密可言。
自從進城務工以來,很少看到家鄉那麼好的雪。城裡的孩子大多都是家長花錢為他們購買興趣和快樂。他們隱藏得更私密更隱蔽。偶爾在某個角落看到沒有孩子陪伴的雪人,給人一種視而不見的冷落和寂寥。彷彿它的存在感被忽略得盪然無存。灰濛蒙的雪,在城市裡裝死。
為了讓別人對自己看起來更像城裡人或者阻止別人或者不給別人機會把我當成鄉下人。我和雪的關系疏遠了。我神經兮兮的放盪與不羈,以及我身上像耕地和田更的骨頭和肉,都要收斂到和街道、公交車和向灰濛蒙天空張著鱷魚嘴的樓群協調一致。
時間長了,我的膽子越來越大了,我就對著城市的臉頰、額頭和疲倦的面孔喧嘩。所謂的城市就是在利用人們超越了生存底線的基本需求來強迫鄉村或者樸素到塵土裡的農人為他們的優越感捐贈矚目。如果你打算靠擅長巧妙地傲慢、合理的欺詐、和深邃的自我而活著,你就得在外地的城裡人和城裡的外地人之間縮小你不光榮的差距,直到你所在的城市稍稍對你有所寬容。
童年是我唯一可以炫耀的一部分,是我有限的觸動,與那些見不到厚得能藏身的雪的孩子相比,我的童年總是比他們快樂一點點。它繾綣在我的記憶中覆蓋著歲月的形骸。
C. 有關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地的資料文字以及圖片
中國於1985年12月12日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成員國。截止2015年7月8日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結束,中國共計擁有48項世界遺產。其中世界文化遺產34項,世界自然遺產10項,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4項。遺產總數名列世界第2位,僅次於義大利的51項。由於數量眾多,現列舉十個具有代表性的世界遺產項目:
1、萬里長城(1987.12,文化遺產)
中國的長城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偉大的建築工程,它始建於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秦朝統一中國之後聯成萬里長城。漢、明兩代又曾大規模修築。分布於我國北部和中部的廣大土地上,總計長度達5000多千米。其工程之浩繁,氣勢之雄偉,堪稱世界奇跡。長城是中華文明的瑰寶,也是與埃及金字塔齊名的建築,還是人類的奇跡。在兩千多年前,勞動人民以血肉之軀修築了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中華民族的象徵。
2、明清皇宮-北京故宮(1987.12,文化遺產)
故宮又稱紫禁城,位於北京市區中心,為明、清兩代的皇宮,有24位皇帝相繼在此登基執政。始建於1406年,至今已逾600餘年。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 最完整的古代木構建築群。佔地面積為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擁有殿宇9000多間,宮內現收藏珍貴歷代文物和藝術品約100萬件。故宮黃瓦紅牆,金扉朱楹,白玉雕欄,宮闕重疊, 巍峨壯觀,是中國古建築的精華,也是中國古代建築最高水平的體現。
3、陝西秦始皇陵及兵馬俑(1987.12,文化遺產)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之一。秦兵馬俑出土陶俑8000件、戰車百乘以及數萬件實物兵器等文物,舉世罕見,被譽為世界第八奇跡。它對於深入研究秦代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科學和藝術等提供了極為珍貴的實物材料,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另一方面, 秦始皇兵馬俑也是我國泥塑藝術的頂峰,為中華民族燦爛的古老文化增添光彩,給世界藝術史補充了光輝的一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4、甘肅敦煌莫高窟(1987.12,文化遺產)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被譽為20世紀最有價值的文化發現、「東方盧浮宮」,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於世。它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現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聖地。莫高窟為研究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宗教、民族關系、中外友好往來等提供珍貴資料,是人類的文化寶藏和精神財富。
5、安徽黃山(1990.12,自然文化雙遺產)
黃山地處中亞熱帶北緣、常綠闊葉林、紅壤黃壤地帶,它集中國各大名山的美景於一身,尤其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四絕」著稱,歷來享有「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美譽。黃山,在中國歷史上文學藝術的鼎盛時期曾受到廣泛的贊譽,以「震旦國中第一奇山」而聞名。今天,黃山以其壯麗的景色——生長在花崗岩石上的奇松和浮現在雲海中的怪石而著稱。對於世界各地的遊客、詩人、畫家和攝影家而言,黃山具有永恆的魅力。
6、四川九寨溝風景名勝區(1992.12,自然遺產)
九寨溝位於岷江上游、四川省阿壩州境內,因溝內有盤信、彭布、樹正、菏葉等九個藏族村寨而得名。全區面積約720平方公里,大部分為森林所覆蓋。九寨溝是長江水系嘉陵江源頭的一條支溝,地質結構復雜。這里高差懸殊、氣候多樣、山明水秀。以明朗的高原風光為基調,以高峰、彩林、翠海、疊瀑和藏族風情這「五絕」而馳名中外。九寨溝歷來被當地藏民視為「神山聖水」,東方人稱九寨溝為「人間仙境」,西方人把它譽為「童話世界」。
7、雲南麗江古城(1997.12,文化遺產)
麗江古城位於雲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的中心城鎮,海拔2400餘米。是一座風景秀麗、歷史悠久和文化燦爛的名城,也是中國罕見的保存相當完好的少數民族古城。麗江古城歷史悠久,古樸自然,兼有水鄉之容、山城之貌,它作為有悠久歷史的少數民族城市,從城市總體布局到工程、建築,都融和了漢、白、彝、藏各民族精華,又有納西族的獨特風采,是研究中國城市建設史、建築史、文化史不可多得的重要遺產。
8、中國丹霞(2010.8,自然遺產)
中國丹霞包括廣東丹霞山、福建泰寧、湖南崀山、江西龍虎山和龜峰、浙江江郎山及貴州赤水等6個丹霞地貌風景區。中國「丹霞地貌」是紅層地貌發育中一個獨特的例證,其豐富的地貌特徵展現出大自然無與倫比的美麗景觀, 中國丹霞相對現有世界遺產,是山-水-林配置最好的丹霞(紅層)地貌區,使中國丹霞成為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典型、最優美、生態環境多樣、景觀配置最佳的傑出的丹霞景觀的代表。
9、浙江杭州西湖文化景觀(2011.6.25,文化景觀)
西湖景區以「西湖十景」及諸多歷史遺跡為代表,體現中國傳統園藝、繪畫、詩詞文化元素,還反映出中國農耕文明獨特的景觀審美傳統,對13至20世紀東亞地區的園藝景觀也有顯著影響。西湖是歷史上最能體現中國傳統文化核心價值的審美實體,是東方審美體系中最具經典性的文化景觀。與世界上以自然景觀著稱的湖泊相比,西湖的人文景觀最多;與世界上以人文景觀著稱的湖泊相比,西湖的自然景觀最美,是自然美與人文美完美結合的典範。
10、中國大運河(2014.6,文化遺產)
中國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時間最早、流程最長的運河,創始於春秋時期,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歷史。從此以後,中國人民一代接一代,以其勤勞、智慧和堅強的毅力,由短到長,由局部到整體,不斷地開鑿整修,持續了一千多年的時間,直至公元1293年,終於完成了一條由杭州直達北京縱貫南北的人工大運河。大運河全長1782公里,跨越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四省二市,溝通了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海河五大水系中國於1985年12月12日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成員國。截止2015年7月8日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結束,中國共計擁有48項世界遺產。其中世界文化遺產34項,世界自然遺產10項,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4項。遺產總數名列世界第2位,僅次於義大利的51項。由於數量眾多,現列舉十個具有代表性的世界遺產項目:
1、萬里長城(1987.12,文化遺產)
中國的長城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偉大的建築工程,它始建於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秦朝統一中國之後聯成萬里長城。漢、明兩代又曾大規模修築。分布於我國北部和中部的廣大土地上,總計長度達5000多千米。其工程之浩繁,氣勢之雄偉,堪稱世界奇跡。長城是中華文明的瑰寶,也是與埃及金字塔齊名的建築,還是人類的奇跡。在兩千多年前,勞動人民以血肉之軀修築了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中華民族的象徵。
2、明清皇宮-北京故宮(1987.12,文化遺產)
故宮又稱紫禁城,位於北京市區中心,為明、清兩代的皇宮,有24位皇帝相繼在此登基執政。始建於1406年,至今已逾600餘年。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 最完整的古代木構建築群。佔地面積為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擁有殿宇9000多間,宮內現收藏珍貴歷代文物和藝術品約100萬件。故宮黃瓦紅牆,金扉朱楹,白玉雕欄,宮闕重疊, 巍峨壯觀,是中國古建築的精華,也是中國古代建築最高水平的體現。
3、陝西秦始皇陵及兵馬俑(1987.12,文化遺產)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之一。秦兵馬俑出土陶俑8000件、戰車百乘以及數萬件實物兵器等文物,舉世罕見,被譽為世界第八奇跡。它對於深入研究秦代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科學和藝術等提供了極為珍貴的實物材料,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另一方面, 秦始皇兵馬俑也是我國泥塑藝術的頂峰,為中華民族燦爛的古老文化增添光彩,給世界藝術史補充了光輝的一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4、甘肅敦煌莫高窟(1987.12,文化遺產)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被譽為20世紀最有價值的文化發現、「東方盧浮宮」,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於世。它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現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聖地。莫高窟為研究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宗教、民族關系、中外友好往來等提供珍貴資料,是人類的文化寶藏和精神財富。
5、安徽黃山(1990.12,自然文化雙遺產)
黃山地處中亞熱帶北緣、常綠闊葉林、紅壤黃壤地帶,它集中國各大名山的美景於一身,尤其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四絕」著稱,歷來享有「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美譽。黃山,在中國歷史上文學藝術的鼎盛時期曾受到廣泛的贊譽,以「震旦國中第一奇山」而聞名。今天,黃山以其壯麗的景色——生長在花崗岩石上的奇松和浮現在雲海中的怪石而著稱。對於世界各地的遊客、詩人、畫家和攝影家而言,黃山具有永恆的魅力。
6、四川九寨溝風景名勝區(1992.12,自然遺產)
九寨溝位於岷江上游、四川省阿壩州境內,因溝內有盤信、彭布、樹正、菏葉等九個藏族村寨而得名。全區面積約720平方公里,大部分為森林所覆蓋。九寨溝是長江水系嘉陵江源頭的一條支溝,地質結構復雜。這里高差懸殊、氣候多樣、山明水秀。以明朗的高原風光為基調,以高峰、彩林、翠海、疊瀑和藏族風情這「五絕」而馳名中外。九寨溝歷來被當地藏民視為「神山聖水」,東方人稱九寨溝為「人間仙境」,西方人把它譽為「童話世界」。
7、雲南麗江古城(1997.12,文化遺產)
麗江古城位於雲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的中心城鎮,海拔2400餘米。是一座風景秀麗、歷史悠久和文化燦爛的名城,也是中國罕見的保存相當完好的少數民族古城。麗江古城歷史悠久,古樸自然,兼有水鄉之容、山城之貌,它作為有悠久歷史的少數民族城市,從城市總體布局到工程、建築,都融和了漢、白、彝、藏各民族精華,又有納西族的獨特風采,是研究中國城市建設史、建築史、文化史不可多得的重要遺產。
8、中國丹霞(2010.8,自然遺產)
中國丹霞包括廣東丹霞山、福建泰寧、湖南崀山、江西龍虎山和龜峰、浙江江郎山及貴州赤水等6個丹霞地貌風景區。中國「丹霞地貌」是紅層地貌發育中一個獨特的例證,其豐富的地貌特徵展現出大自然無與倫比的美麗景觀, 中國丹霞相對現有世界遺產,是山-水-林配置最好的丹霞(紅層)地貌區,使中國丹霞成為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典型、最優美、生態環境多樣、景觀配置最佳的傑出的丹霞景觀的代表。
9、浙江杭州西湖文化景觀(2011.6.25,文化景觀)
西湖景區以「西湖十景」及諸多歷史遺跡為代表,體現中國傳統園藝、繪畫、詩詞文化元素,還反映出中國農耕文明獨特的景觀審美傳統,對13至20世紀東亞地區的園藝景觀也有顯著影響。西湖是歷史上最能體現中國傳統文化核心價值的審美實體,是東方審美體系中最具經典性的文化景觀。與世界上以自然景觀著稱的湖泊相比,西湖的人文景觀最多;與世界上以人文景觀著稱的湖泊相比,西湖的自然景觀最美,是自然美與人文美完美結合的典範。
10、中國大運河(2014.6,文化遺產)
中國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時間最早、流程最長的運河,創始於春秋時期,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歷史。從此以後,中國人民一代接一代,以其勤勞、智慧和堅強的毅力,由短到長,由局部到整體,不斷地開鑿整修,持續了一千多年的時間,直至公元1293年,終於完成了一條由杭州直達北京縱貫南北的人工大運河。大運河全長1782公里,跨越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四省二市,溝通了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海河五大水系
D. 左邊月字旁右邊天字下面韭字,整體讀什麼字
「月天韭」組合起來的字讀音為:[sà]。很多人在吃飯的時候會見到一種湯,這種湯的名字只有一個字是:「月」字旁邊一個「天」然後下面一個「韭」字。很多人不認識這個字並且不知道該怎麼讀,這個字念[sà]。這是一個人造字,字典中查不到,這個字據傳是由紀曉嵐創造的。典故出自於乾隆年間乾隆到俑橋郡(今安徽宿州)這一帶的時候,又飢又渴,這時喝到民間一位老婦的一碗沖了雞蛋的雞湯,感覺美味異常,於是問老婦這叫什麼湯,老婦年齡很大耳朵不好,於是反問「啥湯?」,乾隆問紀曉嵐:老婦說什麼?紀曉嵐靈機一動說:「老婦說這湯叫[sà]湯。」乾隆再問:「這[sà]字如何寫?」紀曉嵐說:「這[sà]字是月字旁邊一個天然後下面一個韭字。」其意取:月下天字救(或為「韭」字諧音)命湯。」
「月天韭」讀音:[s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