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古詩配插畫怎麼畫-怎麼畫古詩配畫
古詩配畫怎麼畫首先畫出一片草叢,順著畫出柳樹的枝幹,再一條條描繪出在空中隨著風擺動的枝葉,要慢慢細心的畫,然後畫遠處層疊的山脈和稀疏的樹木,還有一兩戶人家,最後給畫面上色,寫上詩句,這幅古詩配畫就畫好啦。古詩配畫步驟教程:1、先畫出一片草叢,畫出柳樹的枝幹,柳樹的枝幹是參差不齊的;
2、再一條條描繪出它的枝葉,在空中隨著風擺動,草叢中還有些小花;
3、再畫遠處層疊的山脈和稀疏的樹木,還有一兩戶人家;
4、然後翠綠色塗柳葉,棕色塗出它的枝幹,草叢和遠處的樹也塗上綠色,土塗地面,遠山用灰色塗;
5、最後天空用藍色從深到淺畫出漸變,寫上詩句,用高光筆在天空中勾畫雲色形狀。
總結:在畫這幅古詩配畫的時候,注意不要忘寫上詩句,還有詩句最好和場景相呼應更有意境感哦。
詠柳古詩: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賞析:詩的前三句都是描寫柳樹的。首句「碧玉妝成一樹高」是寫整體,說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妝飾成。用「碧玉」形容柳樹的翠綠晶瑩,突出它的顏色美。第二句「萬條垂下綠絲絛」是寫柳枝,說下垂披拂的柳枝猶如絲帶萬千條,突出它的輕柔美。第三句「不知細葉誰裁出」是寫柳葉,突出柳葉精巧細致的形態美。
三句詩分寫柳樹的各部位,句句有特點。而第三句又與第四句構成一個設問句。「不知細葉誰裁出?」——自問;「二月春風似剪刀。」——自答。這樣一問一答,就由柳樹巧妙地過渡到春風。說裁出這些細巧的柳葉,當然也能裁出嫩綠鮮紅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徵,是春的創造力的象徵。
怎麼畫古詩配畫詩畫合一將古詩和繪畫融為一體的藝術,稱作為詩畫,也稱作古詩配畫,那麼關於怎麼畫古詩配畫的方法如下:
一、可以根據故事作者的性格去配不同風格的畫
辭清麗,筆力峭健的杜牧;不事雕飾,佇興造思的孟浩然;清新豪健,自是一家的蘇軾;韻調優美,大氣磅礴的王之渙;極盡浪漫,飄逸瀟灑的李白;圓潤蘊藉,耐人尋味的王昌齡;風情俊爽,格調激越的劉禹錫;樸素自然,風格淡雅的柳宗元。
二、用word製作古詩配畫
1.在word中插入圖片很簡單,打開word—插入—圖片—來自文件—桌面—圖片。插入圖片後,還需要調整圖片的位置和大小,讓它和文字內容更加協調,真正達到圖文並茂的效果。
2.把滑鼠放在圖片上點擊右鍵選擇設置圖片格式將圖片的「文字環繞」方式設置為「襯於文字下方」時圖片和文字不在同一層,比較便於移動位置。
3、拖動圖片四周的八個控制點能夠調整圖片大小。
示例一:贈汪倫(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示例二:晚春(唐)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四年級下冊《古詩詞三首》的那個插畫。怎麼畫先畫出一片草叢,順著畫出柳樹的枝幹,再一條條描繪出在空中隨著風擺動的枝葉,要慢慢細心的畫,然後畫遠處層疊的山脈和稀疏的樹木,還有一兩戶人家,最後給畫面上色,寫上詩句,這幅古詩配畫就畫好啦。下面我們就第一首《山行》,來說說課文的各項知識點的落實,以及二級分支和三、四級分支的繪制方法。《山行》描寫了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頂,在白雲飄浮的地方有幾戶人家。作者停下來欣賞這楓林的景色,感覺那火紅的楓葉比江南二月的花還要紅。這是一首帶有明麗色彩,有充滿生機的描寫的古詩,全詩贊美了深秋時節山林的美景,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古詩配畫怎麼畫簡單的古詩配畫如下:工具/原料:畫紙、畫筆。
1、首先畫一個邊框,在右上角畫一個方形的邊框,可以畫一個卷軸樣式的邊框。
2、然後在左下角畫一個正在寫字的詩人,兩邊畫上帷帳,中間畫上窗戶,窗戶外畫一些落葉和樹木。
3、接著開始上色,詩人用藍色塗,牆面用塗,帷帳用紫色塗,地面用灰色塗。
4、繼續將邊框用棕色和橙色塗,窗戶用橙色塗,落葉用綠色塗。
5、最後在邊框內寫上古詩,整理一下畫面,秋思古詩配畫就畫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