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獨來獨往 繁體
多元輸入法(多元漢字與圖形符號輸入法)可以直接打出繁體字【獨來獨往】。由於網頁的UTF-8字元集不能顯示出繁體字,製成圖片如下所示:
⑵ 獨來獨往的男人是什麼性格
總是獨來獨往的人,他們的內心往往更強大。
人生總有一段路要自己走,獨來獨往是我們成長的必修課。湊熱鬧會讓人發慌,而獨處則是飽滿的,喜歡獨來獨往的人其實並不是孤單。
一個內心成熟的人,從來都是獨來獨往的,雖然他不合群,但是卻有很多優於他人的能力,而內心脆弱的人總是害怕獨處,選取熱鬧來填補內心的空虛。
觀察身邊的人你會發現,越是弱小的人,越喜歡和別人湊在一起。反而是那些內心和實力真正強大的人,總喜歡獨來獨往。
有些路,必須一個人走,一個人抵住風雨,一個人面對所有的問題,別依賴任何人,沒有人能陪你到最後。獨處是一種技能,更是一種能力。能與自己好好獨自相處的人,才是內心足夠強大的人。越有能力的人,越不怕孤獨。
自省方式:
人這一輩子,只有清楚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才會有努力的方向,才會更加明白自己要走的道路。人都是在自省中不斷成長,而獨處,就是一種非常好的自省方式。
獨處帶給你思考生命的機會,帶給你梳理人生的機會。喜歡獨來獨往的人能活得更通透,因為他們有時間認識自我,不浮躁,內心清澈,不迷茫。
和別人在一起,我們總處於社會狀態,只有在獨處時,才能真正地發現自己,認清自己。一個人的強大是源於對自己的了解,了解自己的目標,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
那些看起來不合群,喜歡獨來獨往的人,其實很早就明白自己想要什麼,他們會懂得嚴格要求自己,執著追求屬於自己的人生。
⑶ 喜歡獨來獨往猜一字
獨來獨往 [dú lái dú wǎng]
生詞本
基本釋義
獨身往來,不與人為伍。比喻事事不與人相同。
出 處
明·李贄《何心隱論》:「公獨來獨往,自我無前者也。」
⑷ 水上見到心上人,獨來獨往獨自己 的字謎
以後只愛你一個
原句是:
水退見到心上人,
獨來獨去獨自己,
為何相見無言語,
有情雨下下雨天,
以前只愛你一人,
相相對對還孤單,
竹已孤竹單思苦
⑸ 猜7個字:水退見到心上人,獨來獨往獨自己
以後
只愛你一個
原句是:
水退
見到心上人,
獨來獨去獨自己,
為何相見無言語,
有情雨下
下雨天
,
以前
只愛你一人
,
相相對對還孤單,
竹已
孤竹
單思
苦
⑹ 獨來獨往 的繁體字怎麼打的 請知道的朋友告訴一下
獨來獨往
可以打開WORD
輸入你想要的字,然後點工具—語言—中文簡繁互換
⑺ 關於獨來獨往類的繁體字網名
↙鱈屾菰荇┉
⑻ 求問凹凸世界裡那些奇怪額文字是什麼文字啊
是漫畫專屬文字。
《凹凸世界》是七創社創作的漫畫作品。該作單行本由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羊城晚報出版社出版,電子版由網易漫畫、布卡漫畫、微博漫畫、快看漫畫發布。
2017年9月29日,《凹凸世界》獲得了第14屆中國動漫金龍獎最具網路人氣獎銅獎。
《凹凸世界》講述的是一名來自礦業星球登格魯的少年金,為了改變故鄉人民被奴役的命運,同時也為了尋找三年前參賽未歸的姐姐,報名參加了凹凸大賽,踏上了屬於自己的征戰之路。
主角:17歲,性格面癱傲嬌,與金是幼年的夥伴,非常在乎金,但嘴上從不承認。
屬於被神庇護的守望一族,家族世世代代都為神貢獻著,小時候親眼目睹了父母的死亡和族人的犧牲,家園被毀滅的打擊,落難到登格魯星後被秋和金所收留。
參加凹凸大賽的目的不明,(疑似想要知道自族群被滅族的真想)實力在大賽上排名第2位,好像知道大賽的一些內幕,因此一直獨來獨往,習慣以自己的力量面對各種事情,有著堅定的信念和強大的行動力。
⑼ 人於浮世,獨來獨往,獨生獨死,苦樂自當,無有代者.什麼意思
意思是:一個人生存在這世界上,都是獨來獨往的,獨自生活然後孤獨的死去,無論是快樂還是痛苦都是自己一個人默默的承受,沒有人可以代替他的生活。
出自:《無量壽經》
作者:不詳,全稱《佛說無量壽經》。二卷,曹魏康僧鎧譯。
凈土三經之一。此經說無量壽佛(阿彌陀佛)的因地修行,果滿成佛,國土庄嚴,攝受十方念佛眾生往生彼國等事。此經前後有十二譯,存五譯、失七譯,會集、節略本四本。 經中介紹了阿彌陀佛(無量壽佛)接引眾生的大願、極樂世界的美好景象,以及娑婆世界的污穢不堪等內容。
(9)獨來獨往的文字圖片擴展閱讀:
關於譯本
1、相傳此經前後有漢譯12種,除康僧鎧譯本外,現存的異譯本有:東漢支婁迦讖譯《佛說無量清凈平等覺經》4卷;吳支謙譯《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2卷;唐菩提流支譯《無量壽如來會》(即《大寶積經》第五會)2卷;北宋法賢譯《大乘無量壽庄嚴經》3卷。
2、有經錄記載而現已缺本的有:東漢安世高譯《無量壽經》2卷;魏帛延譯《無量清凈平等覺經》2卷;西晉竺法護譯《無量壽經》2卷;東晉竺法力譯《無量壽至尊等正覺經》1卷;南朝宋佛陀跋陀羅譯《新無量壽經》2卷,寶雲譯《新無量壽經》2卷,曇摩蜜多譯《新無量壽經》2卷。
3、《開元釋教錄》卷十四稱:"此經前後經十一譯,四本在藏、七本缺。"加上後出的法賢譯本,即所謂五存七缺的十二種譯本。但後人對此存疑頗多,認為是誤將一經分屬多位譯者所致。
4、因此,有人認為此經前後僅五譯,最多不過七譯,其他純系經錄之誤題。此經另有勝友、施戒與智軍合譯的藏文本,收於藏文大藏經甘珠爾中。
5、此經梵本和各種譯本內容語義不同,大致類似。僅文字互有出入,如序分中來會的聽眾,康僧鎧、支謙、菩提流支三譯本有大比丘眾12000人,支婁迦讖譯本作大弟子眾1250人、比丘尼500人、清信士7000人、清信女500人,法賢與藏譯及梵本作32000人;康僧鎧譯本列菩薩眾17名,菩提流支列13名,藏譯和梵本僅列慈氏(彌勒),其他三譯未列。
6、又如正宗分、流通分中的某些段落,各本也都稍有出入。因而近世學者疑此經梵本原有數種異本。
7、凈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於1933年勘定《佛說無量壽經》(康僧鎧譯本)為標准版本。
8、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凈土五經一論》中的《無量壽經》版本,已由民國時期夏蓮居個人所會集的《佛說大乘無量壽庄嚴清凈平等覺經》恢復為印光大師勘定的標准版本。
9、《無量壽經》有十二種譯本,現存五種,康僧鎧譯本文辭詳瞻、義理圓足,故古來高僧大德多以此譯本為准,其他譯本為參考,五種譯本其實都有相對不足之處,在梵文原本已遺失的前提下,從宋代開始至今,有四位在家大德對該經進行了會集,希望會集出一個盡善盡美的譯本,發心雖好,只可惜是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