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字圖片 > 夏朝有文字玉璧圖片

夏朝有文字玉璧圖片

發布時間:2022-03-31 17:38:17

❶ 夏朝有文字

夏朝的文字在目前的發掘材料中尚不多見,只是在部分陶器或陶片上,發現有刻劃的陶文記號。在偃師二里頭和偃師商城的發掘中,都還沒有發現甲骨文,所以目前尚無可靠材料證明夏代就有文字,但在山東莒縣陵陽河和諸城縣前寨的大汶口文化遺址中,發現了刻在器物上的圖形文字。大汶口文化與夏朝文化究竟有什麼關系,目前還不十分清楚,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大汶口文化一定早於夏朝文化。大汶口文化時期已經有了圖形文字,夏朝文化決不會沒有文字。

❷ 夏朝究竟有沒有文字,是怎樣的,有怎樣的記載

一直以來,西方學者認為,甲骨文才是中國最早的文字,所以認定中國文明史只有3600餘年。然而卻有一個簡單的邏輯硬傷:按照事物發展規律,中國文字應該逐漸演變,最終才形成了成熟的甲骨文,因此在甲骨文之前的夏朝,至少應該有一種相對成熟的文字。

邏輯上的確如此,但從目前的考古發掘看,至今沒有發現有關夏朝文字的遺存。既然如此,是否就可以判斷夏朝無文字?對此,國內學者馬賀山認為:夏朝不僅有文字,而且還比商朝甲骨文要先進!

既然如此,夏朝又該使用什麼文字呢?學者馬賀山認為,夏禹書、禹王碑(見上圖)就是夏朝的傳世文字,夏朝文字是夏篆,這是夏朝的官方文字!當然,對於這一觀點,史學界還有不小的爭議。

如果夏朝文字真是夏篆,為何又說比甲骨文還要先進?眾所周知,中國文字是逐漸演變,甲骨文應該比夏篆更成熟才對。對此,學者馬賀山的觀點中,有三點值得重視。

第一,從夏禹書、禹王碑來看,夏篆非常成熟,非常規范,筆道圓潤,講究對稱,是一種非常進步的文字。但甲骨文中,卻有大量的異體字,顯得比較落後、原始。

第二,文字也存在“用進退廢”的問題,一旦不使用,或少使用,反而可能導致文字的退化。夏朝文字比甲骨文先進的問題,就在於商朝荒廢了夏篆。

第三,商朝建立的前300年,一直處於動盪期,經常遷都,直到盤庚遷殷後,夏篆才得到重視和發展,最終演變為甲骨文。在殷墟甲骨文中,的確沒有早於盤庚時期的甲骨文。而且,商朝起初以游牧為主,沒有文字,又不重視文化,所以荒廢了夏篆。


客觀的說,夏篆是不是夏朝文字,如今還不能確定。但有一點可以基本確認,夏朝是有文字的,只是如今沒有找到確切的考古遺存。

當然,也有可能永遠找不到系統的夏朝文字,只能找到一些刻畫在玉石上的零星文字遺存,原因很簡單,除了商朝推翻夏朝時,對典冊的破壞等之外,夏朝時期文字載體太少了,很容易就消失在歷史的煙雲中。

❸ 夏朝有文字嗎

夏朝文字,從目前的考古發掘看,尚未明確證實發現有關夏代的文字資料。但種種跡象表明,夏朝的文字是存在的。國內學者馬賀山認為夏朝傳世的官方文字是夏篆。這些文字主要以甲骨文的形式存在。
商代的甲骨文已是一種相當完備的文字,傳統文字學所謂的「六書」在甲骨文中大多具備,是其文字發展進入成熟階段的重要標志。文字的發展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商代甲骨文的出現決不會是從天而降的,在它之前應有其發生演變的過程。因此,在先商時代,文明程度高於商族的夏族統治者,也應有文字的發明與使用,這才符合文字發生與演變的規律。

❹ 夏朝是不是有文字

大約公元前21世紀時,傳說夏禹的兒子夏後啟建立了夏朝。有關夏朝的出土文物很少,古文獻所載的有關夏代的歷史多屬傳說性質,其詩歌、謠諺和散文可靠的也很少。夏朝是否有文字,以及文字情況如何還不得而知。但自從甲骨卜辭的發現,證明至遲在殷商社會中期(約前14世紀),我國已有了初步定型的文字,同時也有了用文字記載的歷史文獻。殷墟的甲骨卜辭,商代和周初的銅器銘文,《周易》中的卦、爻辭,《尚書》中的殷、周文告等,可以說是我國散文的萌芽。夏、商都是奴隸制社會,當時的文學對階級社會的某些現實已經有所反映。據《尚書·湯誓》所引,有兩句夏代歌謠:「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相傳為夏桀時人民大眾的呼聲,反映了夏朝人民對夏桀暴虐統治的不滿和強烈的反抗情緒。成湯滅夏,建立商朝(前17世紀~前11世紀),這是我國古代奴隸制大發展的時期。

商起初是黃河下游的部族,大約在公元前十六世紀,即傳說中商湯伐夏桀以後,成為中原諸邦國之長,到公元前十一世紀為周所取代。它是一個奴隸制國家。

❺ 中國夏朝有文字嗎是什麼文字甲骨文考古發現過夏朝的文字嗎

夏朝文字,從目前的考古發掘看,夏朝的文字是存在的。夏朝的文字是夏篆。這些文字主要以甲骨文的形式存在。


關於夏朝文字的記載,史書:最早提及倉頡者,是戰國時期的荀卿。其後是《呂氏春秋》和《韓非子》,在荀子「故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一也」的基礎上,又有所引申,其主要觀點是「倉頡作書」漢代後,在《淮南子》和《論衡》中,都提到了「倉頡造字」。尤其是漢代的緯書,也記載了倉頡「生而能書,又受河圖錄書,於是窮天地之變,仰視奎星圜曲之勢,俯察魚文鳥羽,山川指掌,而創文字」(《春秋元命苞》)。


至於夏朝有文字,史書上同樣有記載。《淮南子·氾論訓》載:'夏之將亡,太史令終古,先奔於商,三年而桀乃亡』。《呂氏春秋·先識覽》:'夏太史令終古出其圖法,執而泣之。夏桀迷惑,暴亂愈甚。太史令終古乃出奔於商』。這里的圖法指的是圖書,是法律文獻,是約束天子的法典。


以上可知,殷先人的冊、典是從夏朝那裡繼承並經過改造而後為商朝所用。[夏禹書]、[禹王碑]是夏朝文字,是夏篆。夏篆帖,正是夏朝的文字。

❻ 關於夏朝的有文字的文物,怎麼證明夏朝存在過

這確實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也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楚的。但有兩點是可以而且是必須講清楚的:

夏人、夏朝、夏代、夏文化、夏文字等諸多概念,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在理解相關問題時,必須對這些概念有清晰的認識。

“關於夏朝的有文字的文物”,顯然也不僅僅是書寫有夏代文字的文物,也不能簡單地等同於夏人發明和書寫的文字。事實上,古代記載有關於夏朝的有文字的文物,是有相關發現的,最簡單的例子便是古本《竹書紀年》。

西晉咸寧五年(279年),不準盜發戰國時期魏襄王墓時,古本《竹書紀年》重見天日,此書亦稱為《汲冢紀年》、《古文紀年》,是春秋時期晉國史官和戰國時期魏國史官所作的一部編年體通史,其中便有對夏代的記載,並且明確指出夏代積年為471年。

古本《竹書紀年》雖非正式發掘所出,但它與現代考古發掘中長沙馬王堆漢初古墓所出古書近似,也多能與甲骨文、金文、秦簡等資料相對應,基本可以認定並非偽書。

可以說,如非刻意執拗於必須找到夏代時夏人所書寫的古文字,那麼今人已經有“關於夏朝的文字的文物”,而且對於研究夏代歷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事實上,夏朝確實存在,且已經找到了相關的考古學證據,基本已經成為學術界的共識,已目前的考古資料來看,二里頭遺址便是夏代中晚期的都城,此前夏朝還曾數次遷都,並且皆有相關考古資料證實。認為必須找到“夏文字”以證明夏朝存在的想法,雖然看似有理,卻多少有些執拗了!

❼ 歷史上的夏朝沒有文字,那麼它的歷史是如何傳下來的呢

夏朝的歷史是靠著人們一代代地口授傳下來的。據我國歷史學家統計,夏朝經歷了從大禹開始13世、16個王,跨越500多年的奴隸制王朝,卻沒有留下任何的原始文獻和文字記載,不能不說是個遺憾。

雖然夏朝的文字現在還沒有被發現,但我們中國有上下五千年的輝煌的歷史,古代就是文明之邦,家族觀念強,講究尊老愛幼,孝道之風盛行,氏族祭祀,供奉牌位,所以一代一代的家傳口授先祖的事跡,夏朝雖然滅亡了,後人將夏朝的文化家傳口授流傳下來,也算是中華之所幸吧。

❽ 夏朝有出土 文字和文物沒

夏朝有出土文物,二里頭文化遺址就是典型的。但是帶有文字的極少。

❾ 夏朝有文字嗎

夏朝文字,從目前的考古發掘看,尚未明確證實發現有關夏代的文字資料。但種種跡象表明,夏朝的文字是存在的。國內學者認為夏朝傳世的官方文字是夏篆。這些文字主要以甲骨文的形式存在。商代的甲骨文已是一種相當完備的文字,「六書」在甲骨文中大多具備,是其文字發展進入成熟階段的重要標志。

文字的發展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商代甲骨文的出現決不會是從天而降的。因此,在文明程度高於商族的夏族統治者,也應有文字的發明與使用,這才符合文字發生與演變的規律。
夏朝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一般認為夏朝共傳14代,延續約471年,為商朝所滅。後人常以「華夏」自稱,使之成為中國的代名詞。

根據史書記載,禹本來傳位於益,但益卻讓位給禹的兒子啟,這段歷史被看作是中國歷史上「家天下」的開始。從夏朝的建立開始。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與夏後氏中央王室在血緣上有宗法關系,政治上有分封關系,經濟上有貢賦關系,大致構成夏王朝的核心領土范圍。

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東至河南省、山東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處,南達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這個區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河南偃師、登封、新密、禹州一帶。

閱讀全文

與夏朝有文字玉璧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女生鍋蓋短發發型圖片 瀏覽:987
男生發型痞帥圖片 瀏覽:433
美女側臉圖片唯美頭像短發 瀏覽:74
紅色新娘衣服動畫圖片 瀏覽:25
男人靠的是實力圖片文字 瀏覽:58
miko發型圖片大全 瀏覽:540
女孩子蓄發圖片 瀏覽:231
養生朋友圈素材文字圖片 瀏覽:539
學霸是如何做完很多練習冊的圖片 瀏覽:64
動漫人物圖片女生冷酷 瀏覽:414
如何讓一張很暗的圖片變亮 瀏覽:260
小女孩煙熏妝圖片 瀏覽:893
面具紋身圖案大全圖片 瀏覽:372
那拉提女孩圖片 瀏覽:152
女生的小腿圖片 瀏覽:666
好看的耳飾品圖片大全 瀏覽:626
翻白眼圖片配什麼文字 瀏覽:423
如何把圖片加入到音樂中 瀏覽:464
男生頭像紫色背影圖片 瀏覽:219
可愛白色動漫圖片 瀏覽: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