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筆墨紙硯」這四個字各表示一個獨立的事物,還有什麼
詩詞歌賦、風花雪月天文(日月風雲等); (2)時令(年節朝夕等); (3)地理(山水江河等); (4)宮室(樓台門戶等); (5)器物(刀劍杯盤等); (6)衣飾(衣冠巾帶等); (7)飲食(茶酒餐飯等); (8)文具(筆墨紙硯等); (9)文學(詩賦書畫等); (10)草木(草木桃杏等); (11)鳥獸蟲魚(麟凰龜龍等);(12)形體(身心手足等); (13)人事(道德才情等); (14)人倫(父子兄弟等參考資料: http://..com/question/21972313.html?fr=qrl3
❷ 文房四寶:筆墨紙硯,他們是什麼來歷
"文房"之名,起於我國歷史上南北朝時期(公元420--589年),專指文人書房而言,以筆、墨、紙、硯為文房所使用,而被人們譽為「文房四寶」。
文房用具除四寶以外,還有筆筒、筆架、墨床、墨盒、臂擱、筆洗、書鎮、水丞、水勺、硯滴、硯匣、印泥、印盒、裁刀、圖章、捲筒等等,也都是書房中的必備之品。
中國書法的工具和材料基本上是由筆、墨、紙、硯演變而來的,人們通常把它們稱為「文房四寶」,大致是說它們是文人書房中必備的四件寶貝。因為中國古代文人基本上都是或能書,或能畫,或既能書又能畫的,是離不開筆墨紙硯這四件寶貝的。
歷史上,「文房四寶」所指之物屢有變化。在南唐時,「文房四寶」特指安徽宣城諸葛筆、安徽徽州李廷圭墨、安徽徽州澄心堂紙,安徽徽州婺源龍尾硯。
自宋朝以來「文房四寶」則特指宣筆(安徽宣城)、徽墨(安徽徽州歙縣)、宣紙(安徽宣城涇縣)、歙硯(安徽徽州歙縣)、洮硯(甘肅卓尼縣)、端硯(廣東肇慶,古稱端州),元代以後湖筆(浙江湖州)漸興,宣筆漸衰,改革開放後,宣筆漸漸恢復了生機。
(2)筆墨紙硯文字圖片擴展閱讀
官職
古人不僅給筆、墨、紙、硯取了名字,而且還給它們封了官職。
1、筆
書寫用品,因筆桿以竹管作成,使用時要飽蘸墨水,故封之為中書君、管城侯、墨曹都統、墨水郡王、毛椎刺史
2、墨
多以松煙製成,品質上乘的還要添加香料,故封之為松滋侯、黑松使者、玄香太守、亳州楮郡平章事
3、紙
性柔韌,可隨意裁剪,且以潔白者為佳,故封紙為好畦(侍)侯、文館書史、白州刺史、統領萬字軍略道中郞將
4、硯
儲墨之器,質地堅硬,幫封之為即墨侯、離石侯、鐵面尚書、即墨軍事長。
❸ 筆墨紙硯的簡略介紹
筆墨紙硯是中國獨有的文書工具,即文房四寶。筆、墨、紙、硯之名,起源於南北朝時期。歷史上,「筆、墨、紙、硯」所指之物屢有變化。在南唐時,「筆、墨、紙、硯」特指宣城諸葛筆、徽州李廷圭墨、澄心堂紙,徽州婺源龍尾硯。
自宋朝以來「筆墨紙硯」則特指宣筆(安徽宣城)、徽墨(安徽徽州歙縣)、宣紙(安徽宣城涇縣)、歙硯(安徽徽州歙縣)、洮硯(甘肅卓尼縣)、端硯(廣東肇慶,古稱端州),元代以後湖筆(浙江湖州)漸興,宣筆漸衰,改革開放後,宣筆漸漸恢復了生機。
作為文房四寶的故鄉的安徽宣城,是我國文房四寶最正宗的原產地和飲譽世界的「中國文房四寶之鄉」,所產的宣紙(涇縣)、宣筆(涇縣/旌德)、徽墨(績溪/旌德)、宣硯(旌德)舉世聞名,為歷代文人墨客所追捧。
(3)筆墨紙硯文字圖片擴展閱讀
1、毛筆的由來
傳說,我們所用的毛筆是由戰國時期的秦國大將蒙恬發明的。公元前223年,秦國大將蒙括帶領兵馬在中山地區與楚國交戰,雙方打得非常激烈,戰爭拖了很長時間。
為了讓秦王能及時了解戰場上的情況,蒙恬要定期寫戰況報告遞送秦王。那時,人們通常是用分簽蘸墨,然後再在絲做的絹布上寫字的,書寫速度很慢。蒙恬雖是個武將,卻有著滿肚子的文采。用上面說的那種筆寫戰況報告,常使他感到影響思緒。
那種筆硬硬的,墨水蘸少了,寫不了幾個字就得停下來再蘸,墨水蘸多了,直往下滴,又會把非常貴重的絹給弄臟了。蒙恬以前就萌生過改造筆的念頭,這次要寫大量的戰況報告,這個願望就越來越強烈了。
戰爭的間隙中,蒙恬喜歡到野外去打獵。有一天,他打了幾只野兔子回軍營。由於打到的兔子多,拎在手裡沉沉的,一隻兔子尾巴抱在地上,血水在地上拖出了彎彎曲曲的痕跡。蒙恬見了,心中不由一動:「如果用兔尾代替普通的筆來寫字,不是更好嗎?」
回到營房之後,蒙恬立刻剪下一條兔尾巴,把它插在一根竹管上,試著用它來寫字,可是兔毛油光光的,不吸墨水,在絹上寫出來的字斷斷續續的,不像樣子。蒙恬又試了幾次,還是不行,好端端的一塊絹也給浪費了。一氣之下,他把那支「兔毛筆」扔進了門前的山石坑裡。
蒙恬並不甘心失敗,仍然抽時間琢磨別的改進方式。幾天過去了,他還是沒有找到合適的辦法。這一天,他走出營房,想透透新鮮空氣。走過山石坑時,他又看到了坑裡那支被自己扔掉的「兔毛筆」。蒙恬將它撿了起來,用手指捏了捏兔毛,發現兔毛濕源源的,毛色變得更白更柔軟了。
蒙恬大受啟發,馬上跑回營房將它往墨汁里一蘸,兔尾這時竟變得非常「聽話」,吸足了墨汁,寫起字來非常流暢,字體也顯得圓潤起來。
原來,山石坑裡的水含有石灰質,經鹼性水的浸泡,兔毛變得柔順起來。由於這支筆是由竹管和兔毛組成的,蒙恬就在當時流行的筆名「幸」字上加了個「竹」字頭,把它叫做「笨」(今日簡寫作「筆」)。
2、墨的由來
在人工制墨發明之前,一般利用天然墨或半天然墨來做為書寫材料。史前的彩陶紋飾、商周的甲骨文、竹木簡牘、縑帛書畫等到處留下了原始用墨的遺痕。文獻記載,古代的墨刑(黥面)、墨繩(木工所用)、墨龜(占卜)也均曾用墨。
經過這段漫長的歷程,至漢代,終於開始出現了人工墨品。這種墨原料取自松煙,最初是用手捏合而成,後來用模製,墨質堅實。
據東漢應劭《漢官儀》記載:「尚書令、仆、丞、郎,月賜愉麋大墨一枚,愉麋小墨一枚。」愉麋在今陝西省千陽縣,靠近終南山,其山古松甚多,用來燒製成墨的煙料,極為有名。
從製成煙料到最後完成出品,其中還要經過入膠、和劑、蒸杵等多道工序,並有一個模壓成形的過程。墨模的雕刻就是一項重要的工序,也是一個藝術性的創造過程。
墨之造型大致有方、長方、圓、橢圓、不規則形等。墨模一般是由正、背、上、下、左、右六塊組成,圓形或偶像形墨模則只需四板或二板合成。
內置墨劑,合緊錘砸成品。款識大多刻於側面,以便於重復使用墨模時,容易更換。墨的外表形式多樣,可分本色墨、漆衣墨、漱金墨、漆邊墨。
3、紙的由來
紙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即使在機制紙盛行的今天, 某些傳統的手工紙依然體現著它不可替代的作用,煥發著獨有的光彩。古紙在留傳下來的古書畫中尚能一窺其貌。在紙張發明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是採用什幺來作為記事材料的呢。
根據文獻和實物資料, 最早的人們是採用結繩來記事的,遇事打個結,事畢解去。後來又在龜甲獸骨上刻辭,所謂"甲骨文"。在青銅產生以後,又在青銅器上鑄刻銘義,即"金文"或"鍾鼎文"。再後,將字寫在用竹、木削成的片上,稱"竹木簡",如較寬厚的竹木片則叫"牘"。
同時,有的也寫於絲織製品的嫌帛上。先秦以前,除以上記事材料外,還發現了刻於石頭上的文字,比如著名的"石鼓文"。一般人們皆知,紙是在東漢由蔡倫發明的。但考古發掘,卻對此提出了疑問。這些古紙均據其出土的地點而被冠名。
從出土古紙自身的年代順序,可以分別排列為:西漢早期的放馬灘紙,西漢中期的灞橋紙、懸泉紙、馬圈灣紙、居延紙,西漢晚期的旱灘坡紙。這些紙不但都早於蔡倫紙,而且有些紙上還有墨跡字體,說明已用於文書的書寫。
西漢初年,政治穩定,思想文化十分活躍,對傳播工具的需求旺盛,紙作為新的書寫材料應運而生。從迄今為止的考古發現來看,造紙術的發明不晚於西漢初年。最早出土的西漢古紙是1933年在新疆羅布淖爾古烽燧亭中發現的,年代不晚於公元前49年。
東漢的蔡倫改進造紙術,使得書寫工具得以普及,也為世界文化的傳播作出卓越的貢獻。隨著西北絲綢之路沿線考古工作的進展,許多西漢遺址和墓葬被發現,其中也不乏紙的遺物。
4、硯的由來
考古學家曾在陝西省臨潼縣姜寨一處原始社會的遺址中,及現了一套原始人用以陶器彩繪的工具,其中有一方石硯,硯有蓋,硯面微凹,凹處並有一根石質磨杵,硯旁留存數塊黑色顏料。很顯然,這是先民們藉助磨杵研磨顏料的早期硯的形制。
由於這處遺址歸屬於母系氏族時期的仰韶文化,故這方硯台的實際壽齡已超過了五千個春秋。硯這種附帶磨杵或研石的形制從什幺時候才開始發生改變,即取消磨杵或研石,而接近於硯呢?要直到兩漢時期。
漢代由於發明了人工制墨,墨可以直接在硯上研磨,故不須再藉助磨杵或研石來研天然或半天然墨了。如此看來,磨杵或研石經過史前及夏商周共三千多年的漫長跋涉,才逐漸消隱,盡管今天已不為所用,但其為傳播文化立下的功績仍不可沒。
❹ 「筆墨紙硯」這四個字各表示一個獨立的事物,
老幼病殘
上下左右
喜怒哀樂
抑揚頓挫
琴棋書畫
詩詞歌賦
酸甜苦辣
梅蘭竹菊
豺狼虎豹
東南西北
春夏秋冬
❺ 像筆墨紙硯這樣四字同類的成語還有哪些
筆墨紙硯,四字屬於同一類,分別表示一種事物。類似筆墨紙硯的成語有:
柴米油鹽、鍋碗瓢盆、樓台亭閣、琴棋書畫。
1、筆墨紙硯
讀音:[bǐ mò zhǐ yàn]
解釋:古稱文房四寶。
出處:梅堯臣《再和潘歙州紙硯》詩:「文房四寶出二郡,邇來賞玩君與予。」
造句:學寫毛筆字,首先准備好筆墨紙硯,然後靜心提筆。
2、柴米油鹽
讀音:[chái mǐ yóu yán]
解釋:主要指一日三餐的生活必需品。
出處:元·蘭楚芳《粉蝶兒·恩情》:「若要稱了心,則除是要到家,學知些柴米油鹽價,恁時節悶減愁消受用殺。」
造句:生存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生活是琴棋書畫歌舞花。生存僅僅為了活著,生活卻不僅僅是為了生存。
3、樓台亭閣
讀音:[lóu tái tíng gé]
解釋:樓:多層建築物;台:高而平,可供眺望的建築物;亭:有頂無牆供游息建築物;閣:樓房一種。統指多種供休息、游賞的建築物。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十五回:「除了樓台亭閣之處,單是廳堂,就有三十八處。」
造句:除了樓台亭閣之處,單是廳堂,就有三十八處。
4、琴棋書畫
讀音:[ qín qí shū huà ]
解釋:彈琴、弈棋、寫字、繪畫。常以表示個人的文化素養。
出處: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五:「唐高測,彭州人。聰明博識,文翰縱橫。至於天文歷數,琴棋書畫,長笛胡琴,率梁朝朱異之流。」
❻ 求做炫舞字。[筆墨紙硯、琴棋書畫]黃色字體,可愛一點。無背景圖、謝謝。
要做8個字?。。加Q拿圖把。395926514。這兒就能傳一張的說。。 - -。
❼ 上聯用筆墨紙硯寫字
釋字詞篇章之意
抒江河湖海之懷
記風霜雨雪人生
以琴棋書畫作樂
以錦羅綢緞披身
撫琴瑟琵琶吟唱
以仁義禮信待人
❽ 文房四寶不同字體圖片 如楷書行書……寫出來
❾ 四個字的毛筆字圖片
1、龍馬精神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所崇尚的奮斗不止、自強不息的進取、向上的民族精神。祖先們認為,龍馬就是仁馬,它是黃河的精靈,是炎黃子孫的化身,代表了華夏民族的主體精神和最高道德。它是剛健、明亮、熱烈、高昂、升騰、飽滿、昌盛、發達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