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字圖片 > 南泥灣的圖片及附有文字

南泥灣的圖片及附有文字

發布時間:2022-04-12 18:47:31

A. 南泥灣的50字資料

南泥灣是位於延安城東南45公里處的一條狹窄溪谷,此地野獸出沒,杳無人煙。 1941年春,由於當時國民黨反動派對陝甘寧邊區及抗日根據地實行經濟封鎖,所以,中共中央命令八路軍三五九旅進駐南泥灣,實行屯墾,生產自救。沒有房,自己動手挖窯洞;沒有菜,挖野菜吃;沒有工具,就自製鋤、鏟,他們以驚人的毅力,在荒山野嶺種上了莊稼。短短的三年,由王震旅長率領的三五九旅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把荊棘遍野、荒無人煙的南泥灣變成「處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的陝北好江南。 現在,南泥灣供遊人參觀的有當年開墾的大片梯田、南泥灣大生產運動展覽館、毛澤東同志視察南泥灣時的舊居、九龍泉和烈士紀念碑。其中「南泥灣大生產運動展覽館」通過實物、圖片詳細介紹了當年南泥灣大生產運動的經過。

B. 南泥灣在哪裡

位於延安城東南45公里處,方圓百里。 1941年春,由於當時國民黨反動派對陝甘寧邊區及抗日根據地實行經濟封鎖,所以,1941年春,八路軍一二o師三五九旅進駐南泥灣,實行屯墾,生產自救。在短短的三年內,由王震旅長率領的三五九旅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把荊棘遍野、荒無人煙的南泥灣變成「處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的陝北好江南。 現在,南泥灣供遊人參觀的有當年開墾的大片梯田、南泥灣大生產運動展覽館、毛澤東同志視察南泥灣時的舊居、九龍泉和烈士紀念碑,九龍泉和紅樓等革命遺址。其中「南泥灣大生產運動展覽館」通過實物、圖片詳細介紹了當年南泥灣大生產運動的經過。

C. 南泥灣的資料

南泥灣,是延安旅遊名勝景點之一,位於陝西省西安——黃帝陵——延安——南泥灣——黃河壺口瀑布——西安旅遊環線上。
百年前,這里人煙稠密,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生產和經濟都十分繁榮。到了清朝中期,清統治者挑起回漢民族糾紛,互相殘殺,使這里變成野草叢生、荊棘遍野,人跡稀少,野獸出沒的荒涼之地。
1941年3月,八路軍三五九旅在南泥灣開展了著名的大生產運動。南泥灣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的精神內核,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戰勝困難,奪取勝利。

D. 有關革命勝地延安的『延河』『棗園』『南泥灣』『楊家嶺』的資料

延安古稱延州,歷來是陝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城區處於寶塔山、清涼山、鳳凰山三山鼎峙,延河、汾川河二水交匯之處的位置,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有「塞上咽喉」、「軍事重鎮」之稱,被譽為「三秦鎖鑰,五路襟喉」。延安之名,始出於隋。1937年,中共中央進駐,同年設延安市,為陝甘寧邊區政府所在地。1949年,改稱縣,1972年,再設市至今,為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延安市地域遼闊,自然資源豐富。天然次生林163萬畝,木材蓄積量308萬立方米;以甘草、五加皮、寄生、牛蒡子、柴胡為主的中葯材近200種;有豹、狼、石雞、杜鵑等獸類、鳥類100餘種;而且土地肥沃,光照充足,適生作物品種多,具有發展種植業、畜牧業、林果業的良好條件。除小麥、玉米、穀子、蕎麥、黃豆、綠豆、紅豆等糧食作物外,還盛產烤煙、蔬菜、花生、瓜類、薯類等經濟作物。

地處黃河中游的延安,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相傳人類始祖黃帝曾居住在這一帶,「三黃一聖」(黃帝陵廟、黃河壺口瀑布、黃土風情文化、革命聖地)享譽中外,為擴大對外開放和交流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全市有歷史文物保護景點848處,有保存完好的宋代石刻群洞18個,石窟寺14處,有建於唐代的寶塔山等12處古建築,有革命舊址6處。目前可供游覽的國家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7處,年接待中外遊客70萬人次。近年來,大力開發旅遊業,恢復了摘星樓、烽火台、摩崖石刻等50多處景點,「天然公園」萬花山新增200畝牡丹,寶塔山、清涼山、鳳凰山、萬花山「四山」森林覆蓋率達55.4%,被國家林業部批准建設國家級森林公園。

南泥灣是位於延安城東南45公里處的一條狹窄溪谷,此地野獸出沒,杳無人煙。 1941年春,由於當時國民黨反動派對陝甘寧邊區及抗日根據地實行經濟封鎖,所以,中共中央命令八路軍三五九旅進駐南泥灣,實行屯墾,生產自救。沒有房,自己動手挖窯洞;沒有菜,挖野菜吃;沒有工具,就自製鋤、鏟,他們以驚人的毅力,在荒山野嶺種上了莊稼。短短的三年,由王震旅長率領的三五九旅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把荊棘遍野、荒無人煙的南泥灣變成「處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的陝北好江南。 現在,南泥灣供遊人參觀的有當年開墾的大片梯田、南泥灣大生產運動展覽館、毛澤東同志視察南泥灣時的舊居、九龍泉和烈士紀念碑。其中「南泥灣大生產運動展覽館」通過實物、圖片詳細介紹了當年南泥灣大生產運動的經過。

楊家嶺舊址
中共中央舊址――楊家嶺,佔地面積101畝,1953年修復,1959年開放參觀,共展出文物772件。位於延安城西北3公里處。
是中共中央1938年至1947年的所在地。1938年11月,因日本飛機轟炸延安,中央機關由城內搬到楊家嶺。中央書記處、辦公廳、組織部、宣傳部、統戰部、運會、婦委、青委等單位均設在這里。黨中央在這里居住期間,領導了大生運動和延安整風運動;召開了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著名的延安文藝座談會也是在這里舉行的。1943年10月,中央書記由此遷駐棗園,中央其他單位仍留住這里。

寶塔山又稱「嘉嶺山」,位於延安城東南,寶塔建於唐代,高44米,共九層,登上塔頂,全城風貌可盡收眼底。在塔旁邊有一口明代鑄造的鐵鍾,中共中央在延安時,曾用它來報時和報警。

此外山上還有長達260米的摩崖石刻群和碑林,石刻岸面整齊,岸石完整,是難得的石刻藝術。山上現已建成為寶塔山公園,林木蔥郁,環境優美。寶塔山是延安市的標志性建築,是游覽延安的必去之地,但你若是想拍攝寶塔的全景,還得上清涼山才行。

E. 有關延安的延河.棗園.南泥灣.楊家嶺的資料

中共中央書記處舊址——棗園
佔地面積80畝,1953年修復,1959年開放參觀共展出文物815件,位於延安城西北15華里處。是書記處1943年10月至1947年3月的駐地,開放參觀的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任弼時、張聞天的舊居及書記處小禮堂、幸福渠等。書記處在這里繼續領導了大生產運動和整風運動,籌備了黨的「七大」,並領導全國軍民爭取民主、和平、同美蔣反動派進行了斗爭,為粉碎國民黨發動的全面內戰作了充分准備。
楊家嶺舊址
中共中央舊址――楊家嶺,佔地面積101畝,1953年修復,1959年開放參觀,共展出文物772件。位於延安城西北3公里處。
是中共中央1938年至1947年的所在地。1938年11月,因日本飛機轟炸延安,中央機關由城內搬到楊家嶺。中央書記處、辦公廳、組織部、宣傳部、統戰部、運會、婦委、青委等單位均設在這里。黨中央在這里居住期間,領導了大生運動和延安整風運動;召開了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著名的延安文藝座談會也是在這里舉行的。1943年10月,中央書記由此遷駐棗園,中央其他單位仍留住這里。
南泥灣
南泥灣是位於延安城東南45公里處的一條狹窄溪谷,此地野獸出沒,杳無人煙。 1941年春,由於當時國民黨反動派對陝甘寧邊區及抗日根據地實行經濟封鎖,所以,中共中央命令八路軍三五九旅進駐南泥灣,實行屯墾,生產自救。沒有房,自己動手挖窯洞;沒有菜,挖野菜吃;沒有工具,就自製鋤、鏟,他們以驚人的毅力,在荒山野嶺種上了莊稼。短短的三年,由王震旅長率領的三五九旅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把荊棘遍野、荒無人煙的南泥灣變成「處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的陝北好江南。 現在,南泥灣供遊人參觀的有當年開墾的大片梯田、南泥灣大生產運動展覽館、毛澤東同志視察南泥灣時的舊居、九龍泉和烈士紀念碑。其中「南泥灣大生產運動展覽館」通過實物、圖片詳細介紹了當年南泥灣大生產運動的經過。

F. 延河、棗園、南泥灣、楊家嶺簡介

延河:一條向黃河流去的一條河
棗園:一個棗園
南泥灣:一個地方
揚家嶺:一個地方

作者追尋延安,追尋的是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是為崇高理想獻身的精神,是革命隊伍中互相關心、互相愛護的精神,是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艱苦奮斗是我們的傳家寶。即使將來我們經濟發達了,生活富裕了,也還要提倡艱苦奮斗。因為無論什麼時候,人們總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為了把社會推向前進,總要開辟新領域,探索新事物,這就必須宣揚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

G. 南泥灣的資料

南泥灣是位於延安城東南45公里處的一條狹窄溪谷,此地野獸出沒,杳無人煙。 1941年春,由於當時國民黨反動派對陝甘寧邊區及抗日根據地實行經濟封鎖,所以,中共中央命令八路軍三五九旅進駐南泥灣,實行屯墾,生產自救。沒有房,自己動手挖窯洞;沒有菜,挖野菜吃;沒有工具,就自製鋤、鏟,他們以驚人的毅力,在荒山野嶺種上了莊稼。短短的三年,由王震旅長率領的三五九旅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把荊棘遍野、荒無人煙的南泥灣變成「處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的陝北好江南。 現在,南泥灣供遊人參觀的有當年開墾的大片梯田、南泥灣大生產運動展覽館、毛澤東同志視察南泥灣時的舊居、九龍泉和烈士紀念碑。其中「南泥灣大生產運動展覽館」通過實物、圖片詳細介紹了當年南泥灣大生產運動的經過。
花藍花兒香
聽我來唱一唱 唱一唱
來到了南泥灣
南泥灣好地方 好地方
往年的南泥灣
處處是荒山 沒呀人煙
如今的南泥灣
與往年不一般 不一般
如今的南泥灣
與往年不一般 不一般
再不是舊模樣
是陝北的好江南
好地方呀么好風光
好地方呀么好風光
到處是莊稼 遍地是牛羊

H. 南泥灣的資料! 急需

南泥灣是位於延安城東南45公里處的一條狹窄溪谷,此地野獸出沒,杳無人煙。 1941年春,由於當時國民黨反動派對陝甘寧邊區及抗日根據地實行經濟封鎖,所以,中共中央命令八路軍三五九旅進駐南泥灣,實行屯墾,生產自救。沒有房,自己動手挖窯洞;沒有菜,挖野菜吃;沒有工具,就自製鋤、鏟,他們以驚人的毅力,在荒山野嶺種上了莊稼。短短的三年,由王震旅長率領的三五九旅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把荊棘遍野、荒無人煙的南泥灣變成「處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的陝北好江南。 現在,南泥灣供遊人參觀的有當年開墾的大片梯田、南泥灣大生產運動展覽館、毛澤東同志視察南泥灣時的舊居、九龍泉和烈士紀念碑。其中「南泥灣大生產運動展覽館」通過實物、圖片詳細介紹了當年南泥灣大生產運動的經過。

《南泥灣》歌曲,賀敬之詞,馬可曲。1943年作於延安。1943年春節,延安魯迅藝術學校的秧歌隊來到南泥灣,向三五九旅在英雄們獻上新編的秧歌舞<<挑花籃>>,<<南泥灣>>是其中的插曲.歌曲旋律優美,抒情,歌唱南泥灣由荒涼變成"江南",並熱情歌頌了開荒生產建立功勛的八路軍戰士.全曲可分為對比性的兩個部分.前半部分曲調柔美委婉,後半部分歡快跳躍,最後採用五度上行的甩腔手法結束全曲.歌曲吸收了民間歌舞的音調和節奏,加上載歌載舞的表演形式,融抒情性與舞蹈性為一體,更加生動感人。

【南泥灣歌詞】

花藍的花兒香

聽我來唱一唱 唱一唱

來到了南泥灣

南泥灣好地方 好地方

往年的南泥灣

處處是荒山 沒呀人煙

如今的南泥灣

與往年不一般 不一般

如今的南泥灣

與往年不一般 不一般

再不是舊模樣

是陝北的好江南

好地方呀么好風光

好地方呀么好風光

到處是莊稼 遍地是牛羊

I. 延安:延河,棗園,南泥灣,楊家嶺的資料

延河、棗園、南泥灣、楊家嶺是延安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延河是黃河的一條支流,百它流經延安。當年人們常在延河邊上漫步,討論革命的道理。棗園在延安西北,距市中度心約七公里,曾是黨中央所在地,毛主席的《為人民服務》等著作就是在這里寫的問。南泥灣在延安南部。當年八路軍120師359旅響應黨中央的號召,在這答里墾荒種糧,開展大生產運動。著名的歌曲《南泥灣》就是歌頌359旅的,教師唱給學生聽,加深理解詩句內涵。楊家嶺在版延安西北,距離市中心約三公里,那裡有中央禮堂和中央辦公樓,許多重要的會議曾在這里召開。作者追尋的是延安時期中國共權產黨和中國人民的革命精神。嘻嘻

2、楊家嶺是什麼?
楊家嶺是一個地名,位於陝西省延安市寶塔區。
楊家嶺:位於陝西省延安市寶塔區,是中共中央領導在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期間的住處。當年這里還曾進行過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整風運動,現在主要有中共中央七大會址、延安文藝座談會會址兩處可供參觀,在會址後面的小山坡上,散落著一排窯洞,這是很多中央領導同志們當年的住所。
1942年在此建成中央大禮堂,1945年4月23日至6月21日在中央大禮堂隆重召開了黨的第七次代表大會,出席大會的正式代表547人,候補代表208人,代表全國121萬黨員。

3、延安楊家嶺美食哪家好
香菇面了解一下

4、延安的楊家嶺指的是什麼少點字?
這個地方說的是地名。

5、延安楊家嶺等地有什麼資料?
中共中央書記處舊址——棗園
佔地面積80畝,1953年修復,1959年開放參觀共展出文物815件,位於延安城西北15華里處。是書記處1943年10月至1947年3月的駐地,開放參觀的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任弼時、張聞天的舊居及書記處小禮堂、幸福渠等。書記處在這里繼續領導了大生產運動和整風運動,籌備了黨的「七大」,並領導全國軍民爭取民主、和平、同美蔣反動派進行了斗爭,為粉碎國民黨發動的全面內戰作了充分准備。
楊家嶺舊址
中共中央舊址――楊家嶺,佔地面積101畝,1953年修復,1959年開放參觀,共展出文物772件。位於延安城西北3公里處。
是中共中央1938年至1947年的所在地。1938年11月,因日本飛機轟炸延安,中央機關由城內搬到楊家嶺。中央書記處、辦公廳、組織部、宣傳部、統戰部、運會、婦委、青委等單位均設在這里。黨中央在這里居住期間,領導了大生運動和延安整風運動;召開了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著名的延安文藝座談會也是在這里舉行的。1943年10月,中央書記由此遷駐棗園,中央其他單位仍留住這里。
南泥灣
南泥灣是位於延安城東南45公里處的一條狹窄溪谷,此地野獸出沒,杳無人煙。 1941年春,由於當時國民黨反動派對陝甘寧邊區及抗日根據地實行經濟封鎖,所以,中共中央命令八路軍三五九旅進駐南泥灣,實行屯墾,生產自救。沒有房,自己動手挖窯洞;沒有菜,挖野菜吃;沒有工具,就自製鋤、鏟,他們以驚人的毅力,在荒山野嶺種上了莊稼。短短的三年,由王震旅長率領的三五九旅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把荊棘遍野、荒無人煙的南泥灣變成「處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的陝北好江南。 現在,南泥灣供遊人參觀的有當年開墾的大片梯田、南泥灣大生產運動展覽館、毛澤東同志視察南泥灣時的舊居、九龍泉和烈士紀念碑。其中「南泥灣大生產運動展覽館」通過實物、圖片詳細介紹了當年南泥灣大生產運動的經過。

J. 南泥灣的資料

南泥灣是位於延安城東南45公里處的一條狹窄溪谷,此地野獸出沒,杳無人煙。 1941年春,由於當時國民黨反動派對陝甘寧邊區及抗日根據地實行經濟封鎖,外面的物資無法運進,所以,中共中央命令八路軍三五九旅進駐南泥灣,實行屯墾,生產自救。沒有房,自己動手挖窯洞;沒有菜,挖野菜吃;沒有工具,就自製鋤、鏟,他們以驚人的毅力,在荒山野嶺種上了莊稼。短短的三年,由王震旅長率領的三五九旅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把荊棘遍野、荒無人煙的南泥灣變成「處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的陝北好江南。 現在,南泥灣供遊人參觀的有當年開墾的大片梯田、南泥灣大生產運動展覽館、毛澤東同志視察南泥灣時的舊居、九龍泉和烈士紀念碑。其中「南泥灣大生產運動展覽館」通過實物、圖片詳細介紹了當年南泥灣大生產運動的經過。

《南泥灣》歌曲,賀敬之詞,馬可曲。1943年作於延安。1943年春節,延安魯迅藝術學校的秧歌隊來到南泥灣,向三五九旅在英雄們獻上新編的秧歌舞<<挑花籃>>,<<南泥灣>>是其中的插曲.歌曲旋律優美,抒情,歌唱南泥灣由荒涼變成"江南",並熱情歌頌了開荒生產建立功勛的八路軍戰士.全曲可分為對比性的兩個部分.前半部分曲調柔美委婉,後半部分歡快跳躍,最後採用五度上行的甩腔手法結束全曲.歌曲吸收了民間歌舞的音調和節奏,加上載歌載舞的表演形式,融抒情性與舞蹈性為一體,更加生動感人。

【南泥灣歌詞】

花藍的花兒香

聽我來唱一唱 唱一唱

來到了南泥灣

南泥灣好地方 好地方

往年的南泥灣

處處是荒山 沒呀人煙

如今的南泥灣

與往年不一般 不一般

如今的南泥灣

與往年不一般 不一般

再不是舊模樣

是陝北的好江南

好地方呀么好風光

好地方呀么好風光

到處是莊稼 遍地是牛羊

閱讀全文

與南泥灣的圖片及附有文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360怎麼快速保存圖片 瀏覽:295
許願圖片簡單大方 瀏覽:671
如何pk圖片上的文字 瀏覽:172
小小老鼠高清圖片 瀏覽:309
割手腕圖片大全帶多血 瀏覽:939
櫃體背面如何美化圖片 瀏覽:693
短發大卷發型圖片女 瀏覽:904
蒙古族簡單頭飾圖片馬尾 瀏覽:338
背影女生真實圖片 瀏覽:170
怎麼把手機中圖片中的東西摳出來 瀏覽:593
男生前爬發型圖片 瀏覽:635
圖片動漫男生霸氣冷酷情侶頭像 瀏覽:583
李寧衣服圖片大全 瀏覽:594
怎麼導出剪映收藏的圖片 瀏覽:485
簡單的指令圖片大全 瀏覽:56
能夠連起來的小文字圖片 瀏覽:42
現代小清新女孩圖片 瀏覽:234
石斑魚圖片大全大圖 瀏覽:325
平果發型圖片 瀏覽:611
兒童簡單鉛筆畫人物畫圖片 瀏覽: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