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字圖片 > 姓氏圖片文字石

姓氏圖片文字石

發布時間:2022-04-14 18:34:40

Ⅰ 百家姓中的石的來歷

出自姬姓,石碏後裔 石姓始祖——石碏 春秋時康叔的六世孫衛靖伯有個孫子叫公孫碏,字石,又稱石碏,是衛國的賢臣。衛桓公二年,其弟州吁驕奢,被桓公撤去將軍之職,出奔國外。十幾年後,州吁領著黨徒潛回國內,刺死桓公,自立為君。石碏之子厚也參與了密謀,被拜為大夫。後石碏把州吁和石厚騙到陳國,又暗中給陳桓公寫了一封密信,信上說:「衛國褊小,老夫耄矣,無能為也。此二人者,實弒寡君,敢即圖之。」所以,州吁到陳國後,立即被抓了起來,後來,石碏命人殺州吁、石厚於陳,然後迎立桓公之弟公子晉為國君。《春秋》稱贊石碏說:「石碏純臣也,惡州吁而厚與焉,大義滅親,其是之謂乎?」厚的兒子駘仲,以祖父的字命氏,稱石氏。史稱石姓正宗,是為河南石氏。 出自姬姓和子姓 鄭國(姬姓)有大夫石癸,宋國(子姓)有公子段,字子石,他們的後代都稱為石氏,是為河南石氏。 出自他族加入或他姓改石姓的 隋唐時期「昭武九姓」之一:當時西域石國(故址在今烏茲別克塔什干一帶)有人遷居中原,遂以「石」為氏;南北朝時,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有鮮卑族代北三字姓烏石蘭氏改為漢字單姓石氏;十六國時有張氏、冉氏改為石氏;據《北史》載,有婁氏改為石氏者。

Ⅱ 百家姓『石』字頭像

有圖片

Ⅲ 百家姓里的石是怎麼來的

歷史來源

「石」源出:

一、出自姬姓。據《元和姓纂》所載,為春秋時衛國大夫石碏之後。又《春秋公子譜》雲,其後有石駘仲。

二、據《唐書》所載,為"昭武九姓"之一。當時祁連山北昭武城(在今甘肅省臨澤縣境內)有康居國,後為匈奴擊敗,遷至中亞阿姆、錫爾兩河流域,成立了康、安、曹、石、米、何、史、火、尋、戊地等九個小國,稱為"昭武九姓"。唐高宗永徽年間,九姓先後歸附內地。其中有石氏。石國故地在今烏茲別克塔什干一帶。

三、 南北朝時鮮卑族復姓所改。據《魏書·官氏志》載,北魏有代北三字姓烏石蘭氏,進入中原後改為單姓石氏。又據《後趙錄》載有冉閔改姓石氏為石閔。《北史》載,婁氏有改姓石氏者。

家族名人

石碏

春秋時衛國大夫。其子石厚與公子州吁合謀殺桓公,石碏誘州吁及其子往陳國殺之,迎立公子晉為國君。《春秋》贊美其大義滅親,稱為純臣。

石介(公元1005-1045年)

字守道,天聖八年進士,官國子監直講。著文指摘時政,無所忌諱。曾作《慶歷聖德詩》。

石延年(公元994-1041年)

字曼卿,北宋宋城人。工詩善畫,為文勁健。官至太子中允。身後,好事者傳為芙蓉城主。芙蓉城乃神仙居住之所。

石崇(公元249-300年)

字季倫,晉代南皮人,歷官散騎常侍、荊州刺史等。劫商致富。於河陽置金谷園,又名梓澤園。奢靡成風。

石富

明代嘉祥人,端謹忠厚。晨行宅後,見青蛇入土中變而為錢,告官搭得錢數百萬,官以數萬給之,富辭不受,風為世事。

石介

宋代兗州奉苻人。篤學有志向,樂善疾惡,遇事敢為。常以師道自居,學者稱徂徠先生。

石奮(公元前?-前124年)

西漢河內郡溫縣人,雷官至太子太傅,其子建、慶等四人,皆官至二千石,景帝號石奮為"萬石君"。其姐善鼓瑟,被高祖召為美人。

石景略

宋代人,官奉議郎,贈特進。其母劉氏封清濂郡太夫人,其妻虞氏封畢原郡夫人。

Ⅳ 《石》姓氏的來源

石姓來源

一、是出自姬姓,為石臘之後裔。

據《元和姓纂》及《春秋公子譜》等所載,春秋時,衛康叔的六世孫衛靖伯有個孫子叫公孫(石昔),字石,又稱石(石昔),是衛國的賢臣。衛庄公的庶子州吁喜歡打仗,當石硝聽說庄公要用州吁為將時,立即進諫說:「庶子好兵,使將,亂自此起。」庄公不聽。庄公卒,太子完立,是為衛桓公。衛桓公二年,其弟州吁驕奢跋扈,被桓公撤去將軍,出奔國外。十幾年後,州吁領著黨徒潛回國內,刺死桓公,自立為君。為了尋求衛人的支持,州吁派石臘之子厚向石臘請教。石硝假意為他們出主意,將州吁和厚誘騙到陳國,將其二人殺於陳。然後迎立桓公之弟公子晉為國君,是為衛宣公。厚的兒子駘仲,以祖父的字命氏,稱石氏。史稱石姓之宗。是為河南石氏。

二、是出自姬姓和子姓。

據《春秋公子譜》所載,鄭國(姬姓)有大夫石癸,宋國 (子姓)有公子段,字子石,他們的後代都稱為石氏。是為河南石氏。

三、是出自他族加入或他姓改石姓的。

介紹文件
石姓遷徒史
石姓遷徒史

石姓最早發源於當時的衛國之地,即今天的河南北部一帶。以後便主要繁衍於黃河中、下游地區,再後向更廣的地方發展。魏晉南北朝時,在北方形成了五大聚居地。歷史上石姓有望出『武威、渤海、平原、上黨、河南』之稱。唐時石姓已遍及北方廣大地區,這與當時的社會動盪和後趙、後晉的建立是分不開的,石姓的大舉南遷也正始於此時。其中唐初有石氏族人自河南固始隨陳元光入閩開辟漳州,五代之時,便已成為閩南地區的望族,石琚被尊為入閩始祖。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有石玉全開基福建南靖永豐里,其後子孫多遷居今台灣省。總之,宋、元以後,石姓便遍及江南大部分地區。明清時已遍及全國各地。
圖片
Image
Image
歷史名人: 石敬瑭 石柳鄧 石達開

Ⅳ 石姓氏的由來

1、源於姬姓

出自春秋時期鄭國公子豐又大夫,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據史籍《春秋公子譜》記載,春秋時期,鄭國公族後裔有公子豐,是鄭穆公姬子蘭之子,字石癸,在鄭釐公姬惲(姬髡頑)執政時期(公元前570~前566年)出任大夫,曾多子出使衛國、齊國。

在公子豐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石氏,世代相傳至今,是為大河石氏。

2、源於嬴姓

出自春秋時期秦國石作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石作氏,是秦國早期的貴族世家復姓,原居秦邑(今甘肅天水故秦城)。到了春秋末期,在孔子的弟子中,有一名叫石作蜀,在史籍《孔子家語》中稱為石子蜀。石作蜀,字子明,號卓子,冀人(今甘肅天水甘谷十里鋪鄉)。在石作蜀的故里,原有石子墓和石子祠,可惜早已荒蕪。

在石作蜀的後裔子孫中,皆以先賢祖姓氏省文簡化為單姓石氏,世代相傳至今,是為三隴石氏。

3、源於羯族

屬於文化上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後趙錄》中記載,在五胡十六國時期,有匈奴別部羯族,其酋帥匐勒改漢族姓名為石勒(公元274~333年),建立了後趙政權,稱後趙高祖,其同族的羯族部落酋長張訇督隨著石勒改姓名為石會。

此後,其後裔子孫皆隨先祖改為漢字姓石氏,世代相傳至今,是為上黨、武鄉石氏(攀附者居多)。

4、源於鮮卑族

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據史籍《魏書·官氏志》、《北史》的記載,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部中有烏石蘭氏、婁氏部落。

在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元宏)於太和十九~二十年(公元495~496年)遷部洛陽後,大力推行漢化改革時,將烏石蘭氏、伊婁氏改為漢字單姓石氏、伊氏,後多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是為大同石氏。

5、源於昭武九姓

出自唐朝時期西域石國,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該支石氏,出自隋、唐時期「昭武九姓」之一的西域石國。

唐天寶十二年(公元753年),唐朝政府曾封石國王子那俱車鼻施為懷化王。石國在至唐寶應元年(公元762年),尚遣使朝貢於唐朝。

後石國有人遷居中原,以國名漢稱改漢字單姓為石氏,是為新疆、青海石氏。

(5)姓氏圖片文字石擴展閱讀:

《百家姓》雖稱為」百家姓「,但並非只有一百個姓。《百家姓》文中的姓氏次序也不是按姓氏人口實際排列。根據淵源出處的不同或其特徵,《百家姓》中所列姓氏可以分為16種。

作為姓氏文化中,《百家姓》是一種特殊的歷史文獻,記載了中國姓氏的發展,它與姓氏家譜、方誌、正史構成完整的中國歷史,是中國珍貴文化遺產的一部分。《百家姓》作品的出現,是中國特有的文化現象,流傳至今,影響極深,它所輯錄的姓氏,還體現了中國人對宗脈等的強烈認同感。

Ⅵ 姓氏「石」的來歷

石姓來源石姓起源
出自姬姓。據《元和姓纂》所載,為春秋時衛國大夫石碏之後。又《春秋公子譜》雲,其後有石駘仲。
據《唐書》所載,為"昭武九姓"之一。當時祁連山北昭武城(在今甘肅省臨澤縣境內)有康居國,後為匈奴擊敗,遷至中亞阿姆、錫爾兩河流域,成立了康、安、曹、石、米、何、史、火、尋、戊地等九個小國,稱為"昭武九姓"。唐高宗永徽年間,九姓先後歸附內地。其中有石氏。石國故地在今烏茲別克塔什干一帶。
南北朝時鮮卑族復姓所改。據《魏書·官氏志》載,北魏有代北三字姓烏石蘭氏,進入中原後改為單姓石氏。又據《後趙錄》載有冉閔改姓石氏為石閔。《北史》載,婁氏有改姓石氏者。

Ⅶ 有誰能給我一張帶姓氏的圖片,我姓石

Ⅷ 求,求一張姓石的QQ頭像,謝謝,例如這樣的,謝謝謝謝

如圖,帶石字的,自己做的,不是網上找的,不滿意可以再做哦

Ⅸ 有沒有姓石的姓氏一句話圖片

Ⅹ 姓氏圖片文字 我姓石


閱讀全文

與姓氏圖片文字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家庭水果西瓜拼盤圖片大全簡單 瀏覽:424
爆米花機價格和圖片 瀏覽:820
高清風景圖片大全荷花 瀏覽:617
如何在手機上去除圖片的圖案 瀏覽:149
word圖片里加水印加滿整頁怎麼弄 瀏覽:570
范思哲傢具價格及圖片 瀏覽:665
如何使用手機在圖片上寫字 瀏覽:200
文字在線生成圖片 瀏覽:799
可愛章魚圖片大全 瀏覽:603
word列印圖片怎麼設置布滿a4頁面 瀏覽:380
路虎星邁圖片和價格 瀏覽:356
串色衣服搭配圖片大全 瀏覽:578
嬰兒電動車價格及圖片大全 瀏覽:492
家用茶台圖片和價格 瀏覽:706
重慶麻辣烤魚圖片大全 瀏覽:477
愛眼手抄報用最簡單的圖片來表示 瀏覽:432
播放男生喜歡的簡單圖片 瀏覽:992
如何在word圓形里插入圖片 瀏覽:768
南京煙雨花石價格表和圖片 瀏覽:938
我的世界水瓶怎麼做圖片 瀏覽: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