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字圖片 > 姓龍的文字圖片大全

姓龍的文字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2022-04-18 16:53:57

㈠ 姓龍的含義

用字的意義:
龍:龍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異動物,是中國最大的神物。人們視其為百鱗之長,乃至生物世界的最高主宰。因此,封建時代龍又用來象徵帝王用的東西,如龍顏、龍床,他們的子孫則叫龍子、龍孫。

㈡ 姓龍的姓氏唯美句子

冥筱沫\r\n夏沫殤 夏沫璃 夏沫韻 \r\n哲熙 梓岩 \r\n安落塵\r\n安若曦\r\n我目前就想到這么多了,\r\n我好想看你寫的小說 哦。。。\r\n寫完給我看下哈。。

㈢ 我姓龍,卻拉攏不了你的心 帶字圖片

㈣ 中國有姓龍的嗎

中國有姓龍的。

龍姓,在宋朝排名256位,約占當時全國人口的0.05%;而在2016年人口統計中列第85位,人口280萬有餘,約佔全國總人口的0.23%。

(4)姓龍的文字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①《北史》所載,焉耆國(今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焉耆西南),西域且彌(今新疆昌吉、瑪納斯二縣),其君王皆為龍氏。

②少數民族中有龍姓。在中國苗、普米、哈尼、彝、侗、瑤、水等民族均有龍姓。

一.漢族龍姓最初起源於河南山西等地,大約在南北朝時成規模遷移到江西,後擴散至南方各省,在明代以前是小姓(排在兩百位之後),自明朝開始,由於政治穩定,遠離戰亂,出仕為官者眾,龍姓亦隨著宦所而流衍各地(如廣東、廣西、重慶等地)。

二.詩書傳家,形成眾多書香門第,例如清朝就有湖南長沙的西園龍氏,廣東順德的清暉園龍氏,廣西桂林東巷龍氏(兄弟翰林龍朝言、龍朝翊),安徽望江的城關龍氏(龍燮、龍光、龍培)等,皆是一門數進士,書香門第。

三.歷朝歷代皆有出仕者,皆清廉公正,為一方百姓稱頌,從歷史記載來看,明清兩代最多,近代現代為官的稀少。

四.重視譜牒,家譜整肅,至今仍保存有較好的族譜,及牌坊,宗祠等。至今保存完好的有龍伯高墓(東漢初年),龍家祠中憲大夫牌坊,龍家大院,廣東四大名園之首的清暉園,重慶宜賓的龍氏山莊等。

㈤ 求大神幫做姓氏頭像 我姓龍

我姓龍,請幫我制一張頭像,男性

㈥ 姓氏圖片文字我姓龍

㈦ 中國有姓龍的姓氏嗎

中國有姓龍的姓氏。

龍姓,古老的姓氏,春秋戰國時期生於河南省山東省。

一、出自御龍氏、舜臣納言龍(納言為官名),《姓纂》及廣韻等書均有記載。

二、出自子姓。商朝出土文物有商子龍鼎。後代稱龍氏。

三、出自嬴姓,以國為氏。周朝出土文物有龍伯戟(伯爵),樊夫人龍嬴墓葬等。至春秋時期國尚存,後代稱龍氏。

四、見於傳說。太皞氏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見於《左傳·昭公十七年》。上古大人國有龍伯國,見於《列子·湯問》。甲骨文記載商有龍侯,《山海經》載「又東北二百里,曰龍侯之山東「。西漢初在山東設有龍侯國。

(7)姓龍的文字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宗族特徵:

第一,漢族龍姓起源於山西和河南省其他地方。南朝、北朝時期大規模遷徙到江西,然後向南方各省擴散。明代以前,它是一個小姓氏(200個地方之後)。自明代以來,由於政治穩定,遠離戰爭,它已成為公務員,龍姓也隨宦官四處流傳。比如廣東、廣西、重慶等地。

第二,詩書傳家寶已形成許多書香門第,如長沙西苑龍石、廣東順德清輝花園龍氏、東鄉龍氏、桂林、廣西、望江龍氏、安徽龍石、城關龍氏等。

第三、歷代都有廉潔、清正的官員,為一方百姓稱贊。從史料來看,明清時期是最多的,而近代和現代的官員則很少。

第四、要重視家譜,清理家譜。至今還保留的家譜、牌坊、祠堂等等。迄今為止,龍伯高(東漢初年)墓葬保存完好,龍家祠中憲大夫牌坊,龍家大院,廣東四大名園之首的清暉園,重慶宜賓的龍氏山莊等。

㈧ "龍"的姓氏是怎麼來的

龍姓

由來: 龍姓是一個古老而又多源的姓氏,最早一支可以上溯到遠古時代。最早的龍姓出現在現在的河南。帝舜有個大臣名叫龍,任納言之職,他的子孫用他的名字作為姓氏,就是龍姓。從宋代開始,見地史籍的龍姓人物漸多。宋代有畫家龍章。元代有學者龍仁夫,吉安(今屬江西)人,博究經史,所著《周易集傳》。近現代有雲南人龍雲,建國後曾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副主席等職;湖南人龍潛,曾任中山大學黨委書記、中國歷史博物館館長等職。據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的專家考證,龍姓是當今漢族第85大姓。此外,彝族、苗族等少數民族中也有龍氏;今新加坡等國有龍姓華僑。

希望可以幫到你.

㈨ 百家姓中有「龍」這個姓嗎若有,排第幾位第一個姓龍的人叫什麼名字

龍姓位列我國百家姓第256位,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八十五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二三。
第一個姓龍的人也就是龍姓的得姓始祖叫劉累。夏朝時,劉國有一家生有一子,小孩剛生下來時手上就有紋樣,便取名劉累。劉累長大後,跟隨董父學習養龍的本領,被夏帝孔甲封為「御龍氏」,馴養孔甲的四條龍。有一次,一條龍死了,劉累就把龍肉做成肉羹,充當野味獻給了孔甲。孔甲感到味道特別鮮美,非常高興,於是就賜給劉累許多財物。過了幾天,孔甲又想吃這種「野味」,便派人向他索取。劉累感到難於矇混,又怕孔甲怪罪,就帶著家眷逃到了魯陽。因他被孔甲封為「御龍氏」,後人有以龍為氏者,劉累則被尊為龍姓始祖。
附:龍姓其他資料:
一、姓氏源流
龍(Lóng 龍)姓的來源因多涉及神話,故不可詳考,源出有七:
1、出自黃帝之臣龍行。據《姓氏錄源》及《竹書紀年》所載,黃帝臣有龍行,黃帝居有熊(今河南省新鄭)。是為河南龍氏。
2、出自舜時納言龍之後,以官名為氏。據《通志·氏族略》所載,龍氏,舜臣也,龍也納言(所謂納言,是當時一種專司出納,帝命的官職。)子孫以官職名龍為氏。因舜的活動地域在晉南地區,故此支龍氏出自今山西省境。是為山西龍氏。
3、出自古代神話傳說,御龍氏之後。據《姓氏考略》所載,龍姓出自御龍氏,望出武陵、天水。如夏朝御龍氏劉累(堯之後,因有馴化龍的本領,深得夏帝孔甲的賞識,被封賜為「御龍氏」)的後裔中,就有以龍為氏的。劉累的故城在今河南偃師縣南,是為河南龍氏。
4、出自古代神話傳說,豢龍氏之後。據《通志·氏族略》及《名賢氏族言行類稿》等資料所載,相傳董父,已姓,精於飼龍,以畜養龍而被舜賜姓「豢龍氏」。其後代有以龍為氏的,是為湖北龍氏。
5、出自西漢牂牁地區有龍姓。據《華陽國志》所載,西漢時的牂牁大姓中有龍氏。牂牁郡,治今貴州省凱里縣西北。
6、出自地名,以採食地為氏。春秋時楚大夫食采於龍(今山東省泰安西南之龍鄉),其子孫有以龍為氏者。
7、出自其他源流和小數民族有龍姓:
① 據《北史》所載,焉耆國(今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焉耆西南)、西域且彌(今新疆昌吉、瑪納斯二縣),其君王皆為龍氏。
② 小數民族中有龍姓。在我國苗、普米、哈尼、彝、侗、瑤、水等民族均有龍姓。
二、遷徙分布
傳說時代的龍姓發源地為河南、山西、湖北。由於龍姓支派較多,故而分布較廣,這一特點使得龍姓迅速地向四周地域擴展繁衍開來。約在漢代,甘肅和湖北、湖南省境及山西、河北、河南山東間地已是龍姓繁衍的三大中心。此期,蜀中(今屬四川)有龍姓遷入者,後又南遷至貴州,形成四大姓氏(龍、傅、尹、董)之一。魏晉南北朝時,中原龍姓為避戰亂而南遷,促使了南方龍姓人口數量的增長,這次遷徙也為後來江南龍姓發展勢頭盛於北方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據《北史》所載:「且彌王、焉耆國王皆龍姓。」焉耆國為西域小國,龍會當政時,曾擊敗龜茲王,一時蔥嶺以東,皆率服,其子龍熙在位時,投降後涼,遣子入侍,漸與漢族相融。唐宋時期,八番中的龍番,酋長皆龍姓,後分為大龍番、小龍番安撫司,養龍坑、谷龍、上龍長官司,安龍土千戶。宋元時期,龍姓出現了歷史上第二次大規模的南遷,促使南方龍姓人口數量大大超過北方。明清時期,上述「龍番」各分支發展成為「龍家」,漸與漢、布依、水、苗各族相融。從龍姓歷史演進過程來看,這一過程,即體現著北方龍姓與南方各族相融,又體現著少數民族龍姓與漢及其他各族相融。就在這一步步的相融中,龍姓完成了遍布華夏的歷史旅程。今日龍姓尤以湖南、四川、廣東、江西等省為多,四省龍姓約佔全國漢族龍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七。龍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八十五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二三。
三、歷史名人
龍 子:最早見於史籍的龍姓名人,據說,這位賢人又被稱為龍叔,由於主張「治地莫善於助,莫不善於貢」而被孟子引用以告滕文公,因而青史垂名。
龍 且:秦末名將,官拜先鋒,後封大司馬。
龍 勉:生於西漢元光元年(公元前130年),祖藉河北鉅鹿,漢時官於秦,子孫定居扶風京兆。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任程邑學長。
龍 述:字伯高,扶風京兆人,生西 漢元壽(公元前1年)2月15日 ,東漢時,初任山 都長,建武(公元49年)為零陵太守,家武陵,龍氏因以武陵郡名。
龍 庚:字西仲,生唐元和(807年),開成(838年)舉人,自道州出任江西廬陵吉水丞,時芝巢義舉,道梗難歸,父子孫曾避居永新蓮塘,為永新肇基一世祖。
龍 況:字景荀,生咸通(860年),龍紀元年(889年)任大理事十五評事。卒天佑13年(916年),葬鹽堆嶺,有詩雲:「富貴千百世,居分億萬家,子孫流出外,永遠有聲華」。生5子,皆顯貴。
龍 琰:字太初,北宋元符(1099年)舉人,任安遠尉。宋代詩人。
龍 鐲:宋代人,乾德年間州太守,有惠政,深得民心,當地百姓繪《來鶴圖》頌其德。
龍 燮:清代著名戲劇家,望江(今屬安徽省)人。著有《瓊華夢》、《芙蓉城》等,頗稱於時。
龍 雲:雲南昭通人,原在軍閥唐繼堯部下任軍長,後歸附國民黨,1949年發表聲明,表示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新中國成立後,曾擔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國防委員會副主席、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第二屆、第三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會委員、副主席等職務,為社會主義事業、民族團結、邊疆鞏固、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中國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常務委員會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的建設做出了貢獻。
龍太初:宋代人,曾以詩人名義拜見王安石,並作《沙詩》一首,贏得王安石贊許。
龍禹官:字相丞,北宋元豐四年(1081年)被封為南昌節度使。又封為湖南安撫招討使,平定楚苗之亂。病故營中,追封為南平侯,謚忠武,並賜「湖湘世家」稱號。
龍仁夫:吉安(今屬江西省)人,元代浙江儒學副提舉,著有《周易傳》一書。
龍汝言:字錦珊,安徽桐城人。嘉慶年間中一甲一名(狀元),歷官修撰,繼任內閣中書。著有《賜硯齋集》。
龍許保:明代貴州人,苗族,率眾起義與官軍對抗十餘年之久,攻破印江、思州、石阡等城,後遭鎮壓,被俘遇害。
龍文彬:清江西永新人,同治年間進士,《周易繹說》、《永懷堂詩文鈔》、《明會要》等為其所著。
龍汝元:字春舫(?-1859):清直隸宛平(一作大興,今均屬北京市)人。行伍出身,曾從河南巡撫英桂鎮壓太平軍,歷任游擊、參將。咸豐八年(1858年)升大沽協副將,助僧格林沁加強天津海防。次年英法聯軍挑起第二次大沽之戰,他堅守北岸前炮台,手燃巨炮,重創敵艦,卒中炮陣亡。
龍啟瑞:字輯五,號翰臣(1814-1858):清廣西臨桂(今桂林市)人。道光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太平天國起義爆發後,在籍開辦團練。後歷任江西學政、江西布政使。著有《經德堂詩文集》、《小學高注補正》等。
龍澤厚:清末廣西臨桂人,字積之,光緒優貢。以知縣引見,在廣州從康有為學,為萬木草堂學長。曾參加桂林聖學會、上海強學會、上海不纏足會、上海中國國會和自立軍起義。光緒二十九年(1903),因為參加 《蘇報》工作,被清政府勾結上海公共租界巡捕房逮捕。曾主持舊金山《文興報》。後為上海天游學院教務長。編有《南海先生上書記》。
龍鳴劍:四川省榮縣人。早年赴日留學,參加同盟會,後組織同志軍,開展武裝斗爭,在去往敘州(今宜賓東北)的行軍途中因病去世。
四、郡望堂號
1、郡望
武陵郡:漢高帝時置郡,治所在義陵(今湖南省漵浦南)。相當於今湖北長陽、五峰、鶴峰、來鳳等縣,湖南省沅江流域以西,貴州東部及廣西三江、龍勝等地。東漢移治臨元(今湖南省常德市西)。
天水郡:西漢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肅省通渭西北),西晉時移窒上邽(今天水市),北魏時相當於今天水、秦安、甘谷等市縣地。
武陽郡:隋代將魏州改為武陽郡,治所在貴鄉(今河北省大名東北),唐代又改為魏州。相當今河北大名、磁縣、涉縣、武安、臨漳、肥鄉、魏縣、丘縣、成安、廣平、館陶、河南滑縣、浚縣、內黃及山東冠縣一帶等縣地。
太原郡:戰國秦莊襄王四年(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太原市西南),北魏時相當於今陽曲、交城、平遙、和順間的晉中地區。
武昌郡:公元221年孫權分江夏、豫章、廬陵三郡置郡,治所在武昌。西晉時有今湖北省長江以南,嘉魚、咸寧、通山等縣以東和江西九江、瑞縣等市縣地。
南陽郡:戰國秦昭王三十五年(前272年)置。治所在今宛縣(今河南省南陽市)。漢轄境相當今河南省熊耳山以南葉縣、內鄉間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應山、鄖縣間地。其後漸小,隋初度。龍述為山都長,山都是南陽郡的一個縣。
2、堂號
世師堂、八德堂、敦厚堂:三堂號皆源自後漢龍述,字伯高,為山都長官。馬援給他侄子一封信,勸他侄子學習龍述的兩句話:「敦厚周慎,口無擇言,謹約節儉,廉公有威。」馬援稱這是龍述的「八德」。皇帝知道了,提拔龍述為太守,說他「堪為世人師」。
經德堂:清朝龍起端著《經德堂文集》,他的書房叫「經德堂」。
此外,龍姓的主要堂號還有:「武陵堂」、「天水堂」、「納言堂」、「敦本堂」、「武陵堂」、「天水堂」、「忠勤堂」等。
五、宗族特徵
1、龍是中國人推崇倍至的神物,以龍為姓氏,亦是這一心理底蘊的表現。
2、在龍姓的發展史中,更多地體現著民族相融的歷史大趨勢。
3、龍姓字行輩份井然有序。如民國抄本《龍氏家譜》中有江蘇龍姓一支字行為:「兆升元吉,宗業克昌,富大希廷,厚誠守方。」
============================================================
【龍姓宗祠通用對聯】
〖龍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源自上古;
望出武陵。
——佚名撰龍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龍姓的源流和郡望。(見上題頭《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號》介紹)
伯高敦厚;
經德文章。
——佚名撰龍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東漢京兆人龍述,字伯高,光武帝時任山都長,大將馬援在《戒兄子書》中說:「龍伯高敦厚而周密謹慎,不妄加議論,生活節儉,廉潔公正而有威信。我很喜歡他、看重他,希望你們都向他學習。」光武帝看了馬援的這封信,提拔龍述任零陵太守。下聯典指清代臨桂人龍啟瑞,字輯五,號翰臣,道光年間進士,官至江西布政使,著有《經德堂文集》。
圖傳來鶴;
夢應成龍。
——佚名撰龍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龍鐲,字琢成,乾德年間官邠州太守,有惠政,百姓們視他如父母。一天,一群白鶴飛來,從早到晚不離開,州人繪《來鶴圖》稱頌其德政。下聯典指唐代人龍起,相傳曾在夢中乘龍騰空而起,回頭見有絡駝在身後。後來登第,排在他後面的人叫駝起。
-----------------------------------------------------------------
〖龍姓宗祠五言通用聯〗
日射風平第;
星交龍宇長。
——佚名撰龍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人龍太初,曾以詩人名義拜見王安石。當時在座的郭功父叱責他:「相公(指王安石)面前,你怎敢自稱詩人!」又令他寫《沙詩》。龍太初寫道:「茫茫黃出塞,漠漠白鋪汀。鳥去風平篆,潮回日射星。」郭功父看了很是佩服。下聯典指宋代人龍澄,相傳他在瀼水遊玩,在水中發現一個石盒,得到玉印五牧,印上文字如星霞,旁邊人個形貌怪異的人。只聽那人說:「我是九天使者,這石盒、玉印是上帝的寶物,請放回原處。」龍澄大驚,照他的話做了,再看,石盒已經不見了。
兄弟兩詩伯;
父子三畫家。
——佚名撰龍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龍襄,龍膺兄弟二人,均善詩賦,有《九芝集選》。龍襄、龍膺,武陵人。龍膺官太常侍卿。下聯典指宋代龍章及其子龍顯、龍淵,父子三人均善畫虎。是當時有名的畫家。龍章櫟陽人。畫虎「命筆成於一揮,識者驚賞之」。相傳,他平生所畫,止有六虎。其二子皆有父風。
反帝反封建;
新年新國家。
——龍生撰龍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龍生撰書春聯。見《中國對聯大辭典》。
-----------------------------------------------------------------
〖龍姓宗祠七言通用聯〗
龍女得柳生偕老;
賢人以孟氏始傳。
——佚名撰龍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代李朝威傳奇小說《柳毅傳》中人物洞庭龍女,遭夫家虐待,書生柳毅幫她脫離苦難,幾經波折,終成夫婦。下聯典指古代傳說中的賢人龍子,據說孟子曾見過他,並向滕文公說起過。
在昔曾綿科甲第;
中興復振博師家。
——佚名撰江西省永新縣在中鄉在中村龍氏宗祠聯
在江西省永新縣在中鄉在中村有一棟古祠堂:「在中龍氏宗祠」,號「忠勤堂」。祠堂長29.7米,寬11.6米,高20米。祠堂由前、中、後三棟相連,相接之處有兩個天井,前天井長2米、寬1.5米,後天井長1.7米,寬1.2米。正面迴廊、洞開三扇雙合大門,後棟的左右兩側各開一扇雙合拱門。磚瓦木質結構、造型古雅,建築美觀,工藝精緻。堂內寬敞明亮,四季陽光普照,清涼氣爽。大門正中柱樑,楷字體懸掛著這副楹聯。據乾隆二年,龍氏族譜載:「忠勤翁,諱升之,字子崇、號禹山(1162-1226),出身儒林,宋嘉定三年始,先任潮洲監倉,轉福州帥干,再升任浙漕賦魁。理宗年間著有《中興政要帝學增釋》200卷,授通直郎、史館校勘等職。理宗未登位前,翁授學於理宗潛邸,理宗登位後,念甘盤舊學之臣,特追贈太師,賜謚號「忠勤」,並詔命在學立碑,在家鄉立祠,以勞其勛。盡菅如此賜封,然理宗認為褒宗先生,猶以為未足,後又下詔宮其子孫。可子孫寧可清守祠墓,不願做官。在中故有「歐隱」之名。750年過去了,而理宗皇帝賜謚號「忠勤公」,並詔命立祠於家,賜匾書「特賜忠勤祠」,完整無缺,依然無遣,懸掛祠內。
-----------------------------------------------------------------
〖龍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聯〗
虞舜大臣,子孫繁衍;
雷陽望族,瓜瓞綿延。
——佚名撰龍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安徽省望江縣縣城龍氏宗祠聯。上聯典指龍氏的起源。下聯典出本支龍氏情況。
日射風平,映詩人之警句;
星交龍字,徵異兆於科名。
——佚名撰龍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人龍太初事典。下聯典指宋代人龍澄事典。(參見上《龍姓宗祠五言以上通用聯·日射風平第;星交龍宇長》聯聯釋。
祠宇維新,桂樹永榮龍氏族;
山川挹秀,卿雲常護狀元門。
——佚名撰龍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安徽省龍氏宗祠聯。「狀元」,典指清代桐城人龍汝言,字錦珊,嘉慶年間中一甲一名(狀元),歷官修撰、內閣中書,著有《賜硯齋集》。
風篆日星,功父擱吟哦之筆;
敦厚周慎,伏波示願效之書。
——佚名撰龍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詩人龍太初的事典。龍太初以詩人名義謁王安石,安石與郭功父坐。功父坐。功父叱曰:「相公前改稱詩人?」令賦《沙》詩。龍答曰:「茫茫黃出塞,漠漠白鋪汀。鳥去風平篆,潮回日射星。」郭驚為之擱筆。下聯典指漢代名人龍伯高事典。
============================================================
附錄:【關於龍字】
龍,古人視為「神物」。漢《說文解字》:「龍,麟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神話中神人多乘龍,帝王則自命為「真龍天子」。故民間不輕用,龍比虎少甚.圖中布龍,頭大身短,花飾滿身,狀若幼龍,鼻孔插白毛,若為兒童戲,項掛小鈴鐺,更似家中寵物。令人想起傳說,古有畜龍者。《左傳·昭公二十九年》:「古者畜龍,故國有拳龍氏,有御龍氏。」

㈩ 龍姓氏的姓氏壁紙。就可以了謝謝

望採納

閱讀全文

與姓龍的文字圖片大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揮手再見動漫圖片 瀏覽:497
用布做衣服圖片 瀏覽:437
動漫圖片開始 瀏覽:776
海青短發發型圖片大全 瀏覽:588
精緻高中生女孩圖片 瀏覽:541
朋友圈小文字圖片 瀏覽:94
圖片可愛版可放大 瀏覽:787
寸頭發型教程圖片大全 瀏覽:899
圖片放進word顯示不出來 瀏覽:366
金毛圓子高清圖片 瀏覽:924
簡單化妝步驟全過程圖片 瀏覽:812
背景圖片可愛卡通重疊 瀏覽:738
wps如何把圖片裡面的文字提出來 瀏覽:263
想媽媽的圖片文字 瀏覽:657
動漫人物摩羯圖片 瀏覽:956
男生發型燙發圖片推薦 瀏覽:207
粉鞋板鞋配什麼褲子和衣服圖片 瀏覽:61
杠精去搜一下如何在抖音里發圖片 瀏覽:703
我想小女孩的圖片 瀏覽:100
衣服上有膠印圖片嗎 瀏覽: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