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麥克阿瑟國會上的著名演講《老兵永遠不死,只會慢慢凋零》
今天早晨,當我走出旅館時,看門人問道:"將軍,您上哪去?"一聽說我要去西點,他說:"那是個好地方,您從前去過嗎?"
這樣的榮譽是沒有人不深受感動的。長期以來,我從事這個職業,又如此熱愛這個民族,能獲得這樣的榮譽簡直使我無法表達我的感情。然而,這種獎賞主要並不意味著對個人的尊崇,而是象徵一個偉大的道德准則——捍衛這塊可愛土地上的文化與古老傳統的那些人的行為與品質的准則。這就是這個大獎章的意義。無論現在還是將來,它都是美國軍人道德標準的一種體現。我一定要遵循這個標准,結合崇高的理想,喚起自豪感,同時始終保持謙虛……
責任一榮譽一國家。這三個神聖的名詞庄嚴地提醒你應該成為怎樣的人,可能成為怎樣的人,一定要成為怎樣的人。它們將使你精神振奮,在你似乎喪失勇氣時鼓起勇氣,似乎沒有理由相信時重建信念,幾乎絕望時產生希望。遺憾得很,我既沒有雄辯的詞令、詩意的想像,也沒有華麗的隱喻向你們說明它們的意義。懷疑者一定要說它們只不過是幾個名詞,一句口號,一個浮誇的短詞。每一個迂腐的學究,每一個蠱惑人心的政客,每一個玩世不恭的人,每一個偽君子,每一個惹是生非之徒,很遺憾,還有其他個性不甚正常的人,一定企圖貶低它們,甚至對它們進行愚弄和嘲笑。
但這些名詞確能做到:塑造你的基本特性,使你將來成為國防衛士;使你堅強起來,認清自己的懦弱,並勇敢地面對自己的膽怯。它們教導你在失敗時要自尊,要不屈不撓;勝利時要謙和,不要以言語代替行動,不要貪圖舒適;要面對重壓和困難,勇敢地接受挑戰;要學會巍然屹立於風浪之中,但對遇難者要寄予同情;要先律己而後律人;要有純潔的心靈和崇高的目標;要學會笑,但不要忘記怎麼哭;要嚮往未來,但不可忽略過去;要為人持重,但不可過於嚴肅;要謙虛,銘記真正偉大的純朴,真正智慧的虛心,真正強大的溫順。它們賦予你意志的韌性,想像的質量,感情的活力,從生命的深處煥發精神,以勇敢的姿態克服膽怯,甘於冒險而不貪圖安逸。它們在你們心中創造奇妙的意想不到的希望,以及生命的靈感與歡樂。它們就是以這種方式教導你們成為軍人和君子。
你所率領的是哪一類士兵?他可靠嗎?勇敢嗎?他有能力贏得勝利嗎?他的故事你全都熟悉,那是一個美國士兵的故事。我對他的估價是多年前在戰場上形成的,至今沒有改變。那時,我把他看作是世界上最高尚的人;現在,我仍然這樣看他。他不僅是一個軍事品德最優秀的人,而且也是一個最純潔的人。他的名字與威望是每一個美國公民的驕傲。在青壯年時期,他獻出了一切人類所賦予的愛情與忠貞。他不需要我及其他人的頌揚,因為他已用自己的鮮血在敵人的胸前譜寫了自傳。可是,當我想到他在災難中的堅忍,在戰火里的勇氣,在勝利時的謙虛,我滿懷的贊美之情不禁油然而升。他在歷史上已成為一位成功愛國者的偉大典範;他在未來將成為子孫認識解放與自由的教導者;現在,他把美德與成就獻給我們。在數十次戰役中,在上百個戰場上,在成千堆營火旁,我親眼目睹他堅韌不拔的不朽精神,熱愛祖國的自我剋制以及不可戰勝的堅定決心,這些已經把他的形象銘刻在他的人民心中。從世界的這一端到另一端,他已經深深地為那勇敢的美酒所陶醉。
當我聽到合唱隊唱的這些歌曲,我記憶的目光看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步履蹣跚的小分隊,從濕淋淋的黃昏到細雨蒙蒙的黎明,在透濕的背包的重負下疲憊不堪地行軍,沉重的腳踝深深地踏在炮彈轟震過的泥濘路上,與敵人進行你死我活的戰斗。他們嘴唇發青,渾身污泥,在風雨中戰抖著,從家裡被趕到敵人面前,許多人還被趕到上帝的審判席上。我不了解他們生得高貴,可我知道他們死得光榮。他們從不猶豫,毫無怨恨,滿懷信心,嘴邊叨念著繼續戰斗,直到看到勝利的希望才合上雙眼。這一切都是為了它們——責任一榮譽一國家。當我們瞞珊在尋找光明與真理的道路上時,他們一直在流血、揮汗、灑淚。
20年以後,在世界的另一邊,他們又面對著黑黝黝骯臟的散兵坑、陰森森惡臭的戰壕、濕淋淋污濁的坑道,還有那酷熱的火辣辣的陽光、疾風狂暴的傾盆大雨、荒無人煙的叢林小道。他們忍受著與親人長期分離的痛苦煎熬、熱帶疾病的猖獗蔓延、兵桌要地區的恐怖情景。他們堅定果敢的防禦,他們迅速准確的攻擊,他們不屈撓的目的,他們全面徹底的勝利——永恆的勝利——永遠伴隨著他們最後在血泊中的戰斗。在戰斗中,那些蒼白憔悴的人們的目光始終庄嚴地跟隨著責任一榮譽一國家的口號。
這幾個名詞包合著最高的道德准則,並將經受任何為提高人類道德水準而傳播的倫理或哲學的檢驗。它所提倡的是正確的事物,它所制止的是謬誤的東西。高於眾人之上的戰士要履行宗教修煉的最偉大行為——犧牲。在戰斗中,面對著危險與死亡,他顯示出造物主按照自己意願創造人類時所賦予的品質。只有神明能幫助他、支持他,這是任何肉體的勇敢與動物的本能都代替不了的。無論戰爭如何恐怖,召之即來的戰士准備為國捐軀是人類最崇高的進化。
現在,你們面臨著一個新世界——一個變革中的世界。人造衛星進入星際空間。衛星與導彈標志著人類漫長的歷史進入了另一個時代——太空時代。自然科學告訴我們,在50億年或更長的時期中,地球形成了;300萬年或更長的時期中,人類形成了;人類歷史還不曾有過一次更巨大、更令人驚訝的進化。我們不單要從現在這個世界,而且要從無法估算的距離,從神秘莫測的宇宙來論述事物。我們正在認識一個嶄新的無邊無際的世界。我們談論著不可思議的話題:控制宇宙的能源;讓風力與潮汐為我們所用;創造空前的合成物質以補充甚至代替古老的基本物質;凈化海水以供我們飲用;開發海底以作為財富與食品的新基地;預防疾病以使壽命延長幾百歲;調節空氣以使冷熱、晴雨分布均衡;登月宇宙飛船;戰爭中的主要目標不僅限於敵人的武裝力量,也包括其平民;切結起來的人類與某些星系行星的惡勢力的最根本矛盾;使生命成為有史以來最扣人心弦的那些夢境與幻想。
為了迎接所有這些巨大的變化與發展,你們的任務將變得更加堅定而不可侵犯,那就是贏得我們戰爭的勝利。你們的職業要求你們在這個生死關頭勇於獻身,此外別無所求。其餘的一切公共目的、公共計劃、公共需求,無論大小,都可以尋找其他辦法去完成;而你們就是受訓參加戰斗的,你們的職業就是戰斗——決心取勝。在戰爭中最明確的目標就是為了勝利,這是任何東西都代替不了的。假如你失敗了,國家就要遭到破壞,因此,你的職業唯一要遵循的就是責任一榮譽一國家。其他人將糾纏於分散人們思想的國內外問題的爭論,可是你將安詳、寧靜地屹立在遠處,作為國家的衛士,作為國際矛盾怒潮中的救生員,作為硝煙彌漫的競技場上的格鬥士。一個半世紀以來,你們曾經防禦、守衛、保護著解放與自由、權利與正義的神聖傳統。讓平民百姓去辯論我們政府的功過:我們的國力是否因長期財政赤字而衰竭,聯邦的家長式傳統是否勢力過大,權力集團是否過於驕橫自大,政治是否過於腐敗,犯罪是否過於猖獗,道德標準是否降得太低,捐稅是否提得太高,極端分子
是否過於偏激,我們個人的自由是否像應有的那樣完全徹底。這些重大的國家問題與你們的職業毫不相干,也無需使用軍事手段來解決。你們的路標——責任一榮譽一國家,比夜裡的燈塔要亮十倍。
你們是聯系我國防禦系統全部機構的紐帶。當戰爭警鍾敲響時,從你們的隊伍中將涌現出手操國家命運的偉大軍官。還從來沒有人打敗過我們。假如你也是這樣,上百萬身穿橄欖色、棕色、藍色和灰色制服的靈魂將從他們的白色十字架下站起來,以雷霆般的聲音喊出那神奇的口號——責任一榮譽一國家。
這並不意味著你們是戰爭販子。相反,高於眾人之上的戰士祈求和平,因為他忍受著戰爭最深刻的傷痛與瘡疤。可是,我們的耳邊經常響起那位大智大慧的哲學之父柏拉圖的警世之言:"只有死者才能看到戰爭的終結。"
我的生命已近黃昏,暮色已經降臨,我昔日的風采和榮譽已經消失。它們隨著對昔日事業的憧憬,帶著那余暉消失了。昔日的記憶奇妙而美好,浸透了眼淚和昨日微笑的安慰和撫愛。我盡力但徒然地傾聽,渴望聽到軍號吹奏起床導對那微弱而迷人的旋律,以及遠處戰鼓急促敲擊的動人節奏。
我在夢幻中依稀又聽到了大炮在轟鳴,又聽到了滑膛槍在鳴放,又聽到了戰場上那陌生、哀愁的呻吟。
然而,晚年的回憶經常將我帶回到西點軍校。我的耳旁回響著,反復回響著:責任,榮譽,國家。
今天是我同你們進行的最後一次點名。但我願你們知道,當我到達彼岸時,我最後想的是學員隊,學員隊,還是學員隊。
我向大家告別。
Ⅱ 求這張圖片出自哪裡是什麼的視頻
士兵突擊
王寶強主演
《士兵突擊》海報(20張)山綠水之間,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許三多喜歡讀書,父親卻要把他送進部隊,認為只有這樣,這個從小怯懦、被他叫做「龜兒子」的許三多才會有些出息。
懵懵懂懂就踏入了軍營,許三多把班長史今視作依靠,副班長伍六一卻仇恨般地看著他——擔心許三多拖垮班長,還讓班集體蒙羞。新兵訓練結束,三多被分到了偏遠艱苦的紅三連五班,一同來部隊的老鄉成才則去了鼎鼎大名的鋼七連。
紅三連五班的生活寂寞無聊,老兵們靠打牌、找樂趣來打發時光。單純的三多依然每天出操、訓練,老兵們覺得他不合群,許三多卻不明所以。
班長老馬隨口說起當年有一個兵曾想在這里修一條路,但是沒有修成的故事,開玩笑著說讓許三多修路,許三多把班長的話當成了命令,靠一個人的力量修成了這條路。老兵們受到了感染,五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團長聽說了此事,把許三多調到了鋼七連,許三多無奈地離開了他十分眷戀的五班。 到了鋼七連後,許三多成了越來越沒信心的人——周圍的人都比他強。越怕犯錯誤卻錯誤不斷,作為裝甲偵察兵,他還竟然暈車……
許三多拖累了全班的成績,班長史今又一點一點地啟發教導許三多。連長高城提醒史今不要為了一個木木訥訥的許三多而影響了自己的前程。為了克服暈車,許三多一次次地在單杠上旋轉,又一次次摔下來。直到在一次偶然的機會,為了能得到先進榮譽,在班長的鼓勵下,許三多讓全連上下大吃了一驚……
《士兵突擊》劇照(20張)漸漸地,許三多成為了訓練和比賽的尖子。在師對抗演習中,他俘獲了全軍聞名的偵察大隊的三中隊隊長袁朗(段奕宏飾演)。而班長史今由於年齡的原因,也因為在此次演習中表現不佳,被列入了復員退伍的名單。為了將班長留下而拚命訓練出成績的許三多懵了……而他所在的鋼七連也在這次演習中難逃失敗的命運——由於軍事變革的需要,我軍傳統的機械化部隊向新型信息化現代作戰部隊快速躍進,有著光榮歷史的鋼七連奉命撤編。
一個個戰友都走了,連長也調到另外的部隊,一直依附於班長和戰友的許三多成了鋼七連的最後一個兵,留守看護著以往充溢著青春熱血的營房。三多承受著孤獨和失落,時間長了甚至開始自言自語。靠堅持和每天一成不變的行動,許三多默默堅守著……
父親許百順來到軍營想讓三多復員回家,伍六一帶領一班戰友做出許三多在部隊了不得的樣子。許三多拒絕了父親又深感愧對父親。但他的確不知道自己一旦離開部隊,會是什麼樣子。
全軍成立一支多棲作戰單位,代號「A大隊」。袁朗受命組建,他首先想到的人選是曾將他俘虜的許三多。
許三多、伍六一、成才參加了殘酷的遠距離作戰比賽。伍六一付出了一條腿的代價,許三多和成才最終獲得了入選資格。
許三多進入了一個他從未預料到的世界——「A大隊」,與他以往的所有部隊不同 ,這里沒有理解、沒有關愛,只有冷血、只有訓練,袁朗為了錘煉他們,讓所有的隊員毫無准備地徹底放棄了自己,然後再重新打造符合現代化作戰要求的軍人群體。
新的 士兵突擊》劇照(20張)作戰形態需要單純的許三多頭腦不能太單純、需要喜歡依賴別人的許三多獨立判斷和決定自己的行動,在一次又一次挑戰生理和心理極限的訓練中,許三多靠本我的力量,堅持了下來。而天資聰明的成才被淘汰了,袁朗說他不會把任何個人和團體放在心裡。
在與境外僱傭軍組成的毒販武裝的實戰行動中,許三多殺死了敵人,毒販臨終的眼神和第一次殺人對三多的沖擊,讓許三多精神難以恢復過來,善良的許三多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是否還能幹下去。
袁朗作為一個多次經歷生死的老兵,他做出了別人一時難以理解的決定——讓許三多暫時離開軍營,去他想去的任何地方。 許三多離開了他朝夕相伴的部隊,他的身後,是所有戰友們擔憂的眼睛。
許三多回到了老部隊,遇到了當年伴他成長的戰友們,作為軍事機密,他不能說出他的境遇,但軍人的理解讓戰友們看出了許三多的痛苦和掙扎。許三多尋找著一個答案、一種解脫。
許三多的家庭此時也發生了重大變故。父親辦了個石灰廠,儲存的炸葯炸塌了房屋,進了監獄。不負責任的大哥跑了,二哥則守著家裡的殘垣斷壁靠潑皮對付討債的人。許三多回到家鄉,探望了監獄里的父親, 又靠袁朗他們的集資讓親人們有了新的前景。
許三多回來了,袁朗他們終於放下了心。
在一場模擬實戰的對抗演練中,A大隊奉命出擊,迅捷無比的行動表達了一往無前的堅定信念……
Ⅲ 老兵不隕只是凋零原話怎麼說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的英文原文是「Old soldiers never die,theyjust fade away」。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出自1951年4月19日,麥克阿瑟在國會大廈發表了題為《老兵永不死》的著名演講。在美國國會里,麥克阿瑟發表了著名的「老兵不死只是凋零」的演講,成功地完結了他的政治演藝生涯。
人物生平
1880年1月26日,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出生在美國阿肯色州小石城郊外30公里一個軍人的家庭。
1899年,麥克阿瑟考入美國陸軍軍官學校(西點軍校)。在校期間既刻苦攻讀,又注重體育鍛煉。4年之後以98.43分的成績畢業,創下西點軍校的畢業分數記錄(據說這是西點軍校25年來的畢業學員中分數最高的),被委任為工程技術兵團少尉。
1904年4月23日,麥克阿瑟晉升為工程兵中尉。
1905年,麥克阿瑟追隨父親從事情報工作。
1906年,成為美國陸軍工兵學校學員,兼任西奧多·羅斯福總統的軍事副官。
Ⅳ 山東95歲一等功老兵深藏功名72年,他戎馬一生都是為了什麼
95歲一等功臣老兵為了解放事業,英勇抗戰。在戰斗中獲得“人民功臣”特殊榮譽。解放後並沒有居功自傲,而是回歸到平淡生活中,他希望後輩記住歷史,讓後人受到更好教育。
我們如今幸福地生活著,是靠無數英雄們拋頭顱灑熱血換來。在戰爭結束後,人們慢慢地過上了安定幸福生活,很多抗戰英雄並沒有因為自己曾經為國家英勇獻身而自傲,而是隱退田園,過起了平淡生活。
山東95歲一等功老兵深藏功名72年
曾經為國家英勇奮戰老兵如今都已經不多了,他們曾經輝煌,也已經成為光榮歷史,而且,他們並沒有居功自傲,而是隱退在了在平凡生活中。山東聊城莘縣,在一位95歲的老人家中,工作人員發現了72年前的一塊牌匾,牌匾上寫著“人民功臣”4個大字,這個牌匾老人從來沒有對外人提起過。在工作人員去他家慰問老兵的時候才被發現,這塊牌匾被發現時,這位老兵一直用它壓著自家糧食缸。牌匾是這位老人在年輕入伍後,因為作戰勇敢,兩次榮立了一等功,解放後人民政府為他贈送了牌匾。在他看來,保家衛國是他的使命和職責,國家卻給予了他如此高地榮譽,因此多年以來都沒有對外人提起過。
Ⅳ 老兵永不死,只是漸凋凌.這句話是誰說的
這是一個具有狼一般性格的人:在戰爭中,他打的勝仗如同狼的捕獲量一樣多;盡管他也打過敗仗,然而,他卻把失敗的捕獵當作磨練自己技能、增添對成功渴望的手段。有人說他是一名笑對失敗、超然前進的將軍。他就是美國名將道格拉斯•麥克阿瑟。
道格拉斯·麥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著名軍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歷任美國遠東軍司令,西南太平洋戰區盟軍司令;戰後出任駐日盟軍最高司令和「聯合國軍」總司令等職。
麥克阿瑟於1880年1月26日出生在美國阿肯色州小石城的軍人家庭。其父小阿瑟·麥克阿瑟是美國將軍,他可謂是啟發麥克阿瑟成為軍人的人。麥克阿瑟晚年曾說:「我最早的記憶就是軍號聲!而這一切,都是我的父親給我的。我的父親不僅給予我生命,而且給予的一生的職業道路。」1912年9月5日,老麥克阿瑟因心肌梗塞去世。為了紀念父親,麥克阿瑟還把自己孩子的名字取名為阿瑟,並且把父親的照片帶在身上,半個世紀沒離身。
1899年,麥克阿瑟考入美國軍事學院(西點軍校)。在校期間既刻苦攻讀,又注重體育鍛煉。4年之後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績畢業,赴菲律賓任美軍第3工兵營少尉。
1905年,麥克阿瑟追隨其父從事情報工作。1906年,成為美國陸軍工兵學校學員,兼任西奧多·羅斯福總統的軍事副官。1908年,調任工兵營連長,因訓練有方而晉升為營部副官,稍後成為騎兵學校教官01911年晉升為上尉,次年調入陸軍參謀部任職。1915年晉升為少校。1916年,調任陸軍部長貝克的副官,負責與新聞界的聯絡事務。
1917年,美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從各州國民警衛隊抽調人員組成第42步兵師。麥克阿瑟出任第42步兵師參謀長,晉升為上校,赴法國參加世界大戰。他聲稱該師人員來自美國各地,猶如跨越長空的彩虹,故該師亦稱「彩虹師」。1918年,因作戰勇敢和指揮有方,數次獲得勛章並升任第84旅准將旅長。同年11月,在大戰結束之後擔任彩虹師代師長。戰爭時期,他與遠征軍總司令部人員結有怨恨。
1919年6月,39歲的麥克阿瑟被任命為西點軍校校長。他時刻把「責任—榮譽—國家」作為治校的座右銘。學校體育館的上方,放著一塊匾,上面鐫刻著他的一句話:今天,在友好場地上撒播下的種子,明天,在戰場上獎收獲勝利的果實!
1922年2月,與路易絲·布魯克斯結婚,但因妻子威脅到麥克阿瑟鍾愛的軍事事業,所以,他毅然離婚。年底赴菲律賓任馬尼拉軍區司令。
1925年,麥克阿瑟晉升為少將,先後在亞特蘭大和巴爾的摩任軍長。同年,麥克阿瑟在米切爾准將(主張建立獨立的空軍)案件中奉命擔任審判官,以至後來不得不在回憶錄中為自己辯解。
麥克阿瑟於1927年秋出任美國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率美國代表隊參加1928年在阿姆斯特丹舉行的奧林匹克運動會並獲得冠軍。陸軍參謀長為此致電祝賀:「你不僅獲得了美國人決不撤退的美譽,而且獲得了美國人深知如何獲勝的光榮。」此後,麥克阿瑟調任駐菲律賓美軍司令。
1930年8月,麥克阿瑟收到陸軍部長來電,得知胡佛總統決定讓他出任陸軍參謀長。麥克阿瑟考慮到當時處於世界經濟危機之際,和平主義思潮高漲,軍費開支必將縮減,惟恐出力不討好,遂有推辭之意。其母則力勸他接受該職,聲稱「如果你表現出怯懦,你父親在九泉之下也會為此感到羞恥。」
Ⅵ 山東淄博,六旬阿姨走遍大山拍下3萬張老兵照片,阿姨此舉有何意義
戰爭年代已經過去了很久的,當時的很多士兵也已經老了。為了能夠留住這些老兵的影像,一位來自山東淄博的六旬阿姨。他花了半年的時間走遍大山,為120名老兵拍下了3萬張珍貴的照片。並且這位六旬的阿姨也舉辦了一次攝影展,很多的觀眾看到這些照片,看到這些老兵的面容,都非常的感慨,覺得這些照片拍的非常的有意義。那麼關於山東淄博,六旬阿姨走遍大山拍下3萬張老兵照片,阿姨此舉有何意義?以下是我的看法:
三、希望這位阿姨能夠幸福健康
這位六旬的阿姨是一位真正的有理想的人,雖然他年紀也不小了,但是他依舊在通過自己的努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這樣的人是真正的值得讓人敬佩的人。希望這位阿姨能夠幸福健康,一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關於山東淄博,六旬阿姨走遍大山拍下3萬張老兵照片,阿姨此舉有何意義?以上是我的看法,你的看法是什麼?歡迎留言交流。
Ⅶ 「老兵永不死只是漸凋零」是什麼意思
「老兵永不死只是漸凋零」的意思:英雄們都會老去,但他們的精神卻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
「老兵永不死只是漸凋零」,這是美軍五星上將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在1951年被美國總統杜魯門解職之後,回到美國後,在國會所作的告別演說中的話。這一句話是麥克阿瑟引用一首軍歌裡面的歌詞:一個老兵永不死亡,他只是淡出舞台。之後他就繼續說道:「就像歌中的那名老兵一樣,一個力圖跟隨上帝的指引完成自己責任的老兵一樣,結束戎馬生涯,從此淡然隱去。再見」
Ⅷ 【孤獨的老兵】最近網路上流傳著這樣一張照片《勝利日遊行,二戰戰隊中的最後一位老兵》。照片中,一個老
這張照片是俄羅斯攝影師亞歷山大-彼得羅西恩的作品。這位攝影師在接受采訪時確認了這一點:「這張照片是我2007年勝利日在聖彼得堡拍攝的,拍攝地點是聖彼得堡主道——涅瓦大街。」 而且這場遊行的舉行的日子——「勝利日」是俄羅斯為了紀念偉大衛國戰爭暨反法西斯戰爭勝利而設立的節日,日期為每年的5月9號。
這位老人是位蘇聯紅軍
Ⅸ 向老兵致敬!老農為堅守軍事機密,隱姓埋名37年,現狀如何
雖然身體情況已經不允許吳洪甫再像當年一樣,但是吳洪甫依舊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吳洪甫所在的村子西邊路口總是有人亂倒垃圾,吳洪甫每天堅持義務清潔,看到有人亂倒還有監督教育一下村民,村子因為吳洪甫的堅持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村幹部堅持要給他報酬,他堅定地一口回絕了,他認為這些是他應該做的。
像他這樣為國挺身而出,事後又不求回報的人就是我們中華民族最堅強的脊樑。
Ⅹ 關於老兵退伍懷念部隊的句子
吃不夠的當兵苦,忘不掉的戰友情,願你們心系軍營青春無悔,在你們即將離開部隊的時候,我祝願全體老兵,在人生的另一個起點上戒驕戒躁,充分發揮部隊的優良傳統,把在部隊這幾年裡所學、所感、所悟運用於今後的人生之路中。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以嶄新的姿態面對自己的人生之路!
假如時光倒流,我一定要好好珍惜軍旅生活的每一天。我要走了,我最大的遺憾是因為軍事考核不合格而被擋在軍校大門外!武藝練不精,不算合格兵,千萬不要步我的後塵。
老兵/遠行的道路上也許會困難重重/沒有戰友在你們的身邊/請你們不要害怕孤單/因為你們永遠都在戰友們的心間/不論你們身在何方/都走不出消防家園的視線/這里永遠都有你們最親最愛的夥伴
老兵/在新的戰線/你們一定要更加勇往直前/用消防賜予你們的鐵骨鋼肩/去翻越一座座人生路上的坎坷大山/迎接朝陽下那片屬於你們的嶄新藍天/我們會在這里為你們搖旗吶喊/加油,兄弟/即使跌倒千遍萬遍/不拋棄,不放棄/勇敢站起來/用笑容迎接挑戰/用信念鑄就凱旋/老兵/請收下我們最美的祝願/希望你們的明天更加輝煌燦爛
老兵的被子白里泛黃,那是因為綠色已流淌進老兵騷動的脈管,鑄就了威武豪邁、屹立於天地間龍的脊樑。老兵常對新兵說被子每掉一次顏色,人就長高了一節。老兵的被子稜角最直,直得如同老兵挺立的軀干不屈的信念。直線加方塊,是老兵生命運動中唯一的韻律。
老兵的步子沉穩中踩出條令中的節奏。同一個節奏,一樣的距離,堅定鏗鏘的步伐,是老兵今生無法改變的習慣。
老兵是警營里一面高高飄揚的旗幟。青春鮮紅的風采,被熟透了的陽剛之氣吹得呼呼作響,訴說著老兵的思想和信念。
老兵是警營醒目的標志,軍人的形象、軍人的奉獻無不覆蓋著老兵的全身。在新兵心中,老兵是一本書,讀懂了這本書,也就讀懂了生命之綠。
老兵閑著時,總喜歡靜靜地看新兵。那盈滿陽光溫情的眼神,讓新兵感到拘謹,顯得很不自在。老兵可不管這么多,因為新兵的舉手投足翻曬著老兵從軍的歲月,老兵不想讓雨季的眷念被無端地打濕。
離別的鍾聲滴答滴答地走個不停/美好的時光即將成為回憶的圖景/親愛的老兵/你們即將告別紅門去開始新的遠行/難以割捨那份勝似骨肉的戰友親情/還有你們曾經傾注青春的可愛警營/一切的挽留凝結成一句最真摯的叮嚀/老兵,珍重
親愛的老兵,我們不僅珍惜過去的歲月,更憧憬美好的未來。這次離別以後,盼望你們在適當的時候回老部隊坐一坐、看一看,我們要加強聯系。順心時戰友的祝福會催人奮進,困難時戰友的問候能驅寒送暖。
親愛的戰友們遇到困難時穿穿你的舊軍裝,遇到挫折時想想你綠色的擁有,它們沒有什麼可怕,挺起胸你一定能戰勝它,因為你曾經是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