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請問這些話用重慶話怎麼說:
重慶話也是這么說,但重慶人喜歡帶壩字,意思是喜歡帶點臟話,通常會說:好球熱啊!或者:好球雞兒熱啊!
❷ 重慶話和成都話同屬西南官話,兩者有什麼異同點
同屬於西南官話的重慶話和成都話,發音也是有區別的。早前,小編給大家推送過一篇介紹成都話和重慶話的區別(點擊藍色文字即可閱讀)。不過,同一語系的方言,在不同的地方也有區別,這是普遍共識。就不多說了。這和氣候,環境有關吧。因為重慶是山城,練就了山城人吃苦耐勞的精神。不注意聽,還真聽不太懂。特別是口頭語「曉得不」「好煩呵」讓人感到啰咪嗦,啰咪嗦的。總之重慶話開放些,敞亮些,城味濃。成都話鄉土些,市井些,土味濃……我自己感覺重慶話會你四川話粗一些,可能是音調上的關系,四川話聽起來比較娘。好聽的話,還是自己家鄉話好聽兩地之間都能彼此聽懂對方的意思,基本發音沒有發生質的改變。至於那種話好聽,難分伯仲。個人感覺成都女人說成都話好聽,但重慶話更有氣勢。
❸ 重慶人說《啷個》是什麼意思
啷個是一個漢語詞語,四川方言,讀音1:làngge,表示疑問;讀音2:lǎngge表示肯定。
釋義
1、表疑問,意為「怎麼」,「為什麼」;例句:你啷個要那麼做?(此時作」為什麼「」怎麼「講)
2、表肯定,意為」這樣「,有建議和商量的語氣。例句:啷個,這個事情我們都不激動,大家坐下來談好不好?(此時作」這樣「講)。
(3)重慶話文字圖片擴展閱讀:
四川方言發源於上古時期非華夏族語言的古蜀語和古巴語,迄今四川方言的原始層中仍然保留了「壩」(平地)、「姐」(母親)、「養」(您)等來自上古時期古蜀語和古巴語的詞彙。
之後四川方言便隨巴蜀地區的歷史進程和移民更替而不斷地發展變化,先是秦滅巴蜀後,巴蜀地區逐步形成屬於漢語族但獨具特色的巴蜀語。
其後在明清時期,由於大量來自湖廣等地的移民進入四川,巴蜀語同各地移民方言演變融合而最終形成了現今的四川方言。
參考資料:網路----啷個
❹ 國家通用語言有哪些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漢語普通話和規范漢字,即中文。
全國通用語言有通用語言普通話北京北京人,北京話哈爾濱哈爾濱人的標準的普通話,還有其他的一些地方的方言。
那一般能聽得懂的都可以列為通用的語言,比如說重慶話,四川話要得要得,還有很多,我們都可以聽得清楚,都列入了通用的語言當中。
語言介紹:
漢語屬於獨立語,分析語。漢語的書寫方式是一種象形文字的漢字。五四運動之前所使用的書面語叫做文言是一種以孔子時代所使用的以雅言為基礎的書面語。五四運動之後所推動的書面漢語通常被稱為白話即以北方話為基礎的現代書面語。
在現代漢語的書面語中,文言已經很少使用了,但是文言文中的某些部分仍以成語的形式保留在現代漢語中。漢語無任何時態變化,動詞、形容詞也無變化,無連讀,語言簡練,發音清晰,語速緩慢。作為以語素文字為文字系統的語言,文字高度的統一與規范。
現代漢語有統一和規范的語法。而漢字在表音上面更富於變化。在漫長的歷史時期、廣袤的領土疆域內,漢字的讀音有一定因時因地的變遷,並導致方言的產生。但是漢語書面語言規范,消除了因為方言差異造成的交流障礙。
❺ 卅字是什麼意思,
卅」字本意為三十,但在重慶話中,sa這個音為一個語氣詞,多用在句尾,大抵相當於普通話中的「唄」等,沒有實際意義,
一般來說,重慶人在文字表述中傾向於用「噻」、「撒」等字來表達這個意思。
卅 sà會意。字從一,從川。「一」指「一世」,等於「三十年」。「川」本指「歸向大澤大海的水流」,引申指「歸向王者」、「隨從王者」。「一」與「川」聯合起來表示「一生一世順從王者」。本義:順民的一世。轉義:三十(年)。如:五卅慘案。
(5)重慶話文字圖片擴展閱讀
五卅慘案
(也稱為五卅血案,或寫作五·卅慘案)因發生於1925年5月30日而得名,是反帝愛國運動五卅運動的導火線。5月30日,上海學生兩千餘人在租界內散發傳單,發表演說,抗議日本紗廠資本家鎮壓工人大罷工,英國巡捕竟開槍射擊,當場打死十三人,重傷數十人,逮捕一百五十餘人,造成震驚中外的五卅慘案。
❻ 重慶話「渣翻兒」是啥子意思
一般是形容女孩子「勒個女娃兒好渣翻兒喲。。」意思就是這個女孩子很鬧騰,吵得很,說話聲音大,沒教養,喜歡罵臟話,不能保守秘密。。都可以用「渣翻兒」來形容,貶義詞。。
❼ 王源教迪麗熱巴說重慶話,重慶話有怎樣的特點
每一個地方都有每一個地方的特點 ,而每一個地方都有每一個地方的方言 ,每一個地方的風俗是不一樣的 ,所以我們有時候在與別人溝通的時候 ,也會產生一定的分歧 ,但是我們在外面的時候也不可以忘記自己的家鄉 ,家鄉就是自己的家 ,當回到自己家的時候 ,就非常的溫暖溫馨 ,當然我們再去看別的地方風俗的時候 ,我們也要去尊重 ,要知道每一個地方的風俗都是流傳下來的方言也是 ,我們要正確的去面對 。
我們大家都知道重慶話 ,其實也並不是太難懂 ,重慶話分為了三大片兒 ,川東話 、川北話 、川東北話 ,口音並沒有太重 ,雖然它沒有東北的那一股勁 ,但也是有自己獨特的特點的 。
❽ pang臭什麼梗
pang臭什麼梗意思是特別臭。用pang臭表達臭時,能讓人感受到表達者的情緒十分飽滿,再結合略帶痛苦的表情,光是聽著就覺得這人是真的被臭到了。探究的一般過程是從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開始的,發現問題後,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對問題的答案作出假設.設計探究的方案,包括選擇材料、設計方法步驟等.按照探究方案進行探究,得到結果,再分析所得的結果與假設是否相符,從而得出結論.並不是所有的問題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確的結論.有時,由於探究的方法不夠完善,也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因此,在得出結論後,還需要對整個探究過程進行反思.探究實驗的一般方法步驟:提出問題、做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和資料分析法等.
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科學觀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藉助放大鏡、顯微鏡等儀器,或利用照相機、錄像機、攝像機等工具,有時還需要測量.科學的觀察要有明確的目的;觀察時要全面、細致、實事求是,並及時記錄下來;要有計劃、要耐心;要積極思考,及時記錄;要交流看法、進行討論.實驗方案的設計要緊緊圍繞提出的問題和假設來進行.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外,其它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叫做對照實驗.一般步驟:發現並提出問題;收集與問題相關的信息;作出假設;設計實驗方案;實施實驗並記錄;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結論.調查是科學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調查時首先要明確調查目的和調查對象,制訂合理的調查方案.調查過程中有時因為調查的范圍很大,就要選取一部分調查對象作為樣本.調查過程中要如實記錄.對調查的結果要進行整理和分析,有時要用數學方法進行統計.收集和分析資料也是科學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收集資料的途徑有多種.去圖書管查閱書刊報紙,拜訪有關人士,上網收索.其中資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圖片、數據以及音像資料等.對獲得的資料要進行整理和分析,從中尋找答案和探究線索
❾ 重慶話誇女孩子漂亮有什麼
用「蘇氣」這個詞。
或許稍微年輕一點的朋友聽到「蘇氣」這個詞會覺得陌生。的確,這個詞從民國時期起,到八九十年代以前都算作一個常用詞,現在卻逐漸從四川人嘴巴頭消失了。
如果聽到有人用「蘇氣」這個詞來誇獎你,那你應該感到高興,這就意味著你內外慧中。通常「蘇氣」有三層遞進的含義,首先是讓人看到的第一眼覺得穿著時髦,接著是細看穿戴整齊干凈且漂亮,最後是整個人看起來彬彬有禮,態度大方且具有大家閨秀氣質。
崔榮昌先生在《四川方言與巴蜀文化》中這樣解釋「蘇氣「一詞,」今四川話把『(穿戴)整齊、漂亮、好看、大方、脫俗、痛快,有氣派』叫『蘇氣』,一般人誤寫為『舒氣』或『書氣』。「
由此可見「蘇氣「一詞不僅誇贊了女子的外表穿著,同時也誇獎了其非常有氣質。
我們來看看李劼人先生在其作品中是如何詮釋「蘇氣「的。
在半瓦半草房子的社會中,像王四姑兒,本底子已算是頂蘇氣、頂出色的人。加之是新嫁娘,烏黑的頭發抹著浸過玫瑰花的菜油,腦後梳了個紅纂心、綠腰線、又圓、又大的纂纂,插了根鍍銀挖耳,戴兩朵本城染房街出產的時興刮絨花。
額前打著流行的短劉海,粉是抹得雪白,胭脂是塗得鮮紅;穿一身新衣褲,以及自己連夜趕制的平底、扳尖、滿幫扎花的新鞋,自然更覺整齊了!
從這一段文字描述中我們就可以看出,無論當時社會的審美觀如何,「蘇氣」都是用來形容極為漂亮,極其時髦,極其會收拾打扮的女子。能冠以「蘇氣」的女子無論身處陋室之中,還是身居草房之間,都是一抹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