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是什麼
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大約出現在,距今5000~6000年前 楔形文字 參考資料:
http://www.nan1.com.cn/xxjs/dnzp/2003/2003xly/yxl/XXWZ-2.htm
也叫「釘頭文字」或「箭頭字」。古代西亞所用文字。多刻寫在石頭和泥版(泥磚)上。筆畫成楔狀,頗像釘頭或箭頭。約公元前3000年左右由兩河流域蘇美爾人所創造。阿卡得人、巴比倫人、亞述人、赫梯人、波斯人等,都曾使用這種文字書寫自己的語言。也是各古國間交換外交文書的通用文字。考古學家發現大批各種楔形文字泥版或銘刻,19世紀以來被陸續譯解,從而形成一門研究古史的新學科——亞述學。
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都發源於亞洲西部的亞美尼亞高原。公元前4000年左右,這里就有了最早的居民——蘇美爾人。他們創造了燦爛的蘇美爾文明,最能反映這種文明特徵的是他們的文字——楔形文字。
最初,這種文字是圖畫文字,漸漸地,這種圖畫文字逐漸發展成蘇美爾語的表意文字,把一個或幾個符號組合起來,表示一個新的含義。如用「口」表示動作「說」;用代表「眼」和「水」的符號來表示「哭」等等。隨著文字的推廣和普及,蘇美爾人乾脆用一個符號表示一個聲音,如「箭」和「生命」在蘇美爾語中是同一個間,因此就用同一個符號「箭」來表示。後來又加了一些限定性的部首符號,如人名前加一個「倒三角形」,表示是男人的名字。這樣,這種文字體系就基本完備了。
蘇美爾人用削成三角形尖頭的蘆葦稈或骨棒、木棒當筆,在潮濕的黏土製作的泥版上寫字,字形自然形成楔形,所以這種文字被稱為楔形文字。
為了長久地保存泥版,需要把它晾乾後再進行燒制。這種燒制的泥版文書不怕被蟲蛀,也不會腐爛,經得起火燒。但美中不足的是,泥版很笨重,每塊重約一千克,每看一塊都要費力地搬來搬去。到現在,發掘出來的泥版,共有近一百萬塊,最大的有2.7米長,1.95米寬,可謂是巨書!
楔形文字是蘇美爾文明的獨創,最能反映出蘇美爾文明的特徵。楔形文字對西亞許多民族語言文字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西亞的巴比倫、亞述、赫梯、敘利亞等國都曾對楔形文字略加改造,來作為自己的書寫工具。甚至腓尼基人創制出的字母也含有楔形文字的因素。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可是,由於它極為復雜,到公元1世紀,就完全消亡了。
在古代的蘇美爾,經常可以看到有人拿著蘆桿或木棒做成的尖頭呈三角形的筆,在泥板上寫字。這種字從左到右橫著寫,每一個筆劃總是由粗到細,象木楔一樣。這就是蘇美爾人留給後世西方文明的三大珍貴禮品之一的「楔形文字」。
蘇美爾文字是逐步產生的,正如我們現在所知,其間由藉助圖形表達某種觀念到文字的出現經過了1000年的演化過程。公元前3500年左右,蘇美爾人開始刻圖像於石或鐫印於粘土,以此作為擁有某物的標志:或者用一塊岩石表示「鐵石心腸」,或者用一顆樹表示一幢房屋。
大約500年以後,由圖形向文字的演化速度大大加快。到了那時,蘇美爾神廟的管理人員使用許多規范化的簡圖,把它們結合起來保存神廟的財產檔案和商業交易檔案。
盡管這一時期的書寫文字仍具有象形文字特徵,但已超越了以圖畫表示人及具體事物的階段,發展到了用圖畫表示抽象事物,例如:一隻碗表示食物,一個人頭加一隻碗則表示吃的意思。
又過了500年,成熟的文字全面取代了舊有文字,因為到那時最初的圖畫已變得非常系統化,以致人們不再把它們視為圖畫,而須視之為純粹的符號;這些符號有許多已不再表示特定的詞,而成為與其他同類符號結合在一起就可形成字詞的音節符號。
公元前2500年左右,蘇美爾地區的這種文字體系達到了充分發展的階段。楔形符號共有500種左右,其中有許多具有多重含義,這就使得楔形文字體系比後來的字母文字體系要難以掌握得多。盡管如此,在兩千年間楔形文字一直是美索不達米亞唯一的文字體系;到了公元前500年左右,這種文字甚至成了西亞大部分地區通用的商業交往媒介。
從蘇美爾時代殘存下來、在近代被發掘出來的楔形文字文獻都是抄寫在泥版上的。這些泥版中,大約90%是商業和行政記錄,其餘的10%則是對話、諺語、贊美詩和神話傳說的殘篇。
蘇美爾人的對話採用這樣的形式:兩個角色在辯論中站在對立的一方互相駁辯——夏天對冬天,斧頭對犁子,或者農夫對牧人。由於雙方均有許多可以立足的根據,因而辯論通常沒有輸贏。另一方面,殘存至今的蘇美爾諺語則提供了明確的觀點。
一則令人著迷的蘇美爾處世格言這樣講:「僕人呆的地方,必有爭吵相伴;理發師呆的地方,必有毀謗傳出」。
楔形文字流傳到亞洲西部的許多地方,它為人類帶來了文明的「火種」。公元前2007年,蘇美爾人的最後一個王朝衰亡之後,巴比倫王國把這份遺產繼承了下來,並有新的發展。
㈡ 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是什麼
蘇美爾Sumerian的楔形文字,是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古代西亞所用,距今大約有5000—6000年.「楔形文字」也稱「丁頭文字」或「箭頭字」.「楔形文字」這個名稱,是英國人取的,叫cuneiform,來源於拉丁語,是cuneus(楔子)和forma(形狀)兩個單詞構成的復合詞.這個名稱表達了古代美索不達米亞文字最本質的外在特徵.而中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距今只有3000多年.文字的使用,是人類文明的一個重要標志,那麼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是什麼。根據神話傳說,中國漢字是倉頡造的。
中國的甲骨文嗎,非也,目前發現最早的甲骨文可追溯到商朝中晚期。大概在公元前1300年至公元前1046年之間,其中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最多,達到10多萬片。
㈢ 最早的文字是什麼字
最早的文字是:楔形文字【xiē xíng wén zì】。
㈣ 世界上最早的四種文字分別是什麼
1、甲骨文
甲骨文是來源於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文字,這種甲骨文其實也是我們漢字的早期的展現形式,是我國王朝中最古老的一種已經成熟的文字。最早出土的有關於甲骨文是在河南省的安陽市,當時發現的甲骨文是在商朝那個時期遺留下來的,距今已經有3600多年的歷史了。甲骨文因為書寫的地方是在烏龜的殼或者是獸骨上,所以被我們稱之為是甲骨文。
4、鍥形文字
楔形文字是目前所知道的一種最古老的文字,這種文字是由蘇美爾人所創造的。其實早在公元前3400年左右,這種文字便已經初步產生了。當時這種文字在產生時大多數是圖像形式的,後來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文字的系統逐漸成熟了。
如今所發現的這種文字一般都被寫在泥板上,有一些會寫在石頭上,金屬上等等。在公元前五百年左右,這種文字甚至是當時西亞地區大部分地區所通用的一種商業的交往媒介。一直在公元年前後,只有文字也一直被使用。如今這種文字也成為了一門研究古代歷史的學科,亞述學。
㈤ 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字
文字是溝通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而且文字成為了文化的主要載體,國家文化也是相互依存的。文字使人類進入有歷史記錄的文明社會,可以完整的傳承前人的智慧和精神財富,完善教育體系,發展科學技術。那麼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是什麼呢?下面排行榜123帶來世界上最古老的四種文字。
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字
1.古埃及象形文字
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字,漢字是唯一延續至今的文字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古中國)之一,這里也出現了最古老的四大文字系統之一的埃及象形文字。埃及文字是最古老的文字,由法老王那默爾的鎧甲關節板上的最早期象形刻記起(公元前3,100年),到現在用在教堂內的古埃及文字。
1798年,拿破崙將軍遠征埃及,這場對尼羅河谷的出征可謂損兵折將,然而,卻使世人得以重見歌珊地湮沒2000年的珍寶。法國遠征軍先在開羅的一處神廟附近發現了後來被稱作「埃及艷後之針」的方尖碑 。隨後在1799年,法國遠征軍官布夏爾在埃及羅塞塔地區附近,發現一塊非同尋常的黑色玄武石碑,碑體為磨光玄武岩,上面刻著叄段文字,分別由古埃及象形文字、古埃及通俗體文字、希臘文組成。
由於埃及象形文字是神聖的,那個時代的作家們把它想像成寓言式的,甚至是魔術式的,秘傳的,神秘的知識。這種自尊心導致的不是好奇心,而是無視。雖然這種文字系統盡管復雜但卻合理。埃及象形文字之所以衰落的塬因即有外部塬因也有內部塬因。
2.楔(xie)形文字
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字,漢字是唯一延續至今的文字
這是源於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的古老文字,這種文字是由約公元前3200年左右蘇美爾人所發明,發源於人類最早的文明之地——美索不達米亞平塬。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在西亞地區使用了3000多年,傳至阿卡德、巴比倫、亞述各時代,是人類文字中最早達到成熟水平的文字。
楔形文字的書寫工具和方式很奇特,已被發現的楔形文字多寫於泥板上,少數寫於石頭、金屬或蠟板上。由於多在泥板上刻畫,所以線條筆直形同楔形,使用蘆葦桿或木棒來壓印在泥板上來方便書寫,因此文字筆畫大都為具叄角形的線條,而字形也隨著文明演變,逐漸由多變的象形文字統一固定為音節符號。軟泥板經過曬或烤後變得堅硬,不易變形。在不同地區和民族中,楔形文字也發生了表音和表意的變化。
後來它先是被希臘語所取代,由腓尼基商人在埃及象形文字基礎上發明了腓尼基字母文字,從此字母文字走上歷史舞台,逐漸成為西方主流。再後來又被阿拉伯語取代。楔形文字在西亞流行的時間長達叄千年,在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1世紀獲得最後一次復興,現今發現的最後一片楔形文字的泥板是公元後75年的遺物,此後的楔形文字再也無人知曉。
3.漢字
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字,漢字是唯一延續至今的文字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至少有四千多年歷史,現存最早可識的成熟漢字系統是商代的甲骨文。漢字是迄今為止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也是上古時期各大文字體系中唯一傳承至今的文字,中國歷代皆以漢字為主要官方文字。
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歷代中國學者一直致力於揭開漢字起源之謎。漢字起源的舊說法有五種,即結繩說、八卦說、河圖洛書說、倉頡造字說和圖畫說。漢字從甲骨文開始,發展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形體不斷簡化,伴隨著中華歷史的演進先後經歷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的字形變化,成為我們今天使用的文字。
漢字的數量並沒有準確數字,大約將近十萬個,日常所使用的漢字只有幾千字。
4.瑪雅文字
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字,漢字是唯一延續至今的文字
瑪雅文字是美洲瑪雅民族在公元前後創造的象形文字,盛行於5世紀中葉。瑪雅人是美洲惟一留下文字記錄的民族,瑪雅人也是瑪雅文明的創造者。瑪雅文字是唯一發展到成熟水平的美洲自源文字,而且還是少數迄今為止尚未被全部破譯的古代文字之一。
俄國學者余里·羅索夫於20世紀50年代採用了一種全新的方式來研究瑪雅文字,引起了瑪雅碑文研究領域里的一場革命。羅索夫提出瑪雅文字和古埃及、中國的文字一樣,是象形文字和聲音的聯合體,換句話來講,瑪雅的象形文字既代表一個整體概念,又有它的發音。
在16世紀,西班牙人野蠻入侵中美洲,直接導致了瑪雅文字的覆滅,書籍遭到焚燒,掌握文字的巫師被屠殺,瑪雅文字就這樣湮沒在了侵略者的鐵蹄之下。現存的瑪雅文字資料除石碑銘文外,還有3個寫本,分別收藏在西班牙馬德里、法國巴黎、德國德累斯頓,並以收藏地命名。
㈥ 西方文字的起源
字母文字最早是由腓尼基人發明的。這種文字是用比較靈活,可以應用於各種不同語系的語言。希臘人改進了腓尼基字母而創造了希臘字母,伊達拉里亞人又改進了希臘字母創造出拉丁字母。
中世紀時,日耳曼人受羅馬文化影響,用拉丁字母拼寫了英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等拉丁語系的語言。
而斯拉夫人也受東正教文化影響使用改進了的希臘字母,即西里爾字母拼寫了俄語、波蘭語、羅馬尼亞語等斯拉夫族系的語言。有些文字,例如日語等同時使用了表意文字和表音字母兩種形式。
(6)西方最早的文字圖片擴展閱讀
腓尼基字母的演變
腓尼基字母和亞蘭字母,像他們的埃及原形,只表示輔音,一個叫做「輔音音素文字」(abjad)的系統。在公元前7世紀由腓尼基字母演化出來的亞蘭字母是波斯帝國的官方文字,幾乎是亞洲所有字母系統的始祖︰
現代希伯來字母是皇家亞蘭字母 的變異體。(撒瑪利亞字母沿用原來的希伯來字母。)
阿拉伯字母是亞蘭字母經約旦南部仍使用的納巴泰字母演化而成。
公元3世紀的敘利亞字母經Pahlavi scripts和粟特文字母演化成亞洲北部的古突厥文、回鶻文、蒙文、老滿文。
喬治亞字母的起源不詳,但應屬於波斯─亞蘭(或希臘)語系。
婆羅米系文字最有可能是亞蘭字母演變出來,後來隨印度教和佛教傳入西藏、蒙古、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中國和日本雖受佛教影響,但保留已有的文字。)
㈦ 6.西方最早的文字,是什麼地區的什麼文字有何特點
是3200年前的梭形文字,由兩河流域的美爾人發明,典型代表為漢莫拉比法典。特點是:根據實物的本體造字或者根據兩物體間的動作關系,表示行為,動作或由行為動作而產生的結果。
㈧ 最早的文字出現時期在什麼時候
公元前3500年的美索不達米亞烏魯克(也就是今天的伊拉克那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也是後來楔形文字的起源。
在基什城址附近的奧海米爾崗發現一小塊石板,其兩面以直線刻畫出表示各種事物的圖畫符號,其中可以辨識的有人的頭、手、腳和線形符號等,年代約為前3500年,這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文字。目前已發現烏魯克文化的象形文字共有2000多個,大多書寫在泥板上。
(8)西方最早的文字圖片擴展閱讀
公元前3000多年,埃及人就有了象形文字,例如,他們會用半圓表示面餅,三條波紋表示水,而圓中間有圓心,則表示的是太陽。這種象形文字被稱為紙草文字,而紙草是古埃及人的書寫材料,古代埃及人用削尖的蘆葦桿,蘸上顏料,在紙草上書寫。
這便是紙草文字的又來,時至今日,一些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被保存了下來,稱為後世人埃及古代歷史的珍貴資料。紙草文字也是最古老的3種文字之一,比甲骨文的出現還要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