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字圖片 > 許姓文字圖片

許姓文字圖片

發布時間:2022-05-08 12:05:38

㈠ 百家姓中「許」有什麼含義

許姓出自我國古老的姓氏之一姜姓,炎帝神農氏是其遠祖,因堯舜時代的著名賢人許由而得姓。許由,一作許繇,字武仲,一字道開,是上古時代一位高潔清節之士 。相傳堯帝要把君位讓給他,他推辭不受,逃於箕山下,農耕而食;堯帝又讓他做九州長官,他到潁水邊洗耳,表示不願聽到這些世俗濁言。後世把許由和與他同時代的隱士巢父,並稱為巢由或巢許,用以指代隱居不仕者。堯、舜禪讓的故事,作為民主思想的最早典範,成為千古美談,許由也因此成為古代隱士中最早名聲顯赫的一位。據傳他曾做過堯、舜、禹的老師,後人因此亦稱他為「三代宗師」。 晉皇甫謐《高士傳》雲:「許由,字武仲,陽城槐里人也」,陽城槐里的地望,在今河南省登封市箕山一帶。許由死後葬於箕山,故箕山也叫許由山。《史記�6�1伯夷列傳》中司馬遷就曾說過:「余登箕山,其上蓋有許由冢雲。」而《太平御覽》引《西征記》雲:「許昌城本許由所居」。在今天河南省的登封市、許昌市、禹州市、鄢陵縣一帶,沿潁河流域,西周初年,周武王訪三皇五帝之後封之以奉祀,找到炎帝之後,四岳伯夷的裔孫姜文叔,把他封在許地(今河南許昌東),建立男爵許國。古今許多學者均認為四岳伯夷就是許由,文叔和許由一脈相承。春秋時許國為鄭、楚等國所逼,輾轉遷徙,前506年遷於容城(今河南魯山縣東南),到戰國初,傳至國君元公結時,被楚國滅掉(一說滅於魏),子孫為紀念故國,以國名為氏,又形成了一批許姓居民,這就是《新唐書�6�1宰相世系表》所說的:「許氏出自姜姓。炎帝裔孫伯夷之後,周武王封其裔孫文叔於許,後以為太岳之嗣,至元公結為楚所滅,遷於容城,子孫分散,以國為氏,」的由來。這些許國子民中有一部分原本並不姓許,為了紀念故國,即以許國國名為姓,這成為早期許姓的又一個重要來源,是許姓的另一個得姓緣由。由此可見,許姓得姓好象有兩個源頭,一是許由,系以人名為姓,一是文叔,系以國名為姓。而事實上二者是可以貫通的,古今許多學者均認為四岳伯夷就是許由,「伯夷封許,故曰許由」,許由和文叔一脈相承。此外許由活動的主要區域和許國的疆域也大致相當。因此,可以認為許由和文叔同為許姓的始祖,只是許由早於文叔1100餘年,因此,許由則為許姓的開姓始祖,而文叔則為許姓的開國始祖,許姓乃出自人名國名的姓,今天登封箕山及潁水流域的許昌為許姓的祖根所系之地。許姓名人 許行:戰國時楚國人,農家著名代表。 許楊:西漢末著名經學家、文字學家,有「五經無雙許叔重」之稱,著《說文解字》。 許衡:宋元之際著名的理學家、能臣,管至集賢大學士兼國子祭酒石酸,有《魯齋遺書》傳世。 許廣平:魯迅夫人,生前出版過四本書《欣慰的紀念》、《關於魯迅的生平》、《魯迅回憶錄》和《遭難前後》。 許地山:現代作家、學者,筆名落花生,著有散文名篇《落花生》,散文集《空山靈雨》等。 許世友:革命家、軍事家,一代名將。 許勝發:台灣實業家,發起並成立了世界許氏宗親總會,任理事長。 許智明:香港國際投資商會會長,全國政協委員,被評為全國十大扶貧狀元。 許芥昱:美國學者、作家。 許晴: 著名演員、藝術家。
參考資料: http://ke..com/view/39184.htm#4

㈡ 關於許姓的歷史

許姓的歷史如下:

1、許氏的發源地在今河南省許昌東。春秋戰國時期,許國為鄭、楚等國所逼,曾多次在今河南及安徽部一帶遷都。

2、春秋時期鄭、楚等國勢力強大,許國不斷地遭到這些諸侯國的進攻,由於力量弱小,無力抵禦,只能忍辱負重,委曲求全。

3、秦漢時期除了高陽地區有許姓分布外,在今山東、河北、河南、陝西、遼寧、山西、湖北、浙江等地均有分布,其中以陝西、河南、河北的人數為最多,也最為集中。在這些地區也不是均勻分布,而是集中於某一區域,如陝西主要集中在關中,河南則集中在洛陽及豫南一帶,河北主要集中在冀中平原。

4、許姓南遷始於魏晉南北朝之時,唐代以後,許姓已大舉南遷繁衍於今江蘇、浙江、湖北、福建、廣東等省

5、遼國地處中國北方,其境內許姓分布較少。金國消滅北宋後,占據了淮河以北廣大地區,這里主要是漢族聚居區,所以金朝統治時期許姓分布要比遼廣泛得多。

6、明清時期人口遷徙相對比較頻繁,有的是政府行為,也有因躲避戰亂,從而構成了這一時期姓氏分布的又一顯著特點明清以來的許姓狀況。明清時期是許姓人口的大發展時期,見之於記載的許姓人數大大地超過了前代。

(2)許姓文字圖片擴展閱讀

關於許姓的始祖說法不一,主要的有以下三種:

1、出自姬姓,為顓頊後裔吳回生陸終,陸終生子六人:長子曰樊,樊為已姓,封於昆吾,即古帝丘顓頊之虛,為昆吾氏,堯舜時期昆吾氏首領許由為當世大賢,死後葬於箕山,後人多以許由為許氏始祖。夏之昆吾為商湯所伐滅,後人遷徙至河南許昌。

2、出自姜姓,以國為氏,是炎帝神農氏的後裔。許氏與齊氏同祖,為上古四岳伯夷之後。「四岳」(堯舜時四方部落首領)是由姜姓發展出來的四支胞族,他們和姬姓部落結成聯盟,跟「子姓」商族平行發展。

3、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①順布魯氏多冠漢姓為許氏;②伊拉哩氏在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許氏。

㈢ 姓氏圖片文字我姓許

出自姜姓,以國為氏,是炎帝神農氏的後裔。許氏與齊氏同祖,為上古四岳伯夷之後。"四岳"(堯舜時四方部落首領)是由姜姓發展出來的四支胞族,他們和姬姓部落結成聯盟,跟"子姓"商族平行發展。以姬姓和姜姓部落為主的盟軍打敗了商紂王,建立了姬姓國--西周。周成王時,大規模地分封諸侯,其中商的舊地也分封了一些姬姓諸侯國和姜姓諸侯國,許國正是被周分封的姜姓諸侯國之一,其始祖為文叔,也稱為許文叔。春秋時,許國稱為楚國的附庸,戰國初期被楚所滅。許國亡國後,子孫以國為氏,稱許氏

㈣ 許姓的由來

許姓的由來!

一、尋根溯祖 1、出自姜姓,以國為氏,是炎帝神農氏的後裔。許氏與齊氏同祖,為上古四岳伯夷之後。"四岳"(堯舜時四方部落首領)是由姜姓發展出來的四支胞族,他們和姬姓部落結成聯盟,跟"子姓"商族平行發展。以姬姓和姜姓部落為主的盟軍打敗了商紂王,建立了姬姓國-- 西周。周成王時,大規模地分封諸侯,其中商的舊地也分封了一些姬姓諸侯國和姜姓諸侯國,許國正是被周分封的姜姓諸侯國之一,其始祖為文叔,也稱為許文叔。春秋時,許國稱為楚國的附庸,戰國初期被楚所滅。許國亡國後,子孫以國為氏,稱許氏,史稱許姓正宗。 2、傳說堯帝時許由的後代也稱許氏。許由相傳是堯舜時期的高士賢人,居住在箕山。他死後被葬在箕山,後人稱為許由山。四千多年前活動於穎水流域的箕山之下,正是當年許國之地。
二、遷徙分布 許氏的發源地在今河南省許昌東。春秋戰國時期,許國為鄭、楚等國所逼,曾多次在今河南及安徽北部一帶遷都。許國被楚滅後,除部分遷居今湖北荊山及湖南芷江等地外,多數許姓就地繁衍或北上遷徙。許姓北上最初遷徙之地是冀州高陽(今河北高陽),後有許氏復遷回河南寶豐等地。秦漢之際許姓已遍布今河南、河北兩省的大部分地區。此後,北方許姓主要分布於今河南、河北、安徽、陝西、山西等廣大地區。許姓南遷始於魏晉南北朝之時。唐初,陳政、陳元光父子奉命入閩,有河南許姓將佐隨同前往,在福建安家落戶。唐僖宗時,侍御史許愛鎮守漳州招安,後入晉江石龜。唐代以後,許姓已大舉南遷繁衍於今江蘇、浙江、湖北、福建、廣東等省地。宋末元初,許氏有一支徙居廣東。明代,福建人許沖懷、許申移居台灣,此後許氏又多次向台灣遷徙,進而又有移居海外者。遷至湖南、廣東、廣西、福建的許氏,有的融入侗、壯、布依、土家等少數民族。
三、郡望堂號 【堂號】 "洗耳堂":堯帝時有一位高士叫許由。堯老時,想把天下禪讓給他,他不肯接受,跑到箕山腳下去種地;堯又請他出任九州長,他就跑到穎水邊去洗耳朵,認為堯說的話污了他的耳朵。許氏因以"洗耳"為堂號。 "得仁堂":伯夷、叔劉在周滅商後,恥食周粟,餓死在首陽山。孔子誇他"求仁而得仁"。許氏因以"得仁"為堂號。 "訓詁堂":漢代時有許慎字叔重,博覽經籍,當時人誇他說"五經無雙許叔重"。他著有《說文解字》,集古今經學和訓詁的大成,到現在還是研究文字學必備的工具書。 【郡望】汝南郡:漢高帝時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此支許氏,其開基始祖為秦末隱居不仕的高逸之士許猗。 高陽郡:東漢桓帝時置郡,治所在高陽(今河北高陽縣東)。此支許氏,為汝南許氏分支,是十六國許據的5世孫高陽太守許茂之族所在。 河南郡:漢高帝時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市東北)。此支許氏,為文叔直系後裔。 太原郡:戰國時秦莊襄王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此支許氏,為汝南許氏分支,是東漢末年大名士許劭之後。 會稽郡:秦始皇時置郡,治所在吳縣(今江蘇蘇州市)。此支許氏,其開基始祖為東漢著名文學家許慎之後。
四、歷史名人 許 衡:元朝理學家。元世祖即位後,與劉秉忠等定朝儀官制,為元統治者策劃"立國規模"。與劉因、吳澄並稱為元朝三大理學家。 許劭:三國魏大名士。好評論人物,每月更換一名,時稱汝南"月旦評"。曾評曹操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這句話幾乎稱為曹操一生的定論,"一代奸雄"也成了曹操的代名詞。 許 渾:唐代詩人。其詩作中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句為世人傳唱。 許夫人:元初畲民起義女英雄。1278年,她聯合黃華起義。當時,元軍已入福建,宋臣蒲壽庚降元。抗元將領張世傑轉戰至閩西南,在她的支持下,討伐蒲壽庚及元軍,屢次獲勝。 許道寧:宋代畫家。以擅寫林木、平遠、野水三景聞名。張士遜曾贈詩有"李成謝世范寬死,惟有長安許道寧"之句,以贊其作。 許敬宗:唐初為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助武後逐褚遂良,逼殺長孫無忌、上官儀等。 許 行:最早出現於史籍的許姓著名人物,是戰國時楚國人,主張"賢者與民耕而食,饔飧(自理炊事)而治 ",反映了古代社會中農民的一種理想,有學生數十 許(火良)光:美籍華裔學者、美國人類學博士。1911年生,遼寧省庄河市南尖鎮潮河沿人。畢業於上海滬江大學社會系,考取庚款公費生留學英國倫敦大學文化人類學系。1940年取得文化人類學博士學位後,曾返正置抗戰烽火中的祖國,在華中大學和雲南大學任教,並在西北、西南從事文化人類學考察活動。1944年先後在哥倫比亞大學、康乃爾大學和西北大學講授人類學,歷任講師、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和系主任。這位蜚聲西方人類學界的學者,曾到過夏威夷、香港、日本等地實地考察,並把研究心得融合在他的大量著述之中。許教授應用的方法是從每一文化體系的對事對物的看法想法中,抽出若干主要概念概括那個民族的基本主張進行比較研究,作為認識不同文化體系的關鍵所在。1969年問世的《有文字文明的研究》書中,他從中國文化和民族意識中抽出十四條基本主張,也從美國抽出十數條基本主張。在中國文化的第一條寫道:「一個人的最大義務和責任是對待父母的」,「孝道即是用以報答父母給他生命並撫養他長大」。而在美國的第一條則稱「一個人的最大關心所在是他的自我利益,這包含他的自我表示、自我發展、自我滿足以及獨立」。許氏的分析研究引起人類學的廣泛注意。1983年5月曾歸國訪問,就學術問題同中國學者作了有意的探討,他對中國重建社會學表示高興。 用心理學法從事人類學研究由來已久,可是美籍華裔學者許(火良)光博士在1961年所著《心理人類學》及1973年的增訂本中,就此作了新的見解。許氏認為,心理人類學是現代人類學的一個分支科學。他的任務是著重研究人類文化與人類社會人格、社會心理之間的相互作用。許氏就不同民族的民族性,以及不同文化的歧異作了大量深入研究。他應用心理學的觀點分析民族心理學和不同文化體系的差異,取得了有價值的成果。從而使心理人類學成為人類學領域中獨樹一幟的學派。正因為許博士的獨特貢獻,他在七十年代當選為美國人類學會副會長、會長。 -------上摘《參考消息》(人物誌)《許(火良)光博士和心理人類學》 許天振提供 。 安徽碭山明末清初望郡,許姓自明初以來繁衍多代,問天下有誰能告訴我老譜何在?

㈤ 許姓的來源

「許」在中國百家姓中排行第20位,是發源於河南的古老姓氏。

許姓是由更為古老的「姜」姓發展而來的。上古時期,炎帝神農氏出生在「姜水」,便以姜為姓。神農氏裔孫伯夷名字叫「由」,居住在許地,便稱為「許由」。

許由是許部落的一個酋長,道德高尚,才幹出眾,部落在他的帶領下拓荒耕田,拓寬疆域,使得潁水流域上下千餘里五穀豐登。據傳,部落聯盟領袖唐堯覺得自己年事已高,四處尋訪賢人,發現了許由,決定把天下讓給他。許由嚴詞拒絕,逃到箕山隱居起來。

許由死後,後人因敬仰許由而將「許」作為自己的姓氏。

(5)許姓文字圖片擴展閱讀:

許氏祖訓

一曰完田糧以實國賦;二曰先孝友以重綱常;三曰謹婚姻以免玷辱;四曰相體恤以聯血脈;五曰息爭訟以全和氣;六曰警非為以安生理;七曰分主僕以別尊卑;八曰節冗費以敦儉朴。

許由軼聞

箕山許由廟旁,還有一間祠堂,裡面供奉的是許由的三位夫人。相傳,許由最早的夫人黃氏,婚後不久就去世了,沒留下後人。於是,許由就娶了大冶鎮劉碑村的趙氏。趙氏與許由生活的時間最長,後代都是趙氏所生。

其實,許由還有一位王姓夫人,是在許由死後才結為夫妻。據傳,許由從許昌回箕山時,路遇一地生了瘟疫。許由作為部落酋長,嘗百草解救眾生。瘟疫祛除後,一戶王姓人家願意將女兒嫁給許由。

許由拒絕了,王氏沒有生病,卻立即離奇地死亡了。許由死後成了神,後人也將王氏列為祭拜對象。如今,這三位夫人享受許氏後代的香火,被當地人尊稱為「祖奶奶」。

㈥ 許這個姓氏是什麼起源

一、姓氏源流
許(Xǔ 許)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姜姓,以國為氏,為炎帝神農氏的後裔。
據史書記載,許氏與齊氏同祖,為上古四岳伯夷之後。西周滅商後,周成王大規模地分封諸侯,其中商的舊地也分封了一些姬姓諸侯國和姜姓諸侯國,許國正是被周分封的姜姓諸侯國之一,其始祖為文叔,為太岳之嗣,也稱為許文叔。許國地在今河南許昌市,春秋時為鄭、楚等國所逼,公元前576年,許靈公被迫南遷葉地,為楚國的附屬;前534年許憚公又被遷城父;前 538年又遷荊山;前529年復遷葉地;前506年再遷容城。戰國初期終於被楚國所滅,遷於容城,後子孫分遷中原及江南各地,以國為氏,稱為許氏,史稱許姓正宗。
相傳炎帝是上古部落首領少典的兒子,少典娶嬌氏而生炎帝。由於炎帝居於姜水流域,故以姜為姓,他本人也是姜姓部落的首領,號烈山氏,一作厲山氏。後來炎帝向東發展,勢力達到中原地區,這樣就與黃帝的勢力發生沖突,他們在阪泉(今河北涿鹿東南)進行了一場戰爭,結果炎帝戰敗,於是便退出了中原。還有一種說法認為炎帝即神農氏,傳說他是農業和醫葯的發明者。遠古時代人們過著採集漁獵生活,神農氏用木製作未、耜,教民從事農業生產。他還遍嘗百草,發現葯材,教人治病。
據載,炎帝的後世子孫伯夷,是唐堯時期的四岳,他的裔孫文叔參與了周武王的伐商戰爭,西周建立時大封諸侯,文叔被封於許(今河南許昌東),世稱許侯,是西周在中原的諸侯國之一。
春秋時期鄭、楚等國勢力強大,許國不斷地遭到這些諸侯國的進攻,由於力量弱小,無力抵禦,只能忍辱負重,委曲求全。如公元前654年,楚國伐許,許侯無力抵抗,遂肉袒謝罪,楚國才退兵而去。楚成王在位時,又一次進攻許國,許侯只好再次肉袒謝罪,使其退兵。在這種情況下,許國所能做的惟有遷徙,以避其鋒芒。公元前576年,即許靈公時被迫遷到了葉(今河南省葉縣西南);公元前533年,又遷其國於城父(今安徽省亳縣東南);公元前529年,再次遷回葉;公元前524年,又遷到了容城(今河南省魯山東南)。後來幾乎每三至五年就遷徙一次,可見當時其所面臨的局勢之險惡。許國遷到容城後,雖然得到了一個較長時期的喘息機會,但是當時周王室衰弱,無力阻止諸侯紛爭,許國這樣的小國仍不能避免被吞沒的命運。大約到戰國時期許元公在位時,便被楚國攻滅了,一說為魏國所滅。許國滅亡後,許國宗親四散逃走,他們雖散居異鄉,不忘故國,便以國為姓,這是許姓的一個來源。
2、出自堯帝時許由的後代,以祖名諱為氏。許由一作許繇,相傳是堯舜時期的高士賢人,堯年老後曾有意把帝位讓給他,他固辭不受,逃至箕山之下,農耕而食。後堯又請他作九州長官,他到潁水邊洗耳,表示不願聽到。他死後葬於箕山,後人稱為許由山。
相傳許由之所以這樣做,是受了古代隱士巢父的影響。堯先是想請巢父接替自己的君位,巢父不接受。堯又想讓位於許由,巢父便教許由隱居躲避。不過後世的許姓人中到底哪些人是許由的後代,不得而知,其世系也不清楚。許姓以汝南(今河省南魯山、平輿、葉縣一帶)、高陽(河北省高陽縣東舊城)為郡望,他們都是許國之後裔,故許姓的起源應以出之姜姓為主。
3、出自其他源流有許氏。清代廣西泗城府(今廣西壯族自治區凌雲縣西南)土司及滿、黎、瑤、彝、土家、阿昌、回、蒙古、朝鮮等少數民族均有許姓。
★得姓始祖:許由。許由亦稱許繇,是堯舜時期的高士賢人。堯帝老了以後,曾打算把帝位讓給許由,許由堅決不接受,逃到了箕山下面,自己農耕而食。後來堯又請他做九州長官,他就到穎水河邊去清洗耳朵,表示不願聽到這件事。許由死後被葬於箕山,後人稱為許由山。許由的後代子孫便以其名諱為姓,稱為許姓,許由則被紀念為許姓始祖。
二、遷徙分布
許姓最初的發源地是今河南省許昌東。春秋時,源於姜姓後裔文叔一支,被鄭、楚所逼,多次輾轉於葉(今河南省葉縣西南)、城父(今安徽省亳縣東南)、荊山(今屬湖北省)、容城(今河南省魯山東南)等地,後被楚所滅,子孫有流落於今湖南省新晃、芷江一帶者。這可以說是許姓第一次的繁衍遷徙。秦漢時期,許姓已遍布河南、河北兩省的絕大部分地區,後形成許姓歷史上最大望族:汝南郡望。此郡望又分支出高陽郡、太原郡、會稽郡等許姓發展中占據主要地位的名門望族。據載,汝南郡的祖先秦末高逸之士許猗,其玄孫許德任西漢安定(今甘肅省平涼、寧夏回族自治區西部一帶地區)、汝南(今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淮河以北一帶)太守,在汝南平輿縣定居。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隨著為避北方戰禍而南徙的人群,許姓遷居於今江蘇、浙江、湖北、福建、廣東等地。汝南一支後裔許猛任曹魏幽州刺史,許式任平原(今山東省平原縣西南地區)太守,許茂任高陽(今屬河南省)太守,許王圭任南朝桂陽太守,許彥任相州刺史,許永慧蕭齊時被封為晉陵縣侯,許宗之任北魏定州刺史,許懋任梁朝天門太守。隋唐時期,社會趨於穩定,不管是居於北方的許姓,亦或是遷居南方的許姓,都得到了相當的發展,許姓人口日益增長。上述汝南許姓一支後裔也有新的發展,如許遜任平原(今屬山東省)太守,許弘周任楚州刺史,許遠任睢陽太守,許峴任袁州刺史。宋元至明清之際,許姓主要特點為南遷及移居海外。宋元時的南遷,促使許姓在南方長於北方的發展趨勢,清代移居台灣的許姓,多出汝南一郡,集居於台北、屏東、高雄等地。至此,許姓可謂枝遍天下,廣播各地。今日許姓以江蘇、山東、雲南、廣東、河南、安徽、浙江等省居多,上述七省許姓約佔全國漢族許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五。許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三十五位的大姓,人口眾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五三。
三、歷史名人
許 行:最早出現於史籍的許姓著名人物,是戰國時楚國人,主張「賢者與民耕而食,饔飧(自理炊事)而治」,反映了古代社會中農民的一種理想,有學生數十人。
許 慎:汝南召陵(今河南省郾城)人,東漢經學家、文字學家,中國古代首部字典作者,著有《說文解字》十四卷並敘目共十五卷。
許 劭:汝南平輿(今屬河南省)人,三國曹魏時名士,喜評人物,其評曹操為:「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
許 衡:元朝理學家。元世祖即位後,與劉秉忠等定朝儀官制,為元統治者策劃「立國規模」。與劉因、吳澄並稱為元朝三大理學家。
許 劭:三國魏大名士。好評論人物,每月更換一名,時稱汝南「月旦評」。曾評曹操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這句話幾乎稱為曹操一生的定論,「一代奸雄」也成了曹操的代名詞。
許 渾:唐代詩人。其詩作中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句為世人傳唱。
許孟容:唐代京兆長安(今陝西省西安)人,官至吏部侍郎、東都留守等職。
許敬宗:唐初為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杭州新城(今浙江富陽西南)人,歷任著作郎、中書舍人、侍中、中書令等職。助武後逐褚遂良,逼殺長孫無忌、上官儀等。參與編撰了《武德實錄》、《貞觀實錄》、《晉書》等。
許道寧:長安(今陝西省西安)人,宋代畫家,擅畫林木、平遠、野水三景。
許道寧:宋代畫家。以擅寫林木、平遠、野水三景聞名。張士遜曾贈詩有「李成謝世范寬死,惟有長安許道寧」之句,以贊其作。
許叔微:真州(今江蘇省儀征)人,宋代醫學家,著作有《傷寒發微論》等。
許夫人:元初畲民起義女英雄。1278年,她聯合黃華起義。當時,元軍已入福建,宋臣蒲壽庚降元。抗元將領張世傑轉戰至閩西南,在她的支持下,討伐蒲壽庚及元軍,屢次獲勝。
許有壬:湯陰(今屬河南省)人,元代著名政治家,他歷官七朝近五十年,官至中書參知政事、集賢殿大學士。
許天賜:閩縣(今福建省閩侯)人,明朝弘治年間進士,為官剛直不阿,著有《黃門集》。
許孚遠:明代浙江省德清人,官至南京兵部左侍郎,著有《敬和堂集》。
許自昌:明代吳縣(今江蘇省蘇州)人,好奇文異書,作傳奇《水滸記》、《靈犀佩》等,另著有《樗齋詩鈔》、《樗齋漫錄》、《捧腹編》等書籍。
許鴻磐:清代山東省濟寧人,歷任安徽同知、泗州知州,作品有《方輿考證》、《西遼記》等。
許宗揚:清代廣西省人,太平軍將領。曾隨石達開赴皖,隨韋昌輝殺楊秀清,後不詳。
許景澄:浙江嘉興人,清末外交大臣,曾出使法、德、意、奧、荷等國,後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
許雪秋:廣東省海陽(今潮安)人,近代民主革命者,曾任職中華革命軍東江都督。
許廣平:廣東番禺人,魯迅夫人,建國後,任職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副秘書長、中華全國婦聯副主席、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副主席等職。
許地山:原籍福建,生於台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著作有《綴網勞蛛》、《空山靈雨》、《印度文學》、《中國道教史(上)》、《大藏經索引》等。
許世友:河南省新縣人,著名軍事家,少年時曾在少林寺學習武術,早年加入國民革命軍,後入中國共產黨,一生極負傳奇色彩,酒量過人,領導並指揮了許多著名戰役,戰功卓著。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於1979年中共對越南發動的邊境戰爭中,時任廣州軍區司令員的許世友指揮了東線的戰斗。1985年10月22日因患有肝癌在南京軍區總醫院去世,享年80歲。去世後,當時的國家領導人鄧小平根據本人「死後盡孝」的意願,特批許世友將軍土葬,鄧小平的批示為,「下不為例」。
四、郡望堂號
1、郡望
汝南郡:漢高帝時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此支許氏,其開基始祖為秦末隱居不仕的高逸之士許猗。
高陽郡:東漢桓帝時置郡,治所在高陽(今河北高陽縣東)。此支許氏,為汝南許氏分支,是十六國許據的5世孫高陽太守許茂之族所在。
河南郡:漢高帝時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市東北)。此支許氏,為文叔直系後裔。
太原郡:戰國時秦莊襄王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此支許氏,為汝南許氏分支,是東漢末年大名士許劭之後。
會稽郡:秦始皇時置郡,治所在吳縣(今江蘇蘇州市)。此支許氏,其開基始祖為東漢著名文學家許慎之後。
2、堂號
洗耳堂:堯帝時有一位高士叫許由。堯老時,想把天下禪讓給他,他不肯接受,跑到箕山腳下去種地;堯又請他出任九州長,他就跑到穎水邊去洗耳朵,認為堯說的話污了他的耳朵。許氏因以「洗耳」為堂號。
得仁堂:伯夷、叔劉在周滅商後,恥食周粟,餓死在首陽山。孔子誇他"求仁而得仁"。許氏因以「得仁」為堂號。
訓詁堂:漢代時有許慎字叔重,博覽經籍,當時人誇他說「五經無雙許叔重」。他著有《說文解字》,集古今經學和訓詁的大成,到現在還是研究文字學必備的工具書。
此外,許姓的主要堂號還有:「高陽堂」、「汝南堂」、「世德堂」、「永吉堂」、「高麗堂」、「敦敘堂」、「敦本堂」、「麟振堂」、「惜陰堂」、「希范堂」、「懷義堂」、「紹魯堂」、「承文堂」、「聚族堂」、「長興堂」等。
五、宗族特徵
1、以許猗為源頭的汝南許姓,不但是眾多郡望的主幹,而且也是許姓歷史上遷徙的主源,就其本支來說,冠冕累世,簪纓不絕,輝煌至極。
2、許姓稟承先人賢德高潔的品質,仁德克儉、惜陰勤勉,涌現出眾多名人佚事。
3、許姓字行規整鮮明,透出許姓族人獨有的特徵,如許步雲所參與修纂的《許氏家譜》,內有浙江許姓一支字行為:「龍鳳麟彪,聰明智慧,簪纓繼美,耕讀貽謀。」許引之主修的《許氏家譜》,內有河北許姓一支字行為:「立崇文新金學,乃身寶儒以道德。」許秀堂所修《許氏支譜》,內有江蘇許姓一支字行為:「永林鼎瑞,昌秀敏宗,貽俊澤輝。」
六、許姓遷徒史
春秋時期
春秋時期鄭、楚等國勢力強大,許國不斷地遭到這些諸侯國的進攻,由於力量弱小,無力抵禦,只能忍辱負重,委曲求全。公元前654年,楚國伐許,許侯無力抵抗,遂肉袒謝罪,楚國才退兵而去。楚成王在位時,又一次進攻許國,許侯只好再次肉袒謝罪,使其退兵。在這種情況下,許國所能做的惟有遷徙,以避其鋒芒。公元前576年,即許靈公時被迫遷到了葉(今河南省葉縣西南);公元前533年,又遷其國於城父(今安徽省亳縣東南);公元前529年,再次遷回葉;公元前524年,又遷到了容城(今河南省魯山東南)。公元前523年,許悼公患瘧疾,太子止獻葯,悼公飲後非但沒有治好病,反而送了性命。太子止見闖了大禍,於是便逃到了晉國。此外,楚國有許伯,鄭國有許瑕,晉國有許偃、趙國有許鈞、許歷、魏國有許綰,他們都是因各種原因從許國流亡到各國的,由於無法歸國,便定居於當地。後來幾乎每三至五年就遷徙一次,可見當時其所面臨的局勢之險惡。許國遷到容城後,雖然得到了一個較長時期的喘息機會,但是當時周王室衰弱,無力阻止諸侯紛爭,許國這樣的小國仍不能避免被吞沒的命運。
這一時期分布在各國的許姓人大都是許國滅亡後被迫遷去的,他們通常仍可保留貴族的身份。但在戰國後期由於社會變革加快,社會分化劇烈,有一部分許姓人已經逐漸失去了原有的貴族地位,如趙人許歷,便是一例,所以他們必須以自己的才乾重新博取功勛,以獲得較高的社會地位。此外,除了以上諸國外,齊、韓、燕等國也有許姓分布,所從事的職業五花八門,其中也有處於社會下層的人。通觀這一時期的各國許姓,人數並不很多。形成這一狀況的原因有二:一是許國本來就是小國,人口有限;二是許國滅亡後,許姓失去了原有的政治基礎,他們的活動不為史書記載,故今天便很難了解其全部情況了。
秦漢時期
秦漢時期除了高陽地區有許姓分布外,在今山東、河北、河南、陝西、遼寧、山西、湖北、浙江等地均有分布,其中以陝西、河南、河北的人數為最多,也最為集中。在這些地區也不是均勻分布,而是集中於某一區域,如陝西主要集中在關中,河南則集中在洛陽及豫南一帶,河北主要集中在冀中平原。
隋唐時期
許姓南遷始於魏晉南北朝之時,唐代以後,許姓已大舉南遷繁衍於今江蘇、浙江、湖北、福建、廣東等省地,故唐代以後的許姓名人也多出於此地。
宋元時期
遼國地處我國北方,其境內許姓分布較少。金國消滅北宋後,占據了淮河以北廣大地區,這里主要是漢族聚居區,所以金朝統治時期許姓分布要比遼廣泛得多。元朝的統治地域廣大,人口眾多,民族復雜,故境內分布有大量的許姓人。此外,這一時期許姓的民族構成也發生了變化,在少數民族中也出現了不少許姓人。
明清時期
明清時期人口遷徙相對比較頻繁,有的是政府行為,也有因躲避戰亂,從而構成了這一時期姓氏分布的又一顯著特點明清以來的許姓狀況。明清時期是許姓人口的大發展時期,見之於記載的許姓人數大大地超過了前代。此外,文化素質也大大地提高了,出現了一批學者,考中進士的人數也空前增加。還有一個特點,即這一時期在少數民族中涌現了大批許姓,人數之多遠遠超過了以前歷代的總和。

㈦ 關於許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怎麼

許姓的歷史:許姓以及其它姓氏最早源於南方沿海一帶。南江舊石器時代早期遺存的發現意味著嶺南人類活動史從「馬壩人」時代(距今約13萬年)推至距今約50萬-70萬年。全基因組基因分型研究表明,距今3萬至4萬年前,亞洲人沿著從南往北的路線遷徙,才形成了如今的東亞人群。這項研究最重要的結論是:東亞人群是從南方起源的,在史前時期進行了從南往北的遷徙。

許姓的現狀:許姓佔中國人口總數的0.56%左右,以江蘇、山東、雲南、廣東、河南、安徽、浙江等省居多,這七個省的許氏約佔中國漢族許氏人口的55%。2014年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許姓在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十六位。

許姓的名人:

1、許行:東周戰國時期著名農學家、思想家。華夏族,楚國之隨人,生於楚宣王之楚懷王時期,約與孟子同一時代,在《孟子.滕文公上》記載有許行其人"為神農之言",所以被歸為農家,後世也將許行視為先秦時代農家的代表人物,但因沒有著作流傳於世,詳細思想內容與其他事跡皆不可考。

2、許平君:昌邑(今山東省菏澤市巨野縣)人,漢宣帝劉詢的第一位皇後,漢元帝劉奭的母親。元鳳六年(前75年),與漢宣帝成婚。元平元年(前74年),生子劉奭。同年,漢宣帝繼位,封許平君為婕妤。同年十一月,被立為皇後。

㈧ 許姓的歷史名人和現代名人有哪些

許姓的歷史名人有許平君、許慎、許劭。現代名人有許世友、許光達。

1、許平君

許平君(前90年—前71年),昌邑(今山東金鄉)人,平恩戴侯許廣漢之女,漢宣帝劉詢的第一位皇後,後遭霍光夫人顯鴆殺。許平君本來許配給歐侯氏家族的男子。

但是未過門未婚夫即過世,在掖庭令張賀作媒的情況下,與當時尚是一介平民的劉詢成婚,不久她生下後來成為漢元帝的劉奭,元平元年(前74年)劉詢被擁戴為皇帝。

許平君進宮成為婕妤,不久被立為皇後,這惹怒了一心想要讓自己女兒霍成君成為皇後的權臣霍光的夫人顯。本始三年,許平君再度懷孕待產,顯命女醫淳於衍在滋補湯葯中加入附子。

讓許平君在分娩後服用,許平君服用後不久毒發逝世。漢宣帝非常悲痛,追封她為「恭哀皇後」,葬於杜陵南園(也稱少陵)。許廣漢在許平君封後後受封「昌成君」(曾受過宮刑不能封侯)。

直到劉奭被立為太子後才得以封「平恩侯」。許平君的侄女許氏後來成為她的孫媳,即漢成帝的首任皇後。本始三年(前71年),大將軍霍光的夫人派女醫淳於衍將許平君毒死,謚號恭哀皇後。

2、許慎

許慎(約58年-約147年),字叔重,東漢汝南召陵(現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區)人,有「五經無雙許叔重」之贊賞。他是漢代有名的經學家、文字學家、語言學家,是中國文字學的開拓者。

他於公元100年(東漢和帝永元十一年)著《說文解字》,是中國首部字典。許慎曾擔任太尉府祭酒,師從經學大師賈逵。

他歷經21年著成的《說文解字》,歸納出了漢字五百四十個部首。許慎另著有《五經異義》、《淮南鴻烈解詁》等書,已失傳。

3、許劭

許劭,字子將,汝南平輿(今屬河南)人,東漢末年著名人物評論家。許劭「少峻名節,好人倫,多所賞識」,和堂兄許靖在年輕時,每個月都會舉辦月旦評的人物品評會,影響力之強。

甚至是受其評論就能成名的地步。曾經評價曹操為「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汝南太守徐璆曾聘其為功曹,之後許劭為了避中原戰亂,移居江南。195年病逝於豫章郡,享年46歲。

4、許世友

許世友(1905年2月28日—1985年10月22日),字漢禹,法號永祥,中國湖北麻城許家窪(今河南新縣)人,中國人民解放軍著名軍事將領、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上將。

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校務部副部長,八路軍一二九師三八六旅副旅長,山東縱隊第三旅旅長,山東縱隊參謀長,膠東軍區司令員。

在土地革命時期、解放戰爭時期立下了赫赫戰功,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不朽貢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許世友將軍被授予上將軍銜。

並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南京軍區司令員、廣州軍區司令員、國防部副部長,中共中央軍委常委等。1985年10月22日16時57分,許世友因病逝世,享年80歲。

5、許光達

許光達(1908.11.19~1969.06.03),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湖南省長沙縣東鄉蘿卜沖人。1925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春入黃埔軍校第5期學習。

在革命生涯中,歷任見習排長、排長、代理連長、軍參謀長、師政委、師長,抗日軍政大學訓練部長、教育長、分校校長,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參謀部部長兼延安交通司令。

防空司令和衛戍司令,八路軍第120師獨立第2旅旅長兼晉綏軍區2軍分區司令,晉綏軍區第3縱隊司令,西北野戰軍軍長、第2兵團司令員等職,參加了南征作戰、馬良坪戰斗。

綏遠戰役、高家堡戰役、榆林戰役、沙家店戰役、延清戰役、宜川戰役、澄郃戰役、荔北戰役、扶郿戰役、蘭州戰役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許光達任裝甲兵司令員、國防部副部長等職,為軍隊現代化、正規化建設作出了卓著貢獻。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1969年6月3日逝世,終年61歲。

㈨ 許氏的來源和歷史是什麼

1、許氏的發源地在今河南省許昌東。春秋戰國時期,許國為鄭、楚等國所逼,曾多次在今河南及安徽部一帶遷都。

2、春秋時期鄭、楚等國勢力強大,許國不斷地遭到這些諸侯國的進攻,由於力量弱小,無力抵禦,只能忍辱負重,委曲求全。

3、秦漢時期除了高陽地區有許姓分布外,在今山東、河北、河南、陝西、遼寧、山西、湖北、浙江等地均有分布,其中以陝西、河南、河北的人數為最多,也最為集中。在這些地區也不是均勻分布,而是集中於某一區域,如陝西主要集中在關中,河南則集中在洛陽及豫南一帶,河北主要集中在冀中平原。

4、許姓南遷始於魏晉南北朝之時,唐代以後,許姓已大舉南遷繁衍於今江蘇、浙江、湖北、福建、廣東等省

5、遼國地處中國北方,其境內許姓分布較少。金國消滅北宋後,占據了淮河以北廣大地區,這里主要是漢族聚居區,所以金朝統治時期許姓分布要比遼廣泛得多。

(9)許姓文字圖片擴展閱讀:

許氏祖訓

一曰完田糧以實國賦;二曰先孝友以重綱常;三曰謹婚姻以免玷辱;四曰相體恤以聯血脈;五曰息爭訟以全和氣;六曰警非為以安生理;七曰分主僕以別尊卑;八曰節冗費以敦儉朴。

許由軼聞

箕山許由廟旁,還有一間祠堂,裡面供奉的是許由的三位夫人。相傳,許由最早的夫人黃氏,婚後不久就去世了,沒留下後人。於是,許由就娶了大冶鎮劉碑村的趙氏。趙氏與許由生活的時間最長,後代都是趙氏所生。

其實,許由還有一位王姓夫人,是在許由死後才結為夫妻。據傳,許由從許昌回箕山時,路遇一地生了瘟疫。許由作為部落酋長,嘗百草解救眾生。瘟疫祛除後,一戶王姓人家願意將女兒嫁給許由。

許由拒絕了,王氏沒有生病,卻立即離奇地死亡了。許由死後成了神,後人也將王氏列為祭拜對象。如今,這三位夫人享受許氏後代的香火,被當地人尊稱為「祖奶奶」。

閱讀全文

與許姓文字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動漫圖片開始 瀏覽:776
海青短發發型圖片大全 瀏覽:588
精緻高中生女孩圖片 瀏覽:541
朋友圈小文字圖片 瀏覽:94
圖片可愛版可放大 瀏覽:787
寸頭發型教程圖片大全 瀏覽:899
圖片放進word顯示不出來 瀏覽:366
金毛圓子高清圖片 瀏覽:924
簡單化妝步驟全過程圖片 瀏覽:812
背景圖片可愛卡通重疊 瀏覽:738
wps如何把圖片裡面的文字提出來 瀏覽:263
想媽媽的圖片文字 瀏覽:657
動漫人物摩羯圖片 瀏覽:956
男生發型燙發圖片推薦 瀏覽:206
粉鞋板鞋配什麼褲子和衣服圖片 瀏覽:61
杠精去搜一下如何在抖音里發圖片 瀏覽:703
我想小女孩的圖片 瀏覽:100
衣服上有膠印圖片嗎 瀏覽:920
涿州雪景高清圖片 瀏覽:526
女生牛仔套裝圖片 瀏覽: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