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學校疫情防控措施和做法有哪些
1、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宣教,普及呼吸道傳染病的防控知識,教育學生打噴嚏時要主動掩住口鼻,及時洗手,提高防病意識。
2、搞好學校各類場所環境衛生,加強通風,保持空氣流通。
3、公共上課場所(如音樂室、舞蹈室、電腦室)要求一批學生進去消毒一次。
4、減少不必要的校內各種大型師生集會和大型會議等活動。
5、開展手部衛生教育,各類場所應配備洗手龍頭及洗手液。
(1)防控指南文字圖片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每日掌握教職員工及學生健康情況,加強對學生及教職員工的晨、午檢工作,實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並向主管部門報告。
妥善保管消毒劑,標識明確,避免誤食或灼傷。實施消毒處理時,操作人員應當採取有效防護措施。
各類生活、學習、工作場所(如教室、宿舍、圖書館、學生實驗室、體育活動場所、餐廳、教師辦公室、洗手間等)加強通風換氣。每日通風不少於3次,每次不少於30分鍾。課間盡量開窗通風,也可採用機械排風。如使用空調,應當保證空調系統供風安全,保證充足的新風輸入,所有排風直接排到室外。
2. 秋季防疫不鬆懈,這份防疫指南你看過嗎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國爆發,國民生活停滯了了將近半年時間,抗疫一線的工作人員冒著生命危險守護我們的生命安全。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涼爽的秋季即將到來,秋天的氣溫變化很大,晝夜溫差也是非常的大,因此也是疾病多發的季節,所以在秋天我們一定要做好防護。盡量減少外出
平時我們可以注意勤洗手,多通風,勤於鍛煉身體,合理的安排自己的飲食和作息習慣。我們平時也要多注意鍛煉身體,勤洗手勤通風。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多吃蔬菜和水果,平時也要多喝水。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注意日常的替孩子鍛煉,增強自己身體的免疫力。在疫情期間應減少外出或者是不要外出,這也是非常重要的措施之一。
我們也要注意多通風,勤洗手,不要大規模的聚集扎堆,做好個人防護措施。一旦身體出現了什麼不適一定要及時就醫,以免延誤了救治的時機。
3. @每一位車主丨疫情之下,這份出行防範指南你值得擁有
另外,如果覺得還不夠放心,擔心車內可能進了飛沫,還可以將車停放10天以上,之後再去洗車店做一次全車臭氧消毒,並更換空調濾芯。
堂哥點評
即便迫於物資購置需求,我們可以選擇防護安全系數更高的駕車出行,但這並不代表我們能就此掉以輕心。俗話說:「雪崩之時,沒有任何一片雪花是無辜的。」對於疫情的防控,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重視起來,聽從專家的建議,規避不必要的出行,這才是最負責、最成熟的行為。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4. 夏季低風險地區防護指南是怎樣的
6月18日,據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消息,中國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日前印發《低風險地區夏季重點場所重點單位重點人群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相關防護指南(修訂版)》(以下簡稱《防護指南》)。《防護指南》強調,影劇院、游藝廳、網吧等密閉式娛樂休閑場所要強化人員健康監測、限制人員數量和停留時間、通風消毒等措施。
《防護指南》還強調,各地按照分區分級標准,依據本地疫情形勢,及時調整風險等級和應急響應級別。一旦從低風險調整為中高風險地區,要嚴格執行疫情防控規定,採取應急處置措施,實施精準防控。
(4)防控指南文字圖片擴展閱讀:
落實日常重點防護措施方面,《防護指南》給出四點指導意見:
一是減少人員聚焦,人員接觸時盡量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離;
二是加強環境衛生和消毒,超市、商場、農集貿市場等人員密集、流動性大的場所做好公共區域的物體表面清潔消毒;
三是規范空調管理和使用,集中空調系統運行過程中,盡可能減小回風、增大新風量;
四是提高公眾健康素養,養成勤洗手、咳嗽和打噴嚏時注意遮擋等良好衛生習慣和行為。
5. 疫情防控內容有哪些
疫情防控預防知識:
1、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並用流動水洗手,用一次性紙巾或干凈毛巾擦手。雙手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後(如打噴嚏後)應立即洗手。
2、保持良好的呼吸道衛生習慣。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噴嚏後洗手,避免用手觸摸眼睛、鼻或口。
3、增強體質和免疫力。均衡飲食、適量運動、作息規律,避免產生過度疲勞。
4、保持環境清潔和通風。每天開窗通風數次不少於3次,每次20-30分鍾。戶外空氣質量較差時,通風換氣頻次和時間應適當減少。
5、盡量減少到人群密集場所活動,避免接觸呼吸道感染患者。
6、如出現呼吸道感染症狀如咳嗽、流涕、發熱等,應居家隔離休息,持續發熱不退或症狀加重時及早就醫。
疫情期間需要戴口罩的情景:
1、所處地區的風險等級,如中、高風險地區要戴口罩;
2、看所處的環境,如果處於人員密集、通風不良的場所,或者長時間停留在公共區域,則應佩戴口罩;
3、某些服務行業和特殊職業,如公共交通工具的司機和乘務員,餐廳、超市、商場服務人員以及幼兒園教師、醫生、養老院服務人員等,需要佩戴口罩;
4、出現咳嗽、咽痛、打噴嚏等呼吸道症狀時,要戴口罩以防傳染他人。
5、一些場所有特殊規定的,要遵從管理方要求佩戴口罩。
6. 疫情防控四個一是指哪四個一
疫情防控四個一指的是:「一查」、「一批」、「一測」、「一不準」,「四個一」的自身防疫措施,目的就是在嚴格把關疫情防控,創造健康的生活環境。
具體為「一查」:深入排查本單位、本部門
職工與黔以外返回貴州的,尤其是中高風險地區返黔人員接觸史、境外返回人員的接觸史、確診病例或無症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史。有上述情況的必須據實以書面形式向辦公室上報接觸情況,同時,報告駐地社區,落實社區指導意見。
「一批」:全處幹部職工嚴格執行出黔報批,返黔報備工作。返黔後向辦公室書面報告行動軌跡。
「一測」:各科室繼續嚴格執行測量體溫、戴口罩、分餐、公共區域消毒、勤洗手,多通風等各項防疫措施,切實做好防疫工作。
「一不準」:各單位、各科室職工非必要不得組織、參與聚會聚餐等活動,禁止聚眾娛樂活動。非必要不得召開、舉辦集體團拜、迎新、聯歡等活動。確需召開、舉辦的,按照「誰組織、誰負責,誰舉辦、誰負責」的原則嚴格履行報批手續。
7. 怎樣預防疫情我們該怎麼做
根據中疾控和世界衛生組織各方專家的觀點,公眾預防應注意以下四個方面:
1、勤洗手
包括在制備食品之前、期間和之後;咳嗽或打噴嚏後;照護病人時;飯前便後;手臟時;在處理動物或動物排泄物後,立刻用肥皂、含有酒精的洗手液和清水洗手。
2、主動防護
在自己咳嗽或打噴嚏時,應用紙巾或袖口或屈肘將口鼻完全遮住,並將用過的紙巾立刻扔進封閉式垃圾箱內,並洗手。易感人群應盡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可佩戴口罩減少接觸病原風險。
避免在未加防護情況下與病人密切接觸,避免觸摸其眼、口、鼻。同時注意保持家庭和工作場所開窗通風,環境清潔。
3、避免密切接觸
盡量避免在未加防護情況下與養殖或野生動物近距離接觸;避免與生病的動物和變質的肉接觸;避免與生鮮市場里的流浪動物、垃圾廢水接觸。
4、良好安全飲食習慣
將肉和蛋類徹底煮熟食用,處理生食和熟食之間要洗手,切菜板及刀具要分開。
(7)防控指南文字圖片擴展閱讀:
不僅要在生理上預防,心理防疫成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一環。為此,心理專家建議,要減少疫情的沖擊和影響,不妨從以下幾方面去做些嘗試:
一、正確接收和解讀疫情信息,廓清認知迷霧
現在媒體信息高度發達,自媒體消息鋪天蓋地,有的配發了大量真假混雜的圖片和視頻,具有極大的沖擊力。對於缺乏疫情相關知識的個體,確實很難甄別。因此應要減少瀏覽這些文字、圖片和視頻的時間,每天只獲取官方正規渠道發布的簡單通報即可。
二、堅持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把握生活節奏
給自己安排難度適中的工作任務,把日程表安排得緊湊、充實一些,不要留大片的空白時間來刷手機。作息時間要有規律,准時安排吃飯、休息、閱讀、運動、家務和親子游戲,盡快恢復生活常態。不要試圖用葯物或成癮物質來麻醉自己,盡量減少酒精、咖啡因或尼古丁的攝入量。
三、保持正面積極的社會連接,傳遞正能量
通過電話、簡訊、微信或視頻等方式,跟值得信任的家人、朋友分享或傾訴你的想法和感受,相互鼓勵,相互支持,溝通感情,釋放壓力。關注傳播積極信息的公眾號,與那些保持樂觀心態的人交流,避開那些喜歡危言聳聽、傳播謠言的人。
四、響應支持政府的應對策略,積極配合防控
不要相信網路上製造的恐慌謠言,要相信政府,相信科學,對疫情的認識了解需要時間,對疫情的控制也需要時間,按照官方發布的指南做好防控,恰當安排自己的生活。
五、努力提高心理調節能力,化解負面情緒
要接納自己的焦慮不安,適度的焦慮可以提高自己的警覺水平,是一種保護性反應。給自己一些時間和空間慢慢消化這些負面情緒,如果負面情緒持續時間較長,自己無法排解,需要及時求助專業的心理服務,尤其是有危機干預和創傷治療的專業人員與機構最好。
8. 關於疫情防控的書簽怎麼畫
製作疫情書簽,我們是帶著一個明確的設計主題,比如有「抗擊疫情,人人有責」的主題,還有書簽的設計風格的主題,給人一種什麼樣的視覺效果,當我們確定好設計疫情書簽的主題和思想,有助於統一設計視覺效果。
羅列書簽製作步驟由負責人主持疫情書簽製作工作,我們可以了解到一個完整的製作流程,羅列從書簽的構思到內容設計流程,我們准備製作工具和疫情素材,開展書簽製作活動。
切合主題、准備製作的材料切合每一次的書簽製作主題,找到符合主題的疫情材料,其中有製作工具和疫情相關的照片、文案。
通用的工具包括有:折頁紙張、膠水、剪刀、美工刀、擦拭紙、刻刀、刻板、圓規、尺子、筆等工具;與疫情有關的內容,收集在抗疫過程中的真善美和工作人員的工作記錄。
這是想法落實到實際的製作工作,我們圍繞抗擊疫情的主題思想,採用不同的設計方案,進行多方面思維地製作疫情書簽,可以有拍攝的照片、輔助文字解說、個性化的水墨畫和插畫插圖設計等設計元素,都是書簽製作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