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字圖片 > 121月份文字圖片

121月份文字圖片

發布時間:2022-05-11 07:39:24

1. 微信表情全部圖片文字解說

如上圖所示。

2. 中文中表示月份的文字,比如枚表示5月等

十二月份的別稱 (通俗版)
一月: 正月 端月 初月 嘉月 新月 開歲 陬月
二月: 麗月 杏月 花月 仲月 仲春 酣月 如月
三月: 桃月 綢月 季月 鶯月 晚春 暮春
四月: 陽月 麥月 梅月 純月 清和 初夏 余月
五月: 蒲月 榴月 郁月 嗚蜩 天中 仲夏 皋月
六月: 荷月 焦月 署月 精陽 溽暑 季暑 且月
七月: 瓜月 巧月 蘭月 蘭秋 肇秋 新秋 首秋 相月
八月: 桂月 仲商 竹春 正秋 仲秋 壯月
九月: 菊月 暮商 霜序 朽月 季秋 玄月 青女月 三孟秋
十月: 良月 露月 初冬 開冬 陽月 陰月
十一月: 暢月 葭月 仲冬 幸月 龍潛月
十二月: 冰月 臘月 嚴月 除月 季冬 殘冬 末冬 嘉平 窮節 星回節
夏歷月份別名
一月:正月、元月、端月、孟月、征月、初月、嘉月、三微月、陬(zou)月、孟春、開歲、發歲、獻歲、芳歲、華歲、早春、春王、孟陽、孟陬、首陽、新正、夏正、三之日、青陽、三陽、初春、始春、元春、大簇、首春、元陽、正陽、寅月、泰月。
二月:杏月、麗月、花月、令月、如月、仲春、酣春、仲陽、竹秋、四之日、中和、花朝、夾仲、大壯、卯月。
三月:桃月、桐月、蠶月、季春、末春、暮春、晚春、杪(miao)春、鶯時、桃浪、雩(yu)風、櫻筍時、上已、寒食、三春、陽春、故洗、央月、辰月。
四月:梅月、麥月、仲月、陰月、乏月、麥秋月、清和月、余月、槐月、孟夏、初夏、維夏、槐夏、麥候、麥序、純陽、正陽、朱明、麥秋、仲呂、乾月、槐序、已月。
五月:榴月、蒲月、惡月、皋月、午月、仲夏、天中、鬱蒸、小刑、鳴蜩(tiao)、滿月、端陽、端月、蕤(rui)賓。
六月:荷月、季月、焦月、暑月、溽月、且月、伏月、季夏、精陽、徂(cu)署、荔月、天貺(kuang)、林鍾、遁月、未月。
七月:蘭月、瓜月、涼月、巧月、相月、桐月、霜月、孟秋、初秋、上秋、首秋、早秋、新秋、瓜時、蘭秋、肇秋、中元、夷則、否月、申月。
八月:桂月、壯月、仲秋、仲商、正秋、中秋、桂秋、竹小春、南呂、酉月。
九月:菊月、朽月、玄月、亥月、青女月、季秋、涼秋、三秋、杪秋、窮秋、暮秋、晚秋、季商、暮商、霜序、重陽、菊秋、無射、菊序、元月、剝月、戍月。
十月:良月、小春月、陽月、孟冬、開冬、上冬、初冬、小陽春、梅月、陽春、應鍾、坤月、亥月。
十一月:葭(jia)月、龍潛月、暢月、辜月、子月、復月、仲冬、一之日、霞月、冬月、長至、黃鍾。
十二月:冰月、除月、臘月、蠟月、嚴月、塗月、嘉平月、季冬、末冬、暮冬、杪冬、殘冬、窮節、星回節、二之日、清祀、寒冬、大呂、嚴冬、臨月、歲杪、丑月。

3. office2010裡面,如何查看圖片裡面字體的大小和格式,表示正在准備計算機二級,裡面Word操

1、首先在電腦中打開Word工作表,如圖所示,這時需要實現多張圖片統一大小和快速居中的操作。

4. 關於八月的圖片帶文字

如圖所示:

(4)121月份文字圖片擴展閱讀:

8月(August)是公歷年的第八個月,是大月,共有31天。在北半球,8月是夏季的第三個月。本月的節氣有:立秋、處暑。在中國8月1日是建軍節。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

月份來源

朱里斯·凱撒(Julius Caesar)死後,他的甥孫屋大維當上第一位羅馬皇帝。為了和凱撒齊名,他也想用自己的名字來命名一個月份。他的生日在9月,但他選定8月。

因為他登基後,羅馬元老院在8 月授予他Augustus(拉丁文--奧古斯都)的尊號。於是,他決定用這個尊號來命名8月。原來8月比7月少一天,為了和凱撒平起平坐,他又決定從2月中抽出一天加在8月上。從此,2月便少了一天。英語8月August便由這位皇帝的拉丁語尊號演變而來。

5. 月字的古詩有哪些

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 李賀《馬詩二十三首·其五》
2.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裡俱澄澈。 —— 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
3.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 —— 李商隱《觀燈樂行》
4.無盡今來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機。 —— 朱熹《水調歌頭·隱括杜牧之齊山詩》
5.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 —— 辛棄疾《木蘭花慢·中秋飲酒將旦客...》
6.翰林風月三千首,寄與吳姬忍淚看。 —— 劉著《鷓鴣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7.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 王維《酬張少府》
8.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 —— 李商隱《無題·重幃深下莫愁堂》
9.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 —— 孟浩然《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
10.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 —— 張祜《正月十五夜燈》
11.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 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12.可惜一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 —— 蘇軾《西江月·頃在黃州》
13.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 李白《關山月》
14.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 —— 馬戴《楚江懷古三首·其一》
15.朔風吹散三更雪,倩魂猶戀桃花月。 —— 納蘭性德《菩薩蠻·朔風吹散三更雪》
16.落絮無聲春墮淚,行雲有影月含羞。 —— 吳文英《浣溪沙·門隔花深夢舊游》
17.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 曾鞏《詠柳·亂條猶未變初黃》
18.風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 白居易《江樓夕望招客》
19.明月不諳離恨苦。 —— 晏殊《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20.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里長。 —— 王昌齡《送魏二》
21.無奈夜長人不寐,數聲和月到簾櫳。 —— 李煜《搗練子令·深院靜》
22.雁聲遠過瀟湘去,十二樓中月自明。 —— 溫庭筠《瑤瑟怨》
23.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干。 —— 王安石《春夜》
24.問君何事輕離別,一年能幾團圞月。 —— 納蘭性德《菩薩蠻·問君何事輕離別》
25.聞道欲來相問訊,西樓望月幾回圓。 —— 韋應物《寄李儋元錫》
26.日色已盡花含煙,月明欲素愁不眠。 —— 李白《長相思三首·其二》
27.昨夜風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 —— 王昌齡《春宮曲》
28.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 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29.薄帷鑒明月,清風吹我襟。 —— 阮籍《詠懷八十二首·其一》
30.釣罷歸來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 司空曙《江村即事》
31.二月十五夜,與趙德麟小酌聚星堂 春亭月午,搖盪香醪光欲舞。 —— 蘇軾《減字木蘭花·春月》
32.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絕。 —— 張孝祥《卜運算元·雪月最相宜》
33.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 —— 張籍《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
34.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 —— 蘇軾《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35.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 —— 陳子昂《春夜別友人二首·其一》
36.凌波仙子生塵襪,水上輕盈步微月。 —— 黃庭堅《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
37.騮馬新跨白玉鞍,戰罷沙場月色寒。 —— 王昌齡《出塞二首》
38.好水好山看不足,馬蹄催趁月明歸。 —— 岳飛《池州翠微亭》
39.片雲天共遠,永夜月同孤。 —— 杜甫《江漢》行》
40.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閑。 —— 李煜《長相思·一重山》
41.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 —— 查慎行《舟夜書所見》
42.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 蘇味道《正月十五夜》
43.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 李白《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
44.樓上黃昏慾望休,玉梯橫絕月如鉤。 —— 李商隱《代贈二首·其一》
45.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 —— 白居易《春題湖上》
46.月色入高樓,相思兩處愁。 —— 秋瑾《菩薩蠻·寄女伴》
47.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 —— 曹丕《燕歌行》
48.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 —— 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懷舊》
49.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 —— 李白《憶秦娥·簫聲咽》
50.無情有恨何人覺,月曉風清欲墮時。 —— 陸龜蒙《白蓮》
51.此去與師誰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風。 —— 韋庄《送日本國僧敬龍歸》
52.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 —— 孟浩然《夜歸鹿門山歌 》
53.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 —— 蘇軾《花影》
54.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 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55.丁丁漏水夜何長,漫漫輕雲露月光。 —— 張仲素《秋夜曲·丁丁漏水夜何長》
56.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 —— 謝靈運《歲暮》
57.除卻天邊月,沒人知。 —— 韋庄《女冠子·四月十七》
58.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雲邊。 —— 李白《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59.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 李白《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60.一別如斯,落盡梨花月又西。 —— 納蘭性德《採桑子·當時錯》
61.五月漁郎相憶否。 —— 周邦彥《蘇幕遮·燎沉香》
62.長溝流月去無聲。 —— 陳與義《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游》
63.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 —— 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64.一枕新愁,殘夜花香月滿樓。 —— 項鴻祚《減字木蘭花·春夜聞隔牆歌吹聲》
65.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 李白《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66.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 —— 李白《長相思·其一》
67.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 —— 張先《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
68.含光混世貴無名,何用孤高比雲月?吾觀自古賢達人,功成不退皆殞身。 —— 李白《行路難·其三》
69.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 白居易《暮江吟》
70.黃昏庭院柳啼鴉,記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 陳亮《虞美人·東風盪颺輕雲縷》
71.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 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7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李白《靜夜思 》
7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 張九齡《望月懷遠》
74.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75.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 王安石《泊船瓜洲》
76.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 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77.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 張繼《楓橋夜泊 》
78.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 晏幾道《臨江仙·夢後樓台高鎖》
79.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 —— 王昌齡《出塞二首》
80.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 王維《山居秋暝》
81.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 岳飛《滿江紅·寫懷》
82.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 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
83.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 李白《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84.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 李白《靜夜思 》
85.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 林逋《山園小梅·其一》
86.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 李煜《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87.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 —— 蘇麟《斷句》
88.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 —— 卓文君《白頭吟》
89.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 杜甫《月夜憶舍弟》
90.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 李商隱《錦瑟》
91.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 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92.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 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93.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 李白《子夜吳歌·秋歌》
94.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杜牧《泊秦淮》
95.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 王維《竹里館》
96.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 蘇軾《卜運算元·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97.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 李白《峨眉山月歌》
98.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 溫庭筠《商山早行》
99.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 張泌《寄人》
100.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 晏殊《無題·油壁香車不再逢》
101.花明月暗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 —— 李煜《菩薩蠻·花明月暗籠輕霧》
102.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 —— 李白《贈孟浩然》
103.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 —— 曹植《明月上高樓》
104.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 —— 姜夔《踏莎行·自沔東來》
105.松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 —— 孟浩然《宿業師山房期丁大不至 》
106.燈火錢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見人如畫。 —— 蘇軾《蝶戀花·密州上元》
107.月照城頭烏半飛,霜凄萬樹風入衣。 —— 李頎《琴歌》
108.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 孟浩然《歲暮歸南山 》
109.白雲千里萬里,明月前溪後溪。 —— 劉長卿《謫仙怨·晴川落日初低》
110.月也異當時,凄清照鬢絲。 —— 納蘭性德《菩薩蠻·催花未歇花奴鼓》
111.月掛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團團。 —— 曹雪芹《香菱詠月·其一》
112.松際露微月,清光猶為君。 —— 常建《宿王昌齡隱居》
113.夜寒茅店不成眠,殘月照吟鞭。 —— 吳激《訴衷情·夜寒茅店不成眠》
114.落月滿屋樑,猶疑照顏色。 —— 杜甫《夢李白二首·其一》
115.惹長亭舊恨,幾番風月。 —— 高觀國《解連環·柳》
116.西南月上浮雲散,軒檻涼生。 —— 歐陽修《採桑子·殘霞夕照西湖好》
117.緒風初減熱,新月始臨秋。 —— 孟浩然《他鄉七夕》
118.夜後戍樓月, 秋來邊將心。 —— 戎昱《塞下曲·其六》
119.縱明月相思千里隔。 —— 賀鑄《琴調相思引·送范殿監赴黃崗》
120.至今雲雨帶愁容,月斜江上,征棹動晨鍾。 —— 牛希濟《臨江仙·峭壁參差十二峰》
121.酒醒明月照窗紗。 —— 夏言《浣溪沙·庭院沉沉白日斜》
122.鵲辭穿線月,花入曝衣樓。 —— 李賀《七夕》
123.碧窗斜月藹深暉,愁聽寒螿淚濕衣。 —— 張仲素《秋閨思二首》
124.歡宴良宵好月,佳人修竹清風。 —— 吳文英《風入松·麓翁園堂宴客》
125.只有霜華伴月明。 —— 黃升《南鄉子·冬夜》
126.明月到今宵,長是不如人約。 —— 辛棄疾《好事近·中秋席上和王路鈐》
127.黃鶴樓前月華白,此中忽見峨眉客。 —— 李白《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128.手攜稚子夜歸院,月冷空房不見人。 —— 白居易《為薛台悼亡》》
129.揚兵獵月窟,轉戰略朝那。 —— 李白《發白馬》
130.仰看星月觀雲間,飛鴿晨鳴聲可憐,留連顧懷不能存。 —— 曹丕《燕歌行》
131.楊柳風柔,海棠月淡,獨自倚闌時。 —— 薩都剌《小闌干·去年人在鳳凰池》
132.簾外寒掛澹月,向日鞦韆地。 —— 吳文英《丁香結·夷則商秋日海棠》
133.插天翠柳,被何人,推上一輪明月。 —— 朱敦儒《念奴嬌·插天翠柳》
134.花底一聲鶯,花上半鉤斜月。 —— 劉翰《好事近·花底一聲鶯》
135.旦別河橋楊柳風,夕卧伊川桃李月。 —— 宋之問《寒食還陸渾別業》
136.三山安在,玉簫吹斷明月!。 —— 趙秉文《大江東去·用東坡先生韻》
137.孤嶠蟠煙,層濤蛻月,驪宮夜采鉛水。 —— 王沂孫《天香·詠龍涎香》
138.月照孤村三兩家。 —— 蔣氏女《減字木蘭花·題雄州驛》
139.花似雪,東風夜掃蘇堤月。 —— 方以智《憶秦娥·花似雪》
140.落帽醉山月,空歌懷友生。 —— 李白《九日》
141.東南西北效皇極,日月星辰奏凱歌。 —— 洪秀全《吟劍》
142.來時浦口花迎入,采罷江頭月送歸。 —— 王昌齡《采蓮曲二首》
143.破林梢添遠岫,月臨屋角分層閣。 —— 辛棄疾《滿江紅·和范先之雪》
144.月色穿簾風入竹,倚屏雙黛愁時。 —— 顧敻《臨江仙·月色穿簾風入竹》
145.冷艷孤光照眼明,只欠些兒雪。 —— 張孝祥《卜運算元·雪月最相宜》
146.棹月眠流處處通,綠蓑葦帶混元風。 —— 汪遵《漁父》
147.隙月斜明刮露寒,練帶平鋪吹不起。 —— 李賀《春坊正字劍子歌》
148.穿針人在合歡樓,正月露、玉盤高瀉。 —— 嚴蕊《鵲橋仙·碧梧初出》
149.自昔佳人多薄命,對古來、一片傷心月。 —— 辛棄疾《賀新郎·用前韻送杜叔高》
150.月到中秋偏皎潔。 —— 徐有貞《中秋月·中秋月》
151.拜華星之墜幾,約明月之浮槎。 —— 文天祥《回董提舉中秋請宴啟》
152.閣道步行月,美人愁煙空。 —— 李白《上之回》
153.霜前月下,斜紅淡蕊,明媚欲回春。 —— 晏殊《少年游·重陽過後》
154.能兼漢月照銀山,復逐胡風過鐵關。 —— 岑參《天山雪歌送蕭治歸京》
155.的的連星出,亭亭向月新。 —— 江總《三善殿夜望山燈詩》
156.風摧寒棕響,月入霜閨悲。 —— 李白《獨不見》
157.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 —— 李嶠《同賦山居七夕》
158.況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圓。 —— 辛棄疾《木蘭花慢·滁州送范倅》
159.月籠雲暗重門鎖。 —— 蘇軾《蝶戀花·雨霰疏疏經潑火》
160.門前烏桕樹,霜月迷行處。 —— 顧貞觀《菩薩蠻·山城夜半催金柝》
161.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幾圓缺?今人猶歌李白詩,明月還如李白時。 ——唐寅《把酒對月歌》
162.不是誠齋無月,隔一林修竹。 —— 楊萬里《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萬...》
163.畏落日月後,強歡歌與酒。 —— 李白《長歌行》
164.此際閑愁郎不共,月移窗罅春寒重。 —— 王士禎《蝶戀花·和漱玉詞》
165.夜深月過女牆來,賞心東望淮水。 —— 周邦彥《西河·大石金陵》
166.回首層樓歸去懶,早新月、掛梧桐。 —— 陳允平《唐多令·秋暮有感》
167.山中夜來月,到曉不曾看。 —— 元好問《倪庄中秋》
168.月光飛入林前屋。 —— 孫道絢《滴滴金·梅》
169.少君引我升玉壇,禮空遙請真仙官。 —— 劉禹錫《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170.早月多情,送過梨花影。 —— 納蘭性德《鬢雲松令·詠浴》
171.風動露滴瀝,月照影參差。 —— 沈約《詠檐前竹》
172.深秋寒夜銀河靜,月明深院中庭。 —— 尹鶚《臨江仙·深秋寒夜銀河靜》
173.紫簫明月底,翠袖暮雲寒。 —— 張宏范《臨江仙·憶舊》
174.月生方見樹,風定始無沙。 —— 裴說《塞上曲》
175.行人遙起廣陵思,古渡月明聞棹歌。 —— 劉滄《經煬帝行宮》
176.今朝共語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詩。 —— 白居易《江樓月》
177.五更鍾動笙歌散,十里月明燈火稀。 —— 賀鑄《思越人·紫府東風放夜時》
178.王孫何許音塵絕。 —— 賀鑄《子夜歌·三更月》
179.曉月墜,宿雲披,銀燭錦屏帷。 —— 和凝《喜遷鶯·曉月墜》
180.青雀西來,嫦娥報我,道佳期近矣。 —— 文徵明《念奴嬌·中秋對月》

6. 關於中秋節的,內容文字圖片

中秋節是東亞民間的一個傳統節日,起源於中國,為每年農歷的八月十五。

按照中國的農歷,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為仲秋,因此民間稱為中秋,又稱秋夕、八月節、八月半、月夕、月節,又因為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徵團圓,又稱為團圓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日本、越南、朝鮮半島等地的傳統節日。

起源: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但並沒有說明是八月的哪一天。

唐朝以後,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傳說唐玄宗夢游月宮,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間才開始盛行過中秋節的習俗。一般認為,中秋節開始盛行於宋朝,元末朱元璋起兵時以月餅秘密傳遞「八月十五日殺韃子(即蒙古人)」訊息,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將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明清時期,中秋節已經成為中國的一大傳統節日。《正德江寧縣志》載,中秋夜,南京人必賞月,合家賞月稱為「慶團圓」,團坐聚飲稱為「圓月」,出遊待市稱為「走月」。 關於中秋節來源的傳說中,嫦娥奔月的故事最著名。該傳說在民間有多個版本流傳,大致內容是:相傳在遠古時代的射日英雄後羿娶了嫦娥,並成為帝王,可是他愈來愈暴戾,多番施行惡政,成了大暴君。有一天,後羿從王母娘娘的手中求得到一包不死葯,只要吃了不死葯,就能長生不老。嫦娥知道後為拯救蒼生免受後羿永遠的統治,就把不死葯全部吞下,然後變成了仙女,往月宮飛去。百姓們得知嫦娥奔月成仙後,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嫦娥祈求平安吉祥,由此便逐漸形成了中秋節拜月的風俗。

7. 書法落款中月份別稱是什麼

書法落款中月份別稱為:

一月:孟春、寅月、陬月、太簇、初春、新春、端月、歲始、肇春、初陽。

二月:仲春、卯月、如月、夾鍾、花月、杏月、春半、花朝、殷春、春中。

三月:季春、辰月、病月、姑洗、桃月、暮春、桐月、晚春、春杪、余春。

四月:孟夏、巳月、余月、中呂、初夏、麥月、槐月、夏首、新夏、梅月。

五月:仲夏、午月、皋月、蕤賓、蒲月、榴月、星月、盛夏、夏半、芒種。

六月:季夏、未月、且月、林鍾、荷月、晚夏、暮夏、荔月、晚夏、杪夏。

七月:孟秋、申月、相月、夷則、瓜月、初秋、桐秋、桐月、蘭月、肇秋。

八月:仲秋、酉月、壯月、南呂、桂秋、桂月、清秋、拓月、秋半、中律。

九月:季秋、戍月、玄月、無射、菊月、暮秋、涼秋、杪商、秋末、殘秋。

十月:孟冬、亥月、陽月、應鍾、初冬、早冬、首冬、始冬、開冬、新冬。

十一月:仲冬、子月、辜月、黃鍾、霜月、寒月、葭月、正冬、暢月。

十二月:季冬、丑月、塗月、大呂、臘月、暮冬、梅月、暮歲、歲杪。

(7)121月份文字圖片擴展閱讀

書法落款常識

1、稱謂

長輩:吾師、學長、道長、先生、女士。

平輩或小一輩: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賢兄(弟)、仁兄(弟)、道兄、道友、學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對書畫或某一方面專長之稱)

關系較親密:學(仁弟)、吾兄(弟)

老師對學生:學(仁弟)、學(仁)棣、賢契、賢弟。

同學:學長、學兄、同窗、同硯、同席。

2、上款客套詞或敬詞

雅屬、雅賞、雅評、雅鑒、雅教、雅正、雅存、珍存、惠存、清鑒、清覽、清品、清屬、清賞、清正、清及、清教、清玩、鑒可、鑒正、敲正、惠正、賜正、斧正、法正、博鑒、尊鑒、法鑒、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補壁、糊壁、是正、教正、教之、正腕、正舉、存念、一粲、粲正、一笑、笑存、笑鑒、屬、鑒、玩。

3、下款客套詞或敬詞

書法題款用:

敬書、拜書、謹書、頓首、屬書、醉書、嘴筆、漫筆、戲書、節臨、書、錄、題、筆、寫、臨、篆。

4、篆刻邊款用:

刻作、記、制、制石、篆刻。

5、日期

歷代書畫作品中表述日期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通過對日期的了解,能使我們在閱讀臨習碑帖法書的時候,掌握書家不同時期作品的風格面貌,了解一幅書法作品的所處年代及歷史背景,對提高自身的書畫鑒賞能力有一定的幫助作用。

古代書畫家一般採用帝王年號與干支歷、農歷按需要相結合的方法來紀年、月、日。如王羲之《蘭亭序》:「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 ;「永和九年」是帝王年號,「歲在癸丑」是干支歷法的紀年。又如釋慧湛《佛說生經》:「陳太建八年歲次丙申」。

8. 給圖片配文字,以生活中的美為主題。50字左右

蘋果顏色樹長得並不高,樹枝很密,深綠色的樹葉是桃形的,毛茸茸的。每年五月,細雨如絲,正是春暖花開的季節,蘋果樹開出了淡粉的花朵,嫩綠的葉子貪婪地吮吸著甘露,微風吹了,樹葉嘩嘩作響,彷彿在演奏一首優美的迎春曲樹上便結滿了深綠色的小蘋果。又過了一些時候,蘋果逐漸變大,顏色也逐漸變黃,有的地方還變成了淡紅色。待到九十月份,蘋果就成熟了,遠遠望去,碩果累累,掛滿枝頭,像一個個沉甸甸的小圓燈籠,把樹枝壓得彎彎的。

9. 帶月字的詩句

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張九齡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3、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李白
4、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李白
5、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李白
6、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李白
7、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 李白
8、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李白
9、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
10、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李白
11、峨嵋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
12、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王維
13、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
14、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王維
15、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 馬戴
16、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 盧綸
17、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18、星臨萬戶動,月傍九霄多。 杜甫
19、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陶淵明
20、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李煜
21、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辛棄疾
22、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
23、一彈流水一彈月,半入江風半入雲。 對聯
24、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劉方平
25、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李商隱
26、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蘇軾
27、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蘇軾
27、不見鄉書傳雁足,惟見新月吐蛾眉。 唐·王維
28、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張若虛
29、春秋滿四澤,夏雲多奇峰,秋月揚明輝,冬嶺秀孤松。晉·陶淵明
30、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唐·李賀
31、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宋·晏幾道
32、洞庭秋月生湖心,層波萬傾如熔金。 唐·劉禹錫
33、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唐·白居易
34、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唐·張若虛
35、遼海吞邊月,長城鎖亂山。 清·蕭詩
36、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唐·杜甫
37、梅花雪,梨花月,總相思。自是春來不覺去偏知。清·張惠言
38、片雲天共遠,永夜月同孤 唐·杜甫
39、清風明月本無價,近山遙水皆有情。 清·梁章鉅
40、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宋·蘇軾
41、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李白
42、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孟浩然

99

評論(2)

分享

舉報收起

熱心網友
2019-06-24

展開全部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月斜空閉合和漢幾時生。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月。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中。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古人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耐克曾明月看花上酒船。

66

評論(1)

分享

舉報

亞夢and櫻
推薦於2017-10-14

1.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曹操《短歌行》
2. 月明星稀,烏雀南飛——曹操《短歌行》
3.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4.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5. 青冥浩盪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台——《夢游天姥吟留別》
6.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
7.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8.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白居易〈琵琶行〉
9. 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白居易〈琵琶行〉
10.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灑還獨傾——白居易〈琵琶行〉
11.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冥》
12.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劉禹錫《石頭城》
13.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李商隱《錦瑟》
14.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5.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16. 今宵灑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
17.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18.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李清照《一剪梅》
19. 二十四橋仍在,波心盪,冷月無聲。——姜夔《揚州慢》
20.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蘇軾《江城子》
21. 舉灑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蘇軾《赤壁賦》
22.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李白《將進灑》
23.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懷》
24.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杜甫《詠懷古跡》
25. 有日月朝暮懸,有鬼神掌著生死權。——關漢卿〈竇娥冤?滾綉球〉
26. 愁,愁老父破碎的月光滿懷愁,愁老母零亂的白發滿懷——潘洗塵〈飲九月九的灑〉
27. 飲九月九的灑/飲一縷綿綿的鄉愁/飲一輪明明滅滅的新月(同上)
28. 月亮戀愛著海洋/海洋戀愛著月光——劉半農〈教我如何不想她〉
29.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30.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朱淑真《生查子》
31. 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賈島《題李凝幽居》
32. 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查慎行《舟夜書所見》
33.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和月。——歐陽修《天一詞•玉樓春》
34. 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司馬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35.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
36.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37.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洲》
38.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蘇軾《赤壁賦》
39.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
40. 明月風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水調歌頭》
41. 近水樓台易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俞文豹《清夜錄》
42. 人逢喜事精神爽,敢教日月換新天。——毛澤東《七律?到韶山》
43. 月中則移,月滿則虧,物盛則衰。——《戰國策?秦策》
44.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45.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識。——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46.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47.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杜牧《寄揚洲韓判官》
48.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楓橋夜泊》
49. 月兒彎彎照九洲,幾家歡樂幾家愁。——吳歌《京本通俗小說》
50.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劉禹錫《望洞庭》
51. 大漠沙似雪,燕山月如鉤。——李賀《馬》
52.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王昌齡《出塞》
53. 松桃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白居易《春題湖上》
54. 日月雙懸於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張煌言《入武林》
55.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范仲淹《蘇幕遮》
56.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李商隱《霜月》
57.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58. 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蘇軾《赤壁賦》
59.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林逋《梅花》
60.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於良史《春山夜月》
61.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扣門。——陸游《游山西村》
62. 中秋夜月任陶情,月照波中分外明。
63.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64.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月愁來明月愁。——羅隱《自遣》
65.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李煜《相見歡》
66.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馮夢龍《古今小說》
67. 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鐺。
68. 雲隨竹動,月共水注。——陳後主《掖庭度雁賦》
69. 金馬玉堂三學士,清風明月兩閑人。——歐陽修《會老堂口號》
70. 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遙山皆有情。——梁章鉅
71. 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晏幾道《鷓鴣天》
72. 又聞子規啼,愁空山。——李白《蜀道難》
73.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74. 灧灧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75.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霞。——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76.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77.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78. 誰為含愁憑獨觀,更散明月照流黃。——宋之問《獨不見》
79.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80. 詠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孟浩然《歲暮歸南山》
81.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王昌齡《從軍行》
82.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里館》
83.峨眉山月半輪秋,影人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84.一夕瘴煙風卷盡,月明初上浪西樓。——賈島《寄韓潮州愈》
85.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溫庭筠《高山早行》
86.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李白《憶秦娥》
87.控弦破左的,右發摧月支。——曹植《白馬篇》
88.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89.松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孟浩然《宿業師山房待丁大木至》
90.高卧南齋時,升帷月初吐。——王昌齡《周從弟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
91.潭煙飛溶溶,林月低向後。——綦毋潛《春泛若耶溪》
92.松際露微月,濤光猶為君。——常建《宿王昌齡隱居》
93.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李白《關山月》
94.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李白《子夜吳歌》
95.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慶公棲隱處。——孟浩然《夜泊鹿門歌》
96.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李白《夜泊牛渚懷古》
97.今夜麓州月,閨中只獨看。——杜甫《月夜》
98.星臨萬戶動,月傍九霄多。——杜甫《春宿左省》
100、松岡吹解帶,山月照彈琴。——王維《西州張少府》
101、幾時杯重把,昨夜月同行。——杜甫《奉濟驛重進嚴公四韻》
102、天秋月又滿,城闕夜千重。——戴敘倫《江鄉故人偶集客舍》
103、孤燈聞楚角,殘月下章台。——韋庄《章台靜思》
104、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李商隱《無題》
105、誰知含愁獨不見,使妾明月照流黃。——沈伶期《獨不見》
106、更深月色半入夜,北斗闌干南斗斜。——劉方平 〈月夜〉
107、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108、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109、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張泌〈寄人〉
110、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問瑤台月下逢。——李白〈清平調〉
111、月斜空碧合,河漢幾時生。——王夫子〈月斜〉
112、鳳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身。——孟浩然〈宿桐廬江廣陵舊游〉
113、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宋之問〈靈隱寺〉
114、月宮秋冷桂團圓,歲歲花開只有攀。——邊貢〈嫦娥〉
115、霧失樓台,月迷津渡。——秦觀〈踏莎行〉
116、莫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李白〈下終南山過角斗斯山人置酒〉
117、江上月明胡雁過,淮南木落楚山多。——劉長卿〈江州重別薛柳……〉
118、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白居易〈長恨歌〉
119、纖雲四卷天無河,清風吹空月舒波。——韓愈〈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
120、夜深靜卧百蟲絕,清月山嶺光入扉。——韓愈《山石》
121、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飲奈明何?—韓愈〈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

10. 某工廠上個月用水121噸,上個月月底的水表讀數是320噸,這個月的,用水153噸,這

這是一道簡單的數學題。
上個月用121噸,水表上一個字就是一噸。
上月底水表讀數是320噸,這個月用水153就是320+121=441噸,這個月底水表數字應該是441。
你的提問沒寫具體要求,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啊!。
上上個月的水表度數就是320-121=199噸,
上個月121這個月153現在的度數應該是441了,如果再下個月的水費就是水表的讀數減441就是下個月的實際用水量了。

閱讀全文

與121月份文字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個高衣服圖片 瀏覽:157
直中長發發型背影圖片 瀏覽:435
怎麼做手工頭飾圖片 瀏覽:76
簡單少女圖片大全 瀏覽:780
帥氣的動漫古風人物圖片男生 瀏覽:254
國畫可愛熊貓圖片大全集簡單 瀏覽:269
畫人的圖片女孩圖片簡單 瀏覽:612
女旗袍連衣裙圖片大全 瀏覽:374
白色長外套怎麼搭配圖片 瀏覽:102
男生喜歡胖的還是瘦的對比圖片 瀏覽:831
凱菱空調價格及圖片 瀏覽:241
貴州苗族衣服圖片 瀏覽:89
在word中編輯excel圖片 瀏覽:613
塑料框價格圖片大全 瀏覽:398
傷感美女正臉圖片 瀏覽:517
圖片動漫頭像 瀏覽:405
清晰圖片男生動漫頭像 瀏覽:669
男服裝發型圖片 瀏覽:765
製作芭比衣服圖片大全 瀏覽:792
肩膀內扣發型圖片 瀏覽: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