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世界著名建築:既要有圖片又要有介紹
巴黎凱旋門座落在巴黎市中心夏爾·戴高樂廣場(又稱星形廣場)中央,是拿破崙為紀念他在奧斯特利茨戰役中大敗奧俄聯軍的功績,於1806年2月下令興建的。它是歐洲100多座凱旋門中最大的一座。
巴黎凱旋門高約50米,寬約45米,厚約22米。四面各有一門,中心拱門寬14.6米。門上有許多精美的雕刻。內壁刻的是曾經跟隨拿破崙東征西討的數百名將軍的名字和宣揚拿破崙赫赫戰功的上百個勝利戰役的浮雕。外牆上刻有取材於1792~1815年間法國戰史的巨幅雕像。所有雕像各具特色,同門楣上花飾浮雕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儼然是一件精美動人的藝術品。這其中最吸引人的是刻在右側(面向田園大街)石柱上的「1792年志願軍出發遠征」,即著名的《馬賽曲》的浮雕,是世界美術史上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的不朽藝術傑作。
1920年11月,在凱旋門的下方建造了一座無名烈士墓。墓是平的,裡面埋葬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犧牲的一位無名戰士,他代表著在大戰中死難的150萬法國官兵。
凱旋門內設有電梯,可直達50米高的拱門。人們亦可沿著273級螺旋形石梯拾級而上。上去後可以看到一座小型的歷史博物館。館內陳列著許多有關凱旋門建築史的圖片和歷史文件,以及介紹法國歷史上偉大人物拿破崙生平事跡的圖片和558位隨拿破崙征戰的將軍的名字。另外設有兩間配有英法兩種語言解說的電影放映室,專門放映一些反映巴黎歷史變遷的資料片。在博物館的頂部是一個平台,遊人們從這里可以遠眺巴黎,鳥瞰巴黎聖母院、協和廣場的盧克索方尖碑、雄偉的埃菲爾鐵塔和聖心教堂等巴黎名勝。俯視凱旋門下由環形大街向四面八方伸展出的十二條放射狀的林蔭大道。這些大道就象一顆明星放射出的燦爛光芒,因而,凱旋門又稱「星門」。十二條大道中,最著名的為香榭里舍大道、格蘭德大道、阿爾美大道、福熙大道等。
現在,每逢節日,就有一面10多米長的法國國旗從拱門頂端垂下來,在無名烈士墓上空迎空飄揚。逢重大節日時,則有一名身著拿破崙時代戎裝的戰士,手持劈刀,守衛在《馬賽曲》雕像前。每年的7月14日,法國舉國歡度國慶時,法國總統都要從凱旋門通過;每位總統在其卸職的最後一天也要來此,向無名烈士墓獻上一束鮮花。而凱旋門最奇特之處,據說是每當拿破崙周年忌日的黃昏,從香榭里舍大道向西望去,一團落日恰好映在凱旋門的拱形圈裡。
㈡ 各個國家的著名建築物(最好有圖片。)
我就講幾個國家的供您參考。
㈢ 建築美術六大類的代表性建築有哪些
建築藝術可分為紀念性建築、宮殿陵墓建築、宗教建築、住宅建築、園林建築、生產建築等類型。故宮、凡爾賽宮、南京中山陵、流水別墅、北京香山飯店、聖彼得教堂廣場、水晶宮、坦比哀多教堂、悉尼歌劇院、凱旋門、朗香教堂、泰姬陵……
㈣ 中班美術教案:繁忙的建築工地
社會活動:忙綠的建築工地
活動目標:
1. 觀察不同類型的建築物,了解建築物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2. 了解建築工人的工作環境和工作內容,知道樓房的建造需要很多人分工合
作。
活動重點:觀察不同的建築物,了解建築物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活動難點:讓幼兒了解工人的工作環境和工作內容。
活動准備:
1.掛圖。
2.實現准備畫報、樓房宣傳冊上剪下的建築圖片。
活動過程:
一. 各種各樣的房子
1. 我們周圍的房子都一樣嗎?你看到過什麼樣的房子?
2. 出事事先准備的建築圖片。不同的房子有不同的用途,高聳的大樓、莊重的圖書館、尖頂的教堂、公園里精緻的小亭子、各式各樣的建築使我們的世界豐富多彩。
二. 熱鬧的工地
1.一棟樓房需要很多人一起來建造,我們來看看,建築工人是怎樣建造房子的?
2.教師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上得場景。
3.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建築工人在做什麼?
4.教師介紹不同建築工人的工作:建築師設計大樓的平面圖;油漆工要給牆壁和天花板刷上油漆;電工要規劃電線的走向,安裝插座和開關;管道工負責樓房裡水管的安裝和維修;木匠製作房屋的門窗,地板等。
5.每個工人都有自己的工作,他們分工合作,才能建造出一幢樓房,這是一
件很不容易的事,讓我們感謝他們。
三、我們是忙碌的建築工人
1.我們把活動室想成一個建築工地,一起來扮演與建築的工人,每個人都有
自己的工作。
2.你們想扮演誰?幼兒說說自己感興趣的工作。
3.幼兒想像自己是「工地」上得一名建築工人,用模擬動作表現在做的工作。
4.教師扮演工程師,一一詢問幼兒在做什麼事情。
㈤ 故宮圖片、文字資料
故宮的宮殿建築,是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宮殿是沿著一條南北向的中軸線排列,左右對稱,南達永定門,北到鼓樓、鍾樓,貫穿整個紫禁城。規劃嚴整,氣魄宏偉,極為壯觀。無論在平面布局,立體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偉、堂皇、庄嚴、和諧,都屬無與倫比的傑作。它標志著我國悠久的文化傳統,顯示著500餘年前我國在建築藝術上的卓越成就。
珍稀文物的寶庫
故宮博物院的一些宮殿中設立了綜合性的歷史藝術館、繪畫館、分類的陶瓷館、青銅器館、明清工藝美術館、銘刻館、玩具館、文房四寶館、玩物館、珍寶館、鍾表館和清代宮廷典章文物展覽等,收藏大量古代藝術珍品,據統計共達1052653件,佔全國文物總數的六分之一,為國內收藏文物最豐富的博物館,也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其中很多文物是絕無僅有的無價國寶。
中國古代帝王宮殿建築之瑰寶
故宮古建築群,由朱橡皇帝親自策劃營建。現存規模之大,構造之嚴謹,裝飾之精美,文物之眾多,在中國古建築中絕無僅有,是世界著名的皇宮建築群。
促進同世界各國文化交流
故宮文物分成宮廷原狀和古代藝術兩大陳列體系,先後布置了51個原狀陳列,真實性很高,建立十餘個專館,先後舉辦各種展覽數百餘次,赴歐、亞、美、澳、非五大洲展覽數十次,宣傳中國燦爛的古代文化藝術傳統,促進與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
㈥ 六年級上的美術第一課建築藝術的美怎麼畫
如果是課堂,直接讓孩子畫那肯定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們還沒有能夠去理解這個美如何展現,又如何改變展現形式。
所以你要先呈現一些有著藝術美的建築,讓學生先能夠有對這建築藝術美的理解,而後在呈現一些這種美的不同展現形式的建築。讓孩子能夠有一個自主發散性思考的想法。
然後給他們定一個較籠統的題目,讓孩子在以這個為要素的基礎上進行創作。
㈦ 求幫忙寫一段關於美術的賞析,100字就可以了,可以是一幅畫,雕塑,建築等等,反正跟美術有關的就行了
美術的賞析如下:
1、《蒙娜麗莎》
其畫幅不大,畫面構圖飽滿,達·芬奇運用了透視法,使人物形象具有圓雕式的豐滿體積。
畫中平穩端坐在椅子上的蒙娜麗莎呈四分之三面坐姿,椅子位於陽台前方,她的左臂扶放在椅子的扶手上,右臂倚靠住陽台的擋牆,右手十分自然地搭放在左手上,這樣的造型強調了被畫者的高貴和威儀。
戴在頭上精緻的黑色面紗時常被誤認為是悲傷的隱喻,實際上,它是美德的象徵。在陽台的兩側有兩個不完整的石柱,形成了一個俯瞰風景的「窗口」。
2、《風雨歸舟圖》
描繪的是風雨交加中的山川自然景色和行人冒雨歸家的情景。作者對墨的濃淡干濕變化應用自如,雨暴風狂的氣象於指腕間颯然而起,充分顯示了畫家的深湛功力和注重觀察自然的可貴精神。
3、斷臂的維納斯
它運用了最經典的黃金分割,雙腿拉長給人修長協調的美感。同時下身被衣裙遮住,布紋清晰流暢若真實存在,只露出腳趾,莊重聖潔的女神氣息油然而生。肌體線條柔美清晰,肌肉健美,表情庄肅,斷了的雙臂更給人以無限的遐想。
4、達芬奇——岩間聖母
畫中人物雖然被一團潮濕的空氣所包圍,但是人體的輪廓在昏暗山岩的襯托下還是能明顯地辨析出來。奇怪形狀的懸石從濕漉漉的岩體上垂下,具有植物學准確性的花草竟能辨別出鳶尾花,銀蓮花,紫羅蘭和一些蕨類植物。
年輕的母親以溫柔的手摟抱著下跪的幼嬰約翰,她的另一隻手則向兒子伸過去。天使面向著觀眾,把他們引向畫中,用手指示著這個場面。一連串手勢代表保護、指示、祝福等含義。
5、梵高——星空
油畫中的主色調藍色代表不開心、陰沉的感覺。很粗的筆觸代表憂愁。畫中景象是一個望出窗外的景象。畫中的樹是柏樹,但畫得像黑色火舌一般,直上雲端,令人有不安之感。天空的紋理像渦狀星系,並伴隨眾多星點,而月亮則是以昏黃的月食形式出現。
整幅畫中,底部的村落是以平直、粗短的線條繪畫,表現出一種寧靜;但與上部粗獷彎曲的線條卻產生強烈的對比,在這種高度誇張變形和強烈視覺對比中體現出了畫家躁動不安的情感和迷幻的意象世界。
㈧ 電腦美術設計的建築動畫
《香港理工大學創新樓方案動畫》網路網盤免費資源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pJ59xrk_FWp7FyEHXgLSVQ
㈨ 誰知道建築大師貝聿銘的伊弗森美術館,有它的圖片
伊弗森美術館是貝聿銘建築生涯中的第一件美術館作品,其建築物本身就是一座巨大雕塑品,和其他的美術館想比較,伊弗森美術館本身是一個地方性的小型美術館,不足以靠藏品來吸引人們,勢必要靠不同類別的特展和巡迴展來支持演出,功能決定結構。伊弗森美術館空間要適應多變的展覽。另外,由於建築環境處在市中心,要想以其規模來吸引遊客,勢必要有與其他建築物與眾不同的地方。 貝聿銘從造型入手,為該館設計了大小,高度都不相同的10個展覽室。最大的是50尺見方的雕塑院。在雕塑院西北部,有一個旋轉的樓梯,是整個雕塑院的中心。伊弗森美術館院長認為旋轉樓梯是全館最「誇張」的地方。 二樓是呈風車狀安排的四個展覽室,是依現代大師萊特所設計的紐約古根漢博物館蛻變而來,以一個大內庭為核心,展覽室繞庭發展。每個展覽室彼此之間由大小不一的天橋連接。展覽室為了盡量提供展示牆面,所以採取封閉式,沒有窗戶的空間設計,使人們不受干擾欣賞藝術。只有當遊客轉去下一個展覽室時,才與外界短暫接觸,這種空間轉換體驗是貝聿銘最拿手的手法。 早期貝聿銘只採納天橋作為過渡的空間,隨後到了美國國家美術館時,天橋已是必不可少的空間體驗。 伊弗森美術造型主題是高低差異的四方大盒為主。展覽室以展畫為主,所以以人工採光為主,被展覽室包圍的雕塑庭,邊緣有兩道邊窗,自然光從屋頂邊緣灑入。貝聿銘作品中喜歡將自然光引入到建築物中,與自然融為一體,其幾何形建築在自然光線照射下,趨於變化多端。 地下室有一個300席位的禮堂,貝聿銘在禮堂後側利用縱向牆壁巧妙的安排出了包廂座位。位於西側的地下禮堂,在地面上凸出一個方盒,此方盒與美術館的建築主題形成了廣場,界定出入口的范圍,塑造了極佳的戶外空間。 伊弗森美術的混泥土牆面混入了當地花崗岩的碎石骨材,外表經過錐擊的特殊處理,斜向的凹凸紋理,讓地方特色不留痕跡的流露。 伊弗森美術館中「井」字形組織展覽空間是環繞主體空間,當人們到達美術館2樓,可以看到中庭卻不能穿越,人們只能環繞這個空間,就象嶺南庭園中的水面一樣,正是通過對空間的環繞,可獲取最大限度的信息量。另外美術館不同的展廳角部的連接與庭園中角部的轉折在本質上是一致的。盡管貝聿銘賦予伊弗森美術館以強烈的現代幾何特徵,但是它的空間觀念卻與中國庭院十分接近。」 P.S.圖片網址: http://www.vahome.cn/Class/dashijd/jianzsj/2006-12/6/165220504.html
㈩ 聯想記憶一句話 : 文字 美術 建築 圖形 模型
設計一個建築,先得有模型,然後用美術筆畫出圖形,還得有文字說明。
不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