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可爱图片 > 九一八图片大全可爱

九一八图片大全可爱

发布时间:2022-10-19 04:22:11

⑴ 九一八手抄报文字内容

难忘九一八,敌寇侵中华,祸起泸沟桥,血染中国土,历史不能忘,牢牢记心间,兴我大中国,护我好山河,又到九一八,知道怎么画九一八 手抄报 吗?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九一八手抄报文字内容5张,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更多关于 “ 九一八 ” 内容推荐

★ 918事变手抄报好看 ★

★ 八年级918事变手抄报 ★

★★ 九一八事变诗歌 ★★

★ 九一八牢记历史勿忘国耻诗歌 ★

★ 九一八事变作文勿忘国耻 ★

九一八事变诗歌(一)

满江红·纪念九一八(倚今声)

司马青衫 作

旧事重浮,关东破,思来恨切!

痛回首,柳条湖畔,夕阳浴血。

城下悬颅魂不死,刀前刻骨节尤烈!

更同呼,万剑向东瀛,都消灭!

应长记,仇未雪!时秣马,休松懈!

看金戈舞处,我心如铁。

四海闲庭飞短棹,神州举火樱花谢。

当对酒,与千古徐郎,同明月!

九一八事变诗歌(二)

网友纪念诗歌

一页无法掀动的日历,

汹涌的血色沿着黄昏漫漫而来,

我挺起胸膛 迎接 最痛苦的记忆。

九·一八,

刻入骨髓的数字,

我听见塞北的风声

看见江南 啼血的杜鹃。

九·一八,

花岗岩铸就的墙体下,

有我父老兄弟的声声呐喊。

九·一八,

隔着浓浓的.硝烟,

我 握手为拳。

把全身的血液都凝聚在指尖,

把所有的伤痕都刻在四方的山岚。

这一天,我的祖国曾遭受欺辱,

这一天,我的亲人曾躬身为奴,

这一天,我的同胞曾长歌当哭!

九·一八,

那生长着大豆和高粱的土地,

到处都是野兽的足迹。

那俯身垂泪的星空,

照见长白山的哀容。

是谁,把剧烈的疼痛放在中国的胸口?!

是谁,把恶毒的触角伸向中国的天空?!

九·一八,

我们挺起胸膛顽强站立!!

九一八事变诗歌(三)

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

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


九一八手抄报文字内容相关 文章 :

★ 九一八事变手抄报内容及图片

★ 九一八事变手抄报资料大全

★ 九一八事变手抄报内容资料素材

★ 九一八事变手抄报资料-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

★ 九一八事变手抄报资料-警钟长鸣,勿忘国耻

★ 九一八事变手抄报内容-勿忘国耻 爱我中华

简单一点的918事变的手抄报图片内容素材

★ 关于九一八的手抄报-勿忘“9·18”

★ 勿忘九一八手抄报历史手抄报图片

★ 纪念九一八事变手抄报图片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⑵ 纪念九一八事变手抄报图片

导语: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纪念九一八事变手抄报图片大全01

纪念九一八事变手抄报图片大全02

纪念九一八事变手抄报图片大全03

纪念九一八事变手抄报图片大全:

九·一八事变

同义词 九一八事变(日本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侵华战争)一般指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的结果,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它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时代背景

一战后,日本在华扩张受到了英美列强的遏制,中国的北伐战争使日本在华利益受到削弱,促使日本政府调整对华政策,加快吞并中国东北地区的步伐;20世纪30年代初,世界经济危机发生,日本经济遭受沉重打击,陷入极端困境,并导致政治危机,在内外交困情况下,日本法西斯势力决意冲破华盛顿体系对日本的束缚,趁英美忙于应付危机,蒋介石大规模“剿共”之际,夺取东北,以摆脱困境,并图谋争霸世界。

⑶ 九一八事变手抄报图片

导语:“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的结果,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它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九一八事变手抄报图片精选01

九一八事变手抄报图片精选02

九一八事变手抄报图片精选03

九一八事变手抄报图片精选:

九一八事变事件经过

战争开始

1931年9月18日傍晚,日本关东军虎石台独立守备队第2营第3连离开原驻地虎石台兵营,沿南满铁路向南行进。夜22时20分左右,日本关东军铁路守备队柳条湖分遣队队长河本末守中尉为首一个小分队以巡视铁路为名,在奉天(现沈阳)北面约7.5公里处,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800米处的柳条湖南满铁路段上引爆小型炸药,炸毁了小段铁路,并将3具身穿东北军士兵服装的中国人尸体放在现场,作为东北军破坏铁路的证据,诬称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袭击日守各队,此事件由称“九·一八事变”。由于当时中国东北地区称为满洲,因此日本方面将这次事变称为“满洲事变”。

爆炸同时,呆在铁路爆破点以北约四公里的文官屯的川岛中队长率兵南下,开始袭击北大营;爆炸后,驻扎中方北大营和沈阳城的日军兵分南北两路,向中国军队驻地北大营进攻。

溃不成军

1931年9月18日事变发生当夜,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中将参谋长荣臻根据张学良之命,命令东北军“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到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次日1931年9月19日张学良在协和医院对天津大公报记者谈话时再度说:“吾早下令我部士兵,对日兵挑衅,,不得抵抗。故北大营我军,早令收缴军械,存于库房”。由于执行张学良不抵抗命令,北大营8000名守军被只有300左右的日军击溃。

日军独立守备队向北大营进攻的同时,关东军第2师第3旅第29团向奉天城攻击,至9月19目10时,日军先后攻占奉天、四平、营口、凤凰城、安东等南满铁路、安奉铁路沿线18座城镇。长春地区的`东北军自发反击,战至次日,长春陷落。1931年9月21日,日军第2师主力占领吉林。1931年10月1日,东北军黑龙江洮南镇守使张海鹏投敌,且奉日军命令派出3个团进攻齐齐哈尔。1931年10月26日,关东军第2师第29团占领四洮铁路沿线主要城镇。1931年11月4日,关东军嫩江支队攻击嫩江桥北守军。1931年11月19日,日军攻陷齐齐哈尔。

锦州撤离

张学良在事件爆发后离开奉天,带领属下转移到锦州。1931年10月8日,关东军派出12架轰炸机空袭锦州。对此,南次郎陆军大臣依然对若槻礼次郎首相声称“由于受到中国军队的防空炮火攻击,才不得已采取自卫行动”,此后关东军发表公开声明,宣称“张学良在锦州集结大量兵力,如果置之不理,恐将对日本权益造成损害。为了尽快解决满蒙问题,关东军有必要驱逐锦州政权。”此后,币原主张的国际协调主义外交政策受到了严重的挫折,日本越来越强硬。

黑省沦陷后,南京政府觉察日军将进犯锦州,急令中国驻国联代表施肇基于1931年11月25日向国联提出划锦州为中立区的提议。12月2日,国民党政府就通知英、法、美三国的公使说:它同意把自己的军队撤出锦州和山海关,但是有一个条件,即日本要提出使法、英、美三国满意的保证,即要求三国保证中立区的安全。有了南京政府的表态,张学良急不可待地直接与北平日本公使馆参事就此事进行具体交涉。但这种交涉不仅受到南京方面的反对,而且也无法从日本方面获得妥协的条件,日方坚持东北军必须全数撤出锦州。

锦州中立案曝光后,遭到各界人士和学生群起反对,国民政府外交部于1931年12月4日被迫急电施肇基声明放弃中立案,同时还表示:日军如进攻锦州,中方将实行自卫。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也已就此作出决议,强调“如日军进攻,应积极抵抗”。

可对于是否抵抗问题,南京政府与张学良之间明显发生分歧。张明显地倾向于和平方法解决,钟情于“锦州中立化”方案。1931年11月29日,张学良致蒋介石密电,称“惟个人对此(指中立案)亦颇赞成”,并在与日方代表谈判之同时,开始秘密安排从锦州一线自动撤军。此举引起了南京政府的严重不安。顾维钧于1931年12月3日电文中极力劝阻道:“兄(指张学良)拟将锦州驻军自动撤退,请暂从缓”;后1931年12月5日顾维钧又与宋子文联名致电张学良:“现在如日人进兵锦州,兄为国家计,为兄个人计,自当力排困难,期能防御。”蒋介石亦于1931年12月8日致电张学良:“锦州军队此时勿撤退。”但张学良12月21日致电第二军司令部:“当最近日本进攻锦州之时,我军驻关外部队理应防范,但若现政府方针未定时,自然不用锦州部队进行防守,因而撤至关内”,“部队驻地为迁安、永平、滦河、昌黎”。1931年12月25日、26日,张学良又致电国民政府,称“锦战一开,华北全局必将同时牵动”,届时日本“以海军威胁我后方,并扰乱平津,使我首尾难顾”,非但锦州不可守,连华北地盘亦不保。因此张学良不顾劝告,一意孤行将军队从锦州撤退。

战火蔓延

而与此同时,1931年12月15日,关东军已经开始进攻锦州。12月7日,日本陆军中央部由日本本土增派混成第8旅,并从朝鲜调第20师司令部、混成第38旅、重轰炸飞行中队以增援关东军。12月28日,第2师主力渡过辽河进攻锦州;12月30日,混成第39旅进攻打虎山(今大虎山)。

日军进攻锦州时,国民政府多次电令张学良抵抗,1931年12月25日,令其“积极筹划自卫,以固疆圉”,张不遵令;张学良部队开始从锦州撤退后,12月30日国民政府还急电令其“无论如何,必积极抵抗”,但已经无济于事。1932年1月3日,第20师司令部率混成第38旅占领锦州。而此时驻锦州的东北军第12、第20旅和骑兵第3旅早已奉张学良命撤退至河北滦东地区和热河。在张学良的一再不抵抗下日军兵不血刃占领锦州。

1932年1月28日关东军第3旅由长春向哈尔滨进军,同时从辽西地区调第2师增援。当时为了转移国际社会对满洲的关注,日本在国际大城市上海挑起事端,引发了一·二八事变。1932年1月31日,依兰镇守使兼第24旅旅长李杜率吉林自卫军进行哈尔滨保卫战。激战五天,自卫军丢盔弃甲,溃不成军,撤往宾县。1932年2月5日日军占领哈尔滨。

战争结果

由于张学良一再坚持“不抵抗政策”,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整个东北三省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日军占领,日本对东北三省的大规模侵略强烈地震动了中国社会,一个群众性的抗日救亡运动很快在全国许多城市和村镇兴起。

⑷ 918事变手抄报内容“附精美版面设计图”

918事变手抄报内容大全“附精美版面设计图”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夺取中国东北既定国策的产物,下面是整理的关于918事变手抄报内容大全以及简单的精美版面设计图,欢迎阅读参考!

【918事变手抄报内容资料】85年前的9月18日晚间,随着沈阳北郊柳条湖传出爆破南满铁道的一声巨响,夜幕下日本关东军由重炮掩护倾巢而出,突然发动了占领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对世界而言,日军此举开启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对日本帝国来说,这次冒险行动使其迈上了走向全面侵略战争并自我毁灭之路;对中国而言,如此惨痛的国耻唤起了空前的觉醒,从此迈出了全民族抗战的第一步。

“九一八事变”开启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史学界有这样一种观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是由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 ”拉开的。从这时起,日本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划定的国际战略格局, 1年多以后德国法西si夺取政权步其后尘,于是,东西方的两个战争策源地很快便把世界投入火海。

发动“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夺取中国东北既定国策的产物。不过,这个后起的帝国主义强国迈出的这一步,便成了它对外侵略政策的转折点。1868年明治维新当年,日本确定了“开拓万里波涛”,即向海外扩张的国策。随后,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参加八国联军、发起日俄战争、对德宣战夺取山东,都是与西方列强尤其是英美相互勾结,“参与瓜分”中国和整个东亚;而“九一八”之后,则变“参与瓜分”为“独吞”了。这既引起中华民族的殊死抗战,也逐步激化了它与其他世界强国的矛盾。

日中甲午战争后,日本已傲慢地不再把中国看成竞争对手,侵华时的最大顾忌是其他西方强国的干涉。在1927年日本的东方会议上,日本那些野心极大的政要们确定了首先征服满蒙、再征服中国和世界的计划,已经做好了全面战争的准备。

然而,“九一八”之后,出乎东洋侵略狂人意料的是,虽然他们从腐朽的中国统治者手里轻易夺取了东北,但白山黑水间的人民武装抗日的烈火却始终在熊熊燃烧;待其再把侵略战火扩大到全中国,更是在中国全民族抗战中深陷泥潭不可自拔;当其发动了太平洋战争,便又为自己加套上了一副绞索。从这个意义上讲,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九一八事变”只是暂时得逞,从长远看,它引来的却是最终的全面崩溃和彻底失败。

精神上的软骨症是不抵抗丢失东北的重要原因

从综合国力看,当年中国无疑比日本落后。但在东北局部地区,中国军力却比日本派驻的关东军远占优势。事变爆发时,日军以维护南满铁路之名驻扎在东北的兵力不过一个师团1万多人,加上临时动员“在乡军人”(退伍兵)、满铁武装职员和增援部队亦不足4万人。而东三省却有中国军队25万人,其中正规军15个旅14万人,武器装备也不劣于敌。

事变前,关东军以“中村事件”为借口,公开在街头向日侨发枪,并不断到东北军营房前演习寻衅。令世人惊愕的是,南京政府竟以“衅不自我开”为由,不许备战;东北当局也通知:遇日军攻击便任其缴械。日军突袭时,东北军中只有少数官兵凭爱国激情自发地进行了有限抗击,多数非逃即降。关东军只用6天时间,便占领了辽宁、吉林两省的全部战略要地。近代中国遇侵略时失败之悲惨,莫此为甚!

轻易丢失东北,的不抵抗政策罪责难逃;处于割据状态的东北当局,事前对日军毫不戒备,事发手中有武器却不敢迎战难辞其咎。精神上的软骨症是不抵抗丢失东北的重要原因。20世纪的中国军阀大都以日本为师,虽然引进了新装备和训练方式,却因精神上媚外,只导致“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奉系军阀的前辈们因看到“小鼻子”在日俄战争中竟打败了“大鼻子”,政治上便屈辱地承认日本在东北特权,精神上首先成了日本人的俘虏。

“九一八”后,真正能在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并坚持十几年战斗的,只有中国共产党组织下揭竿而起的民众。

“九一八”的悲惨历史给人们的一个重要启示便是,在落后状态下学习外国的先进东西(包括军事科技)是必要的,但同时必须弘扬民族精神,保持自尊自信。倘拜服于洋人脚下,一味模仿,最终还是摆脱不了挨打受欺凌的命运。

欲获得国际支援首先要自力更生抗战

“九一八事变”时南京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口号便是“彼有强权,我有公理”,期盼的是国际干预。事变第二天即9月19日,中国便向国际联盟报告日本入侵。国联在1个月内曾三次做出要求“双方”“撤兵”的决议。对这一本身并不公正(要中国撤兵实属荒谬)的要求,日本置之不理,西方列强的措施只是派调查团前来东北。其实,东三省当时面积有80万平方公里,日本侵占如此广大领土的事实举世皆知,何用“调查”?最后的调查结论只是建议共管东北。日本却以退出国联相对抗。南京政府仰仗国际干预的希望完全落空。

当时驻国联的中国代表顾维钧曾有悲痛的回忆:当他向各国代表逐个求援时,得到的最令他无地自容的回答是:“你们自己都不抵抗,怎么能期望别人替你对付日本?”

在强权和实力主导国际舞台的状态下,中国在反侵略时只有自己表现出意志和力量,才有可能争得外援,否则别国往往只会趁火打劫。从李鸿章“以夷制夷 ”的失败,到南京政府乞求国联干预落空,都证明了这一点。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中国人民吸取了“九一八”的教训后,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终于发出愤怒的`吼声:以1937年“卢沟桥事变 ”为标志,停止了妥协退让,从青纱帐到万山丛中,中华大地到处燃起了抗日烽火,原始的大刀也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正是这种持久的英勇抗战,在世界上引起普遍钦佩,一些大国也因感到中国有力量可借用才采取援华政策。毛泽东在争取外援时,特别强调要坚持自力更生的原则。当日本战败,美英苏三强国根据《雅尔塔协定》要在中国特别是在东北划分新势力范围时,中国共产党人以进军东北、展开解放战争的方式,向这一体制提出了坚决的挑战。东北的解放和中国革命随之取得全面胜利,说明同强敌斗争必须以我为主,在强调自力更生的前提下争取外援,这样才是取得胜利的保障。

民族团结和奋发自强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当年日本侵略者以少量兵力就敢欺凌中华大国,认定南京政府和东北当局均不敢抵抗,一个重要根据便是中国的分裂和内战不息,民众处于一盘散沙状态。然而,历史辩证法无情地惩罚了侵略者。巨大的民族灾难反而唤起中国空前的民族觉醒和团结,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中国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事实证明,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中华民族走向强盛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保证。

抗日战争胜利已有50多年。然而,在日本仍存在着如何对待当年的侵略历史这一重大问题。温故而知新。历史是现实的镜子,承认和正确说明侵华的事实,对今后日本的走向及中日关系仍有重要意义。当初东洋列岛上的军阀、财团和政客们发动侵略他国的大规模战争,其指导思想便是自认为“天照大神”子孙的大和民族最优秀、理应统治“大东亚”乃至世界的“皇国史观”。而战后日本能获得繁荣发展,恰恰在于实行了和平宪法,改变了侵略政策。如今日本一小撮右翼势力又为过去的“皇国史观”招魂,把侵占他国说成正当行为,鼓吹“大东亚战争”是“正义”之举。日本如果任由这种思想发展,便会有重走军国主义老路的危险。因此,国人需经常回顾历史经验教训,奋发自强,警惕、谴责日本右翼势力的谬论,如此才有助于防止历史的悲剧重演。

;

⑸ 九一八手抄报图片

九一八手抄报:

九一八来历:

1932年,杨靖宇受命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职。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他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最后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日军对他的身体进行解剖,发现附中除了棉花和树叶再无其它东西。

⑹ 9月18日事变手抄报图片

九一八事变:

是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的序幕。由石原莞尔和板垣征四郎策划,日军关东部队在民国二十年(1931年)9月18日炸毁了南满铁路在沈阳柳条湖附近的路段,原计划挑衅中国军队,但中国军队并没有动作,日本便诬陷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进军入东三省。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开始,此后东北三省被蹂躏、奴役达14年之久;也是中国各阶层人民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掀起空前规模的抗日救国高潮的开始,对中日两国历史均具重大影响。直至今日,9月18日在中国许多非正式场合都被称为“中国国耻日”。

影响:

1、“九一八”事变揭开了日本对中国、进而对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进行全面武装侵略的序幕。

2、“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各地人民纷纷要求抗日,反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主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东北人民奋起抵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先后出现了东北义勇军和各种抗日武装。1936年2月,东北各抗日部队统一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联军团结广大群众,进一步开展了广泛持久的抗日武装斗争,有力地配合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抗战。

3、“九一八”事变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它是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吞并中国、称霸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而采取的一个蓄谋已久的重要侵略步骤。

4.东三省的迅速沦陷,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中华民族的危机日益加深。

5.加剧了中华民族的危机,从此中日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的主要矛盾,阶级和党派矛盾下降为次要矛盾。

6.激发了学生,工人阶级,爱国政治派别等力量的爱国运动,他们对国民党政府施加压力,强烈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抗日。抗日民族运动就此兴起。

7.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加剧了英美与日本直接的矛盾。

⑺ 纪念九一八事变小学生手抄报图片大全简单又漂亮

国民政府

外交努力

1931年9月19日,中国驻国际联盟的全权代表施肇基向国联报告事件,请国联主持公道;

1931年9月19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正廷向日本公使重光葵提出严重抗议;9月21日施肇基正式向国联提出申诉;

1931年9月23日,中国政府就此事照会美国政府,希望对方“深切关怀”。

内部决策和应对

当时张学良下令“不抵抗”也受到国民政府内部部分人士的严厉批评。邵元冲(时任立法院副院长)指出:“所谓不抵抗者,乃不先向人开火攻击,并非武装军人遇敌来袭击至包围缴械时,犹可束手交械而谓之为不抵抗主义者。民族主义、国民精神丧失已尽,安怪异族长驱如入无人之境也。”(《邵元冲日记》,第774-775页)戴传贤(字季陶)、朱培德在1931年9月20日致蒋介石的电报中也说:“政府只有始终宣示和平,从国际上做功夫,然当地竟无一舍死之人,恐外无以启世界对中国之信赖,内无以立后代儿孙之榜样。”(《戴传贤、朱培德呈蒋主席九月哿电》,台北:总统府机要室藏,《革命文献拓影》,沈阳事变,第24—25页)

1931年9月30日,国联通过决议重申日本撤兵承诺。但1931年10月8日关东军又轰炸了锦州。此后,随着日本政府和外务省约束不了军方反而屈从乃至追随军方扩大侵略,蒋介石、南京政府逐渐看清事实,开始命令张学良抵抗。

11月,日军进攻黑龙江省时,黑龙江省代理省主席马占山公开通电率部抵抗,蒋介石致电嘉奖鼓励马占山称“我方采取自卫手段,其属正当。幸赖执事(指马占山)指挥若定,各将士奋勇效命,得以催败顽敌,保全疆土,虞电驰闻,何胜愤慨”,张学良也电示马占山“死守”“勿退”。至11月中旬,马占山报告日军攻击江省,希望向国联报告,请求制止,蒋介石电告马:对江省抗战,“已急催张副司令派队援助”,并正式任命马占山为黑龙江省主席。

1931年11月14日,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大会通过决议“严令各省文武官吏若遇外侮入侵,应做正当防卫,严守疆土,与城存亡,不得放弃职守”。会上还作出了蒋介石率兵北上抗日的决定。

1931年11月23日,蒋介石致电张学良:“警卫军拟由平汉线北运,以驻何地为宜?中(正)如北上将驻于石家庄,兄驻北平,则可内外兼顾,未知兄意如何?”(从蒋的电文也可以看出蒋张之间的关系名为上下级,实则遇事只能跟张商量。)随后蒋调兵遣将准备北上,但是对于中央军进入自己地盘一事,张未予响应。

黑省沦陷后,1931年底,日军继续进逼锦州。1931年12月8日,针对张学良准备放弃锦州,蒋介石致电张:“锦州军队此时勿撤退。”张学良不予理会。随后1931年12月15日,蒋介石在粤方的逼迫下下野。1931年12月25日和1931年12月30日,接替蒋上任的以孙科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两次电令张学良“对于日本攻锦州应尽力之所及,积极抵抗”、“惟日军攻锦紧急,无论如何,必积极抵抗”,但是均为张学良拒绝,张擅自率各部于1932年1月2日撤出锦州。日军随即占领锦州及绥中一带,实现了对东三省的完全占领。

;

⑻ 918事件手抄报图片大全

中国人民永远的伤疤

“九一八”事变及此后的全面侵华争,是中国人民永远的伤疤。1931年~1945年,大半中国被日军践踏,930余座城市被侵占,4200万难民无家可归;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

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

才能欢聚一堂?

⑼ 9·18事变手抄报图片

9.18事变手抄报图片

九一八来历:

⑽ 九一八事变图片

九一八事变的图片如下:

1931年9月18日夜,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

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使东北3000多万同胞饱受亡国奴的痛苦滋味。

(10)九一八图片大全可爱扩展阅读:

影响

九一八事变及时向全国人民敲起警钟,“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越来越成为华夏儿女的共识。在民族危机感逐步加深的过程中,民族责任感也迅速提高,并付诸实践;许多爱国知识分子积极发表政见和主张,呼吁全国人民“人人应视为与己有切肤之痛,以决死的精神,团结起来作积极的挣扎与苦斗”,广大民众和各界人士以各种形式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阅读全文

与九一八图片大全可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霸气图片男生双重人格 浏览:508
缝线动漫图片 浏览:524
简单画卡通小狗的图片 浏览:290
看美女的屁股大图片 浏览:552
舌头特别长的男生图片 浏览:979
白色马靴子搭配衣服图片冬季 浏览:679
女孩子拿着烟和酒的图片 浏览:496
word在图片中画线 浏览:565
三岁男孩发型图片大全 浏览:486
背景可爱女孩图片着人 浏览:921
黑夜戴卫衣帽子的男生图片 浏览:335
男生摆耶手势真人图片 浏览:838
儿童短发型女图片大全 浏览:156
朴素女孩图片 浏览:381
炖菜大全家常菜图片 浏览:253
头像太阳可爱图片 浏览:985
霸气超拽女生图片 浏览:330
女生跑步衣服搭配图片 浏览:74
男生晚上运动图片 浏览:764
两个女动漫图片 浏览: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