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布依族的服饰有哪些特色和种类
布依族男女多喜欢穿蓝、青、黑、白等色布依族服饰布衣服。青壮年男子多包头巾,穿对襟短衣(或大襟长衣)和长裤。老年人大多穿对襟短衣或长衫。
妇女的服饰各地不一,有的穿蓝黑色百褶长裙,有的喜欢在衣服上绣花,有的喜欢用白毛巾包头,带银质手镯、耳环、项圈等饰物。惠水、长顺一带女子穿大襟短衣和长裤,系绣花围兜,头裹家织格子布包帕。花溪一带少女衣裤上饰有“栏干”,系围腰,戴头帕,辫子盘压头帕上。镇宁扁担山一带的妇女的上装为大襟短衣,下装百褶大筒裙,上衣的领口、盘肩、衣袖都镶有“栏干”(即花边),裙料大都是用白底蓝花的蜡染布,她们习惯一次套穿几条裙子,系一条黑色镶花边的围腰带。婚前头盘发辫,戴结花头巾;婚后则改戴"假壳",用青布和笋壳做成。在罗甸、望谟等地的布依族妇女,都穿大襟宽袖的短上衣和长裤。睛隆、花溪等地的妇女穿长到膝部的大襟短上衣和长裤,衣襟、领口、裤脚镶有花边,系绣有花卉图案的围腰,她们头上大多缠有青色花格头巾,有的脚上还穿细尖尖而朝上翘的绣花鞋,也有的穿细耳草鞋。都匀、独山、安龙等县部分地区布依族妇女的服装和汉族妇女基本相同。布依族妇女喜戴银手镯或骨手镯,戒指、银簪、项圈等饰品。
布依族服饰面料多为自织自染的土布,有白土布,也有色织布。色织布多为格子、条纹、梅花、辣子花、花椒、鱼刺等图案,多达两百多种。服饰色彩多为青蓝色底上配以多色花纹,有红、黄、蓝、白色等,即庄重大方,又新颖别致。反映了他们纯朴善良、温和热情的性格。
2. 布依族的服装是什么
布依族服饰作为一种物质文化现象,其产生与变化总是与社会的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自古以来,布依族就居住在我国南盘江,红水河流域及支流上。布依族地区地形复杂,高山险地是每个布依族地区的自然屏障,布依族是从古越人发展而来的。
其服饰大体上都保留着古老的特点,《旧唐书·西南蛮》载:“男子左衽、露发、徒跣。妇女横布两幅,穿中而贯其首,名为通裙”。布依族的传统服饰是男着衣衫,女穿衣裙,妇女衣,裙均有蜡染、挑衣、刺绣图案装饰。因为布依族居住在热带地区,气候炎热温暖,这种宽松的衣裙符合气候特点。
2014年11月11日,布依族服饰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4月5日,贵州望谟举办民族服饰设计展演,展布依族服饰之美。
3. 女孩耗时247天拍摄了56个民族的服饰,她镜头下的民族服饰有哪些特色
近日,一个关于“湖北女孩247天拍摄56个民族服饰”的话题登上抖音的热榜,她就是费青。
想当初她完全没想到自己的今天,虽说当初学表演专业的她,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憧憬。然而三年的社会现实让她认清楚了现实的残酷。北京不能再成为她的容身之所,于是她便动身前往老家湖北,那时她得知抖音等自媒体,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平台去继续她的梦想,起初是准备拍摄汉服,但当时汉服已是非常火热,流量热度完全不能把她支撑起来,后来无意间接触到民族文化,她便专攻这方面,通过学习和了解,她发布了自己第一部关于苗族服饰的视频,镜头中的她热情活泼的灵动美打动了很多人,为她赢得流量的同时也赢得了自信,如今转眼已过了247天,她结束了56个民族的拍摄,成长了很多,也让很多人记住了她。
短视频的创作完美收官,但镜头中她带给我们的精彩演绎更是让我们意犹未尽!
4. 中国56个民族服饰图片及介绍是什么
1、蒙古族
蒙古族服饰包括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等。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春秋穿夹袍,夏季着单袍,冬季着棉袍或皮袍。男袍一般都比较宽大,尽显奔放豪迈。女袍则比较紧身,以展示出身材的苗条和健美。男装多为蓝、棕色,女装则喜用红、粉、绿、天蓝色。
5. 布依族的服装是什么
布依族的服大体上都保留着古老的特点。《旧唐书·西南蛮》载:“男子左衽、露发、徒跣。妇女横布两幅,穿中而贯其首,名为通裙”。布依族的传统服饰是男着衣衫,女穿衣裙,妇女衣,裙均有蜡染、挑衣、刺绣图案装饰。
布依族服饰作为一种物质文化现象,其产生与变化总是与社会的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自古以来,布依族就居住在我国南盘江,红水河流域及支流上。2014年11月11日,布依族服饰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 布依族服饰的服饰区别
生活南北盘江两岸的布依族,一直保留着传统的民族服饰。布依人的男子服饰和女子服饰有很大的区别,但服饰都是由布依族妇女用自纺、自织、自染、自绣的布料缝制而成。靛染所用的靛是用“蓼蓝草”浸泡过滤制成。人们用靛青把布染成深蓝、中蓝、浅蓝,灰、深灰、青色和月白色等色泽。染布分大缸和小缸,大缸洗染,织前染色的有花蓝格子头帕、头巾、白底花蓝格子带等。织后染色是用早晨的阳光和露水等古老方法漂白后的布料,若染青布就在家庭小缸进行染制,若染其它颜色的须要到洗染专业户那里去染制。洗染前,首先把蓝靛放入大染缸,加适量的水、石灰、白酒、土碱等原料,通过化学反应后再放白布,要多次取放、冲洗,直到布已染成所需颜色。然后把牛皮熬成的胶上在布料上,用脚踩石滚把布滚平直至有光泽为止。用小缸染青布,就是把蓝靛放于小缸中,放适量的水,加适量的石灰、土碱、白酒或米酒等原料,使其起化学变化之后,才把白布用水煮而后下缸。下缸后,每天取放三次,三天冲洗一次,这叫“头风”。好的染缸只需要三风,不好的染缸,则要染四风,才可“上药”。“上药”是取野糖梨树皮和红籽刺皮加清水熬成紫红色的水汁,把已染上色的布放于紫红色汁中浸染,取出晒干,再次下染缸进行浸染,同样每天取放三次。三天后,经过最后一次冲洗,晒干后,即成理想的青布。染青布的工序有以上三道,缺一不可,尤其是“上药”就跟冲洗相片时定影和上光一样重要。
刺绣,布依语称为“谷绣”,是贞丰布依族又一传统纺织工艺。刺绣是布依族女孩必须学会的手艺,布依男青年往往以此作为选择配偶的重要标准之一,更是妇女显示其才能聪明灵巧、富于创造的具体体现。刺绣一般都是将图纸剪贴在绸缎上进行。种类有“贵高作”、“贵杂玛母”、“贵独粑”、“贵银钩”、“万字海”、“银钩闹老”等几十种。图案多为房舍楼阁、鱼虾龙蛇、河流船帆、飞禽走兽、花草林木、山水田园等,也有人物描画和传说中的神话故事,整个图面精细别致、古朴典雅。刺绣可用作服饰、帐檐门帘、桌布、被面、背带、头帕、荷包、挂包、鞋面、手帕等装饰。
纺织,将备好的花条系在纺纱机上摇、拉成锭,把线锭回成线圈,脱下线圈用清水浸湿后,再放入白米浆中煮二小时左右,然后取出挂于长竹竿上风干。这样上浆的目的,是使棉线增强拉力和挺度。线风干以后,就拿套在线架上回裹在滚筒上成线锭,再把线锭一个一个排列在线架上进行牵引。要做多长多宽的布,牵引时,根据纱锭多少和棉线根数来决定。牵引的这些线都是经线,经线的多少决定布的宽窄和厚薄,经线历来都是偶数线头,不要单数,这是筘门固定好了的。竹筘中有360、384、408、432、456、480根线头几种规格。选定筘门后,就把经线一根一根地进行钻筘上帘,随即将全部经线裹在滚轴上,然后装机纺织。
编布用木质结构织布机。在编织过程中,除平板白布是使用单梭、双帘、双踏板外,其余各种花布要用四把梭子、八匹经线八个踏板。编织花格布时,四把梭子各装上所需颜色的纬线摆在面前,编织者根据花纹图案的需要,更换梭子,两脚按一定的顺序蹬踩踏板,使经线张开所需的纬口,梭子从中来回有节奏地钻行,手脚要协调,动作要敏捷熟练自如,编成的布才紧密平整,花纹有条不紊,工艺才过关。
蜡染,蜡染的花纹图案多为花草或几何图形,常见的有蕨菜花、团花、小花、牵牛花、喇叭花、漩涡、花辩、锯齿、三角、方格、菱形、太阳、水波、龙凤、鸳鸯、野鹿、双寿双喜等。这些花纹图案中,有同形组合成花,多形组合成体;有的花上套花,花中显花,方圆并蓄,蜡染布多用于妇女服饰上,或用作床单、被面、帐檐等。
布依族男子服饰在历史上演变较快,式样比女装简单,制作费工少,朴素简便。其样式有长衫和对襟衣两种。长衫有蓝、黑、白三种,均为宽襟右侧开扣,白色长衫为孝服。男式的对襟衣均为胸前排扣,裤子为大吊裆,裤脚直筒,裤口宽八、九寸。老年人、成年人根据季节、环境不同或包蓝黑花格帕或包青帕或包白帕。老年人大多头缠头帕,上身穿青或灰长衫,下穿蓝或青吊裆直筒裤,脚穿布鞋或胶(皮)鞋。而成年人的打扮则是头裹蓝黑花帕,上穿蓝或灰对襟衣,下穿吊裆直筒裤或现代流行裤,脚穿毛边布鞋、胶鞋或皮鞋。
布依族妇女服饰,因居住的环境气候不同,服饰也不尽相同,较有代表性的是居住在贞丰县珉谷、者相、北盘江、长田、挽澜等乡镇布依村寨的布依妇女服饰。其装束是:婚前发辫绕头,婚后结发髻,罩上马尾编成的网套、扎银簪。热天,中青年妇女喜包盘盘头,显得干净利索,落落大方。冷天则包牛角帕以御寒。老年妇女一年四季多包角头,上装是窄领、胸宽、右侧开扣,肩部均是三寸青布盘肩并镶花边,衣袖宽口,袖口用五寸青布接成,接头镶“栏杆”,衣长及臀部,边幅前后都呈弧形;下装着自染的青色吊裆直筒土布裤,裤口尺许,毛边,脚穿绣花尖尖鞋或各种布鞋或胶鞋等。上装着青布作底,绸缎作心且绣上各色图案的花围腰。用绸缎制作并镶有栏杆的围腰带,打活结,使其垂吊于背后腰带处;手上戴有骨玉,银手镯;青年人还佩戴银扣、银蝴蝶和各种银花。
花围腰最富有民族特色和考研价值,据民间传说,系于胸前的围腰胸花,绣有布依房舍楼阁、流水船帆、龙蛇鱼虾、山水草木、田园风光等代表布依家园,而胸花下往左右两边彩色栏杆绣条则表示南北盘江,系于身后打活结的两条围腰飘带表示南北盘江汇合后漂流的红水河。整块花围腰是布依族家园居住的南北江、红水河组成,其土地肥沃,水源丰沛,田园秀美。布依女因有一件美妙的花围腰而自豪,受人夸奖。在长期的靛染生产实践过程中,贞丰布依人练就和掌握了凉布、撒布、抛布、滚布、捶布、叠布等高超、娴熟的技艺,有很高的研究、参考价值。
童装最具特色的当属童帽,童帽是根据各位母亲的喜爱和艺术欣赏水平,气候特点和娃娃的脸型而选用各色布和绸缎缝制,大多选用鲜色的栏干镶边,挑选鲜色的丝线刺绣。童帽形状各异,花样喜人,有仿动物头面缝制的,如猫头帽、狮头帽、兔头帽等;有仿古代头盔的包耳帽,有仿古代文官的乌纱帽等。帽子面前,都要钉满银质罗汉或玉石罗汉,或钉上“长命富贵”等吉祥字样的玉扣;帽子背后,吊有彩色耍须和数个银质的小铃铛,琳琅满目,惹人喜爱。
布依族服饰是聪明智慧的布依人在山川秀丽、气候宜人、田土肥沃、诗情画意的北盘两岸,用自种的棉花自纺、自织、自染、自缝、自绣的各色土布制作的民族服装样式。虽经历史磨砺,仍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蜡染及缝染、叠染、枫香染,蜡染多为青、兰底白花,花色文静素雅,与身处的自然空间环境,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融为一体,达到人与自然的美妙和谐。缝染,更为古老,不用蜡水画图案,而是用扎染工艺,即凭技艺用手将布料缝捏缝制成所需花纹后再浸染,技艺要求高,花纹风格与蜡染各领风骚。
布依族服饰,经三千多年的历史演进与传承,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服饰文化圈,它包涵了种、纺、织、染、绣、缝以及凝结了纺织文化背景中的民俗文化特征,构成了以纺和织为母体的布依布,蜡染、刺绣、挑花、镶缀、裁缝、服饰等系列纺织文化现象,是布依族文化精髓的集中体现之一。同时,布依族服饰质料款式结构所表现出来的不仅是一种形式的美,如色调的冷暖、色彩的淡雅、节奏的明快、韵律的流动、构图的疏密粗犷等等;同时也表达布依族人民的精神、观念、心理、情感、意志、审美等深含的内容,布依族人正是通过其服饰给人质朴自然之美。
从布依族服饰原料的染织技艺现状来看,部分地区还传承纺纱、织布、靛染、蜡染、挑花刺绣的传统,大多数地区的传统服饰技艺都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外来文化的强烈影响而逐渐消失。特别是青年人审美性趣的多元化,加上种棉、轧花、搓棉、弹棉、纺线、织布、蜡染的布依人家越来越少,自纺自织自染自缝的传统工艺遭遇严重的挑战。加之现在外出打工和读书的中青年人,服装与时俱进,变化极大,在家劳作的中青年人,除走亲访友,赶集交易要礼节性地穿本民族服装外,平时皆着汉装,昔日辉煌的布依服饰于今有濒临消失的危险。
7. 56民族服装图片
56个民族的服装图片如下:
1.柯尔克孜族、拉祜族等民族服饰:
(7)布依族女孩民族服装图片扩展阅读:
《中国少数民族服装》是中国各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以及节庆礼仪场合穿用的民族服装。中国55个少数民族的着装,由于地理环境、气候、风俗习惯、经济、文化等原因,经过长期的发展,从而形成不同风格,五彩缤纷,绚丽多姿,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8. 布依族的民族服饰
布依族多居住在平坝或靠近河谷的村寨里,男女多喜欢穿蓝、青、黑、白等色布服装。青壮年男子多包头巾,穿对襟短衣(或大襟长衫)包头巾,长裤。老年人大多穿对襟短衣或长衫。妇女的服饰各地不一,有的穿右衽大襟衣,着长裤或褶子裙,戴银质手镯、耳环、项圈等首饰。有的喜欢在衣服上绣花,有的喜欢用白毛巾包头。
布依族姑娘从小就有制作蜡染的灵气,她们所穿的服装大都是亲手缝制,合身得体,古朴典雅。
9. 56个民族的服饰各有什么特点
1、蒙古族
蒙古族服饰包括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等。男装多为兰、棕色,女装则喜欢用红、粉、绿、天蓝色。腰带用绸缎或棉布制成。靴子分皮靴和布靴两种。佩挂首饰、戴帽是蒙古族习惯。
2、回族
最具有民族特色的是礼拜帽,一般用白布制成,式样为无檐小圆帽,现成为民族标志。回族妇女习惯戴披肩盖头,只把脸露在外面,姑娘用绿色,中年用青色,老年用白色。
3、苗族
苗族服饰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妇女典型的装束是短上衣,百褶裙。衣料在过去以麻织土布为主,使用蜡染、刺绣工艺。配饰以头、颈、胸及手等部位的银饰为多见。
4、傣族
傣族男子多穿圆领大襟或对襟小衫,下着长裤,白布或蓝布包头。妇女穿长筒裙和短衫,梳各种发式。傣族人民崇拜孔雀和大象,常将孔雀和大象的团编织在衣物上。
5、傈傈族
傈傈族男子上穿或长或短的麻布衫,下着及膝黑裤,头戴黑色包头,身背箭包和砍刀,左耳戴珊瑚耳坠,系围裙,青布包头,背手工缝制挂包,头戴“噢乐”。
6、藏族
农区男子一般穿黑白氆氇或哔叽藏袍,外束色布或绸子的腰带;妇女藏袍内衬各色绸衫,腰前围“帮典”。牧区男子多穿皮袍,外束腰带;妇女皮袍以围裙料和红蓝绿呢镶宽边。
7、壮族
壮族男子多穿对襟的上衣,纽扣以布结之。扎头巾。妇女穿藏青色或深蓝色矮领、右衽上衣;下着黑色宽肥裤子。节日或赶墟歌场穿绣花鞋。服饰一般都用自织的土布制成。
8、朝鲜族
朝鲜族男子通常穿短款上衣,斜襟、左衽,宽型袖筒,下渗穿宽腿、肥腰、大档的长裤。外出时喜欢穿斜襟长袍,无纽扣,以长布带打结。女服则为短布长裙,叫“则、契玛”。喜欢用黄、白、粉红色布料。
9、高山族
高山族服饰有地区差异。台湾南部男子穿对襟长袖上衣,外套坎肩式断骨啊,系宽腰带,垂其两端的作为前裙。用黑布缠头。经常戴藤盔或木盔。女子服饰分为短衣长裙、长裙下裳和裸露式三种款式。头戴木制八角头盔。喜欢佩戴饰物。
10、纳西族
以自织的麻布或粗布为衣料,青壮年喜穿白色,老人喜欢黑色。女子喜穿红蓝紫色、钉双排扣字的上衣,浅蓝或白色衫里的双层摆着长裙。腰束红、黄色彩带,脚穿情不绣花鞋。最具特色的是“七星披肩”。
11、布朗族
现在布朗族服饰与早期服饰有了很大差异。男子上着圆领对襟长袖的青布衣,下穿宽脚长裤。头饰因年龄有所差异。服饰的用料多为自织的土布。
12、阿昌族
阿昌族男子一般穿对襟上衣,黑色长裤,背“简帕”和“户撒刀”。未婚女一般穿短衣、长裤,将辫发盘于头顶。已婚妇女一般穿短衣,及膝筒裙,束髻,并用黑布或蓝布缠成高达尺许的包头,戴各种银饰。阿昌族喜欢把鲜花插在头上。
13、怒族
男子服饰为交领长衫,及膝长裤,穿时前襟上提,束腰带。蓄发,并用青布或白布包头。裹麻布绑腿。妇女穿右开襟上衣,衣及脚踝的裙子,套黑色或红色的坎肩。喜欢用红藤做缠头或腰箍。
14、鄂温克族
服装样式主要有大毛上衣、短皮上衣、羔皮袄、皮裤、皮套裤、皮靴等。喜爱蓝、黑色的衣服。男子夏戴布制单帽,冬戴圆锥形皮帽,顶端缀有红缨穗。妇女普遍戴耳环、手镯、戒指,或镶饰珊瑚、玛瑙。
15、鄂伦春
无论衣服鞋帽还是生活用品,都以狍皮为原料。男女冬季皆穿长袍。皮帽用狍油皮头精制而成。女帽镶有花边,顶端缀着红绿浅穗。年轻人穿用的衣服、裤子和手套,多用柞数树煮水揉染成黄色。
16、赫哲族
鱼皮衣是赫哲族的重要标志。喜欢穿大襟长袍,外套坎肩或短褂。男子的裤子多用怀头或哲罗、狗鱼皮制成,腰上端为斜口。妇女的裤子多为齐口并镶有或绣有各种花边。男女都穿鱼皮靰鞡。
17、门巴族
门巴族服饰有地区差异,门隅地区皆穿藏式的氆氇长袍,束腰带,戴褐色小圆帽,脚穿筒靴。墨脱地区喜穿棉麻衣服。男子留长发,佩耳环和腰刀。妇女穿花色裙子,发辫盘于头顶,以彩色的线装饰。
18、白族
崇尚白色。白族男子身着白色对襟上衣和黑领褂,下穿白色长裤,头缠白活蓝色手帕,肩挂手绣挂包。妇女多穿白或浅蓝色右衽上衣,下着白或浅蓝色宽裤,腰系绣花短围裙,足蹬绣花鞋。
19、保安族
保安族男子穿白布衫,青布坎肩,黑蓝灰色长裤,头戴布制圆顶小帽;妇女穿大襟袄、坎肩,喜爱红色、绿色等色彩,一般要戴盖头。保安腰刀是最具特色的佩饰。
20、布依族
布依族男子上穿对襟或大襟的短衣,下着长裤,也有穿长衫长裤,头缠青色或花格头巾,或将白色印花头帕搭在头上。喜欢佩戴银质手镯、足蹬尖鼻绣花鞋。
21、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服饰以袍式为主。男子头戴皮帽,身穿长袍,下着皮裤,脚蹬皮靴。妇女以布衣为主。颜色多为蓝色、黑、灰。妇女擅于手工刺绣。发式及装饰品因地而异,有的用白布或白毛巾包头,佩带各式耳环。
22、德昂族
德昂族男子一般穿黑色的大襟上衣,宽而短的裤子,戴黑布或白布头巾,两端挂彩球。妇女服饰有地域和支系的区别。通常分衣裤式和衣裙式。德昂族服饰最醒目的是妇女身上的腰箍和彩色艳丽的小绒球。
23、东乡族
东乡族男子多穿宽大长袍,束腰带,挂腰刀、烟荷包等。妇女多穿绣花衣服,式样为圆领、大襟、宽袖。下穿套裤。男子戴平顶无檐白、黑软帽。妇女在家戴绣着花纹的便帽,外出时戴丝绸盖头。首饰以银耳环、银手镯、玛瑙珠子为主。
24、侗族
侗族男子的上衣有对襟、左衽和右衽三种,下着长裤,裹绑腿。女子穿裙时,上身以开襟紧身衣相配,胸部围青色刺绣的“兜领”;穿裤时,以右衽短衣相配。喜佩戴银质饰物。衣料多为自织自染“侗布”。
25、独龙族
独龙族普遍穿上了布料衣装,但仍在衣外披覆条纹线毯。独龙族的佩饰颇具特色,均喜欢把藤条染成红色作为手镯和腰环饰物。男子出门比佩砍刀、弩弓和箭包;妇女头披大话毛巾,项戴料珠。
26、俄罗斯族
俄罗斯族男子多穿长及膝盖的套头衬衫和细腿裤,春秋穿粗呢上衣或长袍,冬天则穿羊皮短衣或皮大衣。妇女夏季习惯于穿粗布衬衣,对襟长袍,下穿毛织长裙。男女都穿毡靴、皮靴和皮鞋。男子普遍喜欢戴呢帽和带耳罩的毛皮帽。
27、哈尼族
哈尼族男子上穿对襟衣、下着长裤,用黑布或白布包头。妇女服饰主要为棉布衣裙和长、短裤。喜欢穿青色衣服,有的地方甚至每洗一次衣服都要用蓝靛将衣服再染一次。
28、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男子主要有皮大衣、皮裤、衬衣、长裤、坎肩、袷袢等。皮裤肥大。衬衣、长裤多用白布。妇女穿以绸缎、花布、毛纺织品缝制的连衣裙,喜欢选用红、绿、淡蓝色。妇女的帽子、头巾颇有讲究。
29、基诺族
男子穿白色圆领无扣的对襟上衣,及膝的宽筒裤,裹绑腿,长布包头,戴竹木或银质的耳环。妇女穿圆领无扣短上衣,内衬紧身衣或胸兜。下短裙,裹绑腿,头戴尖顶帽。服饰原料多为棉麻混纺的土布,颜色以原色为主。
30、京族
京族服男子一般穿及膝长衣,袒胸束腰,衣袖较窄。妇女则内挂菱形遮胸布,外穿无领、对襟短上衣,衣身较紧,衣袖很窄,下着宽腿长裤。京族最有特色的装饰是他们的斗笠。
31、景颇族
景颇族崇尚黑色。男子穿对襟短衣。裤子为短而宽的裤筒。青年人用白布包头。外出挂长刀或扛火枪。妇女上衣为对襟或左襟的黑色短衣,缀满银袍和芝麻铃。下穿筒裙,裹毛织护腿,喜佩银质物。
32、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族男子服饰为白色绣花边的圆领衬衫,外套无领长衫“袷袢”,袖口黑布沿边。衣外系皮带。下穿宽脚裤。女子服饰宽大无领,镶嵌银扣的对襟上衣。皮或布制的坎肩。一年四季都戴圆顶小帽。
33、拉祜族
拉祜族服饰以黑为美。男子穿对襟短衫、黑布长裤,戴黑便帽或头巾裹头。妇女穿开襟、开叉长衫,下着长裤,头缠长头布,两端彩色长穗,裹绑腿。妇女戴银环,挂“普巴”。男子则佩戴葫芦、火枪。
34、黎族
黎族男子一般穿对襟无领上衣和长裤,缠头巾插雉翎。妇女服饰有地区差异,穿黑色圆领贯头衣,下穿紧身超短筒裙,花色艳丽。或身着黑、兰色平领上衣,下着色彩艳丽的花筒裙,头系黑布头巾。
35、珞巴族
珞巴族男子穿藏式氆氇长袍,外套黑色羊毛坎肩,及腹部。背披野牛皮。头戴熊皮圆盔和藤条圆盔。佩挂弓箭、腰刀。妇女穿无领窄袖对襟上衣。围紧身筒裙。男女赤脚、蓄发,头发后面披散,额前齐眉。
36、满族
满族过去一年四季都穿袍服,袍服中最具特色的是旗袍。初是长马甲形,后演变成宽腰直通式。坎肩是满族服饰的突出特点。满族把深绛色看做福色,崇尚白色。
37、毛南族
毛南族男子以前有着唐装的,也有穿琵琶襟上衣的。妇女则穿右襟上衣,宽脚滚裤边。上衣襟边及袖口有三道镶边。衣料多为青、蓝色。”顶卡花“(花竹帽)是毛南族手工产品中的精品。
38、仫佬族
仫佬族崇尚青色,服饰朴素。妇女穿大襟上衣、长裤。姑娘梳辫,婚后结髻。老妇用青布包头,腰扎围裙。男子穿对襟上衣、长裤,戴碗形青布帽。多穿草鞋或布鞋。面料是自纺自织的蓝靛染成的土布。
39、普米族
普米族妇女服饰有地域差异。兰坪、维西一带穿大襟短衣,长裤,外套黑褐色坎肩,系围裙,梳辫子。宁蒗、永胜一带穿右襟短衣,白色褶裙,披羊皮披肩,束彩色腰带。发辫以粗大为美,冲上白色。
40、羌族
羌族男女皆穿麻布长衫、羊皮坎肩,包头帕,束腰带,裹绑腿。男子长衫过膝,梳辫包帕,穿草鞋、布鞋或牛皮靴。喜佩挂火镰和刀。女子衫及踝。腰束绣花围裙与飘带。脚穿云云鞋。挑花刺绣久负盛名。
41、撒拉族
撒拉族男子多穿白衬衫、黑坎肩,束腰带,着长裤、穿”洛提“或布鞋,头戴圆顶帽。妇女穿短上衣,套黑或紫色坎肩,着长裤,绣花布鞋。少妇戴绿色盖头,中年妇女戴黑色盖头,老年妇女则戴白色盖头。
42、畲族
畲族男子过去一半穿着色麻布圆领、大襟短衣、长裤。妇女服饰因居住地区不同,款式各异,以象征万事如意的”凤凰装“最具特色。畲族对自然色兰色和绿色具有特殊的爱好。红、黄、黑也是常用的颜色。
43、水族
水族男子穿大襟长衫、长裤、青布包头,草鞋或布鞋妇女穿圆领大襟蓝色宽大半长衫、长裤,青色绣花围裙,绾发,头缠青布或白布帕,绣花鞋,盛装时戴各种银饰。水族纺织和印染技术有相当高的水平。
44、塔吉克斯坦族
塔吉克斯坦族男子平日爱穿衬衣,外着无领对襟的黑色长外套,冬天着光板羊皮大衣。妇女喜穿连衣裙。男戴黑绒布圆形高筒帽。女戴圆顶绣花棉帽。男女皆穿皮靴。塔吉克斯坦族妇女擅长手的工技艺是刺绣。
45、塔塔尔族
塔塔尔族男子多套头、宽袖、绣花边白衬衣,齐腰黑色坎肩或对襟、无扣上衣,下配黑色窄腿长裤。妇女穿宽大荷叶边连衣裙,多黄、白、紫红色外套西服上衣或深色坎肩。男戴绣花小帽或圆形平顶花帽。妇女戴嵌珠小花帽加披头巾。
46、土家族
土家族男子过去穿琵琶襟上衣,缠青丝头帕。妇女着左襟大褂,滚两三道花边,衣袖比较宽大,下着镶边筒裤或八幅罗裙,佩戴金、银、玉质饰物。现只有喜庆节日、隆重集会或边远山村,才穿传统服饰。
47、仡佬族
男女皆穿裙,男子裙短,女子群长。用一幅布围于腰际,无褶皱,如桶状,谓”桶裙“。
48、土族
土族男子冬穿斜襟光板皮袄和羊毛褐衫,其他季节穿小领、斜襟长袍或白色高领短褂,黑或紫色大襟坎肩,下穿长裤,系腰带、围肚。头戴白毡帽,穿绣花布鞋。妇女坎肩以黑、紫或镶边的蓝色衣料缝制,腰系花纹彩带。绯红色镶白边百褶裙,套镶白布裤筒。足蹬彩云绣花长筒鞋。头饰用五色瓷珠把银耳环串起,垂在胸前。
49、佤族
佤族服饰有地区差异,男子一般穿黑、青色无领短款上衣,黑或青色大档宽筒裤,黑、青、白、红色布包头,出门挎长刀、挂包。女子多穿贯头、V领紧身无袖短衣,条纹筒裙,披发,戴银、竹、藤制饰物。
50、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男子穿绣花衬衣,外套斜领、无纽扣”袷袢“,,”袷袢“身长没膝,外系腰带。妇女喜欢穿色彩艳丽的连衣裙,外套绣花背心,男女头戴绣花小帽,脚穿长头皮靴。用料选用纯毛、纯棉、真丝、真皮。
51、乌孜别克族
乌孜别克族男子夏穿绸制的套头短袖衬衣。春秀穿长过膝盖的长”袷袢“,腰束绸缎或三角形的绣花腰带。冬穿毛衣毛裤、羊皮袄。妇女夏穿丝绸衬衣、连衣裙等,冬穿毛衣、毛裤、呢子大衣,和狐皮、裘皮大衣。一年四季都戴”朵皮“帽子。
52、锡伯族
锡伯族男子服饰是大襟长袍或对襟短衫。喜青、蓝、棕色,腰系青布带。妇女的长袍式样与男子相同,但领、袖、大襟等处镶有花边,喜欢穿多褶连衣裙,外套短坎肩。男子戴圆顶帽,妇女喜欢戴各色头巾。男穿厚底鞋,女穿绣花鞋。
53、瑶族
瑶族男子服装以青蓝色为主,以对襟、斜襟、琵琶襟短衣为主,或交领长衫,扎头巾、打绑腿。妇女穿大襟上衣,束腰着裤;圆领短衣,百褶裙;或长衫配裤。服饰挑花构图,头饰特点更为突出。
54、裕固族
裕固族男女穿高领、大襟有衽的长袍。男子束红、蓝腰带,佩带腰刀、火镰、小佛等;妇女长袍下摆开衩,以绿、蓝色为主,套高领坎肩,系腰带,配手帕。冬戴狐皮风雪帽,夏秋戴圆通平顶白毡帽或礼帽。
55、彝族
彝族服饰的色彩较为丰富,款式变化多姿,并且以大量银制品和刺绣装饰。
56、汉族
华夏族成为”汉人“,始于汉朝。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绳带系结,给人洒脱飘逸的形象。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体现,承载了汉族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
10. 布依族服饰特点
布依族服饰特点是:
1、男女多喜欢穿蓝、青、黑、白等色布衣服;
2、青壮年男多包头巾,穿对襟短衣(或大襟长衣)和长裤;
3、布依族妇女喜戴银手镯或骨手镯,戒指、银簪、项圈等饰品;
4、未婚女青年服饰大体与中年妇女相似,但喜欢在包头布末端镶绣鲜艳花纹图案,埋露在头顶上方与护发头簪之间。每逢节日、宴会,妇女喜佩戴各式各样耳环、戒指、项圈、发坠和手镯等银饰。
布依族中年妇女上衣已改穿有领大襟衣,并在沿左衽前下方镶嵌两三道带色布边,领前结扣处喜用银泡纽扣作装饰,袖口仍保留传统的古老风格,下身已改穿长裤,脚上满花鞋变成了半爿型或鞋尖处绣小花,改装后显得洁净淡雅,古朴端庄。
未婚女青年服饰大体与中年妇女相似,但喜欢在包头布末端镶绣鲜艳花纹图案,埋露在头顶上方与护发头簪之间。
(10)布依族女孩民族服装图片扩展阅读
服饰面料
布依族服饰面料多为自织自染的土布,有白土布,也有色织布。色织布多为格子、条纹、梅花、辣子花、花椒、鱼刺等图案,多达两百多种。服饰色彩多为青蓝色底上配以多色花纹,有红、黄、蓝、白色等,既庄重大方,又新颖别致。反映了他们纯朴善良、温和热情的性格。
参考资料:网络-布依族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