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推血涂片怎么操作
血涂片的制作
1、用蘸有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的脱脂棉对将要取血的部位如指尖进行消毒;
2、用已消毒的针尖刺破指尖的皮肤;
3、挤出一滴血,滴在已消毒的载玻片上;
4、另取一片载玻片作推片,将推片自血滴左侧向右移动;
5、当血滴均匀地附着在两片之间后,再将推片向左平稳地推移(两片成30~45度夹角);
6、推出均匀的血膜。
㈡ 怎么制作血涂片
血常规是医院常作的检查项目,但是由于大部分的医院用的都是三分类的血球仪(五分类血球仪价格太高),在分析上存在一定的缺陷,而血涂片则能在一定程度上很好的补偿,使得三分类的血球仪也能起到五分类的效果。而且血涂片的作用还不仅于此,它还能更直观的放映细胞的形态,以及血液的一种状态。现在就血涂片的制作和应用做一个介绍。
血涂片的制作:
血涂片的制作方法很多,但需要的材料也都是一样的,载玻片和(或)盖玻片。现在介绍一种我们医院常用的涂片方法:
1、首先左手持一载玻片,将采到的血(做血常规剩下的血)滴一滴到载玻片一端:
细胞分类计数器
(细胞分类计数器)
通过这样的方法,我们就可以得到白细胞下各个种类的比例,结合血常规的白细胞数目就可以得到一个五分类的项目,这对于分析动物的身体状况更加的全面和科学。如上图的结果是: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0%(分叶:57%,杆状:13%);淋巴性细胞百分比:25%;单核细胞百分比:3%;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2%;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0。
再简单举例说一下血涂片在临床上的应用,也是结合血常规的分析。如下图为一只犬的血常规结果:
从结果上看,RBC(红细胞)下降,HGB(血红蛋白)下降,HCT(红细胞压积)下降。很明显的可以判定为贫血。但是贫血也分很多种的,到底是否为再生性,又或者是否是出血或溶血造成的。然后根据血涂片可以知道:
从该血涂片我们可以看到,红细胞中间淡然区明显扩大,说明了这是正红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也就是由于缺铁性贫血,需要补充铁元素,增强营养。一方面我们知道动物的具体情况,可以针对性的帮助解决问题。
当然,血涂片在临床上的作用不仅仅如此,我们不仅可以用来来计数分类白细胞,还可以观察红细胞的形态来判断如果出现异性红细胞的原因,白细胞形态异常的原因,还可以看到血液寄生虫如:巴贝斯焦虫,血吸虫的微丝蚴。而且对于血常规仪器还可以起到一种验证的作用,就是说如果血常规的结果与你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果出入较大的时候,如果你保证你血涂片的制作和观察都没问题的话,就要怀疑机器的判读有问题了。比喻抽血过程比较慢,导致血凝的出现而使得机器读书的血小板极低,以及由于猫的血小板和红细胞体积较近而出现的判读等都可以用血涂片来纠正和验证。
㈢ 制作蛙血涂片的具体步骤
一、实验原理将一小滴血液均匀涂在玻片上,呈单层分布,制成薄血片。用瑞氏染液进行染色。细胞中的碱性物质,如RBC中的血红蛋白及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颗粒等与酸性染料伊红结合染成红色;细胞中的酸性物质,如淋巴细胞胞质及嗜碱性粒细胞质中的嗜碱性颗粒等与碱性染料亚甲蓝结合染成蓝色;中性粒细胞的中性颗粒呈等电状态与伊红和亚甲蓝均可结合,染成淡紫红色。二、操作过程血涂片制备可分5个步骤进行: 消毒取血推片染色观察。
1、采血 静脉采血后,使用玻璃棒、毛细管、注射针头等在距载玻片一端1cm处加1滴抗凝血。 2、推片 左手平执载玻片,或放在类似桌子等平坦地方,右手持推片从前方接近血滴,使血液沿推片边缘展开成适当的宽度,立即将推片与载玻片呈 30-45°角,轻压推片边缘将血液推制成厚薄适宜的血涂片,血涂片应呈舌状,头、体、尾清晰可见。 3、干燥将推好的血涂片在空气中晃动,使其迅速干燥。天气寒冷或潮湿时,应于37温箱中保温促干,以免细胞变形缩小。 4、标记在载玻片的一端用记号笔编号。 5、染色用特种玻璃铅笔在血膜两侧画两条线,防止染液外溢。再将瑞氏染液滴在血膜上,至染液淹没全部血膜,染1分钟。加等量蒸馏水(或缓冲液)与染液混合再染5分钟。最后用蒸馏水把染液冲掉,用吸水纸吸干,自然干燥后,即可观察。6、用显微镜观察三、血涂片染色1、瑞氏染料法瑞氏染料是由碱性染料美蓝和酸性染料黄色伊红合称伊红美蓝染料即瑞氏 (美蓝-伊红Y)染料。伊红钠盐的有色部分为阴离子,无色部分为阳离子,其有色部分为酸性,故称伊红为酸性染料。美蓝通常为氯盐是碱性的,美蓝的中间产物结晶为三氯化镁复盐,其有色部分为阳离子,无色部分为阴离子,恰与伊红钠盐相反。瑞氏-吉姆萨混合染色能集合瑞氏染色与吉姆萨染色的优点。 2、染色方法标记血涂片,将血涂片平放在染色架上,滴加A液覆盖整个血膜,30秒-1分钟后,滴加B液,将A、B液混匀,可用洗耳球轻吹液面,A、B液的比例为1:2,静置水平位置染色5-10分钟后,将载玻片拿起,轻轻晃动,使染料不再附着于血膜上。把水流调至最小,平持载玻片,与水流方向呈90度,在血膜头部冲入,向血膜的尾端调整玻片的角度,直至染料冲干净,冲洗干净后的血涂片,放置在血片架上将水自然控干,或倾斜玻片等待自然干燥。3、判断染色结果在正常情况下,良好的染色结果为血膜外观为淡紫红色;低倍镜下,细胞分布均匀;细胞呈粉红色,少见染色颗粒,白细胞胞质能显示各类细胞的特有色彩,白细胞核染成紫红色。另外,载玻片也有一定的要求:制备血涂片使用的载玻片要有很好的清洁度。新的载玻片常有游离碱质,应用清洗液或10% 盐酸浸泡24小时,然后再彻底清洗。用过的载玻片可放入适量肥皂水或洗涤剂的水中煮沸20分钟,再用热水将肥皂和血膜洗去,用自来水反复冲洗,然后擦干备用。
㈣ 血推片怎么操作
1、用蘸有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的脱脂棉对将要取血的部位如指尖进行消毒;
2、用已消毒的针尖刺破指尖的皮肤;
3、挤出一滴血,滴在已消毒的载玻片上;
4、另取一片载玻片作推片,将推片自血滴左侧向右移动;
5、当血滴均匀地附着在两片之间后,再将推片向左平稳地推移(两片成30~45度夹角);
6、推出均匀的血膜。
㈤ 瑞氏染色血涂片的步骤
静脉采血后使用玻璃棒、毛细管、注射针头等在距载玻片一端1cm处加1滴抗凝血,左手平执载玻片,或放在类似桌子等平坦地方,右手持推片从前方接近血滴,使血液沿推片边缘展开成适当的宽度,立即将推片与载玻片呈30~45°角,轻压推片边缘将血液推制成厚薄适宜的血涂片。
染色用特种玻璃铅笔在血膜两侧画两条线,防止染液外溢。再将瑞氏染液滴在血膜上,至染液淹没全部血膜,染1分钟。加等量蒸馏水(或缓冲液)与染液混合再染5分钟。最后用蒸馏水把染液冲掉,用吸水纸吸干,自然干燥后即可观察。
(5)血图片怎么推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血涂片干透后固定,否则细胞在染色过程中容易脱落。
2、冲洗时应以流水冲洗,不能先倒掉染液,防染料沉着在血涂片上。冲洗时间不能过久,以防脱色。如血涂片上有染料颗粒沉积,可滴加甲醇,然后立即用流水冲洗。
3、染色过淡可以复染,复染时应先加缓冲液,然后加染液。染色过深可用流水冲洗或浸泡,也可用甲醇脱色。
4、瑞氏染色Ⅰ液由瑞氏染料、甲醇(AR级以上)和甘油组成,Ⅱ液为磷酸盐缓冲液(pH6.4~pH6.8)。
㈥ 制作血涂片时,下面哪种推片方式是正确的()A.B.C.D
沾一滴血在干净载玻片右端,取一边缘光滑平齐的玻片作为推片,推片与载片约成20~30°,并与血滴接触,使血滴在玻片边缘散开,迅速将玻片推向左方.作成一均匀和厚度适中的血涂片.
故选:C
㈦ 如何制作干血涂片
2.血涂片的制作(见图1、2、3)
(1)用75%酒精棉球消毒手指尖,待酒精干后,操作者以左手把取血者手指捏紧,右手用消毒针在取血手指上刺一伤口,深约2毫米,以干棉球擦去第一滴血,轻按取血者手指,待血液成滴,沾一滴血在干净载玻片右端。
(2)另取一边缘光滑平齐的玻片作为推片,推片与载片约成20~30°,并与血滴接触,使血滴在玻片边缘散开,迅速将玻片推向左方。
(3)作成一均匀和厚度适中的血涂片。
(4)染色
Giemsa染色。先将已干的血片放入甲醇固定液内固定10~15分钟,取出待干,然后放入染色液内20分钟,再取出,用水迅速冲洗至血膜呈粉红色,待干即可观察。
注意:
①
取血滴不宜过多,以免涂片过厚,影响观察。
②
要使涂片厚薄均匀、拿片角度和速度都要适中,用力要均匀。
③
涂片一般在后半部为好,白细胞在边缘和尾端较多。
㈧ 血涂片如何制备怎样才算是一张合格的血涂片 瑞特染色法的原理是怎样的如何制作
血涂片制备方法很多,目前临床实验室普遍采用的是手工推片法,即用楔形技术制备血涂片方法,在玻片近一端1/3处,加1滴(约0.05ml)充分混匀的血液,握住另一张边缘光滑的推片,以30°~45°角使血滴沿推片迅速散开,快速、平稳地推动推片至载玻片另一端。血涂片应呈舌状,头、体、尾三部分清晰可分。瑞氏染色法使细胞着色既有化学亲和作用,又有物理吸附作用。各种细胞由于其所含化学成分不同,对染料的亲和力也不一样,因此,染色后各种细胞呈现出各自的染色特点。以血涂片染色为例,1、采血后推制厚薄适宜的血涂片。2、用蜡笔在血膜两头画线,然后将血涂片平放在染色架上。3、加瑞氏染液数滴,以覆盖整个血膜为宜,染色约1分钟。4、滴加约等量的缓冲液与染液混合,室温下染色5~10分钟。5、用流水冲去染液,待干燥后镜检。
㈨ 血涂片的制作步骤是
血涂片的制作:
1、首先左手持一载玻片,将采到的血(做血常规剩下的血)滴一滴到载玻片一端。
㈩ 什么是血涂片如何制作血涂片
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
材料用具:
脱脂棉、已消毒过的针和载玻片,体积分数为
75%的酒精。
方法步骤:
1、用蘸有何种分数为75%的酒精的脱脂棉,
(边讲解边演示)
对将要取血的部位(如指尖)进行消毒;
2、用已消毒的针尖刺破指尖的皮肤;
3、挤出一滴血,滴在已消毒的载玻片上;
4、另取一片载玻片作推片,将推片自血滴左
侧向右移动;
5、当血滴均匀地附着在两片之间后,再将推
片向左平稳地推移(两片成30~45度夹角);
6、推出均匀的血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