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三生石上一滴泪的图片
三生石 那一世你为古煞,我为青灯,那一世你为落花,我为秀女,那一世你为青石,我为月牙,那一世你为强人,我为骏马,我知道我将生生世世与你结缘,于是我跪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在最美丽的时候遇见你,求他让我们结一段美丽情缘,佛于是把我变成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阳光下我慎重的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期盼,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泪水,然而你终于无视地走过,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那不是花瓣,那是我凋零的心,我就这样枯萎了,在我死去的那一瞬间你,我看清了你脸上的惊讶,你捧起我的枝叶,泪湿衣襟,那一刻我含笑。回到佛前我泪垂不止,长跪不起,佛垂首叹息,你还记得吗?这是三生石上的第一世。/// 那一世你为皇帝,我为战俘,你是那样意气风发,少年得志,在我父兄叛乱后你怒发冲冠,我满身愧疚,满身痛楚,你杀光我的族人,抢掠我回宫,带回一个满身素裹的异族王妃,你说你等的我好苦,你会爱我,会照顾我生生世世,长相厮守,是的,我爱你,在命运的轮回中,我是经过怎样的期盼才与你相逢啊!然而我,我抽出你腰间的匕首刺入自己的心脏,我无声的睁大双眼,对不起,我就这样自绝在你面前,我很残忍,弥留中我看到你莫大的悲愤与哀伤,我听见整个宫殿回荡你无助的哀啸,你咬破中指,将一滴血点在我的手腕,指天发誓,以此为印,永不弃我,那一刻我心碎了,你还记得吗?这是三生石上的第二世。///第三世,我与苦海中挣扎沉浮,哀求了七百年,佛终于肯原谅我,向我伸出莲花圣手,让我再次与你相遇,然而你却不记得我了,轻抚手腕那血红的胎记竟在发烫,为了这前世未了的溯源,我在你孤傲的身姿下,握住一把残破旧事,对我微笑吧,即使那微笑里有千里的距离我也心动,对我怒视吧,若那怒视里有痴心的责备,我亦无悔然,而你只是漠视,每日夜里我含泪祈祷神明,如果你看我一眼,我就会幸福的死去,如果你不看我,我就会痛苦的死掉,是不是爱一个人就是这样生生世世,而又心甘情愿呢,而你仍然漠视着,我等待的心痛苦又幸福,我微笑地看你从我身边无视的走过,看着你的目光从我的头顶越过,有你存在的故事怎样的结局都好,岁月在身边,风里飞扬,百年,千年,万年,没有人知道这百年的等待,千年的情愫,万年的依恋最终会怎样灰飞烟灭呢?也许在一个又一个瞬间里,我从你孤傲的眼里看到一丝迷惑和一种顿悟,一些温柔,听...耳边许多新鲜的又陌生的笑声响起,于是想......三生已过,来生你还在吗?
② 忘川彼岸动漫叫什么名字
1、《忘川彼岸》的MV,用的是《倩女幽魂》、《猫妖的诱惑》、《天宝伏妖录》《秦时明月》着四部动画的素材制作。
2、没有《忘川彼岸》这部动漫。
3、没有《忘川彼岸》这首歌曲的改编动漫。
4、没有《忘川彼岸》这首歌曲的同名动漫。
(2)三生石图片动漫扩展阅读:
《忘川彼岸》歌曲故事介绍
恋人死后,经过了彼岸花(是能够唤醒亡灵回忆的一种花)路上,相互思恋着对方,在去地府轮回中,女主想起了生前与男主的种种,不愿放下前世姻缘,在路上不停的哭泣,但是没有谁在乎这样的事情。
这时候男主愿意出家为僧,放下执念与牵挂来感化佛祖,让女主能够顺利的经过轮回,希望佛祖能帮女主渡过这忘川河,(忘川河相传在黄泉路和冥府之间,由忘川河划之为分界,忘川河上有奈何桥,奈何桥边坐着一个老婆婆,她叫孟婆,要过忘川河,必过奈何桥,就要喝孟婆汤以忘记前世的事情,不喝孟婆汤,就过不得奈何桥,也就不得投生转世),免去渡河的煎熬,忘记彼此之间的恋情。
③ 我要找关于彼岸花、三生石、奈何桥、孟婆、忘川河的资料,图片。
相传过了鬼门关便上一条路叫黄泉路,路上盛开着只见花,不见叶的彼岸花。花叶生生两不见,相念相惜永相失,路尽头有一条河叫忘川河,河上有一座桥叫奈何桥。走过奈何桥有一个土台叫望乡台。望乡台边有个亭子叫孟婆亭,有个叫孟婆的女人守候在那里,给每个经过的路人递上一碗孟婆汤。忘川河边有一块石头叫三生石。喝下孟婆汤让人忘了一切。三生石记载着前世今生来世。走过奈何桥,在望乡台上看最后一眼人间,喝杯忘川水煮今生。。。
传说人死先到鬼门关,出了鬼门关,途经黄泉路,来到忘川河边,便是奈何桥。桥分三层,上层红,中层玄黄,最下层乃黑色。愈下层愈加凶险无比,里面尽是不得投胎的孤魂野鬼。生时行善事的走上层,善恶兼半的人走中层,行恶的人就走下层。。。
奈何桥上有孟婆,要过奈何桥,就要喝孟婆汤,不喝孟婆汤,就过不得奈何桥,过不得奈何桥,就不得投生转世。凡是喝过孟婆汤的人就会忘却今生今世所有的牵绊,了无牵挂地进入轮回道开始了下一世的轮回。
孟婆汤又称忘情水或忘忧散,一喝便忘前世今生。一生爱恨情仇,一世浮沉得失,都随这碗孟婆汤遗忘得干干净净。今生牵挂之人,今生痛恨之人,来生都形同陌路,相见不识。阳间的每个人在这里都有自己的一只碗,碗里的孟婆汤,其实就是活着的人一生所流的泪。
每个人活着的时候,都会落泪:因喜,因悲,因痛,因恨,因愁,因爱。孟婆将他们一滴一滴的泪收集起来,煎熬成汤,在他们离开人间,走上奈何桥头的时候,让他们喝下去,忘却活着时的爱恨情愁,干干净净,重新进入六道,或为仙,或为人,或为畜。
不是每个人都会心甘情愿地喝下孟婆汤。因为这一生,总会有爱过的人不想忘却。孟婆会告诉他:你为她一生所流的泪都熬成了这碗汤,喝下它,就是喝下了你对她的爱。来的人眼中最后的一抹记忆便是他今生挚爱的人,喝下汤,眼里的人影慢慢淡去,眸子如初生婴儿般清彻。
为了来生再见今生最爱,你可以不喝孟婆汤,那便须跳入忘川河,等上千年才能投胎。千年之中,你或许会看到桥上走过今生最爱的人,但是言语不能相通,你看得见她,她看不见你。千年之中,你看见她走过一遍又一遍奈何桥,喝过一碗又一碗孟婆汤,你盼她不喝孟婆汤,又怕她受不得忘川河中千年煎熬之苦。
千年之后若心念不灭,还能记得前生事,便可重入人间,去寻前生最爱的人。
奈何桥边有块青石叫三生石,三生石记载着每个人的前世今生,石身上的字鲜红如血,最上面刻着四个大字“早登彼岸”。。。
今生已知前生事三生石上留姓氏不知来生她是谁饮汤便忘三生事。
世上有一种药叫“龙蜒草”,它能使垂死之人不死,但却不能活人。
传说世上还有一种药叫“孟婆汤”,它能使人还阳,但却令人忘却过去。
世上有一种草叫“断肠草”,它会让人恢复记忆,但它也可致命,一旦服之三天之内必会暴毙而亡。
三生石第一世
那一世,你为古刹,我为青灯;那一世,你为落花,我为绣女;那一世,你为清石,我为月芽儿;那一世,你为强人,我为骏马。我知道,我将生生世世与你结缘。于是我跪在佛前求了500年,求他让我在最美丽的时候遇见你,求他让我们结一段美丽情愫。佛于是把我变成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阳关下,我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期盼,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泪水。然而你,终于无视地走过。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那不是花瓣,那是我凋零的心。我就是这样枯萎了,在我死去的那一瞬间,我看清了你脸上的惊讶,你捧起我的枝叶,泪湿衣襟。那一刻,我含笑。回到佛前,我泪垂不止,长跪不起。佛垂首,叹息。
三生石第二世
那一世,你为皇帝,我为战俘,你是那样意气风发,少年得志。在我父兄叛乱后,你怒发冲冠。我满身愧疚,满身痛楚。你杀光我的族人,抢掠我回宫,带回一个满身素缟的异族王妃。你说,你等得我好苦,你会爱我,照顾我,生生世世长相厮守。是的,我爱你,在生命的轮回中,我是经过了怎样的期盼与你相逢啊。然而我,抽出你腰间的匕首刺入自己的心脏。我无声的睁大双眼,轻声说:“对不起。”是的,我就这样自绝在你面前,我很残忍,弥留中,我看到你莫大的悲愤与哀伤,我听见整个宫殿回荡你无助的唉啸,你咬破中指,将一滴鲜血点在我的手腕,指天发誓,以此为印,永不弃我,那一刻,我心碎了你还记得吗?这是三生石上的第二世。
第三世
我与苦海中挣扎沉浮,哀求了700年,佛终于肯原谅我,向我伸出莲花圣手,让我再次与你相遇然而你却不记得我了。轻扶手腕,那血红胎迹竟在发烫。为了这前世未了的溯源,我在你孤傲的身资下握住一把残破旧事。:对我微笑吧,即使那微笑里有千里的距离,我也心动。对我怒视吧,若那怒视里有痴心的责备,我亦无悔然而你只是漠视。每日夜里,我含泪祈祷神明,如果你看了我一眼,我就会幸福的死掉,如果你不看我,我就会痛苦的死掉。是不是爱一个人就是这样生生死死而又心甘情愿?而你,仍然漠视。我等待的心痛苦又幸福,我微笑地看你从我身边无视地走过,看着你的目光从我头顶越过,有你存在的故事里,怎样的结局都好夕阳温柔,听耳边许多新鲜又陌生的笑声响起。
④ 关于杭州的三生石有怎样的传说呢
大概是在冯梦龙的“三言”中,我最早知道“三生石”的故事。也许是西湖人文景观太丰富了。“三生石”在杭州是没有任何名气的,问了好几位杭州朋友,竟也不知“三生石”究竟在何处。好在天竺倒是常去游览的,我想附近居民总该知道吧!
7月的一天,我终于在三天竺(法镜寺)后右侧的一块废弃的茶园寻到了三生石。环顾四周,乱石纵横,杂草丛生,荒芜不堪。不消说,定然是游人罕至了。珍宝混同顽石,见弃如此,令人心痛不已。
三生石是一块状貌奇钦奇磊落的巨石。三个红色的篆字——“三生石”碗口般大小,刻在内侧很不显眼。石头较光滑的一面,镌刻上一段碑文:
唐圆泽和尚三生石迹
师名圆泽,居慧林,与洛京守李源为友,约往蜀山峨嵋礼普贤大士。师欲行斜谷道,源欲沂峡。师不可,源强之,乃行。舟次南浦,见妇人锦裆负婴汲水,师见而泣曰:“吾始不欲行此道者,为是也,彼孕我已三年,今见之不可逃矣,三日浴儿时,顾公临门,我以一笑为信。十二年后,钱唐天竺寺外,当与公相见。”言讫而化。妇既乳儿,源往视之,果笑,寻即回舟。如期至天竺,当中秋月下,闻葛洪井畔有牧儿扣角而歌曰:“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用论,惭愧情人远相访,些身虽异性常存。”源知是师,乃趋前曰:“泽公健否?”儿曰:“李公真信士也,我与君殊途,切勿相近,唯以勤修勉之。”又歌曰:“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吴越江山寻已遍,欲回烟掉上瞿塘。”遂去,莫如所之。
诵读碑文,感慨系之。骨子深处,它是在歌颂人生最宝贵的东西——情义。
人生在世,如果只是穿衣吃饭,结婚生子,那与动物何异?人生最大的乐趣、最大的意义就在“情义”二字。读过《红楼梦》的人当记得,作品中的主人公贾宝玉与林黛玉爱情的由来原是为了还情义债。小说写道: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棵绛珠仙草,赤霞宫中有位神瑛侍者常在灵河边行走,看见这株仙草可爱,就每日用甘露灌溉它。后来,神瑛侍者下凡出去了,成为荣国府贾政的公子——贾宝玉。这受过神瑛侍者恩惠的绛珠仙草因得甘露滋润,脱胎成人。只因要报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也下凡来了,这就是江南苏州林家的女公子——林黛玉。这故事当然是虚构的,但耐人寻味。细想想,人到世上走一遭,不就为了还几份情义债么?人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种身分,就有多少种情义债。你是儿子,要还对父母的情义债,你是妻子,要还对夫君的情义债,你是人家的朋友,要还对朋友的情义债,你是公民,要还对国家的情义债……还债是天经地义的事,至于债务由来,或为前世的命定,或为后世的缘分,又有多少道理可以讲清?情义债非经济债,是没有办法量化,也无法对等的。如果要有个衡量,那只有用心去衡量了。我总觉得情义债有种绝对性,它不容说清,也不容量清。人类的重大活动,举凡政治、军事、经济、科技,都不能脱尽情义债。
这个世界上什么最重?荣誉,地位,金钱?都不是。只要是有一定的生活阅历的人都会知道:情义最重。“三生石”的故事反映的不就是人们这种美好的愿望么?和尚圆泽以“三生”酬报李源的友谊,其情之高,其义之厚,无法衡量,真可谓情天义地!
在“三生石”畔徘徊,久久不忍离去,时暮云四合,群鸟归林,聒噪而过,晚风遂起,松涛阵阵。
⑤ 一部关于奈何桥和三生石的动画,里面插入有孟婆的碗的歌词,却放的别的音乐纯音乐听着好伤感,画面里面的
孟婆的碗
词曲:穆真 演唱:魏佳艺
脚步轻飘的失去平衡
你在哪里我喊着你的名
可声音来不及扩散
便消失的没了踪影
踉跄着来到奈何桥前
我死也不接孟婆的那只碗
我不能忘记你我的甜蜜
我不能忘记你我的点点滴滴
我要带着今生的记忆
在轮回中找到你
永生相守抱着你不再分离
想起你让我让我心揪
揪碎了揪碎了哽住了喉
挥起手打翻孟婆的碗
落在地碎成两半
孟婆她会对我发慈悲
不让我魂魄随风飘飞
我的爱浓浓将你包围
来世相依偎
踉跄着来到奈何桥前
我死也不接孟婆的那只碗
我不能忘记你我的甜蜜
我不能忘记你我的点点滴滴
我要带着今生的记忆
在轮回中找到你
永生相守抱着你不再分离
想起你让我让我心揪
揪碎了揪碎了哽住了喉
挥起手打翻孟婆的碗
落在地碎成两半
孟婆她会对我发慈悲
不让我魂魄随风飘飞
我的爱浓浓将你包围
来世相依偎
想起你让我让我心揪
揪碎了揪碎了哽住了喉
挥起手打翻孟婆的碗
落在地碎成两半
怎么能忘记与你缠绵
怎么能丢弃对你牵绊
只为能换回那根红线
再续一段情缘
怎么能忘记与你缠绵
怎么能丢弃对你牵绊
只为能换回那根红线
再续一段情缘
⑥ 有个关于三生石和猴子的动画片
菲菲的行业
⑦ 帮忙解释孟婆汤,三生石,彼岸花 ,奈何桥和忘川河,高悬赏!
相传有一条路叫黄泉路,有一条河叫忘川,河上有一座桥叫奈何桥,走过奈何桥有一个土台叫望乡台,望乡台边有个老妇人在卖孟婆汤,忘川边有一块石头叫三生石,孟婆汤让你忘了一切,三生石记载着你的前世今生,我们走过奈何桥,在望乡台上看最后一眼人间,喝碗忘川水煮的孟婆汤。
那些爱过的人,那些无法放下的事,那些滚滚红尘中数不清的悲欢离合都只会随着“孟婆汤”的缓缓入喉,永远凝固于走在奈何桥上那欲言又止、充盈泪水的黯然回眸间,化做缥缈云烟,淡然散去。是一世匆匆的悔恨?是阴阳永隔的遗憾?还是挥刀斩袖的决别?……都已然不再重要了。因为在饮过这孟婆汤后,一切都已淡然。
相传女娲在补天之后,开始用泥造人,每造一人,取一粒沙作计,终而成一硕石,女娲将其立于西天灵河畔。此石因其始于天地初开,受日月精华,灵性渐通。不知过了几载春秋,只听天际一声巨响,一石直插云宵,顶于天洞,似有破天而出之意。女娲放眼望去,大惊失色,只见此石吸收日月精华以后,头重脚轻,直立不倒,大可顶天,长相奇幻,竟生出两条神纹,将石隔成三段,纵有吞噬天、地、人三界之意。女娲急施魄灵符,将石封住,心想自造人后,独缺姻缘轮回神位,便封它为三生石,赐它法力三生决,将其三段命名为前世、今生、来世,并在其身添上一笔姻缘线,从今生一直延续到来世。为了更好的约束其魔性,女娲思虑再三,最终将其放于鬼门关忘川河边,掌管三世姻缘轮回。当此石直立后,神力大照天下,跪求姻缘轮回者更是络绎不绝。曼珠沙华(梵语:Mañ;jusaka),又名红花石蒜,是石蒜的一种,为血红色的彼岸花。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有球形鳞茎,外包暗褐色膜质鳞被。叶带状较窄,色深绿,自基部抽生,发于秋末,落于夏初。花期夏末秋初,约从7月至9月。花茎长30-60厘米,通常4-6朵排成伞形,着生在花茎顶端,花瓣倒披针形,花被红色(亦有白花品种),向后开展卷曲,边缘呈皱波状,花被管极短;雄蕊和花柱突出,花型较小,周长在6厘米以上。曼珠沙华,又称彼岸花。
曼珠沙华,出自法华经:本名摩诃曼陀罗华曼珠沙华,意思是,开在天界之红花,又叫做彼岸花、天涯花、舍子花,它盛开在阴历七月,花语是“悲伤的回忆”。[
奈何桥在中国道教观念中是鬼魂历经十殿阎罗的旅途后准备投胎的必经之地,在这里会有一名称作孟婆的年长女性神祇,给予每个鬼魂一碗孟婆汤以遗忘前世记忆,好投胎到下一世。奈何一词,引自梵文,意即地狱。传说死者到此,有罪的要被两旁的牛头马面推入“血河池”遭受虫蚁毒蛇的折磨,而行善之死者过桥,却非常简单。而“奈何”两个字,在中文里,也正好有无可奈何、毫无办法的意思。
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人死之后要过鬼门关,经黄泉路,在黄泉路和冥府之间,由忘川河划之为分界。忘川河水呈血黄色,里面尽是不得投胎的孤魂野鬼,虫蛇满布,腥风扑面。忘川河上有奈何桥,奈何桥边坐着一个老婆婆,她叫孟婆,要过忘川河,必过奈何桥,要过奈何桥,就要喝孟婆汤,不喝孟婆汤,就过不得奈何桥,过不得奈何桥,就不得投生转世。忘川(Lethe),希腊神话中不和女神厄里斯(Eris)的女儿和遗忘的化身,又是冥府的河流或平原的名字。
亲,附赠图片,望采纳。。。。
⑧ 谁有彼岸花,三生石,奈何桥,孟婆,忘川河的图片
彼岸花就是曼珠沙华,也就是石蒜,自己网络就OK了。。。三生石貌似有景点,其他两个你在N年以后可能会看到
⑨ 帮忙做一个个性签名吧,歌词形式的,图片悲伤的、动漫的
介个。。。。。。我找找哈
⑩ 林俊杰《江南》中的“缘分写在三生石上面” 其中“三生石”是什么 它包含了什么典故
三生石的传说
这真是一个动人的故事。它写朋友的真情、写人的本性、写生
命的精魂,历经两世而不改变,读事令人动容。
富家子弟李源,因为父亲在变乱中死去而体悟人生无常,发誓
不做官、不娶妻、不吃肉食,把自己的家捐献出来改建惠林寺,并
住在寺里修行。
寺里的住持圆泽禅师,很会经营寺产,而且很懂音乐,李源和
他成了要好的朋友,常常坐着谈心,一谈就是一整天,没有人知道
他们在谈什么。
有一天,他们相约共游四川的青城山和峨眉山,李源想走水路
从湖北沿江而上,圆泽却主张由陆路取道长安斜谷入川。李源不同
意。圆泽只好依他,感叹说:“一个人的命运真是由不得自己呀!”
于是一起走水路,到了南浦,船靠在岸边,看到一位穿花缎衣裤的
妇人正到河边取水,圆泽看着就流下泪来,对李源说:“我不愿意
走水路就是怕见到她呀!”李源吃惊地问他原因,他说:“她姓王,
我注定要做她的儿子,因为我不肯来,所以她怀孕三年了还生不下
来,现在既然遇到了,就不能再逃避。现在请你用符咒帮我速去投
生,三天以后洗澡的时候,请你来王家看我,我以一笑作为证明。
十三年后的中秋夜,你来杭州的天竺寺外,我一定来和你见面。”
李源一方面悲痛后悔,一方面为他洗澡更衣,到黄昏的时候,
圆泽就死了,河边看见的妇人也随之生产了。
三天以后李源去看婴儿,婴儿见到李源果真微笑,李源便把一
切告诉王氏,王家便拿钱把圆泽埋葬在山下。
李源再也无心去游山,就回到惠林寺,寺里的徒弟才说出圆泽
早就写好了遗书。
十三年后,李源从洛阳到杭州西湖天竺寺,去赴圆泽的约会,
到寺外忽然听到葛洪川畔传来牧童拍着牛角的歌声:
我是过了三世的昔人的魂魄,赏月吟风的往事早已成为过去;
惭愧让你跑这么远来探望我,我的身体虽变了心性却长在。
李源听了,知道是旧人,忍不往问道: “泽公,你还好吗?”
牧童说:“李公真守信约,可惜我的俗缘未了,不能和你再亲
近,我们只有努力修行不堕落,将来还有会见面的日子。”随即又
唱了一首歌:
身前身后的事情非常渺茫,想说出因缘又怕心情忧伤;
吴越的山川我已经走遍了,再把船头掉转到瞿塘去吧!
牧童掉头而去,从此不知他往那里去了。 真有三生石吗?
圆泽禅师和李源的故事流传得很广,到了今天,在杭州西湖天
竺寺外,还留下一块大石头,据说就是当年他们隔世相会的地方,
称为 “三生石”。
“三生石”一直是中国极有名的石头,可以和女娲补天所剩下的那
一块顽石相媲美,后来发展成中国人对前生与后世的信念,不但许
多朋友以三生石作为肝胆相照的依据,更多的情侣则在三生石上写
下他们的誓言,“缘订三生”的俗话就是这样来的。
前面说过,这个故事很可能是真实的,但不管它是不是真实,至少
反映了中国人对于生命永恒的看法、真性不朽的看法。透过了这种
“轮回”与“转世”的观念,中国人建立了深刻的伦理、生命、哲
学,乃至于整个宇宙的理念,而这些正是佛教的一种入世观照和慧
解。
我们常说“七世夫妻”,常说“不是冤家不聚头”,常说“十年修
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常说“缘订三生,永浴爱河”……
甚至于在生气的时候咬牙说:“我死了也不会放过你!”在歉意的
时候红着脸说:“我下辈子做牛做马来报答你!”在失败灰心丧志
的时候会说:“前辈子造了什么孽呀!”看到别人夫妻失和会说:
“真是前世的冤家!”
这种观念在中国是无孔不入的,民间妇女杀鸡杀鸭时会念着:“做
鸡做鸭无了时,希望你下辈子去做有钱人的儿子。”乃至连死刑犯
临刑时也会大喊一声:“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所以,“三生
石”应该是有的。
其实,轮回与转世都是佛教的基本观念,佛教里认为有生就有死,
有情欲就有轮回,有因缘就有果报,所以生生世世做朋友是可能的,
永生永世做爱侣也是可能的,当然,一再地做仇敌也是可能的……
但生生世世,永生永世就永处缠缚,不得解脱,唯有放下一切才能
超出轮回的束缚。
在《出曜经》里有一首谒,很能点出生死轮回的本质:
伐树不尽根, 虽伐犹复生;
伐爱不尽本, 数数复生苦。
犹如自造箭, 还自伤其身;
内箭亦如是, 爱前伤众生。
在这里,爱作欲解,没有善恶之分,被仇恨的箭所射固然受伤,被
爱情的箭射中也是痛苦的,一再的箭就带来不断的伤,生生世世地
转下去。
另外,在《圆觉经》里有两段讲轮回,讲得更透彻:
“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若诸世界
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轮
回,爱为根本。由有诸欲,助发爱性,且故能令生死相续。欲回爱
生,命加欲有,众生爱命,还依欲本。爱欲为因,爱命为果。”
“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
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未出轮回,而辩圆觉;彼圆觉性,即同
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譬如动目,能摇湛水,又如定眼,犹
回转火,云驶月运,舟行岸移,亦复如是。”
可见,轮回的不只是人,整个世界都在轮回。我们看不见云了,不
表示云消失了,是因为云离开我人的视线;我们看不见月亮,不表
示没有月亮,而是它运行到背面去了;同样的,我们的船一开动,
两岸的风景就随着移动,世界的一切也就是这样了。人的一生像行
船,出发、靠岸,船(本性)是不变的,但岸(身体)在变,风景
(经历)就随之不同了。 这种对轮回的比喻,真是优美极了。
在杭州灵隐寺后确有其石
三生石在与飞来峰相连接的莲花峰东麓,是“西湖十六遗迹”之一。该石高约10米,宽2米多,峭拔玲珑。石上刻有“三生石”三个碗口大小的篆书及《唐 圆泽和尚 三生石迹》的碑文,记述“三生石”之由来。石上多唐、宋时的题词石刻,大多已不可辨认,只有元至正元年(1341年)秋九月太史杨瑀、翰林张翥等人的题词仍清晰可见。
僧 圆 泽 传
洛师惠林寺,故光禄卿李登居第。禄山陷东都,登以居守死之。
子源,少时以贵游子,豪侈善歌闻于时,及登死,悲愤自誓,不仕、不娶、不食肉,居寺中五十余年。
寺有僧圆泽,富而知音,源与之游,甚密,促膝交语竟日,人莫能测。
一日相约游青城峨嵋山,源欲自荆州沂峡,泽欲取长安斜谷路,源不可,曰:“行止固不由人。”遂自荆州路。
舟次南浦,见妇人锦裆负瓮而汲者,泽望而泣:“吾不欲由此者,为是也。”
源惊问之,泽曰:“妇人姓王氏,吾当为之子,孕三岁矣!吾不来,故不得乳。今既见,无可逃者,公当以符咒助我速生。三日浴儿时,愿公临我,以笑为信。后十三年,中秋月夜,杭州天竺寺外,当与公相见。”
源悲悔,而为具沐浴易服,至暮,泽亡而妇乳。三日往视之,儿见源果笑,具以告王氏,出家财,葬泽山下。
遂不果行,反寺中,问其徒,则既有治命矣!
后十三年,自洛适吴,赴其约。至约所,闻葛洪川畔,有牧童,扣牛角而歌之曰:“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
呼问:“泽公健否?”
答曰:“李公真信士。然俗缘未尽,慎勿相近,惟勤修不堕,乃复相见。”又歌曰:“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吴越山川寻己遍,却回烟棹上瞿塘。”
遂去不知所之。
后三年,李德裕奏源忠臣子,笃孝。拜谏议大夫,不就。竟死寺中,年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