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面图片的是什么动漫
这三张图片上不都写着动画名字吗
动画是《天宝伏妖录》,改编自非天夜翔原作的同名网络小说,由玄机科技负责制作。
讲述了唐朝盛世下,少年李景珑、孔鸿俊、阿泰、莫日根、裘永思五人因为机缘巧合相遇长安城,并为了天下,不断战斗守护黎民苍生的故事。
2. 动漫人物图片有关于明世隐动漫吗
明世隐称号是灵魂劫卜,有点占卜师的意味在里面,其技能也是这样描述的。作为长安城中备受崇敬的占卜师,他对占卜对象的命运的所做的不只是预言,更是实际的操控。
明世隐局内模型介绍:
不管是切换到哪种形态,只要保持住距离纽带是不会断的,这和芈月的2技能有时间限制不同,而且保持连接敌方也会一直掉血,连接后对敌释放大招造成高额伤害,对己方队友是回血,大招释放的同时明世隐也会掉血,不过会有六成血量回复。另外使用匕首平A三下目标会晕眩
3. 古代的长安什么时候改名为西安
西安,简称“镐”,古称长安、镐京,是陕西省辖地级市、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关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明代形成了西安的格局,西安的名称也源于明代。明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大将军徐达进兵奉元路,改奉元路为西安府。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封次子朱樉为秦王。同年西安府城东北隅开始营建秦王府。秦王府时称“王城”,后讹为“皇城”,明洪武七年至十一年新修了城垣,洪武十三年(1380年)和洪武十七年(1384年)分别修建鼓楼钟楼,其位置也与元代的敬时楼和钟楼无异。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标西巡西安后,曾经提议迁都西安,不过他回到南京之后便病死。
4. 不良人和长安城真有《长安十二时辰》里那么牛吗
正是如此,长安城才能长期维持稳定的秩序,保证都城正常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开展。而都城历来是全国政治的风向标,长安治安的稳定,是整个大唐稳定的基础。今日我们梦回长安,依稀可以看见那如花似锦的大唐盛世与万国来朝的大唐气象。
“不良人”是近年来火热的古风IP,不同于影视剧与动漫中不良人的形象塑造,历史上真实的不良人,可能会让大伙失望。不良人既不是皇帝身旁那个呼风唤雨的神秘组织,也不是长安城治安管理最核心的环节。他们或许只是一个小小的不起眼的机构,或许是大家对于捕快、衙役这个“吏”群体的一个统称与代名词。在历史上,大唐长安城的治理是中央机构、京兆府县、基层里坊机构三位一体,一起构建了严密的治安网络,也正是他们共同努力,对于长安城的稳定和大唐盛世的缔造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5. 唐朝时的长安是什么样子的
长安城由宫城、皇城和外郭城三部分组成,城内百业兴旺,最多时人口超过100万。唐王朝的建立后,对唐长安城进行了多方的补葺与修整,使城市布局更趋合理化。龙首原上大明宫的建立,使李唐王朝统治者更加占有高亢而优越的地理位置。站在龙首原上,俯瞰全城,更显一代帝国一统天下的气度与风范。
唐长安城在城市规划的布局上,十分注重利用地形。长安城有特殊 的六条高坡地形,故在此基础上利用自然的地形规划新都。在六坡经过 的地方,分别布置宫城、皇城和寺塔。长安城采取了严格的左右对齐布局。全城以南北方向的朱雀大街作为中轴线,东西两侧整齐排列着数目 与面积相等的坊市。
街衢与坊里整齐地并排在一起,东西向与南北向大 街成网格状交叉。将外郭城进行网格式分区,每个网格就是一个坊里。 皇城中的12条大街呈相互交错状,将皇城地区进行网格式分区。由此可 见,唐长安城的布局极其整齐,规制严密。
(5)长安城动漫图片扩展阅读:
长安城的特点:
隋大兴唐长安城总体上是中轴对称的格局,设计时参考了邺城和建康城的布局。城市建设过程中,还附会《易经》中“干卦六爻”的说法,根据龙首原分为六条岗地的特点,安排了功能不同的建筑。此外,在城市的边缘规划了园林区,既可美化环境,又可成为民众的游览场所,是中国古代城市史上的一大创举。
唐长安城的形制是中国古代城市、尤其是都城建设的典范,历代有许多文人学士进行过考证和研究。盛唐时期韦述的《两京新记》、宋代宋敏求的《长安志》、程大昌的《雍录》、赵彦卫的《云麓漫钞》、元代李好文的《长安图志》、清代徐松的《唐两京城坊考》等着述,都对唐长安城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和阐述。北宋的吕大防还曾将唐长安城的布局作图刻石,以期永垂后世。现此图虽仅存一部分,但仍有着很高的参考价值。
唐长安城在当时也影响了邻近国家和地区的都城建设。渤海国上京龙泉府就是效仿了长安的规划。日本国的平城京、平安京、藤原京、难波京以及长岗京不仅形制和布局模仿长安,就连一些宫殿、城门、街道的名字也是袭用了长安城的相应名称。
长安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9721米,南北宽8652米,周长36.7公里。城墙宽12米左右,高5米多,全部用夯土版筑,城门处的墙段还砌有砖壁。城墙和其外侧的城壕已基本被毁,仅在北面的玄武门和南面的安化门附近留有部分残垣。
6. 求一张能反映古代长安城繁荣的图片,要有建筑的。
2200多年前,西汉定都长安,即现在的陕西省西安市西北部,并在此延续了200余年的统治。西汉是中国古代最繁荣的时期之一,都城长安曾与古罗马并列为古代东西方两大都会。
◆迄今保存最完整的都城遗址
汉长安城遗址面积达36平方公里,是同时期罗马城的4倍。它不仅是古代面积最大的都城遗址之一,也是迄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都城遗址。
从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从城墙、城门到道路,一步一步地逐渐勘察出汉长安城的平面形制与各种建筑的大致布局。从长安城的选址上可以看出,长安城的建设突出考虑了城市水源和都城安全两方面因素。
长安城北有渭水自西向东流过,南部有6条发源于秦岭的河流,从南向北流入渭河。加上渭河北边的泾河,形成了“八水绕长安”的地理形势,使汉长安城有充足的水源保证。
长安城建在西南―东北走向的龙首上,地势从最高的西南逐渐向较低的东北过渡。毫无疑问,皇宫未央宫被安排在最高处――城市的西南角,太后居住的长乐宫在东南角,后妃的宫城――桂宫、北宫、明光宫在中部。市场、手工业作坊和百姓生活区则被安排在了北部。宫城或宫殿区位于都城之内的制高点,这不只是为了防止水患的需要,还考虑了安全问题。
7. 求一部漫画男主一唱歌还是说话就会被龙追杀!
最近,由着名漫画家夏达的漫画《长歌行》改拍的同名电视剧终于上映了。
《长歌行》原着漫画就获得了不少粉丝,而这部剧又汇聚了一众帅哥美女,尤其是大美女迪丽热巴和赵露思,十分养眼,再加上开头剧情尚算紧凑,不注水不拖沓,让不少人对该剧好评不断。
图片来源于《长歌行》
然而,在获得好评的同时,这部剧在网上的负面评价也不少。
01
歪曲历史太可恨
按照原着作者夏达的描述,她讲的是大唐无名公主的传奇:玄武门之变后,大唐原太子李建成之女李长歌躲过叔父李世民的追杀,流落江湖,一路升级打BOSS的故事。
图片来源于《长歌行》
剧中开头把时间设定为武德九年(公元626年),迪丽热巴饰演的女主李长歌和赵露思饰演的女二李乐嫣都是十几岁的模样(两人都是当时合适的和亲人选,但都未成婚)。
不管李长歌这个人物是否虚构,作为太子李建成的女儿,她的年龄设定基本上是合理的。
毕竟,按照虚岁来算,太子李建成此时已经三十八岁了,有一个十几岁的女儿很正常。
但是,李建成有这么大的女儿,不代表李世民也有啊。
图片来源于《隋唐演义》
生于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的李世民,此时只有二十九岁。他十六岁与长孙皇后成婚,随后数年跟随父亲李渊在外征战,直到唐朝建立的第二年,他们夫妻俩才迎来了长子李承干的出生。
也就是说,武德九年,李世民的长子都只有八岁,他怎么可能拥有一个十几岁的“大龄”女儿?
给李世民虚构一个不属于他的“大龄”女儿不说,更恶心的是,《长歌行》还捏造了李世民追杀侄女的荒唐情节。
作为唐朝的第二位皇帝,李世民的上位确实不太光彩。
图片来源于《隋唐演义》
他在玄武门发动政变,诛杀了一母同胞的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随后又逼迫父亲李渊退位,成功登上至尊宝座。
甚至,为了永绝后患,他还把屠刀举向了自己侄子——李建成和李元吉各有五子,在政变后无一幸免。
不过,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妻妾和女儿们并没有受到牵连。
根据史书和相关墓志的记载可知,李建成至少有五个女儿,李元吉至少有六个女儿。她们大多安然出嫁且善终,夫婿无一例外都是名门子弟。
图片来源于《贞观长歌》
其中李元吉之女和静县主更是嫁给了出身河东名门的薛元超。后者是隋朝名臣薛道衡之孙,其父薛收是李世民早年心腹谋士之一,他本人在唐高宗时期更是官拜宰相。
唐高宗上元三年(公元676年),李建成的太子妃郑观音去世,“殡于第五女归德县主之宅”,享年七十八。
而李元吉之妻巢剌王妃杨氏,不仅活得好好的,还与李世民生了一个儿子——曹王李明。原着和该剧中李世民与女主李长歌的生母有私情这种设定,显然是张冠李戴,搞错了对象。
所以说,玄武门之变后,女主李长歌压根就不用逃亡。因为在李世民眼中,这些人都是一群弱质女流,影响不了大局,没必要对她们痛下杀手。
图片来源于《长歌行》
除了李世民外,历史上被誉为“房谋杜断”的两位贤相房玄龄与杜如晦的形象也都遭到了抹黑。
史书中宽厚谦逊的房玄龄,在剧中变成了一个八面玲珑的滑头,为了帮助女主李长歌逃亡,不惜放火烧茶肆。末了,他还一脸的风淡云轻,丢下一句“真可惜,这家店的点心,我很喜欢的”,转身走人,冷血又无情。
而他的黄金搭档杜如晦就更惨了。为了弄死女主李长歌简直不择手段,妥妥的就是一个心狠手辣的卑劣酷吏,堪称剧中最令人厌恶的反派,没有之一。
图片来源于《贞观长歌》
甚至,剧中的杜如晦还怂恿李世民把朔州拱手卖给突厥人,这分明就是秦桧之流的卖国贼啊,哪里还有半点名相风采?
如此捏造历史事实,歪曲抹黑历史名人,令人气愤不已,无怪乎许多唐粉自发去广电局投诉《长歌行》。
02
剧情逻辑的硬伤
除了歪曲史实,《长歌行》的剧情逻辑也是很迷。
玄武门之变后,皇帝李渊居然下令让李世民的女儿李乐嫣和亲突厥。而李世民则是一脸的为难,一方面舍不得女儿,另一方面又迫于皇命难违,在魏征的建议下,只好让女儿装病躲在洛阳。
图片来源于《长歌行》
姑且不提历史上此事压根不存在,单说这种安排是否合理。
在李建成和李元吉死后,李渊就迫于形势下诏将军国大事全部交由秦王李世民处置,又在三天后正式册立李世民为太子。
从李渊下诏的那一刻起,大唐帝国实际上的话事人就已经是李世民,而非李渊了。
李渊自己都要看儿子李世民的眼色,还敢让人家的掌上明珠去和亲,这不是搞笑么?
图片来源于网络
剧中原太子谋臣魏征在政变后,本打算为一死为故主李建成殉节,李世民和房玄龄三番五次的劝阻,都不能令其改变心意,最终却为一碗醋芹破了功。
不得不说,这种设定也是非常的无厘头了。
一个真正打定了主意为故主尽忠去死的人,别说一碗醋芹,就是抓住他全家老小做威胁,也未必能使其改变心意。
这一点,春秋时期的刺客豫让已经做出了明确的示范。
图片来源于《影》
事实上,历史上的魏征从来都不是忠臣。
在投靠李建成之前,魏征曾经换了好几任老板。从最初的元宝藏,到后来的李密、窦建德,无论这些老板什么下场,魏征从来没有为他们殉节的想法,更何谈行动。
贞观时期,魏征还曾对李世民谈到,希望皇帝不要让他做忠臣,做忠臣不是他的志愿,他想做良臣。
据史书记载,玄武门之变后,魏征是被人押到李世民面前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面对李世民的质问,魏征只说了一句话,“先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成功让李世民刮目相看。
于是,这两人迅速“勾搭”在一起了,在随后的近二十年里上演了一段君臣佳话。
至于为李建成尽忠殉节,魏征表示:呵呵,那是不存在滴。
对此,只想说一句,按照史实来拍不香么?非要搞这种无厘头的闹剧,拉低档次!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吴磊饰演的男主阿诗勒隼,作为一个潜入大唐的细作,在手下赞叹长安城的繁华时,拽拽地说眼前的繁华并不能持久,这一切迟早会属于他们阿诗勒部。
其后更是老气横秋地说“没想到秦王竟有如此本事,小看他了”。
这确定不是来搞笑的么?
秦王李世民威震天下的时候,他还不知道躲在哪个角落里玩泥巴呢!
图片来源于《长歌行》
而且,作为一名细作,对自己的敌人却没有丝毫的了解,这怕不是个来长安吃喝玩乐的富家公子哥儿吧。
03
尴尬的服化道
值得肯定的是,这部剧终于没有出现以往影视中的尴尬称呼“父皇”与“父王”,而是按照唐人的习惯,代之以“阿耶”。
然而,遗憾的是,这个可能是该剧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了。
图片来源于《长歌行》
吴磊一个浓眉大眼的中原汉子,导演偏偏让他出演异族草原部落的王子。而迪丽热巴这种来自新疆、带有明显异域风情的美女,却饰演了唐朝的郡主。也不明白导演咋想的,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唐朝版的“偷龙转凤”呢。
更让人无语的是,还给迪丽热巴额前弄了两道“龙须”。
虽然迪丽热巴很美,但是也不需要刻意用这么坑的造型来证明吧,真把她当小龙女了?而且,人家小龙女是额上有两只龙角,不是“龙须”好伐!
图片来源于《长歌行》
当然,要说这部剧最让人感到尴尬的,则非服化道莫属。
各种各样的抠图,简直让人无力吐槽。
尤其是李长歌骑马逃亡那一段,周围绿的发黄的布景仿佛分分钟就要溢出屏幕一般,令人瞬间想起了另一部有名的抠图剧——《孤芳不自赏》。
因为尴尬的抠图,《孤芳不自赏》曾经被网友戏称“抠图不自赏”。
图片来源于《孤芳不自赏》
如今看来,论起抠图,《长歌行》这部剧也是不遑多让,干脆改名叫《抠图行》算了,也算是名副其实。
除了抠图,剧中时不时跳出来的漫画图景,也是不知道让人该说啥好了。
区区一个落水情节,居然都看不到真人,而要用漫画来代替!
套用国际章的某句话,演员是什么低端的行业么,什么人都要来分一杯羹?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连基本的敬业精神都没有,迪丽热巴大可不必接这部剧,好好做个花瓶,当个综艺咖圈钱不香么,干啥要来祸害影视行业?
原着作者夏达曾说《长歌行》是“历史感动献礼”,创造的目的是为了让日本人了解中国唐朝的历史,但就漫画和剧呈现出来的内容来看,还是拉倒吧,别糟蹋大唐了!
8. 求个漫画名!好像是四个字!
《妖狐诱爱》
9. 在biubiu中有没有什么好的动漫推荐
第一部动漫:《天宝伏妖录》
《天宝伏妖录》改编自非天夜翔创作的同名网络小说,由玄机科技承制的一部魔幻题材的动漫,讲述了唐朝天宝盛世下。少年李景珑、孔鸿俊、阿泰、莫日根、裘永思五人因为机缘巧合相遇唐都长安城,并为了天下正义,不断战斗守护黎明百姓的故事。
《灵笼》作为国漫首部成功大火的科幻动漫,虽然只有十二集的产量,但却吸引来了广大动漫粉丝,制作精良的《灵笼》也一时间火了,甚至有人拿玄机制作的《吞噬星空》与《灵笼》进行比较,可见《灵笼》的地位,《灵笼》的氛围以及特效渲染都是十分出色的,虽然作为科幻片,未来武器出现的太少,但制作团队将末日来临时人类对生的渴望制作的很好,这也是《灵笼》大火的主要原因。
10. 唐朝的都城长安是什么样子
长安城规模宏伟,布局严谨,结构对称,排列整齐。外城四面各有三个城门,贯通十二座城门的六条大街是全城的交通干道。而纵贯南北的朱雀大街则是一条标准的中轴线,它衔接宫城的承天门、皇城的朱雀门和外城的明德门,把长安城分成了东西对称的两部分,东部是万年县,西部是长安县,东、西两部各有一个商业区,称为东市和西市。城内南北11条大街,东西14条大街,把居民住宅区划分成了整整齐齐的110坊,其形状近似一个围棋盘。
唐长安城由外郭城、宫城、皇城3部分构成,总面积84多平方公里。外郭城平面长方形,东西长9721米,南北宽8651.7米,周长36.7公里。每面有3座城门,南面正门明德门和丹凤门为5个门道外,是都城的最高等级。宫城位于廓城北部中央,平面长方形、南北1492米,东西2820米。中部为太极宫(隋大兴宫),正殿为太极殿(隋大兴殿)。东为皇太子东宫,西为宫人所居的掖庭宫。皇城接宫城之南,有东西街7条,南北街5条,左宗庙,右社稷,并设有中央衙署及附属机构。后来,唐太宗(李世民)到唐高宗时期修建大明宫,唐玄宗(李隆基)又把自己当临淄王时的王府改扩建成了兴庆宫,三座宫殿合称“三内”。东城西城分别有东市和西市两座市场,集中了长安城的主要商业。城内有四条沟渠提供生活和环境用水。城东南角有一座人工园林——芙蓉园,园中有曲江池。
长安城(外郭城)开十二座城门,南面正中为明德门,东西分别为启夏门和安化门;东面正中为春明门,南北分别为延兴门和通化门;西面正中为金光门,南北分别为延平门和开远门;北面的中段和东段分别与宫城北墙和大明宫南墙重合,西段中为景耀门,东西分别为芳林门和光化门。除正门明德门有五个门道外,其余各门均为三个门道。据实测,明德门址东西广55.5米,南北长17.5米,每个门道宽5米。特别是明德们内的南北大街朱雀大街更是宽达150米至155米。其他的不通城门的大街宽度也普遍在35米至65米之间,而顺城街宽20米到25米。明德门原有台阁式门楼建筑。宫城位于郭城北部正中,平面为长方形,东西长2820米,南北宽1492米,周长8.6公里。城四周有围墙,南面正中开承天门(隋称广阳门),东西分别是延喜门和安福门,北墙中部开玄武门。宫城分为三部分,正中为太极宫(隋称大兴宫),称作“大内”,东侧是东宫,为太子居所,西侧是掖庭宫,为后宫人员的住处。今天西安城内西五台和北城外自强西路北侧铁路中学内的土岗则是为数不多的大兴宫城遗址。
皇城亦为长方形,位于宫城以南,其东西与宫城等长,南北宽1843米,周长9.2公里。城北与宫城城墙之间有一条横街相隔,其余三面辟有五门:南面三门,中为朱雀门,两侧为安上门和含光门;东西面各一,分别为景风门和顺义门。南面正中的朱雀门是正门,向南经朱雀大街与外郭城的明德门相通,向北与宫城的承天门相对,构成了全城的南北中轴线。城内有东西向街道7条,南北向5条,道路之间分布着中央官署和太庙、社稷等祭祀建筑。从城市的平面布局来看,规划者严格讲求左右对称。全城以宫城的承天门、皇城的朱雀门和外郭城的明德门之间的连线,也即承天门大街(亦名天街)和朱雀大街为南北向中轴线,以此为中心向左右展开。为突出北部中央宫城的地位,以承天门、太极殿、两仪殿、甘露殿、延嘉殿和玄武门等一组组高大雄伟的建筑物压在中轴线的北端,以其雄伟的气势来展现皇权的威严。之后,随着不断增添新殿,才使这种格局有所变化。
唐长安城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达到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唐长安的人口中,除居民、皇族、达官贵人、兵士、奴仆杂役、佛道僧尼、少数民族外,外国的商人、使者、留学生、留学僧等总数不下3万人。当时来长安与唐通使的国家、地区多达300个。唐的科技文化、政治制度、饮食风尚等从长安传播至世界各地。另外,西方文化通过唐长安城消化再创造后又辗转传至周边的日本、朝鲜、缅甸等国家和地区。唐长安成为世界西方和东方商业、文化交流的汇集地,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大都会。
唐长安城的形制是中国古代城市、尤其是都城建设的典范,在当时也影响了邻近国家的都城建设。
唐代长安平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