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动漫图片 > 大龙船怎么画图片

大龙船怎么画图片

发布时间:2022-06-23 15:57:56

Ⅰ 龙舟是长什么样子的

龙舟结构紧密、做工精细、用料考究、色彩丰富。一只龙舟由龙头、
龙尾、干船、闸水板、龙篸、舟桡等部分拼装而成,各部分材质不同。干船多用木质坚韧、不易渗水、耐撞耐浸的优质坤甸木制作,因坤甸木忌风吹日晒,
平时干船需埋藏于河底淤泥
之中,用时才捞起;龙头、龙尾用樟木雕制,需涂油、上漆、着色,平时存放在村祠堂或族庙里;衔接干船头尾的龙篸和插在大傍上方的闸水板多用杉木制造,以防河水从头、尾、边倒灌,龙舟下水时才装上;舟桡用的是元木,不易折断、开裂。五邑传统龙舟规格有大、
中、小之分,大龙舟为20-40米,桡手40-80
人不等,如江门礼乐、新会大泽、鹤山三夹、开平龙舟等,一般需要配备锣、鼓、舵手;小龙舟长5-6米,桡手4-5
人,如江门棠下、荷塘龙舟。龙舟色彩不一,
但每只龙舟的队员衣衫、舟桡与龙头、尾颜色相同,久而久之,人们习惯以色彩命名龙舟,如礼乐龙舟有“桃果红”、“花蓝桡”、“黄桡”、“红桡”、“白桡”、“黑桡”
;三夹龙舟有“红颈”、“白颈”、“黄颈”、“金龙”、“银龙”、‘
“乌龙”等异彩纷呈。另外,龙头造型也形态各异,“五邑乡里看龙舟,看到龙头便知舟”道明了五邑传统龙舟的特点。

Ⅱ 大龙舟你们都抽到了什么

大龙舟:翼刃(永久/15天)银翼杀手(永久/15天)缤纷十二翼(永久/30天)蔚蓝奇迹之翼(永久/30天)命运之轮(永久/30天)流光之剑手杖(永久/待定)天使头饰(永久/待定)刺虎(30天)大阪(30天)风影(30天)更名来,金骰子.N多套装等。

很难中的

Ⅲ 龙舟的样子

龙舟

龙舟当时楚国人民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投身于岳阳汨罗江),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岳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龙舟”是做成龙形或刻有龙纹的船只。古代那些有“真龙天子”之称的帝王们,行走水路时一般都要乘龙舟。如“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穆天子传》),“上御龙舟,幸江都”(《隋书·炀帝纪》)。皇帝乘坐的龙舟,高大宽敞,雄伟奢华,舟上楼阁巍峨,舟身精雕细镂,彩绘金饰,气象非凡。南宋画院待诏李嵩画的“大龙舟”,即是一例。民间用来竞渡的龙舟和皇家龙舟不可比肩,一般都做得窄小狭长一些,以利赛事。用作竞渡的龙舟,其形制因时代而变化,因地域而不同。据载,旧时西湖上的龙舟,约四五丈长,头尾高翘,彩画成龙形;中舱上下两层,船首有龙头太子和秋千架,均以小孩装扮,太子立而不动,秋千上下推移;旁列弓、弩、剑、戟等“十八般武艺”和各式旗帜。尾有蜈蚣旗,中舱下层敲打锣鼓,旁坐水手划船。

各地特色

苏州的龙舟分成各色,四角插旌旗,鼓吹手伏在中舱,两旁划手十六人。篙师执长钩立于船头,称作挡头篙。船头亭上,选面端貌正的儿童,装扮成台阁故事,称龙头太子。船尾高丈余,牵系彩绳,由擅长嬉水的小儿表演“独占鳌头”、“童子拜观音”、“指日高升”、“杨妃春睡”等节目。当代用来竞渡的龙船,形制比旧时简化了许多。船以色彩分赤龙、青龙、黄龙、白龙、黑龙等。船身、船上的罗伞旌旗等装饰,以及划手们的服装乃至船桨,都要求一色。湖北、湖南等地的龙舟短则七丈多,长则十一丈余,划动时有如游龙戏水。福建的龙舟,船首雕刻龙头,口能开合,舌能转动。贵州的龙舟由三只独木船联合而成,中间较长的一只称“母船”,船上有鼓手指挥,两边的两只船身稍短,称“子船”。温州各乡都有龙船,各庙宇设香官神,专管划龙船。每逢端阳节,有些地方要做新龙船,四月初一就擂鼓开殿门,祭香官神,开始造船。各地乡风一般都是五月初一才开殿门,祭神后即开划,俗叫“上水”,龙船归去叫“收香”,斗龙结束叫“散河”或“洗巷”,并把河龙船翻转,次日再翻正,抬到庙中保存,还要祭时官神,相传这香官神是喜欢玩弄人的小儿神,所以俗语说青年人不安分,比喻香官。在划龙船地区内,都要出龙船费用,请划龙船的人吃酒,还要放鞭炮,设祭迎接,叫“摆香案”。龙船头各处大同小异。有的在船身绘画龙鳞,头尾安置活动的龙头龙尾,形状较小,有的船身稍画上几笔龙鳞,亦无头无尾,但形状较大。每乡龙船,各有固定颜色的旗帜,一乡之内,有几支龙船的话,也要用旗色区分标志。以温州南郊南塘河古老风俗为例,有的旗用蓝色,龙头、龙尾和船身都是蓝色,叫做“青龙”,相传四方只有东方苍龙七宿称龙,所以青是正色。这南塘河面,以莘塍为河主,所以莘塍东堂庙的龙船特别大,有十六档,船面有四十四人,叫大青,算是龙娘。其他龙船上水,必须先到东堂庙朝见,庙司事要赏给彩红,大青出来,各龙不敢和它竞赛,其余小的都叫青龙,其他黄色的叫黄龙。旗白的,船的颜色也是白的,俗称“白龙儿”。如是红旗,船身也染红色,叫做“红霓岭”等。因南言赤色,是水龙,性情急躁,所以改了个名,是避讳的意思。龙船中惟独没有黑龙,俗说乌龙是凶暴,也有说北方玄武是龟,爬得慢,不能斗生,故全温州没有黑龙船。两船竞赛,水逐浪飞,两龙相斗,争夺锦标,各乡河道,各行分段,自为一区,斗龙互不干涉,因此有大龙地、小龙地之名目。

参加人数

龙船人数,额定三十六人,叫做一槽,就是俗称的“三十六香官”。如是小龙,船身十三档,划船的二十六人,船面管旗一,后梢二,唱神一,司鼓二,掌锣二,托香斗二,正合三十六之数。大龙有十八档,两旁划船的三十六人,加鼓、梢、锣、旗、唱神、托香斗六种执事十二人,就需四十八人。划船者穿衣,一船均依旗色。在苍南等地,则定为白衣白帽子是吊念屈原。(龙舟额定42人,划者十三六,前后梢各一,掌旗一,击鼓一,击锣一,唱神一,此四人俱站在龙舟中间。龙舟有十九档,坐十八挡,前方向空一档,龙舟在竞赛时不调头,而是人转身反方向坐。龙舟的鼓声很有节奏,转身的鼓声为密集点鼓。)

船面上,鼓在最中,两旁划的人要听鼓声,两头是梢桨,就是船舵,靠此端正舵向,所以俗语说:“鼓是令,梢是命。”锣是听鼓声的,也有鼓动的作用。旗是分明船色,使岸上观众能够辩认,只有执神杖唱神的,托香斗的,是为了奉香官神,在竞渡中没有作用。

在全温州的划龙船中,永嘉上塘、下塘一带的龙船,最为出名。斗龙在江流湍急的楠溪江中进行,十里长途,往返二十里。如果顺潮而下,而中途潮涨,或者顺潮而上,中途潮落,都要斗到终点,不得停止。再加上没有换向转手,要一划到底,它的尾端设置梢桨,把梢两人,船头也有两人,以便保持船的首尾平衡。头龙时,这两人力捺龙头,与三十六把桨一齐行动,有加强速度的极大作用,途长水逆,风紧浪急,锣鼓声喧,喊声震天,真可谓英勇。

竞赛规则

在乐清参加划水龙的住户,叫“水龙户”,一个水龙户的集体叫“水龙众”,水龙众的所在地叫“水龙地”。有的自然村甚至以这种划分作为举办某些公益事业或承担某些社会义务的独立单位。每年划水龙都有为首的人,俗称“首事”或“头家”,由水龙户轮值或拈阄推举。水龙户都按丁或按户出钱。参加划者都有补贴,如乐成镇每人每天一斤猪肉。凡水龙户有新婚,生头胎男孩、兴造房屋和中举授官以及科举废后的大、中学校毕业等喜事,都以水龙名义致贺。被贺的要有一条红绸或红布系于“龙颈”,俗语称“挂红”,而且还有“香金”和食品礼物。旧时陋俗,有些水龙,往往盗伐樟树或偷取“树坦”(木行)最长杉木,以致发生诉讼纠纷。在乐清县西,大的自然村都有好几只龙船,称“地团十只龙”或“南宅七只龙”。(乐清最大的龙舟赛事在北白象,每次都有上百只龙舟参赛-自发性质)如乐清白石镇的小隐湖,每年该日,全区有一百多只龙船汇合竞赛,并备有锦旗悬赏夺标,男妇老幼,观者如堵。有的地区,如瑞安马屿一带,不自制龙船,在端午以前,扣住江面上的运输船,用缆绞起来,当作龙船,按日给船户银米,三天后放行,如果头号胜,不但优待船家,酒肉丰盛,并且还有特别赏钱。但温州那些地处山区和半山区,多旱地,少水田,无河港的地方,端午无划龙舟之俗。

Ⅳ 龙舟的外形长,宽,高

杉木和樟木是造龙舟的上好木料。造大龙舟,最困难的是寻找木材。要寻找25米长以上的整木,将其切分成5片接成船底,这样造出的龙舟才会坚固结实。这样的木材只能在深山老林中才能找到,树头的直径必须在20厘米才能符合条件。
在闽南地区,龙舟通常是某个自然村的公共财产。水上人家有句俗语“一日造船,千日过波”,意即造出的船必须坚固美观,才能经受风浪,故造船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岸上人家建房,“礼路”丝毫马虎不得。钉船板犹如建房的“奠基”,还要举行“奠基典礼”,摆上供品祭拜。特别是在“点睛”这一重要环节,还必须举行隆重的仪式。
闽南龙舟的龙头是写意的、象征性的。龙舟的“龙须”是将金箔纸折成约1平方厘米的小方块,绑在一根对折的红布条上,象征“龙须”;将一块红布折成三角形,钉在船头,象征“龙舌”;将6条龙须等距离分布钉在“龙舌”上,这就成了“龙头”。
制船者在两侧船舷的船眼睛各贴上三根红布条加小方块金箔的组合,再钉上三根“目周钉”。从左至右,分别代表千里眼、顺风耳、妈祖婆。妈祖婆殿后佑护,千里眼、顺风耳在前观测,顺序不能改变。不仅是龙舟,再大的帆船也是这样钉的,有些帆船还会在船艉供奉妈祖婆神位。
这些程序完成后,该的村的老人在龙头前摆上“三牲”,持香对着龙头祭拜。然后,一村民手持香炉,绕着龙舟转了一圈。这意味着,将龙舟上的不洁之物驱走,龙舟变得圣洁而有灵气。随后,燃放鞭炮、烧金纸,仪式就结束了。
经过几名壮汉六七天的劳作,新龙舟完工了。之后,请村里地位高的老人身穿长衫戴毡帽,带领全村70多名壮劳力,到船厂“请船”。大家人手一桨,浩浩荡荡地将龙舟划回村里。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龙舟的丰姿就会出现在附近的江上。
以温州南郊南塘河古老风俗为例,有的旗用蓝色,龙头、龙尾和船身都是蓝色,叫做“青龙”,相传四方只有东方苍龙七宿称龙,所以青是正色。这南塘河面,以莘塍为河主,所以莘塍东堂庙的龙船特别大,有十六档,船面有四十四人,叫大青,算是龙娘。其他龙船上水,必须先到东堂庙朝见,庙司事要赏给彩红,大青出来,各龙不敢和它竞赛。
其余小的都叫青龙,其他黄色的叫黄龙。
旗白的,船的颜色也是白的,俗称“白龙儿”。
如是红旗,船身也染红色,叫做“红霓岭”等。
因南言赤色,是水龙,性情急躁,所以改了个名,是避讳的意思。
龙船中惟独没有黑龙,俗说乌龙是凶暴,也有说北方玄武是龟,爬得慢,不能斗生,故全温州没有黑龙船。

参考资料:
http://ke..com/view/154264.htm?fr=aladdin
http://..com/link?url=-J9S3kd229RlQqxK

Ⅳ 谁有龙船的制作方法

一条龙舟从组成结构、选材到保存都是非常讲究的。龙舟家族庞大,有10人划的“短龙”,有上百人划的“长龙”,有国际赛事上看到的“标准龙”,也有用于探亲应景的“传统龙”。本次报道主要介绍的模本,是广州涌面上最常见的、可搭载80余人,长40米的传统长龙。 选材 选材方面,赛龙一般选用轻巧的杉木、柚木,而不注重速度的游龙则选用深褐色的坤甸木,取其结实耐腐,可以长年保存,越浸越靓。 目前,广州的龙舟大都用坤甸木,一艘龙舟用6-7立方米的木材。柚木比坤甸木好,但做一条柚木龙舟要20万元,所以很少人选择这种木材,据悉,如果用坤甸木做龙舟,长龙大约11万元,短龙大约3万元。 工序 当木料选好后,工匠还要选择良辰吉日为制新龙的木料开线落墨,为第一根立起来的龙骨架参花挂红,以示庄重。接下来便是整条龙船制作的开始,具体工序分为:扎底骨、制脚旁(船底)、上大旁、扎彩盘及绞栓、钉龙根、造坐凳、钉花旁(外板)、钉夹旁(内板)、装弦口、扎龙缆及将军尖等十大工序,全过程约需20天左右。 龙体 龙舟要出水竞技,少不了轻快而坚实的船身。在陈汉慧龙舟厂,一条属于江高的“大龙”横卧江边,何师傅正细心地为船身吸尘、上油。20天,何师傅和工友一手一脚把这条大龙亲手做出。但对于已有30年龙舟制作经验的他来说,船身构造已是胸有成竹。 “一条标准的龙舟一般在30米以上,分为主骨(龙骨)、脚旁、大旁、花旁,坐凳等;中间还可包括大鼓架、铜锣架等配件。”何师傅一边扫油一边娓娓道来,“龙骨又叫龙缆,相当于龙舟的脊椎,贯穿整条龙舟,是整条龙的核心部位。” 原来,龙骨的强度和弯度决定着龙舟的结实程度和弧度。一条30米长的大龙舟的龙骨一般由两根各约15米长的杉木连接而成。为使龙骨弯曲,让龙舟两头高高翘起,直径约30厘米的杉木龙骨要被千斤顶固定多日来达到所需的弧度。 做好龙骨后,就要以先中间后两边的顺序,在两旁从底骨往上安插旁板,底骨两边为“脚旁”,船双侧是“大旁”和“花旁”,但这并不是随意镶嵌便能成事,因为“大旁”和“花旁”决定龙舟的最终形状和流线型,从而决定一条龙舟的破水能力。组成龙舟的木与木之间不利用任何粘合物质,靠人工把木边磨平,并用最原始的锤子钉入钉子,为防止入水,每隔三厘米就要打入一个钉子,一条上好的龙舟,要消耗几十斤的钉子。 龙头 一江碧水,舟行水中,凶悍而威武的龙头迎面而来,震耳欲聋的鼓声由远及近……一条龙舟的气势很大一部分取决于龙头,龙头做得越凶悍就越好,更被视为镇宅、驱邪、驱魔的作用。不仅比赛,结束后,不少人用高价投得龙头,拿回家摆设。 上漖村做龙舟远近闻名,但在龙舟厂,龙头的踪影却难以寻觅。“龙头在我们这里一般都找不到。”龙舟厂的黄师傅称。 原来,龙头、龙尾都是竞渡前才装上船头的,并不与龙舟一齐制作,因此一般的龙舟工棚看不到龙头、龙尾的部件。 黄师傅描述,龙头大多用整木雕成,多染成红色,称“红龙”。也有涂为黑色或灰色的,称“黑龙”或“灰龙”。“木料开料、放样、雕刻、成型、打磨、上色……一样都不少得。” 龙头成型后,还得为龙头安装上鼻球、龙须、龙舌;一颗不锈钢珠,涂上黄色,放在龙口中,通通都能活动,显得活灵活现;龙头顶,却是鹿角造型,涂上了耀眼的金粉。最后,一个成型的红色龙头半张大嘴,口中露出龙珠,显得有威严而气派。“龙船一下水,龙头醒目有神,成条龙舟先会够晒神气威水。” 不过,黄师傅说,制龙须则要看该村信奉什么,信奉观音菩萨是不用龙须的。“有白须公和黑须公,只有信奉关公的才用黑须公。”此外,龙尾也大多数是“一条木”雕成,充满鳞甲,青金相间,复杂但绚烂。“整条龙舟完工,师傅会把‘藏好’的龙头和龙尾‘请下来’再安放,还要放炮仗、请人为龙头来开光点睛,才能显示足够的敬意。” 桡手 勇往直前的龙舟,总有两排粗壮有力的手臂奋力划着桨。珠村民俗专家潘剑明描述,珠江三角洲一带龙舟比较大,60多人以上的算较普通,100多人的也很多。数十上百桡手执桨同时划行,龙舟才能勇往直前气势磅礴。 帅旗 龙舟上要打出本村的标志旗,这面旗又叫帅旗,帅旗各村不同,有的是三角旗,有的是百足旗;旗颜色也不尽相同,或为红色,或为黄色,或为黑色,或为彩色。代表本村落氏族的标志旗,让人们远远就能分辨出这是哪个村哪个族的龙舟。 陪神 陪神(长老)一职“各处乡村各处例”。 依照规矩,龙舟上会特设一个“神位”,龙舟出发前需要“请”来庙里的神像安放在船上,保佑龙舟一路平安,举放神位的人则称为“陪神”。陪神还负责保护神像的安全。 陪神需要根据本村供奉的神来装扮自己。珠村民俗专家潘剑明说,珠村供奉北帝,就扮成“北帝相”;庙头村是供奉洪圣王,就扮成“南海神王相”;宦溪村、莲溪村是供奉齐天大圣,就扮成“孙悟空相”;有些村落供奉吕洞宾,就扮成“吕洞宾相”。“整个龙舟活动结束后,又重新把船上的各神灵请回各自安奉的庙堂座甲就是还神了。” 罗伞 “战鼓嘹,彩旗飘。”江面上,百舸争流,如何读懂每条龙的内心世界呢?罗伞就是最好的一张名片。 据广州老字号中华戏服厂厂长黄远昌介绍,罗伞又叫华盖,是一条龙船中,装饰最为复杂华丽的标志物,其高五到七尺,分上中下三层,彷如江面上一条迎风飘逸的绣花百褶裙。 上顶金葫芦,下撑大茅竹,罗伞主体材质为软缎布,外绣有双龙、麒麟、八仙等广绣图案,配以兔绒毛、钉星镜、五彩网穗等材质装饰,在阳光下星光闪闪,五彩摇曳。 如果说帅旗是龙船番号的标识的话,那么罗伞就是彰显一条龙船身份地位的符号。在等级森严的中国古代,罗伞是帝王将相权势的象征,伞的用料、色彩、尺寸就像头上的乌纱一样,是身份尊卑的一种标志。其中红黄二色是官府专用,民间多为青色。 “现在没那么多讲究,用什么色多按村民喜好。”黄远昌介绍,一般罗伞的主色调可以体现出下面神斗内所供奉的神,如一般绿色是供奉关帝、黑色是北帝、白色是观音等。此外,红代表吉祥,黄代表皇气等。罗伞上还会绣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字样,表达村民的节庆中的良好祝愿。 一顶上等罗伞可以用50年,端午节过后,罗伞布可以拆卸下来洗净收藏。 大鼓 俗语道,“五月五,龙船下水打烂鼓”。龙舟出行的恢宏气势,最集中体现莫过于船上的大鼓,这是一条船上不可或缺的指挥中枢。标准的龙舟鼓比狮鼓要高大,一般高度为85-90厘米,直径至少60厘米;一个龙舟鼓重量可以达到100多斤。这种鼓的声音穿透力很强,百米外都清晰可闻。 龙舟鼓的制造业也是一门艺术,与一般的鼓以多块木板拼成不同,龙舟鼓大都以一根原木雕凿而成。过去,一般的农村里都有百年大树,如白榄树、香樟树、乌桕树等,都是造鼓的好原料,手工制鼓一般分为选木、制鼓坯、选鼓皮、粗细刮皮、水烫晒皮、浸软、推刮、蒙磨皮、失音打钉、打底上漆等十几道工序,任何一道工序有误都会影响到音质和音量。制作一只鼓最少需要三周时间。好的鼓一般可用上二十余年。 龙舟鼓的鼓点,综合起来大多有单槌鼓和双槌鼓。单槌鼓又叫顺鼓,即只捶一个节奏,鼓声响一下桡手就扒一下。双槌鼓又叫马蹄鼓,变化活泼,有跳跃感,鼓手左右连击为一拍,连击一次双响,桡手才扒一下。不过,竞赛时双槌鼓不及单槌顺鼓的节奏分明。 艄公 珠三角地区河涌急弯多,龙舟游一周要经好多弯。这时,船尾负责掌舵的艄公则要“话晒事”,龙舟前进的方向都尽在他手中。整艘龙舟上的人员要配合得天衣无缝才能保证万无一失,艄公技艺就要非常了得。 鼓手 鼓手通常站立在龙舟中部,鼓声起处,木桡齐下,整齐划一。珠村民俗专家潘剑明把这个把握速度的人形容成全船上的总指挥,“要快要慢全靠鼓手,冲刺要快,落后了要快,一切行动听从鼓手的引导。”

Ⅵ 请问龙舟的来历

1、在古代典籍有关龙舟起源的记载中,最早是出现在东汉。据此可以推测,端午的习俗最初可能只在长江下游吴越民族中流行,后来吴越文化逐渐和中原文化交流融合,这种习俗才传到长江上游和北方地区。
2、简介
端午节龙舟赛、元宵节舞龙(也称舞龙灯、耍龙灯)及二月二龙头节是大东亚龙文化区重要的民间活动。龙舟就是船上画着龙的形状或做成龙的形状的船。赛龙舟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赛龙舟最早兴起于汉代。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出我国传统的悠久历史文化继承性和人们的集体主义精神。
3、历史发展
唐、宋、元、明、清各代帝皇,均有临水边观看龙舟的娱乐,也属于游戏之类。《旧唐书》中记穆宗、敬宗,均有“观竞渡”之事。《东京梦华录》卷七,记北宋皇帝于临水殿看金明池内龙舟竞渡之俗。其中有彩船、乐船、小船、画舱、小龙船,虎头船等供观赏、奏乐,还有长之四十丈的大龙船。除大龙船外,其他船列队布阵,争标竞渡,作为娱乐。宋张择端《金明池夺标图》即描绘此景。又明代皇帝,在中南海紫光阁观龙舟,看御射监勇士跑马射箭。清代则在圆明园的福海举行竞渡,干隆、嘉庆帝等均往观看。
也有的是游船式竞渡。如《淮南子·本经训》“龙舟鹢首,浮吹以娱”,是划着龙船、摇船在水上奏乐、游玩。在《梦粱录》中记载南宋杭州“龙舟六只,戏于湖中”。湖上有龙舟,只是画舫游船的一部分。

Ⅶ 龙舟的外形是怎样的由哪几部分组成

各地的龙舟外形特征都不同,以潮汕龙舟为例:

潮汕的龙舟有多种样式,正规的龙舟有龙头、龙颈、龙尾。龙身半圆而长,宽1.4米至1.6米,长短不—,有容纳12对桨、16对桨、32对桨不等,最长的可容纳52对桨。龙舟分红龙、黄龙、青龙、白龙数种。

龙身龙腹按麟甲模样涂彩,并根据红、黄、青、白龙种,突出各种颜色。色泽艳丽鲜明,图案漂亮眩眼。不同龙舟挂着长长的不同色泽龙须,标志突出。

龙舟有龙头、龙颈、龙尾这三部分组成。

潮汕龙舟如下图:

(7)大龙船怎么画图片扩展阅读:

体育赛事:

龙舟船的大小因地而异。比赛是在规定距离内,同时起航,以到达终点先后决定名次。我国各族的龙舟赛略有不同。汉族多在每年“端午节”举行,船长一般为20—30米,每艘船上约30名水手。

苗族是在每年5月24日至27日的“龙船节”举行,船长约20米,宽1米,由三根直而粗的杉树挖成槽形,捆绑而成,中间是母船,两边为子船,每艘船上有38名水手,有一长者任鼓头,一名男扮女装的小孩任鼓手。

比赛时,炮声响处,各水手即按锣鼓节拍划桨前进。傣族是每年傣历6、7月(清明节后十日左右)“泼水节”举行,每船有600名水手,4名舵手和4名引道手。比赛时,由一人敲锣指挥,水手按锣声节奏划桨前进。也有女子参与此项活动。

龙舟赛历史悠久,传入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1983年,我国首次派队参加龙舟大赛,一举夺得全部两项冠军。1984年国际龙舟大赛在香港举行,有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新西兰、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澳洲、澳门、香港等16个队参赛。中国队又夺得冠军。

阅读全文

与大龙船怎么画图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关于八月十六的图片简单图片 浏览:646
头发衣服裤子图片 浏览:887
现代房屋设计图片大全 浏览:198
黑板报开学了图片简单又漂亮 浏览:813
城市修建的剪影图片高清 浏览:945
cad中存在图片如何导出 浏览:890
叶小龙图片高清 浏览:786
高马尾初中女孩背影图片自然 浏览:307
相机怎么做高清图片 浏览:575
男生白发真人头像图片 浏览:304
美甲款式图片透明红简单 浏览:202
红衣长发女孩图片 浏览:766
健身视频女生图片 浏览:480
励志的图片与文字组合 浏览:479
卡通萌画图片大全可爱 浏览:589
努卡奶粉图片和价格 浏览:18
吃鸡里发型图片欣赏 浏览:676
excel如何变成图片 浏览:228
学生美女高跟鞋图片 浏览:434
一张图片如何分割成多张图片打印 浏览: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