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电气火灾漏电探测器的接线图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中的探测器作用是为检测当前回路的剩余漏电流,可传送给电气火灾监控主机,让人看见当前漏电流,可以让开头跳闸或不跳闸。漏电断路器是带漏电保护的天关,如我们平时常见的插座天关,家庭里的进户总天关等,都是带漏电及过载保户的!
⑵ 火灾报警系统中各种管线如何穿管
消防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的所有电气管线预埋,预埋JDG20管和JDG16。其线管材质规格不能根据经验而定,要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的。可按管线设计图纸和方案进行。
各种模块、接口、报警按钮、消防启泵控制按钮、消防报警电话、声光报警器等所有接线厎盒的预埋,哪些是86*70接线盒,哪些是86*50接线盒。接线盒的深度其设计原则全部用86*50接线盒,只有当某一个接线盒内接线根数太多,普通接线盒容纳不了的情况下才使用更深的接线盒。
穿管线时,用细钢丝牵引,先把钢丝一端用尖嘴钳弯一Φ10mm左右的小圈(防止钢丝在PVC管拐弯和接头处顶住),再把钢丝从PVC管的一端往里面送,一直送到该钢丝从PVC管的另一端出来,再根据需要把钢丝剪断,然后把导线与钢丝绑牢,从另一端把钢丝拉出来,导线就跟着钢丝进去了。也可以直接买穿线用的钢丝来用,可以买30-40米,把钢丝弯个头从线管一头穿进去,要是遇到穿不动,可以从另一头再穿一根进去,把后穿的弯个Z 字型用手摇动就可以把另外那根钢丝带出来了
或者采取如下做法:首先,铺排好合理走向的电线线管,弯头处最好是用弯管器弯的,固定线管。其次,将穿线器任一端穿过线管,在线管另一端拉出一小段,然后,将需要进入线管的电线各线头削去约5公分,取一根裸线穿进穿线器的头部小孔圈折牢固,有多条需要进入同一线管的,把它们绞在一起,用胶带包好。最后,一人拉扯穿线器一端,由另一人在另一端慢慢把电线顺入线管。(注意:拉扯困难时,需要轻轻敲打线管。)
⑶ 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工作原理
火灾报警系统的工作原理
在火灾报警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采用二总线制得通讯方式,把报警系统的主控制机和若干个漏电探测器、控制模块以及总线隔离器连接起来,进而实现对各种被保护线路和电器、仪表的漏电情况通过主控制器平台进行数据的集中搜集和监控管理,采用二级保护的原理,将电气火灾扼杀在初期阶段。
具有探测漏电电流、过电流等信号,发出声光信号报警,准确报出故障线路地址和时刻检测故障线路的变化,可以对故障信息和操作试验信号,进行长期的储存,便于工作人员对同类事故故障的判断。监控器上还可以显示系统电源的状态。
如果有必要还是可以自动切断漏电线路上的电源,并显示电路状态。
综上所述,对于火灾监控系统来说,主要集中在控制器和独立式的剩余电流检测器等核心部件上,通过这些设备可以及时准确的发现监控电气线路中的故障和异常状态,同时能够发现电气火灾早期的火灾隐患,通过声光警报系统将信息通过控制屏幕传递到工作人员手中,便于提醒和告知故障并及时解决问题,将电气火灾的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
⑷ 漏电保护器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谢谢 ,要有图的哦。
漏电保护器工作原理
①当电气设备发生漏电时,出现两种异常现象:
一是,三相电流的平衡遭到破坏,出现零序电流;
二是,正常时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出现对地电压(正常时,金属外壳与大地均为零电位)。
②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作用漏电保护器通过电流互感器检测取得异常讯号,经过中间机构转换传递,使执行机构动作,通过开关装置断开电源。 电流互感器的结构与变压器类似,是由两个互相绝缘绕在同一铁心上的线圈组成。当一次线圈有剩余电流时,二次线圈就会感应出电流。
③漏电保护器工作原理 将漏电保护器安装在线路中,一次线圈与电网的线路相连接,二次线圈与漏电保护器中的脱扣器连接。 当用电设备正常运行时,线路中电流呈平衡状态,互感器中电流矢量之和为零(电流是有方向的矢量,如按流出的方向为“+”,返回方向为“-”,在互感器中往返的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正负相互抵销)。由于一次线圈中没有剩余电流,所以不会感应二次线圈,漏电保护器的开关装置处于闭合状态运行。 当设备外壳发生漏电并有人触及时,则在故障点产生分流,此漏电电流经人体?大地?工作接地,返回变压器中性点(并未经电流互感器),致使互感器申流入、流出的电流 出现了不平衡(电流矢量之和不为零),一次线圈申产生剩余电流。因此,便会感应二次线圈,当这个电流值达到该漏电保护器限定的动作电流值时,自动开关脱扣,切断电源。
漏电保护器的标准名称是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Resicd Current Protective dvdice)简称RCD,漏电保护所检测到的是剩余电流既被保护电路内相线和中性线电流瞬时值的代数和(其中包括中性线的三相不平衡电流和谐波电流), 此电流既为正常时的泄露电流和故障时的接地故障电流。故漏电保护器的整定值,也既其额定剩余动作电流I n,仅需躲过正常泄露电流值即可。
漏电保护器的基本功能是当人体触电时,在电流强度和时间尚未达到伤害程度前而自动切断电源,保护人身或设备安全。
一、工作原理
漏电保护器由脱扣电路、过载保护器装置和漏电触发电路三部分组成.
过载保护装置由双金属片构成的热元件EHl、EH2组成。当电流超过额定电流的1.2倍时,因热元件两侧的金属膨胀系数不同,而使热元件变形并偏向脱扣顶杆,使开关OF、SA跳闸断电。
TA是零序互感器.平时主回路火线和零线的电流绝对值相等,其电流矢量和为零.无感应电压信号送入专用集成电路IC,此时其④脚输出为零,可控硅SCR因无触发信号而关断。当发生漏电时,主回路电流失去平衡.TA感应的电压信号经IC放大后。启动内部闭锁电路动作使④脚输出跳变为高电平.经射随器Q触发SCR,使SCR与整流桥VC组成的交流开关接通.脱扣线圈L动作.将圆形铁柱吸入并带动脱扣机构将开关断开。此时复位按钮(黄色)自动弹起.以区别发生漏电或过载故障.并迅速排除(注意:当电源电压低于50V时,漏电保护器拒绝动作,但这时的电压已达不到危及人身安全的电压)。
试验按钮SB用来模拟漏电电流,以检查漏电保护器工作是否可靠,规定每月试验一次。R2用于调节漏电动作电流,其整定值为22.5mA,误差为±l%。压敏电阻RU用来吸收供电系统的雷电和各种操作过电压,RU具有通电容量大,电压范围宽、漏电流小及响应速度快等优点,是最理想的过压保护元件。双向二极管D1用以双向限制过高的感应电压,保护IC不致损坏。
2 装设漏电保护器的范围
1992 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国标gb13955292《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 对全国城乡装设漏电保护器做出统一规定。
2.1 必须装漏电保护器(漏电开关) 的设备和场所
(1) 属于i类的移动式电气设备及手持式电动工具(i类电气产品, 即产品的防电击保护不仅依靠设备的基本绝缘, 而且还包含一个附加的安全预防措施, 如产品外壳接地) ;
(2) 安装在潮湿、强腐蚀性等恶劣场所的电气设备;
(3) 建筑施工工地的电气施工机械设备;
(4) 暂设临时用电的电器设备;
(5) 宾馆、饭店及招待所的客房内插座回路;
(6) 机关、学校、企业、住宅等建筑物内的插座回路;
(7) 游泳池、喷水池、浴池的水中照明设备;
(8) 安装在水中的供电线路和设备;
(9) 医院中直接接触人体的电气医用设备;
(10) 其它需要安装漏电保护器的场所。
2.2 报警式漏电保护器的应用
对一旦发生漏电切断电源时, 会造成事故或重大经济损失的电气装置或场所, 应安装报警式漏电保护器, 如:
(1) 公共场所的通道照明、应急照明;
(2) 消防用电梯及确保公共场所安全的设备;
(3) 用于消防设备的电源, 如火灾报警装置、消防水泵、消防通道照明等;
(4) 用于防盗报警的电源;
(5) 其它不允许停电的特殊设备和场所。
3 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的选择
正确合理地选择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非常重要: 一方面在发生触电或泄漏电流超过允许值时, 漏电保护器可有选择地动作; 另一方面, 漏电保护器在正常泄漏电流作用下不应动作, 防止供电中断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 为了保证人身安全, 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人体安全电流值, 国际上公认30 ma 为人体安全电流值;
(2) 为了保证电网可靠运行, 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躲过低电压电网正常漏电电流;
(3) 为了保证多级保护的选择性, 下一级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小于上一级额定漏电动作电流, 各级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有级差112~ 215 倍。
第一级漏电保护器安装在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出口处。
该级保护的线路长, 漏电电流较大, 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在无完善的多级保护时, 最大不得超过100ma; 具有完善多级保护时, 漏电电流较小的电网, 非阴雨季节为75ma ,阴雨季节为200ma; 漏电电流较大的电网, 非阴雨季节为100 ma , 阴雨季节为300ma。
第二级漏电保护器安装于分支线路出口处, 被保护线路较短, 用电量不大, 漏电电流较小。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介于上、下级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之间, 一般取30~ 75 ma。
第三级漏电保护器用于保护单个或多个用电设备, 是直接防止人身触电的保护设备。被保护线路和设备的用电量小, 漏电电流小, 一般不超过10ma , 宜选用额定动作电流为30 ma , 动作时间小于011 s 的漏电保护器。
4 漏电保护器的正确接线方式
tn 系统是指配电网的低压中性点直接接地, 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线与该接地点相接。
tn 系统可分为:
tn 2s 系统 整个系统的中性线与保护线是分开的。
tn 2c 系统 整个系统的中性线与保护线是合一的。
tn 2c2s 系统 系统干线部分的前一部分保护线与中性线是共用的, 后一部分是分开的。
tt 系统 配电网低压侧的中性点直接接地, 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线直接接地。
漏电保护器在tn 及tt 系统中的各种接线方式如图2~ 5 所示。安装时必须严格区分中性线n 和保护线pe。三极四线或四极式漏电保护器的中性线, 不管其负荷侧中性线是否使用都应将电源中性线接入保护器的输入端。经过漏电保护器的中性线不得作为保护线, 不得重复接地或接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 保护线不得接入漏电保护器。
⑸ 三相四线漏电保护器接线图
图中L为电磁铁线圈,漏电时可驱动闸刀开关K1断开,每个桥臂用两只1N4007串联可提高耐压。R3、R4阻值很大,所以K1合上时,流经L的电流很小,不足以造成K1断开。R3、R4为可控硅T1、T2的均压电阻,可以降低对可控硅的耐压要求。K2为试验按钮,起模拟漏电的作用。按压试验按钮K2,K2接通,相当于外线火线对地有漏电,这样,穿过磁环的三相电源线和零线的电流的矢量和不为零,磁环上的检测线圈的a、b两端就有感应电压输出,此电压立即触发T2导通。由于C2预先有一定电压,T2导通后,C2便经R6、R5、T2放电,使R5上产生电压触发T1导通。T1、T2导通后,流经L的电流增大,使电磁铁动作,驱动开关K1断开,试验按钮的作用是随时可检查本装置功能是否完好。用电设备漏电引起电磁铁动作的原理与此相同。R1为压敏电阻,起过压保护作用。
⑹ 漏电保护器接线图
漏电保护器接线如图:
上端是电源端,接电源。
下端是负荷侧,接负载。
接线注意:
对于1p+N漏电断路器,N极没有过载保护特性即没流脱扣功能。如果电源侧接反,当关掉开关后,火线仍然带电,因为1P+N只断开火线,不断开零线。如果漏电保护器输入输出接反,会导致电子式漏电保护器的脱扣线圈无法随电源切断而断电,以致长时间通电而烧毁。
(6)漏电火灾报警怎么穿过线圈图片扩展阅读:
使用事项
(1) 漏电保护器适用于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过电阻、电抗接地的低压配电系统。 对于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则不宜采用漏电保护器。 因为后者不能构成泄漏电气回路,即使发生了接地故障,产生了大于或等于漏电保护器的额定动作电流,该保护器也不能及时动作切断电源回路;
或者依靠人体接能故障点去构成泄漏电气回路,促使漏电保护器动作,切断电源回路。 但是,这对人体仍不安全。 显而易见,必须具备接地装置的条件,电气设备发生漏电时,且漏电电流达到动作电流时,就能在0.1 秒内立即跳闸,切断了电源主回路。
(2) 漏电保护器保护线路的工作中性线N 要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 否则,在接通后,就会有一个不平衡电流使漏电保护器产生误动作。
(3) 接零保护线(PE) 不准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 因为保护线路(PE) 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时,漏电电流经PE 保护线又回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导致电流抵消,而互感器上检测不出漏电电流值。 在出现故障时,造成漏电保护器不动作,起不到保护作用。
(4) 控制回路的工作中性线不能进行重复接地。 一方面,重复接地时,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工作电流的一部分经由重复接地回到电源中性点,在电流互感器中会出现不平衡电流。 当不平衡电流达到一定值时,漏电保护器便产生误动作;
另一方面,因故障漏电时,保护线上的漏电电流也可能穿过电流互感器的个性线回到电源中性点,抵消了互感器的漏电电流,而使保护器拒绝动作。
(5) 漏电保护器后面的工作中性线N 与保护线(PE) 不能合并为一体。 如果二者合并为一体时,当出现漏电故障或人体触电时,漏电电流经由电流互感器回流,结果又雷同于情况(3) ,造成漏电保护器拒绝动作。
(6) 被保护的用电设备与漏电保护器之间的各线互相不能碰接。 如果出现线间相碰或零线间相交接,会立刻破坏了零序平衡电流值,而引起漏电保护器误动作;另外,被保护的用电设备只能并联安装在漏电保护器之后,接线保证正确,也不许将用电设备接在实验按钮的接线处。
⑺ 电气火灾监控怎样接线
电气火灾监控设备以及系统的报警信号,应设在消防控制室或有人值班的场所。主机电源应取自控制中心的消防供电(AC220V)。各监控探测器采用现场供电,电源接入点应在该级断路器的上端。接线图如下所示: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特点在于漏电监控方面属于先期预报警系统。与传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不同的是,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早期报警是为了避免损失,而传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为了减少损失。
这种系统分工明确、结构简单、成本少、故障率偏低,不含电源控制开关,不串入配电系统,只通过剩余电流互感器(或测温探头)取样信号,性能稳定可靠。
(7)漏电火灾报警怎么穿过线圈图片扩展阅读: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原理:
基本原理是,当电气设备中的电流、温度等参数发生异常或突变时,终端探测头利用电磁场感应原理、温度效应的变化对该信息进行采集,并输送到监控探测器里。
经放大、A/D转换、CPU对变化的幅值进行分析、判断,并与报警设定值进行比较,一旦超出设定值则发出报警信号,同时也输送到监控设备中,再经监控设备进一步识别、判定。
当确认可能会发生火灾时,监控主机发出火灾报警信号,点亮报警指示灯,发出报警音响,同时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火灾报警等信息。值班人员则根据以上显示的信息,迅速到事故现场进行检查处理,并将报警信息发送到集中控制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