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年级的加法减法怎么教
一年级的加法减法怎么教?
1、熟背10以内数的分成组合,为小学数学加减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为10以内的加减法是小学数学加减法计算的基础,就好像二年级背乘法口诀一样,让孩子背熟10个数的分成组合。
比如2和4组成6,就可以知道2+4=6;3和5组成8,就可以知道3+5=8等等。
另外背熟数字10的分成和组合为“凑十法”打基础。
比如8+6=?看到有8,想到和2凑成10,就把6分成2和4,10加上4,得数就是14。
记住,不要让孩子养成数指头的习惯,指头数不过来怎么办?
2、学会拆分数字,凑成整十
大于10的数加减,教孩子学会拆分数字,凑成整十,方便计算,也就是常用的“凑十法”。
比如16+3=?把16分成10和6,6+3=9,10+9=19。
16+37=?把16分成10和6,37分成30和7,里面出现了两个整十10和30,只需算6+7就行了,孩子掌握方法后口算就能算出来。变成了40+13=53。
80-36=?把80分成70和10,36分成30和6,用70-30=40,10-6=4,这样80-36就很容易算出等于44。
⑵ 蒙氏数学加减法板,红蓝定规尺怎么用
使用方法
提示一:10的基本加算练习
1、取出加法板和定规尺让幼儿观察,说一说其特征,区分红,蓝定规尺。
2、蓝色定规尺,按从9到1的顺序(左端对齐)摆在加法板的上方左侧。
3、红色定规尺,按从9到1的顺序(左端对齐),对准加法板上的中间红线摆好。
4、取一个蓝色定规尺“1”放在加法板第一行第一个方格中,然后用右手指数后面的空格,数到10,得出结论“9”,“1”和“9”和起来是“10”。取红色定规尺9接放到“1”的后面,再从1-10数一下(验证),再把此板向下移一行。
5、取蓝色定规尺“2”及红色定规尺“8”做10的合成。以此类推。
6、家长还可以口头或写出作业单给幼儿出题目练习,也可以用此方法练习10以内各数的合成。 提示二:构成11-18的加算练习
1、先把红蓝定规尺的“1”取走。
2、取蓝色定规尺“2”放在加法板上,再放红色定规尺“9”,“2加9等于。。。。。。11”得出“11”的结果。
a)从第一个格开始数1、2、。。。。。。11。
b)看定规尺终点上方标出的数字“11”。以此类推,分别放在3+8,4+7,。。。。。。9+2等于11。
c)用此方法练习11-18各数的加法。
家长可以出一些小作业单,每张作业单上要得数相同,待幼儿能力提高后再出混合得数的作业单。幼儿操作正确,家长要给予奖励。
蒙特梭利数学系列教具之——减法板
一、教具构成:
画有横18格,纵12格组成的方格板,印有1-18的数字。1-9是蓝色,10-18是红色,在9 的地方用1条蓝色直线隔开。
定规尺:A、红、蓝色1-9板条各9枚,红色定规尺上有刻度。
定规尺;B、自然色的木制定规尺17枚,上面没有数字与刻度。
二、教具目的:
练习1-18以内的减算
三、教具操作
提示一:不用自然色定规尺的减算练习(10以内数)
1、取出减法板和红、蓝色定规尺。让幼儿观察,并说一说特征,区分红蓝定规尺。
2、在减法板的上方左侧按从9到1的顺序自下而上摆好红色定规尺,再沿中间蓝色直线的上端自9到1,自下而上摆好蓝色定规尺。
3、取一个圆环放在减法板上沿“10”的数字上面。
4、取红色定规尺中的“1”放和板左上第一格,取蓝条“9”接在“1”后面。先指“10”,后指“1”和“9”并说:“10可以分成1和9”,边说边指,做完后把定规尺向下移一行。
5、取红色定规尺“2”放在“1”的上边,取蓝色定规尺“8”接在“2”的后面,叙述方法同前。
6、以此类推,完成10可以分成9和1
7、也可以鼓励幼儿做其它数的练习(1-9)。
提示二:不用自然色定规尺的减算练习(18以内)。
1、告诉幼儿试试看“18减9”用右手指减法板上的数字“18”,拿蓝色定规尺9,定规尺一头“9”字要刚好放在数字“18”(最上段右端)的下面。
2、右手指最上段左侧空格,报出“9”之后,开始数空格,18-9的答案是“9”。拿红色定规尺和蓝色定规尺并排。让小朋友注意到红色定规尺和减法板上段的数字同样是蓝色字
3、家长可以鼓励幼儿举一反三,练习18以内的其它数。
提示三:使用自然色定规尺的减算练习。
1、家长可以从17-?开始练习。
2、如“试一试17-9”。操作时先从自然色定规尺中拿起最短的盖在减法板18的数字上面(因为18与这次计算无关)(把尺盖在方格里)。
3、其次取蓝色定规尺9,一端对齐17下面排好(右侧是最短的自然色定规尺)。
4、进行提示2的操作“17-9。。。。。。答案是8”。拿红色定规尺8排在蓝色定规尺旁边。
5、做后把每枚定规尺还原。
如:做12-8
首先找自然色定规尺中6个格长度的一枚(从右顶端)盖在减法板上,前面从1-12个空格。取蓝色定规尺8,再取红定规尺4
提示:给幼儿出的题目,答案一定要是个位数。
减法板的蓝色分隔线(在9和10之间)表示减算的答案是在9以下,也就是红色规尺一定出现在蓝色线的左侧。
参考资料
蒙氏教育是以意大利的女性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 , 1870~1952年)的名字命名的一种教育方法。出自《运用于儿童之家的科学教育方法》一书。
1909 年,蒙台梭利写成了《运用于儿童之家的科学教育方法》一书,1912 年这部着作在美国出版,同时,很快被译成 20 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流传;100 多个国家引进了蒙台梭利的方法,欧洲、美国还出现了蒙台梭利运动。1913 年 ~1915 年,蒙台梭利学校已遍布世界各大洲。到四十年代,仅仅美国就有 2000 多所。蒙台梭利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一场幼儿教育的革命。
基本原则
1、以儿童为中心。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视儿童为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
2、反对填鸭式教学。主张从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性地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3、把握儿童的敏感期。顺着敏感期学习的特征,得到最大的学习效果。
4、教师扮演协助者的角色。教师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孩子发展的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对孩子适性、适时的协助与指导。
5、完全人格的培养。幼教的最大目的是协助孩子正常化。
6、尊重孩子成长步调。没有课程表和上下课时间,使孩子能够专注地发展内在的需要。
7、混龄教学。不同年龄孩子会相互模仿、学习,养成儿童乐于助人的良好社会行为。
8、丰富的教材与教具。教具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通过“工作”,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9、摒除奖惩制度。采取尊重孩子的方式,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10、爆发的教学成果。采取尊重孩子内在需求的方式,让孩子适时、适性地成长,短期内不易察觉成果,但却会在某一时间以爆发的力量彰显出孩子内在心智的成长。
特点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具有巨大的潜能,他生命的发展是走向独立。通过具体的练习如生活基本能力练习、五官感觉练习、智能练习(语言、数学、科学)等形式,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础。
蒙氏教室是一个小社会的雏形,孩子在其中学会尊重别人,接受别人,学习如何分享自己学会的知识技巧,学会如何领导别人。蒙氏教室提供了培养儿童情感智商的环境。
蒙台梭利课程,包括感觉、动作、肢能、语言和道德发展等,使个体成为一个身心统整合一的人。“自由”与“纪律”合一,“个性”与“群体”兼顾。启发幼儿使他们有能力解决困难,适应新的环境,达到自我构建和心智发展的目的。
蒙氏教育的原则:
以儿童为主——为的是给孩子打造一个以他们为中心,让他们可以独立“做自己”的“儿童世界”。
提供充分的教具—— 孩子是靠感官来学习的,我们提供给他的良好刺激愈多就愈能激发他的内在潜能。所以,设计一个适合孩子的生长环境,应该是能提供丰富的教材(包括自然的、人文的),以诱发他自我学习的乐趣。
不“教”的教育—— 反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育,而主张籍由良好的学习环境,亮丽丰富的教具,让儿童主动去接触、研究,形成智慧。
把握敏感期的学习—— 0~6岁的儿童,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会出现对不同事物的偏好的各种“敏感期”。蒙台梭利科学幼教法强调掌握儿童“敏感期”,而给予适切的学习。
蒙台梭利教育拥有一套蕴含无限教育价值的学具,这套学具利用幼儿感觉的敏感性,透过可供幼儿操作的教具,让孩子们轻松愉快的在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吸收许多抽象的概念。尊重幼儿重复练习的特性,所有学具幼儿可以反复操作,满足幼儿生理心理上的需要。
教师居于协助启导的地位—— 教师必须放弃传统自以为是的教育方式,而是从旁适时地给予儿童协助与引导,让儿童成为教育的主体,使他们动头脑、有智慧。
父母才是真正的关键—— 孩子的教育,并不只限于学校一隅,整个社会环境的影响,更是无所不在。
参考来源蒙氏教育(教育领域术语)_网络
⑶ 两个十以内加法和减法的图示怎么画
在教竖式加减法前要让孩子先学习数位,用算盘来教孩子,使他知道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不论是加减法,再写竖式时都要把数位对齐,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进行加减计算。加法计算原则满十向前一位进“一”,记住强调进上的“一”别忘加;减法计算原则不够减向前一位借“一”,要强调借“一”后就得减“一”,然后开始计算,个位加减个位所得的数写在个位上,十位加减十位所得的数写在十位上。
用竖式计算加法时要注意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上一位进一。
用竖式计算减法的时候,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则向上一位借一。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⑷ excel表格加减乘除怎么做
方法如下:
材料/工具:Excel2007
1、打开Excel2007,以下面数据为例进行演示。
⑸ 幼儿园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怎么教
活动目标:
1、利用学具“加法、减法板”的操作,尝试进行20以内简单的减法运算。
2、能积极思考、细致观察,体验数学活动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加法、减法板”;20以内的减法算式;2个圆形的蒙氏线场地;数字卡1-20;戒指样的小圆圈若干。
2、学具准备::“加法、减法板”;20以内的减法算式;作业单若干。
3、《操作册》第6册第31-32页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青蛙跳水。幼儿分成两组,分别站在两个蒙氏线的圆圈上,每组小朋友记住自己组的人数,边听音乐边走线。当音乐停止时,教师任意出示一张数卡。如“8”,每组8个小朋友跳进圈里,再数数线上每组还剩下几个小朋友。游戏可反复进行。
2、集体活动(1)复习10以内的减法。
教师出示答案在10以内的减法算式,请幼儿口算得出结果。
(2)学习20以内的减法。
创设情景:神奇工具又现身。小朋友,谁又来到我们班上作客啦?
教师出示工具“加法、减法板”,按顺序摆放好。
教师:看,他又说话了:小朋友们好,又和你们见面了。我是加法、减法板,做起减法也有招。先把大数固定好,根据小数取蓝条。数数看看剩多少,减法计算完成了。
教师从题卡中任意取出一个减法算式如16-4=,教师先读算式,然后再找出加法减法板中的数字16 ,用小圆圈圈住,再从蓝色定规中取出4摆放在右端靠着数字16下面的格子中,最后数出前面还剩下几格,剩下的格数就是答案。即16-4=12。
(3)用加法减法板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师从题卡中取出一个减法算式如16—9=,用相同的方法操作加法减法板,得出正确答案。
3、分组活动教师:加法减法板想检测一下小朋友学的怎么样,我们每个人都来露一手,比试比试吧。
第一组:利用学具加法减法板做减法练习。教师事先准备好减法算式,请幼儿看算式,操作加法减法板计算出结果。
第二组:利用划点子的方法进行减法练习。每张作业纸上都有一道减法算式题和被减数的点子,减去几,就划去几个点子,最后数出剩下的点子数量,记录在作业单上。
第三组:做花环。操作加法减法板完成《操作册》32页的活动“美丽的花环”
4、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⑹ 照样子,用下面的“加法”,减法板,计算出下面的减法算式!!!怎么做
摘要 看第一行:红色格子有三个、蓝色格子有四个,一共是7个格子;对应的是第一个算式:7-4=3
⑺ 蒙氏数学 中班 涂涂算算
例如7-4=3,先数7格图上颜色,再在7格中数出4格涂上颜色,最后数出剩下的颜色,也就是3格。
⑻ 加减法表格怎么做
excel表格计算加减法的方法
计算加减法步骤1:先左键单击选中正确的单元格
excel表格计算加减法的方法图1
计算加减法步骤2:在相应的单元格文本框中输入”=E5+F5-G5+Sheet1!B3"
excel表格计算加减法的方法图2
计算加减法步骤3:这么多数据,输入单元格不一定要文字输入,可以先写了“=”号后,用鼠标左键单击一下要输入的单元格即可,当然,其他工作表里的内容必须手动输入。
计算加减法步骤4:比如,有个内容在Sheet1里的B3单元格中,就要输入“Sheet1!B3”,当然,别忘了写“+”“-”号
计算加减法步骤5:左键点“输入”按钮
计算加减法步骤6:按下键盘上的“Enter”键
计算加减法步骤7:左键点编辑区的单元格空白处
⑼ 你好,加减法在田字格里怎样占格啊,求图片
半个格一填,即:1+1=2共用2.5个田字格。数字是顶天立地的,符号的横线是压在中线上,等号是压中线及向上2mm。如图:
(9)加法减法板怎么做图片扩展阅读:
数字在田字格里的写法
1、"0"的写法:找到左上格,在上边线中间偏右一点儿的位置起笔;斜着向左下弯,一直画到左下格,贴到左边线中间偏上一点儿的位置后;再向右下弯,画到下边线中间偏左的位置处;再向右上弯,一直画到左上格贴到竖中线中间偏下一点儿的位置后;再向左上弯,回到起笔处收笔。
2、"1"的写法:在田字格左半格书写,在竖中线偏左一点的位置起笔,向左下方画直线,到下边线收笔,收笔处在左边线偏右一点的位置。
3、"2"的写法:找到田字格的左上格,从左边线中间偏上一点儿的位置起笔,向上画弯,挨到上边线中间位置;再向右画弯,挨到竖中线中间处;再向左斜,一直写到左下角的顶点处拐弯;再沿着下边线向右画横线,写到竖中线处收笔。
4、"3"的写法:从左上格、左边线中间偏上一点儿的位置起笔,向上画弯,挨到上边线中间位置;再向右画弯,快到竖中线(不挨到竖中线)时向左下弯,画到横中线中间偏左的位置;再沿着横中线向右重复一段后,向右下弯,挨到竖中线中间位置;再向左下弯,挨到下边线中间位置;再向左上弯,到左下角偏上一点儿的位置收笔。
5、"4"的写法:是两笔写成的。第一笔:起笔在上边线中间偏左一点儿的位置,向左下方画直线,写到横中线以下一点拐弯,向右画横线到竖中线处收笔。第二笔:起笔在竖中线偏左一点的位置,向左下方画直线,到下边线中间偏左的位置收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