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动漫图片 > 艾灸怎么做的图片

艾灸怎么做的图片

发布时间:2022-04-30 02:18:17

Ⅰ 关节艾灸大家一般都是怎么做的

由于风湿关节炎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以及致残性,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由于风和湿两种病邪结合所导致的。而艾草俗称百草之皇,用艾草制作成的纯艾灸条对于风湿类风湿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它能消肿止痛,改善关节晨僵,控制病情发展,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所以我们这培训机构用的都是正宗的三年陈艾,效果比一般的好很多!

Ⅱ 手工艾条怎么制作方法

准备材料:手工卷条机、手工卷条工作台、盛绒竹器、棉纸、糯米胶、蕲艾绒。

1、乘艾绒到半筒内,就是这样先将艾绒装在半个竹筒上,可以比较方便铺均匀艾绒;

Ⅲ 有谁知道自己在家做艾灸怎么做吗

艾灸的手法在家里一般可以用回旋,悬定,雀啄,摆尾
回悬:将点燃的艾条的一端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3厘米,平行往复左右方向,或反复旋转施灸,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致灼痛,灸至皮肤有红晕为度
悬定:又叫温和灸,将点燃的艾条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3到5厘米进行熏灸,固定不要移动,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灸至皮肤有红晕为度
雀啄:将点燃的艾条一端对准施灸部位,好似麻雀啄食一样,以一上一下,一起一落的方式施灸,火头与皮肤的距离保持在2到3厘米,灸至皮肤有红晕为度。灸时应注意艾灰的掉落,避免烫伤皮肤。
还可以用中药制成艾灸包自己在家热敷,这样的中药理疗对身体很有好处的。

Ⅳ 自己在家如果做艾灸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项

艾灸的原材料为艾叶草晒干以后制成的艾柱或者艾条,将艾柱或者艾条点燃以后,直接熏烤对应的穴位,从而起到治疗疾病或者保健的作用。那么艾灸到底怎么做?下面具体为大家介绍艾灸的方法。

1、艾炷灸疗法。施灸者手持艾柱,将其点燃,找到患者需要艾灸的穴位,直接近距离接触该穴位。此方法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对虚寒证、哮喘病、胃肠道疾病效果尤为显着。

2、艾条灸疗法。艾条比艾柱要细短一点,需要借助专门的器具,将艾条放在上面,在点燃后进行熏烤。艾条灸疗法对于寒湿痹证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3、药卷灸疗法。此种方法是在艾绒里加入其他的药末,然后再点燃后使用。

4、温针灸疗法。此种方法需要配合针刺法使用。选定穴位后,在穴位上得气后留针,再将艾绒缠绕在针具上点燃,直到全部燃尽为止。

5、隔姜灸疗法。需要借助一块2厘米厚的生姜,将其放在选好的穴位上,将艾柱放置在生姜片上,点燃后开始施灸,一直到皮肤变得潮红则停止施灸。

艾灸是祖国传统医学的精髓,上自远古时代,就有了这样的方法。艾灸发展到今天,其技术已经有了改进。有一定医学基础知识的人自己在家中也可以做艾灸。艾灸的做法很简单,只需要将其点燃放到特定穴位上进行熏烤就可以了,注意不要被烫伤。艾灸的方法分为了艾炷灸疗法、艾条灸疗法、药卷灸疗法、温针灸疗法及其隔姜灸疗法。网上也有相关的视频,十分简单易学。

Ⅳ 什么是艾灸,艾灸能干嘛要怎么做

艾灸是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艾灸的作用有:

1、局部刺激作用

艾灸的温热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同时温热作用还能促进药物的吸收。

2、调节免疫作用

灸疗的许多治疗作用也是通过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实现的,这种作用具有双向调节的特性,即低者可以使之升高,高者可以使之降低,并且在病理状态下,这种调节作用更明显。

3、综合作用

灸疗的治疗方式是综合的,治疗的作用是综合的,灸疗热的刺激对局部气血的调整,艾火刺激配合药物,必然增加了药物的功效,芳香药物在温热环境中特别易于吸收,艾灸施于穴位,则首先刺激了穴位本身激发了经气,调动了经脉的功能使之更好地发挥行气血、和阴阳的整体作用。

艾灸的做法:

选取陈年熟艾去掉杂质粗梗,碾轧成绒。将适量艾绒捏成圆柱状制作艾炷。或将适量艾绒用双手捏压成长条状,再搓卷成圆柱形,制成长约20厘米,直径约1.5厘米的艾卷。此外,还需要准备间隔物。如鲜姜片、蒜片、蒜泥、药瓶等,以利灸治时导热通气。

(5)艾灸怎么做的图片扩展阅读

艾灸时的注意事项有:

1、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2、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3、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

Ⅵ 自己在家怎么做艾灸,正确的方法是怎样的

自己在家是可以用燃烧的艾条做艾灸的,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肤2-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5-7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

不过这种方式不适合新手,不然很容易烧伤,所以大唐艾神艾灸床建议大家先用艾灸盒去艾灸,可以绑在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比较安全,也比较有效果。

(6)艾灸怎么做的图片扩展阅读:

隔盐灸

隔盐灸,也是临床上常用的隔物灸之一。最早载于《肘后备急方》,主张用食盐填平脐窝,上置大艾炷施灸,用以治疗霍乱等急症。后世的医籍《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及元·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等都有介绍。如《本草纲目》卷十一“霍乱转筋,欲死气绝,腹有暖气者,以盐填

脐中,灸盐上七壮,即苏”“小儿不尿,安盐于脐中,以艾灸之”。现代,在施灸的方法上有一定改进,如在盐的上方或下方增加隔物;治疗的范围也有相应的扩大,已用于多种腹部疾病及其他病证的治疗。

【操作方法】 令患者仰卧,暴露脐部。取纯净干燥之细白盐适量,可炒至温热,纳入脐中,使与脐平。如患者脐部凹陷不明显者。可预先有脐周围一湿面圈,再填入食盐。如须再隔其他药物施灸。一般宜先填入其他药物(药膏或药末),再放盐。然后上置艾炷施灸,至患者稍感烫热,即更换艾炷。为避免食盐受火爆裂烫伤,可预先在盐上放了一薄姜片再施灸。一般灸3~9壮,但对急性病证则可多灸,不拘壮数。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艾灸

Ⅶ 艾灸怎么做

1、温和灸:将已经点燃的艾条,用右手的拇指、食指、中指挟住,对准施灸部位,距离0.5~1.0寸(2~3厘米)进行熏灸。熏灸过程中,艾条应固定于应灸之处,不要移动,一般每个穴位进行5分钟左右,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至皮肤稍呈现红晕为度。此法适宜治疗虚证、寒证等多种问题,还常用于保健灸。

2、雀啄灸: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施灸的部位,类似小鸟啄食一样,以一起一落、忽近忽远的方式进行。每次起落,艾条与皮肤的距离为2~3厘米,时间一般为5~10分钟,以皮肤呈现红晕为度。此法热感较其他灸法强烈,多用于急症和一些较顽固的疾病。

3、回旋灸:将艾条一端点燃,与施灸部位的皮肤保持1寸(3厘米)左右的距离。平行往复(类似熨衣服)进行,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至于灼痛,时间为20~30分钟,本法适于病损表浅而面积大者,如皮炎、褥疮等。

(7)艾灸怎么做的图片扩展阅读

以下4种情况,应慎用艾灸。

1、过饱、过饥、大渴、大惊、大恐、大怒之时。

2、实证、热证及阴虚发热的病人不宜灸。

3、妇女妊娠期,腰骶部和小腹部不宜施灸;颜面部、心前区、大血管和关节活动处不可用瘢痕灸。

4、禁灸和慎灸的穴位:哑门、风府、天柱、头临泣、头维、丝竹空、攒竹、睛明、迎香、人迎、渊液、乳中等。

Ⅷ 怎样做艾灸治疗关节疼痛

用艾灸治疗关节炎首先,将艾条点燃后,对准需要施灸的位置,根据个人的耐热程度进行,对膝关节的足三里进行艾灸,可以起到预防保健缓解疼痛的作用,然后是,解溪穴,涌泉穴、按着先上后下的顺序进行,注意不要被烫伤,以及注意别烧到衣服。

Ⅸ 怎样做艾灸

艾灸很简单,生什么病要对应什么穴位艾灸!很多人找不到穴位,但是艾灸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那里有病熏那里,这是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
在家做自我艾灸保健的内容
1、灸气海穴: 气海穴属任脉经穴,为保健要穴。具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调理冲任及强壮作用,灸之能调整胃肠及肾的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对腹泻、遗尿、阳痿、遗精、月经不调、崩漏、中风、不孕有防治作用。古人有“气海者,人元气所生之地也”,常采用艾灶灸、艾条温和灸。灸法同关元。
2、灸关元穴: 关元属任脉经穴,,为足二阴与任脉之会,手太阳小肠的募穴。具有温肾固精,益气回阳,培元固本,理气和血,通调冲任及强壮的作用,灸之能调整膀脱的张力,促进垂体性腺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防病强身保健。对防治遗尿、遗精,习惯性使秘等有较好效果。为中老年人保健灸常用穴。采用艾灶无戒痕灸,艾条温和灸,药物 (附子饼)敷灸,每次每穴5壮或15--20分钟,灸至小腹温暖舒适,局部皮肤红晕发热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每月灸10次。注意孕妇忌用。

3、灸足三里:
足三里是阳明胃经的合穴,为五输穴之一,为全身最重要的强壮穴。具有健脾胃,助运化,调气血,扶正气,壮元阳,祛风邪及强身壮体益寿的作用,是古今最常用的保健穴。常用法采用艾条温和灸或化脓灸。用温和灸每次10--15分钟,灸至局部有温热感出现红晕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 每月灸10次。

4、灸肾俞穴: 肾俞穴为足太阳膀脱经之背俞穴,具有补肾益精强健腰背,聪耳明目,壮骨健身,温阳散寒等强壮作用。灸之能调整肾功能,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调整膀脱张力,兴奋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主治肾虚腰痛,精少早哀,诸虚等。对肾虚腰痛、遗精、阳痪、早泄、遗尿、哮喘等有防治作用。可选用艾条温和灸,灸法同足三里。

5、灸膏育俞穴: 膏育俞穴为足太阳膀胱经之背俞穴,有调整肺气,养阴润肺,补虚益损的功效。灸之能缓解支气管症孪,增加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防治肺结核、支气管炎、哮喘、虚劳及一切血证。可选用艾条温和灸。

6、灸风门穴: 风门穴属足太阳膀经穴,为足太阳膀脱经与督脉交会穴,又称热府,是风邪出入之门户。具有宜肺解表,,疏散风邪,调整气机的功效。灸之能调整肺功能,增强肺通气量。主治一切风证,防治感冒、鼻炎、肺炎、中风、面瘫等。可选用艾条温和灸,每次10--30分钟,每日l次,每月灸10次。在感冒流行季节,每日施灸l 次,连灸7--10次。

7、灸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属足太阴脾穴,为足三阴经之交会,具有健脾和胃,调补肝肾,调理经血,主生殖的作用。灸之能调整内分泌功能,女性生殖功能,调整心律,预防生殖系统疾病。主治肝、脾、肾三脏的疾病。防治各种类型的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神经病和妇科病等多种疾病。可采用艾条温和灸,每次15--20分钟,每日1次,每月灸10次。

Ⅹ 艾灸的正确方法,做艾灸时需要注意什么

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肤1.5-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雀啄灸: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另外也可均匀地上、下或向左右方向移动或作反复地施转施灸。

回旋灸:距皮肤1.5-3厘米左右,艾灸条在皮肤上做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10)艾灸怎么做的图片扩展阅读

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防止晕灸晕灸虽不多见,但是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甚至发生晕倒。出现晕灸后,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

施灸温度的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示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阅读全文

与艾灸怎么做的图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用图片表示文字 浏览:400
word转换成一整张图片 浏览:584
查看世界地图图片高清大图 浏览:402
瑜伽简单双人动作图片 浏览:572
大漠美女骑马图片 浏览:863
图片内容转换word文档的软件 浏览:969
可爱兔子头顶图片 浏览:341
古床图片价格 浏览:15
oppo手机图片怎么弄 浏览:435
八卦件简单的图片 浏览:184
雕刻作品图片大全简单好看 浏览:198
小红鞋搭配衣服图片 浏览:167
雪儿的衣服图片大全 浏览:6
明星矮小可爱图片 浏览:56
动漫女生私密图片欣赏 浏览:351
男生学生发型图片及名称 浏览:29
富贵仙鹤衣服图片大全 浏览:36
教师节动漫图片画 浏览:696
小草可爱简笔画图片大全 浏览:503
樱花动漫初音图片 浏览: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