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三孔布币是黄铜就是假的吗
三孔布是战国时期布币的一种,圆首圆肩圆足,因首部与两足均有一孔而得名。除三孔这一特点外,背文尚有“两”或“十二朱”以铢两为单位的计重,这在先秦布币中是绝无仅有的。有关三孔布的最早记录来自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金石名家初尚龄所着的《吉金所见录》。以后历经百余年至今,三孔布已陆续发现不同地名30余种,种类虽多但每一品种均寥若晨星,不少为仅见孤品。而关于三孔布国别、年代等问题的讨论、研究也从未停止过,目前学术界主要存在三种观点:
第一种认为三孔布系战国后期秦占领赵国城邑后所铸,即秦铸。主要依据是三孔布采用铢两制计重,而当时在钱币上采用铢两计重的只有秦国,且铸量稀少,因此推测为秦灭六国过程中占领赵国城邑后“暂时出现的圆钱与布钱的混合型铸币”。
第二种观点认为是战国中期中山国铸币。主要依据是考证出的三孔布地名主要集中在公元前四世纪中山国疆域内。据平山县中山国墓出土铜器铭文,中山曾趁燕国内乱之际攻取燕国“方数百里,列城数十”,说明这一时期的中山曾一度比较强大,有铸造精美钱币的可能。
第三种观点认为是战国后期赵国铸币。主要依据是三孔布形制类似赵圆足布,且分大、小二等,文字制作也为三晋风格,已考证出的三孔布地名要么属赵,要么先属他国而后属赵。这也是目前得到较多认可的一种观点。
最近还有一种新的观点认为三孔布可能是一种的信用支付工具,并不是流通货币,这似乎可以解释三孔布铸工较精、品种多而数量少的原因,但战国时期的商品经济是否发展到有出现信用货币的可能性尚待商榷。
因为有此种种疑点,三孔布的身世越发显得神秘,引人探究。
从三孔布的存世量、纲目地位及成交价格来看,无不彰显了其作为“古钱币之王”的显赫地位与非凡价值,是众多藏家可遇不可求的珍品。
华夏古泉网现藏有“宋子”三孔布一枚,为小型布,目前仅见2品,第一枚于1983年4月在山西朔县北旺庄汉墓中发现,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微博],为首次有确切出土记录之三孔布。第二枚现藏于北京华夏古泉艺术品有限责任公司,通长53.4mm、肩宽约26mm,重6.5g,面文“宋子”,背文“十二朱(铢)”,背首有数字“十七”,可能表示冶铸炉次或范次。范线、文字清晰,通身绿锈,文字书写放逸不羁,与第一枚“宋子”相得益彰。
㈡ 春秋战国时期的三孔布币十二株价格
这两枚三孔布个人认为不开门,右边的那枚字都是歪的。真品三孔布价格上万,难得一见。
㈢ 三孔布币,是真是假,价格多少钱,
三孔布,真品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风格钱币品种;时代特征比较显着;真品行情要超过300000;真品有一定市场潜力的。
㈣ 三孔布币价格
我有个朋友曾经买过一枚三孔布币,在2002年的时候花了84000元人民币淘到
㈤ 三孔布币那有真品图片
看我贴吧,
㈥ 三孔布币拍卖价格有多高
2012年拍卖过一枚“下曲阳”背“两”三孔布,成交价为3680000元人民币。
㈦ 孤品三孔布币!
三孔布,泉界如雷贯耳,是公认的古泉五十名珍之一。2010年5月11日在中国嘉德春拍古钱专场中,存世孤品——战国赵铸大型“武阳”背“一两”三孔布经过近40次激烈竞价,最终以352.8万元人民币成交,历史留下的东西,多少都值钱
㈧ 战国时期三孔布币现在值多少钱
不少。
战国三孔布是先秦货币中最为珍贵的品种,是现今钱币界公认的名珍之一。即将现身中国嘉德2010年春季拍卖会的这枚武阳“三孔布”,通长60毫米,腰宽30毫米,重13克,属于大型布,为老生坑传世品。其文字清晰,铜质微红。面、背周沿有边廓,浇口在首部,合范较为准确,铸造精美。面文“武阳”两字上下书写,“阳”字左右两边分距较大,与“武”字呈三足鼎立之势。背面首穿孔上铸有数字“十五”,背文“一两”字体稍倾斜。
三孔布因形制特殊,存量极稀,是先秦货币中最富神秘色彩的一类,如今已发现的品种除“牟”字(包括大、小二型)已过10枚外,其余均在10枚以内,不少是仅见的孤品,其收藏价值自不待言,2010年嘉德春拍一枚“武阳”背“两”三孔布,仅见品,成交价格为352.8万元,至今是古钱币拍卖的最高纪录。
㈨ 战国时期的三孔布币
三孔布下专一两,长71毫米,宽30毫米,重17克多。上图看看!
㈩ 三孔布币是哪个年代价格多少
三孔布是战国时期的货币,由于它出土量非常少,价值都在百万以上。你这币是低仿品,没有任何价值,它的材质是垃圾金属,注意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