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九一八事变在中国哪个城市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 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九·一八事变是由日本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端,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也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
2. 在纪念九一八事件时人们举行什么活动
沈阳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在每年九月十八日都将举行撞警世钟、鸣响防空警报警报、默哀三分钟、参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儿童参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儿童体验馆、报告厅(放映厅)举办九一八事变以及抗日战争研讨会和播放抗日战争题材电影等等。每年三月十八日上午九点十八分沈阳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残历碑广场前撞警世钟鸣响防空警报活动,每一次鸣响防空警报时间为三分钟,自从一九九五年开始,沈阳市每一年都将举办撞警世钟鸣响防空警报的活动,人们可以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警戒线以外观看撞警世钟鸣响防空警报的活动。
相关链接;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望花南街四十六号。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所在省份;辽宁省。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所在城市;沈阳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所在区县;大东区。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所在街路;望花南街。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所属地区;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望花南街。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地理位置;辽宁省沈阳市中北部地区。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性质;专题博物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级别;国家一级博物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旅游级别;国家级AAAA级旅游景区。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曾用名称;沈阳九一八事变纪念馆、沈阳九一八事变陈列馆。景点名称;“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沈阳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沈阳九一八事变柳条湖爆破地点碑文物级别;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建议游玩参观游览时间;大约二小时三十分钟至三小时三十分钟上下。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建筑历史;始建于公元一九九一年,一九九七年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开始,一九九九年九月十八日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结束并对外开放,二零一一年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展厅重新布展,二零一七年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展厅增设文物展柜,新展览的文物为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近些年新征集到的文物。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门票;免费参观游览,团体参观需要提前至少三天、四天预约,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儿童体验馆需要提前四天至一星期预约,个人参观无需预约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开放日就可以免费参观游览,目前个人参观游览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暂时不用出示个人有效证件即可免费参观游览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所有展厅(不包括儿童体验馆,儿童体验馆需要提前四天至一星期预约)。推荐指数;四星半。建议最佳参观游览时间;四月初中旬这十月中下旬左右,五月初中旬到六月初中旬为最佳推荐时期。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开放时间概况;上午九点整至下午十七点整(09:00——17:00),十六点整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停止游客进入,游客只出不进,十六点三十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开始清场。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开放日期;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以及星期日免费对外开放。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闭馆日期;星期一闭馆。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游客拍照信息;部分展厅严禁拍照。
上图为沈阳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展厅正门以及馆名墙,图片选自网络。
3. 九一八纪念馆的造型有什么寓意么
建筑都是围绕纪念主题建造的。
书上写的内容大致意思是:
1931年9月18日夜,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中国军退撤退,国难降临人民奋起抗争。
“九·一八” 历史博物馆馆内的“九·一八”事变纪念碑,为砖石水泥筑成的空心体,纪念碑从平面上看其形状是一幅巨大的东北地图,前方有一几何形的广场,底座四周为不规则的绿色草坪所围绕.
整个建筑高十八米,宽三十米,厚十一米,用混凝土铸成,花岗岩贴面,呈立体台历状,两边对称,上面布满弹痕与骷髅,台历的左面刻着“1931年 9月18日”,右面记录着事变的发生过程。
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附近有“九·一八”事变炸弹碑,是1938年日本帝国主义为炫耀他们在“南满铁路”柳条湖附近制造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而建立的。“九一八”事变博物馆和残历碑,以其独特的艺术造型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表达了国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永恒主题。
地下建筑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主体建筑采用碑馆结合形式,地上是残历碑及广场,地下是展厅。
残历碑是“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标志性建筑,因碑体造型酷似一本巨大残缺的台历而得名。其框架由混凝土筑成,花岗岩贴面,其坚固挺拔表现了东北人民坚贞不屈的英雄气节。主体正面弹痕累累,喻示了日军侵华的野蛮“罪行”。
同时,经过艺术加工,组成呻吟呐喊状的骷髅群,表现了殉难同胞对日军血腥罪行的控诉。残历碑右面刻着“1931年9月18日,农历辛未年八月初七”的字样,向人们昭示着那个永远难忘的最悲痛的日子。左面的一页镌刻着“九·一八”事变史实,由着名书法家杨仁恺题写。
以上内容参考中央纪委监察部网-【走进抗战纪念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4. 九一八是什么纪念日
“国耻日”。
九一八事变是指1931年9月18日在中国东北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冲突双方是中国国民革命军东北边防军和日本关东军。日本军队以中国军队炸毁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为借口而侵占沈阳。
由于张学良下令“不抵抗”,因此东北军未能有组织的抵抗日军的进逼,三个月之内,日本关东军侵占中国东北全境,1932年3月1日满洲国成立。事变爆发后,日本国会和以总理大臣(首相)为首的日本内阁权力下降,日本军部主战派地位上升,中日矛盾激化。
九一八事变在中国大陆与中国国民党分别被视为十四年抗战与八年抗战的开始,而9月18日则被中华民国视为“国耻日”。
纪念
1991年9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沈阳开放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前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在1997年访华时拜访过这个地方,写下“以和为贵”,成为进入该馆的第一个在位日本首相。9月18日被不少中国人认为是“国耻日”,而中国民间要求将9月18日订为国耻日的诉求也不时出现。
从1995年始,沈阳在每年9月18日晚上鸣响防空警报3分钟,以警示民众勿忘国耻。目前,已有哈尔滨、长春、成都、昆明、合肥、杭州、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南昌、齐齐哈尔、金华、本溪、太原、西安等百余座城市选在每年9月18日进行防空警报鸣放。
这是作家沙泊柳在关于长春的城市散文作品《关于一座城市的沉重记忆》中写下的内容:
“每一年的9月18日对东北人民来说算是一个悼念日的。长春的城市上空也会在那天的9点18分响起防空警报。人们会在那一刻肃穆地听,然后互相说道被侵略的那些故事和感受。他们忘不掉沦陷的记忆,那些悲痛的历史早已经铭记在每个人的心中,包括他们的子孙后代。”
除了沈阳的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外,在辽宁辽阳市的白塔公园内,还有一座九一八事变策划地纪念馆,当时被称作白塔会馆。事变前一日,本庄繁与关东军主任参谋石原莞尔和关东军高级参谋坂垣征四郎在火车站前白塔旅馆召开了事变前密谋会议。
(4)纪念九一八事变高清图片扩展阅读:
一、名称
又称沈阳事变,欧美称奉天事变或盛京事变(Mukden Incident),因沈阳旧称奉天、盛京(Mukden为满文,音译谋克敦,意译为天眷盛京,简称盛京,或译奉天)。
日本称满洲事变(日语:満州事変〔満洲事変〕/まんしゅうじへんManshū jihen), 自清末开始,日本称中国东北为“满洲”或“满州”; 因为由柳条湖事件引发,又称柳条湖事变。
二、历史影响
1、揭开二战序幕
九一八事变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发生在中国东北的震惊中外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不仅是日本帝国主义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始,也是法西斯国家在世界上点燃的第一把侵略战火,它的爆发标志着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序幕的揭开,同时它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
2、社会性质转变
毛泽东曾明确指出:“自从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中国以后,中国又变成了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社会。”“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而且日本侵略逐步向华北地区扩展,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中华民族得到了空前的觉醒和团结。
3、民族团结抗日
九一八事变及时向全国人民敲起警钟,“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越来越成为华夏儿女的共识。在民族危机感逐步加深的过程中,民族责任感也迅速提高,并付诸实践;许多爱国知识分子积极发表政见和主张,呼吁全国人民“彻底明了国难的真相!”
“人人应视为与己有切肤之痛,以决死的精神,团结起来作积极的挣扎与苦斗”,广大民众和各界人士以各种形式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国共两党是当时中国的两大政党,九一八事变后,随着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民族团结也日益增强,两党的民族使命感迅速增强,有力的促进了两党的再次合作,从东北地区到西北地区,最后发展到全中国,终于开创了团结御侮,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的新局面,实现了民族大团结。
5. 918事变纪念碑上的文字是什么
918事变纪念碑上的文字是反霸权、反战争、反侵略。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于1931年9月20日发表了《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宣言》。1931年9月22日,中共中央做出了《关于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据满洲与目前党的紧急任务的决议》,号召东北人民开展游击战争,打击侵略者。
在此后的14年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东北抗联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英勇战斗,前仆后继,有力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为光复东北、取得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据统计,东北抗日联军对日作战次数10余万次,牵制76万日军,消灭侵略者18万,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6. 九一八事变图片
九一八事变的图片如下:
1931年9月18日夜,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
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使东北3000多万同胞饱受亡国奴的痛苦滋味。
(6)纪念九一八事变高清图片扩展阅读:
影响
九一八事变及时向全国人民敲起警钟,“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越来越成为华夏儿女的共识。在民族危机感逐步加深的过程中,民族责任感也迅速提高,并付诸实践;许多爱国知识分子积极发表政见和主张,呼吁全国人民“人人应视为与己有切肤之痛,以决死的精神,团结起来作积极的挣扎与苦斗”,广大民众和各界人士以各种形式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7. “九一八事变”的时代背景如何
“九一八事变”的时代背景是一战后,日本在华扩张受到了英美列强的遏制,中国的北伐战争使日本在华利益受到削弱,促使日本政府调整对华政策,加快吞并中国东北地区的步伐。
20世纪30年代初,世界经济危机发生,日本经济遭受沉重打击,陷入极端困境,并导致政治危机,在内外交困情况下,日本法西斯势力决意冲破华盛顿体系对日本的束缚,趁英美忙于应付危机,蒋介石大规模“剿共”之际,夺取东北,以摆脱困境,并图谋争霸世界。
(7)纪念九一八事变高清图片扩展阅读
纪念“九一八事变”,沈阳举行撞钟鸣警仪式: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悍然炸毁南满铁路铁轨、炮轰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就在白山黑水间奋起抵抗,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同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020年9月18日是纪念“九一八”事变89周年纪念日,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举行撞钟鸣警仪式。9时18分,沈阳市鸣防空警报。撞钟14响,鸣警3分钟。提醒我们中华民族曾经历了怎样的苦难,中国人民曾经过怎样艰苦卓绝的斗争。
8. “九一八事变”的图片
http://image..com/i?ct=201326592&cl=2&lm=-1&tn=image&pv=&word=%BE%C5%D2%BB%B0%CB%CA%C2%B1%E4&z=0
这个就够完整了
9. 纪念九一八手抄报的内容,应该画什么插图
纪念九一八手抄报的内容,应该画什么插图
九一八事变(又称沈阳事变;日本称满洲事变,因中国东北被日本称作满洲)指1931年9月18日在中国东北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冲突双方是中国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九一八事件爆发后,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在日本国内,主战的日本军部地位上升,导致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这次事件爆发后的几年时间内,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因此被中国民众视为国耻,直至今日,9月18日在中国许多非正式场合都被称为“国耻日”。
10. 谁能给我一些九一八事变的真实图片(要真实),我要下个礼拜用来纪念九一八。
这是一张
详情见http://ke..com/view/862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