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图片大全 > 山村学校图片大全

山村学校图片大全

发布时间:2022-08-08 16:32:40

㈠ 美丽的农村校园的作文

我的家乡在美丽而富饶的乡村。前几天,我去了乡村,那里的空气比城市的空气清新;水厂也比城市的丰富;河流比城市的清澈,四面都是绿树,实在美不胜收。
沿着乡间小路,走了几十里,就到了生机勃勃的果园。一走进去,果子们身上“独特”的气味肯定把你吸引了。瞧!它们在和你打招呼呢!远远望去,果子们色彩明丽,犹如一个五颜六色的万花筒。再看,秋姑娘正在帮果子们换新衣服呢!苹果换上了红润润、绿油油的衣服;橙子换上了橘红色的衣服;香蕉也换上了黄澄澄的衣服。各种各样的果子争奇斗艳,似乎在跟花园的花比美呢!
来到花园,各种各样的花好似画上了浓妆,玫瑰花画上了红色、蓝色、紫色……百合花画上了白色;荷花画上了粉色、白色;牵牛花画上了紫色、粉色。这些花玉立亭亭的,像几位高贵的公主,时不时随着风跳起舞来。
再向西走,就来到了池塘。时不时看见有几只蜻蜓立在水面上,远远望去,几伐小舟在水面上缓缓驶过,小桥上,乡村的人们正在享受着这幅大自然送来的美景,这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啊!
再向东走,就来到了乡村人们的“必经之路”,可别小看这条“必经之路”,这可是乡村最美的地方的“必经之路”,只有这条路才能去到那里。乡村的小路上,朴素的鹅卵石给单调的泥路曾添了一条道路。路两旁的野花显得格外醒目、格外精神。旁边的大树让这幅画曾添了一些精神。乡村就是有着一种独特的美。
我爬上乡村的高坡,心里无比舒畅。我想:乡村的人们能够和动、植物和睦相处,每天都生活在微风徐徐、阳光灿烂、鸟语花香的环境里,实在令人向往、令人陶醉。还是那句话:乡村就是有着一种独特的美。

㈡ 描写“山村学校外貌”的句子有哪些

  1. 校园内香樟成行,浓阴绿罩,四处花坛中的一串红花正盛开,火红一片映衬着校园美丽风光。

  2.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上白下粉红的彩色围墙长廊,上面嵌砌的瓷板“做四心人”和学习与时间格言宣传画,下面是国学《三字经》节选宣传画挂板。

  3. 另一座白瓷砖面墙的教学楼两处楼梯大门两边,分别也写有鞭策教师的对联。“重言教重身教严以律己,学知识学品德宽以待人。”

  4. 操场上左边竖立着雷锋的半身塑像和高高飘扬的国旗,三个班学生在这整齐有序地上体育课。

  5. 上课了,“教室”里的孩子们是那样的专注,丝毫没有因为站着上课而感到辛苦,也许是书中的知识让他们暂时忘记了疲劳,也许是他们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学习方式。

  6. 旁边的房子是教室吗?那黑乎乎的没有玻璃的窗户,不见有一丝光线透出;那厚厚的土墙,也许年代久远,也许已步入危房行列。

㈢ 70后在农村学校读书的日子,是什么样子的呢

30多年前的乡村非常热闹,非常受欢迎我70后我的家乡在湘南山区,村庄建在山腰上,有些房屋建在山腰上,他们仍然是一个家庭。蜿蜒的山路从房屋的门一直延伸到山脚下的拖拉机路。沿着拖拉机路走,您将到达学校。每个村庄都有一所小学,从一年级到四年级。镇上有两所完整的小学,招收五年级和六年级的学生。村里没有地方可以住,学生每天只能早退晚归,一些远离学校的学生需要在中午带饭到学校。我曾在两所乡村小学读书。

因此学校操场的阴暗处总是充满了喜欢读书的学生,我初中毕业的那一年,学校的四名学生考入了中专,这对整个城市来说都是一件快乐的事。在70年代和80年代,在农村学校学习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却留下了太多的快乐时光。无聊的时候,我们玩钓鱼,跳橡皮筋和在礼堂里围攻的游戏。大礼堂是一块泥地,上面刻有许多痕迹。有时电影会在学校礼堂放映。学生和家长挤在礼堂里看电影,这非常热闹。 随着时代的发展,山上的人越来越少。村里没有小学,也没有初中,镇上只有一所小学,山区的大多数孩子都去了城市学习,学校的条件也得到了改善。

㈣ 屏住呼吸,一气呵成!乡村学校的旱厕为何让人无法忍受

每年都会有县城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最令县城教师受不了的是乡村学校的厕所。县城学校的厕所都是水冲式的,比较干净,学生和教师对于厕所没有太大的意见,可是到了乡村学校,厕所都是旱厕所,虽然经常清理,但是气味真的是不好闻,县城来支教的教师大呼受不了,还好只是支教一年,为了晋级,县城教师也不容易呀!

水冲厕所

怪不得,有人说,一个学校的人文环境好不好,上一趟厕所就知道了。乡村学校的教室翻修了,院墙翻修了,操场也有了草坪,一切看起来都特别漂亮。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厕所。也许是乡村学校人数少,也许是经费比较紧张,乡村学校迟迟不给整一个水冲厕所。

多么希望学校能有一个水冲厕所(卫生厕所),这样学生上厕所的时候就不会屏住呼吸,一气呵成了!这样,县城的老师来支教的时候,也不会感到痛苦了。对于乡村学校的“旱厕”,你怎么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㈤ 描写山村学校外貌的句子

贫困山区孩子让人辛酸的学习生活
上课了,“教室”里的孩子们是那样的专注,丝毫没有因为站着上课而感到辛苦,也许是书中的知识让他们暂时忘记了疲劳,也许是他们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学习方式。
旁边的房子是教室吗?那黑乎乎的没有玻璃的窗户,不见有一丝光线透出;那厚厚的土墙,也许年代久远,也许已步入危房行列。
孩子们手上的书本都已卷了边,依稀可看清“语文”二字,是上届的哥哥姐姐们留下的还是山外好心人士捐助的已不得而知,但它却让孩子们爱不释手;孩子们是那样的虔诚,那样的投入,捧着书本,朗朗书声似乎已跃然纸上。
孩子们手上拎着的,是火盆吗?在脚踩泥地头顶青天的“教室”里上课,天寒地冻之时,火盆对于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孩子们而言,可能是唯一能给他们增加热量带来力量的“奢侈品”了。小女孩虽然已有些不堪重负了,但她依然舍不得放下,让火盆靠自己的身体近一些,再近一些,那样,温暖就多一些,哪怕多一丁点也好。
没有统一的制式校服,没有课桌,没有椅子,孩子们蓬乱的头发,不太干净的衣服,手上吊着的“书包”,还有脚上的泥鞋都在诉说着孩子们的艰辛与不易,可这一切丝毫没有减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同一片蓝天下,还有这样多的孩子在饱受着贫穷落后带来的苦难,但愿今天的书声能换来孩子们明天的幸福。

㈥ 敬一丹18年后重访贵州山村小学,如今的学校都有哪些变化

18年前,敬一丹来到贵州花秋镇克勤小学采访,当时的学校环境非常简陋,教室里没有一支彩色粉笔,学生们上体育课没有体育器材,教学设备也非常简陋无法满足孩子们的求知欲,最为重要的是,很多学生因交不起学费而选择辍学。18年后,敬一丹再次来到了克勤小学,这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18年来,克勤小学最大的变化还是孩子们的脸上的表情多了自信,多了喜悦,多了阳光。相比18年前,贫穷和落后给人们带来的是自卑和忧郁,孩子们没有见过大山以外的世界,在敬一丹面前表现得拘谨又害羞,而18年后,同样是生活在大山里的孩子,他们对外面的世界已经不再那么陌生,生活水平的提高让他们可以像大城市的孩子一样享受到各种各样的资源,不再自卑,也不会再那么拘谨,相反,他们落落大方地和外来的客人分享着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我们可以从他们的表情中体会到他们发自内心的那种喜悦和自信,这才是最值得我们骄傲的地方!

㈦ 农村学校空着,孩子上学全挤到县城,农村学校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9月是一个很好的开学季节,每所学校都开始准备开学,但也有特殊情况。例如,某些地区的农村小学学生很少。为什么会这样呢?农村地区现在发展迅速,农民的腰包在缓慢膨胀。大多数家庭甚至进入了富裕的生活,自然会重视子女的教育。每个人都会觉得,无论农村地区如何发展,教师的教育水平仍然可能相对较低。因此,送孩子到城市学习的人越来越多,开始逐渐导致农村学校的入学人数越来越少。

如今,乡村学校的校园变得更加美丽,软硬件设施越来越好,仍然很难保留和吸引一些优秀的学生。农村学校的一些杰出的中青年教师也被转移到城市学校。剩下的许多老师都是年纪较大的老师和刚刚招募的少数大学生。这些师范大学生很难在乡村学校呆很长时间。因此,很难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所以,农村人做出这种决定也是无可厚非的,毕竟“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嘛。

㈧ 人口不足50万的小城里建了一所“豪华”学校,汪育红是怎么做到的

顾不上和家人解释,2005年8月,她带上自己的一点积蓄,孤注一掷,开始创业。“说实话,一开始我们都不看好这个事。也心疼她,一个人这么拼,太辛苦了。”汪育红的爱人江跃忠说,那时家里人甚至希望她能“知难而退”,回到“正常”的生活轨迹上。

“教室是租的,桌椅是赊的,教课是我,烧饭是我,洗衣服还是我。”学校初创期,没有帮手,又囊中羞涩,瘦小的汪育红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承担所有。半年后,一个春寒料峭的早上,在租赁来的旧旅社里,20多名留守儿童终于有了一个温暖的“家”。

一切仿佛又回到了原点,回到了那所山村小学。披肩发、穿职业装,她和孩子们在一起时,像老师,也像妈妈。

十五年,她目送着一批批学生带着希望和从容离开。

㈨ 云南一山村学校奖励优秀学生小猪,学生们喜欢这个奖励吗

大家都知道,在考完试之后,现在老师总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奖励学生们学习,只要考试成绩靠前或者成绩进步很大的同学就可以拿到一定的奖励,还有的学校支持学生们在学校里面种蔬菜,在放假的时候就可以把自己种的蔬菜带回家。大家可能看到了这样一个消息,云南一山村学校奖励优秀学生小猪,学生们喜欢这个奖励吗?家长们看到这个奖励都笑得合不拢嘴,学生们可能对于这个奖励也很开心,但是依然感觉特别开心,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激励学生,而且能够帮助那些贫困的学生。以上只是小编个人的看法,那么你觉得这个奖励如何呢?

㈩ 跪着走路的山村教师

新华网贵阳3月23日电题:穿“船鞋”的乡村教师--记贵州省三都县羊福乡残疾教师陆永康

记者周之江

有人这样说他:“这是一个跪着工作的人,却是一个让我们站立者叹服的人!”

他叫陆永康。父母取名永康,偏偏老天没有给他一个健康的身体。

58岁的陆永康是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羊福民族学校的教师。他出生仅9个月时,因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膝盖以下肌肉萎缩。别人学走,他学跪。20岁那年,他成为一名小学民办教师,从此开始漫长的跪着教书的生涯。36年来,陆永康日复一日地跪在讲台上传道授业;年复一年跪着前行在山间道上,走村串寨做家访。

两公斤的“船鞋”陪伴他56年

陆永康的手掌极其厚实,上肢粗壮、有力。在他2004年做手术前的56年里,他只能手膝并用地跪着行走。

只读到小学六年级的陆永康从没想到自己也能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他还记得,1968年,村里的孔荣小学已经流失掉最后一位教师,“村里的干部找到我,让我试试看能不能胜任。上了几节课,领导觉得还行,就这么当上了老师。”

学校没有老师,学生也流失得差不多了,陆永康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辍学的孩子给劝回来。他用木板、旧篮球、废旧轮胎、铁丝自制了一双重达两公斤的“船鞋”,缚住双膝,再拄上一根木棍,开始了艰难的劝学过程。白天上课,晚上家访。

家访,对陆永康来说,不是件容易事。因为行走不便,别人走一个小时的路,他得跪着走上两三个小时。孔荣村的村民依山而居却不集中,隔山相望,走却要耗时半天,爬山、过河、跨沟,就是正常人也要留个神。陆永康常常是傍晚出发,回到家里已是繁星满天。

跪行在崎岖的山道上,手脚并用,稍不小心便摔跟斗。没人搀扶,他“蹭”起再继续往前“走”。陆永康回忆说:“有一次遇到冰雹,遍地泥泞,我走不快,只好躲在树底下。冰雹子打到身上脸上,只觉得耳朵‘辣’。”

孤身一人跪着行走在深山老林里,陆永康有时难免感觉害怕。听老人说,不管是鬼还是老虎,都怕铜的声音。于是他便买了一个铜口哨,再绑一个手电筒在头顶上照明。

“听到树林里有动物的叫声或者觉得害怕了,我就吹吹口哨给自己壮胆。”陆永康说。

3月23日,陆永康在和孩子们一起游戏。这是他最快乐的时光。

村民们逐渐熟悉了陆永康的口哨声。每当此时,他们就聚集在进村的山道上,“哦呵,哦呵”地吆喝着迎接陆老师。

“跪行”着的陆永康感动了村民。第二个学期,他的学生便增加到50名。3年后,孔荣小学破天荒地有了150名学生。陆永康在这里一教就是13年,他跪着给孩子们上课,跪着和孩子们做游戏,跪着和孩子们一道行走在山间的小道上。13年里,他跪坏了5双自制的“船鞋”。

鞋坏了修,修不了再做新的。陆永康说,他“都快成鞋匠了”。

跪着教书的乡村老师终于站起来了

长期的“跪行”“跪教”,使得陆永康的膝盖结满了厚厚的老茧,膝盖以下的肌腱功能已退化变形。

1981年,陆永康由民办转为公办教师后,上级有关部门考虑到他行走不便,把他调到乡里任教。学生和家长都舍不得他走,多次找到乡里反映,要求陆老师回去继续教书。羊福乡教育辅导站站长龙光启说:“我们反复解释,好不容易才把他们劝了回去。”

2004年3月,中共黔南州委书记林明达在知晓陆永康的事迹后,给黔南中医院院长张长松打电话,询问陆永康还有没有通过手术治疗站立起来的可能。经过检查,陆永康双腿膝关节纤维强直,屈节90度,严重畸形。同年6月18日,历时3个多月的治疗后,陆永康生平第一次在助行器的帮助下站立起来。

消息传回羊福小学后,学生们你一针我一线地为陆老师绣了两双鞋垫,并托人带到黔南中医院,希望陆老师早日康复。

2005年4月19日,前后经过大大小小14次手术的陆永康出院了。进羊福乡要先过一座大桥,学校的师生们挤在桥边,他们是来迎接陆永康回家的。

乡村教师陆永康在学生心目中是个了不起的好老师。现任羊福民族学校校长王泽文曾是他在孔荣小学任教时的学生。这个26岁的年轻校长说:“我从小家境贫寒,考取中学后,陆老师每年坚持寄钱给我。毕业时,我向他咨询今后的专业选择。他回了长长的一封信,劝我读师范。我尊重他的意见,从黔南师专毕业后,又回到家乡当老师。”

陆永康一个月的工资收入只有900多元,妻子没有文化,在学校做临时工,煮饭扫地,月工资150元,两个孩子都在读书,陆永康的日子并不宽裕。一家4口,一年四季穿的都是最便宜但很耐磨的绿色解放鞋。

一茬一茬的学生走了出去,陆永康却一直留在大山深处。他说他最喜欢的一支歌是《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尤其是那句“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在他看来,这就是乡村教师的真实写照。“即便是跪着上课,只要自己的学生能考上学校,有出息,这比什么都让我有成就感。”

1985年,陆永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02年被贵州省教育厅授予“优秀教师”称号。他还多次获得有关部门的奖励和表彰。然而,在他破烂寒酸的木板房里,墙上贴满了儿子获得三好学生和各种比赛优胜的奖状,甚至还有妻子黄天云在学校参加跑步比赛的奖状,属于他自己的只有孤零零的一张,那是1998年县政府颁发给他的“光荣任教三十周年纪念”奖状。

这不是什么特别的奖励,因为“每一位教书三十年的老师,县里都会发一张”。

3月23日,陆永康拄着拐杖为山里的孩子们传道授业。

“其他的奖状,搬家时不知扔到哪去了。”说这话时陆永康一脸平静。跟奖状一起不知扔到哪儿去了的,还有伴随陆永康30多年的“船鞋”,他说:“懒得留,站起来就算是和过去告别了。”

个头矮,心气可不“低人一等”

今年3月23日清早,天刚刚亮,一泼春雨过后,空气里有些湿润的味道。陆永康早早起身,7时30分就是早读课,他得到教室去。

家就在学校里的陆老师提前一刻钟就出了门。雨后路滑,这对拄着双拐的陆永康有些难度。他说:“过去跪着走,平路走不快,爬坡上坎还比现在利索。”

跪着走的陆永康在个子上虽然低人一头,他的心气可从来不会“低人一等”。

陆永康是个“身怀绝技”的人,他能爬树,会游泳。他还有一手好木工技术,专门为自己设计制作了一个木工用的刨凳。家里的衣柜、抽屉、板凳都是他自己亲手做的。他说:“以前跪着干活只有一米二几,现在能站起来了有一米五几,那个刨凳用不上了,木工也搁下来不做了。”

陆永康直到1990年才结婚,这时他已经42岁了。晚婚倒不完全是因为残疾,他说:“早先也有很多人给我介绍对象,我不敢谈,那时我的身份还是民办老师,收入低,没保障,怕把人家拖累了。转正以后,又怕影响事业,一拖就到了四十几岁。”

陆永康的妻子黄天云今年44岁,苗族,是邻近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人,朴实勤快。结婚后,家务活全让黄天云一人给包了,陆永康把更多的精力留给了学生。他知道自己文化程度有限,想方设法到处找各种教材资料,业余时间自学。他说:“乡村老师要样样都会教。调到乡里的中心小学后,我主要是上数学课。没有机会出去参加培训,生怕教不好,我就到处向人请教。”

儿子陆昌健挺崇拜自己的父亲,4岁那年,他看见爸爸在上课的路上摔倒,从此每天都要陪爸爸到教室。小昌健有个朴素的愿望,“长大要做像爸爸一样能干和受人尊敬的人”。

给儿子取名“昌健”,陆永康有一点特别的含义:“我天生残疾,所以希望孩子能健健康康。”

虽然不能像健康人一样自如行走,陆永康却始终快乐爽朗。今年春节,他亲手写了一副春联贴在门上,选的是毛泽东的两句诗:“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完)

3月23日,看着学生平安上学、回家是陆永康每天的“必修课”。

3月23日,自学成材的陆永康仍坚持学习研究。

“我活着的意义就是教书” ---记贵州省山村教师陆永康

晚上8点多,寄宿的学生休息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羊福乡中心小学一下子变得特别安静,仿佛安睡在群山的怀抱中。校舍间那些用各种形状的石头垒成的台阶,在墙角和横梁间拐过来又拐过去。不熟悉的人,白天走上去,盯着脚下,常常撞着头,看着上面,脚下又往往会踏空。

漆黑的夜幕下,这短短的石阶让人不得不更加小心翼翼。

3月23日夜,正在家里备课的陆永康听到我们的脚步声,赶紧让妻子黄天云打开门,让灯光照到台阶上。他有点抱歉地告诉我们:“天黑,这台阶不好走。”

他的歉疚让我们无言以对:这些石阶,是陆永康从家里到教室的必经之路,他每天都要在这些台阶上往返10余次。而这,已是他从教36年来,从家里到学校所走过的最平、最近、最安全的一条路。

在陆老师简陋的木屋里,我们和这位拖着残躯、“跪教”36载的山村教师有了一番长谈。

“我虽站不起来,但我有水平,有信心,也有耐心,能教好”

(情景回放)1968年,陆永康当上了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羊福乡孔荣村小学的老师。他任职后的第一件事是把失学的孩子们找回来。铜马山密林间崎岖的山道上,从此多了一个四肢着地不分昼夜爬行的身影。

记者:开始请你当老师时,你觉得最难做到的是什么?

陆永康:从记事起,我就觉得爬着走路很屈辱。不念书后,我就尽量不出门。在住家附近还好一点,因为邻居们已经见怪不怪了。最害怕的是到不熟悉的地方去。这些地方的人以前很少见到我,我走路时,有人会跟在后边看,看的人越多,我就越抬不起头来。

记者:但你还是把全村有适龄儿童的家庭都走到了。

陆永康:我必须到。第一,我要当面给学生和学生家长讲清楚,我虽站不起来,但我有水平,有信心,也有耐心,能教好。第二,我要告诉他们,像我这样的人都没有放弃,他们更不应该放弃。第三,我要感动他们。有的小孩离校几年后,年龄大了,原来学的东西也快忘光了,家长和小孩都认为再回学校没什么用了。我就一次一次去他们家里劝。这儿的人心地都特别善良,他们知道我来一趟不容易,也不好意思让我总是跑过来。就是靠这样一趟一趟地爬,我很快就劝回了30多个学生。

(情景回放)羊福小学的几位老师,带我们走了几段陆永康家访时爬过的路。去达洛寨子要走几里上坡路,有些地方只有一二十厘米宽,却差不多有半米高。寨子下面一条小溪上,用两根树干搭了一座桥,人走上去,树干一上一下晃个不停。这是陆永康家访时的必经之路。

记者:如果没有人帮你,这些路怎么过得去呢?

陆永康:坎高的地方,我一般是先把手上用来支地的两个小木凳放上去,两个手抓牢上边的东西往上吊。两条腿还要使劲压着鞋往上拖。鞋不能先放上去,那样石头特别容易刮伤膝盖,一刮就是几条大口子。也不能让鞋子掉下去,掉下去就会滚很远。原来我过桥、过田坎时,容易滑到水里,现在已经掉不下去了。

记者:你的鞋子很重。

陆永康:最先没做鞋时,膝盖上每天都会有新伤,痛得难以忍受,也不敢走快。后来自己做了几种鞋,都不耐用。10多年前,我试着将苦楝树木挖成膝盖的形状,再用篮球皮或者汽车外胎做鞋帮。这样一双鞋有四五斤重,但能用两年左右。

“我做得更好一点,学生才能信任我”

(情景回放)羊福小学白珍能老师曾是陆永康的学生,他的家也在孔荣村。白珍能至今还清楚地记得自己逃学后,陆永康三番两次来家访的事。进白珍能家,先要上一个台阶,再过一道门槛。“陆老师完全是在地上爬。”白珍能说,陆永康每次家访回来后,第一个动作就是把上衣脱下来拧,一拧,汗水就一股股地往下流。有时拧出来的水特别多,那肯定是路上淋了雨,要不就是又掉到水里了。

记者:你出门从不带雨具吗?

陆永康:带雨具没用。走路时我没办法打伞,又不能坐下来等,因为这儿的雨下起来一时半会儿停不了。

记者:能不能等天气好了再家访呢?

陆永康:肯定要挑一挑天气,但遇到学生突然不来上学了,就不能等。贵州有的季节连阴雨多,也没时间等。有一次,一个家离校10多里远的学生没上学来。因为路太远,我出门前还特意看了看天气,见一直光打雷不下雨,认为就是打打旱雷。没想到走出一段后,突然来了一阵暴雨,跟着下起冰雹,我的一只耳朵还被冰雹砸肿了。

(情景回放)走夜路时,陆永康也很害怕。陆永康怕遇到野兽,也觉得在无边无际漆黑死寂的树林中,自己慢慢爬行敲击石板的声音听起来很瘆人。家里人知道后,特意花8毛钱为他买了一只口哨,让口哨声帮他壮胆。后来,村民们老远听到山里传来口哨声,就会一起大声吆喝,让陆永康听到。

记者:遇到过让你害怕的事情吗?

陆永康:有一年冬天,我正在路上走,树上一大堆结成冰的雪块突然砸下来。我听到了声音,也看到雪块往下落,却躲不快。还好我使劲挪动了一点,要不就活不到今天了。后来遇到下雪,我就会反复叮嘱学生,走路时要注意树上的积雪。还有一次,一条银环蛇躺在路上。我整个身子都贴着地,绕不过去。赶它又怕它咬过来时让不开,就坐在那儿等它走。谁知蛇也躺在那儿不动,我一看不能再等了,就折了根树枝去赶。蛇被激怒了,猛地反咬过来,险些咬到脸上。

记者:走得这么艰难,又遇到这么多危险,你为什么一直坚持做家访?而且连续好几年,据说,你是村小做家访次数最多的老师。

陆永康:我们这儿都是山,没几块平地。小孩子们如果连小学都不念,真是看不到什么希望。我有残疾,讲课时的样子很怪,所以必须做得更多一点,做得更好一点。这样学生们才能信任我。信任我了,才有学习的兴趣。

“我们这个社会,终究不会冷落一个执着努力的人”

(情景回放)陆永康现在已到羊福小学任教。他的家是3间很旧的木板房,几道门都很低矮,进门时必须勾着腰。在一间房子的两面墙上,贴着陆永康和他两个儿子的几十张奖状。这些年来,陆永康获得过省、州、县、乡的多种奖励。当地教育部门负责人说,只念过小学的陆永康,已自学到了大专的水平,课程改革后的新内容,掌握得特别快,还做过数学组组长。

记者:教书的这些年里,有过特别困难的时候吗?

陆永康:有几年经济太紧张,两个小孩读书,早上没东西吃,就将头一天晚上的剩饭用水煮成汤饭。我也捡些别人吃剩的东西,还教小孩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刚到羊福小学时,一些学生没见过我的模样,课余模仿我走路的样子,还对我儿子说“你爸爸是矮子”。学生还小,我不会生他们的气,但我怕自己的小孩从心理上感觉低人一等。

记者:这么难,想到过放弃吗?

陆永康:我残疾后,家里人看我没办法再劳动,想送我去当“神汉”,我坚决不干。我这个人命苦,生下来不久就遭这么大的罪。如果不教书,不做一点有用的事,我活着就没有什么意思了。我也想给我的小孩树立一个榜样,让他们知道,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放弃,都要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这个社会,终究不会冷落一个执着努力的人。 (记者 张国圣 柳路 付小悦)

时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3月23日,陆永康在和孩子们一起游戏。这是他最快乐的时光。58岁的陆永康是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羊福民族学校的教师。他出生仅9个月时,因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膝盖以下肌肉萎缩。别人学走,他学跪。20岁那年,他成为一名小学民办教师,从此开始漫长的跪着教书的生涯。36年来,陆永康日复一日地跪在讲台上传道授业;年复一年跪着前行在山间道上

作家管桦有句名言:“只跪大地,只跪母亲”。而陆永康,这位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羊福小学的残疾教师,跪的却是讲台,跪的是他痴爱的教育事业。

陆永康老师跪着传道授业解惑,跪着走街串寨家访,跪着劝回辍学的孩子,跪着哺育山村的希望。网友们这样评论:“一个跪着的人,足以让我们站立者叹服!”“他很矮,但形象像巨人一样高大!”是什么让他以惊人的毅力“跪行”、“跪教”,而且一跪就是36年?我们从他的事迹里不难发现,答案简单得只有一个字:爱!

教育是塑造灵魂的工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几乎是古今中外教育家的共识。在特殊学校,爱让残障学生自立自强;在工读学校,爱让“问题少年”看到希望;在普通学校,爱让莘莘学子茁壮成长。在陆永康原先执教的三都县孔荣小学和现在执教的羊福小学,孩子们无不感受到陆永康老师的爱。这种爱是无私的、纯粹的,是塑造美好心灵不可或缺的。和所有孩子一样,山村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太阳,而爱,正是陆永康老师播洒的阳光。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首先有德、有爱,才能做到有教无类。虽然只读到小学六年级,可是陆永康读懂了教育的真谛,读懂了师德的内涵。他对事业执着追求,默默奉献,是因为他把教书育人看得无比崇高,无比神圣。在弘扬尊师重教传统的国度,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今天,我们需要的,正是陆永康的这种“红烛”精神!

一所山村小学,如果连老师都留不住,自然也就留不住学生。如果不是陆永康老师精诚所至,跪着把一个个辍学的孩子劝回学校,势必又要增加一些新文盲。跪着的老师,让一个一个孩子站了起来。在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如今还有不少条件简陋、师资匮乏的山村学校,家长们期盼着公平的教育,孩子们渴望着“同一片蓝天”。拿什么奉献给他们?只有优质教育。不仅要增加投入,改造校舍,改善设备,更重要的是加强师资建设,提升教师素质,弘扬优秀师德,提倡爱的奉献,因为,以爱为核心的高尚师德,也是一种重要的优质教育资源。培育好、开发好这种资源,才能让更多的农村山村教师和学生们共同成长,接受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挑战。

如果说爱是一种呼唤,一种感召,那么,我们希望陆永康对事业的痴爱、对学生的挚爱,能够唤起更多的人关心和支持西部贫困地区教育,能够感召更多的有识之士特别是热血青年到西部任教、支教,让“红烛”精神照亮农村山寨,薪火相传!

敬礼!千千万万当过学生和现在正当学生的人们,向我们的老师敬礼。

与山村学校图片大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男生反差的图片 浏览:636
如何复制动态的图片 浏览:921
汪峰衣服图片大全 浏览:551
怎么把图片弄成渐变的word 浏览:283
赶尸艳谈相同类 浏览:651
美国爱情片妈妈爱儿子 浏览:554
动画金发女主姐弟恋电影 浏览:282
免费动画片下载 浏览:750
台湾片男的被变成女的电视剧 浏览:905
欧美电影晚上看的网站 浏览:878
太湖石图片及价格 浏览:799
四十个女孩的图片 浏览:57
男同gay大尺度 浏览:468
私人影院可以电话预约吗 浏览:687
我要看男生穿模特图片 浏览:333
爱老师的画图片简单点 浏览:757
卡通可爱头像女生图片萌萌哒 浏览:901
刘青云鬼片警察 浏览:31
如何把word文档图片批量另存 浏览:269
优酷购买电影票从哪里查看 浏览: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