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龙胆石斑鱼的图片
龙胆石斑鱼 学名
鮨科 Serranidae 石斑鱼属 Epinephelus 鱼类
下图为 鞍带石斑鱼 Epinephelus lanceolatus ,俗称 龙趸、龙胆石斑、𩼣鱼、鮢鱼、鮢过鱼、深海野生大石斑鱼、枪头石斑鱼、倒吞鲎、鸳鸯鲙、紫石斑鱼
鞍带石斑鱼通常居住在沿珊瑚礁区的洞穴或岩缝中,以小鲨鱼及小海龟等数种海洋生物为食。
B. 这个是什么鱼 石斑鱼吗
如图 , 石斑鱼无疑 学名
鮨科 Serranidae 石斑鱼属 Epinephelus 鱼类 (具体哪种不知 )
栖息深度可达100米,体长可达120厘米,生活在水质混浊的礁石区海域、半咸水域性凶猛。肉食性,以小鱼及小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为主。具性转变,为先雌后雄。
C. 这是淡水石斑鱼嘛
从你盘中鱼头花色看,应该是淡水石斑鱼。
淡水石斑鱼,为原产于中美洲尼加拉瓜。1988年引入台湾,是台湾南部地区普遍的淡水养殖品种,1996年广东、江西养殖单位从台湾引入,1999年又引入济南市淡水养殖科学研究所。淡水石斑鱼其生长速度快、耐低氧、抗病力强,而且外形美观、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既可以做为商品鱼,又可以作为观赏鱼种,是一种很值得推广的品种。淡水石斑鱼为热带鱼类,淡水中生长,也可在盐度为10‰以下海水中生长。
D. 这是什么鱼~
鮨科Serranidae 石斑鱼属Epinephelus 鱼类
下图为 赤点石斑鱼 Epinephelus akaara,俗名为石斑、红斑
高经济价值的食用鱼,肉质鲜美,清蒸或煮姜丝清汤均宜。香港有活鱼作海鲜销售,是香港出售的石斑中最昂贵的。 由于鱼身为中国文化中象征吉祥的红色,曾是中式喜宴中受欢迎的食用鱼。
幼鱼期栖息在较浅之礁区水域,长大后在较深水域。常可在岩礁外围见其踪迹。一般不呈大群体活动。幼鱼具高度洄游性。肉食性,以鱼类、软体动物、甲壳动物、虾类等为食。
E. 石斑鱼的图片
石斑鱼的图片:
石斑鱼一般呈椭圆或长椭圆形,侧扁;头长大于体高;背鳍鳍棘部强大,与鳍条部相连,背鳍鳍棘7~11根,鳍条10~21根;臀鳍鳍棘3根,一般第2根最为强大,臀鳍鳍条数7~13根;胸鳍宽大,位低,一般呈圆形。
腹鳍位于胸鳍下方;口大,两颌齿内行齿倾倒;体被小栉鳞;侧线达尾鳍基部;尾鳍圆形、截形或凹型。不同种类的石斑鱼体型差异较大, 30%以上的石斑鱼种类体长可达1m以上,超大体型者可超过2m。
(5)石斑鱼图片大全大图扩展阅读
石斑鱼广泛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域。中国沿海分布的石斑鱼类有11个属65种,包括光腭鲈属、下美属、驼背鲈属、石斑鱼属、鸢属、烟鲈属、纤齿鲈属、九棘鲈属、侧牙鲈属、鳃棘鲈属和贫鲈属。
主要分布于东海、台湾海峡和南海,其中常见种类有斜带石斑鱼、豹纹鳃棘鲈、驼背鲈、青石斑鱼等。
台湾海峡尤其是澎湖列岛海域,不仅有黑潮支流的加温效应,且多有浅滩、峡谷、海岛、礁石,珊瑚礁资源丰富,非常适合石斑鱼类栖息,其石斑鱼种类较东海、南海更为丰富。
石斑鱼类通常可在特定的礁区定居较长的一段时间,这种定居习性及较长的生活史等特征使得石斑鱼类易受到过度捕捞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