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如何计算的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倍数X物镜倍数,倍数大了,视野中能看到的反而少了
本题中目镜扩大4倍,视野看到的细胞就应减少4倍,所以能看到16个细胞
!希望能帮到你!
2. 显微镜放大倍数怎样计算
最大倍数=物镜的最大倍数*最大目镜的倍数。
最小倍数=物镜的最小倍数*最小目镜的倍数。
显微镜放大的倍数=物镜的倍数*目镜的倍数。
显微镜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显微镜分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是在1590年由荷兰的詹森父子所首创。
现代的光学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1600倍,分辨的最小极限达波长的1/2,国内显微镜机械筒长度一般是160毫米,其中对显微镜研制,微生物学有巨大贡献的人为列文虎克、荷兰籍。
(2)显微图片如何看放大倍数扩展阅读:
显微镜的维护
(1)防潮如果室内潮湿,光学镜片就容易生霉、生雾。镜片一旦生霉,很难除去。显微镜内部的镜片由于不便擦拭,潮湿对其危害性更大。
机械零件受潮后,容易生锈。为了防潮,存放显微镜时,除了选择干燥的房间外,存放地点也应离墙、离地、远离湿源。显微镜箱内应放置1~2袋硅胶作干燥剂。并经常对硅胶进行烘烤。在其颜色变粉红后,应及时烘烤,烘烤后再继续使用。
(2)防尘光学元件表面落入灰尘,不仅影响光线通过,而且经光学系统放大后,会生成很大的污斑,影响观察。灰尘、砂粒落入机械部分,还会增加磨损,引起运动受阻,危害同样很大。因此,必须经常保持显微镜的清洁。
(3)防腐蚀 显微镜不能和具有腐蚀性的化学试剂放在一起。如硫酸、盐酸、强碱等。
(4)防热 防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避免热胀冷缩引起镜片的开胶与脱落。
(5)请勿触碰尖锐的物品,如铁钉、针等。
(6)非相关人员请勿随意动用。
3. 显微镜物镜放大倍数有哪些规格呢,怎么区分呢
显微镜物镜放大倍数一般分为4倍,10倍,40倍,100倍。
区分看镜头标识。
如标有“40/0.65 160/0.717”,
其中40是放大倍数,
0.65是镜口率。
160是镜筒长度,
0.17是盖片厚度。
4. 怎样分辨显微镜的倍数
显微镜主要光学部件就是物镜,物镜的好坏决定观察效果的好坏。
如果只是通过物镜和目镜观察的话,倍率就是物镜倍率X目镜倍率。例如你用5X的物镜10X目镜,总的倍率就是5X10=50倍。如果是CCD观察,需要物镜倍率、中间借口倍率、ccd靶面综合考虑。
5. 光学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怎么看
显微镜的光学系统主要包括物镜、目镜、反光镜和聚光器四个部件。广义的说也包括照明光源、滤光器、盖玻片和载玻片等。
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如物镜为10×,目镜为10×,其放大倍数就为10×10=100。
(一)、物镜
物镜是决定显微镜性能的最重要部件,安装在物镜转换器上,接近被观察的物体,故叫做物镜或接物镜。
物镜的放大倍数与其长度成正比。物镜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长。
光学显微镜(Optical Microscope,简写OM)是利用光学原理,把人眼所不能分辨的微小物体放大成像,以供人们提取微细结构信息的光学仪器。
1.物镜的分类
物镜根据使用条件的不同可分为干燥物镜和浸液物镜;其中浸液物镜又可分为水浸物镜和油浸物镜(常用放大倍数为90—100倍)。
根据放大倍数的不同可分为 低倍物镜(10倍以下)、中倍物镜(20倍左右)高倍物镜(40—65倍)。
根据像差矫正情况,分为消色差物镜(常用,能矫正光谱中两种色光的色差的物镜)和复色差物镜(能矫正光谱中三种色光的色差的物镜,价格贵,使用少)。
2、物镜的主要参数:
物镜主要参数包括:放大倍数、数值孔径和工作距离。
①、放大倍数是指眼睛看到像的大小与对应标本大小的比值。它指的是长度的比值而不是面积的比值。例:放大倍数为100×,指的是长度是1μm的标本,放大后像的长度是100μm,要是以面积计算,则放大了10,000倍。
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②、数值孔径也叫镜口率,简写NA 或A,是物镜和聚光器的主要参数,与显微镜的分辨力成正比。干燥物镜的数值孔径为0.05-0.95,油浸物镜(香柏油)的数值孔径为1.25。
③、工作距离是指当所观察的标本最清楚时物镜的前端透镜下面到标本的盖玻片上面的距离。物镜的工作距离与物镜的焦距有关,物镜的焦距越长,放大倍数越低,其工作距离越长。例:10倍物镜上标有10/0.25和160/0.17,其中10为物镜的放大倍数;0.25为数值孔径;160为镜筒长度(单位mm);0.17为盖玻片的标准厚度(单位 mm)。10倍物镜有效工作距离为6.5mm,40倍物镜有效工作距离为0.48mm 。3、物镜的作用是将标本作第一次放大,它是决定显微镜性能的最重要的部件——分辨力的高低。
分辨力也叫分辨率或分辨本领。分辨力的大小是用分辨距离(所能分辨开的两个物点间的最小距离)的数值来表示的。在明视距离(25cm)之处,正常人眼所能看清相距0.073mm的两个物点,这个0.073mm的数值,即为正常人眼的分辨距离。显微镜的分辨距离越小,即表示它的分辨力越高,也就是表示它的性能越好。
显微镜的分辨力的大小由物镜的分辨力来决定的,而物镜的分辨力又是由它的数值孔径和照明光线的波长决定的。
当用普通的中央照明法(使光线均匀地透过标本的明视照明法)时,显微镜的分辨距离为d=0.61λ/NA
式中d——物镜的分辨距离,单位 nm。
λ——照明光线波长,单位 nm。
NA ——物镜的数值孔径
例如油浸物镜的数值孔径为1.25,可见光波长范围为400—700nm ,取其平均波长550 nm,则d=270 nm,约等于照明光线波长一半。一般地,用可见光照明的显微镜分辨力的极限是0.2μm。
(二)、目镜
因为它靠近观察者的眼睛,因此也叫接目镜。安装在镜筒的上端。
1.目镜的结构
通常目镜由上下两组透镜组成,上面的透镜叫做接目透镜,下面的透镜叫做会聚透镜或场镜。上下透镜之间或场镜下面装有一个光阑(它的大小决定了视场的大小),因为标本正好在光阑面上成像,可在这个光阑上粘一小段毛发作为指针,用来指示某个特点的目标。也可在其上面放置目镜测微尺,用来测量所观察标本的大小。
目镜的长度越短,放大倍数越大(因目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的焦距成反比)。
2.目镜的作用
是将已被物镜放大的,分辨清晰的实像进一步放大,达到人眼能容易分辨清楚的程度。
常用目镜的放大倍数为5—16倍。
3.目镜与物镜的关系
物镜已经分辨清楚的细微结构,假如没有经过目镜的再放大,达不到人眼所能分辨的大小,那就看不清楚;但物镜所不能分辨的细微结构,虽然经过高倍目镜的再放大,也还是看不清楚,所以目镜只能起放大作用,不会提高显微镜的分辨率。有时虽然物镜能分辨开两个靠得很近的物点,但由于这两个物点的像的距离小于眼睛的分辨距离,还是无法看清。所以,目镜和物镜即相互联系,又彼此制约。
6. 如何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显微镜下放大的倍数如:LJ-CL01 三目显微镜,LJ-CLP03 拍照测量显微镜 LJ-JX2030金相显微镜 ,图像存储显微镜,三目视频显微镜。总放大倍数 = 物镜放大倍数 * 数字放大倍数
物镜放大倍数 = 大物镜放大倍数 * 镜头放大倍数
数字放大倍数 = 监视器尺寸 * 25.4/CCD靶面对角线尺寸大小
CCD靶面对角线尺寸大小:1/3 " 为6mm 1/2 " 为8mm 2/3 " 为11 mm
例:0.7X - 4.5X的标配主机配1/3 " CCD摄像机配14 " 监视器
数字放大倍数:14 * 25.4 / 6 = 59.3X
总放大倍数:(0.7X - 4.5X) * 59.3=41.5X - 266.9X
那么照此配置,总的放大倍率就在41.5X到266.9X之间连续可调。
注:1英寸=25.4mm
7. 请问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如何计算的目镜与物镜的放大倍数如何看出
光学显微镜上有两种镜片,一种是目镜,既靠近眼睛的镜片,一种是物镜,既对着所观察物体的镜片,两种镜片是都标有乘以多少的数字,比如目镜所标的是*10。而物镜上所标的是*20。那么这个显微镜的实际放大倍数就是200倍了。一般来说目镜是不更换的,要进行不同倍数的显微操作,只改变物镜就可以了,一般的显微镜一般有三个物镜,使用时只需要转动一下就行,非常方便的。
8. 金相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如何确定的
很多实验室都在使用显微镜,但对显微镜的相关专业知识并不了解,只是知道怎么去操作,但对于一些基本常识可能都不怎么清楚,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讲讲有关显微镜的放大倍率是如何计算的?
也许有人会说这不是很简单的问题嘛,但实际还是有点小复杂的。
首先我们来举个例子来说:当体视显微镜目镜的倍率为10倍,变倍体变倍范围是:0.7X-4.5X,附加物镜为:2X。那它的光学放大倍率为:10乘0.7乘2得到这款显微镜的最低倍率为:14倍,
那最大倍数为:10乘4.5乘2等于90倍,那这款体视显微镜的光学总放大倍率就是14倍到90倍。当然这只是显微镜主机的实际放大倍率。接下来是显微镜数码放大倍率。
比如显示器的尺寸为17寸,用的是1/3的显微镜摄像头,那对照下面的表显微镜摄像头的数字放大倍率是:72倍。那显微镜的数码放大倍率安计算公式计法是:以上面体视显微镜的配置算,变倍体是0.7X-4.5X,附加物镜是2X。摄像目镜为1(如摄像目镜无倍数不用加入计算)。按照公式:物镜X摄像目镜放大率X数字放大率,数码放大最小倍率为:0.7乘2乘1乘72等于:100.8倍,数码放大最大倍率为:4.5乘2乘1乘72等于:648倍.那数码放大倍数范围就是100.8倍到648倍.
这样的话就会出现两个公式:1、光学总放大倍率=目镜的倍率X物镜放大倍率
2、数字总放大倍率=物镜X摄像目镜放大率X数字放大率
这公式对于任何一台显微镜都合适,无论是金相显微镜,生物显微镜等等。
9. 光学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怎么看跪求答案
看光学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的方法如下:
在目镜和物镜上标有(数字)x,
例如,目镜上写有10x,则放大倍数为10倍;物镜上写有20x,则放大倍数为20倍
总的放大倍数为
:目镜的放大倍数x物镜的放大倍数,
例如,目镜上写有10x,物镜上写有20x,则总的放大倍数为10x20=200
10. 关于显微镜放大倍数的问题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你最终的放大倍数是以你的照片或绘图采用的物镜为标准啊。观察的顺序都是先用低倍经,再换高倍镜。然后,比如你最终绘图或照照片是在高倍镜下进行的,那你在图片上标记的放大倍数就应该是目镜乘以高倍镜(一般是40倍)。但有时最后采用的照片是低倍镜下的,应为倍数低但范围大,有时追求图片的完整是采用低倍镜下的影像,这时你虽然也用高倍镜观察过了,但最终绘图或相片的放大倍数应该是目镜乘以低倍镜的放大倍数了。一般我们采用的目镜基本上是10倍的,变化的是物镜倍数(低倍镜10倍,高倍镜40倍,油镜100倍),所以通常这就是为什么你看一般的显微照片放大倍数都是100倍(10*10)和400倍(10*40)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