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龙舟用纸手工制作的方法
最主要是心意,我建议你在图案和文字上面多下工夫,贺卡的整体平整大方就可以了.在好的外型如果里面只是短短的一句"生日快乐'又怎么能在对方的心目中长久的留下回忆呢.
以下是制作过程
先要准备彩色的纸条~不要太宽,0.5CM的就可以了~颜色按照自己的需要来定
卡纸,做卡片用的`
尖刀,胶
选个颜色做花~我选了红色
把纸条对破剪开,在剪成大概4CM长
再把深色的纸剪个好看的形状,帖在浅色卡纸上
把剪好的纸条卷成卷
一头胶水粘住
用手先捏成泪滴型
再把另一边也捏起来
再捏成花瓣的饿形状
剩下的饿全这样做
按图上的方法粘在做好的卡片上,成一朵花的样子,这个没有规定的~自己想怎样摆都可以
黄色的0.5CM的纸条,剪成齿状
在卷起来,边上粘胶水粘住
在拨开,就象花芯了
粘在卡上花朵就做好了
再做叶子~同样的方法捏成泪滴形状就是叶子了,也是要对破的哦
再粘在适当的位置
再把0.5CM的绿色对破~卷一下做成花枝,粘上
再卷点小卷卷~接头粘住~要裹紧一点~
可以做小的果果,也是随意粘
最后做字~字呢是一笔一笔的立起来粘,这个呢~是比较麻烦的~大家漫漫做最后回很漂亮的
② 龙船手工制作方法
方法/步骤
1在卡纸上绘制出一个长形盒子作为龙舟的主体。龙舟的船身可用一个长形盒子来表示,这里在卡纸上绘制出一个长形盒子的图,作为龙舟的主体
2画好长形盒子的边缘线以后,用剪刀沿线将盒子的边缘剪出来,注意保持整齐
3剪出立体盒子外形边缘以后,然后按照画的线进行折叠,折出立体形状的盒子
4接着把折好的盒子两边的用透明胶粘贴好,使其固定,船身的外廓就大致出来了
5将一张彩纸对折一半后,在纸上用铅笔绘制出龙头的形象。然后拿紧对折的纸,用剪刀剪出图形来,可同时剪出两个龙头图形
6将一张彩纸对折一半后,在纸上用铅笔绘制出龙尾的形象。然后拿紧对折的纸,用剪刀剪出图形来,可同时剪出两个龙尾图形
7拿出颜色鲜艳的卡纸,然后在不同颜色的卡纸上绘制龙角、龙须等图形,并沿线剪出来,如下图所示。
8接着在不同颜色的卡纸上绘制龙舟装饰图形、划桨等图形,并沿线剪出来
9然后把剪好的图形分成两组,因为龙舟有两边,分成两组粘贴在盒子上,会有立体感,也会更加生动形象
10接着把代表龙舟各部位的一组图形,按龙舟的形象用胶水分别进行粘贴
11然后把龙舟各部分的图形粘贴在盒子上,龙头要粘贴在盒子里面,龙尾拼装在盒子的后面,装饰图和划桨直接粘贴在盒子上,注意装饰图形的颜色搭配
12龙舟只粘贴一边,卡纸会有些晃动,接着把龙舟的另一边也粘贴上一组图形,增加了立体感,如下图所示。这样,一个完整形象的手工龙舟就做好了。
注意事项
注意小孩需在大人的陪同下手工制作,以免受伤
③ 想要做出一只龙舟需要哪些步骤
想要做出一只龙舟需要如下步骤:
所需工具:吸管、彩纸、剪刀。
1、先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折成一个小船。
龙头部分做完,一只完整的龙舟就做好了。
④ 龙舟制作技艺的技艺历史
出于对龙的崇拜,历代在龙舟的制作上都相当讲究。当年隋炀帝为下江南而造的龙舟可算是历史上最豪华的“龙舟”之一了,据载该船高四十五尺,长二百尺,共四层,一百二十间房,简直可以媲美当今的海上游轮了。这艘龙舟后被烧毁,隋炀帝又下令造一艘更大的龙舟,被称为“天子之舟”。
端午龙舟一般分为龙头、龙身、龙骨、龙尾四部分,外加桨和舵。龙舟制作要求很高,要请专门的木工师傅,择日开工,据传过去在动工前还须斋戒沐浴、焚香、拜神,一点也不能马虎。木料要选用上等的,且多采用大木料来制作,如龙头,一般须用整块的桧木来雕刻,以求灵气十足,至于船体,则多采用樟木来做,因为樟木能防虫防腐,经久耐用。制作讲究的还用整木将龙尾雕刻出许多鳞甲。制成的龙舟再配以各色浓妆,使之更加栩栩如生。用传统材料(樟、桧等)和传统方法(接榫处全用木针而不用钢钉)制作一艘龙舟,花费不少。所以,从拥有的龙舟的档次就可窥出当地人的经济实力。一些少数民族也有独木龙舟,只是那样的大树就更难找了,也较浪费木材。现今也有用玻璃纤维材料来做的,既环保又方便,但尚不能普及。龙舟的长度也有讲究,广东人造龙舟多取好意头的尺寸,譬如船长33.88米,寓意“生生猛猛”。龙舟的船身(龙头卸下)平时多是沉放在河塘的淤泥中,以防干裂,也符合“龙生大泽”的传闻。每年只有到了端午时节才“请龙出水”。
龙舟的结构分为龙头、龙尾、龙骨、龙肠、冚板诸部分。“传统龙”有28.8米长、1.50米宽,“国际龙”只有15.8米长、1.05米宽。制作龙舟,从开料、选龙骨(底骨)、起水(拗弯龙骨,呈流线型)到刨光、打磨、上色,最后安装龙头、安装尾舵等工序,一件完整的龙舟才算完成,一般需要六七天。 要求,进一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认真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工作,为弘扬中华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新的贡献。
从良木到龙舟,仍需和数百年前一样,历经数十道工序,需要6个工人同时做工,花费20天时间,钉入上百斤铁钉,耗去6立方木材,无数次手工的打磨、抚平和拼接,方成为龙形,这种汉族民间传统的手工制作龙舟方法一直延续至今。
⑤ 龙舟的制作过程是怎样的详细一些!
温州民间传统龙舟制造一般从农历二月份就陆续开始.龙舟的制造过程一般分为.请老师 选材.割板.切木 .定彩.开龙眼 等一系列按照选好的日子进行.温州传统龙舟的材料有杉树(用于龙舟整体形状)樟树(用于龙舟的拦梁)船钉(用于龙舟板之间的固定)桐油灰(用于补龙舟之间的缝隙起到防水效果.现在传统的龙舟也融入了玻璃纲胶水以便达到更好的防水效果)2种材料.然后由龙舟制造师傅按照龙舟制造的先后顺序进行制造.龙舟制造过程全部由龙舟制造师傅 纯手工 一斧一斧 一刨一刨打造出来.在先吉日上水.
龙舟板买来以后要先进行切割.制造师傅会按照龙舟的尺寸进行切割.一般切割的日子老师都会亲自监督,以达到制造师傅自己制造的合适尺寸.切割完毕会扎上红绳运回村里(或龙舟生产工厂) 塘河沿岸就有多家古老的割板加工厂.
⑥ 上_那里有手工做
往年临近端午节的时候,南方就特别多雨,人们称这是“龙舟雨”,而此时上_村龙舟基地,师傅们正在加班加点地制作龙舟。
上_村制作龙舟已经有140多年历史了,是广州最大最古老的龙舟制作基地,同时也是珠三角地区龙舟制作的行业龙头,制作的龙舟不仅在国内闻名,还远销东南亚、非洲地区。
从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广州市区出发,乘坐3号地铁线,坐到厦_站,走出站口时,不见高楼林立,如同到了一个偏僻的郊区。问了当地人才知道,上_村的龙舟制造基地在河岸边。来到岸边,就可以看到一排用黑木和石棉瓦简单搭建的大棚,这里就是龙舟制作基地。制造基地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宏大,更像是家庭式作坊,这里有好几家是龙舟厂,他们的工厂靠水而建,几乎占了河面的一半,说是为了图个吉利,有水有财。
每年龙舟赛结束后,村里都会把船寄存在厂里,直到明年端午的到来。但是村里很多年轻人是十分不愿意来这里凑热闹的,毕竟整日散发着一股难闻的油漆和木屑混杂的气味,而且还有大量木屑堆积的淤泥。这里的龙舟全是手工制作,而且为了保证龙舟的质量,则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个厂往往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造出一条龙舟,俗话说,慢工出细活,正是师傅们耐心地打造,才让上_村的龙舟制造厂享誉全球。
龙舟也分两种,一种是“标准龙”,专门用于比赛;另一种是“传统龙”,主要是用于观光。比赛用的龙舟一般是15.5米,而观光用的则没有那么讲究。制作龙舟的木材一般选用东南亚的坤甸木,这种木头弹性好,而且耐水性强,越泡越有光泽。一条好的龙舟,能耐百年风雨,而其中不仅仅是对木材的讲究,更是对工匠手艺的考究。
手工制造龙舟的手艺濒临失传跟其他传统技艺失传的故事是一样的,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很多手工艺制造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甚至消失。而如今仍在这里坚持做龙舟的人,几乎都是上了年纪的。在以前,学做龙舟的一般都是穷人家的孩子,现在的年轻人哪能受得了这种苦。
一个厂一个月才能造出一条龙舟,所以一条龙舟的价格在十万元,面对这高昂的价格,很多地方则选择购买玻璃钢材质的龙舟,便宜又轻巧。薪火相传,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精神。不仅仅是上_村龙舟制作面临失传的问题,很多传统技艺的传承也一样不容乐观。
⑦ 赛龙舟的木棍叫什么
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
赛龙舟的木棍就叫做船桨。船桨是一种划船工具,其上端为圆杆,利于手握,叫做握杆,下端为板状,名为桨板,用以拨水。这个原理就是利用了物理学上的牛顿第三定律,通过水波的反作用力,使船前进。
我国是舟的故乡,也是桨的故乡。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⑧ 谁有龙船的制作方法
一条龙舟从组成结构、选材到保存都是非常讲究的。龙舟家族庞大,有10人划的“短龙”,有上百人划的“长龙”,有国际赛事上看到的“标准龙”,也有用于探亲应景的“传统龙”。本次报道主要介绍的模本,是广州涌面上最常见的、可搭载80余人,长40米的传统长龙。 选材 选材方面,赛龙一般选用轻巧的杉木、柚木,而不注重速度的游龙则选用深褐色的坤甸木,取其结实耐腐,可以长年保存,越浸越靓。 目前,广州的龙舟大都用坤甸木,一艘龙舟用6-7立方米的木材。柚木比坤甸木好,但做一条柚木龙舟要20万元,所以很少人选择这种木材,据悉,如果用坤甸木做龙舟,长龙大约11万元,短龙大约3万元。 工序 当木料选好后,工匠还要选择良辰吉日为制新龙的木料开线落墨,为第一根立起来的龙骨架参花挂红,以示庄重。接下来便是整条龙船制作的开始,具体工序分为:扎底骨、制脚旁(船底)、上大旁、扎彩盘及绞栓、钉龙根、造坐凳、钉花旁(外板)、钉夹旁(内板)、装弦口、扎龙缆及将军尖等十大工序,全过程约需20天左右。 龙体 龙舟要出水竞技,少不了轻快而坚实的船身。在陈汉慧龙舟厂,一条属于江高的“大龙”横卧江边,何师傅正细心地为船身吸尘、上油。20天,何师傅和工友一手一脚把这条大龙亲手做出。但对于已有30年龙舟制作经验的他来说,船身构造已是胸有成竹。 “一条标准的龙舟一般在30米以上,分为主骨(龙骨)、脚旁、大旁、花旁,坐凳等;中间还可包括大鼓架、铜锣架等配件。”何师傅一边扫油一边娓娓道来,“龙骨又叫龙缆,相当于龙舟的脊椎,贯穿整条龙舟,是整条龙的核心部位。” 原来,龙骨的强度和弯度决定着龙舟的结实程度和弧度。一条30米长的大龙舟的龙骨一般由两根各约15米长的杉木连接而成。为使龙骨弯曲,让龙舟两头高高翘起,直径约30厘米的杉木龙骨要被千斤顶固定多日来达到所需的弧度。 做好龙骨后,就要以先中间后两边的顺序,在两旁从底骨往上安插旁板,底骨两边为“脚旁”,船双侧是“大旁”和“花旁”,但这并不是随意镶嵌便能成事,因为“大旁”和“花旁”决定龙舟的最终形状和流线型,从而决定一条龙舟的破水能力。组成龙舟的木与木之间不利用任何粘合物质,靠人工把木边磨平,并用最原始的锤子钉入钉子,为防止入水,每隔三厘米就要打入一个钉子,一条上好的龙舟,要消耗几十斤的钉子。 龙头 一江碧水,舟行水中,凶悍而威武的龙头迎面而来,震耳欲聋的鼓声由远及近……一条龙舟的气势很大一部分取决于龙头,龙头做得越凶悍就越好,更被视为镇宅、驱邪、驱魔的作用。不仅比赛,结束后,不少人用高价投得龙头,拿回家摆设。 上漖村做龙舟远近闻名,但在龙舟厂,龙头的踪影却难以寻觅。“龙头在我们这里一般都找不到。”龙舟厂的黄师傅称。 原来,龙头、龙尾都是竞渡前才装上船头的,并不与龙舟一齐制作,因此一般的龙舟工棚看不到龙头、龙尾的部件。 黄师傅描述,龙头大多用整木雕成,多染成红色,称“红龙”。也有涂为黑色或灰色的,称“黑龙”或“灰龙”。“木料开料、放样、雕刻、成型、打磨、上色……一样都不少得。” 龙头成型后,还得为龙头安装上鼻球、龙须、龙舌;一颗不锈钢珠,涂上黄色,放在龙口中,通通都能活动,显得活灵活现;龙头顶,却是鹿角造型,涂上了耀眼的金粉。最后,一个成型的红色龙头半张大嘴,口中露出龙珠,显得有威严而气派。“龙船一下水,龙头醒目有神,成条龙舟先会够晒神气威水。” 不过,黄师傅说,制龙须则要看该村信奉什么,信奉观音菩萨是不用龙须的。“有白须公和黑须公,只有信奉关公的才用黑须公。”此外,龙尾也大多数是“一条木”雕成,充满鳞甲,青金相间,复杂但绚烂。“整条龙舟完工,师傅会把‘藏好’的龙头和龙尾‘请下来’再安放,还要放炮仗、请人为龙头来开光点睛,才能显示足够的敬意。” 桡手 勇往直前的龙舟,总有两排粗壮有力的手臂奋力划着桨。珠村民俗专家潘剑明描述,珠江三角洲一带龙舟比较大,60多人以上的算较普通,100多人的也很多。数十上百桡手执桨同时划行,龙舟才能勇往直前气势磅礴。 帅旗 龙舟上要打出本村的标志旗,这面旗又叫帅旗,帅旗各村不同,有的是三角旗,有的是百足旗;旗颜色也不尽相同,或为红色,或为黄色,或为黑色,或为彩色。代表本村落氏族的标志旗,让人们远远就能分辨出这是哪个村哪个族的龙舟。 陪神 陪神(长老)一职“各处乡村各处例”。 依照规矩,龙舟上会特设一个“神位”,龙舟出发前需要“请”来庙里的神像安放在船上,保佑龙舟一路平安,举放神位的人则称为“陪神”。陪神还负责保护神像的安全。 陪神需要根据本村供奉的神来装扮自己。珠村民俗专家潘剑明说,珠村供奉北帝,就扮成“北帝相”;庙头村是供奉洪圣王,就扮成“南海神王相”;宦溪村、莲溪村是供奉齐天大圣,就扮成“孙悟空相”;有些村落供奉吕洞宾,就扮成“吕洞宾相”。“整个龙舟活动结束后,又重新把船上的各神灵请回各自安奉的庙堂座甲就是还神了。” 罗伞 “战鼓嘹,彩旗飘。”江面上,百舸争流,如何读懂每条龙的内心世界呢?罗伞就是最好的一张名片。 据广州老字号中华戏服厂厂长黄远昌介绍,罗伞又叫华盖,是一条龙船中,装饰最为复杂华丽的标志物,其高五到七尺,分上中下三层,彷如江面上一条迎风飘逸的绣花百褶裙。 上顶金葫芦,下撑大茅竹,罗伞主体材质为软缎布,外绣有双龙、麒麟、八仙等广绣图案,配以兔绒毛、钉星镜、五彩网穗等材质装饰,在阳光下星光闪闪,五彩摇曳。 如果说帅旗是龙船番号的标识的话,那么罗伞就是彰显一条龙船身份地位的符号。在等级森严的中国古代,罗伞是帝王将相权势的象征,伞的用料、色彩、尺寸就像头上的乌纱一样,是身份尊卑的一种标志。其中红黄二色是官府专用,民间多为青色。 “现在没那么多讲究,用什么色多按村民喜好。”黄远昌介绍,一般罗伞的主色调可以体现出下面神斗内所供奉的神,如一般绿色是供奉关帝、黑色是北帝、白色是观音等。此外,红代表吉祥,黄代表皇气等。罗伞上还会绣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字样,表达村民的节庆中的良好祝愿。 一顶上等罗伞可以用50年,端午节过后,罗伞布可以拆卸下来洗净收藏。 大鼓 俗语道,“五月五,龙船下水打烂鼓”。龙舟出行的恢宏气势,最集中体现莫过于船上的大鼓,这是一条船上不可或缺的指挥中枢。标准的龙舟鼓比狮鼓要高大,一般高度为85-90厘米,直径至少60厘米;一个龙舟鼓重量可以达到100多斤。这种鼓的声音穿透力很强,百米外都清晰可闻。 龙舟鼓的制造业也是一门艺术,与一般的鼓以多块木板拼成不同,龙舟鼓大都以一根原木雕凿而成。过去,一般的农村里都有百年大树,如白榄树、香樟树、乌桕树等,都是造鼓的好原料,手工制鼓一般分为选木、制鼓坯、选鼓皮、粗细刮皮、水烫晒皮、浸软、推刮、蒙磨皮、失音打钉、打底上漆等十几道工序,任何一道工序有误都会影响到音质和音量。制作一只鼓最少需要三周时间。好的鼓一般可用上二十余年。 龙舟鼓的鼓点,综合起来大多有单槌鼓和双槌鼓。单槌鼓又叫顺鼓,即只捶一个节奏,鼓声响一下桡手就扒一下。双槌鼓又叫马蹄鼓,变化活泼,有跳跃感,鼓手左右连击为一拍,连击一次双响,桡手才扒一下。不过,竞赛时双槌鼓不及单槌顺鼓的节奏分明。 艄公 珠三角地区河涌急弯多,龙舟游一周要经好多弯。这时,船尾负责掌舵的艄公则要“话晒事”,龙舟前进的方向都尽在他手中。整艘龙舟上的人员要配合得天衣无缝才能保证万无一失,艄公技艺就要非常了得。 鼓手 鼓手通常站立在龙舟中部,鼓声起处,木桡齐下,整齐划一。珠村民俗专家潘剑明把这个把握速度的人形容成全船上的总指挥,“要快要慢全靠鼓手,冲刺要快,落后了要快,一切行动听从鼓手的引导。”
⑨ 手工纸龙舟的做法
工具/原料
1.材料:彩色纸卡,纸皮,活动眼睛,透明胶,双面胶(或胶水),纸筒,黄色电工胶,小刀,金色铁丝,剪刀。
方法/步骤
材料:彩色纸卡,纸皮,活动眼睛,透明胶,双面胶(或胶水),纸筒,黄色电工胶,小刀,金色铁丝,剪刀。
将纸筒剪开两半。用透明胶相连接做成船底。
用黄色电工胶装饰并加固。
对比船底的长度,剪出两片船身(龙的身体)。
纸皮剪出龙头龙角和和龙尾。
彩色卡纸剪出龙的各部分。
波浪纹卡纸做龙的鳞片,如图相间隔粘贴。多出的部分剪掉。
如此贴满龙身。
一层叠着一层粘贴出龙头。
在龙头上粘上眼睛和龙角。
在鼻子上钻个孔,穿入金色铁丝当龙须。
红色的纸卡粘在黄色纸卡中间,然后再粘到纸皮上做成尾巴。
将龙的首尾和船身相粘连。
两片龙要做得尽可能一样。这样才能对称粘贴。
在龙船底部两侧和龙身粘上双面胶。将龙船底和两片龙身粘合在一起。
将两侧龙头和龙尾分别粘贴。
白色纸卡画出牙齿。纸皮剪出船浆并画出木纹。
粘上牙齿。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