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姓氏女生头像文字岳
。
B. 用一个姓氏一句话图片!我姓岳!可以帮忙把图片和一句话做出来或者教我在美图秀秀里怎么制作!谢谢大家
C. 属于姓氏岳的唯美句子有哪些
岳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我姓岳,却越不过千山万水。
我姓岳,却无法向明月诉说离殇。
我姓岳,却数不出岁月的年轮。
我姓岳,却只能心悦君兮君不知。
D. 书法家岳姓的有哪些
国史中有据可考的则只有和飞祖同时的岳琚、岳超、岳亨、岳孝忠、岳知常等五人。
岳琚:钱塘人,南宋1129年金兵入侵陷杭州时,在保卫战中死节。
岳超:韩世忠麾下将领。
岳亨:建炎3年(1129)“二月,王善围陈州,恣兵出掠,杜充檄武穆从都统陈淬合击之。武穆先遣偏将岳亨从游骑绝其摽掠之路……”
岳孝忠:绍兴30年(1160)10月17日,金人入庐州,……庐州驻泊兵马都监杨椿募民兵800余人,先差效用岳孝忠部领300余人赴上派河口守把……。当月20日,差效用岳孝忠等61人,在中派河以北芦村内埋伏。
岳知常:河南颍阳人,职使臣。
上述五人除岳琚、岳知常有籍贯外,岳超、岳亨、岳孝忠地址不详,但说明一点:北宋末期,岳姓已有一定量的人丁,并分居在南北方。
(一)、聊城往汤阴之迁
山东聊城世系自岳休起序,休祖“仕周为节度使”。周,当指郭威、柴荣的后周,其时间为951—960年。休生彦真,彦真生海,海生孟林、仲德、季仁,孟林生铉、镗、镇。谱载铉跨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1006-1010),平均约20年一代,与当时平均15—16岁早婚传承吻合,铉生涣。
“涣,仕宋为令使”,以官迁河南省汤阴县。涣未载生卒年月,但其大传称“少颖悟,好博览,品格异常,谙于条例,尝游于汴京(开封),售卜于市,开封府包公(拯)见其貌端辞敏,后访之知其才干过人,谨厚廉朴,召为幕椽。后包公总平章事,荐为沧州令。致仕后适相州,居孝悌里,置田课桑以终焉。娶姜氏,生子成、德”。
包拯的生卒年为999—1062年,以此类推,岳涣及其迁汤阴的时间当界定在这期间。
汤阴世系为:
涣→ 成→立→ 和→ 飞→翱→睦→德
河南兰考岳氏宗谱载:成祖(1049—1101);立祖生卒年缺;和祖(1086—1122);飞祖(1103—1142)。时间衔接无缝。
(二)、“靖康”南渡
公元1126年,金兵攻北宋首都汴京(今开封市),宋徽宗传位给长子赵桓,是为钦宗,编年号靖康。次年,京都陷落,金人俘徽宗、钦宗二帝北去。象征国家的皇帝没有了,北宋灭亡。徽宗第九子赵构即帝位于南京(今商丘),史称南宋。但宋高宗拒绝李纲、宗泽的抗金主张,接受黄潜善、汪伯彦的逃跑意见,先退至扬州,继又渡江南奔,建行都于临安(今杭州)。在这一过程中,岳飞先是转战黄河南北,1128年,在巩县保护陵寝,战汜水关、竹芦渡前后,离散经年的母姚太夫人、夫人李氏暨子女岳云,岳雷、安娘等南来至巩县。接着,1129年飞祖在进行了着名的以八百人破叛军王善数十万的南薰门之战后,从杜充南渡,家属亦随军往南,曾寓居江苏宜兴、安徽。
1133年,岳飞置司江州(今九江市),家属随迁,并居九江。1136年,母姚太夫人病故于鄂州,扶柩葬九江庐山的株岭山,为守墓故,“遂以俸给收入营田置产,聚家族之北来者”。历时十年完成了南迁过程,以后的子孙繁衍,第20世孙四川提督岳升龙铨释的《鄂国岳氏世谱》称其为“南渡世系”。也是从那时起,迄今为止,故里汤阴程岗村再也没有岳姓人居住,而定居于今汤阴县城及其周近的岳姓,则系后来的裔孙返迁。
(三)、广南、黄梅血泪交织的二十年
“天下除夕忙辞岁,岳家年关逢忌辰”。1142年夏历腊月29日,这个中华传统除夕的日子里,我们的先祖,伟大的民族英雄岳飞和长子岳云、爱将张宪,在保国和卖国的分水岭上,被卖国贼皇帝赵构和奸相秦桧杀害了,接踵而至的搜捕,抄家和被迫害与逃亡的景况,令后裔们难以猜度:“武穆眷属由杨沂中、俞俟遣得力官兵解送广南(广东岭南惠州一带)拘管,每月仍令所拘州县具存亡以报朝廷,家产由汪叔詹逐一查点入官”,……“当起解时, 不许年方数岁之孙公子岳甫与其母一并上路,岳云妻巩氏悲愤填胸图自杀死,岳夫人闻之曰:‘以吾夫之贤,可使无后乎’!于是止痛不哭,忍辱含垢,流徙岭南,抚教子孙”。淳熙6年(1179),岳霖、岳霭、岳甫在《赐谥(武穆)谢表》中用血写成的“形骸沟壑,痛固无穷,妻子蛮夷,鬼亦不食,兴言及此,流涕涟如”,今日拜读,仍撕心裂肺。
时居九江年仅七岁的岳震和四岁的岳霆兄弟,则在闻凶报后家人将其携至江北黄梅,改鄂姓匿居。忍痛泣血,骨肉杳隔者20年。
那些聚集不几年的北来家族,自当匆惶散逃,改姓换名,在劫难中熬煎,以后,除飞弟翱有孙璇、玑自九江迁往宜兴唐门的记述外,其余都淹没在历史长河中。
黄梅—广南,1142—1161年,千里遥隔构成了一段20年岳家血泪史。后来,流配岭南的李夫人一行,除岳雷饮恨长眠在那里以外,余下经潭州(今长沙市)辗转回到九江,而黄梅震,霆兄弟则在“录用子孙”的诏旨下,大部分复了岳姓,并留居该地,这就是飞祖裔孙在发展中最早形成的二个原点。
(四)、九江、杭州、宜兴唐门、丹阳培棠、嘉兴金佗、湖北黄梅六个生长原点
①九江原点
1133年,飞祖置司江州,家属随迁。1136年岳母姚太夫人病故葬今九江庐山,遂以俸给置田产,历五年冤狱成,江州田宅全被没收。1162年平反后,经长孙岳甫呈请朝廷发还原被没收的田宅。次年1163年8月4日准许全部归还,计田7顷88亩1角1步,地11顷96亩3角,水磨5所,房廊草瓦屋498间。
据九江府志,“府城南有岳祠,旧为岳宅,傍有岳公井及洗兵池。”从此,自岭南生还的李夫人暨其子孙都定居或暂居于此。三世孙雷子岳纬、岳纲自九江迁临安(杭州),三世孙霖子岳珂10岁时(1192)随父霖居广州,由于父病故,扶丧北归将父葬于宜兴唐门后,于1195年回到九江老家,在那里读书;1213年母故,再回九江守孝,1233年罢归在九江着述并撰写了《鄂国岳氏世谱》;飞祖弟岳翱的三世孙岳璇自九江迁宜兴;元朝初年,六世孙岳云支系岳士迪自九江与宜兴唐门岳氏通谱;明洪武三年(1370年),十世孙岳汝通从沙河迁邵阳。以上等等都说明自平反后200余年里,九江岳氏一直延续发展与外迁,但明正德年间(1520年),宁王朱宸豪之乱,“居民星散,岳氏子孙亦悉逃离,甚至连李夫人墓也为陈姓所淹没”。
九江岳氏自此离开家园,再也见不到聚居的群落,也没有留下什么史料,唯一留下的是岳师门、岳王祠、岳家市、岳飞井、岳飞池等与飞祖有关的地名与胜迹。
②杭州原点
杭州,南宋的首都,时称临安,飞祖任枢密副使、遇难都发生在这个地方,也是莹坟祠庙所在处。1141年4月,飞祖以供职枢府,遂搬家眷到杭州居住,并置宅。高宗因“所居屋宇不足,令临安府应副添造”。飞祖被害后,宅没入官,后改为太学,平反后,1162年就太学之左,立庙奉祀。但作为生长或迁徙原点,则是1162年平反以后的事。首先是岳云长子岳甫在追封飞祖三代时,授宣教郎、宗正卿迁吏部郎中,寓居杭州。甫有七子,自然随父教养,其弟申裔孙失考。因此,可以锁定,凡现有聚居各地的云裔,除派演苏(州)杭(州)者外,其他如安徽定远,湖南益阳,山西介休,山东临沂、荷泽、北京通州其始迁点都在杭州。
其次是岳雷次子纬、三子纲自九江归临安(杭州),现南垫、金沙、龙庄、溧阳都是岳纲支系从杭州分迁。七世孙岳良臣,改王姓发派山东安丘者,也是避蒙元入主中原之劫自杭州迁出。
第三,岳霖三子珂支第六世孙岳泾、七世孙岳琳,在南宋末年,也曾以官寓居杭州,后其裔孙有迁洪洞、山东金乡……者,形成了洪洞、金乡、萧县很主要的次级分迁点。
③宜兴唐门原点
《唐门岳氏宗谱》:“王第三子霖还岭表,由九江来宜兴,父老念剿贼郭吉等恩,遂相率迎之,买田宅以居焉。今县治之东北四十里唐门村是也。霖卒,葬唐门,长子琮,后改名旌,字廷恩,袭祖荫,居唐门”。
岳琮除曾“岁取租500担修葺西湖祖莹外,所尝至地,必买田宅居之,若建康、姑苏、太仓、绍兴等各有庄。晚年尤好交游,尝为依仁斋,招致宾客;致艺斋,艺习礼乐;志道斋;据德斋;乐贤堂,东西书院等。唐门家世之盛,公实为之创始”。
唐门除岳琮一支外,还有飞祖弟翱的孙子岳旋,率宗族自九江来居,子孙亦繁。
据《唐门岳氏宗谱》记载:“岳琮一支住前院,岳旋一支住后院”,在飞祖冤狱平反后的一个世纪里,家族得以休养生息,顺利发展。然而不幸的是:继南宋末年贾似道乱国之余,蒙元代替南宋的改朝换代中,唐门岳氏遭遇不幸,其突出表现是在世的第8、9、10、11世的大迁徙:
岳琮分支:第8世:岳槐迁建平县;岳楠迁宁国府东;岳榆迁镇江连湖;岳樟迁四川云阳县;岳槚迁广东海阳;岳梓迁云南赵州;岳柽、岳楷,军丁驻泰兴;岳林迁淮安山阳;岳懋迁清河县;岳风迁无锡;岳虎迁江阴县;岳龙迁靖江港口;岳马迁广德州城东;岳觐迁广东大浦;岳楚迁陕西石泉县,岳晋迁常州西长上村;岳绍迁江西德化县;岳栋迁广德州;岳杓迁建平北岳塘。计20人次,占该世总男丁39人的50%。
第9世:岳浤迁湖广;岳利迁江西建昌;岳聪二迁淮安;岳潜迁凓阳;岳恒以官居云阳;岳怡与兄同居云阳;岳臣迁今广西崇左;岳瀓迁靖江。计8人,占该世总男丁25人的32%。
第10世:岳继会迁安虞;岳机迁无锡;泰五迁陈渡;泰六迁丁山桥;计4人,占该总男丁12人的33%。
后院翱祖一支同遭厄运进行了类似的迁徙:第6世岳爵、岳荣迁九江;岳恩迁聊城;7世彦溶迁上海县,彦淳迁四川长宁县;彦滨迁山东聊城县;岳昂开西升平支派。计7人,占总男丁的23%。8世岳朝宰迁山东聊城,岳朝贤迁山西太原府,岳朝佐迁河南太康县,景能迁太原府青原县。计4人,占该世总男丁9人的44%。第9世岳宣迁陕西,第10世岳宗泰迁淮安。
在当时基数不大的条件下,这个迁徙量是惊人的,他们中间的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在逆境幸存下来,而在以后的顺境中发展,然而他们的裔孙今何在?给岳飞研究留下了一个课题。
④江苏丹阳原点
“岳霖三子珂,初尹丹阳,有善政,念(贡)文宪抚孤之德,建报本祠于紫阳渡,而邑民复树棠于其地,以寄思尹之意焉。后珂任毘陵,琛袭父爵,道经祠下,低徊不能去,命子良与侄英见居此以主祀,名其里曰培棠”—嘉庆丁卯(1807)重修宗谱序。这段话说明了丹阳原点的原由,也说明丹阳发派祖为岳琛与英见。
丹阳作为一个原点,从其民国17年(1928)10修宗谱谱序可知,该支自明崇祯辛未(1631)肇修宗谱以来,康熙辛巳(1701)、干隆9年(1744)、干隆29年(1764)、干隆49年(1784)、嘉庆丁卯(1807)、道光丁亥(1827)、咸丰辛亥(1851)、光绪6年(1880)至民国17年计300多年,凡10修,称得上勤于修谱,也反映了其经济、人文状况良好。从历次谱州序中,记载了其人口繁衍较快,1701年二修时有“传20余世,人丁千余”的记载:1880年9修时记载 :人丁数千。其次1701年谱记载了琛生良,良生世德,世德生深,深生彦忠、绍忠、兴祖,彦忠、绍忠、居培棠如故,兴祖则徙河南仪封成为仪封、兰考、民权、开封、睢县、杞县一片的发派祖。该谱也突出地反映了其他的二个问题,一是:一般的谱册均将琛列为岳霖的次子,但丹阳谱将琛列为长子,而无琮且与唐门下列记载相悖:
二是:突出了贡文宪隐匿岳霖其事,并附有刘光祖撰的《贡文宪公传》。
上述两个问题,在此不做考述,仅就第3世作为生长与迁徙原点角度加以陈述,但要指出的是该点第一次修谱为1631年,距岳飞遇难时已历490年,所以该谱对这490年的追述,自然难免粗疏,且与唐门谱下列记载相悖:“琛(1161-1241)承信部,海宁县尉,葬龙溪县。公避贾似道难(指贾似道于1259年以右承相入朝专权乱国事),徙元城遂世居焉。留长子良侍老,次机、洪兄弟自九江徙宜兴,至第8世惟善、昴堂兄弟挈家自唐门徙三涡,10世瞻徙丹阳,为丹阳培棠支祖。”
⑤浙江嘉兴金佗坊原点
《嘉兴岳氏宗谱》卷二,岳元声撰《先考心夔—九德1540(嘉靖19年)—1602(万历30年)府君行状》“府君之先世世居相州汤阴孝悌里,始祖讳成者,世以力田起家,三传至我忠武王,王逢国之厄,渡江而南,就武林(杭州)家焉。王生第三子讳霖(1130—1192)续忠侯,霖生第三子讳珂、邺侯(1183—1243)”劝农嘉兴郡,遂寓居府城西北隅金陀坊,亦因以为家。珂生长子英见(1206—1232)官承事郞、监南康酒税,英见生逍(1221—1257)鄂州江夏丞,逍第二子泾(1238—?)官太平州酒库,泾生琳(1254—1293)金部主事,公客死武林。夫人程氏挈次子茂之归嘉禾母族,居邺侯故第金佗坊之侧遂世家焉。时以“胡元之厄,与岳为难”,遂以字姓,全宗乐姓自此始。
“琳生茂之,更姓岳,更名咸,咸生贵一,号超隐,复避难,三徙居长水里,生尚德,尚德生仁富,仁富生懋,懋生端,端生奎,奎生鸣迅,鸣迅生商(号东湖),是为望族。商长子九德,次子九皋。”于是有第18世骏声、元声、和声一门三进士之荣并奏请复岳姓。乐咸次子贤一,字景文,仍居金佗,11世同泰迁山东,元至正6年(1346)迁宿州三义集。明初,12世岳再兴次子岳岱迁河南,三了岳峰迁山东,长子岳岺迁魏塘。明万历年间,17世岳朝宪及子岳经、岳纶迁叶县北渡村。
E. 名字的专属用句我姓岳
我姓岳,我心悦
我姓岳,却越不过你的心墙
我姓岳,却越不过你的心房
可以么??
滚地求采纳
F. 我姓岳yao我不姓岳yue!谁知道我岳yao姓的由来
yao姓就是岳飞的后代,在岳姓满门抄斩是隐姓埋名是改姓为姓yao字是山和丘山下互调,后来风声过后一部分人改回yue姓,一部分还姓yao只不过把字的山和丘调了回来。写的详细打字太多请见谅。
G. 介绍一下百家姓的"岳"
岳姓族人是四岳之后
在新加坡的宗亲团体名单中,没有岳氏公会或岳氏总会的名字,由
此看来,新加坡的岳氏宗亲不多。就以中国来说,岳姓也不是大姓,但
是岳姓族人出了一个千秋万世共敬共仰的民族英雄岳飞,使岳姓在中国
历史上大放光芒。
岳姓的祖先是谁?《百家姓辞典》说,岳姓以官为氏,望出山阳。
根据《姓氏考略》的考证,岳姓是上古时期的“四岳”之后,这是距离
今天4400多年前唐尧和虞舜时代所设置的一种官职,分掌四方的诸侯。
岳姓族人的祖先既然掌管四方诸侯,可见他们出身显赫,源远流长。
秦汉以后,岳姓族人主要以山阳地区为繁衍中心。山阳是山东省金乡县
的西北,换言之,岳姓人家的老家都是山东,随着历史的变迁,2000多
年来,岳姓族人陆续移居各地。不过,他们始终沿用“山阳”的堂名。
岳姓族人当中,最了不起的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岳飞字鹏举,宋
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出生于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北宋末年,
岳飞投军,从下级军官开始。
12世纪初,中国东北的女真族崛起,建立了金朝,宋靖康二年(公
元1127年)金朝军队攻占北宋京都汴梁(今河南开封),虏走了徽宗、
钦宗二帝,北宋王朝崩溃而迁都临安(今杭州),是为南宋。
岳飞投军后转战各地,屡建奇功,擢升至主帅。他所建立的岳家军
勇敢善战,大败金兵,他的先头部队已离汴京不远,就要“还我河山”
了。可是,以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为代表的南宋统治集团却对抗金和
收复失地没有诚意。
他们担心战胜金人,收复失地后,将迎接被虏的徽、钦二帝回来,
到时宋高宗赵构不得不让位给他们。同时又担心武将权重功高,难以驾
驭。他们采取妥协投降的政策,竟然在一天之内下十二道金牌召岳飞收
兵回返临安。
岳飞回返临安后被解除兵权,不久,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诬告
他与养子岳云及部将张宪谋反,入狱后在大理寺被杀害,岳飞被杀害时
才39岁,岳云年仅23岁。
除了岳飞与岳云之外,岳姓族人的杰出人物还有岳珂和岳钟琪。岳
珂(公元1183—1234)是岳飞的孙子,岳霖的儿子。他是南宋文学家兼
史学家,官至户部侍郎与淮东总领制置使,他辑集有关岳飞的资料,为
他的祖父辩诬,并着有《金陀粹编》、《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程
史》、《愧■(左炎右耳朵)录》及《玉■(左木右者)集》等。
岳钟琪(公元1686—1754
)是清朝的大将,他是四川成都人,由
捐纳同知改为武官,康熙晚年他率兵入西藏平乱。雍正年间,他随年
羹尧在青海战败罗卜藏丹津,后又率兵进攻准■(左口右葛)尔部。
官至四川陕西总督,任宁远大将军。在太平天国之前,他是仅有的以汉
人而握重兵的大将。
H. “岳”的姓氏壁纸,谁有啊
“岳”的姓氏壁纸,如下:
I. 岳繁体字怎么写
“岳”繁体字:岳
释义:
1.高大的山:五岳。
2.称妻的父母及伯父、叔父:岳父。岳母。叔岳。
3.姓。
组词:岳父、岳母、岳家、岳丈、祖岳
(9)我姓岳的文字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1、岳父
妻子的父亲。《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你略歇歇儿就先回去把这话说给你娘,并致意你岳父岳母,叫他二位好放心。”曹禺《王昭君》第二幕:“看呼韩邪怎样讨他岳父的欢心吧。”
2、岳母
妻子的母亲。沙汀《在祠堂里》:“连长从那岳母挣脱自己的手臂,跨入堂屋,冲进寝室去了。”参见“岳丈”。
3、岳家
岳父母的家。张天翼《新生》:“他把他们母女俩安顿在岳家——在浙江南部一个什么乡下。”
4、岳丈
亦作“岳丈”。岳父。张天翼《新生》:“我的岳家——从岳丈起,直到小内侄为止,没有一个不卑鄙龌龊,自私自利!”按,今字多用“岳”,不用“岳”。
5、祖岳
妻子的祖父。《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安公子听他讲了半日,早已悟到他讲的那老人所说的‘予何人也’那句话,自然该是自己的祖岳老孝廉何焯那位尊神所说的。”
J. 姓氏图片文字我姓岳
希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