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疫情之下,你见过有哪些平凡又感动的瞬间
疫情刚爆发时,群众人心惶惶,医护人员本来赶着回家过年,由于人手缺少,很多医护人员自愿留在工作岗位,他们日夜交替,每天穿着紧闭的防护服,尽管身心疲惫,但仍然没有选择放弃。世界上没有什么天使,只有用血肉之躯铸成的城墙。还有一些志愿者,心甘情愿为陌生人做牛做马,每天提着几十斤重粮食,为隔离人员送温暖。下面就分享一下疫情之下感动人心的故事:
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并且如今还在发生,面对疫情全国众志成城,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帮助,才能战胜每一场疫情。可爱的军人和医护人员,你们的坚持将会得到回报。
2. 在疫情期间有哪些感人的事迹
1、夏金根
帮患者吸痰、辅助建立人工气道、清理气道分泌物……作为一名呼吸治疗师,此次受表彰的夏金根,来自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堪称“离病毒最近的人”。整个武汉战“疫”,夏金根和同事一共接诊了整整100名新冠肺炎患者,其中绝大部分是重症和危重症病例。
2、李文亮
李文亮,武汉市中心医院的一名眼科医生,因最早于2019年12月30日向外界发出防护预警,而被称为疫情“吹哨人”。2月1日,李文亮在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上公布了其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消息。2月7日李文亮医生经全力抢救无效,于凌晨2点58分去世。
3、张定宇
在“疫情的风暴之眼”,他拖着“渐冻”之躯,踩着高低不平的脚步,与病毒鏖战、与死神较量、与时间赛跑,带领医院干部职工救治2800余名患者,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他是湖北省卫健委副主任、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9月8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张定宇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4、甘如意
春节前夕,武汉市金口中心卫生院范湖分院化验员甘如意回到湖北公安县老家过年。可刚回到家她就得知为防疫情扩散,离汉通道关闭,去武汉的公共交通停运,就连从村里到县城的路都封了。
“就是骑自行车,我也要回武汉!”甘如意语出惊人。4天3夜,300公里!通过骑自行车和搭顺风车的方式,甘如意只身返回了疫情“暴风眼”武汉。2月4日一早,甘如意回到卫生院迅速投入工作,当天就为二十多位发热患者做了检验。
5、桂小妹
离汉通道关闭前夜,面对来势汹汹的病毒,桂小妹意识到,这将是一场非比寻常的战役。她简单收拾了洗漱用品,把女儿送到父母家。“妈妈要去社区保护居民,外公外婆就交给你保护了。”这一走,就是74天。
在74个日夜里,桂小妹带领着同事在社区走访排查、消毒消杀、转运病人……“常常一天就吃两顿饭,晚上忙到半夜一两点,累了就在活动室的沙发上眯一会儿。”两个多月下来,桂小妹瘦了10斤。
3. “你是我的软肋也是我的铠甲”,疫情期间有哪些真实打动人心的故事
2020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澳洲的山火延续了几个月,美国的流感肆虐,如今新型冠状病毒也席卷全球。虽然中国的病情向好发展,但是韩国,日本的病情仍在蔓延,不容小觑。中国在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带头,大家一起支援武汉,共同抗击疫情。其中的感人故事数不胜数,接下来小编来回忆一下那些感人至深的画面。
疫情尚未结束,但是相信只要大家万众一心,一定能够战胜病毒!
4. 抗疫感人故事简短
写作思路:使用简单的写作风格,读者倾向于选择简单的文本来阅读,而不是在复杂的表达中沉思。例如,你可以用“帮助”而不是“促进”或“使用”而不是“利用”。把复杂的单词留给教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与人交谈,而不用让读者花很多时间去阅读。
范文:
他是院长,也是病患。他叫张定宇。作为收治患者最多的武汉金银潭医院的一院之长,他另外的身份是一名渐冻症患者。行动不便的他,已在抗疫一线坚持了30余天。每天接上千个电话,处理无数突发事件的他,无暇顾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妻子,始终坚守在抗击疫情最前沿。
他说:“我很内疚,我也许是个好医生,但不是个好丈夫。我们结婚28年了,我也害怕,怕她身体扛不过去,怕失去她!”别人眼里风风火火的铁血男儿,害怕失去挚爱的缱绻,湿了他的泪眼。一天睡眠不到两个小时的张定宇,正在和病魔争夺时间。
“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以后我会被固定在轮椅上,我现在为什么不多做一点?”张院长,您舍身忘我、无私无畏的爱民情怀,英雄硬汉形象彰显。
5. 疫情之下医护人员有什么让你暖心而感动的故事
医护人员在高温下工作,穿着不透气的防护服,拿着冰块躺在地上休息。看着好心疼。一场疫情,医护人员每天高强度的工作。在那么炎热的天气。穿着密不通风的防护服。里面的衣服都湿透了。看着满是汗水点头发。她们真的辛苦了。疫情中的交通工具:为了推进工作,大白们启用了三轮车、手扶拖拉机、轮滑等交通工具,提高工作效率,尽快把疫情控制住,大白们没两把刷子还真招架不了。疫情中的花式喊话:为了让居民积极配合做核酸,开启各种花式喊话,编了N多种版本的段子,让居民快点下来做核酸,真是费心费力。疫情中的温情服务:即使心里受了委屈,也要为居民做好服务,喂鸡、摘菜、遛狗,TA们可能在自己家都没做过这样的事情,可是TA们没有怨言,能够做到的事情尽量满足居民的要求。就是因为有了TA们的无私奉献,居民的生活环境才有了安全保障。参加小提琴线上考试的女孩在防疫人员的安排下,如期参加考试,能够正常发挥。防疫一线的工作人员感动了无数人,就连娃娃都知道配合主动测体温,老红军爷爷为了表示感谢向防疫人员敬礼。
疫情还未结束,每天依然发生许许多多感人至深的大大小小的事情,你们辛苦了!
希望疫情赶快结束,所有人都恢复原来的生活,不再让父母儿女担忧,不再风餐露宿,不再有家不能回。
6. 火神山医患再相聚热情拥抱,疫情期间有哪些感人故事
这次新冠疫情期间,数以万计的医护人员赶往武汉,他们日夜的在一起,为疫情防控做努力。在隔离期间,大家的感情有如亲人一般。甚至于有人调侃,听到声音我都知道是谁。除了医护人员之外,还有各行各业的人为新冠疫情捐款捐物,大家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帮助武汉渡过难关。
正是因为有了这么多平凡的好心人,给予了如此多的物资援助和精神动力。医生们和政府们才更有勇气与新冠疫情做斗争,我们国家的新冠疫情才得以控制住。
7. 回顾四个感人抗疫故事,你还记得他们吗
导语:“如果你以为星星很漂亮,那么你一定没见过护士的眼睛。”这句话在笔者的心里,堪称是本年度最美的情话。感谢你们用生命守护生命,今天这篇文章为你们而写。
欢迎留下您的祝福!
8. 患难见真情,今年疫情有哪些感动你的场面
感动的画面实在太多了,非要说几件,那就是:钟南山李兰娟等院士的奉献,春节期间全国人民的坚守,以及无数援鄂医护的逆行拼搏。正是有了全国人民团结一致顾全大局的决心,有了中华儿女坚决抗疫的行动,终于,疫情即将过去。
一、钟南山、李兰娟院士奔赴一线敲响警钟17年前,钟南山院士是抗击非典的英雄人物,17年后又成为了新冠肺炎疫情敲响警钟的英雄。他在1月末前往武汉,给人们敲响了警钟。而同样,李兰娟院士从1月到3月,两个月的时间一直坚守武汉一线,指导了火神山雷神山的建设,默默坚守无私奉献。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事迹感动了全国人民。
抗击疫情,所有中华儿女即使宅在家里不出门,也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感谢自己的努力。读者朋友们,你们还知道哪些非常感动的故事吗?不妨说来听听。
9. 通过这次疫情,你知道了哪些感人的故事
无论是援鄂护士在春节来临的时候奔赴一线,还是韩红等明星捐款捐物,直接把物资送到了武汉,又或者是社区志愿者们不辞辛劳当起了社区守门人,这都是我看到的无数感人的故事。病毒无情,但我们有爱,举国上下的人民团结一心,才能一起打赢这场防控疫情攻坚战。
一、援鄂护士奔赴一线在春节来临的时候,本应该是阖家团圆、共度幸福的时刻,全国各地无数的医护主动报名参战,组成援鄂医疗队,奔赴湖北省各地,为那里的人们带来了希望和安慰,他们在那里拼死拼活,不辞辛苦,没日没夜地工作,就为了救死扶伤,为了多救治几个患者,为了抵抗病毒。他们是值得我们永远尊敬的白衣天使。
只要我们团结一心,伟大的中国人民一定会战胜病毒的侵袭。亲爱的朋友们,通过这次疫情,你们还知道了哪些感人的故事?欢迎在评论区中分享。
10. 在抗击疫情中“战役”中,哪些人物的事迹让你感到温暖和感动国家的哪些举措让你为中华儿女而感到自豪
一、张继先的事迹:
张继先,1966年出生,今年54岁了,医学硕士,参加工作三十余年。张继先医生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此刻是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教授、内科党支部书记。
抗击“非典”的故事。2003年“非典”时,37岁的张继先就是江汉区专家组的成员,每一天的任务就是下到各个医院排查疑似者。从那时起她就养成了看病要问病人的住址、职业的习惯,也正是“非典”时期锻炼出来的思维模式,使她养成了对病毒敏锐的洞察力,对疫情高度的警觉性。荣获抗击非典战役“三等功”。
2019年12月26日上午,张继先接诊了家住医院附近小区的老两口儿,他们因发烧、咳嗽就医,拍出来的胸部CT片,虽然症状看起来像是流感或普通肺炎,但CT片的结果与两者有明显的区别。他们儿子的CT片,肺上也有特殊表现。
前后7个病人症状和肺部表现一致。张继先敏锐地意识到情景不对,向医院进行了报告。医院高度重视,立即决定上报。张继先的坚持上报,为武汉市、湖北省,乃至全国卫健部门拉响了警报。12月底,国家卫健委派出高级别专家组,赴武汉调查病情,迅速应对处置。张继先成为“疫情上报第一人”。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张继先奶奶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在离新冠肺炎疫情最近的地方战斗。她从网上又团购了30件帆布衣服用作防护。至于为什么团购而不是让单位配发,她说:“如果医院配发的话需要订做,而网上买能够很快到货。”她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
2020年2月6日,湖北省给予张继先同志记大功奖励。张继先奶奶在疫情面前,身经百战的,临危不惧,敢于担当,如今又一次冲在了战斗最前线。她是最美的白衣天使,也是一名抗击疫情的老兵,更是一名勇敢的战士。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向张继先奶奶致敬!
二、国家的举措:
1、严防死守,把疫情控制在武汉。
督促湖北省和武汉市依法采取最严格的防控措施,加强农贸市场监管和野生动物管控,内防扩散、外防输出,劝导公众宜散不宜聚,最大程度减少公众聚集性活动,避免聚集性疫情发生。采取最严格的发热人员排查措施,对发热人员实行医学观察,防止疫情进一步向外扩散。
2、紧盯全国面上工作,坚决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织密织牢不明原因肺炎监测、发热门诊预检分诊两张网,做好病例救治各项准备,及时发现并有效处置疫情。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结合春节期间人员流动性加大的特点,因地制宜落实车站、机场、码头等重要场所和汽车、火车、飞机等密闭交通工具的通风、消毒、测体温等措施。
3、全力救治患者。
调配最强的中西医疗资源和专家资源,中西医结合,最大限度减少死亡病例。加强患者医疗救治费用保障,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关心爱护医护人员,做好后勤保障,合理安排休息,尤其是指导做好个人防护,防止医务人员在救治病人过程中受到感染。
4、做好信息发布和国际合作。
及时、公开、透明发布疫情信息,客观报道疫情进展和政府采取的防控措施,实事求是,科学宣传疫情防护知识。继续主动加强与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疫情信息沟通,及时分享疫情监测、调查、防治信息和风险评估意见,共同研讨完善疫情防控措施。
我们的祖国不放弃每一个生病的人,让人感到自豪,让世界看到了中国速度,为世界抗疫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10)抗疫情的感人故事文字图片扩展阅读:
四大措施防范境外疫情输入:
1、要控制传染源。
及时分类、转运入境人员,并且对重点人员进行精准管理,将海关部门在口岸检疫发现的确诊病例、疑似病例以及有发烧症状的重点人员及时转运到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
2、要切断传染途径。
加强入境人员跟踪管理,建立地区之间的协作机制,人员转运“点对点”,确保无缝衔接,及时将入境人员送到目的地,切实降低人员在转运过程当中的感染和传播风险。依托信息化技术,对入境人员进行动态管理,强化入境后的14天医学观察,如果出现症状以后,要立即送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诊断治疗。
3、要防范社区传播。
返回社区的入境人员,社区要进行登记、随访,纳入网格化管理,并且严格按要求对实施居家观察的入境人员进行健康监测,如果出现异常情况,要立即转送到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排查、治疗。
4、要加强密接人员的管理,也就是密切接触者的管理。
卫生健康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对入境人员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按照规定开展流行病学的调查,对排查出的密切接触者要按要求实施隔离、进行医学观察,以切实降低其可能导致的传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