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你姓什么我姓殷,什么殷
这个做课文范本类回答就比较难,因为就算你说出了左右两边,大多数人也未必知道。
日常字的拆分大家懂,有些不常见的字就不要去硬拆了
Ⅱ 求我姓殷的图片
如果你有喜欢的照片 可以提供给我 可以帮你做的
Ⅲ 殷行书怎么写
殷的行书(如图)
四、造字本义
动词,王宫为王后王妃孕妇长时间地演奏悠缓祥和的音乐,安神保胎。
(3)姓殷的文字图片扩展阅读
组词:殷勤殷切殷鉴殷忧殷墟殷殷殷富殷实殷红殷网
一、殷墟[yīn xū]
商代后期的都城遗址,在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及其周围。1899年在这个地方发现甲骨刻辞。
二、殷覜[yīn tiào]
亦作“殷眺”。周代诸侯定期派使臣朝见天子的礼制。
三、朱殷[zhū yān]
赤黑色,血液凝结的颜色。殷(yān)。
四、雷殷[léi yǐn]
隐隐然的雷声;雷声隐隐。
五、丰殷[fēng yīn]
丰盛,富足。
Ⅳ 殷姓的详细资料!
殷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零四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六。殷姓在全国分布甚广,尤以山东、云南、四川、河北、陕西等省多此姓,上述五省殷姓约占全国汉族殷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八。
殷姓来源有三: 1、出自子姓,为契之后。 据《风俗通》、《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所载,盘庚自奄(故城在今山东曲阜)迁到殷(故城在今河南安阳西北),故称殷商。周武王灭纣,封纣王庶兄微子启于宋,子孙不得封者,以故国名为氏,称殷姓。 2、以居地所临之水为氏。 据《通志·氏族略》和《姓氏急就篇》所载,河南禹州有殷水,居者以水为氏。 3、出自他族改姓。 清满洲八旗姓音佳氏后改为单姓殷;今彝、回等民族均有此姓。 我国的殷姓,正如《世本》所记载的“周武王克纣,子孙分散,以殷为氏”,是殷商王室的后代。当然,“殷”虽然是始见于3300多年前的盘庚之后,但是往上推溯,后世的殷姓人士自然也是传自以仁德见称的子姓成汤了。 关于殷姓的姓氏来源,《姓纂》上还有一段更为详尽的记述说:“殷姓,成汤国号也,22代,44王,629年,为周所灭,子孙以国为姓,汝南。”周武王灭纣,是在公元前1122年,换言之,后世的殷姓,是在距今3100年以前就出现了的,他们的最初发源地,也在北方的河南和河北一带。 另外,还有一支殷姓,也是发源于河南境内。这是根据汉代史游所着《急就篇》姓字注所说的“殷水在颍川,居之者以为氏。”这批“以地命氏”的殷姓人士,使后世殷氏的阵容,坚强庞大不少。 殷商被武王所灭以后,虽然“子孙分散,以国为氏”,但是,根据后来其子孙的活动情况,他们主要仍繁衍于我国的北方,因为,从汉代以迄唐宋的漫长时期,在历史上着名的殷姓人士,几乎完全都是北方人,其中以又以河南长平的殷家最为出类拔萃,古时的长平,就在今河南省的西华县东北(今河南省西华县东夏亭镇)。 《水经注·沙水》:“沙水又东南迳东华城西……。又南与广漕渠合,上承庞官坡,云邓艾所开也。虽水流兴废,沟渎尚夥。昔贾逵为豫州刺史,通运渠二百余里,亦所谓贾侯渠也。而川渠迳覆,交错畛陌,无以辨元。河水又东迳长平故城北,又东南迳陈城北……。”其中东华城按《水经注·颍水》所载:“颍水(即颍川,今河南禹州市)又过西华县北……,有东故言西也。”西华与东华是相互为名,必在西华附近。中国方志丛书·西华县续志·疆域志》据《水经注》进行考察,认为东华城就在今西华县城东北的东夏亭。上引《水经注·沙水》说沙水迳东华城西,南流至陈城(治今河南淮阳)北。按《中国方志丛书·淮阳县志·舆地志》载:“长平故城,在县西北七十里。”此地即今之东夏亭镇。长平殷家的出人头地,是开始于晋代曾官至光禄勋的殷羡。殷羡的字洪乔,曾经创造出一个有名的成语“付诸洪乔”,使他的大名在我国民间更加流传不断。 原来,殷羡的性格十分耿介正直,当他被任为豫章太守赴任时,京城里有许多人托他带书函转达,数日多达100余封,可是当他走到石头城的时候,竟把所有的书函统统丢进河里,并且说:“沈者自沈,浮者自浮,殷洪乔不为致书邮。”于是,后世就把寄书遗失者,泛称为“付诸洪乔”或“洪乔之误”了。 发源于北方的殷姓,后来传到山东一带,曾经蜕变成为另外一个姓氏“衣”。这段渊源,《康熙字典》上记载得十分清楚说:“齐人言殷,声如衣,今姓有衣者,殷之胄,见礼记注疏。”换言之,现在的衣姓,是由于读音相近而从殷姓分出来的,姓衣与姓殷的人,本来是一家人呢。
殷契。乃帝喾之子,商部族传说中的始祖。契为其母简狄吞燕卵而孕所生,故被赐为子姓。契在舜帝时任司徒,掌管教化,后因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商(今河南省商丘西南),其裔孙成汤建立商王朝。其间曾五次迁都,十传至盘庚时,又由奄迁到殷(在今河南省安阳市一带),故名殷商,契又被后人称为殷契。商下传至纣时被周所灭。后周武王封纣王庶兄微子启于宋(今河南省商丘),以奉汤王之祀。除此以外的殷商后裔大多没有封赏,便以原国名为氏,称殷姓,他们尊殷契为其得姓始祖。
历史上殷姓的分布与迁徙 先秦时期,殷姓活动比较广泛,战国时期的河南的魏国、冀鲁地区的卫国、陕川一带的秦国都有殷人的足迹,但是河南地区一直是殷姓的主要活动地。到秦朝末,殷姓的主要族群集聚在河内野王,即今河南的沁阳市。秦汉时期浙江的会稽地区已经有殷姓。西汉初期,殷姓南移到淮河上游的汝南和西华一带,形成着名的殷氏汝南望族。三国两晋时,殷姓由淮河地区向东南迁移,过长江全面进入江南地区。到唐宋时期,殷姓在江苏形成了大族。明朝时殷姓已散播到全国各地。 宋朝时期,殷姓主要集中于江苏和河南一带。 明朝时期,殷姓约有12万人,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3%,排在第一百三十位。江苏为殷姓第一大省,约占殷姓总人口的36%。全国主要集中于江苏、山东、江西、浙江,这四省大约占殷姓总人口的69%。宋、元、明600余年,殷姓人口主要向东南地区迁移,以江苏为中心的殷姓聚集中心已经形成。 当代殷姓的分布与图谱 当代殷姓的人口已近170万,为全国第一百一十一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4%。自宋朝至今1000年间殷姓人口增加率是呈上升的态势。目前殷姓主要分布于云南、江苏,这两省约占全国殷姓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安徽、山东、湖北、河北,这四省又集中了20%。殷姓的第一大省为云南,大约占全国殷姓人口的31%。全国形成了以西南云南、东部苏皖为中心的殷姓聚集区。殷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殷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云南大部、川黔南部、广西西部、陕鄂渝交汇地区、苏皖大部、上海、鄂皖赣交汇地区、甘夏大部、甘肃西部,殷姓在人群中的分布频率约为0.21%,中心地区可以达到1.6%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21.8%,该地区居住了大约48%的殷姓人群。在山东大部、皖苏北部、鄂赣浙中部、湘黔北部、河南东南、重庆南部、广西中部、川甘大部、青海东南、陕宁南部、辽吉大部、黑龙江中部,殷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大约在0.14%一0.21%之间,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25.6%,该地区居住了大约31%的殷姓人群。
Ⅳ 姓殷 图片
是要正确答案,还是要错误答案?
Ⅵ 殷字的田字格写法
拼 音
yīnyānyǐn
部 首殳
笔 画10
五 行土
五 笔RVNC
生词本
基本释义详细释义
[ yīn ]
1.富裕,富足:~实。~阜。~富。
2.深厚,恳切:情意甚~。~切。~勤。
3.众,多:“士与女,~其盈矣”。
4.盛,大:~祭。
5.中国朝代名,商代的后期,由盘庚起称“殷”:~墟。
6.姓。
[ yān ]
黑红色:~红。
[ yǐn ]
1.雷声:“~其雷,在南山之阳”。
2.震动:“熊咆龙吟~岩泉”。
Ⅶ “殷”的图腾(请给我图片)
起源主要有三:①出自子姓,帝喾子殷契之后,以国名为氏。据《风俗通》、《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所载,商代第十代君王盘庚自奄(今山东曲阜)迁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建立殷国,故称殷商。共传国22代,44王,619年。周武王灭纣,封纣王庶兄微子启于宋,其子孙不得封者,以故国名为氏,称为殷姓。②出自以居地所临殷水者,以水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和《姓氏急就篇》所载,河南禹州有殷水颍川,居者以水名为氏,形成殷姓。这一支殷姓最初发源于北方的河南、河北一带。望族居于汝南郡,即现在的河南省汝南县东南。③出自他族改姓或少数民族。如清代满洲八旗姓音佳氏,后改为单姓殷,今彝、回等民族均有殷姓。始祖:殷契。 迁徙:殷姓发祥于今河南境内,自从西周得姓之后,至秦统一六国,他们大多繁衍于这一带。秦末时,殷姓大多居于河内野王(今河南武陟、沁阳一带),汉初迁汝南(今属河南),至汉北地太守殷续,又移居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东北),并以此为中心,不断繁衍,发展成为一个较大家族。除此之外,在秦汉之际殷姓见诸史册的人物还有:会稽假守殷通,琅琊博士殷崇,雁门人殷谟,弘农功曹殷肃、东海人殷嘉,左冯翊殷周,可见此际今浙江、山东、山西、陕西等地均有殷姓人活动的身影。三国时有魏郡人殷登、蜀郡人殷参,吴人殷政,可见已有殷姓人南迁于今江苏、四川一带。两晋南北朝时,陈郡尤以长平之殷姓人发展迅速,族大人众,名人辈出,并发展成为殷姓陈郡郡望。此际,由于战争、自然灾害、官职调升等原因,殷姓又有南迁润州(今江苏镇江)、歙州(今安徽休宁)、豫章(今江西南昌)等江南之地者。如陈郡长平人殷羡、殷浩父子均仕宦于晋,后贬为庶人,徙于东阳之信安县(今浙江衢州)。隋唐时期,殷姓除继续昌盛于陈郡长平外,分布更为广泛,并有殷盈孙在唐僖宗年间仕宦成都诸曹参军且落籍当地。宋元之际,随着金兵和蒙古骑兵南下,中原、华东等地战火连天,百姓饱受战乱之苦,不惜颠沛流离四处逃难,于是殷姓分布更广,南方的广东、福建,北方的山西、陕西、甘肃等均成为殷姓难民避难所。明初,殷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明末,殷姓几乎遍布全国各地。清代,殷姓人有渡海赴台,扬帆南洋者,并有山东、河北之殷姓闯关东谋生入居东三省。如今,殷姓在全国分布甚广,尤以山东、云南、四川、河北、陕西等省为多。目前殷姓人口列全国第104位。 郡望:汝南郡汉高帝四年(前203)置。治所在平舆(今属河南),相当于今天河南上蔡至安徽淮河以北地区。
陈郡西汉淮阳国,东汉陈国,献帝时改陈郡,均治陈县(今河南淮阳)。隋唐为陈州淮阳郡。 堂号: ①郡望堂号:汝南。②自立堂号:卧治、勤俭、畜艾、栖老等。 字辈:某支殷氏字辈:宗朝一正光先启,家国永学祖尚兴。德广宏开承谱肇,秉文昌大三元登。
重庆江北殷氏字辈:国家崇德治,学仕绍干坤,敏秀文光定,荣华世代长。
安徽合肥殷氏字辈:正大光明,修齐平治,道德礼书。
四川渠县殷氏字辈:仕世登朝泰,明良开景永。 名人:殷浩(?-356),东晋将领。字深源,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人。豫章太守殷羡子。弱冠有美名,尤善玄言,好老易。初仕为庾亮征西参军,渐迁扬州刺史、建武将军。永和中,为中军将军、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军事,率军北伐,被前秦苻健军打得大败。桓温上疏弹劾,被免为庶人。永和十二年死,诏追复本官。
殷羡,东晋长平(今山西高平王根村)人。字洪乔,性介立。官至光禄勋,为豫章(今江西南昌市)太守时,都中人有托致书者百余函,羡行至石头(山名,位南京西),悉投之水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不为致书者邮。”世称寄书遗失者曰:“付诸洪乔。”又曰:“洪乔之误。”本此。
殷仲堪(?-399),东晋文学家。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人。始任佐着作郎,后为谢玄参军、长史,官至荆州刺史,都督荆、益、宁三州军事。孝武帝隆安二年(398)与桓玄共起兵反对执政的会稽王司马道子,结果被桓玄吞并,次年被俘自杀。他是当时着名清谈家,亦善文辞。原有集十二卷,已佚。今存残篇《游园赋》、《将离赋》等,散见于《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又有《致谢玄书》、《答桓玄四皓论》等。
殷仲文(?-407),东晋文学家。陈郡(今河南淮阳)人。桓玄姊夫,殷仲堪从弟。初为会稽王司马道子骠骑参军,后因桓玄左迁新安太守。及玄篡位,以侍中总领诏命。玄败,复为晋尚书,出为东阳太守。未几,以谋反罪为刘裕所杀。其文为当世所重。原有集,已佚。
殷允,东晋文学家。字子思,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人。吏部尚书殷融之子。晋孝武帝时任豫章太守,后升任太常寺卿。《隋书·经籍志》着录有文集十卷,已佚。
殷淳(403-434),南朝宋目录学家。字粹远,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东北)人。少好学,少帝景平初,为秘书郎、衡阳王文学、秘书丞中书黄门侍郎。爱好文学。在秘书阁撰《四部书大目》(四十卷),又有文集《妇人集》等行于世。
殷芸(471-529),南朝梁小说家。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县,位漯河市东北)人。字灌疏。梁武帝(萧衍)天监年间,官至秘书监,司徒左长史,武帝命作《小说》十卷,世称《殷芸小说》。此书在隋代时已不全,宋代因避太祖父弘殷之讳,遂改《商芸小说》;至明代时即已失传。鲁迅《古小说钩沈》中有其辑本。
殷钧(484-532),南朝梁臣。字季和,陈郡长平(河南西华)人。《梁书·殷钧传》言其幼以孝闻。及长,“恬静简交游,好学有思理。”梁武帝以女妻之,拜附马都尉。累迁中庶子、侍中等,领国子博士。为官勤正,颇有德政。任临川内史时,“百姓化其德,劫盗皆奔出境”。
殷开山(?-622),唐将领。名峤,以字行,雍州鄠县(陕西户县)人。《旧唐书》称其“以学行见称,尤工尺牍”。仕隋为太谷长。李渊兵起,召补大将军府掾,参与攻西河,破卫文升,赐爵陈郡公,升丞相府掾。随平薛仁杲,讨王世充,以功进郧国公。
殷峤,唐大臣。字开山,雍州鄠县(今陕西户县)人。隋秘书丞僧首之子。少有学行,隋末任太谷长。参预李渊太原起兵,唐建任吏部侍郎。从太宗攻薛举,坐失军机除名,后复爵位,官至吏部尚书,封郧国公。从征刘黑闼途中病卒,谥节,图象凌烟阁。
殷璠,唐诗选家。江苏丹阳人。进士出身。后辞官归隐。编《河岳英灵集》,选录唐开元至天宝间常建、李白等二十四人诗,创标举一家宗旨、附有评论选诗体例,对后世诗歌选本颇有影响。另辑《丹阳集》,收录同乡包融、储光羲等十八人诗,已佚。
其他殷姓名人有三国吴、晋间辞赋家殷巨;南朝齐画家殷蒨,宋大臣殷孚、殷恒,文人殷淡;唐大臣殷闻礼,书画家殷仲容;明大臣殷士儋;清大臣殷化行,画家殷树伯、殷世安等。近当代殷姓名人有生理学家殷宏章,病理学家殷希彭,林学专家殷良弼,钢琴家殷承宗,汉奸殷汝耕等。
Ⅷ 每一个姓氏都是一朵花 殷字
殷 樱花 谭 昙花 水 水仙花 梅 梅花
木 木香 木芙蓉 木槿 木棉…
何 荷花 兰 兰花 杜 杜鹃 桂 桂花 薛 雪莲 陶 桃花
向 向日葵 金 金鱼草 金线莲 金丝桃 金鱼草…
杨 杨花 虞 虞美人 曼 曼陀罗(无语…) 马 马蹄莲
康 康乃馨 米 米兰 虎 虎刺梅 郁 郁金香 羊 羊蹄甲
石 石榴 石蒜(彼岸花) 鹿 鹿角海棠 铁 铁兰
黄 黄槿 蓝 蓝花楹 宣 萱草 白 白芨 玉 玉簪花
文 文竹 文冠果 龙 龙船花
不知道这样符不符合你的要求 要是是的话还可以有很多
Ⅸ 上面一个姓殷的殷下面一个革命的革这个字读什么
请把所看到字拍成图片上传。
Ⅹ 殷字草书怎么写
殷的草书如图:
一、释义
读音一[ yīn ]
1、丰盛;丰富。
2、深厚。
3、殷勤。
4、朝代,公元前1300—公元前1046,是商代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小屯村)后改用的称号。
5、姓。
读音二[ yān ]
赤黑色。
组词:殷勤殷切殷鉴殷忧
一、殷墟[yīn xū]
商代后期的都城遗址,在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及其周围。1899年在这个地方发现甲骨刻辞。
二、殷覜[yīn tiào]
亦作“殷眺”。周代诸侯定期派使臣朝见天子的礼制。
三、朱殷[zhū yān]
赤黑色,血液凝结的颜色。殷(y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