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种植豆角一般有哪些病虫害遇到了该如何应对
蚜虫出现时,会使豆角叶片翻卷,然后发黄枯萎。特别是蚜虫有分泌物,这种分泌物更是豆角各种病毒传播的元兇。所以,我们要重视。大棚种植豆角很多朋友采取闷棚熏蒸的方法杀灭害虫病害,虽然效果明显但农药残留度高,外加环保以及提倡绿色无公害蔬菜等不建议大家使用。在发病初期可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双效灵水剂,每隔7--10天1次,连续2--3次;也可将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克拌干土200公斤,沟施于播种行,每亩施200公斤。
② 豆角什么病害怎么防治
(1)豆角疫病
症状:主要危害茎、叶及荚果。茎部染病初时呈水渍状,后环绕茎部湿腐缢缩,病部以上叶、蔓枯死,湿度大时,皮层腐烂,表面产生白霉。叶片染病病部初呈暗绿色水渍状斑,后扩大为圆形淡褐色斑,表面生白霉。荚果染病后,病部生白霉、腐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药保护。药剂可选用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效果较好。
(2)豆角枯萎病
症状:植株发病时,首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叶片边缘尤其是叶片尖端出现不规则水渍状病斑,后叶片变黄枯死,并逐渐向上部叶片发展,最后整株萎蔫死亡。病株根茎部皮层常开裂,其维管束组织变褐色,湿度大时病部表面出现粉红色霉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0%双效灵水剂400倍液,或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灌根,每株灌50~150克,每隔7~10天灌1次,连灌2~3次。也可将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克拌干土200千克,顺垄沟施,每亩施200千克。
(3)豆角煤霉病
症状:主要危害叶片、茎蔓及荚果。发病初期在叶片两面生紫褐色斑点,扩大后呈近圆形深褐色病斑,直径1~2厘米,边缘不明显,潮湿时病斑表面密生煤烟状霉层,尤以叶片背面显着。严重时致使早期落叶,仅残留顶端嫩叶,病叶变小,病株结荚量大减。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4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4)豆角病毒病
症状:叶片出现深绿、浅绿相间的花叶,花叶的绿色部分突起或凹下形成袋形,叶片通常向下弯曲,有些品种感病后叶片变畸形。感病植株矮缩或不矮缩,开花延迟,严重时造成减产。防治:注意防治蚜虫,从苗期就开始注意防治蚜虫,截断蚜虫传播途径。
③ 豆角这种蔬菜在种植期间,常见的病害有哪些
豇豆叶子上出现锈斑,可能是感染了锈病。发病前做好预防措施,在发病初期,及时的喷药来治疗,可喷施30%固体石硫合剂150倍液、50%硫磺悬浮剂2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0%氟硅唑(福星)乳油8000倍液,间隔7-10天左右再喷一次,连续均匀喷雾2-3次。
3、清洁田园:定期清洁田园环境,将烂叶子集中起来深埋销毁掉,从源头去掉传染源。
4、合理施肥:施肥时,要选择经过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并增施磷钾肥,保证好营养,提高豇豆抗病性。
④ 豆角苗叶子干枯,是什么病,怎么防治
你好,豆角苗叶子干枯是豆角根腐病,俗称“红根病”。这是一种土传病害,前期病原菌侵染根系,植株营养不良,底部叶片发黄,植株在中午萎蔫,早晚恢复,最后导致死棵。具体如下:
一:生长环境
豆角根系再生力弱,多用直播的方法,发芽适温25~30℃,播种时气温应在20℃以上。
①播种前盆土应浇透水,每穴3~4粒种子,覆土约2~3cm。
②发芽后间去病弱苗,每穴留2~3株;3~4片真叶时再间苗1次,每穴留1~2株。 若需移栽,发芽后3~4周,长出2片真叶且第1片复叶展开时即可定植,然后浇透水,成活后进入正常管理。
三:栽培方法
豆角在我国长江以南各地,春、夏、秋均可栽培,生长季节长;必须根据各种季节的气候条件,选用适当的品种。豆角一般分春季栽培和夏秋季栽培。春季栽培于2月下旬至3月下旬育苗,3月下旬至4月下旬定植,6月上旬至8月中旬采收,7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种。夏秋季栽培于5月中旬至8月初播种,7月上旬至10月下旬采收。
四:病虫防治
豆角易发生的病害有以下几种:
豆角红根病
该病害于苗期发病,幼苗感病会导致幼苗茎基部变红褐色,严重时略有凹陷。
防治方法
想避免这种病害发生,要在豆角幼苗刚出土时,及时将豆角种皮清除干净(有种皮残留的植株则易发生红根病),再就是要提高地温,将地温控制在16℃以上,保证根系能够正常活动,幼苗生长有足够的营养,其抗病能力增强。
豆角锈病
该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背着生淡黄色的斑点,然后变成锈褐色,后期形成小脓包状隆起,刮开后有红褐色粉末,这种病菌是豇豆单胞菌属,是专性寄生菌只为害豆角(豇豆)。当日平均气温达到21~28℃时,空气湿度较大的情况下,连续5天便可发生这种病害。
防治方法
选用适当的通风方法,在晴天的上午不能盲目地通风,应抓住有利时机先将棚温提升到35℃以上2小时左右,然后再打开风口通风,这样在降低棚温的同时可有效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减少病菌传播。发病初期,可喷50%硫磺悬浮剂200倍,或施粉必清等进行防治。
⑤ 豆角常见的病害图谱及防治
回答⑥ 豆角种植,豆角锈病发生普遍,病叶率达20%,该如何进行防治呢
豆角是一种再常见不过的蔬菜,农民朋友基本上也都会种植,它含有一定的营养素,对身体也有诸多好处,市场需求比较大。那么在种植豆角的过程中主要有哪些病害呢?又有什么防治技巧?想知道的朋友赶紧看下文吧。
7、疫病
这个可以是细菌性的病害,叶片,茎杆和荚果都会染病。病斑凹陷呈褐色,潮湿条件下病斑处分泌黄色菌脓。
防治方法:物理防治可采用与非豆科植物轮作。药物防治,可在播前用福美双或敌克松拌种。发病初期可喷代森铵、农抗120、氧化铜、波尔多液、恶霉灵等
⑦ 农村人种植的豆角上长了许多的锈斑,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怎么防治
根据农业部豆角病虫害防治技术,豆角上长了很多锈斑,是豆角感染了锈病,下面我们具体介绍锈病发生的原因和如何防治。发病原因:豆角锈病是一种重要的病害,病原为担子菌亚门真菌。病原以冬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在南方夏孢子成为锈病侵染源,春天条件适宜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借助气流传播为害,并在病部产生病原进行多次重复侵染。高温条件下易发生流行,多阴雨高湿度的连阴雨天气,发病最严重。低洼积水,种植过密,通风不良的地块容易流行锈病。
豆角上长了锈点,很多人习惯性以为是锈病,那你就错了!因为炭疽病同样危害豆角,且可能被误认为是锈病。
一般来说,豆角锈病多在中后期发生,主要为害叶片,荚也可受害。叶片和茎蔓染病,初现边缘不明显褪绿小黄斑,后中央稍突起,渐扩为深黄色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出红褐色粉末。后在夏孢子堆或四周生紫黑色疱斑。有时叶面或背面可见略凸起的白色疱斑。荚染病,形成突出表皮疱斑(注意:突出的疱斑是本病在荚果上的病征)。表皮破裂后,散出褐色孢子粉。
⑧ 豆角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属细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茎,荚及种子。叶片染病,初现水渍状小圆点,后逐渐扩展成不规则形褐色病斑,严重时病叶变黄脱落。茎部染病,病斑呈红褐色长条型凹陷,荚染病,初为水渍状小点。略凹陷,后变红褐色,有菌液溢出。该病在夏季高温高湿情况下易发生。防止方法:选留不带病的种子,种子用其重量0.3%的50%福美双杀菌剂拌种;保持植株之间通风透光;发病初期喷洒14%洛氨铜水剂300倍液、72%农用硫酸链霉可容性粉剂300-400倍液。属真菌性病害,感病植株全株枯萎,剖开病株茎基部和根部,可见维管束内组织边褐色,严重的外形也边黑褐色,根部腐烂。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实行水旱轮作;发病初期喷淋50%多.硫悬浮剂500-600倍液12%绿浮铜乳铜油5000倍、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豆角螟的卵块在叶片上孵化后,幼虫先在叶上危害,后钻入花冠危害豆荚。并排出大量粪便,污染豆荚。防治方法:采用倒“人”字架方法减少豆荚与叶片接触,每天下午人工剥除要脱落的花冠集中清出田间;初花期在上午9:00之前喷药,用除尽1000倍液、花斯本1000倍液、抑太宝2500倍液或高效Bt500倍液喷杀,每5-7天1次。蚜虫,主要是食豆角叶绿素,影响光合作用,使豆角生长不良而影响结果。除治方法:用40%乐果乳油8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1500倍液,于晴天上午露水干后或下午至太阳落山前喷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