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字图片 > 走进文字和图片的世界

走进文字和图片的世界

发布时间:2022-07-01 20:45:17

Ⅰ 你觉得图片、文字、视频,哪个更吸引你

文字,可以带给人广阔的想象空间,一句话借由各人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世界观可以创造一个宇宙,文字无边界,可以创造无限,二图片总设有一个框架,到达一定范围便不得不戛然而止,无法无止境的延伸下去。

Ⅱ 图片与文字语言相比具有哪些特点

汉语的标准语是近几百年来以北方官话为基础逐渐形成的。它的标准音是北京音。汉语的标准语在中国大陆称为普通话,在台湾称为国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称为华语。 在广义上是指汉族的语言,狭义上指普通话,另外还有国语、华语、中文等称呼都是指汉语。毫无疑问,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语言,世界上大约有1/5的人使用汉语作为母语。汉语也曾对其周边的国家的语言文字产生过重要影响。例如日语、韩语、越南语中都保留有大量的汉语借词以及汉语书写体系文字。汉语是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汉语是或是一种中国语文。 汉语作为世界特有的象形文字语言,文字高度的统一与规范,现代汉语有统一和规范的语法,尽管方言发音差异特别大,但是书面语言规范,没有方言差异造成的书面交流障碍。 二、文字汉字用来记录汉语已经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一直沿用到今天,没有中断过。在如此长的历史时期里,汉字不仅为人们的现实生活服务,而且记录下极其丰富的文化资料;甚至跨越国界,被日本、朝鲜、越南等邻国借去记录非汉语语言。 另一方面,长期以来也不断有人批评汉字的缺点,主要是说汉字难认、难写、难于机械化(印刷排版、打字等)。因此在扫盲、儿童识字教育、文化传播等方面,都不如拼音文字效率高。 跟拼音文字比较起来,汉字有它的短处,但是也有它的长处。汉字最大的长处就是能够超越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古今汉语字音的差别很大。但由于2000年来字形相当稳定,没有太大变化,字义的变化比较小,所以先秦两汉的古书今天一般人还能部分看懂。如果古书是用拼音文字写的,现代人就根本无法理解了。有些方言语音差别也很大,彼此不能交谈,可是写成汉字,就能互相了解,道理也是一样的。 50年代开始进行简化汉字的工作。1986年重新公布的《简化字总表》规定了2200多个简化汉字(包括用简化偏旁类推的字)。这项工作目前已告一段落,今后在一个时期内将保持稳定,不继续简化。因为不断简化会破坏文字的稳定性,而且简化一批字以后,原来的繁体字并不能废除。结果是汉字的总数有增无减,反而加重了学习和使用的人的负担。 关于文字拼音化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有争论。从理论上说,任何自然语言都可以用拼音文字记录。但是由于汉语方言分歧,在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没有取得广泛、切实的成效以前,改用拼音文字会给方言区的人带来很大的困难。此外,由于汉字历史悠久,大量的文献都是用汉字记录的。一旦改弦易辙,势必在文献的广泛利用上造成一定困难,在社会心理和民族感情上也可能引起波动。

Ⅲ 作文:走进书的世界

我“牙牙”学语时,爸妈就教我看书,书上花花绿绿的图案吸引了我,看着那令我似懂非懂的图片,我一点一点地长大了。现在,我真正迷上了书,通过它,我学到了更多丰富的知识,有了更高远的见识。书,向我展示了世界,拥有它,就拥有未来。

在书的世界里,我看到了恐龙庞大的身影:飞行的翼手龙、水中捞月的鱼龙、横行陆地的霸王龙。我惊奇地发现人类的祖先竟是猿人!他们摘果实、赤手空拳狩猎,过着群居的生活。我了解到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尽情地奔驰在金戈铁甲的古战场。我感受到故宫、凯旋门、埃菲尔铁塔的宏伟壮丽!

在书的世界里,我看到了大千世界神奇而又精彩的奥秘:月球是怎样形成的,月球和潮汐的关系。我知道了万有引力,认识了太阳系、银河系,认识了雷电,认识了月食……

在书的世界里,我了解了雄伟的万里长城、神秘的古埃及金字塔、白浪滔天的尼亚加拉大瀑布。我了解了下龙湾是越南北方的一个海湾,传说古代有一群白龙从远方飞来,被这里的绮丽风光吸引,留在海湾里,白龙翻腾激浪,化作千姿百态的奇山异岛……

不仅我爱看书,我们一家子都爱看书,尤其是我爸爸,我家书房里堆满了各种书,什么《资治通鉴》,什么《二十四史》,什么《书画鉴赏》……就连我那年近古稀的外婆,还整天戴着一副老花镜在看书呢!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里有许多我们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更是我们学习上必要的好帮手!让我们走进书的世界,去领略美猴王大闹天宫的威风,去体会白雪公主的善良,尽情地放飞自己的想

放假了,面对一路的辛劳,现在,我们总算能停下自己匆忙的脚步,在酷暑难挡的假期里,躲在自己的一隅里小憩。也只有放长假了,那一根始终紧崩的弦才能放松一下。感谢夏季,因为它的炎热,才有了一时的悠闲。

现在,我们不用管学生了,可家长们就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教育孩子。为了让孩子们不虚度光阴,在长长的假期中有所收获,在放假前我就为他们到书店挑选了适合阅读的图书。很多家长在取素质报告册的当天就为孩子购买了图书。我从心底里感谢他们对我工作的支持。

人们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一直羡慕出口成章的人,羡慕文笔好的人,常自恨不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能写,写不好是多么得不称职!私下里我跟许多同仁交流,他们告诉我多读,多写肯定会有进步。为了能说得更好,为了能写得更佳,我强迫着自己去阅读。我不再为自己找种种理由,努力改变自己以往的阅读方式。以前读书我只是为了了解最终的结局,不在意过程,细节。现在我试着边读边想,咀嚼作者的文字,对于文中的佳句摘录下来,有空的时候再翻看一下。这样读书我更像是一个才会阅读的孩子,按照老师的要求摘录着好词佳句。但这对于我来说确实有用处,我不在意方法如何,我在乎的是自己能否真的有所提高。我努力改变着,我尝试着将阅读变成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我相信虽然已经三十几岁的人了,但一切都还不晚。

正因为如此,我也想让阅读成为孩子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我想让他们比我更早地走进书的世界,让书告诉他们怎样做人,让书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让书成为他们前进的动力,让书引导他们走上一条光明之路。我也希望能通过假期的阅读作业,让我们的家长也能静下心来读一两本书,从中我们一定都能有所受益。

让我们一起走进书的世界,在那里我们能找到一刻的宁静;让我们一起走进书的世界,在那里我们能从平淡中体会到真情;让我们一起走进书的世界,在那里我们的思想能飞翔。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无论对于孩子们还是对于我们自己来说,现在阅读都能改变自己,改变命运。让我们一起走进书的世界吧!

Ⅳ “走进信息世界”手抄报内容

现代:
信息管理是人类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社会活动。简单地说,信息管理就是人对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的管理。对于上述定义,我们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1.信息管理的对象是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

(1)信息资源

它是信息生产者、信息、信息技术的有机体。信息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控制信息流向,实现信息的效用与价值。但是,信息并不都是资源,要使其成为资源并实现其效用和价值,就必须借助“人”的智力和信息技术等手段。因此,“人”是控制信息资源、协调信息活动的主体,是主体要素,而信息的收集、存储、传递、处理和利用等信息活动过程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没有信息技术的强有力作用,要实现有效的信息管理是不可能的。由于信息活动本质上是为了生产、传递和利用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是信息活动的对象与结果之一。信息生产者、信息、信息技术三个要素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信息资源,是构成任何一个信息系统的基本要素,是信息管理的研究对象之一。

(2)信息活动

是指人类社会围绕信息资源的形成、传递和利用而开展的管理活动与服务活动。信息资源的形成阶段以信息的产生、记录、收集、传递、存储、处理等活动为特征,目的是形成可以利用的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阶段以信息资源的传递、检索、分析、选择、吸收、评价、利用等活动为特征,目的是实现信息资源的价值,达到信息管理的目的。单纯地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而忽略与信息资源紧密联系的信息活动,信息管理的研究对象是不全面的。

2.信息管理是管理活动的一种

管理活动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仍然是信息管理活动的基本职能,只不过信息管理的基本职能更有针对性。

3.信息管理是一种社会规模的活动

它反映了信息管理活动的普遍性和社会性。它是涉及广泛的社会个体、群体、国家参与的普遍性的信息获取、控制和利用活动。

信息产品管理(微观):信息采集、整序、分析,信息产品的流通
信息系统管理(中观):设计、实施与评价,安全管理,信息资源配置等
信息产业管理(宏观):产业结构和测试,信息服务业的机制与管理模式,产业政策和信息立法,社会信息化

古代: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组织的传递信息系统的国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信息传递就已见诸记载。

乘马传递曰驿,驿传是早期有组织的通信方式。位于嘉峪关火车站广场的“驿使”雕塑,它取材于嘉峪关魏晋壁画墓,驿使手举简牍文书,驿马四足腾空,速度飞快。此砖壁画图于一九八二年被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作为小型章邮票主题图案使用,由此看出嘉峪关是中国信息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秦汉时期,形成了一整套驿传制度。特别是汉代,将所传递文书分出等级,不同等级的文书要由专人、专马按规定次序、时间传递。收发这些文书都要登记,注明时间,以明责任。

隋唐时期,驿传事业得到空前发展。唐代的官邮交通线以京城长安为中心,向四方辐射,直达边境地区,大致30里设一驿站。据《大唐六典》记载,最盛时全国有1639个驿站,专门从事驿务的人员共二万多人,其中驿兵一万七千人。邮驿分为陆驿、水驿、水路兼并三种,各驿站设有驿舍,配有驿马、驿驴、驿船和驿田。

唐代对邮驿的行程也有明文规定,陆驿快马一天走6驿即180里,再快要日行300里,最快要求日驰500里;步行人员日行50里;逆水行船时,河行40里,江行50里,其它60里;顺水时一律规定100到150里。诗人岑参在《初过陇山途中呈字文判官》一诗中写到“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幕及陇山头”。在这里他把驿骑比做流星。天宝十四载十一月九日,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当时唐玄宗正在华清宫,两地相隔三千里,6日之内唐玄宗就知道了这一消息,传递速度达到每天500里。由此可见,唐朝邮驿通信的组织和速度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宋代将所有的公文和书信的机构总称为“递”,并出现了“急递铺”。急递的驿骑马领上系有铜铃,在道上奔驰时,白天鸣铃,夜间举火,撞死人不负责。铺铺换马,数铺换人,风雨无阻,昼夜兼程。南宋初年抗金将领岳飞被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从前线强迫召回临安,这类金牌就是急递铺传递的金字牌,含有十万火急之意。

另外还有钟鼓、烟火、鸽子、旗语、狼烟等方式传递信息

Ⅳ 文字与图画的区别是什么

文字是人类用表意符号记录表达信息的方式和工具。

一开始的文字也算得上是图片,因为是参照各种东西的特征画出来的,叫象形字,可以说图画是文字的雏形。下图来源网上。

但是这些图不好画,所以慢慢的,文字也在发生改变,变得不像画了,而且人们也开始在象形字的基础上造出会意字、指事字、形声字。特别是现在的简化字,更像是一个带有意思的符号,跟图画完全区分开来。

Ⅵ 有关世界各国的文字图片和资料

怕你是要买书了!

Ⅶ 请走进“汉字”专题,参与下面活动。(10分)【活动一】下面两幅图呈现的都是“豆”字,请根据自己的汉字


【活动一】(1)象形字(2)隶书 (3)一筐饭,一碗汤。(指“很少的食物”也对)
【活动二】示例:同学们,中国的方块字有一种特殊的美丽。无论是结构的匀称,还是形象的简约,无论是读音的旋律感,还是字义的独特联想,汉字给人的美感是任何其他文字所无法匹敌的。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美丽的汉字世界,去领略汉字独特的魅力。(有选定的主题,有称呼语,语言流畅)

Ⅷ 通过“走进信息世界”的综合性学习,你一定有许多感想与收获吧!把它写下来,要求350字至400字

这是什么意思?读后感?

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

在美国华盛顿的史密森博物馆里,存放着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这就是1946年诞生的“埃尼阿克”。从“埃尼阿克”出生到现在这短短的几十年里,计算机已经奇迹般地繁衍了好几代。如今,电子计算机这位现代社会的“天之骄子”,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

如果有人问:计算机是干什么用的?你可能回答:计算机当然是用来计算的机器。确实,在一开始发明计算机的时候,人们是用它来进行比较复杂的数学计算的。如今电子计算机早已不单单用于计算了。科学家已经把计算机做成像人的大脑一样的机器,把外界传来的信息进行迅速的判断和处理。所以,人们也把电子计算机称为“电脑”。

在我国,从事婚姻介绍工作的人被称为媒人。媒人所做的工作,就是在男女双方还不熟悉的时候,在他们之间传递一些信息。于是,有人就借用媒人的称呼,把能够传递信息的物体叫做媒体。过去,媒体传递信息的功能比较单一。例如,电话只能传递声音信息,电报只能传递文字信息。当今社会的文字、语言、声像、图片等各种信息常常交织在一起,原来只能传递一两种信息的媒体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了。人们希望有一种具有“十八般武艺”的设备,它既能当电视机,又能当收录机,还能当电话机、传真机使用。这种能传递多种信息的设备,就是多媒体设备。

那么,电脑和多媒体有什么关系呢?人的耳朵能接收声音的信息,眼睛能接收图像的信息,鼻子能接收气味的信息。这些信息由神经系统传到大脑,由大脑统一处理。因此,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多媒体信息处理系统,这个系统的“司令部”就是大脑。同样,要建造一个多媒体信息处理系统,也必须在系统内设一个“司令部”,这个“司令部”就是“电脑”。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研制成功了集多媒体功能于一身的电脑。如今,这种电脑已经走进寻常百姓家。人们可以使用它看电视,听广播,打电话,发传真,听CD,看VCD,唱卡拉OK……要是你的多媒体电脑连接了贯通全球的信息高速公路,还可以在家中获取来自世界各地的最新信息。那才真叫“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呢!
电子计算机发展迅猛,差不多每十年就产生一代新的计算机。因此有人说,你可以弄清楚已经过去的五万年的历史,却不一定能知道未来五百年的事情。计算机的发展,别说五百年,五十年后会是什么样也很难预料,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计算机会越来越“神”。

5、全球“信息爆炸”

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信息爆炸”时代。

研究人员对多种信息源进行了采样分析,结果发现:2002年中,全球由纸张、胶片以及磁、光存储介质所记录的信息生产总量达到5万亿兆字节,约等于1999年全球信息产量的两倍。换句话说,在1999年到2002年这3年间,世界范围内信息生产量以平均每年30%左右的速度递增。

5万亿兆字节到底是个什么概念呢?研究人员说,如果以馆藏1900万册书籍和其他印刷出版物的美国国会图书馆为标准,5万亿兆字节信息量足以填满50万座美国国会图书馆。

研究人员发现:世界范围内通过电话、广播、电视和因特网这四大电子渠道流通的信息量最为惊人。2002年,有多达18万亿兆字节的新信息通过这些渠道在全球流通。研究显示,其中有98%的信息流通主要通过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完成。另外,每年通过电子邮件在全球流通的信息量已达到4千亿兆字节,相当于4万座美国国会图书馆。

6、怎样在报刊中寻找信息

翻阅一下我们身边的报纸和杂志就会发现:有的主要发表文学作品,比如《儿童文学》;有的主要报道各种新闻,比如《中国少年报》;有的主要刊载科学方面的知识,比如《我们爱科学》……要在报刊中快速地寻找有用的信息,首先要选择相应的报纸和杂志。

报纸是分版面的,每个版面有一个主题,如,“国内新闻”“科技与教育”,阅读报纸时首先要根据自己需要的信息选择适当的版面。报纸上文章的标题比较醒目,而且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快速浏览文章的大标题,能更快地找到你需要的信息。如果你找到了与正在研究的问题相关的文章就得仔细阅读,详细了解有关信息,并用摘记、剪贴等方式及时保存有价值的信息。

翻开杂志,我们首先会看到目录,目录中会设置一些专题栏目,如,“语文天地”“游戏乐园”,每个栏目下有一些相关的文章。阅读杂志首先要翻到目录,看看有几个栏目,想想哪些栏目中会有你需要的信息,快速浏览该栏目中的文章目录,寻找你需要的文章。如果找到感兴趣的文章就仔细阅读,并用摘记、复印等方式保存有价值的信息。

Ⅸ 有关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的资料文字以及图片

中国于1985年12月12日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截止2015年7月8日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结束,中国共计拥有48项世界遗产。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4项,世界自然遗产10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遗产总数名列世界第2位,仅次于意大利的51项。由于数量众多,现列举十个具有代表性的世界遗产项目:

1、万里长城(1987.12,文化遗产)



中国的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它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秦朝统一中国之后联成万里长城。汉、明两代又曾大规模修筑。分布于我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5000多千米。其工程之浩繁,气势之雄伟,堪称世界奇迹。长城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也是与埃及金字塔齐名的建筑,还是人类的奇迹。在两千多年前,劳动人民以血肉之躯修筑了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2、明清皇宫-北京故宫(1987.12,文化遗产)



故宫又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市区中心,为明、清两代的皇宫,有24位皇帝相继在此登基执政。始建于1406年,至今已逾600余年。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 最完整的古代木构建筑群。占地面积为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拥有殿宇9000多间,宫内现收藏珍贵历代文物和艺术品约100万件。故宫黄瓦红墙,金扉朱楹,白玉雕栏,宫阙重叠, 巍峨壮观,是中国古建筑的精华,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最高水平的体现。

3、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1987.12,文化遗产)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秦兵马俑出土陶俑8000件、战车百乘以及数万件实物兵器等文物,举世罕见,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它对于深入研究秦代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和艺术等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材料,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另一方面, 秦始皇兵马俑也是我国泥塑艺术的顶峰,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添光彩,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4、甘肃敦煌莫高窟(1987.12,文化遗产)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东方卢浮宫”,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莫高窟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关系、中外友好往来等提供珍贵资料,是人类的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

5、安徽黄山(1990.12,自然文化双遗产)



黄山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地带,它集中国各大名山的美景于一身,尤其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着称,历来享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黄山,在中国历史上文学艺术的鼎盛时期曾受到广泛的赞誉,以“震旦国中第一奇山”而闻名。今天,黄山以其壮丽的景色——生长在花岗岩石上的奇松和浮现在云海中的怪石而着称。对于世界各地的游客、诗人、画家和摄影家而言,黄山具有永恒的魅力。

6、四川九寨沟风景名胜区(1992.12,自然遗产)



九寨沟位于岷江上游、四川省阿坝州境内,因沟内有盘信、彭布、树正、菏叶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全区面积约720平方公里,大部分为森林所覆盖。九寨沟是长江水系嘉陵江源头的一条支沟,地质结构复杂。这里高差悬殊、气候多样、山明水秀。以明朗的高原风光为基调,以高峰、彩林、翠海、叠瀑和藏族风情这“五绝”而驰名中外。九寨沟历来被当地藏民视为“神山圣水”,东方人称九寨沟为“人间仙境”,西方人把它誉为“童话世界”。

7、云南丽江古城(1997.12,文化遗产)



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中心城镇,海拔2400余米。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中国罕见的保存相当完好的少数民族古城。丽江古城历史悠久,古朴自然,兼有水乡之容、山城之貌,它作为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城市,从城市总体布局到工程、建筑,都融和了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又有纳西族的独特风采,是研究中国城市建设史、建筑史、文化史不可多得的重要遗产。

8、中国丹霞(2010.8,自然遗产)



中国丹霞包括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湖南崀山、江西龙虎山和龟峰、浙江江郎山及贵州赤水等6个丹霞地貌风景区。中国“丹霞地貌”是红层地貌发育中一个独特的例证,其丰富的地貌特征展现出大自然无与伦比的美丽景观, 中国丹霞相对现有世界遗产,是山-水-林配置最好的丹霞(红层)地貌区,使中国丹霞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典型、最优美、生态环境多样、景观配置最佳的杰出的丹霞景观的代表。

9、浙江杭州西湖文化景观(2011.6.25,文化景观)



西湖景区以“西湖十景”及诸多历史遗迹为代表,体现中国传统园艺、绘画、诗词文化元素,还反映出中国农耕文明独特的景观审美传统,对13至20世纪东亚地区的园艺景观也有显着影响。西湖是历史上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审美实体,是东方审美体系中最具经典性的文化景观。与世界上以自然景观着称的湖泊相比,西湖的人文景观最多;与世界上以人文景观着称的湖泊相比,西湖的自然景观最美,是自然美与人文美完美结合的典范。

10、中国大运河(2014.6,文化遗产)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流程最长的运河,创始于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从此以后,中国人民一代接一代,以其勤劳、智慧和坚强的毅力,由短到长,由局部到整体,不断地开凿整修,持续了一千多年的时间,直至公元1293年,终于完成了一条由杭州直达北京纵贯南北的人工大运河。大运河全长1782公里,跨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二市,沟通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中国于1985年12月12日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截止2015年7月8日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结束,中国共计拥有48项世界遗产。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4项,世界自然遗产10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遗产总数名列世界第2位,仅次于意大利的51项。由于数量众多,现列举十个具有代表性的世界遗产项目:

1、万里长城(1987.12,文化遗产)



中国的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它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秦朝统一中国之后联成万里长城。汉、明两代又曾大规模修筑。分布于我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5000多千米。其工程之浩繁,气势之雄伟,堪称世界奇迹。长城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也是与埃及金字塔齐名的建筑,还是人类的奇迹。在两千多年前,劳动人民以血肉之躯修筑了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2、明清皇宫-北京故宫(1987.12,文化遗产)



故宫又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市区中心,为明、清两代的皇宫,有24位皇帝相继在此登基执政。始建于1406年,至今已逾600余年。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 最完整的古代木构建筑群。占地面积为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拥有殿宇9000多间,宫内现收藏珍贵历代文物和艺术品约100万件。故宫黄瓦红墙,金扉朱楹,白玉雕栏,宫阙重叠, 巍峨壮观,是中国古建筑的精华,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最高水平的体现。

3、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1987.12,文化遗产)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秦兵马俑出土陶俑8000件、战车百乘以及数万件实物兵器等文物,举世罕见,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它对于深入研究秦代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和艺术等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材料,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另一方面, 秦始皇兵马俑也是我国泥塑艺术的顶峰,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添光彩,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4、甘肃敦煌莫高窟(1987.12,文化遗产)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东方卢浮宫”,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莫高窟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关系、中外友好往来等提供珍贵资料,是人类的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

5、安徽黄山(1990.12,自然文化双遗产)



黄山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地带,它集中国各大名山的美景于一身,尤其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着称,历来享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黄山,在中国历史上文学艺术的鼎盛时期曾受到广泛的赞誉,以“震旦国中第一奇山”而闻名。今天,黄山以其壮丽的景色——生长在花岗岩石上的奇松和浮现在云海中的怪石而着称。对于世界各地的游客、诗人、画家和摄影家而言,黄山具有永恒的魅力。

6、四川九寨沟风景名胜区(1992.12,自然遗产)



九寨沟位于岷江上游、四川省阿坝州境内,因沟内有盘信、彭布、树正、菏叶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全区面积约720平方公里,大部分为森林所覆盖。九寨沟是长江水系嘉陵江源头的一条支沟,地质结构复杂。这里高差悬殊、气候多样、山明水秀。以明朗的高原风光为基调,以高峰、彩林、翠海、叠瀑和藏族风情这“五绝”而驰名中外。九寨沟历来被当地藏民视为“神山圣水”,东方人称九寨沟为“人间仙境”,西方人把它誉为“童话世界”。

7、云南丽江古城(1997.12,文化遗产)



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中心城镇,海拔2400余米。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中国罕见的保存相当完好的少数民族古城。丽江古城历史悠久,古朴自然,兼有水乡之容、山城之貌,它作为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城市,从城市总体布局到工程、建筑,都融和了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又有纳西族的独特风采,是研究中国城市建设史、建筑史、文化史不可多得的重要遗产。

8、中国丹霞(2010.8,自然遗产)



中国丹霞包括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湖南崀山、江西龙虎山和龟峰、浙江江郎山及贵州赤水等6个丹霞地貌风景区。中国“丹霞地貌”是红层地貌发育中一个独特的例证,其丰富的地貌特征展现出大自然无与伦比的美丽景观, 中国丹霞相对现有世界遗产,是山-水-林配置最好的丹霞(红层)地貌区,使中国丹霞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典型、最优美、生态环境多样、景观配置最佳的杰出的丹霞景观的代表。

9、浙江杭州西湖文化景观(2011.6.25,文化景观)



西湖景区以“西湖十景”及诸多历史遗迹为代表,体现中国传统园艺、绘画、诗词文化元素,还反映出中国农耕文明独特的景观审美传统,对13至20世纪东亚地区的园艺景观也有显着影响。西湖是历史上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审美实体,是东方审美体系中最具经典性的文化景观。与世界上以自然景观着称的湖泊相比,西湖的人文景观最多;与世界上以人文景观着称的湖泊相比,西湖的自然景观最美,是自然美与人文美完美结合的典范。

10、中国大运河(2014.6,文化遗产)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流程最长的运河,创始于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从此以后,中国人民一代接一代,以其勤劳、智慧和坚强的毅力,由短到长,由局部到整体,不断地开凿整修,持续了一千多年的时间,直至公元1293年,终于完成了一条由杭州直达北京纵贯南北的人工大运河。大运河全长1782公里,跨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二市,沟通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

Ⅹ 世界观察文字图片

8. (1) 甲骨文。商朝。 (2) 楔形文字。古巴比伦文明。 (3) —脉相承、源远流长、传承悠久、不断创新等。(符合题意即可)

与走进文字和图片的世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图片显示一部分 浏览:85
新女兵发型图片 浏览:922
压缩包里的图片怎么看 浏览:575
图片如何在网上放 浏览:721
男生躺在医院图片 浏览:814
相守不简单的图片 浏览:513
手机图片作业怎么转到word 浏览:612
女生抱着狐狸图片动漫 浏览:734
酷奇女手表价格图片 浏览:401
大花园的简单图片 浏览:739
ppt中如何对一个图片进行两次动画 浏览:20
给小孩做棉衣服的图片 浏览:721
微行车大全价格图片 浏览:366
自制手机图片可编辑文字 浏览:222
如何设置图片预浏览功能 浏览:548
沙宣最新发型图片女 浏览:146
我的衣服美术图片 浏览:352
小班点线画简单图片 浏览:663
男生和美女一起冲澡图片 浏览:606
dpf如何独立删除两张图片 浏览:374
© Arrange www.photoshopnerds.com 2012-2022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