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假如你失明了会去做什么200字短文
假如有一天,一起床,整个世界失去五彩的缤纷,只留漆黑一片。
假如有一天,有一人轻描淡写地通知我,要像错峰用电,需要停水停电一次一样,淡然告知我将会失明三天。
我将宁静地躺在床上,等待了短暂又像永恒的黑暗降临在我眼前。
第一天我起床,因为环境过于熟悉,凭借着记忆不至于会摔倒,但会用着双手摸索着生活用品在哪儿,从前轻易就能碰到的牙刷之类,现在显得异常困难才能独自拿到,从前不起眼的桌椅凳等,现在一不小心就能撞青一块。我只能依照脑海中从前的影像,去找寻我要找的东西,更别提离开家这个小圈子,就是离开椅子也有未知的危险。万幸的是,我还有从前的影响,足以帮助我打发时间。
书本,即使就在旁边,我也只能摸着它的书脊,无法阅读其中一个又一个的方块字,无法从里面体现从前的快乐和悲伤,无法与从前的人再作思想交流。
电脑,尽管很是喜爱,键盘二十六个字母熟练到甚至不看也知道,但失去了视力,一切又有什么值得?QQ,MSN一并离开。
只能是音乐,也只能是音乐,游荡在音乐之舟上,不需要闭眼就能感受到音符的留驻,仿佛能带到山村之间,感受灵山秀水,仿佛能呼吸其中空气,悠然自得陶醉其中。
直到现在,方了解到师旷昔日如何因为音乐,而弄瞎眼睛,不是不知道视力的重要,是因为他实在太喜欢音乐,只有失去,方能专一音乐。
难道只有失去,才能会珍惜吗?
只是代价太大,太大了。
第二天,雨水点滴,我看不到雨水,我只感受到雨水的来临,失明除了意味着行动不便外,还意味着不需要计较食物,你会更珍惜看到食物而吃的感觉。
至少看到。
看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即使一点点颜色,即使是灰色的高楼大厦,即使是人来人往没有人回头看着你的路边,即使是澄色若明若暗的街灯,即使是有点黑,但点深,但总会有一辆单车放在那的小巷。
看到,象征着可以拥有,而当失明时,我们将不再强行需要什么,从前梦想得到一辆车,得到官职一并划为虚有,只要还有人关心你,推心置腹地和你说说话,那已经是最明亮的灯。
人因为看到,所以眼界太大,忘记了身边的一切一切,却没有想到,当有一天失明时,我们其实只需要一点点就可以。
第三天,这是最后的一天。
人很奇怪,当心目中还有希望的话,即使那天是怎样痛苦都会熬下去,因为相信会出头,当相信光明有一天会降临时,最好一天是极慢的。
马路上的灯,我看不到,我只听到哒哒哒的声音,象征为可通行,然而这并不安全,因为总有车子要转向,而且不尽是礼貌的。
失明的人独自上街是需要勇气的,因为看不到,再怎样安全也充满危险,时时都要保持警惕。失明的人,很想表示自己能行,然而带着不信的眼光总在他们周遭,最后,最后只能萎缩在一个小圈子中。
终于。
一点点白光,在漆黑中无限放大,一块地砖,一块天花板,一个空间,一个地方,一个景物,无限地放大,无限地展现。
看到,我看到,三天过去。
假如,失明三天。
不要庸庸碌碌地躺着,不要呆滞地在一个地方,不要抱怨上天,不要埋怨家人,想一想有什么比看到更重要?
只有失去,才会珍惜,想一想,为什么现在就不珍惜?
假如,失明三天。
此刻我们拥有看到,拥有健康!
㈡ 感悟人生健康偏的图片带字
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就是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的弱女子。然而,正是这么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吉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创造这一奇迹,全靠一颗不屈不挠的心。海伦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光明,最后又把慈爱的双手伸向全世界。
"要是人把活着的每一天都当成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那就更能显示出生命的价值,然而人利用时间和享受时间却是有限的"如果每个人都可以充分利用每一天的话,那这将会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啊!三天光明,对于常人来说只是人生中的短暂的一刻。对于双目失明的海伦来说,却是可想而不可及的。现实生活中总是有部分人哀叹命运对于自己的不公,责怨上天没有赋予他们聪颖的天资、超人的智慧,让他们能一举成名天下知。殊不知现实社会是靠知识才能生存的社会,没有知识的人是不可能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如果我们可以好好学习,让学问把大脑给占据的话,就可以为以后的道路铺上一层石头了!让我们给黑暗的世界带来光明,给无望的世界带来希望吧!
让我们看看海伦.凯勒的三天安排吧!第一天,我要看人,他们
的善良、温厚与友谊使我的生活值得一过。首先,我希望长久地凝视我亲爱的老师,安妮·莎莉文·梅西太太的面庞,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她就来到了我面前,为我打开了外面的世界。我将不仅要看到她面庞的轮廓,以便我能够将它珍藏在我的记忆中,而且还要研究她的容貌,发现她出自同情心的温柔和耐心的生动迹象,她正是以此来完成教育我的艰巨任务的。我希望从她的眼睛里看到能使她在困难面前站得稳的坚强性格,并且看到她那经常向我流露的、对于全人类的同情。”
有视觉的第二天,我要在黎明起身,去看黑夜变为白昼的动人奇迹。我将怀着敬畏之心,仰望壮丽的曙光全景,与此同时,太阳唤醒了沉睡的大地。这一天,我将向世界,向过去和现在的世界匆忙瞥一眼。我想看看人类进步的奇观,那变化无穷的万古千年。
下一天清晨,我将再一次迎接黎明,急于寻找新的喜悦,因为我相信,对于那些真正看得见的人,每天的黎明一定是一个永远重复的新的美景。依据我虚构的奇迹的期限,这将是我有视觉的第三天,也是最后一天。我将没有时间花费在遗憾和热望中,因为有太多的东西要去看。第一天,我奉献给了我有生命和无生命的朋友。第二天,向我显示了人与自然的历史。今天,我将在当前的日常世界中度过,到为生活奔忙的人们经常去的地方去,而哪儿能像纽约一样找得到人们那么多的活动和那么多的状况呢?所以城市成了我的目的地。她祈望拥有三天的光明去感受这个世界,使她熟悉身边的一切,海伦.凯勒想看到的事物实在是太多太多了,然而这却只是一个很美很美的梦。
“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正是苦难铸就了海伦.凯勒坚强的性格。她作为一个盲聋哑的残疾人却有着超过常人的健康心理。她用自己的所能感受到的,所能想象到的情景,表达自己对求知的渴望和对人类的真挚热爱。她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告诫他人,健康的心理是人类成功的最基本条件,有健康身体而没有健康心理的人,是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的。具有健康心理的人,纵然是身体残疾也不会抱怨命运的安排,不接受和渴求他人的怜悯,他们会凭着自我坚强的毅力到达理想的彼岸。
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勇敢寓于灵魂之中,而不是一副强壮的躯体。”这正是对海伦的真实写照。看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人应该都知道她的不幸.在一般人眼里,如此不幸的人生,还会有什么收获呢然而海伦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不但考上了哈佛大学,而且一生中写了14部着作.她还多方奔走,在全美建起了多家慈善机构,办成了一般健全人也不一定办得到的事.珍惜现实,才能拥有未来.这就是"珍惜"的价值所在,也是生活的辩证法.与海伦相比,我们许多人可能都会感到惭愧.因为我们虽然拥有比她健全的身体,却常常如她所说的那样,犯那种"有视觉却看得少"的错误.或为"已失去"的东西痛苦不堪,或为"得不到"的东西百般烦恼,却偏偏对实实在在"拥有"的东西不知珍惜,不懂得好好把握.
海伦凭着一颗坚强的心,最终在逆境中崛起,真是身残志不残。而自我呢,有着良好的条件,却缺乏坚韧不拨的毅力。因此,这篇文章给我最大的启示是:
一、尽力地完成每一件事。 有位名人曾说过:“什么是不容易?不容易是把每天应做的事每天都坚持做。什么是不简单?不简单就是把每件事都做得最好。”请你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 的眼睛?想到三天后,太阳再也不会在你的眼前升起,你又将如何度 过那宝贵的三天?你又会让你的眼睛停留在何处?
二、要有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海伦在巨大的打击以及困难面前,不是怨天尤人,而是以乐观向上的心态去面对,使自己得到信心。下面有一则故事,也说明了这点。两个成绩相当的秀才,赴京赶考,半夜赶路时,遇上丧队,与棺材擦肩而过,前者十分担心,觉得这不是一个好兆头。而后者想:棺材棺材,有官又有财。于是后者考中了状元。而前者却榜上无名,这个故事更可以说明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㈢ 盲人字是什么样子的
到城市类似火车站这种公共设施较多的地方去看看 就有盲文刻在站牌之类的地方上
盲文或称点字、凸字,是专为盲人设计、靠触觉感知的文字。透过点字板、点字机、点字打印机等在纸张上制作出不同组合的凸点而组成,一般每一个方块的点字是由六点组成。
它是由法国盲人路易·布莱尔于1824年创造的,故国际上通称盲文为“布莱尔(Braille)”
㈣ 瞎是象形字吗
瞎不是象形字,是形声字。
从目,害声。本义:一目失明,眼睛看不见东西。
引申指“胡、乱、没来由”。
㈤ 关于失明的四字词语
有眼无珠,双目失明,盲无所见,视若无睹,蔽明塞聪,盲人摸象,两瞽相扶,盲人把烛,盲者失杖,问道于盲,瞎子断匾,瞎字不识,有目如盲,有眼如盲,眢井瞽人,众盲摸象,耳聋眼瞎,瞎马临池,盲人瞎马,盲者得镜,盲翁扪钥,盲翁扪籥,目无牟子,瞎子算命,视障人士,导盲手杖,复康巴士,视觉障碍,角膜移植,二泉映月。
㈥ 残疾人自强不息故事要图片文字 简练
虞奇敏,1978年出生。8岁那年,他不慎被机器轧断左腿,截肢12.5厘米,成了一名残疾儿童。为了防止腿萎缩,第二年的暑假,喜好体育运动的父亲虞鑫森把他交给普陀区少体校游泳教练郑志富,希望通过运动增强体质,保持健康。
虞奇敏在训练过程中展现了良好的游泳素质,肢体的残疾更加激发了他的斗志,每天他都从沈家门第一小学步行到游泳池去训练。一路上,截肢部位的新肉被假肢磨出鲜血,再经一个多小时的池水浸泡,伤口像针扎般地疼,但他从不吭声。有一段时间,少体校游泳队改为蹼泳队,因为只有一个游泳池,虞奇敏只能同蹼泳队队员同池训练。由于游泳速度快慢不一,虞奇敏屡屡被蹼泳队员的蹼板击伤、划破皮肤,常常弄得浑身都是伤。但他还是咬着牙坚持了下来,从来没有想过放弃。
功夫不负苦心人。训练的第二年,在舟山举办的全省残疾人游泳比赛中,年仅10岁的虞奇敏击败众多成年人,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此后,在省残疾人运动会上,他屡屡获奖。1997年,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获得50米、100米自由泳第一名,此后又四次获得这两个项目的第一名。2002年,在韩国釜山举行的远东及南太平洋运动会上,他一举夺得4×100米自由泳金牌,50米、100米自由泳银牌,200米混合泳铜牌。2004年,他作为我市首位入选残奥会的运动员,在第12届雅典残奥会S34级4×100米接力自由泳比赛中获得铜牌。
13岁时突遇电池爆炸 一夜之间坠入黑暗深渊
“砰”,眼前色彩斑斓的世界随着一道强光和撕裂的疼痛,夹着他在黑暗的深渊中坠落、坠落......
这是杨新强记忆里的梦魇,每当这一幕闯入他的睡梦中,杨新强都会惊醒。
他多么想忘记,却怎么也忘不掉。
杨新强在小学时就爱踢球,看着足球在他的脚尖零活玩转,看着起脚后皮球飞过守门员进入球门的美丽弧线,他喜欢眼前的这一切,从没想过会有什么力量能把这些从他的眼前夺走,直到13岁那年。经过同学插在教室的充电器时,小新强看了一眼已经亮起红灯的充电器,这一幕,却是他今生见过的最后影像了。电池突然发生爆炸,碎片和飞溅的溶液都崩进了新强的眼睛。由于伤势过重,新强的双眼被摘除,只留下了两个空洞的眼窝。
从那时起,小新强的脾气就变了,他变得十分敏感和脆弱,听到谁说“盲人”都会止不住流眼泪。同时,小新强比原来更加争强好胜,自尊心极强,听不得别人说自己“不行”。任何小事让他联想到是被人看低一截,就会发脾气。那时小新强的心情被眼前的黑暗一同拉进了深不见底的深渊。
入队第一句话 “我的目标就是残奥会”
随着年龄的增长,双目失明的他已经不适合继续上学,在家人的劝说下,小新强选择了读盲校。2005年6月,为了准备即将在北京举行的残奥会盲人足球项目,黑龙江省残联到各个学校挑选适合踢球的队员。因为杨新强曾经踢过球,熟稔足球的规则,脚法纯熟,被顺利选入,从此开始了他的盲人足球生涯。
事隔多年,省盲人足球队教练秦俊鹏依然对杨新强刚入队的那一幕印象深刻。秦教练说,由于北京是2008年奥运会的东道主,使得盲人足球国家队能够直接取得奥运会参赛权。如果在比赛中发挥出色,很有可能进入国家队,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很少有人说出来。杨新强在入队时就与众不同,他刚被选入省队就找到秦教练说:“我想进国家队,我想踢残奥会!”
当时秦教练并不了解杨新强,以为这个16岁的小伙子只是年轻气盛,嘴上说说好给自己提气,他并没有在意。可在之后的训练中秦教练发现,杨新强并不只是说说而已,他在训练中十分努力,每场对抗都像打比赛那样认真对待。拼抢凶狠,失误了会有情绪,他的神经时刻绷得紧紧的。这些表现无不证明着他想进入残奥会的强烈愿望。
经过一年的训练,秦教练已经对自己的队员非常了解了。在他眼中,张强和杨新强是全队的主力,也是最有希望进入国家队,最终进入残奥会的人选。但是这两个人在训练和比赛时的表现可谓完全相反。张强在平时训练中往往达不到一个主力的水平,可一踢上比赛就生龙活虎,像换了一个人,属于比赛型选手。而杨新强在平时训练中最刻苦,表现最好,到了比赛时却常常发挥不出真正的水平。平时找球又快又准,比赛时却常常找不到球,有时还会失去方向感。在处理入球的时候也显得不够冷静,越着急得分就越容易失去机会。秦教练看在眼中,急在心里,因为心理素质这一块,不是批评和引导就能解决的,关键还要靠运动员自己去调解。
2006年那一球 他看清了自己的弱点
2006年夏天,全国盲人足球锦标赛开赛,由省残联组织培训起来的这支盲人足球队,第一次站在了全国大赛的赛场上。这场比赛不光是要展现龙江残疾人的风采,还要力争前八名,进入2007年的全运会,只有这样才有进入残奥会的机会。小组赛我省与辽宁、山东等省分在一组,从赛前分析来看,我省与山东排在该组前列,实力相当,将是一场恶战。而辽宁只是一名前锋和守门员很优秀,其他方面均不如我省,从实力看来战胜该队问题不大。如果战胜辽宁等其他队伍,就算输给山东一样能晋级。
我省的比赛被安排在了第二个比赛日,头一天,教练带领全体队员“听”了一场辽宁队的比赛,辽宁依靠那名优秀前锋和守门员,轻松赢得了比赛。这让教练有些担心,但是队员们都不以为然。
次日,省队与辽宁队站在了同一个赛场上,刚开赛就看出了两队实力不同,用秦教练的话说,整场比赛都是压着辽宁队打的。但是由于盲人足球的规则,守门员均为视力正常的健全人,一次次射门都被对方人高马大的守门员化解,这让队员有些心浮气躁,发挥也开始不稳定。这时,辽宁前锋瞄准机会攻入一球,比分变成0比1。这让队员们更加急躁,在没有把握好机会的情况下频频进攻,却没有给对方构成威胁。眼看比赛就要结束,大家都感到绝望了。就在这时,球落到杨新强脚下,由于对方防守队员的失误,杨新强晃过所有后卫,一个人带球撕破了对方的防线,直逼球门。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盲人足球的守门员虽然视力正常,但他只能在三米范围内活动,而球门有五米。也就是说,如果球从球门两侧各一米的范围内进入,守门员毫无办法。而杨新强最擅长的就是角度刁钻的两侧球,这个动作他已经练过无数次,在目前没有任何防守队员的情况下,杨新强应该可以踢出漂亮的入球。只是现在他与球门的距离有十多米,如果将距离缩小到5米以内,杨新强凭借力量大、角度刁的射门, 一定会扳平比分。
为了提醒新强把握这次难得的机会,秦教练在场边大喊:“别着急,没人在你旁边,继续带球往前!近一点再踢!”杨新强继续带了两步,可在他离球门还有10米距离的时候,他突然起脚射门。由于距离太远,角度没控制好,力量也被距离消耗掉了,不出所料,球被对方守门员稳稳抱住。最终比分锁定在0比1,辽宁爆冷赢了黑龙江。
那一晚,所有队员都没有说话。而心里最难过的就是杨新强了,他不说一句话,双手反复握成拳头。因为他浪费了比赛最好的机会,导致全队陷入了被动局面。秦教练心里很清楚,新强想进入残奥会的心如此强烈,他比任何人都想赢球,所以当他犯了不应有的失误时,他也更难原谅自己。秦教练找到新强,与他进行了一番谈话。
在谈话中教练发现,新强比之前有所变化,他自己认识到了他在比赛中过于患得患失,导致临门一脚时失去了平和的心态。教练也指出新强在技术方面已经没有问题,因为他在训练中比任何人都努力,关键是战胜比赛场上的自己。
次日,这支被逼上绝路的队伍对阵小组最强大的对手山东队,面对强大的对手和出线压力,队员们表现出锐不可当的气势,以3比0战胜山东队,最后一球是杨新强使出拿手的小角球锁定了胜局。最终他们赢得了小组出线权,并以第五名的成绩进军第七届全运会。
杨新强和队友张强也因为在比赛中的出色发挥,通过国家队的初选。教练在比赛中看到了新强的转变,对这个孩子更有信心了。
入选国家队
他一夜间长大了
2007年2月,省残联为备战5月的全运会,将参赛队员安排到海南进行集训。当时全队的状态都很好,所有人都憋着一股劲儿想在全运会上取得好成绩,为进入残奥会争取更多的机会。就在这时,省队主力之一张强突发化脓性阑尾炎倒下了。
张强病倒的消息就像一层阴影,笼罩在所有队员的心头。为了稳定大家的情绪,秦教练找到队员们谈了一次。秦教练跟队员们说,张强病倒了,他可能会因为这次生病无缘残奥会,甚至终结他的体育生涯。队员们都惊呆了,没有人会想到事情变得如此严重,这对杨新强来说更是一次心灵上的巨大冲击。
在黑暗世界中踢足球,总会让人心生畏惧,但是杨新强从来没有这样的恐惧感,认准的方向就直冲过去,丝毫不会犹豫。踢盲人足球没有人不受伤,可杨新强是全队受伤最多的一个,因为他太拼命了。从进入省队至今,新强两侧眉骨上的皮肤都撞成撕裂伤,里外缝了10多针;右腿脚踝有严重的崴伤,长年敷药;鼻子出血、嘴角碰破、手肘、膝盖磕破皮流血成了家常便饭。但是秦教练认为,敢冲敢拼也要考虑后果,不计后果的拼命将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这时的杨新强也在默默地想,如果真是因为拼得太狠,受了重伤,并因伤失去了残奥会的资格,岂不是一辈子的遗憾?
在此后的训练中,杨新强再一次发生了变化。第一个变化就是非常关心张强的病情,因为杨新强性格比较沉闷,平时不太爱说话,训练时只顾自己闷头苦练,休息时间也不常参与队友的交谈,只是自己听广播,队友与他的交流都比较少。但是张强生病后,新强每天都要问教练张强的病情,有时教练探望张强回来得晚了,他就在训练场门口转悠,等教练回来问上一句再回去休息,每天与队友的交流也逐渐增多了。
在这之后,教练又发现了新强的其他变化。连续几天,杨新强吃完晚饭就没影了,8点多才回来。开始教练没放在心上。有一天到了晚上9点还没见人,教练赶忙出去找,发现杨新强正在守门员的指导下训练。教练上前问:“都这么晚了怎么还不回去?”新强回答:“教练,张强有病了,可能参加不了比赛。我得好好练习,争取让咱队拿个好成绩。”
按理说,国家队选队员只看个人表现,就算队伍成绩不好,只要队员发挥出色一样能被选入。新强已经通过了初选,凭他扎实的训练功底,只要在全运会上发挥正常就能保住国家队的名额,这也实现了他进入残奥会的梦想。但是现在的新强已经变了,他不再只想着自己的残奥会名额,他更加看重集体的荣誉。平时的新强训练就很刻苦,而现在他还给自己加码,为的就是把技术动作再巩固,心理状态再调整,让自己不出现之前的失误,从而保证全队的成绩。看着新强平静的表情,秦教练看得出这个年轻人心态的巨大变化,这让他心里暖暖的。
全运会的赛场上,杨新强与带伤上阵的张强和队友们齐心协力,最终取得了全国第三名的好成绩,同时新强也获得了中残联的认可,被正式选入国家队。他既给队伍带来了荣誉,又实现了自己的奥运梦想。新强用行动证明,他已经不是深陷在黑暗中患得患失的杨新强。他比从前更阳光、更快乐、更成熟了。
进入国家队集训期间,秦教练与他的爱将们通过数次电话,秦教练越发觉得杨新强改变了很多。由于盲人足球是五人制,而队员有8人,秦教练担心新强没有很多出场时间,心情会不好,但是新强每次都说:“没关系,我已经尽力了,就不会后悔。”他也曾这样形容队友:“我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集体,我无论上场还是做替补,我们的心都是一起跳动的。”刻苦训练打下的坚实基础和一股天生就不服输的拼劲,加上心态的逐渐平和,杨新强的残奥征程实现了他的梦想,也带他飞离了心灵中的黑暗,超越了曾经的自己。
残奥之星:周菊芳
周菊芳,女,1985年生,上海人。 周菊芳原是田径运动员,主攻中长跑,在一次比赛时被一位自行车教练看中,从此改练自行车。可在一次训练中不慎将左手摔断,变成了残疾人。但是,凭着对自行车运动执着的热爱,周菊芳没有放弃,她又改练残疾人自行车。残疾运动员的训练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汗水,可周菊芳都咬牙坚持了下来,每次训练从来都是风雨无阻。 菊花芳香苦中来,自从2003年投入系统的残疾人体育训练以来,周菊芳取得了一系列的优异成绩。2003年在捷克欧洲自行车公开赛上获得3枚银牌,2003年在第六届全国残运会上获得自行车场地3公里、公路5公里2枚金牌,1枚银牌。 2004年9月在雅典残奥会上,在自行车女子1公里场地计时赛中,周菊芳(LC1级)以1分15秒491的成绩夺得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这也是中国运动员在历届残奥会上夺得的第1枚自行车比赛金牌。 2005年在英国曼彻斯特举行的残奥世界杯比赛中,周菊芳获得女子LC1级500米场地计时赛和2000米场地争先赛2枚金牌。
http://www.beijing2008.cn/paralympic/paralympichistory/paralympian/n214046630.shtml
残奥之星:王燕红
王燕红,女,1969年生,新疆自治区肢残运动员。 15岁时王燕红因病致残,1994年被选中参加第六届"远南"运动会,开始练习射箭。每天王燕红都要扛着4公斤重的弓箭,进行五六个小时的拉弓射箭训练和各种艰苦的体能训练。一天下来,手上被磨起一个又一个血泡,胳膊也被箭弦打得青一块、紫一块。那条残腿在一天天的直立硬挺后,更是疼痛难忍,苦不堪言。而每天几百次上千次地重复单调的射箭动作,几乎让她发疯!这一切她都用顽强的意志咬牙挺了过来,她要挽起生命的巨弓,为自己的人生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 从1994年到2002年,王燕红先后参加了第六、七、八届"远南"运动会,共获2枚金牌、2枚银牌,并在第八届"远南"运动会上以301环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2003年在世界轮椅运动会上,王燕红夺得射箭女子个人冠军,并创女子个人70米单轮、30米单轮的世界纪录。 2004年在雅典残奥会射箭70米女子个人(站姿)决赛中,王燕红以92环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为中国代表团赢得了参加残奥会以来首枚射箭项目的金牌。
http://www.beijing2008.cn/paralympic/paralympichistory/paralympian/n214046548.shtml
残奥之星:张海东
张海东,男,1969年生,江苏启东人,因小儿麻痹后遗症造成终身残疾。 1987年张海东开始参加体育运动,开始练习轮椅竞速和轮椅投掷。一个偶然的机会,张海东认识了南京市盲人学校体育教师王兴江,在其引导下,他开始用业余时间练举重,开始了人生旅程中一项更加艰难的跋涉。 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张海东始终如一地摇着轮椅车,每天往返十几公里赶去盲校一个几乎露天的棚子里进行训练。寒冷的冬天里,他曾多次连人带车摔倒在冰天雪地上,半天爬不起来;炎热的夏天里,汗水浸透全身,双手抓杠铃时直打滑,险象频生。但他始终以超人的毅力承受着高强度的训练,每天的训练量常常达到数十吨。 功夫不负有心人,骄人的成绩回报了张海东的努力。1992年3月在第三届全国残运会上,张海东以120公斤的成绩夺得举重金牌,同时还获得轮椅铅球投掷金牌。1994年在第六届"远南"运动会上,张海东夺得他在国际性比赛中的第1枚金牌。1996年在亚特兰大第十届残奥会上,张海东夺得1枚金牌,并打破世界纪录。2000年10月在悉尼第十一届残奥会上,张海东再次夺得1枚金牌,并3次打破世界纪录。2004年在雅典残奥会上,张海东又大显身手,夺得1枚金牌。 张海东的不凡表现为他赢得众多荣誉,先后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杰出贡献奖章"等。
㈦ 求一个图片 图片上的字是 我整天瞎逼忙 还他妈不赚钱
对不起,找不到,不过我自己给你做了一个,对了,提醒你一句,现实里最好还是不要说脏话。
㈧ “瞎子、瞎起劲、瞎子、瞎子!”中的“瞎”字各有什么含义
读音:xiā
瞎子:只多管闲事的盲人
瞎起劲:多管闲事
瞎子?:怀疑那个小伙子就是一个睁眼的瞎子,不管不顾。
瞎子:指那个幸灾乐祸的小伙子。
(1)无动于衷:看见自来水没有关却装作没看见不去管;及看见应该管的事情,但是却没有行动。幸灾乐祸:看见瞎子摔倒,而进行嘲笑;及看见别人倒霉,不去帮忙反而嘲笑对方。
(2)讽刺那些不懂的珍惜的人。
(3)叙事。
(4)瞎子:只多管闲事的盲人。
㈨ 人类破坏大自然的文字及图片
世纪十大环境灾难
(1)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12月1日到5日的几天里,比利时马斯河谷上空出现了很强的逆温层,致使炼油厂、金属厂、玻璃厂等许多工厂的13个大烟囱排出的烟尘无法扩散,大量有害气体积累在近地大气层,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一周内有60多人丧生,其中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许多牲畜死亡。这是本世纪最早记录的公害事件。
(2)1943年�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夏季,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市250万辆汽车每天燃烧掉1100吨汽油。汽油燃烧后产生的碳氢化合物等在太阳紫外光线照射下引起化学反应,形成浅蓝色烟雾,使该市大多市民患了眼红、头疼病。人们称这种污染称为光化学烟雾。1955年,洛杉矶又一次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有4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1970年又一次光化学烟雾使全市四分之三的人因此患病。
(3)1948年�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
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城有许多大型炼铁厂、炼锌厂和硫酸厂。1948年10月26日清晨,大雾弥漫,受反气旋和逆温控制,工厂排出的有害气体扩散不出去,全城14000人中有6000人眼痛、喉咙痛、头痛胸闷、呕吐、腹泻。17人死亡。
(4)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燃煤排放的粉尘和二氧化硫形成的烟雾逼迫所有飞机停飞,汽车白天开灯行驶,行人走路都困难。烟雾事件使呼吸道疾病患者猛增,5天内有4000多人死亡,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死去。自1952年以来,伦敦发生过12次大的烟雾事件。
(5)1953~1956年�日本水俣病事件
日本熊本县水俣镇一家氮肥公司排放含有汞的废水,进入海湾后经过某些生物的转化,形成甲基汞。这些汞在海水、底泥和鱼类中富集,,由于人们食用了含汞污水污染的海湾中富集了汞和甲基汞的鱼虾和贝类及其他水生物,经过食物链使人中毒,造成近万人的中枢神经疾病,。
1991年,日本环境厅公布的中毒病人仍有2248人,其中1004人死亡。
(6)1955~1972年�日本骨痛病事件
日本富山县的一些铅锌矿在采矿和冶炼中排放废水,废水在河流中积累了重金属“镉”。镉是人体不需要的元素。人们因为饮用了含镉的河水和食用了浇灌含镉河水生产的稻谷,以及其他含镉事物引起骨痛病,病人骨骼严重畸形、剧痛,身长缩短,骨脆易折。其中死亡者达207人。
(7)968年�日本米糠油事件
在日本的爱知县一带,由于对生产米糠油的管理不善,造成多氯联苯污染物混入米糠油,后果是酿成13000多人中毒,数十万只鸡死亡的严重污染事件。这些鸡和人都是吃了含有多氯联苯的米糠油而遭难的。病人开始眼皮发肿,手掌出汗,全身起红疙瘩,接着肝功能下降,全身肌肉疼痛,咳嗽不止。这次事件曾使整个西日本陷入恐慌中。
(8)1984年�印度博帕尔事件
12月3日,美国联合碳化公司在印度博帕尔市的农药厂因管理混乱,操作不当,致使地下储罐内剧毒的甲基异氰酸脂因压力升高而爆炸外泄。45吨毒气形成一股浓密的烟雾,以每小时5000米的速度袭击了博帕尔市区。死亡近两万人,受害20多万人,5万人失明,孕妇流产或产下死婴,受害面积40平方公里,数千头牲畜被毒死。
(9)1986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
这是世界上最严重的一次核污染。4月26日,位于乌克兰基辅市郊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由于管理不善和操作失误,4号反应堆爆炸起火,致使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
西欧各国及世界大部分地区都测到了核电站泄漏出的放射性物质。31人死亡,237人受到严重放射性伤害。而且在20年内,还将有3万人可能因此患上癌症。基辅市和基辅州的中小学生全被疏散到海滨,核电站周围的庄稼全被掩埋,少收2000万吨粮食,距电站7公里内的树木全部死亡,此后半个世纪内,10公里内不能耕作放牧,100公里内不能生产牛奶……这次核污染飘尘给邻国也带来严重灾难。
(10)1986年�剧毒物污染莱茵河事件
11月1日,瑞士巴塞尔市桑多兹化工厂仓库失火,近30吨剧毒的硫化物、磷化物与含有水银的化工产品随灭火剂和水流入莱茵河。顺流而下150公里内,60多万条鱼被毒死,500公里以内河岸两侧的井水不能饮用,靠近河边的自来水厂关闭,啤酒厂停产。有毒物沉积在河底,将使莱茵河因此而“死亡”20年。
近年来的事例:
2月11日美国纽约暴风雪积雪甚深
3月11日德国暴风雪造成交通堵塞
6月16日德国莱比锡:乒乓球大的冰雹
7月10日俄国莫斯科遭暴雨肆虐
7月16日南韩首尔突遭暴雨肆虐
7月20日日本长野:豪雨造成的泥石流卡的车辆动弹不得
7月23日意大利米兰:高温侵袭欧洲各国
7月31日中国北京:图为北京市区暴雨过后的情况
8月1日美国费城:热到跳到水里的男孩
8月2日热浪侵袭美国纽约,气温高达华氏120度(摄氏49度
8月3日墨西哥:下了一整晚冰雹的街景
8月8日:美国田纳西州龙卷风
8月8日:美国田纳西州龙卷风
8月9日:因季节雨推迟,导致印度古瓦哈蒂等地旱灾,地面干涸龟裂
8月12日:干燥天气和持续高温是法国东南部发生多起森林大火
8月14日桑美台风肆虐中国南部,造成重大伤亡
8月16日:滚滚洪流席卷了印度西部和南部的数座城镇,政府动用军方直升机和舰艇帮助数以十万计民众疏散。图为印度南部海得拉巴,整个城市泡在泥水中
8月19日:中国重庆遭受了百年一遇的旱灾,此次旱灾是自1891年来最严重的一次
8月23日希腊:天气炎热和高温不断造成森林大火
8月29日:飓风埃内斯托掠过海地南部带来的豪雨,让首都太子港局部地区淹水,海地境内几乎没有植树,对水灾可以说毫无抵抗能力
㈩ 暴走搞笑图片表达闪瞎双眼的图片不带文字的
老婆过几天要回娘家,要一个月!
告诉老婆:你走吧,走了我同事来咱家住几天!
第二天二货老婆拿了一瓶润滑油给我!
没错,是人体润滑油,老婆你到底想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