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请各位会平面设计,或是海报制作的打打,给看看这个怎么样
背景全黑太死板,让图案显得比较低沉。下面用渐变颜色太浅,与上面比重失调,文字用红色也与上面的文字格格不入,排版方式也显得比较粗糙,不分主次。
建议上面背景换一换,换个激情、热血等相关的背景或颜色,或加个外发光、倾向模糊等,突出海报主题。下面用单色,主办方之类的缩小放到底下,突出项目时间等。
PS:粉红色不应该出现在那堆怪兽身上,特别下面还有一个金色的招牌。
❷ 平面设计卖衣服海报用什么字体好看
在整个平面海报中,文字与图案是一种水乳交融的关系,是互为补充的关系,是相辅相承的关系。文字排列组合的好坏,直接影响版面的视觉传达效果。因此,文字设计是增强视觉传达效果,提高作品诉求的有力武器。
文字设计的几个要点:
1、文字设计要给人一种新鲜感
首先要给周围的环境有所区别,因为文字的主要功能是向阅读者传达作者的想法和各种信息,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给人以清新的视觉印象。但设计时避免繁杂、零乱,要让人易记、易懂、易认,不能和整个作品的风格特征冲突。
2、文字设计要给人一种美感
文字作为画面的形象要素之一,具有传达感情的功能,因此,必须在视觉上给消费者以美感。正象一个人在街上看到很特别的一个女子时,不免要多看一眼,为什么要多看,是因为她给人美感,有她独特的地方。而平面海报中的文字,是一样的道理。巧妙组合字型,正象一个女子巧妙的衣服搭配,使人感到愉快,从而获得良好的心理反应,进而在海报上停留更长的时间。
3、文字设计要富于创造性
海报设计要敢于创新,敢于出奇,根据作品主题的要求,突出文字设计的个性色彩,创造出与众不同的独具特色的字体,给人以别开生面的感受。设计时,要从字的形态特征与组合上进行想办法,就象人穿衣服,要根据自己的个性、年龄、体形、季节等去搭配,但不是因为有这些限制,就得春季非穿浅颜色衣服,而是要适合,这样才能使其外部形态和内在的含义相吻合,唤起人们对此的美好感受。
4、文字设计要有协调美、组合美
据一个服装设计师说,一个人全身上下包括头上的饰品,脚底的袜子在内,颜色最好不要超过三种,这样会给人一种协调的美感,这就是说,要合理的搭配、组合。平面海报中如果文字排列组合的不得当,拥挤杂乱,缺乏视线流动的顺序,就会影响字体的美感,也不利于人们有效的阅读,这样就难以产生良好的视角效果。
文字要想取得良好的视觉排列效果,关键在于找出不同字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其不同的对立因素进行和谐的组合,不但要保持各自的个性特征,还要有整体的协调感。对比可以从字体风格、大小、方向、明暗度等方面进行。
同时,还要考虑到人们的阅读习惯,根据大众的阅读顺序,满足人们的阅读需求,最后达到海报的目的。
❸ 文字海报应该怎么做
最佳答案 是最能张扬个性的一种设计艺术形式,当然最终还是为商业目的而服务。我们的海报设计讲求创意和冲击力,并配以精彩的文案,力求使我们的作品立体地展现企业的产品、文化、理念,有非常实效的营销力,与多数图片加文字堆砌组合的普通设计形成鲜明的对比,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注重实用和创新是我们的特色,字体设计不同于字体库字体,它是经过艺术性加工和升华的字体,对比字体库千篇一律,个性不强的字体,字体设计展现的魅力更加独特与诱人。字体表现类型那么做为字体小白,如何从基础开始有系统性的学习字体设计呢?下面将以中文字体做主要分析,根据喜闻乐见的字体设计案例,我们大致将字体表现类型分为五种:黑体字、宋体字、书法体字、三维体字、动态体字。更多海报平面设计知识,请咨询华南平面设计学校。黑体字黑体字也叫等线体,又称“方体”,属于无衬线字。字架吸收了宋体字结构的优点,去掉了衬线装饰,整体简洁大方,有时尚感和现代感。黑体字可以说是百搭字体,可塑性很强,可以表现商业的严谨气质,也可以表现青春激情和动感,纤细的黑体还能体现女性气质。宋体字,体字是为印刷而生的,其笔画有粗细变化,一般是横细竖粗,笔画末端有类似三角形的节点衬线装饰。宋体属于衬线体。宋体的装饰性远大于黑体,宋体字形在文化、艺术、生活、女性、美食、养生、时尚等领域所传达出的气质要比黑体字形准确。书法体字,国书法字讲究行气,指书法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呼应关系。一般要求笔断意连,连缀成行,积行成篇,在文字的上下、左右、首尾的书写中,既有变化,又能和谐,如清代宋曹《书法约言》中称:“勿往复收,乍断复连,承上生下,恋子顾母。”书法字自身孕育的大气恢弘之势,可以承载出无限的设计能量。在字体设计中,书法体一般是用毛笔,为了字体气质丰富的表现力,可以尝试用软笔、马克笔、秀丽笔、钢笔、铅笔等书写工具。常规的书法字体体设计实现有两种方法:第一种为字体库书法体:根据字体库里的书法字体,组合毛笔笔触,实现字形的再加工。第二种为手写书法字体:用毛笔等工具书写,然后扫描到电脑里进行再加工,无聊闲暇的时候可以用其他书写工具寻找笔触感觉,比如马克笔、白描笔、钢笔等,除了在纸张上书写,还可以尝试在餐巾纸、玻璃等非常规书写媒介上探索有意思的笔触。用手绘笔在电脑上直接写,先书其形,再填充加工这里又有笔触杂边与平滑之分,想要比较类似毛笔笔触的杂边可用手绘笔与素材配合。三维体字
三维体指有3D效果,立体感,空间性强的字体。常见是辅助60°、45°网格绘制,各个透视组建,按照基本字形组合搭建而成。横平竖直的结构比较容易实现,撇、点、捺需要设计师丰富的创作能力去实现。或者将字型笔画拆解,用立方体、圆柱体或其他几何体取代常规笔画,任意组合,可以创造出无尽的字体可能。当然也可以直接用如C4D等三维软件,根据字型建模渲染,最终效果逼真动人,使字体设计魅力十足。动态体字,态字体有自身表现的局限性,如果增加动效可以增强感官感受,也能将字义表现的更到位,使人印象深刻。
❹ 平面设计师如何处理海报文字排版
1、文字蒙版
将图片素材与文字更好地融合在一起,让文字有了不同的展示形式。
2、边角分区
比较适合四字倍数的标题,放置于图片素材的边角位置,可以更好的为文案信息进行分区。
3、抖动效果
文字波浪抖动效果可以适合两种完全不同的主题:故障风格和可爱风格。
4、差异效果
与图片的拼接相似,主要是展示两种不同的效果,增强视觉冲力。
5、拆解填色
打破文字的原有结构,进行拆解填色,这也是主题文字设计中常见的介壳,还可以对每个笔画进行拆解。
6、灯光霓虹
80年代的复古效果——灯光霓虹,也是常与抖动效果一起使用,亮丽的配色、迷幻的风格更能够吸引人。
7、复制叠加
主标题的复制叠加效果更能够让标题更加出彩,也会加深观者的印象,起到强调信息与装饰画的双重效果。
8、投影处理
通过对文字的投影处理展示的一种空间感,加强图文之间的关系,营造一种三维立体氛围。
❺ 平面设计里广告海报里的标题字体怎么设计才大气,像图片里的字体要怎么做
图中的图案可以这样做着试试:
找到与预想字形最相近的字体:看图中原字体是老宋的一种;
修改字形:图中的古字是直接用其它图案代替的,其他的字都修改了部分笔画。具体怎么修改可以有很多方式,图中有直接拿圆、曲线代替笔画,也有在边缘附加图形。具体就看你想怎么改了。
加效果:包括更改颜色等等。图中是加了一个渐变,具体用渐变工具加蒙版就行。
祝你成功~
❻ 平面设计师设计海报有哪些构成要素
首先是要有主次关系。主次关系主要的就是你展示的是什么,你重点把它凸显出来。然后再就是色调搭配。让人看着舒服。再一个就是你的字体选择。什么样的场合要用什么样的字体,你一定要会。然后你要重点注意的是字体版权的问题,不要用到有版权的字体。
❼ 平面设计师如何制作校园海报
1.撰写文案
校园海报文字的视觉效果一般没有图像高,但能清晰准确地传达信息。不过在校园海报设计中,对文案的要求极高,既要简洁有力,生动有趣,还要让观者在阅读时产生强烈的画面感,甚至能起到不输图像的视觉效果。
2. 确定图像
结合已经确定的校园海报基调寻找或者创作表现力较高的图像。如果是以图像为主的海报,尽量选取有叙事性以及有衍生含义的图片作为主体。图像主体不宜过多,可以采用局部放大的效果来增强视觉记忆力,提高图面跳跃率。
3. 信息筛选
信息筛选,即对校园海报画面里的元素进行层级筛选,按照重要程度进行划分,一般分为主标题、副标题、说明文字(包括活动具体信息以及主办方与承办方等)。
对于不同级别的元素,要运用空间比例、字体,字号,颜色,修饰等让其具有不同的属性,使之产生相应的地位。赋予属性时应注意要按照视觉流程来进行,即从左到右、从大到小、从上到下、从近到远、从清到糊、从暖到冷、从明到暗等。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校园海报设计的相关内容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设计相关内容,欢迎关注我们哦!
❽ 平面设计原理:如何设计海报(一)
作为在二维平面空间中的海报,它的用途数不胜数,其表现题材从广告、推广到公共服务公告等无所不包。 设计师的挑战是要使设计出来的海报能够吸引人,而且能传播特定信息从而最终激发观看的人。当你在城市的街道闲逛时,在地铁站等车时,在参观博物馆时,你都可以发现海报无处不在。而那些最好的海报设计总是让我们驻足停留,海报所传达的信息清晰明了,离开后脑海里还在想着它们。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创作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能对你在设计一幅令人印象深刻的海报时有所帮助。你将会学习如何创作出一幅具有统一、协调及有节奏感的作品,使到它在大街上能够吸引路人的目光。 图1 上图海报由莫罗尼设计,在这张海报中,作者使用了协调、重复及其它吸引人的创作技巧达到与观看的人有效交流的目的,并让人难以忘怀。 海报设计基础 很久以前,当人类有某些东西要向别人宣布时就已经有了海报,当时并没有迹象显示海报能够比其它宣传媒体有更大的优势。但为什么现在人们总是将电视广告及广告牌作为我们公共的标志?其中一个答案是,一幅设计精美的平面作品仍然有某种力量在吸引着我们。 图2 城市里很多建筑物一般都禁止张贴海报,在有了临时围墙后,海报就随处可见。 海报是一种非常经济的表现形式——使用最少的信息就能获得良好的宣传效果。有时海报设计师会被要求减少文字内容,将其它文字转换成视觉元素,有时,整张海报仅利用一些独特的字体设计。设计师还经常被要求将一大堆琐碎的细节组织起来,使它们变得清晰易懂。 设计师在设计海报时对图片的选择可以说是成败的关键。图片的作用是简化信息——避免过于复杂的构图。图片通常说明所要表现的产品是什么,由谁提供或谁要用它。图片能够使难以用文字表达变成简短清晰的信息,比如象“向没有钱买房的打工一族提供房屋贷款”等听起来有点复杂的文字。 图3 在上图海报中,你如何将几十个表演者及创作者的名字能够让观众有兴趣观看,而不是让人感到累赘?——将这些名字组成一个吸引人的艺术平面!在这张林肯中心的宣传海报里,设计师很聪明地利用一张图片与字体有机组合在一起,让观看的人不知不觉阅读下去。 一个海报设计师需要对排版有很强的把握能力。由于海报上的文字总是非常浓缩(相对于包装或杂志来说),所以海报文字的排版非常重要。根据一条设计上的不成文原则,你在设计中使用越少的元素,那你在设计中就越要小心翼翼。海报上的文字总是传达一些特定的信息,如:“ 12 号星期五 U2 乐队演唱会”或“由于进行维修,入口暂停关闭”等文字。设计师选择的字体样式、文字版面及文字与图片之间的比例将决定我们所要传达的信息是否能够让人易读易记。 最后,需要留意的是一幅海报作品本身必须能激发起观众的兴趣及注意力。就算最简单的图片及文字,如果设计不当都会让人不知所云。你如何设计一张具有感染力的海报,使到观看的人能够直接接触最重要的信息?这些东西都是我们在创作中所碰到的问题。所以我们在本文中将介绍一些最基本的方法。 一致原则 我们要面对这样的事实:设计海报就象设计其它任何图象艺术一样,很容易造成混乱。摄影师?所拍的东西未能令人如意。文案人员?他们不到最后一秒都不能定稿。市场营销人员?他们每两分钟就改变一次主意。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必须对整个流程有一个清晰的顺序并逐一落实。海报设计必须从一开始就要保持一致,包括大标题、资料的选用、相片及标志。如果没有统一,海报将会变得混乱不堪难以卒读。所有的设计元素必须以适当的方式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我们如何能设计出一幅“一致性”的作品?让我们举出几个原则: 关联原则 要让作品具有一致性,第一个原则是采用关联原则,也可以称作分组。关联性是基于这样一个自然原则:物以类聚。如果我们在一个页面里看到各个组成部分被井井有条地放在一起时,我们就会试着去理解他们。我们总认为他们就是一组的——并不理会实际上这些不同部分是否真的相似或关联。这有点象“牵连犯罪”的原理。 海报设计师可以有多种途径实现这个关联原则。首先,对人物、物品及文字分组能够提高信息的传达效果。可以想象很多广告牌的广告,都是由一张消费者的照片、产品图片及广告词组成的。对人物类型(小孩?老人?操劳过度的父母?)的选择无可避免地与产品产生关联。如果人物相片处理得好,那就象是消费者象在说“我总是使用 Bleacho 牌漂白水”,而不是一句硬绑绑的广告语 第二,各个部分放在一起比单独松散的结构能够产生更强的冲击力。当有几个物品是非常相似的(比如,几款不同的手表连环相扣放在一起),那观众的眼睛就能很自然地从一只手表移到另一只手表上。这些物品就组成一个视觉单元,能够给观众一个单独的信息而不是一种间接的信息。 如果在海报中各个物品都非常相似,将它们组成一组的构图会令海报更能吸引别人的注意。而其它的元素则会被观众当作是次要的。 图4 在这张图中,你注意一下你的眼睛是如何从一个圆环去到另一个圆环的。所有圆环被作为一个整体,也是整张图的焦点。 重复原则 另一个使作品具有一致性的方法就是对形状、颜色或某些数值进行重复。当你看到一个设计元素在一个平面里,其不同部分被反复应用,我们的眼睛自然就会跟随着它们,有时就算它们并不是放在一起,但我们的视觉仍会将它们视作是一个整体。我们会潜意识地在它们之间画上连线。 应用重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海报的背景中创造一个图案然后重复应用。在背景中这些重复的图案会产生一种很有趣的视觉及构图效果,然后将背景与前景的元素联接起来。 另一个应用重复的方法是一行重复的元素引导观众的眼睛到一个重要的信息、标志或图片上。重复的元素能够产生一条路径引导我们的视线,使观众创造出一种好奇心——另一端是什么来的?这其实是一种讲故事的方式,吸引观众继续看下去。 图5 图中重复的毛虫图案引导观众的视线去到 INNU 这个标志上。经过这个标志后又是一些蝴蝶的重复图案,表示你去了这个美容院后前后的区别,构思巧妙。 人的视觉对重复具有非常强烈的感觉,甚至有时在图中的对象没有重复时我们也会将它们看作是重复的。比如,一张关于指甲油的海报中,我们可以在海报上方的位置加进一滴很大的指甲油。而在作品的另一个地方,与这滴指甲油同样的图形或颜色都会产生一种与上方那滴油对应的效果。我们在不经意中,眼睛已经去到下方了。 图6 在上图中,这些小点是采用标志中的元素,而我们在图中再次重复应用——就产生了一致性,吸引了别人的注意,并且强化了品牌的宣传。 对一些产品的宣传海报,重复同样是一种说服观众去进行比较的有效策略。如在一张广告海报中我们可能会放上十来双鞋,但每一对都不一样。主要的信息(鞋)就很容易让观众感受到,因为这个物品在海报中被重复应用,接着,观众就会去仔细看一下各款鞋子的不同样式。 另一个流行的设计技巧是将所有一模一样的东西都排列在一起,但里面有一件是与众不同的,从而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比如你可以设计出 15 个方块并排列成方阵,其中 14 块是蓝色,而其中一块是粉红色,并且包含了公司的标志。可以想象,这块粉红色的色块将会是观众的焦点。 当然,重复原则对设计一个系列的海报也可以产生一致性的效果,无论这些海报是同时放在一起还是分开。比如对一个夏季音乐会的系列户外广告来说,不断重复主要元素就可以产生一种力量感。你看到其中一张时就会想到另外一张。位置、颜色、大小或图象的重复能够强化识别,并让观看的人能够关注所有你想传达的信息。 延续性原则 还有什么另外的方法创造一致性的作品?延续!它通常与重复一起应用,你在上述的例子中已经看过。当一个设计师应用延续的方式设计,作品中的对象组成一起,引导观众去到另一个位置上。 这个方法一般采用线性效果来达到。当我们看到一条线时,我们的眼睛本能地就会跟随着它,想看看这条线会去到哪里。 图7 上图这张海报应用了延续的设计方法,引导我们的眼睛垂直沿着字母 U 走。左右两边由 U 字组成,再配上上方的文字,整个效果相当不错。而如果 U 没有这样宽的话(如收窄二分之一),那你的注意力会放在 PEACE 这个词中的 E 和 C ,因为这两个字母下方是 U 的两个顶端。 这个方法可以使海报中的图片引导观众的眼睛去到我们所要传达的信息或品牌上。但如果我们不是用图片,而是用文字构成的图形,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添加背景颜色 如果你的作品里各个元素的形状、颜色或外观都没有共同点,那如何使作品具有统一性呢?一个简单的解决办法是将这些元素都放在一个实色区域里。 这种处理方法好象有点在回避问题的实质,为什么你非得要将毫无关联的各个元素放在一起?一般来说我们都不这样处理。对于大多数的商业海报来说,你需要让你的海报能够快速传达你想要传达的信息,而我们一般使用有关联的形状或颜色。 图8 这上图这张海报中,“ Red ”不仅仅是演出的剧名或一个政治性的主题,同时它也是一种能够将设计上各个元素集合在一起的颜色。通过构图使到这张海报同样能够产生关联的特点。 对于一些艺术事件或海报,观众会花时间去自己了解每一部分的含义,然而,一些不和谐的元素有时能够传达一种有趣的、实验性的视觉效果。有时一个广告商会要求将各个对象以一种超现实形式结合在一起,将各个关系不大的元素放在一个区域很大的背景颜色区域中能够使观众产生一种它们有关联的感觉。 协调原则 无论是协调的构图或不协调的构图都能够使海报的版面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因为打破均衡会产生一种紧张的氛围。对于小孩子来说,我们知道要让他们远离那些倾斜的树木、岩石、家具或梯子等这些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东西。所以失衡的构图同样让我们产生这种感觉。我们是不是要掉下去?是不是有东西要掉到我们身上来? 在观看作品时,我们总在心里设想会有一条垂直的中轴线及两边都对称的构图。协调对于设计来说特别重要,因为海报总是作为单独的个体出现,在它的周围并没有其它东西使到在视觉上有其它的支撑点(其它一些如杂志广告的设计,它相邻的一页或其它周围的元素可以作为一个支撑点)。 对称协调 对称:自然界里充满对称。蝴蝶、枫叶及雪花都有一个非常对称的形状。人类对这些对称的东西觉得特别亲近,也可能是因为我们的身体同样是对称的(当然,极大部分人是这样)。 设计师利用人类的这种天性设计作品。在创作海报时,一个设计师经常会将一张主要的图片或文字放在垂直的中轴线上并且左右对称。这种构图使观看的人感觉舒服——所有东西都井然有序。当我们图中的对象是一张脸或一个人的身体,对称的构图能够帮助观众与作品产生共鸣。 当将各个设计对象放在左右两边的对应位置上同样可产生对称。这种利用重复及对称相结合的创作手法使作品产生一种协调、稳定的感觉。 图9 这张关于运动服装的海报设计令人印象深刻,因为它的构图两边非常对称,使到设计(也使到产品及品牌)感觉稳重及自然。厚重的颜色、线条加上构图中实体周围的空间相结合,使整幅作品充满力量。 然而,对称的构图也有缺点。我们有时并不希望一件作品总是给人一种稳定的、自然的感觉,因为这些作品看起来缺乏活力。我们知道,海报经常被作为一种能够说服观众接受新产品、某件新事物或新思想的宣传媒介,而一件充满活力的作品更能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要注意的是,这样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创作一件不协调的作品——我们只是通过不同的途径产生协调。 不对称协调: 我们经常使用不对称构图的手法使海报充满活力。设计师利用颜色、数值、形状及位置产生一种既不完全平衡但又不会造成混乱的平面构成。绝对不对称的构图其实并不容易实现——如果大小、颜色及其它元素的差别不大,同样具有一种均衡感。 图10 在这幅公路之星摩托车海报中采用不对称构图形成了一种引人注目的视觉效果,你甚至可以以感觉到那架摩托车正在往右方移动。 让我们看一下几种不对称的构图,看看有那些途径可以实现: 颜色协调 你是否想过,荷兰着名画家 蒙德里安( Piet Mondrian )的作品为什么如此生动? 蒙德里安在他的作品中大量使用颜色协调技巧。比如在他的一幅作品中,左上方大部分都是白和黄的色块,而右下方则是一小块蓝色。这块不大的蓝色块与大面积的黄色形成了完美的协调。为了产生这种协调,蒙德里安在绘画时在画布上打满了栅格,然后再上颜色,以保证上色的比例能够准确掌握。 图11 上图这张设计展览的海报中,大块的黄色块与小块的黑色及椅子相片形成了一种漂亮的协调效果。 颜色是否协调往往凭直觉决定,所以这就需要平时多加实践。其中涉及到几条原则: ? 较小的颜色区域与较大的无颜色区域能够产生和谐效果。颜色比空白的区域更能吸引人,而一小块颜色与一大块空白区域在视觉心理上是相等的。 暧色比冷色更能吸引人的视线。我们很容易注意到橙色及红色,而蓝色及绿色有一种向后退的感觉。因此,面积较大的冷色配上面积较小的暧色能够产生和谐效果的。 颜色的饱和度越大,就越令人注目。深蓝比灰蓝更吸引人。如何才能实现协调?一小块鲜艳的颜色与一大块较淡的颜色能够生产协调感。 数值协调 不对称协调的原理是基于两部分对眼睛的吸引力都是一样的,所以各个对象虽有区别,但对眼睛的吸引力却平均。“数值差异”( value difference ) 总是能够吸引我们的眼睛,如光暗对比。黑色与白色搭配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而灰色与白色的对比度就较小。 如何设计出一种颜色数值协调效果以提高海报的吸引力?你可凭直接利用光暗的数值搭配,同样也可凭直觉分配形状的搭配。为了提高了你的直觉能力,你可将海报中一些你不能确定的区域挡住,然后仔细观察其它未挡住的区域,接着,将挡住的区域也显示出来,看一下这些区域与刚才没挡住的区域在一起时是否比你单独观察的颜色及形状数值搭配是更好还是更差。 提示:如果你对颜色的数值没有太过准确的把握,你可以将图片转换成灰度模式。然后观察黑、白、灰三种颜色的分配是否具有良好的对比度。 图12 在这张关于童子军( Cub Scouts )的海报中利用了颜色数值协调的设计手法。在白色的区域里应用了很多细蓝点,产生一种浅蓝的效果——比下方部分的红色区域更光亮。而每个元素在各个区域里都遵守数值协调的原则——请注意深色的卡车与白色的字体。 在海报中,每一部分的数值对比都能产生吸引视觉的效果,也使各部分之间产生一种紧张的对比。眼睛从这一部分移到另一部分,试图将这两部分联系起来。活泼的视觉元素及观看的人下意识产生的兴奋感都是通过作品中不同的元素的互相作用而产生的。 形状及位置协调 形状协调分布同样能够使你的海报设计产生一致性。一个面积较大而且简单的形状(或图片及文字区域)与一个面积较少但复杂的元素能形成良好的搭配效果。在作品中较大的形状能够吸引别人的注意,而较小的元素虽然是较次要的部分,但从视觉上来看,它们与大的区域能够形成一种稳定的视觉效果。 图13 在这张图中,各个大小各异的星星与下方简单且颜色单一的波浪区域产生良好的搭配效果。 图14 在这张以相片为基础的海报设计中产生良好的协调效果。人物作为焦点占据着很大的面积,他的鞋子与下方远处的大街背景同样形成良好的对比效果。 各个元素所放置的位置在作品的协调中也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在页面对象越偏离中心,所传达的视觉语言就越多。这种视觉体验与我们实际的生活观察有关:比如,玩跷跷板时,如果一个成年人坐在靠近中间的地方,那坐在跷板尾端一个小孩也可以将他升起。 图15 上图这个户外广告是为一间为客户定制不同策略的咨询公司。 XL (特大)及 XS (特小)之间的对比吸引了观众的眼睛。 对于一些形成角度的设计,协调理论同样适合。一个呈角度放置的较大对象可以在其对应的位置上放上一个对象形成协调效果。
❾ 谁能给我找一张获奖的海报作品并附上相关评论!谢谢!
波兰海报设计赏析
简介:
波兰不仅以伏特加酒及“音乐诗人”肖邦的故土着称,波兰的海报设计在全世界也有盛名,波兰的平面经典作品融合了20世纪各种现代艺术运动的特征…………
波兰不仅以伏特加酒及“音乐诗人”肖邦的故土着称,波兰的海报设计在全世界也有盛名,波兰的平面经典作品融合了20世纪各种现代艺术运动的特征,如: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和野兽派的风格等,它们相融结合现代艺术与现代设计,使之对立模糊化,具有独特风格和极高艺术水平,为世界广告设计界贡献杰出的案例。
莱克·马杰维斯基作品的设计与隐喻,更像其艺术发想与阐述主题后的文化活动所激发的文字,是一种对主题的艺术印象而非简单的描述,他认为:设计海报乃是一种享受,因之,他的海报的终极震撼力并非依赖于一种变动的、无任何强烈的对比和色彩所提供的独立,最高的价值一如很多波兰海报设计中的色彩学派那样,诚如他对自己的风格评价一样,“统一是源于事物的学术态度而非形式上的相依”。
从第13届国际爵士歌手会海报中,我们可以明显领略马杰维斯基的风格:在两乐谱架之间的爵士歌手,他如诗如画如火如茶的歌唱,以浪漫、夸张的火焰表现,平面设计的沟通与联想让期待这场歌手会的观赏者被深深地吸引,热情如火的原创形象与设计师的电影海报《昔日爵士》,在创作的原发与继发过程中有异曲同工之妙,昔日爵士显示在黑夜中的浮沉,他的吹奏或歌唱如火般带来光明和希望。歌手的眼睛如自由女神的双眸正是追求光明、自由的视觉符号。
第14届歌手会海报,飘逸狂放的金发衬托出一位青春女爵士歌手的大半个面部和颈、肩。设计师省略了其余,让人一下子看出面部的红唇----歌手的特征,颤动的几根彩线,让人联想到爵士歌曲与生活的融合,金黄色的暖调子让受众感受到爵士歌手咏唱的热烈之情。
我们看到的第15届海报平面形象上,依然是女性,设计师巧妙地用面膜虚化了女歌手的五官,又用面膜上的文字、印记强化了第15届国际爵士歌手会的传播要素,女歌手微启的唇中喷发淡紫红色,简约、完整地与观赏者进行了成功的沟通。而第16届海报,平面设计采用的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艺术手法:女歌手面代之以一块菱型的彩色画板,画板中央是歌手们的共同特征----具有情爱、生活、对话沟通、歌唱功能的口唇,具象与抽象相结合。
1947年2月23日生于波兰奥兹汀的莱克·马杰维斯基,现任华沙美术学院平面设计系的教授与华沙国际海报双年展主席,在他的第15届歌手会海报里,能看到他对爵士歌手会的全新诠释,他用象征着红色口唇的圆形路标表示来自世界各地爵士歌手的多元组合,以及此会对人生与艺术的“指示性”功能。唇形之中,可看到与其说是象征牙齿毋宁说是喻作钢琴键的双关创意,在蓝天白天的背景右上角是歌手抑或是观赏者的眼睛的特写,表现出两者的互动,达到平面设计画面与爵士音乐的通感之妙。
以速写笔触,夸张地给出张开大口的猫咪,是第21届海报给我们的第一印象。童话的、浪漫的创意手法,那半钩月芽既揭示具体的夜晚时间,又颇似观赏者的会意的笑靥。马杰维斯基不断求新求变,即使是同一题材爵士歌手会海报,给我们带来的是系列的平面经典。爵士鼓的激昂鼓点,大胆以点彩色调表现,是音乐与绘画艺术糅合的神来之笔。这是第20届海报在创意发想与构思创作中的原发过程与继发过程中的不同寻常的成功配合。
华得马·斯维尔兹是波兰杰出的平面设计师之一,他创作的爵士音乐海报,以酣畅淋漓的点彩笔触,表现爵士音乐的狂放,在歌手与观赏者之间互动;用绘画表现音乐,同时让音乐韵律流动于绘画之中,他善于捕捉爵士歌手的神韵,作品中充满了表现主义的艺术手法,他对各种颜色驾轻就熟;蜡笔,丙烯,彩色铅笔,水彩等设计工具应用自如。以至他的每幅平面作品均具有强烈的视觉传达功能。
斯维尔兹设计表演艺术的海报可谓得心应手,他设计的美国摇滚音乐家JIMI HENDRIX的海报,形象传神,非常富有个性,极好地传播了摇滚音乐的特色;笔法貌似这无章法的涂鸦,恰恰蕴藏着绘画哲理的极致;狂放生动的用笔,明艳刺激的色彩,烘托出摇滚音乐的张扬个性,反抗社会的独特文化背景。派特·莫多瑟涅克的《“小人物”摇滚歌手滚石乐队海报》运用黑白分明的手法,成功塑造的是滚石乐队“小人物”那铿锵有力的字符表现出鲜明的节奏,它感染着受众,让他们沉浸在摇滚音乐的狂热震撼之中,也自然会引发人们对摇滚时代的向往。
http://www.arting365.com/picture/advertisement/2005-04-16/1113586397d102314.html
点击 里面有相关海报图片
❿ 平面设计文字排版技巧
一、版式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版式。我们平时制作或看到的版式大部分都是由——中心型、中轴型、分割型、倾斜型、骨骼型、满版型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