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关于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作文
关于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作文
首先,巧用修辞手法添魅力。因为修辞是一项富于实效性的语言表达方式,用得好,可以达到化抽象为具体的效果。如一位同学在《关心》一文中是这样写地球的:“在远古时代,地球就像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子,绿荫如盖的大地,是她美丽的肌肤……”读这样的文章就像在欣赏一幅美丽的图画。
其次,善用名言警句。如果我们在写作时恰当地运用它,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画龙点睛之效。
选择具有时代精神的语言。如一些反映时代发展的词语——“克隆”、“基因”、“因特网”、“情商”等。如果在有些作文中运用这些语言,文章的时代感也会跃然纸上。
Ⅱ 请帮我找一些资料(包括文字图片)
才有十分啊!
建议你加到两百二十分钟内就有答案了!
不然恐怕没几个人甩你啊~~~~
Ⅲ 二年级作文收集资料图片实物文字的100字
在这21世纪,高科技正在发达的时期里,我们要学习很多的知识才能跟得社会的流。现在“文盲”的规定已经不仅仅是学好我们所要学习的知识,还要学好电脑。电脑领我走进了一片新的天地。
电脑的作用很大。们在工作中经常用到它,当然我们在学习中也有用大它的时候。我的英语不好,所以我经常都不知道怎么才能学好英语。我们学好了电脑应该,知道电脑可以搜索到我们想要的资料。我打开电脑输入了“怎样学好英语”,不一会儿就出来了许多有关学英语的文章。你看,不到一分钟就可以找到了,如果是去图书馆找的,那可有得找了。电脑帮助我学好了英语,也让我的学习有了一片新的天地!
电脑跨越全球,家和家之间可以进行流,可以学习对家有利的治理。与之间可以了解那里的风俗、文化,对一些事物的看法。中学生更要学习一些各的文化知识。各的电脑都是连着的。像我们可以进际聊天室,用英语来流,可以训练我的能力。我跟一位美女孩进行了文化流,让我知道他们的家很发达。他们的生活很富裕。我还知道了那里的风土,电脑让我到了许多朋友!
电脑是很先进的,也使我们感到新奇。在医学界,电脑的作用是很大的。医学,医生们用电脑来提们治病。一些需要非常精细的手术,但是现在不需要动手术,只需要一台电脑就可以了 ,就可以把病的病治好。还有许多科学家利用电脑完了许多重要的实验。就像“非典”,是科学家们利用电脑来分析得知非典的来原,提取了精,才让许多幸免于难。
许多科学家都是用到电脑的,有许多精确的数字都是利用电脑才可以得出来的。有一些发达的城市,学校课都不用到老师在面讲课了,因为他们都是用电脑课。这也是很有代表的呢!
Ⅳ 怎么把自己收集的资料文字和图片做成像手机上能看的
文字的话可以直接保存为txt文件,如果要插入图片的话在word中编辑,然后另存为时选择合适的文字编码,如unicode等,具体看手机软件支持什么格式了。
Ⅳ 我要搜集关于西沙群岛的图片文字资料了
西沙群岛,中国南海诸岛中的四大群岛之一,由宣德群岛、永乐群岛构成,同时也是我国南海陆地面积最多的群岛,共有22个岛屿,7个沙洲,另有10多个暗礁、暗滩。
西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西沙群岛中的珊瑚岛1956年起由南越西贡政权占领,1974年1月17日越军又占领了甘泉岛和金银岛。1974年1月19-20日的西沙之战,邓小平提出乘胜收复三岛而完成收回[1]。
西沙群岛中有人居住的岛礁有:①宣德群岛里的永兴岛-石岛、赵述岛;②永乐群岛里的晋卿岛、鸭公岛、银屿、羚羊礁有渔民常住,珊瑚岛、琛航岛、金银岛有驻军;其中东岛和中建岛有驻军。[2]
Ⅵ 收集有关化石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什么是化石?
通俗地说,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的过去的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是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都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质分解绐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至一些细微的内部构造)依然保留着;同样,那些生物生活时留下的痕迹也可以这样保留下来。我们把这些石化了的生物遗体、遗迹就称为化石。通过研究化石,科学家可以逐渐认识遥远的过去生物的形态、结构、类别,可以推测出亿万年来生物起源、演化、发展的过程,还可以恢复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各个阶段地球的生态环境。
http://bk..com/view/2180.htm
http://..com/question/42348882.html?fr=qrl
Ⅶ 搜集现代战争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继续在国际范围激烈争夺势力范围。英、法、俄等国结成了同盟,史称“协约国”;德国和奥匈帝国结成了另一个同盟,史称“同盟国”。
1914年7月,这两个国家集团之间爆发了战争,即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场战争一直打到1918年11月结束,历时4年多时间。这场战争的规模大,战争双方动员的总兵力超过7000万人,直接或间接被卷入战争的国家和地区有33个,人数达15亿,占当时世界人口总数的3/4。这场战争的战场大,战火从欧洲蔓延到亚洲和非洲。双方海军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以及地中海还开辟了诸多海战场。这场战争中军人伤亡约3750万人。双方直接用于战争的费用多达1863亿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已具有机械化战争的特点:战争力量生成与动员依赖国家强大的工业基础,许多大型军舰和潜艇用于海战,坦克在这次战争中首次亮相,飞机被用于作战保障。大工业的生产力已经在战争能量上充分反映出来。双方的战略和战役指挥都没有给后人留下深刻印象。双方军队在长时间的战略相持中大量消耗,有人曾用“绞肉机”形容当时攻防作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战败而告结束。但这次战争最大的获利者,不是英国和法国,而是美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历时6年。这场战争是德、日、意轴心国与中、苏、美、英等同盟国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进行的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战争。战争以反法西斯同盟国和世界人民的最终胜利而告终。
1937年7月,日本侵略中国,开启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端。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战争全面爆发。接着,轴心国军队横扫欧洲,兵临莫斯科城下。与此同时,在太平洋战场上,日本偷袭了珍珠港,将美国拖入战争。1942年11月前后,盟军在3个战场上先后进行的斯大林格勒会战、阿莱曼战役、瓜达尔卡纳尔岛争夺战,均取得胜利。战局从此转折。1944年后,同盟国转入战略进攻。盟军从东西两线快速推进,迫使德国于1945年5月8日宣布无条件投降。在太平洋战场上,为迫使日本投降,美国于1945年8月6日、9日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苏联也于9日出兵中国东北,歼灭了日本的关东军。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这场战争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全世界有5000多万人死于战争,直接军费开支11170亿美元,经济损失达4万亿美元。但在同时,社会主义力量得到进一步发展。民族解放运动壮大,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被打破……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现代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从军事上看,这场战争是一场非常典型的机械化战争,体现了非常明显的大工业特征:总体战理论得到充分运用,借助空中火力支援和依赖坦克集群高速大纵深突击的闪击战法充分展示,出现了登陆与抗登陆作战、潜艇战与反潜战、航母编队作战、战略轰炸与防空作战、空降与反空降作战等新的作战形式,首次使用雷达、导弹、原子弹等新式武器和技术,提出并完善了有关同盟战略、战略突袭、战争初期、诸军兵种协同、游击战等战略战役理论。这次战争创下许多世界之最。卷入战争的国家和地区80多个(其中参战国61个),人口约20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80%以上。在这次战争中,还进行了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的诺曼底登陆战役和海战史上规模最大的莱特湾海战。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建立人民民主政权而进行的一次伟大的革命战争。这场战争历时近4年,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807万余人,解放了除西藏及台、澎、金、马、西沙、南沙等少数岛屿以外的全部国土。
这场战争,是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国民党军队有美国支持,装备精良,是 “飞机加大炮”,而我军则是“小米加步枪”。我军坚持毛泽东军事思想,采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最终战胜了强大的敌人。在战略决战阶段,我军及时抓住决战时机,组织三大战役,并且着眼战争全局,统揽各战区的力量和作战进程,歼灭了国民党军的主力。在战略追击阶段,我百万雄师渡过长江,采取大迂回大包围的作战方针,迅速扫除了国民党军残余势力。在这场战争中,人民群众的力量得到了充分体现,人民战争理论得到了全面运用。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使占世界1/4的人民获得了新生,使一个强大的中国开始崛起,极大地改变当时世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力量对比。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在世界历史上翻开了新的一页。
抗美援朝战争
1950年6月25日,朝鲜爆发了全面内战。美国出于维护其世界霸权的目的,进行全面干涉。同时,美国悍然将战火烧到了中国境内,并派遣第7舰队入侵台湾海峡。为了保家卫国,并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邀请,我志愿军部队于10月19 日入朝参战,连续组织5次战役,将美韩军队击退,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南北地区。在1951年6月至1953年7月的两年多时间里,双方进入战略相持阶段。7月2 7日,美国政府终于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结束。
在这场战争中,中朝军队共歼敌约109万人,击退了敌人的侵略,稳定了东亚地区的战略格局。这是一场以劣胜优的战争。中朝军队以劣势装备迎击世界头号强敌,并迫使这个强敌第一次在没有胜利的协定书上签字。这是二战结束后的第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这场战争,使中国军队取得了现代战争的经验,加快了现代化的进程。
越南战争
50年代后期,美国为了推行其全球战略,粗暴干涉东南亚国家的内部事务。 1964年8月5日,美国借口其军舰在公海遭到攻击,出动飞机轰炸了越南北方港口,制造了北部湾事件。次年3月,美国直接派兵,全面介入越南战争。但是,美国并没有在战争中捞到好处,反而遭到越南军民更猛烈的反抗,损失了10多万人和 3300多架飞机。美国在越南战争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其国内反战情绪越发高涨。在这种情况下,1969年1月上台的美国总统尼克松推出战争“越南化”政策,宣布美军将逐步撤出越南。1975年,印度支那三国四方(越南南方、越南北方、柬埔寨、老挝)联合抗美统一战线统一了越南,解放了金边,建立了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取得了战争最后胜利。
这场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反侵略战争,也是一场典型的以弱胜强的战争。印度支那人民灵活运用以游击战为主的战法,使拥有优势装备的美军付出了伤亡36万人、损失8612架飞机和耗费2000多亿美元的代价。
中东战争
中东战争是指以色列同周边阿拉伯国家在1948年至1973年期间所发生的4次战争。
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于1948年5月15日。结果巴勒斯坦领土除加沙地区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外,均被以色列占领。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于1956年10月29日。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于1967年6月5日。以色列以埃及封锁亚喀巴湾为由向阿拉伯国家发起突然袭击。阿拉伯国家丧失了6.5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于1973年10月6日。埃及和叙利亚集中优势兵力,在炮兵、航空火力的掩护下,分别向西奈半岛(西线)、戈兰高地(北线)同时突然发起进攻。后来,以色列在美国紧急援助下,调集兵力,转入反攻,逐步夺取了战场主动权。最后,双方在国际社会的调停下签署了停战协定。
中东战争是现代化战争。战争双方使用了美国或苏联提供的先进武器装备,其中包括武装直升机、电视制导炸弹、“萨姆”型防空导弹等。战争双方展开了大规模电子对抗。双方飞机损失约60%、舰艇损失80%以上,大部分坦克为各种导弹所击毁。
中东战争爆发有着深刻的国际背景,从表面上看,中东战争是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拼杀,实际上却是两个超级大国的间接较量。
英阿马岛战争
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位于南美洲阿根廷东南。围绕该岛归属,英阿之间存在争议。两国于1982年4月2日爆发战争,历时74天。
马岛战争是二战以来最大的一次岛屿争夺战,英国派出特混舰队,远征万里,在马岛周围海空战场上与阿军展开激烈的封锁与反封锁作战。双方参战兵力10 余万人,参战各型舰船140余艘、各型飞机数百架。战争最后以英军两栖登陆、夺占马岛而告终。
这场战争展现了现代岛屿战争许多新特点,诸如:远洋奔袭,海、空、陆战协同,海上封锁与反封锁,岛屿登陆与抗登陆以及在海战、空战和陆战中广泛进行电子对抗等。这次战争,一改过去那种“大炮巨舰”近距对阵的传统战法,显露出新的海战模式。阿军使用“超级军旗”式战斗机在距英舰48公里处施放一枚 “飞鱼”导弹,击沉了英军最新式的“谢菲尔德”号导弹驱逐舰。
两伊战争
1980年至1988年,在两个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这就是伊拉克与伊朗之间进行的“两伊战争”。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出动上千辆坦克和大批飞机,兵分3路,向伊朗发起进攻。伊朗于1982年7月集中兵力发起“斋月”战役,将战争推向伊拉克境内,数年间攻占了伊拉克许多重镇和盛产石油地区。双方还使用导弹展开了“袭船战” 。这种作战方式,损害了一些大国的利益,引起国际社会干预。美、苏、法等国曾出动80多艘军舰在海湾为油轮护航。1988年上半年开始,战场形势又向有利于伊拉克的方向转化。伊拉克转守为攻,并又占领了伊朗的许多领土。8月20日,双方在联合国军事观察团监督下实现停火。
这场战争的结果,使双方付出了惨重代价。这场战争虽然在现代化程度上并不突出,但却反映出现代局部战争一些明显的“国际化”、“经济性”、“民族性”、“宗教性”等特征。
海湾战争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出兵占领科威特全境,引发震动世界的海湾战争。
1991年1月17日当地时间凌晨2时,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向伊军发动猛烈进攻。战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实施空中战役,代号为“沙漠风暴”。在历时38天时间里,多国部队出动飞机近10万架次,投弹9万多吨,发射各类导弹和精确制导炸弹数百枚,使伊军丧失了70%的作战能力。第二阶段是实施地面进攻,代号为“沙漠军刀”。多国部队成功组织了战役欺骗和战役机动,出其不意,仅用100个小时便收复科威特。萨达姆宣布接受停火条件。战争于2月28日结束。
这次战争初步展示了信息化战争的特点,出现了独立的空中战役、导弹精确打击、大规模信息压制等新的作战样式。尽管伊拉克拥有大量的飞机和坦克,但在综合实力和技术先进性方面,与多国部队存在巨大差距。战争双方并没有构成实质性的对抗,多国部队仅有400多人阵亡。
科索沃战争
1999年3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绕过联合国对南斯拉夫这个主权国家发动了空中突袭,挑起了科索沃战争。在这次战争中,北约共派遣1000多架飞机和40多艘舰艇,对南斯拉夫的军事目标乃至民用经济目标狂轰滥炸。北约共出动飞机3.6 万架次,投掷和发射了2.3万余枚炸弹和导弹,造成南斯拉夫1800多名平民丧生,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美元,超过了这个国家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遭受损失的总和。
科索沃战争,绝不是一场偶然和简单的地区冲突,而是由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精心策划的。美国利用强大的军事力量,推行北约东扩战略,保持其在巴尔干地区的“军事存在”。这场战争,是美国推行其“塑造、反应、准备”全球战略的前奏。
在科索沃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主要使用空中力量对南联盟实施打击。这表明,现代化的空中力量,能够成为一支有效的战略力量,直接地达成战略目的。空中打击,有利于发挥美国的军事优势,减少人员伤亡,并且给予美国在战略上很大的灵活性和主动性。按美国人的看法,空中打击,能够全面摧毁敌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种目标,迫使对方因无法承受巨大损失而屈服。今后,空中打击,很可能是美国发动战争的一个主要方式。
Ⅷ 收集资料,介绍一个国家的传统节日(文字,图片等资料)
绍一个国家的传统节日(文字
Ⅸ 我的文件资料全是图片形式现在需要将资料提取成文字资料怎么办
这种问题的解决方法虽然很多,但是有一种方法是很多人在用的,而且是仅需依靠一款非常简单的软件就可以完成。
(一)在浏览器中搜索“ocr文字识别软件”,找到捷速版本的这款软件之后下载到电脑中并进行安装。
(三)将图片添加到软件中后点击纸面解析,让软件对图片进行深度分析,之后再点击旁边的识别键,这个按键就是将图片转换成word文字的最后一步,转换成功后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文件进行保存为图片或者是word模式。
Ⅹ 搜集一些植物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根的作用
首先应该是固定作用,这个不用多说了吧。。。
其次就是吸收作用,这个也不用多说了吧。。。主要就是吸收水和无机盐,无机盐就是那些氮、磷、钾等营养素。。。
有些豆科植物的根上长有根瘤,其中的根瘤菌和植物是共生关系,根瘤菌能为植物提供额外的蛋白质,这也是黄豆等食物蛋白质含量特别高的原因。
根还有呼吸作用,不过绝大部分的植物呼吸作用主要是靠叶片完成,根的呼吸作用很微弱。。。有些植物的根只有固定作用而没有吸收作用,比如长在热带雨林树冠顶端的凤梨。
低等植物没有根,例如藻类和地衣。。
有些植物的根非常不明显,几乎看不到,例如空气凤梨。。。
说完根,说茎吧。。。
首先是支撑作用,这个不用解释吧。。。
然后就是传输作用,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通过茎中的导管传输到叶片,供叶片使用,叶片经过光合作用生产的有机物通过茎中的筛管传输到根,供根使用。。。
茎还有储存作用,就是储存水、无机盐、有机物以备不时之需。比如冬天的时候,很多植物的叶子掉了,光合作用停止了,这个时候植物就靠消耗茎中储存的有机物度过冬天。夏天有时候长时间的干旱,根吸收不到足够的水分,也要靠茎中储存的水来坚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