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奇组词,意思为神奇的
1.奇妙
[qí miào]
稀奇巧妙(多用来形容令人感兴趣的新奇事物):构思~。~世界。
2.奇迹
[qí jì]
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创造~。她的病居然~般地好起来了。
3.奇观
[qí guān]
指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今古~》。钱塘江的潮汐是一大~。
4.奇丽
[qí lì]
奇特而美丽:山河~。景色~。
5.奇葩
[qí pā]
奇特而美丽的花朵:~斗妍。这篇小说是近来文坛上出现的一朵~。
6.奇特
[qí tè]
跟寻常的不一样;奇怪而特别:装束~。在沙漠地区常常可以看到一些~的景象。
7.奇兵
[qí bīng]
出乎敌人意料而突然袭击的部队:出~以制胜。
8.奇遇
[qí yù]
意外的、奇特的相逢或遇合(多指好的事):深山~。他俩多年失去联系,想不到在会上见面,真是~!
9.奇文
[qí wén]
新奇的文章;奇特的文字(有时含贬义):~共欣赏。晦涩难解的~。
2. 世界上最神秘的蓝种人,生活在6000米的深山,为何被误认为是外星人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在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上,有着太多的秘密等着我们去探寻。自从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开始,人们便陆陆续续地增加对世界的认识。不过发生在世界上的一些奇特的现象,至今也让众多的科学家束手无策,等待人们去探寻和了解的事情还有很多。但是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相信一个个未解的谜题终将会给出最好的答案。
世界上奇妙的事情很多,有关人类的皮肤也有着明确的划分。我们大众所认知的皮肤类型,主要是黄皮肤、黑皮肤、白皮肤、棕色四种类型。但是除此之外还一种皮肤,那就是蓝色皮肤的人,是世界上罕见的“蓝种人”,他们为了躲避非议,竟然隐居在了海拔6千米的山上,百年才会露1次面。本文带领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罕见的“蓝种人”。
蓝种人
虽然发现有关真正颜色的蓝种人,但是在拉丁美洲的国家,有关蓝种肤色的人,却有着另外一种传说。那就是带有蓝色血液的人,原本就是欧洲的贵族。最主要的就是肤色的稀缺性,让他们的血统更加尊贵。俗话说,“物以稀为贵”,有着特殊颜色人,自然也有着特殊的意义。所以说有关蓝种人的传说,虽然有,但是并没有真凭实据,直到美国的医学专家发现了蓝种人。
3. 全球最神秘的大山,曾有大量史前生物聚集,如今为何却凋零凄惨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们不合理的开发资源破坏环境。这座大山叫做罗赖马山。他的地理位置非常的奇特,因为形状很特殊,坡面比较陡,像一个立着的正方形的桌子,而且很少有人能够爬上去,但是山的顶部非常的平坦,所以也被人们叫做圆桌山。
但是近些年来,由于人们发现了当地储存着大量的能源,人们开始开采并利用这些能源,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这就导致很多的生物不得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转移,导致变得凋零凄惨,但是他的景色仍然是非常美的,由于现在社会发展飞速,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很多人都会在假期的时候出行,外出旅游,如果你想要看一下大山的壮丽美景的话,可以选择罗赖马山,这里的景色还是非常的不错的。
4. 能代表深山老林的文字
连绵起伏的绿色林海,入目所及的是随风荡漾的苍翠碧波,侧耳所闻的是丁玲簌簌的自然之舞。
林山深处,动物野兽们在其中生活嬉闹或生死决逐
5. 湖南郴州深山发现神秘“怪泉”,当地第一奇闻,到底是怎么回事
因为水温不一样。近期,在湖南郴州的一个农村发现了一个非常有名并且奇特的泉眼,这个泉眼紧邻一个寺庙,寺庙常年是封锁着的,所以人际比较罕至。大家津津乐道的这个泉眼的奇特在于它左边是冷水,右边是热水。
在河南焦作太行山附近,还有领个紧邻的泉眼,流出的水味道以苦甜相差,可为奇观,在当地也是经常为老百姓所称叹。除此之外,在全国各地,还有像喊泉、珍珠泉、含羞泉等各式各样的奇特泉水。我们在感到奇特之余也不由得称赞大自然真是一个美妙的仙子。
6. 在贵州一岩壁上,分布着20多个怪异而神奇的古文字,其内容无人能解,真的是天书吗
在贵州关岭县龙爪村晒甲山的一岩壁上,分布着20多个怪异而神奇的古文字,其内容无人能解,人称“天书”,因刻有“天书”的岩壁呈红色,又被称为“红崖天书”。
众说纷纭,而为了能早日破译神秘的“红崖天书”,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曾悬赏100万元,至今无人拿到赏金。
7. 住在深山中的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它们是如何生活的
不语亭亭俨薄妆,画裙双凤郁金香。春天是赏花的最佳之季,阳春三月,公园里早已花团锦簇,如今疫情逐渐好转,也有不少游人出门踏春,即便戴着口罩,也不忍辜负这一番美景,今天小编就要为大家安利一个赏花好去处,不仅满园芬芳,还不要门票,杭州市民千万不可错过!
公园内除了郁金香含苞待放,还有数千株日本东京樱,灿若云霞,美不胜收。园内景点众多,如琵琶洲、翡翠园、玉鹭池等,将传统的园林设计与现代的美学工艺融为一体,营造出别具一格的美。不知道大家是否去过太子湾公园?可千万不要错过了!
8. 四川深山藏14字“天书对联” 难度过大近乎无解
安岳“天书对联”:正在消蚀的谜题
1
原文配图:佛洞寺“天书对联”上的文字颇似动物图案。 [保存到相册]
1
原文配图:安岳县石羊镇的“大般若洞”,洞顶正中刻有一个大圆圈,圈中勾刻了一正一反两个人字。当地老百姓中流传着“两个人字颠倒颠,认倒算是活神仙”的说法。 [保存到相册]
资阳市安岳县深藏绝版佛经,保护却遇风化、渗水等世界性难题,30余年过去,当初发现时的40余万字,现在清晰可辨的仅30余万字。12月19日,华西都市报对此进行报道后,安岳县81岁的老石刻专家唐承义向本报反映,该县深山还藏有一副“天书对联”,国内书画专家、日本学者等相继前来辨认,目前尚无人认出,因为风化等原因字迹模糊,“如果还没破解谜题,实物就消失了,实在是可惜。”
安岳县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安岳石刻“古、多、精、美”,10处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但风化、渗水、裂缝、危岩等是普遍问题,“希望能找到有效的办法,把这笔财富永久保留下去。”
谜题
1
14字“天书对联”常年裸露已毁一字
离安岳县城约60公里的合义乡纸厂村,该乡中心小学后山之上,树丛中隐藏着一块巨石,石头刻有门洞,上书“毗卢寺”三字,内约10平方米,供奉佛像。
“毗卢寺”建于明代,现改名为佛洞寺。洞门外阴刻着两副对联,一副为汉字,上联是“不在外不在内不在中间”,下联是“不是仙不是佛不是物”。另一副既不是汉字,也不是藏文和满文,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者前往辨认。
当地民间传说,在刻此对联之前,洞内两侧壁埋藏了两件宝贝,刻了两副不能辨认的对联,以示宝藏之处,后来其中一副已被聪明者释读显出汉字,因此宝贝被取走一件(洞内右侧壁有人工开凿的痕迹),另外一副至今无人能识,故还是原文,左侧宝贝也未被取走。
唐承义说,上世纪80年代,“天书对联”14个字全部清晰,他拍成了照片,邮寄给全国多位文字专家,回信多是“鸟兽文”“龙凤文”“绘文字”等,但无一人解出对联的真正含义。1985年,日本学者高岛秀实来此踏访,将此联拓片带回日本,请东京博物院东方课专家辨认,最终也只是答复“绘文字”三个字。
记者看到,该联上下联分别为7个字,每个字都像动物图画,有的像乌龟,有的像老鼠,当地人称为“耗儿字”,其中一个字已毁坏,剩下拳头大一个缺口。由于对联裸露在外,加上自然风化,剩下的13个字已略显模糊。
谜题
2
700年前石刻怪字龛窟渗水裂缝严重
说到安岳石刻怪字,当地人立即会提到位于安岳县城东南56公里石羊镇的华严洞。这里的摩崖造像刻于宋朝,主要是“华严洞”和“大般若洞”两大龛窟。两大龛窟的石刻造像上方均刻有一个大字。华严洞上方阴刻巨大的“唵”字,是佛教六字真言首字,但大般若洞上方的阴刻大字,至今无人识得。
这里的文管员于明强介绍,大般若洞为儒、释、道三教合一窟,洞顶部并排刻有直径2.2米的一正一反两个“人”字。当地人中流传着“两个人字颠倒颠,认到算是活神仙”。
唐承义说,该字约刻于700年前的南宋(公元1240年左右),“字外面罩着一个大圆圈,应该是代表宇宙,但两个颠倒的人字读什么就不知道了。”唐承义曾查过不少资料、典籍,均没找到恰当的读法和解释。“全国书画协会的专家、文字专家、佛学专家都来辨认过,都没有肯定的说法。”唐承义说,有专家认为是字,可能是“化”或者“印”,有专家主张是佛道合宗的印信和符号。
这一处遗迹同样面临渗水等“疑难杂症”。“特别是华严洞天顶渗水、裂缝严重。”于明强说,华严洞天顶原来是一块整石头,后来风化掉落,上世纪80年代采用钢筋水泥重新做天顶,但水泥天顶时间久了就会裂缝。
谜题
3
国内独有经目塔144部佛经名风蚀严重
尤为让人觉得可惜的,是一座位于安岳县城东55公里处的经目塔。该塔建于晚唐,因地处川渝古道要塞,北宋时期香火十分旺盛,塔高15米,分三层8面,每层有亮柱8根,每根亮柱分为8面,其中六面刻有佛经名,共144部佛经名。唐承义说,据他走访统计,修建如此高大且建造工艺如此特别的,国内仅此一塔。“它有塔心柱,以及四面环绕便于绕转礼拜的外廊,很符合早期佛塔的特点。”
该塔第一层檐下,有塔名“身舍利”。唐承义说,完整名称应为“真身舍利塔”,“没有火化,也说明这塔大有来头。”
记者看到,该塔并无遮风挡雨设施,第三层塔柱上的经名几乎风化完,只有第一层塔柱上的经名大部分清晰可辨,可以看到经名的“经”字写法多样。“缺乏日常保护,风化十分严重,尤其是背面文字脱落过半。”文管员周世夏说,现在已不能知晓144部经书全名,只有1957年曾有人前来拍过照。“估计只有他拍全了,但不知此人是谁。”
安岳如何破解文保难题?
石窟石刻保护专项试点
或将提供文保经验
针对石刻风化、渗水等问题,安岳县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缺资金、缺技术,保护工作很难有新的进展,“可惜安岳石刻也未纳入川渝地区石窟及石刻保护专项试点。”
今年5月,来自四川省文物局的消息显示,结合前期调查发现的文物不同病害特征,四川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元千佛崖和仁寿牛角寨被纳入“川渝地区石窟及石刻保护专项试点”:千佛崖将针对彩绘和窟檐保护进行科技攻关,牛角寨将启动生物病害等综合防治研究。
与安岳相近的眉山仁寿县,石刻造像所处环境与安岳相似。仁寿县文物局介绍,该县高家镇的牛角寨大佛已被纳入“川渝地区石窟及石刻保护专项试点”,预计五年内将进行全面的保护和治理,千年大佛将恢复它以往的“颜值”。
仁寿县文管所提供的资料显示,牛角寨试点的治理耗时约五年,将从生态系统调查开始,从根本上寻找病因,然后再进行治水,以避免在文物周边形成利于生物侵蚀的环境,最后才会开始除苔、解决风化等综合治理。
仁寿县文管所所长刘红凯说,目前我国文物保护行业,在生物方向的研究仍然非常薄弱,尤其是对潮湿地区生物防治的复杂与艰难性认识不足。“在这种环境下阻止生物生长,至今国内外都没有成熟的技术。这次研究不仅是牛角寨石窟保护所必需,也填补了潮湿环境下,石质文物生物病害治理研究的空白,将为川渝及全国文物保护工作提供支撑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