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鴕鳥!多少天長大
雌鳥2年,雄鳥3~4年
拓展:
鴕鳥分布在非洲的北部、中部和南非。棲息在開闊的熱帶稀樹草原和沙漠地帶。喜歡群句就,耐乾旱,可數月不飲水,耐熱力強。清晨或黃昏活動頻繁。性機警,平時速度達80km/小時,最快達140km/小時。
駝鳥也叫非洲駝鳥,是世界上現存的最大的鳥,壽命約20~30年,2歲性成熟。每年5~10月是美洲鴕鳥的產卵季節,在繁殖期,體重可達135千克,高可達2.5米。駝鳥是現今世界上一隻有兩只腳趾的動物,它的兩翼退化,不能飛,但奔跑迅速,一步可邁出8米.時速可達70公里,粗壯的腳能對付各種勁敵,甚至可致獅子、豹於死地。駝鳥生活在廣闊的非洲沙漠和草原上。它體健力壯,可能馱起重達150公斤的物品。由於駝鳥很溫順,當地非洲人馴養它們用來耕田,馱物,送信。甚至能讓鴕鳥放牧和供人坐騎。和駝鳥相近的另幾類鳥是美洲駝、鶴駝和鴯鶓。
鴕鳥產於非洲,是地球上最大的鳥類。它們的身高可達3米,體重可達150多公斤。由於身體太重,自然就無法飛翔,所以它們的翅膀便退化成裝飾品,兩腿卻進化得十分發達。在沙漠上它們一步可跨3-4米,奔跑時腳尖著地,姿態飄逸優美,時速可達60多公里呢!
鴕鳥以各種樹葉,雜草和小昆蟲為食物,你可以拿一根樹枝去喂它們,吃食時,它們顯得格外可愛而溫柔。
鴕鳥在每年的5、6月份繁殖,雄鴕鳥換上黑色的盛裝時刻保衛領地。競爭非常激烈,許多雄鴕鳥被淘汰下來,它們當年就失去了結婚和生子的資格。雌鳥們在同一個地點產卵,每隻鳥產2-4枚,一個巢中的卵可多達40-100枚,然後雄鳥挑選一隻責任心強的雌鳥共同擔當孵卵的重任。它們輪流孵卵,保護幼鳥。可是只有一半的卵可以孵化出來,而小鴕鳥中只有大約六分一能夠存活下來。
有時,鴕鳥會把頭埋在沙子里,而身子仍留在外面,有人認為這是它害怕敵人時愚蠢的表現。其實,那不過是鴕鳥利用沙子來「清洗」寄生蟲而已。別看鴕鳥溫馴,被它踢一腳可不是好玩的!所以千萬別面對面地站在它前面!
另外,鴕鳥適應性強,抗病力強,能耐45℃高溫,能御-40℃之寒。它以草和其他植物為食物。是利用牧草的最佳經濟動物。
一、飼養場地
(一)場地的選擇:
場地的選擇要符合防疫的要求,最好能遠離其他畜牧場,交通方便,水、電充足。最適宜的地方是沙質草地,地勢要平坦,不積水。
(二)分欄:
飼養場內 分欄,每人欄的面積約3~5畝。如養種鴕,每欄可放1~2個組合(每個組合為1公2母)。分欄材料可用鐵線網,但注意不能有剌,以防傷及鴕鳥,網的上端最好用塑膠管包妥。
(三)設置遮蔭棚:
每個欄應設置約20平方米的遮蔭棚,在棚下喂飼料以防雨淋。飼料盤、水盤可用軟質的鋁盤,或和洗凈的舊汽車輪胎割開來用。不宜建水泥槽,以防傷鳥腳。棚下可墊高50公分砂,方便種鳥產蛋。
(四)雛鳥飼養:
雛鳥的第一周,是最關鍵的,需要緦觀察,在開始2~3日,雛鳥消耗自身的蛋黃囊,不需食料。3日後,雛鳥常會開食和飲水、開食後最初三天,要經常檢查雛鳥,發現下痢,應立即進行治療。
雛鳥的開食很重要,要有細心、耐心,開始時一定要誘它採食,用指頭不斷拷打飼養盤和撥弄飼料,引它採食。第二天又這樣去做,直到4~6天,讓它自然取食為止。
雛鳥的飼料,可用雞顆粒料,最好顏色要鮮明(紅、黃、綠),每日飼三次,並加入適量維生素,也可用切碎的熟雞蛋和紅蘿卜。飲水也應加入維生素,並且要有顏色,這樣幼鳥會主動飲水。
第一個月是鴕鳥的關鍵時期,腿病可能出現,一旦渡過這個時期,便生長很好了。這個時期一定要注意防病,一發現有病,應即防治,或打預防針。另外,一月令鳥最愛吃異物,不要讓它吃太多,要注意欄內的清潔衛生。幼鳥也能忍受冷天氣,但是在第一個冬季,最好還是提供紅外線燈保溫。
(五)中、成鳥飼養:
一月之後,鴕鳥比較容易飼養,不需什麼特殊方法,主要是每次放料時,注意其食量是否正常,注意其排便是否正常,如果正常,就不需照料,如果不正常,就看其患了什麼病。因病施治。
鴕鳥食料
鴕鳥以食草和雞飼料為主。如果能在其不同的生長發育階段,喂入適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將會促進其生長和發育,提高產量,獲得最大的經濟收益。
(一)鴕鳥日糧營養量:
1日令~2月令(體重達10公斤):此為初生長階段,應使用精飼料為主,輔以少量粗飼料。
2月令~4月令(體重達35公斤):此階段逐步增加使用粗飼料,每公斤日糧含代謝能2868千卡,含20%平衡蛋白質,含賴氨酸1.05%。
4月令~6月令(體重達58公斤):此階段為中雛至育成期日糧,代謝能為2629千卡/公斤,蛋白質含量15.5%,賴氨酸含量0.78%。
6月令~10月令(體重達80公斤):此階段為育肥期日糧,代謝能為2125千卡/公斤,蛋白質含量12~14%,賴氨酸含量0.6%。
10月令~14月令(體重達110公斤):此階段為育肥期後階段日糧,可和高水平粒料,代謝能1792千卡/公斤,蛋白蛋質10~12%,賴氨酸0.42%。
14月令以上(體重110公斤以上):可和維持日糧,日糧代謝能為1553千卡/公斤,蛋白質10%左右,賴氨酸含量0.3%。
非繁殖期種鳥,亦可用維持日糧,以防止肥胖,產蛋期種鳥,可在維持日糧中喂入適量的骨粉和維生素、礦物質。
(二)精飼料配方:
(1)雛 鳥:玉 米 粉 48%
草 粉 27.5%
黃 豆 粉 20%
維生素、礦物質 4.5%
(2)中、成鳥:
玉 米 粉 40%
黃 豆 粉 30%
草 粉 25%
磷 酸 鈣 2.5%
飼用石灰 1.9%
維生素、礦物質 0.4%
鹽 0.3%
蛋氨酸 0.1%
(3)產 蛋 鳥:玉 米 粉 50%
草 粉 35%
骨 粉 7%
飼用石灰 6%
磷 酸 鈣 1.3%
食 鹽 0.3%
維生素、礦物質 0.4%
(三)每日喂料量:
(1)小鳥:0.1~0.3公斤精料,加少量切碎的新鮮紅蘿卜。
(2)中鳥:約0.5~1公斤精飼料加青菜或青草1~2公斤。
鴕鳥常見病及防治
(一)麴黴菌病:
病症:病鳥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氣喘、口流粘液,體溫升高,毛亂,離群懶動,並常伴發屙痢等症狀。
防治:1、不飼喂霉敗的飼料和不使用發霉的墊料。2、用1:3000的硫酸銅液,作為飲水,連和3~5天。3、用抗生素葯物肌注。
(二)白痢:
病症:病鳥不思食慾,排便白色糊狀,常有腥臭味,其精神萎頓,翅膀下垂,打瞌睡。
防治:1、發現病鳥立即隔離,即時消毒欄舍,即時治療。2、口服強力黴素:每公斤體重約0.05克,兌水比例1克葯品加水1公斤,灌服,每天一次,連用3~5天。3、口服土黴素片,每次3~10片,每日3次,連和3天。4、肌注605注射液,每公斤體重0.1亳升,每天一次。5、肌注硫酸慶大黴素,每次用量20~40萬單位,每天1次,連用3~5天。
(三)腳腿病:
症狀:病鳥喜卧懶動,行走不正常,嚴重時可有腳腿變形、彎曲、跛腳等現象。
防治:1、雛鳥欄舍要用粗布墊地防跌傷。稍大時也只限於水泥地面活動,水泥地面要粗糙、防滑。2、雛鳥要有足夠的鈣質食品,經常加入骨粉以及硒等微量元素。3、在飲水中加入多種維生素,按1克多維兌水1.5公斤的比例,用7天停7天,連續3個月。4、外傷嚴重的,可用抗生素類葯物注射治療。
(四)新城疫:
症狀:病鳥呼吸道感染,呼吸困難,常咳出帶血的粘液;眼腫脹,分泌物多;排便不正常,白色或黃綠色;有時可能出現一些神經症狀。
防治:1、新城疫的防制以疫苗免疫為主,1~2周令用LaSotaⅣ系或克隆30系滴眼滴鼻免疫,或肌注一次1系疫苗。2、減少應激,按不同生長時期所需營養調整飼料配方(蛋白質與能量比),在接種疫苗前後可在飼料中添加0.05%土黴素粉或適量的速補14以減少應激,增加免疫力。3、應用飲水免疫時,要事先停水2~4小時,稀釋疫苗的水質要好,水中應加入0.2%的脫脂奶粉作為疫苗的穩定劑。
⑵ 鴕鳥的介紹和特點是什麼
鴕鳥的介紹和特點是:
鴕鳥屬鴕形目鴕鳥科,其特點是長頸、長腿、體大、頭小。鴕鳥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種鳥類,成鳥身高可達2.5米,是世界上現存鳥類中唯一的二趾鳥類。
長相奇特,像蛇一樣細長的脖頸上支撐著一個很小的頭部,上面有一張短而扁平的、由數片角質鞘所組成的三角形的嘴。軀干粗短,胸骨扁平。
尾羽蓬鬆而下垂,每個尾椎骨都呈分離狀。腿很長,十分粗壯,有一部分裸露無羽。趾的下面有角質的肉墊,適於在沙地中行走或奔跑。
鴕鳥的適應生存的環境:
非洲鴕鳥主要棲息於荒漠、草原和灌叢等地帶,其中索馬里亞種有時進入濃密的荊棘灌叢中,在西南非洲甚至還見於陡峭的石質高原上。
鴕鳥的祖先生活在非洲的草原和荒漠中,那裡地域遼闊,動物品種甚多。天然的惡劣環境下,食物稀少難覓,為了生存溫飽,鴕鳥祖先必須努力與其他動物競爭。
在這樣的開闊地帶,它需要花費大量時間來尋找食物,時間就是生命,善於奔跑的鴕鳥更容易獲得食物存活下來。
漸漸地,一代代鴕鳥由大自然淘汰篩選下來,直到現在我們所見的這一代,已經成為了賽跑健將。鴕鳥的雙腿強壯,成為了主要的防衛武器,踹起對手來力度之大甚至可以致死。它僅有兩趾的爪子跑起來飛快,是世界上唯一隻有兩個腳趾的鳥類。
同時它的身材高大威猛,體重猛增,飛行這一技能因為難以派上用場慢慢地喪失了,翅膀已經退化。現在鴕鳥的翅膀只能用於輔助了,可以用來撲打示威,順風奔跑時張開翅膀藉助一下風力,有時候可以庇護幼鳥。
⑶ 請問大家有知道這是什麼動物嗎
鴯鶓
鴯鶓 [ér miáo](學名:Dromaius novaehollandiae):是鳥綱鴯鶓科唯一物種,體高150-185厘米,體重30-45千克,壽命10年。以擅長奔跑而著名,是大洋洲的特產,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鳥類,僅次於非洲鴕鳥,因此也被稱作澳洲鴕鳥。成年雌性比雄性大。鴯鶓形似非洲鴕鳥而較小,屬於平胸類,沒有龍骨,嘴短而扁,羽毛灰色、褐色或黑色,長而捲曲自頸部向身體的兩側覆蓋。翅膀退化,完全無法飛翔。翅膀比非洲鴕鳥和美洲鴕鳥的更加退化,足三趾,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鳥種之一。
棲息於澳洲森林和開闊地帶,吃樹葉和野果。鴯鶓終生配對。每窩產7-10枚暗綠色卵,卵長13厘米。在地面上築巢。雄鳥孵卵約60天。體上有條紋的幼雛出殼後很快就能跟著成鳥跑。特別的氣管結構在繁殖期可發出巨大的隆隆聲。鴯鶓是澳大利亞的國鳥。
中文學名
鴯鶓
拉丁學名
Dromaius novaehollandiae
別稱
澳洲鴕鳥
⑷ 鴕鳥的外貌是什麼樣
鴕鳥體長約為183-300厘米,身高240-280厘米,體重130-150千克,雌鳥稍小。長相很奇特,像蛇一樣細長的脖頸上支撐著一個很小的頭部,上面有一張短而扁平的、由數片角質鞘所組成的三角形的嘴,上嘴沾黃色,下嘴略呈粉紅色,還有兩只如同青蛙眼一樣的褐色大眼睛,炯炯有神。
軀干粗短,胸骨扁平,沒有龍骨突起,上面生有一對顯得與身體很不相稱的短翅膀,已經退化,沒有飛羽,不能飛翔。
尾羽蓬鬆而下垂,每個尾椎骨都呈分離狀。腿很長,十分粗壯,有一部分裸露無羽,呈粉紅色,腳也極為強大,趾的下面有角質的肉墊,富有彈性並能隔熱,適於在沙地中行走或奔跑。
(4)可愛的鴕鳥的圖片擴展閱讀
鴕鳥分布范圍:分布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包括安哥拉、波札那、布吉納法索、喀麥隆、中非共和國、查德、吉布地、埃及、厄利垂亞、衣索比亞、肯亞、
利比亞、馬里、茅利塔尼亞、莫三比克、納米比亞、尼日、奈及利亞、塞內加爾、索馬里、南非、南蘇丹、蘇丹、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烏干達、西撒哈拉、尚比亞、辛巴威。
地區滅絕:阿爾及利亞、巴林、伊拉克、以色列、約旦、科威特、摩洛哥、阿曼、巴勒斯坦領土被佔領、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突尼西亞、葉門。
⑸ 這是什麼動物
似為「鴯鶓」
鴯鶓【érmiáo】是鳥綱鴯鶓科唯一的物種,以擅長奔跑而著名,是澳洲地區的特產,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鳥類,體型僅次於非洲鴕鳥,因此也被稱作澳洲鴕鳥,也被稱作尤加利鳥,翅膀比非洲鴕鳥和美洲鴕鳥的更加退化,足三趾,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鳥種之一。
⑹ 鴕鳥是什麼樣子的它又是怎麼生活的
鴕鳥是非洲一種體形巨大、不會飛但奔跑得很快的鳥 ,特徵為脖子長而無毛、頭小、腳有二趾。是世界上存活著的最大的鳥。
現代鳥類中最大的鳥,高可達3米,頸長,頭小,脖子長裸,嘴扁平,翼短小,不能飛,腿長,腳有力,善於行走和奔跑。雌鳥灰褐色,雄鳥的翼和尾部有白色羽毛。生活在非洲的草原和沙漠地帶
⑺ 鴕鳥的介紹和特點是什麼
鴕鳥生活於非洲的沙漠草地和稀樹草原地帶,因其羽、皮及肉等都有很高的經濟價值,有生長快、繁殖力強、易飼養和抗病力強等優點,在許多國家被廣泛馴養。
鴕鳥的外觀特點鴕鳥長頸、長腿、體大、頭小,鴕鳥是世界上現有鳥類中唯一的兩趾鳥,其大趾能承受全身重量,奔跑速度極快,每小時可達60千米,並能持續奔跑10-20分鍾。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范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准(分布區域或波動范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分布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包括安哥拉、波札那、布吉納法索、喀麥隆、中非共和國、查德、吉布地、埃及、厄利垂亞、衣索比亞、肯亞、利比亞、馬里、茅利塔尼亞、莫三比克、納米比亞、尼日、奈及利亞、塞內加爾、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烏干達、西撒哈拉、尚比亞、辛巴威。
⑻ 鴕鳥的介紹和特點是什麼
鴕鳥的介紹和特點如下。
一、鴕鳥的介紹
鴕鳥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種鳥類,成鳥身高可達2.5米,雄鴕鳥體重可達150千克。像蛇一樣細長的脖頸上支撐著一個很小的頭部,上面有一張短而扁平的、由數片角質鞘所組成的三角形的嘴。
龍骨突不發達,不能飛行,也是世界上現存鳥類中唯一的二趾鳥類,在它雙腳的每個大腳趾上都長有長約7厘米的危險趾甲,後肢粗壯有力,適於奔走。
生活於非洲的沙漠草地和稀樹草原地帶,因其羽、皮及肉等都有很高的經濟價值,有生長快、繁殖力強、易飼養和抗病力強等優點,在許多國家被廣泛馴養。
二、鴕鳥的特點
鴕鳥的特點是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種鳥類,脖子細長,頭部較小,有一張短而扁平的、由數片角質鞘所組成的三角形的嘴,上嘴沾黃色,下嘴略呈粉紅色,眼睛為褐色的,眼睛較大,軀干粗短,胸骨扁平,沒有龍骨突起,後肢粗壯有力,非常適合奔走,雄鳥的體羽主要為黑色,雌鳥的體羽均呈灰褐色。
⑼ 為何鴕鳥見了人會突然跪下搖晃身體我在一個飼養鴕鳥的基地見到它們,我會餵食蘿卜給它們,它們吃的很
鴕鳥見了人會突然跪下搖晃身體是一種緊張害怕的表現,遇見陌生人所做出的行為;
鴕鳥身軀高大,脖子長,目光銳利,並且在群體覓食的時候,每隻鳥抬頭的間隔時間是不規則的,此起彼伏,因此總是有一些個體在抬頭張望,這樣就可以及時地發現敵害,並且通報其他動物迅速躲避。
它們在沙漠中奔跑的速度很快,每一步的距離可達3.5米,持續奔跑的速度為每小時50公里,能奔跑5分鍾以上,沖刺速度為每小時超過70公里以上,還能夠跨越5米多高的障礙。喜歡飲水和沐浴。
(9)可愛的鴕鳥的圖片擴展閱讀:
鴕鳥的飼養場地要選擇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地帶,10—15度的平坦坡地上圍欄飼養。不在交通要道,不靠近機場和鐵路邊。場地周圍,以鐵絲網欄相隔,有彈性,欄高約2米,可避免非洲鴕鳥受驚或急走時撞上圍欄受傷。
非洲鴕鳥的房舍應坐北向南,運動場在南面。房舍分育雛舍、中鳥舍和大鳥舍。房舍要求保溫、防雨、防風、防獸和通風良好。房舍前有相應所需的運動場。運動場呈長方形;有1/3為水泥地,其餘為沙地或草地。
中鳥舍和種鳥舍,做成能避風擋雨的遮蔭棚舍便可。運動場一定要足夠,保證每隻鳥的運動和生活。運動場與鳥舍相連呈長方形;種鳥運動場和遮雨棚舍至少寬30米,長50—80米,每組種非洲鴕鳥(1雄3雌)的飼養面積為1500平方米。運動場內鋪沙或草,不允許有積水的凹窪坑。圍欄外還要有足夠的綠茵地帶和青飼料種植地。
⑽ 廣西北海一隻鴕鳥在街頭狂奔,這只大鴕鳥到底是從何而來的
是被當地驛海路一位住戶家裡飼養的 兩只寵物鴕鳥之一趁著主人不注意,偷偷地跑出來的。
有網友說,在廣西北海西南大道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在公路上看到一隻狂奔的鴕鳥,他說平常只在電視里看過,沒什麼感覺,沒想到這傢伙這么大,目測至少兩米多高,網友打趣道這是怎麼回事呢?他是從哪兒來?又要到哪兒去呢?
廣西北海的一隻鴕鳥街頭狂奔是怎麼回事
我們大多數人都只是在電視或者動物園里看到過鴕鳥,有一位網友爆料說,在廣西北海西南大街看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意外事件,在公路上看到一隻狂奔的鴕鳥。
他說目測這只鴕鳥至少2米5高,真沒想到這傢伙竟然這么大,竟然是個龐然大物,疑似在北海西南大道跟汽車賽跑,一路上尾隨一輛白色的小車在路上狂奔,最終還把白色小車給逼停在路邊。
飼養大型的鳥類的人員一定要做好管理工作,防止類似的事情發生。以免對公眾安全造成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