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可愛圖片 > 精神病院版可愛圖片

精神病院版可愛圖片

發布時間:2022-11-18 07:18:01

⑴ 《大腕》精神病院經典台詞

馮小剛《大腕》多個爆笑變種版本

台詞原本

一定得選最好的黃金地段
雇法國設計師
建就得建最高檔次的公寓
電梯直接入戶
戶型最小也得四百平米
什麼寬頻呀,光纜呀,衛星呀
能給他接的全給他接上
樓上邊有花園兒,樓里邊有游泳池
樓子里站一個英國管家
戴假發,特紳士的那種
業主一進門兒,甭管有事兒沒事兒都得跟人家說
may i help you sir
一口地道的英國倫敦腔兒
倍兒有面子
社區里再建一所貴族學校,教材用哈佛的
一年光學費就得幾萬美金
再建一所美國診所兒,二十四小時候診
就是一個字兒——貴
看感冒就得花個萬八千的
周圍的鄰居不是開寶馬就是開賓士
你要是開一日本車呀
你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
你說這樣的公寓,一平米得賣多少錢
我覺得怎麼著也得兩千美金吧
兩千美金?!那是成本
四千美金起
你別嫌貴,還不打折
你得研究業主的購物心理
願意掏兩千美金買房的業主
根本不在乎再多掏兩千
什麼叫成功人士你知道嗎?
成功人士就是
買什麼東西都買最貴的,不買最好的
所以,我們做房地產的口號就是
不求最好,但求最貴

網路勾狼版

一定得起最吸引人的名字
跟著瓊瑤小說學
上站就上男人最多的聊天室
直接悄悄話招呼
動作指令背的倍熟
什麼//kiss、//love、//ai
能用全都給他用上
套出他信箱,再讓他QQ加你
QQ的頭像要選好
大眼睛,特純情那種
有事沒事都要說
你怎麼才來呀,我自己好無聊呀
還要叫加個親嘴符號:*
倍兒煽情
時不常跟他二人世界
要用耳麥聊天
一天光說「我想你了」就得幾十遍
再把照片發給他,朦朧藝術照那種
就是一個字兒——靚
光照片都讓他流口水好幾斤
別人都是明星照,寫真集
你要是弄個一寸免冠
你都不好意思跟人家說你有照片
你說這樣的美女,一天能勾多少人
「我覺得怎麼著也得三五十吧」
三五十?!那是為你殺妻滅子的,150起
你還別嫌多,還不算說「你好」的
你就得研究上網的男人的心理
願意上網找MM的主
要的就是找漂亮的
什麼叫沒事撐的你知道嗎?
沒事撐的就是同時找8個MM聊
都是找最美的,不是找最愛的
所以,我們上網勾狼的口號就是
不求最愛,但求最美

找老婆版

一定得選最有身份的
怎麼也得美國正經學校碩士畢業
找就找最漂亮最有身段兒的
在學校就是校花
身高最少也得1米70
什麼鋼琴呀,跳舞呀,卡拉OK呀
一般人能會的全會
還得特有脾氣
動不動就象訓三孫子一樣訓你一把
要找這么一主兒
你得早上5:00起床准備早餐,晚上還得早早回來做飯
做好飯就站樓門口
匝圍裙,特恭敬那種
等她一進門,甭管有事兒沒事兒都得跟人家說
may i help you dear
一口地道的英國倫敦腔兒
倍兒有面子
有事沒事的就出去玩
住總統套房
一年光住HOTEL就幾萬美金
老婆這排場那應酬的
一天二十四小時花錢
就是一個字兒——貴
光香水兒就得花個萬八千的
現在這行市你不這么著你被人瞧不起
周圍的鄰居不是泡影星就是彪歌星
你要是找一日本妞呀
你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
你說這樣的老婆,一天你得打多少錢
我覺得怎麼著也得兩千美金吧
兩千美金?!那是結婚十年後
四千美金起
你別嫌貴,還不打折
你得研究單身漢的擇偶心理
願意一天掏兩千美金供老婆的主兒
根本不在乎再多掏兩千
什麼叫犯賤你知道嗎?
就是找老婆時
都找最難養的 不找最好養的

泡妞版

一定得選最漂亮的女孩
特有氣質的那種
泡就泡最驕傲最矜持的女孩
情書直接送到她手中
字數最少也得比資本論多八九倍
什麼雀巢啊,德芙啊,夢特嬌啊
能送的都給她送過去
早上遞熱牛奶,晚上奉鮮橙汁
包里還藏著一支玫瑰
帶著水滴,倍兒精神的那種
每天堵著她
甭管她身邊有人沒人都得說
見君日短,思君日長
一口地道的巴黎流氓腔
倍兒動人
她的生日再開個燭光晚宴
酒水用外賣的
光小費就得給百八十塊
再作完全陶醉狀
二十四小時都跟著她
就是一個字兒——愛
眨個眼都得看她幾百回
來得人不是傍著馬子就是跨著小蜜
你要是帶個同學來你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
你說這樣的泡妞法
一年能泡多少個吧
我覺得怎麼也得六七個吧
六七個?!那是災年
起碼十二個
你別嫌多,還不撞車
你得研究咱們的素質程度
真正博愛的
根本不在乎一月換一個
什麼叫愛情殺手你知道嗎
愛情殺手就是
泡什麼妞都只泡最好的,不泡好泡的
所以我們泡妞的口號是
不求好泡,但泡最好

考研版

一定得報北大清華
找最熱門的系
考就考mm聽了拋媚眼的專業
工作乾脆甭打算找
每天復習時間最少也得二十四小時
什麼畢設呀,實習呀,gf呀
能糊弄的全給它糊弄過去
枕頭底下掖著張錦芯,馬桶邊上擺著任汝芬
手裡捏著根簽字筆
三塊錢,博實買的那種
但凡碰見能寫字的地方,有空就得練作文
There's no denying the fact that...
一口地道的朱太祺腔兒
倍兒有面子
包里再揣十沓筆記
一定得找出題老師講的
光復印費就得幾百
再訂一本專業課試題
打有狗那年就有的卷子都搜羅來
就是一個字兒——全
英語閱讀是重點
周圍的傻缺不是錯三個就是錯四個
你要是錯上五個呀
你都不好意思跟人家說你考研
你說這樣的准備,到頭你得考多少分?
我覺得怎麼著也得三百五吧?
三百五?!那是瞎忙活
四百分起
你還別嫌高,這才剛夠復試
你得研究如今的考研形勢
能逼著你考出三百五的專業
根本不在乎再多折騰你五十
什麼叫成功人士你知道嗎
成功人士就是不管答哪道題
都答最準的不答最對的
所以,我們考研的口號兒就是
不求最對,但求最准

考試版

一定得選書里最難的章節來授課
找最邊角的概念
找就找最喜歡逮人的老師
選課名單三天之內直接送到學校教務那裡
想退課,沒門
考試的時候什麼SSB,DSB-SC啊,PCM啊,2ASK啊
能考的全給他全出題
再請退休的老博導出幾道難題
考卷一下就要印四五十頁,而且是5號字
平時甭管學生們寫的完寫不完作業
你都得有事沒事留習題
「作業可以做——起來」
講課的時候,全用專業術語,倍兒讓助教們崇拜
再給學生們留幾道上機題
要地道的難題,不是研究生才能做的題目就不給他們作
光讓學生叫苦就得叫半天
人家別的老師,不是整本書考,就是考11章
你要是只考前10章,你都不好意思跟人家說你是教這門課的
你說這樣准備能逮幾個不過的
我說怎末著也的三四個吧
三四個?!那是保底,至少得有兩打
什麼叫有成就感的老師你知道嗎
就是聽說過他的學生
寧願學分不夠畢不了業,也不敢選他的課

(發帖時間:2002-11-03 19:14:53)

回復(11):月經版

一定要選MOP里最X的那個話題說
找到精華區里
找就找最X的那個
找就找誰都見過誰都笑過誰都不好意思再提的
選好之後起個大家都見過的題目
大不了害別人進小黑屋
帖子裡面什麼無聊寫什麼,什麼見得最多說什麼
什麼月經拉、起名拉全給他用上
再上上有年份的笑話、聯結
報上幾個成年成名的人物
加個醒目燈丟上一堆圈圈就等人家來上當
等人家回復不管是什麼一律都不刪
一臉正經的說看過得別說那個字
反正你有臉皮貼出來也別在乎人家說什麼
就是那個字……我是不能說
再等上那麼個三五天自己頂上個七八十次
你說這樣的帖子,回復能上多少
我說怎麼的也要有個三四百吧
三四百?!那是全國停電
至少也得上千
什麼叫出名的那個字MOP你知道嗎
就是全MOP都知道你的帖子
回復還是能輕松上百

⑵ 求一張QQ聊天背景隔離區那種,淡藍色跟淡黃色的,左邊寫精神病患者區 右邊寫精神病院院長區

⑶ 精神病院里,是怎樣的生活

「精神病人的病史是一本血淚史」,粟宗華老院長道出了精神病人的痛苦和掙扎。新中國成立之初精神病並無有效治療手段,多數為收容並被「關、押、捆、綁」,還有許多病人因為經濟、對精神病認識不足等原因被關鎖在家,無人看管,沒有治療,病人自生自滅。

如今,「關、押、捆、綁」的歷史早已遠去,但為了防止患者消極、沖動、逃跑,精神病院的大多數病房是與外界隔離的。在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精神科病房,護士指著對面的一棟小紅樓說,那是以前的病房,窗戶都是一根根柵欄圍起的鐵窗,患者就好像被關在病房裡的「囚徒」。這樣的一種氛圍,實際上並不適合患者康復。新的病房,窗戶就和其他辦公樓一樣,沒有柵欄,但為了安全起見,每扇窗都只能打開一點點。

精神科病房的醫護人員,面對的情況總是很復雜,患者可能隨時會有暴力傾向。有時候患者家屬會不理解,為什麼要把患者綁起來,甚至會和醫護人員產生沖突。但事實上,

用束縛帶約束病人,也是對病人的一種保護。因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發狂時,不但會傷害到他人,有時候也會自殘。當患者症狀減退後,自然會讓病人自由行動。

現在病房裡,患者都可以自由活動,這項護理是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在全國精神病院帶頭實行的。1984年,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組織部分病人去杭州旅遊,這是前所未有的;而從1985年開始,根據實際病情允許,病人可以戴手錶、聽自備的收音機、穿自己的衣服、帶毛線來病房裡編織等,而這些在精神科病房裡曾經是絕不允許的。

當然,對於精神科的護士們而言,也有一些工作中必須要注意的細節,特別重要的是要眼觀六路,不要產生視覺盲點。比如和患者說話時,最好背部靠牆。以防其他患者從背後經過時突然發病。走路時,盡量走在患者身後等等。

我們進入心境障礙病房時,正值中午發葯時間。患者在中間的大廳里排隊拿葯,秩序井然。吃完葯的患者,就坐在那看電視。粟幼嵩告訴記者,病房裡的生活特別有規律,每天早上六點起床,洗漱吃飯、吃葯,八點醫生就要查房。上午十一點之後發葯准備吃午飯,十二點一過,患者們就各自回病房休息。下午三點至四點半是會客時間,患者的親友也可以按時來探視,但需要經過醫護人員的檢查,以免帶入細長、尖銳物體等違禁物品。為防止病人逃跑,那扇通往外界的玻璃門始終上鎖,醫生和護士在病房裡穿行必須隨時注意鎖門。傍晚五點過後准備晚飯,晚上八點幾乎就都睡覺了。

這里的生活,也並非只是簡單重復吃葯、睡覺。在自由活動的時間里,患者也有很多康復活動,可以做運動、聽音樂、學畫畫等。還會接受一些腦病能方面的治療,每周兩次的集體心理治療也是一大特色。

不得不說,開放管理讓患者多了自由,但也讓醫護人員的護理難度增加了不少。粟幼嵩介紹,病房分為一級和二級。一級都是剛入院、病情比較嚴重的患者,護士需要24小時監控。如果幾天後症狀緩解了,就可以到二級病房和其他患者住在一起,偶發沖突都需要醫護人員及時發現、及時處理。

護理工作中,也會遇到患者偷偷把葯藏起來,或者假裝吃下去之後又去吐掉的情況。對此,醫生護士們也有應對方法。「通常遇到這種情況,就會把這個患者的葯磨成粉,然後看著他喝下去。如果遇到一些很極端的患者,那就只能用束縛帶約束住,強制吃葯了。」

粟幼嵩坦言,心境障礙患者中不配合吃葯的患者並不多,「患者只要有自知力,就會配合吃葯,因為他們也知道吃葯可以幫助他們恢復。只有喪失自知力的患者才會認為自己沒病,拒絕吃葯。不吃葯,病情就會有反復,出現言行異常,我們就能及時發現。」

⑷ 你進入過精神病醫院嗎神秘的精神病院給你什麼印象

我83年至95年,曾經在精神病院工作十餘年。剛剛進入精神病院工作的頭半年,總感覺會有患者在我背後突然發起暴擊攻擊,時時刻刻惴惴小心,如臨干谷。

半年後,這一感覺突然就沒了。而且我發現,精神病院是最安全的:精神病院里的患者及時服葯,很快就控制住幻覺、妄想、躁狂,就不再有攻擊性,而且你可以預判誰可能攻擊你!

而在精神病院外的路上,你無法判斷路人甲,還是路人乙是否有被害妄想、躁狂、反 社會 性人格,他們時時刻刻可能因為他們自己的情緒,或你的雖然是自然的,但是,他認為是危險的眼神兒,而攻擊你!

所以,出門在外避免激惹別人,而常懷感恩之心和敬畏之心,以避免招災惹禍,這很重要!

1.不存在人身自由,常設有兩道閘門封閉著,與外界聯系只有醫生帶話通知家屬;2.醫生對「病人」病情根本沒有實質性認知,且對混有其他疾病的病人管理嚴重疏忽,甚至有耽誤治療嫌疑。但檢查診斷機器判斷有用,尤其對物理性腦科損傷;3.伙食極差,營養嚴重不足。加之多數病人自控力低下,不懂得控制飲食。易造成營養不良的肥胖;4.病區日常文化 健康 活動太少太少,周末處於散養狀態。身心容易迅速退化,且半年以上長期病人已經跟不上 社會 發展的更新,尤其是高學歷病人,思維認知嚴重和 社會 生活脫節;但是,作為現代意義的精神科中心。目前條件已經是好過之前文明監獄數倍。尤其是住院護士的素質很關鍵,一個病區的好壞在於護士和護工如何對待病人,醫生的作用反而不大。因為,此種類疾病在學科上根本就沒有相應的硬性的科學證據。甚至儀器診斷證明也適用於普通正常人,很多人其實都有一定程度的腦損傷……只要年齡到一定歲數……還有電療不是治療而是懲戒手段,真的會產生後遺症的啊!尤其是生理自控力會變差。

進去過,因為學的心理學專業,算是進去協助做心理康復的,但是效果並不明顯,因為我們只是普通的心理咨詢師,只能在康復後期起到輔助作用,而這里需要的是有用葯資格的心理醫生。

其實在葯物的控制下,住在裡面的病人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狂躁,大多數時間還是很安靜的。

裡面和普通的醫院住院部差不多,每天有醫生查房,護士按時去輸液打針讓吃葯。護士要看著他們親自把葯吃下去,這里沒有家屬陪護,窗戶都有護欄,病房門都是不能從裡面反鎖的,包括病房裡面的廁所都不能從裡面反鎖。每層樓都設置的有門禁,規定了探視時間,有點兒像監獄,如果家屬要帶病人出去,得主治醫師同意,並在規定的時間回來。

不知道這樣說會不會審核不過。

在裡面,醫生倒還好,但是大多數護士是相當看不起病人的,甚至是厭惡。這里的病人有些因為長時間服用葯物,這種治療精神病的葯物副作用是很大的,病人會出現各種各樣生理上的問題。

精神病最重要的兩點就是出現幻覺和妄想,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瘋了」。是需要服用葯物的,而且這種病是慢性的,得長期服葯,有些嚴重的甚至得終身服葯,很多人其實忽略了,精神病算是精神殘疾,也屬於殘疾的一種,可以辦理殘疾證的。

我們整個 社會 ,談起精神病人,總是一副歧視或者遠離的表情,但是對於他們來說,痛苦程度不亞於任何一種生理上的肢體殘疾,不僅僅是 社會 支持系統的缺失,他們本身的精神痛苦程度就是正常人難以想像的,當然,他們沒有自知力,發病的時候,他們是不知道自己處於病理狀態的。

善待他們,也希望 社會 能夠慢慢接納這樣一群特殊的個體。

我在精神類病院工作時間很長,大家認為的神秘,可能我們習慣了一點也不覺得神秘。我就簡單的介紹一下醫院的情況,讓大家對精神病院有所了解。

我所就職的醫院,有門診部、住院部及各類相關治療的部門。一般不太重的失眠、抑鬱、焦慮各類輕微症狀只是開葯,系統的做物理治療、心理咨詢。但是比較重的症狀,一般都要住醫院。住院分為開放病區和封閉病區,開放病區都是意識比較清晰,沒有攻擊行為的患者,而且有家人陪伴。就像其他醫院住院是一樣的,不同的是外出要跟醫生請假。

封閉病區,症狀比較嚴重,同時不用家人陪伴。封閉病區的管理規則就多一些。才入住的病人一般15天以內是不能去探視的,而且每次探視都要提前預約。男女病區是分開的,入住患者只能穿拖鞋不能有鞋帶。手機、鑰匙、小刀、火機護士都會收起來統一保管,出院時返還。患者平時就在大廳活動,有電視、乒乓球、象棋、麻將和紙牌。病房裡也會出現小幫派幾個玩的好的,一塊打架。不過往往一動手都被護士阻攔下來。惡意違反醫院規定的或者躁狂的病人,就會被懲罰一下,把他單獨的捆綁在躺椅上,吃飯、喝水都由護士來照顧。護士在規定時間會要求監督患者去洗澡。再就是病區抽煙,煙是被管理起來的,抽煙的時間有規定會發給患者,到指定的地方抽。每天會放風出來活動或是集體做運動。

其實病區就像一個小 社會 ,在這里有共同愛好,趣味相同就能交朋友。有的人住的不想出院,但是有的人呆在裡面會很煩躁,一天都忍受不了。有的人出院了兩年多,回來開葯,還要專門跑到病房裡去看一看有沒有認識或者熟悉的人。也有一逃跑的案例,一個輔警很高大威猛,他在半夜對這些病人說:想出去的跟我一塊兒,然後幾腳就把門踢開了,幾個護士都瘦弱不是對手。他拿著衣服一晃一晃的出去,後面戰戰兢兢的跟了一排病人,但最後跑掉的也就一個輔敬。這是第二天給一個病人做咨詢時,給我聊了夜裡的場景。

其實精神類的患者,都很善良友好,做什麼事大家都會相互的幫忙,家裡送來好吃的,大家也會分享。除非病的意識不清晰不能自我管理。不要歧視他們,他們跟我們一樣,不幸的是他們生病了…

(所插圖片已徵求本人同意)

實習時參觀過一次,剛進去是兩個門禁,之後就跟普通病房差不多。只不過病房的保護措施比較好,走廊里不太嚴重的病人可以自由活動,醫生護士穿梭其中,偶爾還能看到膀大腰圓的護工,據說曾經是特種部隊的。他們的擒拿格鬥都用不上,醫院需要的只是他們的力量和抗擊打能力。

大多數精神病人都是安全的,因為吃葯之後「瘋子」都變了「傻子」,所以真正會攻擊他人的不太多。比較可憐的是那種輕度精神障礙患者,他們有些甚至不應該被定性為精神疾病。只不過家屬覺得沒辦法,就送到精神病院來了。如果是公立醫院可能還會檢查一下,私立醫院就沒這么嚴謹了,只要家屬同意,他們可以允許「病人」終身居住。

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精神科醫生了,國內大多數精神科醫生都是死腦瓜骨,他們除了開葯就是開葯,一點也不會用心理治療,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沒學過。他們不僅無知,還特別狂妄,很瞧不起心理咨詢師。可是他們一年到頭也沒治好幾個人啊,不知道是哪裡來的自信,就是認為只有吃葯才能治好病。

許多輕度精神障礙的患者,明明可以用心理治療的方法治癒,可是他們卻偏偏開葯。當初我不理解,後來我漸漸理解了,他們不給患者做心理治療的原因主要有三個:

1.不會。國內許多老精神科大夫並沒有系統地學過心理治療。他們的心態就是混退休,所以也不願意嘗試新鮮事物。再加上自己名氣地位都有了,平時患者也是排大隊,所以也就沒有額外的精力和意願去學習新技術了。

2.嫌累。心理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消耗治療師大量的心力,如果沒有等額的回報做支撐,大多數人都堅持不下來。而醫院心理治療的收費標准很低,給醫生的提成也很少。所以許多人不願意做心理治療,不如開葯省事兒。

3.怕擔責任。心理治療的療效不穩定,對有的人來說特別適用,對有的人來說可能就無效。如果治療師的水平不行,還有可能會加重患者的病情。為了避免遇到醫鬧,大多數人都採用了比較中庸比較保守的葯物治療。

其實精神病院與其說是一個治療場所,不如說是精神疾病患者生活的場所。大多數精神病患者都是治不好的,只不過把他們放到 社會 上,會造成自身及他人的危險。所以家屬不得不將自己的親人送到這里集中管理,有時大家可以把它看成帶治療的養老院。

更多心理學知識,歡迎關注一明心理。

臟亂差,家屬有錢的待遇好點,家裡窮的受活罪,被病友欺負的事常有,醫生服務態度差,吃的像豬食,還要家人送餐改善伙食。

當然進過。很恐怖。裡面的人半人半鬼的。進的次數多了,就不害怕了,覺得他們中不少人很單純、很可憐、很可氣,總之1 句話,很受刺激、很不好受、很無奈、很痛苦 。

精神病院一點也不可怕,一點也不神秘。都是人們自己唬自己。住在精神病醫院裡面的人都是可憐的人!天知道他們(她們)經歷了什麼,所以變成現在這樣。有精神病人的家庭里男女老少皆痛苦不堪,畢竟是自己血脈相連的親人!隨著 社會 發展,隨著時間推移,隨著人們知識不斷積累,現在對「抑鬱症——精神病」有了清楚的認識。精神病有什麼神秘,在裡面上班的工作人員辛辛苦苦、兢兢業業、勤勤懇懇,把自己的人生都貢獻給了醫療事業,貢獻給了精神病人士。祈禱天下所有的病痛都遠離我們的親人!像工作在精神病醫院的工作人員致敬。

進去過,曾經有一個月天天去那報到,我家東哥有雙向 情感 障礙,在那裡治療,每天都是我去送飯,探視,給他帶煙,帶水果,吃的。

其實裡面一點都不可怕,很多病人服葯後都很穩定,和正常人無異,有個別的有妄想症,和狂躁的一般在病情發作期都是被綁著的,醫院也是為了其他病人的安全考慮,所以在那裡整體就像老幹部病房,都是療養的,他們就像小孩子一樣,看到有家屬探視都扒著窗口,可憐巴巴的期盼著家人帶好吃的,有時候也會和孩子一樣伸手去要吃的,看上去單純無比,所以他們看起來並不可怕,反而很可憐。

在醫院里,他們伙食不咋地,有些病人家屬都放棄了,把他們扔在醫院讓自生自滅,這樣的病人是最可憐的,每次看到這些病人,我都會分給他們一些吃的,他們會感謝你,然後悄悄的坐在角落裡吃,你不知道他們在想什麼,如果他們病情有所緩解,我覺得他們一定會感到孤獨,傷心,難過的。

所以我們都不要歧視他們,他們真的是病了,腦子上的疾病很復雜,有家庭原因,有遺傳,有些是思想崩塌,精神崩潰,總之他們是病了,他們更需要我們去關心他們,愛護他們!

進過一次。給我的印象是和普通醫院沒什麼兩樣,都是治病的。

應該叫做心理治療中心,裡面有各種各樣的心理障礙患者,每層樓的門禁非常嚴,就像坐監牢一樣,每天下午四點過到五點過固定探視時間,病人要出去必須向主治醫生請假,而且要在規定時間內回來。

每層樓窗戶都有防護欄,廁所和病房的門都反鎖不了。

其他的就和普通醫院一樣,醫生和護士每天輪值,病人按時吃葯輸液,做心理治療,康復到一定程度就能出院了。

裡面的病人很多,不管男的女的,老的少的。

其實並不可怕,可能因為正常人多些。病人的情緒狀態都控制的比較好。

⑸ CREEPYPASTA第二期說明部分(上)-真正的精神病院

本文共3955字

預計閱讀時間為10分鍾

一、虛假的照片

在Creepypasta Wiki的官方網站中,第二期文章「 Administrator 」的旁邊有一張看似是這個 精神病院( insane asylum ) 的圖片,也就是我所放的第一張圖,如果不記得又懶得回看的看官,我又在下面放了一次:

沒錯,這張陰森的圖片讓不少人認為這就是文中所描述的坐落於南卡羅來納州的這家精神病院,可惜,這張圖片估計只是作者由於找不到真實醫院的圖片或者為了營造陰森感找來湊數的。而且很明顯為了凸顯這種陰森感,圖作者還p了不少,在網路上流傳的圖片里甚至還有p得更離譜的:

網傳該地圖片(圖源:Google)

這張照片里的真實建築實際上是位於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傑斐遜縣西南部( Southwestern Louisville/Jefferson County, Kentucky )的 韋弗利山療養院( The Waverly Hills Sanatorium ) 。看到了吧,不僅不是一個建築,連所在的州都不一樣,也沒有這么陰森森的,人家長這樣——

真實的該地照片(圖源:Google)

但是很可惜,雖然不是文中所說的精神病院的照片,但這所療養院自己也有著不太光亮的傳說故事。

療養院的歷史

先從這所療養院的歷史說起吧,韋弗利山療養院於1910年開業,最初是一家兩層樓高的醫院,可以容納40至50名肺結核患者。在20世紀初期,傑斐遜縣被肺結核病(「 白色瘟疫( the White Plague ) 」)的爆發所摧毀(有機會的話會出一個歷史怪談的欄目,可以的話Zach會詳細講一下這場災難。),當時路易斯維爾有很多肺結核病例,原因是俄亥俄河沿岸的濕地非常適合肺結核菌的生長與繁殖,為了控制疾病,政府必須建設一座新的醫院,首先開放了一個兩層的木質療養院,其中包括了一個行政樓(主樓)和兩個露天樓閣,每個樓閣內可以容納20名患者以幫助治療「早期病例( early cases )」。

直到1912年12月,這家治療晚期病人的醫院正式竣工,甚至有報告提出了每年增建一個新的建築以擴增病人的床位。直到1943年,由於抗生素葯物 鏈黴素( stretomycin ) 的出現,這家醫院對肺結核病人所提供的幫助也日益衰減,政府已經不再需要這么大的醫院了,其餘的病人也被送到路易斯維爾的 黑澤爾伍德療養院( Hazewood Sanatorium ) ,韋弗利山療養院於1961年6月最終關閉。

2003年的韋弗利山療養院(圖源:abandonedonline)

1962年,作為伍德黑文老年中心( Woodhaven Geriatric Center )的這所建築重新開放,定位是一家主要治療患有不同階段的痴呆和行動受限的老年患者以及嚴重智力障礙的療養院。然而這次的重新開放並沒有給這所建築帶來轉機, 嚴重的人手不足和過度擁擠甚至忽略病人等情況 迫使肯塔基州政府於1982年再次關閉了這所建築。

在往後的幾十年時間里,這所療養院還經歷了 監獄(計劃未完成)、公寓(資金問題)、建造世界最高的耶穌雕像(籌集資金不足,1997年12月計劃取消) 等等不同的「身份」。如今,這所古老的療養院現在歸私人投資者所有,他們向好奇的過夜遊客和來進行「鬼魂之旅」的客人開放了這座歷史悠久的建築,遊客可以通過參觀來了解這所建築的起源和歷史。目前政府也已經制定了將療養院改造成酒店和會議中心的計劃。

療養院的傳說

韋弗利山療養院是美國最為盛傳鬧鬼的地方之一,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人來到韋弗利來參觀這所鬧鬼建築,以了解它豐富的歷史過往或是來尋求與鬼的偶遇。韋弗利山歷史協會( The Waverly Hills Historical Society )只在每年的3月到8月通過預訂的方式來舉辦旅遊活動。

美國著名的鬼魂網站「American Haunting」上,也有一段以第一人稱敘述的自己前往「最鬧鬼的地方」——韋弗利山療養院的故事,其中前半部分的敘述和療養院的歷史幾乎一致,但是對於醫院里治療結核病患者的細節,這篇文章卻做出了很多不知真假的描述:

結核病的治療手段有時和疾病本身一樣痛苦,站在今天的標准來看,為了尋求治療方法而進行的部分實驗似乎很野蠻,但其他的則是現在通用的做法。病人的肺部被暴露在紫外線下,試圖阻止細菌的傳播。這是在 「陽光房( sun rooms )」 中完成的,無論什麼季節,使用人造光代替陽光,或是在屋頂及醫院的開放式門廊上。老照片上的病人躺在椅子上,呼吸著新鮮空氣,身上覆蓋著真實的積雪。

1910-1961年間結核病院的真實照片(圖源:courier-journal)

其他的治療方法就沒有這么愉快了——甚至血腥得多。通過手術將氣球植入肺部,然後充入空氣使其膨脹,不用說也知道,這樣的做法經常導致災難性的後果,類似的還有摘除病人胸部肌肉和肋骨,讓肺部進一步擴張以吸入更多的氧氣的手術。這種極度血腥的手術被視為「最後手段」,而大多數病人都無法從中活下來。那些在疾病和治療中倖存下來的病人從前門離開,而那些沒能活下來的,則只能通過「屍體滑槽」送往山上下的鐵軌,並被秘密放在等候的火車上,這樣做是為了不讓醫院里的病人看到有多少人無法挺過這場疾病。醫生們相信病人的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同樣重要。

1936年的韋弗利山療養院前身(圖源:Pinterest)

1962年,療養院重新開放,在這所建築被用作老年之家的年頭里,有許多關於虐待病人和不正規實驗的謠言故事。其中一些被證實是錯誤的,但另一些則不幸被證明是真實的。當時被認為非常有效的電擊療法被廣泛應用於治療各種疾病,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低預算導致了療養院條件惡劣、虐待病人等現象的出現,政府在1982年永久關閉了這所建築。

有趣的是,除了這部分說明,其他部分的描述和歷史上在療養院里真實發生的所有事都是一致的,這更讓人加深了對這一部分的可信度的肯定。關於韋弗利山療養院里鬧鬼的事實,美國自由撰稿人Anna Lindwasser在Ranker網站上發布了一篇名為「 韋弗利山的恐怖故事 」的文章,文中列舉了十項關於療養院的恐怖傳說,其中一些與前面所說American Haunting網站里的描述是一致的:

其一,部分肺結核治療手段極其殘忍。

其二,他們為死去的病人設置了 「屍體滑槽( Body Chute )」 。

其三,502房間是一個危險場所。(502房間似乎能給人帶來消極情緒,據稱一名護士長弔死在燈具上,另一名502房的護士跳樓自殺。)

其四,路易斯維爾捉鬼協會的成員曾在廢棄廚房裡聞到烤麵包的味道。

其五,旅客也曾多次看到鬼魂。(這源於Joey在 《真的鬼故事( True Ghost Tales )》 中所講述的經歷。)

其六,一個帶著鐐銬的流血老婦人鬼魂在醫院里出沒。(據稱雖然其大聲呼救,但外人一但接近她就會驚恐地尖叫著跑開。)

其七, 有一個叫Timmy的鬼小孩 。(相傳Timmy在六七歲時在醫院中死亡,靈魂卻還留在醫院里,遊客們常常帶球來玩,許多人聲稱看到球自己在移動,懷疑論者則反駁為地面不平或風吹使然。)

其八,整個地方都被一種叫「爬行者」的東西所縈繞。(爬行者在韋弗利山的地板與牆壁上爬行,被認為是惡魔的力量或人類靈魂。)

其九,旅行導游聲稱看到了雙面人。(雙面人是一種能夠模仿任何人或事物的鬼魂,除了眼球空洞幾乎和原體一模一樣)

其十,有人看到一個女鬼在角落裡偷窺。(相傳為502房間里上吊自殺的護士長。)

關於鬼小孩Timmy,2009年5月11日,一名YouTuber @Larry Edwards發布了一條自己前往韋弗利山療養院探險所記錄的疑似Timmy使球自己移動的視頻:(見公眾號)

在Reddit論壇上,用戶@u/Altered_Prophet在2020年8月14日也上傳了一張圖片,據稱這是他在最近參觀韋弗利山療養院時在一個空曠黑暗的走廊里拍下的照片,看著像一個坐在輪椅上的人:

左為原始圖像,右為高亮度圖像(圖源:Reddit)

總的來說呢,無論是鬼小孩Timmy還是這張輪椅上的人的照片,又或者是有關韋弗利山療養院所流傳的一切鬧鬼事件,不管他們的出現或者發生到底出於什麼原因,不管這些是真是假,韋弗利山療養院的歷史意義還是我們無法否認的,它的確在幾十年前的「白色瘟疫」期間為韋弗利的居民們的生存條件帶來了一絲轉機。

回看今天,韋弗利山療養院已經有了自營業的鬼屋遊玩項目供探險者們遊玩,也有了帶有自培訓導游的歷史游覽項目來帶領遊客們對這所傳奇建築進行游覽和講解,目前政府對這所建築的未來也有了較為明確的規劃。但無論最終韋弗利山療養院的去向如何,我相信它的故事不會輕易就停止傳誦。

韋弗利山療養院鬼屋遊玩項目的宣傳海報(圖源:Therealwaverlyhills)

最後做個小小的宣傳吧~韋弗利山療養院目前已經有了自己的官方網站,遊客們可以提前在網站上瀏覽療養院的地理位置、部分歷史故事和遊玩項目的具體時間安排,並可以提前買票和預定。如果有需要的、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在 掛梯子後進入「therealwaverlyhills.com」 來瀏覽所需要的信息。(韋弗利山打錢!!!)

那麼本期的說明的上半部分到這里就結束了,下一篇推文是說明的下半部分,包括了「Administrator」這篇文章所提及的精神病院的真實所在位置及其相關的傳說故事,敬請期待叭~

References

"Waverly Hills Sanatorium".  Wikipedia . 1 August, 2020.

"Waverly Hills Haunted House".  Therealwaverlyhills .

Anna Lindwasser."Scary Tales From The Haunted Waverly Hills Sanatorium".  Ranker . 24 December, 2019.

"WAVERLY HILLS SANATORIUM" .  American Haunting .

⑹ 我在精神病院學斬神在哪裡可以看

在番茄免費小說APP就可以看。《精神病院學斬神》全名《我在精神病院學斬神》作者:三九音域,於2022年3月在番茄免費小說APP獨家發布,小說和漫畫都可以在番茄免費小說APP中看。下面介紹具體操作方法供參考:

手機型號:小米8

操作系統:MIUI 12.5.6

軟體版本:Ver 5.4.5.32

1、首先在手機應用市場中下載安裝好番茄免費小說APP,然後點擊打開,如圖所示。

⑺ 《我在精神病院抗抑鬱》epub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我在精神病院抗抑鬱》左燈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i0FZyw3M5MrqnViG_OKdRw

提取碼: 1234

書名:我在精神病院抗抑鬱
作者名:左燈
豆瓣評分:7.4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9-1
內容介紹:
這本書是重度抑鬱症患者左燈對自己經歷過的抗抑鬱過程的全程直播。
2017年9月下旬,由於某些原因的觸動,左燈的抑鬱症被誘發。在經歷了病發、懷疑、確診、病重、自殺、送醫等一系列「精彩紛呈」的事件以後,左燈被送進精神病院,可謂踏上了「人生新征程」。
在這本書中,左燈記錄了自己在精神病院經歷的一切。通過她的文字,我們可以切膚體會到,抑鬱症患者的真實感受:抑鬱症是死神的唾液,它能溶解掉你所有的精力與希望,讓你在骯臟、黏稠的泥淖中淪為絕望感的囚奴。抑鬱發作真的是一件很妙的事情,在當下,中了1000萬元大獎都喚醒不了你對生活的熱愛。
如果說,求生是人的本能,那那一刻我的本能就是求死。「我要死!我要死!!我要死!!!」是我的大腦對我發出的*信號。
通過這本書,我們也得以對精神病院和精神病患者群體有更多了解:
精神病院並不可怕,相反的,我覺得世界上再也沒有這么可愛溫情的地方了。
可能很多人覺得,精神病人難以理喻甚至有點可怕,但我後來慢慢發現,在精神上有障礙的人,往往都是不願意傷害別人,而寧願選擇傷害自己的人,他們都是溫暖而善良的好人。
當全世界的惡意洶涌而來,這本書是一位抑鬱症患者所能給予我們的最大善意。
作者介紹:
左燈,90後,簡書簽約作者,4年新聞傳媒從業經驗,患抑鬱症後退化為無業遊民。目前是康復中的抑鬱症患者。

⑻ 精神病院裡面的人真的都有精神問題嗎

不一定,提到精神病,可能更多人覺得應該是住在精神病院,說話瘋瘋癲癲的那種,但是,你們有觀察過他們真實的內心嗎換句話來說,其實在精神病院里住的人, 可能都是正常人。到底為什麼會這么說呢,聽小編給大家娓娓道來。

她的家人告訴我其實一年前她都得病了,只是不明顯所以就正常去上學了,假期中突然嚴重了,沒辦法就送到醫院了。最後在我的強烈祈求下,她的家人帶我去看了她,懷著忐忑的心理到那裡,結果看到的還是以前那個活潑可愛的她,抓著我的手就聊了起來,和一起一樣完全看不出來是患的精神病。後來總是找她玩,慢慢的知道她是因為父母對她的期望太高,學習壓力太大了,有點精神分裂,偶爾會出現暴躁的情況。然後我就經常去探望她,始終也沒有見過她暴躁的一面。

經過我那麼長時間的觀察和了解,其實所謂的精神病人啦,抑鬱啦,狂躁啦,他們都不是壞人,他們其實還都是很善良的人,她們還是很正常的,有時覺得比我這個正常人看起來還正常,好像流行的看法是精神病人對社會是一個威脅,但是反觀周圍和我親身了解得出,其實所謂的精神病人,都只是偶爾會做出一些我們不能理解的事罷了。但是,拋開這些問題,住在精神病院里的人,可能都是正常人。

⑼ 大臉妹玩非主流自拍酷似外星人,阿衰火星文寫字被送進精神病院

小夥伴們可知道曾經風靡全國的非主流文化?那真是一段令人回味無窮的時期啊,出現了眾多妖魔鬼怪,誕生了許多稀奇古怪的事物。最令我記憶猶新的就是殺馬特發型,非主流自拍和火星文了,刷新了我的認知。

綜上,阿衰online漫畫中,大臉妹玩非主流自拍酷似外星人,阿衰火星文寫字被送進精神病院,從這件事中,我得出一個觀點,那就是學生的主流應該是好好學習,而不是整這些個沒用的非主流,阿衰和臉臉這次被帶跑偏了不是?

⑽ 真實的精神病院是什麼樣的

有開放式和封閉式病房兩種。部分評論和其他答案也有提到。多年前在某三甲醫院精神科住的是開放式病房。

每晚發葯,用透明的小杯子盛著。只有葯片,不知道名字,也不知道作用。醫生說:我要看著你吃掉才會走的。

第一次很乖,送來就溫馴地吃掉。吃完趴在床上看柯南的劇場版。

看到一半開始頭暈,意識不清。於是決定提前洗漱上床。在洗澡間幾度想暈倒,好容易才勉強支撐住,挪回病房。

第二天長了個心眼。看葯片上有英文刻印,偷偷記下。記得其中一個是stilnox。那時候智能手機還不太流行,遂發簡訊叫同學幫忙查這個單詞是什麼意思。

從此和醫生打商量,葯片改為睡前吃。

半夜樓上有人唱國歌。抑揚頓挫,感情充沛,非常准時。夜夜從未間斷。

有一天起突然再也不唱了。

同病房換過好幾個病人。最初是個農民姐姐,三十齣頭。看上去很正常。母親也很淳樸。

有一次我失控,哭了一下午。大概四五個小時,三個男人按不住。她拿了一卷紙過來,給我擦眼淚。

全新的一卷紙哦,被我用得乾乾凈凈。記得她很憨厚地笑著對我說,「別哭啦,你看一卷紙都被你用完了。」

後來我在某個回答里提到抑鬱症,有位網友留言說,她家在農村,家中親人亦有抑鬱症患者,比在城市所遭遇的困難更大。想來那對農民母女也是如此吧。

離開的時候:

離開醫院的時候,看門的大叔說:走吧,走的越遠越好,不要再來這里了,以後生活里如果遇見我們,也假裝不認識我們,別與我們搭話。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精神病院

閱讀全文

與精神病院版可愛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失戀美女短發圖片 瀏覽:753
手機怎麼製作長文圖片 瀏覽:861
Notepad如何引用圖片 瀏覽:980
辛苦的美文字圖片 瀏覽:298
女生專用的可愛頭像圖片 瀏覽:687
小推車簡筆畫圖片大全 瀏覽:145
信譽衣櫥品牌衣服圖片 瀏覽:771
感動圖片動漫 瀏覽:142
武漢統一標准衣服圖片 瀏覽:968
女孩可愛漂亮漫畫圖片 瀏覽:731
真人圖片女生一個人的 瀏覽:622
如何將長圖片列印到不同頁 瀏覽:622
閱讀積累手抄報圖片又簡單又漂亮 瀏覽:886
可愛寓意圖片 瀏覽:769
word中把圖片縮小並排 瀏覽:905
二次元簡約畫風圖女孩的圖片 瀏覽:287
關於追男生的圖片加字 瀏覽:342
男生復仇的圖片 瀏覽:611
女孩的噓噓圖片 瀏覽:845
燙發型圖片男2020流行 瀏覽: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