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十大名畫
十大名畫:
1、《沉睡的維納斯》
《沉睡的維納斯》(Sleeping Venus)是義大利文藝復興藝術大師喬爾喬內創作於1510年的一幅布面油畫,現藏於德國德累斯頓的歷代大師美術館。畫作顯示了希臘神話愛神維納斯赤裸沉睡的情景。喬爾喬內未完成該畫,後由提香完成景觀和天空。
2、《蒙娜麗莎》
《蒙娜麗莎》(Mona Lisa)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列奧納多·達·芬奇創作的油畫,現收藏於法國盧浮宮博物館。該畫作主要表現了女性的典雅和恬靜的典型形象,塑造了資本主義上升時期一位城市有產階級的婦女形象。《蒙娜麗莎》代表了文藝復興時期的美學方向;該作品折射出來的女性的深邃與高尚的思想品質,反映了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對於女性美的審美理念和審美追求。
3、《占卜者》
《占卜者》是法國畫家米開朗基羅·梅里西·達·卡拉瓦喬於1590年至1593年創作的一幅畫布油畫,現收藏於法國巴黎盧浮宮。該畫作描繪的是一個流浪的吉普賽女僕正在給一個貴族子弟看手相,貴族青年擺著稚嫩的架子,顯出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而吉普塞女僕露出一幅自尊的、真誠的表情,並沒有給人半點低下的感覺。在畫家的筆下,這兩個人物呈現出一種含蓄的對立狀態。
4、《抱著南瓜的小女孩》
世界名畫每一幅都給人靈動的夢幻,畫家傳遞給人們美的享受。在美好的大自然中,秋季的美,讓人淘醉,秋日,秋雨,秋風,秋景,秋葉,都是那麼美!繪畫是凝固的音樂。
5、《秋天的森林》
風與我共舞,雨滋我更美。新芽賦春光,葉稠遮酷陽,葉落曉秋韻,入泥冬滄桑。無言萬木昌,映綠碧水長。青山常伴裝,雨露與風霜。風卷葉離去,枝幹顯凄涼。待到春來時,傲發枝頭上。
6、《秋葉》
初秋的風,輕柔、涼爽、愜意,還時不時帶著一些冬季來臨之前的溫暖。秋風吹撫著發黃的葉片,帶著它搖搖擺擺,一直把應吹向那曾經給予它生命的地方,在那裡相聚,在那裡等待,等待重生。
7、《克里斯蒂娜的世界》
畫里的人物,活潑生動可愛,天趣存在的意境,具有畫外之音,真正具有能使人陶醉的韻味。
8、《靈魂詩,太陽光》
秋天的油畫,各有風格流派的詩意神境,但色彩總是以秋天之色為基調,並色彩豐富燦爛渾厚秀麗。在畫面中都有生活的內在生活情調的意境境界存在,並十分逼真。
9、《珍妮皇後和她的兒子》
唯美畫面,秋天,在畫家眼裡竟是這么生動,這么美;人在秋天裡更美!
10、《秋天的樹林》
冬天,我們永遠不要再見,讓人有一種對秋天的眷戀的感覺。秋天氣息季之韻,調色潤筆入畫中。畫家在畫中向人們展示了美好的大同世界!在畫家筆下,秋天是一個充滿生命氣息的金色世界。
❷ 黑色機車皮衣,該怎麼搭配才能有酷酷的機車女孩兒的感覺呢
黑色機車皮衣,大家可以選擇搭配黑色的緊身褲,小編本人覺得像這樣的衣服搭配緊身褲,也確實是能夠帶給人一種比較驚艷的感覺,而且緊身褲的穿搭也是能夠凸顯出大家的腿長的優勢。除了緊身褲,大家也可以穿上長筒靴,或者是穿上一雙馬丁靴,能夠給人一種非常酷炫的感覺,小編覺得這樣的女孩子的是非常受人的吸引,而且也是能夠讓人感覺到非常的帥氣。
其實小編在選擇一些衣服的時候會選擇一些顏色相近的衣服,因為覺得這種顏色相近的衣服肯定都是比較適合的。平時大家也可以選擇借鑒小編挑選衣服的這種方式,而像小編所放出來的這三張圖片,每一個女孩子的穿搭,小編都是比較喜歡的,大家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身材來選擇寬松的,或者是比較緊身的。
❸ 女性題材的古典寫實油畫給人們帶來的審美感受是什麼
《詩經》中有一首廣為人知的小詩:「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生動形象地表達出人們對美麗女子的喜歡、愛慕和追求。
比如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塑造了一位豐腴俊美善良平和高貴典雅的中年美女形象,讓人感受到微笑的魅力;喬爾喬內的《沉睡的維納斯》刻畫出維納斯女神富有韻律充滿活力的身體曲線美,讓人感受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柯內爾的《馬背上的葛黛瓦夫人》講述了一個女子舍小節取大義為百姓減免賦稅的動人故事,讓人感受到女子的堅定勇敢和愛心;安格爾的《泉》塑造了一位容貌姣好寧靜典雅純真無邪的少女形象,讓人感受到「崇高的單純和靜穆的偉大」;布格羅的《春天的來臨》刻畫了一位沉浸於愛情幸福中的美麗女子形象,讓人感受到愛情的力量;格維德的《雅典娜女神》被譽為是最美的女神形象,讓人感受到「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美是一種什麼樣的美……
等等,諸如此類的女性題材的油畫作品在古典寫實油畫中比比皆是,不勝枚舉。
女性題材的古典寫實油畫,不僅為男士們喜歡,女士們也同樣喜歡。人們從中得到了美的愉悅,產生了許許多多的共鳴。
男士們會發自內心的贊嘆:這些油畫中的女子真美!女士們會非常羨慕的感嘆:畫中的這些女子怎麼這么美呢?沒成家的小夥子會在心裡想:以後我要是能娶個跟這畫中的美女一樣的媳婦就好啦!未結婚的大姑娘會對著鏡子說:我要是能長成跟畫里的女子一樣多好!成年男士會重復那句:媳婦都是人家的好。半老徐娘會嗟嘆:歲月無情催人老。老人們會一遍又一遍地說:還是年輕好啊!年輕人真漂亮!
女性題材的古典寫實油畫作品給讀者帶來豐富的審美感受。人們從中更加感受到美的魅力,更加感受到人生的美好,更加懂得對美的愛護和珍惜!
❹ 有一幅油畫,我記得好像是個半裸的女人手持武器,背景是好多人跟著她向前沖。她是個女英雄
作品賞析
反映1830年革命的《自由引導人民》是德拉克羅瓦最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作品之一。畫家以奔放的熱情歌頌了這次工人、小資產階級和知識分子參加的革命運動。高舉三色旗的象徵自由神的婦女形象在這里突出地體現了浪漫主義特徵。她健康、有力、堅決、美麗而樸素,正領導著工人、知識分子的革命隊伍奮勇前進。強烈的光影所形成的戲劇性效果,與豐富而熾烈的色彩和充滿著動力的構圖形成了一種強烈、緊張、激昂的氣氛,使得這幅畫具有生動活躍的激動人心的力量。
本畫取材於1830年法國的七月革命事件。1830年7月26日,國王查理十世取消議會,巴黎市民紛紛起義。27至29日為推翻波旁王朝,與保皇黨展開了戰斗,並佔領了王宮,在歷史上稱為"光榮的三天"。在這次戰斗中,一位名叫克拉拉·萊辛的姑娘首先在街壘上舉起了象徵法蘭西共和制的三色旗;少年阿萊爾把這面旗幟插到巴黎聖母院旁的一座橋頭時,中彈倒下。畫家德拉克洛瓦目擊了這一悲壯激烈景象,又義憤填膺,決心為之畫一幅畫作為永久的紀念。
畫上展示的巷戰場面,是畫家在上百幅"七月革命"街壘戰的草圖的基礎上定稿的畫面。圖中那位在硝煙中一手高擎三色旗,一手提槍,奮勇當先,正在召喚群眾前進的青年姑娘,既是起義參加者的真實寫照,又是自由女神的象徵。她旁邊的少年鼓手正揮動著手槍,急速向前奔跑。另一邊頭戴高帽的大學生正意志堅定地注視著前方。他身後有兩個工人揮舞著尖刀,表情剛毅,顯示出憤怒的神色。在他們後面還有許多起義群眾。前景右側有兩名政府軍的士兵倒斃在地上,左側躺著一位為自由而獻身的起義者。一名受了重傷的青年工人正抬頭仰望自由女神的三色旗,期待著自由的來臨。他的上衣、露出來的一角襯衣和腰帶正好是三色旗的顏色。如果仔細觀賞,還可以隱約看到北塔樓上飄揚的一面共和國旗幟。
作品背景
這幅畫取材於1830年法國7月革命事件。1815年拿破崙下台後,逃亡國外的路易十八重返法國當國王,這就是「波旁王朝」的復辟,封建勢力重新猖獗。1830年7月,路易十八的繼承人查理十世企圖進一步限制人民的選舉權和出版自由,宣布解散議會。巴黎市民聞訊紛紛起義。他們拿起武器,走向街壘,為推翻這個復辟的波旁王朝浴血奮戰,最後佔領了王宮,查理十世逃亡英國。《自由引導人民》這幅畫所展示的硝煙彌漫的巷戰場面,正是表現了巴黎市民英勇戰斗的情景。引導他們前進的是一個「自由女神」的形象,她一手拿槍,一手高舉大革命時期的三色旗,成為畫面構圖的中心。緊跟她前後左右的是工人、市民、孩子、學生等。他們手持武器,踏著血跡和屍體奮勇前進。硝煙彌漫的背景中隱約出現巴黎聖母院教堂的輪廓。整幅畫氣勢磅礴,色彩與明暗對比強烈,結構緊湊,用筆奔放,充分展現了浪漫派繪畫的風格特點,具有強烈的感染力。自由引導人民與酷玩樂隊專輯、Google主頁的相關內容英國搖滾樂壇進入新世紀之後崛起的最受歡迎搖滾樂隊之一的Coldplay,在出道10年來第四張專輯《Vivalavida》的封面中,引用了德拉克羅瓦的這幅《自由引導人民》,並頗受好評。Google網站在離開中國市場前,曾有「我的個性主頁」版塊。其中有一個模版,就是有以《Vivalavida》為主題,《自由引導人民》做背景的。
❺ 騎馬少女油畫
這號人物叫作LadyGodiva
是民間熱愛的傳說人物
童謠詩歌或繪畫里里常可見引用
以下是網路資料
戈黛娃夫人(LadyGodiva,或稱Godgifu,約990年—1067年9月10日)是一名英格蘭盎格魯—薩克遜的貴族婦女,依據傳說,她為了爭取減免丈夫強加於市民們的重稅,裸體騎馬繞行考文垂的大街。
依據傳說,戈黛娃夫人是麥西亞伯爵利奧夫里克(Leofric,EarlofMercia)美麗的妻子。當時利奧夫里克對考文垂市民們強加重稅,戈黛娃夫人不斷的向丈夫求情希望減免稅收,但都被他頑固的拒絕了。最後,利奧夫里克對妻子不斷的求情感到厭煩,宣稱只要她能裸體騎馬繞行市內的街道,他便願意減免稅收。戈黛娃夫人果真照著他的話去做,向全市宣告命令所有人躲在屋內並拉下窗戶後,她赤身裸體、只披著一頭長發騎馬繞行街道。有一名裁縫師Tom違反了命令,在窗子上鑿了一個小洞偷窺,接著他的雙眼便瞎掉了,這個人後來成了英語偷窺狂(PeepingTom)一詞的由來。之後戈黛娃的丈夫遵守諾言,赦免了繁重的稅賦。
另一個最舊的故事版本,則是戈黛娃在如往常一般人潮眾多時繞行市場的街道,兩名騎馬的婦女(穿著衣服)伴隨著她。這個版本見於編年史家RogerofWendover(死於1236年)所記載的FloresHistoriarum一書里,他引述了較早的一些紀錄,但Roger本人所收集的軼聞通常不太可信。這個版本中有關偷窺者Tom的記載首次在17世紀出現。究竟這個故事中的戈黛娃夫人是稱為Godiva還是Godgifu(「giftofGod」上帝的禮物)在歷史上仍是未知數。
RogerofWendover對於戈黛娃夫人時代的婦女權力和權利可能並不了解,當時戈黛娃所屬的家族在英國是第二富有的—僅次於戈徳溫(Godwins)家族—同時末日審判書中也記載了她當時擁有統治考文垂的權利。她可能繼承了許多丈夫的土地,同時她也擁有自己的土地。許多學者還推測她同樣是個嚴酷的地主。
當時的習俗是,懺悔者要在公開的場合下穿著一種直筒連衣裙—類似現代的連身襯裙的無袖白色服裝,亦即在今天被稱為「內衣」的服裝。戈黛娃或許是為了懺悔她的嚴酷治理行徑,以懺悔者的身分繞行城鎮,使她的人民目擊他們所恐懼的女主人丟臉地穿著內衣。因此,學者們推測,戈黛娃的故事或許是經由民謠的流傳而轉變為浪漫化的版本了。
傳說中戈黛娃的一頭長發遮掩了她的身體避免被人看見,這也和偷窺者Tom的故事一樣起被視為是由後人所添加的內容。其他一些故事中的成分也和常見的神話及寓言類似:如對貴族的反抗、確切的承諾、嚴酷的統治環境、對貞潔的考驗。即使偷窺者Tom的故事是後人添加的,他的雙眼被刺瞎也證明了這個故事接近於褻瀆神秘將遭受懲罰的故事題材。
有些人也推測故事中戈黛娃夫人的「赤裸」,指的可能是她摘下了那些代表著上層階級的珠寶、徽記繞行街道。
不過,戈黛娃夫人這個人的確在11世紀初期存在,一些古老文件都有相關記載,如儲藏許可證、碎石許可證、和末日審判書,盡管對她名字的拼法有許多不同。在伊利(Ely)的歷代志(12世紀晚期寫成)中記載她原是一名寡婦,在1040年嫁給利奧夫里克,並在那幾年裡曾資助一間位於林肯郡(Lincolnshire)的修道院。在1043年她說服丈夫建造並資助一間在考文垂的本篤會修道院。在一張由她兄弟向本篤會修道院頒布的許可證上也發現她所留下的記號「」。她也是其他許多地區修道院的女施主。末日審判書也記載她是少數幾個在諾曼人征服英格蘭後仍能保有土地的盎格魯-薩克遜人,也是唯一一個被記載的女性地主。她大約在幾年後去世,被埋在一個大修道院的入口處。
戈黛娃夫人的傳說故事在1678年5月31日開始被考文垂列為紀念節日,直到1826年停止。在1848年至1887年間又再度復甦,直到現在都是考文垂市的紀念節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