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福娃原形、代表、顏色是什麼
福娃誕生經過6道關
2004年8月5日,北京奧運會吉祥物徵集工作正式啟動,到12月1日止,北京奧組委收到有效參賽作品662件。其中,中國內地作品611件;港澳台作品12件;國外作品39件。
2004年12月17日,10名中外專家組成的推薦評選委員會,決定熊貓、老虎、龍、孫悟空、撥浪鼓以及阿福6件作品被定為吉祥物的修改方向。從12月下旬開始,由韓美林執筆,最終完成了吉祥物方案的設計。此外,北京奧組委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北京一所小學和一所幼兒園進行測試。調查顯示,6件作品在兒童中具有很強的認知度。
2005年3月11日,由韓美林擔任組長的9名專家組成吉祥物修改創作小組。專家組一方面以熊貓、猴子、龍、老虎、撥浪鼓以及組合形象為基本創作方向。另一方面探索將中華文化與奧運精神結合的新思路。今年4月21日,評選委員會同意將修改後的此候選方案提交北京奧組委執委會審議。
今年4月29日,第53次執委會上,北京奧組委的執委們對吉祥物修改方案進行了審定,認為,「中國娃」(聖火、熊貓、魚、藏羚羊、龍)的理念具有中國特色。考慮到龍的形象不同國家理解上存在分歧,建議用鳥的形象代替。
五一期間,韓美林對「中國娃」方案進行了進一步的修改完善,提出了以北京傳統風箏「京燕」造型代替「龍」造型的修改方案,至此,北京奧運會吉祥物形象定位基本完成。
今年,6月9日,北京奧組委第54次執委會一致審議通過了修改後的吉祥物方案。8月18日,吉祥物設計方案通過國際奧委會審核。10月底,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的國內、國際法律注冊保護工作完成。11月11日,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倒計時1000天的日子裡,面向全球正式發布吉祥物。吉祥物由五個分別以「魚、熊貓、奧運聖火、藏羚羊、京燕」為創意,被親切地叫做「貝貝、晶晶、歡歡、迎迎,妮妮」的「中國福娃」組成。它們以「北京歡迎您」的諧音命名,將北京的祝福帶給世界。
曾經走投無路
由於連日來一直在為吉祥物的最後出爐做修改,韓美林說自己累得站著都能睡著覺,眼睛都快「糊成一團」了,但他的聲音還是很爽朗洪亮,聽起來他的精神很好。結果公布了,韓美林可以暢暢快快跟媒體傾吐他在這個過程中的「趣事」了。
以民間玩具撥浪鼓為原形的作品之所以成為熱門,是因為評委會認為,撥浪鼓將打破以往吉祥物只具備形象不具備聲音的歷史,觀眾可以拿著撥浪鼓吉祥物進入比賽現場,營造良好的比賽氣氛。「撥浪鼓的修改可把我給難壞了,這個形象很難與運動有關聯啊?另外它頭上有兩根小辮子,很容易打到人臉上,這也是不方便的一點,還有自己打自己臉的嫌疑。所以這個圖案設計很困難,我簡直感覺走投無路了。僅撥浪鼓實物就在全國收集了200多個。6個設計方案的設計圖就畫了幾千張。」
談及對吉祥物的修改,韓美林說有一個明確的宗旨:要涵蓋中國文化,要意蘊56個民族,13億人口,數千年文化傳統,更要體現21世紀構建和諧社會的文化特色,總之要體現一個字:愛。
從一到五實現突破
「當時專家們深深感到,任何一個單一的形象都難以承載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國地域的遼闊以及群眾對百年奧運的熱愛。」這時候,一幅以中國古代陶瓷文化為背景的5個形象組合的設計方案,給了韓美林為首的專家組新的靈感。中國「五行」所代表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哲學理念,以及現代奧運會五環的標志、五大洲共同盛會等主題一下子找到了結合點。
2005年3月22日,五個一組的吉祥物創作思路初定下來,中國「福娃」有了雛形。同時,中國的大頭娃娃又給了他很大的啟發,「五個吉祥物都可以戴帽子,突出整體形象。這樣五個娃娃就出來了,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
韓美林說,那天早晨他洗了一次冷水澡,吃了兩遍速效救心丸來平息興奮的心情。五個福娃設計出來之後,我們參考了大量體育圖文資料,給每個福娃設計適合的運動項目。大熊貓適合舉重,藏羚羊適合奔跑,魚適合游泳等等,但是集體出現的時候各自的動作太呆板比較難看。經過反復比較,我們還是在藏羚羊的身上找到了靈感。最終設計出來的藏羚羊是以奔跑的姿態出現,那麼整體呈現就好了。創作中最關鍵的其實就是細節。
為工作,全家總動員
為了這次吉祥物的設計,韓美林還犯了兩次心臟病,不過好在經過緊急手術治療後又能重新創作了。而韓美林更是全家總動員來參與工作,「妻子在中國影協金雞百花獎的大型活動部工作,為了我她也放下了手頭所有的工作,成了我們幾個設計者的保姆,給我們煮麵燉湯,送水果、送糕點,全家人都成了我們的後勤保障員。」
「那有報酬嗎?」,韓美林笑著說,「我還主動為設計工作付出了40多萬元。奧組委將獎勵1元錢作為精神鼓勵(呵呵一笑)。」但作為創作修改小組的組長,韓美林對於最終的方案還是有遺憾的,「最大的遺憾就是沒能把中國偉大的書法藝術展現在吉祥物上。我們做過上千種嘗試,效果都不理想。也曾經嘗試過在福娃的衣服上用書法,結果也不好,最後還是忍痛割愛。」
五個吉祥物,就像他的五個孩子,「它們五個我都喜歡。它們都有著不同的含義,代表著從古至今的中國的歷史,所以沒有偏愛。說起來,京燕的顏色配合奧運五環中的綠色,讓我們設計組費了一番苦心,要說起來就是京燕的顏色有些遜色了。不過整體效果還是很不錯的。」
60名小評委提前發PASS卡
為了解公眾對奧運吉祥物的接受程度,今年4月,北京奧組委曾委託北京幸福時光幼兒園園長陳寧在兒童中做過一次調查。幸福時光幼兒園大班的30個孩子與育才學校30名小學三年級學生成為「小評委」,首次看到了吉祥物的形象。
「孩子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陳寧說,奧組委設計了一組調查問卷,問題主要圍繞「你看到的是什麼圖案」、「你覺得這些圖案代表什麼」等。給孩子們做問卷之前,老師沒有給他們做任何提示,所有答案都是孩子們第一感覺得來的。
測試發現,孩子們的回答比較統一,能准確表達出五個吉祥物所代表的形象。「幼兒園的孩子說,這五個吉祥物是一家人,代表著熱情、歡樂。小學的孩子看到熊貓和藏羚羊的形象後則說,這些代表了中國。
2. 福娃各自的形象特徵和象徵意義
貝貝象徵繁榮、晶晶象徵歡樂、歡歡象徵激情、迎迎象徵健康、妮妮象徵好運。,形象為魚、熊貓、奧運聖火、藏羚羊、京燕,名字是貝貝、晶晶、歡歡、迎迎、妮妮,
貝貝的頭部紋飾使用了中國新石器時代的魚紋圖案。貝貝傳遞的祝福是繁榮。她是一條小鯉魚。在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中,「魚」和「水」的圖案是繁榮與收獲的象徵,人們用「鯉魚跳龍門」寓意事業有成和夢想的實現,「魚」還有吉慶有餘、年年有餘的蘊涵。
晶晶的靈感來源:我國瀕危珍稀動物:熊貓。晶晶是一隻憨態可掬的大熊貓,無論走到哪裡都會帶給人們歡樂。作為中國國寶,大熊貓深得世界人民的喜愛,他代表奧林匹克五環中黑色的一環。
歡歡是中國傳統火紋圖案、敦煌壁畫中的火焰紋樣。歡歡是福娃中的大哥哥。他是一個火娃娃,象徵奧林匹克聖火。歡歡是運動激情的化身,他將激情散播世界,傳遞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
迎迎形象是我國特有的珍稀動物藏羚羊。迎迎是一隻機敏靈活、馳騁如飛的藏羚羊,他來自中國遼闊的西部大地,將健康美好的祝福傳向世界。迎迎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保護動物藏羚羊,是綠色奧運的展現。迎迎身手敏捷,是田徑好手,他也代表奧林匹克五環中黃色的一環。
妮妮形象是北京的傳統沙燕風箏,北京雨燕。妮妮是一隻展翅飛翔的燕子,其造型創意來自北京傳統的沙燕風箏。「燕」還代表燕京。天真無邪、歡快矯捷的妮妮將在體操比賽中閃亮登場,她代表奧林匹克五環中綠色的一環。
(2)中國風福娃女孩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北京時間2005年11月11日晚8時,北京2008年奧運會吉祥物在工人體育館正式公布,形象為魚、熊貓、奧運聖火、藏羚羊、京燕,名字是貝貝、晶晶、歡歡、迎迎、妮妮,即北京歡迎你。
突出了延展使用上的個性化。吉祥物由兩部分組成,頭飾和身體,是一個完整的形象,但是頭飾部分完全可以拿下來,單獨開發生產。每一個大人、每一個小孩都可以把自己喜歡的「帽子」戴在頭上,把自己裝扮成吉祥物。這種應用是過去沒有的,人與吉祥物的互動性增強。
北京奧運吉祥物選擇五個福娃,既可與奧運會標志五環相呼應之外,又符合中國人口眾多、歷史悠久、文化豐富的國情。與此同時,也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數字文化密切相關,諸如五行、五福臨門、五方保護神、五湖四海等。
3. 2008年北京奧運會福娃圖片
北京2008年第29屆奧運會吉祥物—福娃
北京2008年第29屆奧運會吉祥物—福娃
福娃是北京2008年第29屆奧運會吉祥物,其色彩與靈感來源於奧林匹克五環、來源於中國遼闊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們喜愛的動物形象。福娃向世界各地的孩子們傳遞友誼、和平、積極進取的精神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願望。
>>點擊進入「福娃打雲彩」游戲
福娃是五個可愛的親密小夥伴,他們的造型融入了魚、大熊貓、藏羚羊、燕子以及奧林匹克聖火的形象。
每個娃娃都有一個琅琅上口的名字:「貝貝」、「晶晶」、「歡歡」、「迎迎」和「妮妮」,在中國,疊音名字是對孩子表達喜愛的一種傳統方式。當把五個娃娃的名字連在一起,你會讀出北京對世界的盛情邀請「北京歡迎您」。
>>點擊了解更多奧林匹克標志
福娃代表了夢想以及中國人民的渴望。他們的原型和頭飾蘊含著其與海洋、森林、聖火、大地和天空的聯系,其形象設計應用了中國傳統藝術的表現方式,展現了中國的燦爛文化。
將祝福帶往世界各個角落
很久以來,中國就有通過符號傳遞祝福的傳統。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的每個娃娃都代表著一個美好的祝願:繁榮、歡樂、激情、健康與好運。娃娃們帶著北京的盛情,將祝福帶往世界各個角落,邀請各國人民共聚北京,歡慶2008奧運盛典。
福娃貝貝
點擊了解:福娃貝貝--靈感來源
貝貝傳遞的祝福是繁榮。在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中, 「魚」 和 「水」 的圖案是繁榮與收獲的象徵,人們用「鯉魚跳龍門」寓意事業有成和夢想的實現,「魚」還有吉慶有餘、年年有餘的蘊涵。
貝貝的頭部紋飾使用了中國新石器時代的魚紋圖案。貝貝溫柔純潔,是水上運動的高手,和奧林匹克五環中的藍環相互輝映。
福娃晶晶
點擊了解:福娃晶晶--靈感來源
晶晶是一隻憨態可掬的大熊貓,無論走到哪裡都會帶給人們歡樂。作為中國國寶,大熊貓深得世界人民的喜愛。
晶晶來自廣袤的森林,象徵著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他的頭部紋飾源自宋瓷上的蓮花瓣造型。晶晶憨厚樂觀,充滿力量,代表奧林匹克五環中黑色的一環。
福娃歡歡
點擊了解:福娃歡歡--靈感來源
歡歡是福娃中的大哥哥。他是一個火娃娃,象徵奧林匹克聖火。歡歡是運動激情的化身,他將激情散播世界,傳遞 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歡歡所到之處,洋溢著北京2008對世界的熱情。
歡歡的頭部紋飾源自敦煌壁畫中火焰的紋樣。他性格外向奔放,熟稔各項球類運動,代表奧林匹克五環中紅色的一環。
福娃迎迎
點擊了解:福娃迎迎--靈感來源
迎迎是一隻機敏靈活、馳騁如飛的藏羚羊,他來自中國遼闊的西部大地,將健康的美好祝福傳向世界。迎迎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保護動物藏羚羊,是綠色奧運的展現。
迎迎的頭部紋飾融入了青藏高原和新疆等西部地區的裝飾風格。他身手敏捷,是田徑好手,代表奧林匹克五環中黃色的一環。
福娃妮妮
點擊了解:福娃妮妮--靈感來源
妮妮來自天空,是一隻展翅飛翔的燕子,其造型創意來自北京傳統的沙燕風箏。「燕」還代表燕京(古代北京的稱謂)。妮妮把春天和喜悅帶給人們,飛過之處播撒「祝您好運」的美好祝福。
天真無邪、歡快矯捷的妮妮將在體操比賽中閃亮登場,她代表奧林匹克五環中綠色的一環。
4. 奧運福娃的圖片形象以及名字
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由五個擬人化的娃娃形象組成,統稱「福娃」,分別叫「貝貝」、「晶晶」、「歡歡」、「迎迎」和「妮妮」。五個名字的讀音組成諧音「北京歡迎您」。
福娃貝貝
福娃妮妮妮妮的靈感來源:北京的傳統:沙燕風箏,北京雨燕
妮妮來自天空,是一隻展翅飛翔的燕子,其造型創意來自北京傳統的沙燕風箏。「燕」還代表燕京(古代北京的稱謂)。她把春天和喜悅帶給人們,飛過之處播撒「祝您好運」的美好祝福。
5. 福娃的名字和圖片
福娃的名字和圖片具體如下:
一、貝貝
貝貝的靈感來源:中國年畫—年年有餘、中國傳統魚紋樣、水浪紋樣。貝貝傳遞的祝福是繁榮。在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中,「魚」和「水」的圖案是繁榮與收獲的象徵,人們用「鯉魚跳龍門」寓意事業有成和夢想的實現,「魚」還有吉慶有餘、年年有餘的蘊涵。
二、晶晶
晶晶的靈感來源:我國瀕危珍稀動物:熊貓。晶晶是一隻憨態可掬的大熊貓,無論走到哪裡都會帶給人們歡樂。
三、歡歡
歡歡的靈感來源:中國傳統火紋圖案、敦煌壁畫中的火焰紋樣。歡歡是福娃中的大哥哥。他是一個火娃娃,象徵奧林匹克聖火。歡歡所到之處,洋溢著北京2008對世界的熱情。它代表奧林匹克五環中紅色的一環。
四、迎迎
迎迎的靈感來源:我國特有的珍稀動物藏羚羊。迎迎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保護動物藏羚羊,是綠色奧運的展現。
五、妮妮
妮妮的靈感來源:北京的傳統沙燕風箏,北京雨燕。「燕」還代表燕京(古代北京的稱謂)。天真無邪、歡快矯捷的妮妮在體操比賽中閃亮登場,她代表奧林匹克五環中綠色的一環。
(5)中國風福娃女孩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福娃的特點:
1、北京奧運會的吉祥物體現了北京奧運會「綠色奧運、人文奧運、科技奧運」的籌辦理念和奧林匹克精神,傳遞了人類社會和平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的理想和追求。
2、吉祥物具有濃郁的中國特色。吉祥物大量使用了豐富的中國文化元素,多方位展示了中國文化的多樣性,福娃與中國傳統文化結合的天衣無縫,五福娃五種顏色正好是中國的五行金木水火土,一生二儀,二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萬物,五福娃團結正好象徵世界人民大團結。
3、吉祥物具有廣泛的代表性。
6. 福娃妮妮的外形
北京雨燕:
種類包括:高山雨燕(Apus melba)、普通雨燕(A. apus)、黑雨燕(Cypseloides niger)、煙囪雨燕(Chaetura pelagica)、爪哇金絲燕(Collocalia fuciphagus)、非洲棕雨燕(Cypsiurus parvus)、燕尾雨燕屬(Panyptila)、白喉針尾雨燕(Hirundapus caudacutus)、白喉雨燕(Aeronautes saxatalis)等。
分布:世界性分布,高緯度地區和某些島嶼除外。
棲息地:空中覓食的種類很少棲息。
體型:體長10-30厘米;體重9-150克。
體羽:大部分種類為暗淡的黑色或褐色,不少帶有醒目的白色或淺色斑紋。
鳴聲:尖銳刺耳。
巢:築於岩石上、縫隙中或洞穴內,多種巢材用唾液粘合(Cypseloides屬、Streptoprocne屬和Hirundapus屬的種類除外)。
卵:窩卵數1-6枚;白色;重1-10克。孵化期為17-28天,雛鳥留巢期34-115天。
飲食:飛蟲和其他空中的節肢動物。
保護狀況:關島金絲燕(Aerodramus bartschi)為瀕危種,另有3種金絲燕以及暗背雨燕(Apus acuticauda)和斯氏雨燕(Schoutedenapus schoutedeni)為易危種。
雨燕科的俗名為「swift」,這恰如其分地體現了這種鳥最為人熟悉的一面――不停息地在空中快速盤旋、飛翔,幾乎從不落到地面或植被上。而雨燕屬的學名「Apus」也同樣形象,這一希臘語的意思為「沒有腳的鳥」。此外,雨燕目以前的名字為「Machrochires」,意思是「翅膀發達的鳥」(指前翅)。雨燕的突出特徵是腿很短、翅特別長。一些候鳥種類在繁殖季節的身影使雨燕成為溫帶地區夏季的一個典型標志。雨燕的身影和聲音對都市居民而言都不陌生。有些種類,如歐洲的普通雨燕,經常將巢築於大城市的建築物上或建築物內。使用這些人工巢址對雨燕來說司空見慣,但並不是它們唯一的選擇。雖然在英國幾乎沒有記錄表明這種常見的鳥在「天然」巢址繁殖,但在歐洲其他地方的原始森林,如在波蘭保留下來的原始森林(尤其是比亞洛威查森林),雨燕的巢被發現築於高處的斷樹枝洞里及腐朽的老樹樹干中。
形態特徵
雨燕的翅膀上有十枚長的初級飛羽和一組短的次級飛羽。狹長的鐮刀形翅膀決定了它們的飛行模式,使之可以快速地扇翅飛行,而更重要的是讓它們在滑翔時可以節省大量的能量。這種翅膀構造或許也可以用來解釋雨燕相對較為緩慢的飛行代謝以及較低的胸-體重比,因為這樣的翅膀不需要特別強大的胸肌。因基本生活在空中,雨燕不習慣飛落到地面。事實上,翼長與腿長的高比例決定了它們很難從地面起飛。
但盡管如此,雨燕小巧的足其實力量驚人,它們鋒利的爪能夠很好地抓持在垂直面上(接觸過雨燕的人會深有體會)。其他的適應性特徵還包括血液中的血紅蛋白含量很高,使它們在低氧條件下(即高空中)能夠優化氧的輸送。此外,這種飛行專家的喙很短,力量相對較弱,但張嘴很大,使雨燕可以在飛行中輕松地捕捉飛蟲。
人們見到的雨燕幾乎總是在飛翔,並且似乎飛得很快。其實,它們在覓食時為了看清獵物並在飛行中捕獲,不會飛得過快,否則會增加捕食的難度。但在炫耀時,雨燕確實會飛得非常快,而且常常利用風向來迅速地掠過地面(即使它們那時的飛行速度並不突出)。
目前已證實普通雨燕經常在空中過夜。人們通過從飛機和滑翔機上觀察以及用雷達定期跟蹤,發現這些鳥在夜晚原本該找個巢棲息的時候卻長時間逗留在空中。它們很可能除了繁殖就根本不回陸地,這意味著一些幼鳥從某個夏末開始會飛後直至兩年後的夏天才首次著陸在某個潛在的巢址上,這期間它們需要不間斷飛行 500,000公里!
大部分雨燕的著色相當暗淡,少數種類的體羽在短期內呈現藍色、綠色或紫色的彩色光澤。在營巢地,普通雨燕的個體相互之間通過鳴聲(尖叫聲)而非依靠視覺來辨認,原因很可能是巢址環境太暗的緣故。許多雨燕的尾為叉尾。而針尾型雨燕的尾羽羽干長於羽片從而形成一排「針刺」,這種堅硬的尾羽在雨燕附於垂直表面時可起支撐作用。如煙囪雨燕的名字便是因它們習慣在高高的工業煙囪內繁殖、棲息而得來――這無疑是一種近代才出現的棲息地。
所有雨燕都專食昆蟲和蜘蛛,並主要在空中捕獲。人們通過分析它們的胃內成份、排泄物、回吐物、咀嚼物來研究它們的飲食,結果發現,雨燕最主要的獵物是膜翅目的蜜蜂、黃蜂和螞蟻、雙翅目的蒼蠅、半翅目的臭蟲和鞘翅目的甲蟲。
分布模式
由於雨燕依靠捕食飛蟲為生,因此它們必須在氣溫能夠保持足夠數量的昆蟲在空中飛行的地區過冬(見專題《在嚴寒中生存》)。於是,當它們在溫帶的分布區天氣轉冷時,大部分種類都紛紛向南撤退。如普通雨燕從英國遷徙至東非過冬,煙囪雨燕從加拿大飛往亞馬遜河上游流域,白喉針尾雨燕從中國和日本前往澳大利亞越冬。這樣的長途遷徙對雨燕而言不在話下。在所有陸地鳥類中,雨燕在空中是最游刃有餘的;它們即使不遷徙,每天覓食都會飛上數百公里。在實驗中,處於繁殖期的高山雨燕成功地在三天內飛越1,620公里返回營巢地;而另一隻剛剛會飛的普通雨燕幼鳥同樣在三天內從英國飛抵西班牙的馬德里。
繁殖生物學
人們對部分溫帶候鳥種類進行了詳細研究,結果發現這些雨燕壽命頗長,對繁殖地和配偶都很忠誠。由於即使在它們經常繁殖的地區,空中食物大量存在的時間也只有12-14周,故雨燕的繁殖不得不速戰速決。如普通雨燕於5月初來到英國開始繁殖,7月底便離開。通常雄鳥先行抵達,占據巢址;如今它們的巢址幾乎均在屋頂上。雨燕會銜來一些巢材,在日後產卵的地方用唾液粘合起來築起巢。雛鳥出生的前幾天由親鳥輪流餵食,親鳥給它們帶來的是「食團」,為存儲在親鳥喉部的昆蟲咀嚼物,最重1.7克,可包含一千多隻昆蟲和蜘蛛。在晴好的天氣,親鳥每隔半小時左右餵食一次,一天可喂給雛鳥30-40克食物。在這種理想條件下,雛鳥最短的留巢期約為五周;而倘若天氣變惡劣,則可延長至八周。群體繁殖會使數十對普通雨燕在同一個屋頂營巢,或更為常見的,在相鄰的建築物上繁殖。普通雨燕的雛鳥在出生後第一年很少返回繁殖地,並且直至第三年或第四年才開始繁殖。未成年的普通雨燕會在仲夏炫耀時形成大的群體,不斷發出陣陣尖叫聲,並常常極為興奮地飛到有鳥繁殖的巢址上空,給那些鳥造成很大的干擾。
除了普通雨燕,約有70個雨燕種類包括一些金絲燕種類在亞洲廣大地區的洞穴內群體營巢,數量可達數十萬只。其中有些種類完全用唾液將巢築於洞頂或洞壁,這些巢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因為它們就是山珍海味「燕窩湯」的來源。收集這些燕窩是一件很危險的事,往往要藉助搖來晃去的繩索和梯子爬到一百米高的地方。鑒於燕窩的價值,大量的雨燕巢被摘取――每年有超過350萬個燕窩從馬來群島的婆羅洲出口至中國。同時,這樣大規模的繁殖群迅速堆積起大量的鳥糞,人們從洞底掘出這些排泄物來用作肥料。
在繁殖期的築巢階段,即便是那些只用唾液來粘合其他巢材的種類,它們的唾液腺也會增大許多。而將細樹枝巢粘於垂直穴壁上的煙囪雨燕,其唾液腺竟會擴大 12倍。和其他用細樹枝築巢的種類一樣,這種鳥也在飛行中從樹上折斷樹枝。其他巢材如羽毛、種籽、草、禾桿等,則是被風吹來而集之。而在二戰期間,用以干擾敵方雷對的金屬碎箔片從飛機上飄下來後也被雨燕用來築巢。
巢的形狀和築巢的方式,往往具體的種類各不相同。如舊大陸的棕雨燕種類(Cypsiurus屬)僅見於有圓葉蒲葵生長的地方。它們的巢沿著蒲葵葉內面的垂直葉脈用羽毛和纖維築起,下端有一巢緣,它們平時就棲於上面,孵卵時則垂直貼於巢――兩枚卵緊緊地夾於巢中。
而新大陸的棕雨燕種類(Tachornis屬)將巢築於從棕櫚樹冠上垂下來的植被裡面。它們的袋形巢粘於樹葉上,鳥沿著葉側面進入巢中,卵產於裡面低位外側面的杯形結構中。另有兩個新大陸種類,即兩種燕尾雨燕,也築非常復雜的巢――形成一個長達70厘米的管狀結構,從某個岩面上垂直懸掛下來。它們將巢營於管狀結構的頂部,靠近粘附點。這些巢很耐用,可年復一年地使用。
煙囪雨燕的巢會沿垂直的煙囪而築,相當於樹洞巢的人工版(而它們同時也仍會在樹洞中營巢)。其他有幾個種類會飛到壺穴中營巢――可深至地下70米。而黑雨燕則會將巢築於面對著洶涌海浪的懸崖上,每當浪花上涌飛濺時這種海蝕洞的入口就會被遮蔽起來。
上述各式各樣的巢址和巢結構體現了雨燕這一飛鳥群體在無法獲得大量巢材的情況下是如何充分利用安全的地方來完成繁殖
的。其中大多數雨燕的巢都為哺乳類或爬行類的掠食者所無法企及。這種難以接近性不僅保證了卵和雛鳥的安全,同時也保護了易受襲擊的親鳥,因為所有雨燕的成鳥在地面或棲木上時都缺乏機動能力。
目前,北京的雨燕數量僅為3000隻左右,如果再不加緊保護,雨燕就有在北京銷聲匿跡的可能。
昨天,記者從市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管理站剛剛完成的《北京雨燕資源調查及其保護研究》課題中了解到,北京將通過建雨燕塔、掛人工巢箱、改變雨燕生活環境等方法恢復雨燕的種群數量。
燕子少了是許多年來北京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切身感受。據介紹,不到30年時間,雨燕在北京少了近7成。野生動物保護專家對故宮的定點調查顯示,1974年故宮的雨燕為410隻,而2000年僅為可憐的64隻。而通過2001年和2002年多次觀測65個點表明,目前,北京的雨燕數量僅為3000隻左右。作為北京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雨燕是農林害蟲最大的「冤家對頭」。
專家建議,在公園、景區內選擇適宜的地點建設供雨燕「安居」的木製結構「雨燕塔」,同時,在雨燕的棲息地懸掛人工巢箱,為雨燕改變「生活環境」,以達到增加種群數量的目的。
沙燕風箏:
北京風箏品種很多,傳說曹雪芹所著的「南鷂北鳶考工志」中就有40多種扎法,現存的一本「北平風箏譜」中收集了200餘種北京風箏。
在眾多的北京風箏中,有一種性能最好,對全國影響最大,也最具代表性的風箏,那就是外形像一個「大」字形的「沙燕兒」(或稱「扎雁兒」、「沙雁兒」等)。
「沙燕兒」的頭是燕子頭的平面變形,它的眉梢上挑,兩眼有神,被賦予了人的感情,再加上那對剪刀尾巴,使人看上去就會想到燕子。它比真燕子更可愛,人們按照大家都喜歡的「大胖小子」,紮成了胖沙燕和雛燕;又按照亭亭玉立,苗條秀美的少女,紮成「瘦沙燕」。
按照恩愛夫妻紮成「比翼燕」。人們在沙燕的膀窩、腰節和前胸、尾羽等處加上蝙幅、桃子、牡丹等吉祥圖案,以寓意著幸福,長壽和富貴等美好的願望……
這樣,人們把一個原來是黑色的燕子,變成了五彩繽紛,生動活潑,充滿了人的精神的燕子。它就是經過了這樣一個由擬形到擬神,由擬神到擬人,又由擬人到超人的發展過程,而形成了現在的程式。在這個程式裡面,可以千變萬化,容納極其廣闊豐富的內涵,但又萬變不離其宗,使人一看就知道是北京沙燕兒而不是別的什麼。
「沙燕兒」的結構簡練,只由5根竹條組成主骨架,它的翅膀由上下兩根竹條在端部彎曲而形成形狀特殊的「膀兜」。這能使沙燕兒在風小時能起,風大時也能穩,其飛行性能優於其他類型的風箏。由「沙燕兒」演變成的風箏品種很多,遍及全國。如山東 濰坊外號叫「跑破鞋」的硬翅魚和人物風箏。天津的硬翅蝴蝶和 「軲轆鍋子」;南通的「五音螻蛄」等。
7. 五福娃的圖片和名字是什麼
五福娃是北京2008年第29屆奧運會吉祥物,其色彩與靈感來源於奧林匹克五環、來源於中國遼闊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們喜愛的動物形象。福娃向世界各地的孩子們傳遞友誼、和平、積極進取的精神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願望。
1、貝貝
福娃妮妮天真無邪、歡快矯捷,妮妮將在體操比賽中閃亮登場,她代表奧林匹克五環中綠色的一環。
8. 奧運福娃圖片各代表什麼
貝貝代表的是繁榮,其和奧林匹克五環中的藍環相互輝映。
晶晶代表的是換樂,其和奧利匹克五環中的黑環互相輝映。
歡歡代表的是激情,其和奧利匹克五環中的紅環互相輝映。
迎迎代表的是健康,其和奧利匹克五環中的黃環互相輝映。
妮妮代表的是天真,其和奧利匹克五環中的綠環互相輝映。
(8)中國風福娃女孩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福娃是北京2008年第29屆奧運會吉祥物,其色彩與靈感來源於奧林匹克五環、來源於中國遼闊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們喜愛的動物形象。福娃向世界各地的孩子們傳遞友誼、和平、積極進取的精神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願望。
福娃是五個可愛的親密小夥伴,他們的造型融入了魚、大熊貓、藏羚羊、燕子以及奧林匹克聖火的形象。
每個娃娃都有一個琅琅上口的名字:「貝貝」、「晶晶」、「歡歡」、「迎迎」和「妮妮」,在中國,疊音名字是對孩子表達喜愛的一種傳統方式。當把五個娃娃的名字連在一起,你會讀出北京對世界的盛情邀請「北京歡迎您」。
福娃代表了夢想以及中國人民的渴望。他們的原型和頭飾蘊含著其與海洋、森林、火、大地和天空的聯系,其形象設計應用了中國傳統藝術的表現方式,展現了中國的燦爛文化。
9. 北京奧運會的五個福娃都叫什麼名字他們的造型都融入了些什麼
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由五個擬人化的娃娃形象組成,統稱「福娃」,分別叫「貝貝」、「晶晶」、「歡歡」、「迎迎」和「妮妮」。五個名字的讀音組成諧音「北京歡迎您」。
貝貝化身為魚兒在無邊的大海中游弋,晶晶扮作憨態可親的熊貓在茂密的森林中玩耍,迎迎猶如藏羚羊在廣闊的草原上奔跑,妮妮似輕盈的京燕歡快地在天空中低唱。他們簇擁在象徵著古奧林匹亞赫拉神廟的奧林匹克聖火――歡歡身旁,用他們各自的名字組成了諧音「北京歡迎您」的鏗鏘話語,向全世界小朋友、他們的兄弟姐妹和他們的家長發出了邀請。
吉祥物是奧運會大家庭的「新貴」。作為東方文明代表的中國,能夠為這曲永不休止的奧林匹克樂章增添怎樣的音符?
與奧運會百年歷史相比,吉祥物只是奧運會大家庭的新成員。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上,一隻叫做瓦爾迪的小狗作為吉祥物首次出現在奧運會上。此後,吉祥物成為多屆奧運會的核心形象之一,是傳達奧林匹克精神和該屆奧運會理念的重要載體。作為一屆奧運會的形象大使,廣泛出現在奧運會各個領域,加之形象可愛、性格鮮明,深受人們尤其是青少年兒童的喜愛,成為歷屆奧運會最深入人心的形象。
從最近幾屆奧運會等世界大型賽事對吉祥物的選擇來看,呈現出從直接選擇動物形象到以此為原型進行再創作的設計趨勢,還有完全進行全新演繹創造新形象的。2000年悉尼奧運會選擇了他們所特有的三種奇異動物--針鼴鼠、笑翠鳥、鴨嘴獸的變形形象為吉祥物,分別代表了大地、水與空氣。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雅典娜和費沃斯兩個依據古希臘神話創造出的吉祥物,以其濃郁的希臘文化特色和可愛的造型,贏得了滿堂喝彩,成為雅典奧運會上最「熱銷」的特殊商品。每一屆奧運會都會根據舉辦國家的歷史、文化,選擇恰當的吉祥物。每個吉祥物都是獨一無二的,它們都有富有活力的性格,體現了友誼和公平競賽的奧林匹克理想。吉祥物將奧運會價值擬人化了,為其賦予實際的形體,這是當今奧運會標識系統中其他形象所無法比擬的。
全世界再一次關注中國,期待北京!為創作一個同樣讓全世界喜愛的吉祥物,2004年8月5日,北京奧組委正式向全球的專業設計機構和專業設計人員發出邀請,公開徵集2008年奧運會和殘奧會吉祥物設計。
徵集活動得到了海內外的熱烈響應。奧運會吉祥物能否從有效徵集作品中產生?成為長時間縈繞在有關工作人員腦際中的問題。
2004年12月1日17時5時30分為最後截稿時刻。在此期間的近4個月時間內,負責徵集工作的北京奧組委文化活動部成了最繁忙的地方,咨詢電話、郵寄信件、電子郵件不斷從北京、從全中國直至世界各個地方湧向這里。3000多件來信和業余設計稿,不計其數的咨詢電話,讓徵集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忙得不亦樂乎。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資格認證後,確認有效參賽作品662件。其中,中國大陸作品611件,港澳台作品12件,國外作品39件。
徵集活動吸引了中國設計師的極大創作熱情。中國大陸除兩個省區外均有設計機構和人員參與。旅居海外的華人華僑和中國留學人員也寄來了他們的傾情之作。許多國外設計師也對本次活動給予了高度關注。英國、美國、加拿大等國以及亞洲的韓國、日本、新加坡、印度等國設計師也送來了作品。在他們的作品中,既有公眾十分熟悉的大熊貓、美猴王、藏羚羊和麋鹿等形象,也有許多表現力鮮明、風格獨特的新造型。絕大多數作品既表現了中國特色,又吸收了奧運會吉祥物創作理念。
2004年12月15日,根據北京2008年奧運會吉祥物設計評選規則,奧組委邀請國內外在藝術、文化領域具有傑出成就的24位專家學者,依據吉祥物設計要求,對全部有效參賽作品進行了藝術評選。當天,在北京奧組委16層會議廳里,662件作品平放在桌面上――評委要從中選出10件自己認為滿意的作品。
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連環畫漫畫分會常務副會長、畫家龐邦本回憶說,他們當時的選擇挺難的,很多自已鍾情、喜愛的形象,也許會有成千上萬相雷同的東西從而在未來的知識產權查重時遇到麻煩。由於吉祥物的特殊性,設計時還不得不為今後製作的材質、吉祥物動畫片拍攝和廣泛的市場開發工作預留空間。因此,初評時的要考慮的因素非常之多。
2004年12月17日,北京奧組委召開吉祥物推薦評選委員會工作會議。著名美術家靳尚誼、常沙娜等10名推薦評選委員會對進入推薦評選階段的56件作品進行了審閱和評議。其中,50件作品由藝術評選委員會評選產生,6件作品由推薦評選委員會復議提名產生。在對入選作品進行充分的分析後,推薦評選委員會建議將熊貓、老虎、龍、孫悟空、撥浪鼓以及阿福6件作品作為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的修改方向。
令修改小組舉步維艱的是,每件都很難達到奧運會吉祥物的要求。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國福娃浮出了水面。
盡管確定了修改方向,但能不能從這6件當中最終產生吉祥物?誰心裡都沒底。今年3月11日,由著名藝術家韓美林為組長的9人修改小組,集中到懷柔雁棲湖。他們的任務是拿出6件作品的修改方案。
修改小組馬上進入了緊張工作。圍繞著6件作品,翻來覆去地出了很多圖形。500張一包的A4復印紙,一個上午就用光了。他們還翻閱了大量的參考資料,從不同角度對6件作品進行修改。但是,好玩的不好用,好用的又與以往雷同,怎麼都覺得不合適。
當初,推薦評委會非常看好撥浪鼓。大家覺得它很能夠起到營造氣氛的作用,也很好玩。可是,撥浪鼓沒有腳,缺乏運動的元素,在應用上有很大障礙。經過查重,還發現中國消費者協會在一次重大活動上,選用的吉祥物就是撥浪鼓。
老虎的形象不錯,但作為單個吉祥物,1988年漢城奧運會上已經用過;熊貓是中外贊譽的一個形象,但由於用得太多,再創作的餘地十分有限;孫悟空是中國家喻戶曉的形象,卻也很難在造型上獲得突破;中國龍的概念非常硬朗,但它有王權、皇族的特徵,親和力較差,在一些西方人眼中的形象也不是很好。阿福大頭娃由一堆圓乎乎的小泥人組成,也是沒有腳,且表現的地域性概念很強。修改組還將6件作品做了組合,比如把熊貓、孫悟空和老虎放在一起,但形態和顏色搭配都不十分好看。
修改過程很重要的一個問題是,專家們都感覺到,單獨的一件作品不足以滿足設計上要求吉祥物具有綜合含義的需要。修改工作陷入了困境。國內各地方由政府支持的「申吉」活動更讓修改小組成員感到身上肩負的責任重大。
北京奧組委的領導在此情況下,一邊安慰、鼓勵大家,一邊提出了可以突破6件作品的框框,大膽嘗試重新設計。
這一思路啟發了修改組成員,他們重新看了一遍入圍作品,發現一件由5個動物組成的作品,在概念上有可取之處。於是,圍繞著「五」,大家展開了暢想。奧運有五環,中國有五行,世界有五洲,方位有五位,「五福臨門」、「五子登科」等等,一口氣說了十幾個與「五」相關的講究。
也就是在這天――2005年3月22日,五個一組的吉祥物創作思路初定下來。中國福娃有了雛形。
韓美林的畫室中,幾乎全是吉祥物的圖形。數個吉祥物造型展開了角逐,最後,京燕超過了龍。
在短暫的歡喜過後,大家移師到位於通州區的中國美術家協會韓美林工作室。
什麼形象能夠入選到「五」中呢?這真是眾口難調,有的要羚羊,有的要猴子,有的要四川熊貓,還有想把麋鹿、白鰭豚、龍等加入其中的。奧運會吉祥物歷史上沒有五個的,即使有五個也容不下人們這么多的希望。選誰更好成了一道難解的題。
韓美林回憶說:「我想,中國的大頭娃娃不是挺好的么,帽子不也是挺好的?就把帽子和吉祥物聯系在一起吧,這樣,既可以戴老虎帽,也可以熊貓帽。後來,我們就在這方面做文章,勾了一個初稿。五個娃娃就出來了。它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融入中國彩陶的水紋、青銅文化等,火是用了敦煌壁畫的圖形」。韓美林對此記憶非常深刻。他說,那天早晨他洗了個涼水澡,一天內吃了兩次救心丸,就是要大幹一場,拿出創意來。
那些日子,大家一會兒激烈討論,甚至爭吵;一會兒陷入沉默,伏案工作。圖形的每一個部位,都翻閱了大量的資料,盡可能多地加入中國文化元素。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平面設計系副主任吳冠英說,當時四處找的資料,用普通書包裝了70多包,足足塞滿了一輛麵包車。為找資料,十來天中他從海淀到通州就跑了50多趟。
經歷三個月,畫了上萬張,修改了六七十次,2005年4月5日,五個造型基本定型。奧組委領導看到這個作品時說,我們見到了曙光。隨著這句話,修改組成員長期懸著的心像一顆石頭落了地。這是大家的功勞,這是集思廣益的結果,這是集體智慧的結晶。韓美林說,修改就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如果沒有662件入圍作品,沒有6件作品的修改經歷,福娃就也很難出世。
4月29日,北京奧組委第53次執委會對吉祥物修改方案進行了審定,認為,「中國娃」(聖火、熊貓、魚、藏羚羊、龍)的理念具有中國特色,選用一組具有中國文化代表性的形象作為北京奧運會吉祥物,可以滿足各界對吉祥物的期待。「五.一」期間,韓美林根據執委會精神和各界提出的修改意見,對「中國娃」方案進行了進一步修改完善。考慮到龍的形象在西方存在分歧這一情況,提出了以北京傳統風箏「京燕」造型代替「龍」造型的修改方案。在表現手法上,將申奧會徽毛筆的筆觸和奧運會會徽中國印的風格相結合,大膽地採用中國傳統水墨畫的手繪技法,重新勾畫了五個娃娃的形象,突出了吉祥物生動活潑的性格特質,在整體形象的藝術表現方面又有了重大突破。至此,北京奧運會吉祥物基本形象定位基本完成。
北京奧組委的老朋友、國際奧委會協調委員會主席維爾布魯根選擇了8月18日。他深知,這是中國人認為吉祥的日子,他趕在這一天向北京奧組委發出了吉祥物確認函。
6月9日,北京奧組委第54次執委會審議通過了修改後的吉祥物方案,給這一組吉祥物確定了一個總的名稱:中國福娃。
8月17日,國際奧委會協調委員會工作組聽取北京奧組委關於北京奧運會吉祥物設計工作的匯報。8月18日,協調委員會主席維爾布魯根先生來函確認,國際奧委會同意北京奧運會吉祥物設計方案。至此,吉祥物設計方案有了正式「戶口」。
因為吉祥物是奧運會的核心形象,也是一屆奧運會形象景觀元素當中的核心元素,還是具有巨大商業開發價值的形象。所以必須進行法律上的保護工作。這種保護除了在國內完成,還要在國際奧委會的協助下,在海外尤其是幾個主要國家一一進行注冊登記和實施法律保護措施。在前期的審定過程當中,北京奧組委進行了大量的工商登記和法律查詢工作。這項工作在10月底順利完成了。
北京奧運會吉祥物有創新,它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並成為孩子們的好朋友。
在吉祥物整個創作修改過程中,北京奧組委並不是閉門造車。為了解少年兒童對北京奧運會吉祥物候選方案的認知度和喜愛程度,4月22日,北京奧組委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北京育才小學49名小學三年級學生和北京幸福時光幼兒園22名幼兒園中大班小朋友進行了訪問和測試。結果顯示,98%的兒童認為5個娃娃非常可愛,認為它們是好朋友或一家人。不少兒童甚至給他們起了名字,有的當即詢問「哪裡可以買到他們?」
幾天後,北京奧組委又組織召開吉祥物評議工作會議,邀請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市人大、市政協、民主黨派人士、奧運研究專家以及運動員代表、設計界代表等各界人士,對吉祥物候選作品進行評議。評議代表對吉祥物設計徵集的組織工作給予高度評價,認為組織嚴密,操作合理,保密的同時注重聽取各方意見。
絕大多數與會代表對吉祥物候選方案予以肯定,認為該組作品創意新穎、構思巧妙、造型生動、與眾不同,選擇一組形象而非單一形象作為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的思路,滿足了各界人士對北京奧運會的期待;候選方案有濃厚的中國文化韻味;在創意和造型上比較完整,體現了中國風、民族情、現代感,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較往屆奧運會有一定突破。
第29屆奧運會吉祥物實現了奧運會吉祥物設計的突破,也獲得了中外專家的一致好評。
北京奧組委一位負責人認為,與歷屆奧運會吉祥物相比,中國福娃有幾點創新和突破。首先,在設計思路上,第一次把動物和人完美地結合起來。中國福娃第一次把人本身和動物結合起來,強調人文奧運的理念,突出以人為本。
其次,在設計理念上第一次把奧運的元素直接融入吉祥物身上。因為每屆奧運吉祥物都要展現奧林匹克精神,而我們直接把奧運元素引用了,比如火娃,來源於奧運聖火。
第三個突破是在吉祥物設計應用上,突出了延展使用上的個性化。吉祥物由兩部分組成,頭飾和身體,是一個完整的形象,但是頭飾部分完全可以拿下來,單獨開發生產。每一個大人、每一個小孩都可以把自己喜歡的「帽子」戴在頭上,把自己裝扮成吉祥物。這種應用是過去沒有的,人與吉祥物的互動性增強了。
最後,北京是奧運歷史上第一次將吉祥物變成五個,是最多的一次。這因為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要表達的東西太多。
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院長孫立軍說,北京奧運會吉祥物有幾個特點,一是它的造型來自生活,來自百姓。它必須可愛,小到學齡前的孩子,大到成年人甚至是老年人都要喜歡。第二是要有中國特色。三是要適合做各種各樣的衍生出的東西,能做動畫片,能做玩具,可以造型,可以活動,在大型場面可以運用。另外,每一個中國人都愛吉祥,吉祥物更應該代表中國人的心氣,不同層面的老百姓都喜歡。
662件有效作品,每一件都是一根細線,而五個一組的中國福娃產生,是千百條細線擰成的一股繩。北京奧運會吉祥物,是集體智慧的結晶。
韓美林說,盡管評委們定下了6個作品的修改方向,但修改小組一直很留意入圍作品乃至全部662件有效作品的創作思路,從中吸取精華。他們雖認為單個熊貓、老虎、猴子的創意恐怕很難有好的結果,但作為修改方向的內容,仍是反復地研究修改。在這個過程中,作品圖案的線條,顏色,本身蘊涵的中國文化的元素。最終為他們創作中國福娃提供了有益的幫助。
在對撥浪鼓做修改創作時,韓美林把想法告訴了幾個好友。不幾天,韓美林一下子收集到了200多個撥浪鼓,差不多集中國民間各種撥浪鼓大全。
靳尚宜、常沙娜等美術藝術界專家,不僅盡到了作為推薦評選委員會委員所應盡到的責任,而且,不顧年齡大和身體健康狀況不好等因素,只要北京奧組委有求,他們必應。奧組委召開評委會,他們都是早早趕到會場。在吉祥物修改過程中,很多老藝術家都親自參與作品的修改,提出很有新意的思路和意見。
一位有效作品的作者,在送交了自己的作品後,多次寫信給有關方面表明,他並不在乎自己的作品能否被選中,不過,因為創作吉祥物,在對這一領域一直進行著研究、探討,他希望能夠與有關方面分享研究成果,為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的誕生作貢獻。
從奧運五環到應用五環的色彩,從中國福娃的雛形到最終定稿,不僅經過幾十位專家反反復復的論證,社會各界包括少年兒童也參與其中。吉祥物融入了方方面面很多專家學者的意見、心血和智慧,各有關部門也為吉祥物的徵集、評選、發布、生產、宣傳作了大量工作。北京2008年奧運會吉祥物產生的過程表明,它是集體智慧的結晶。
……
五個奧運小精靈,承載著中國豐富的文化底蘊和中國人民對奧林匹克精神的追求誕生於世。他們組成了一個歡快幸福的小團隊,把激情與歡樂、健康與智慧、好運與繁榮帶往世界各地。中國福娃的理念與北京奧運會「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主題口號密切相連,他們是和平的信使,代表億萬中國人民向全世界人民發出了熱情邀請――北京歡迎您。
10. 五個福娃的外貌是什麼樣的
妮妮是一隻展翅飛翔的燕子,其造型創意來自北京傳統的沙燕風箏。「燕」還代表燕京(古代北京的稱謂)。
天真無邪、歡快矯捷的妮妮將在體操比賽中閃亮登場,她代表奧林匹克五環中綠色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