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魚食怎麼掛鉤
1、米形餌
將灰面用水和濕成團,捏成米粒大小掛於鉤尖,主要用於淺水中或渾水中釣小鯽魚之類。
2、豆形餌
將灰面或其它粉餌相拌和濕後,搓成黃豆、蠶豆大小,包掛於鉤上,沉墜釣和懸墜釣都能用。主釣鯽魚、鯿魚、草魚、鯉魚之類。
3、棗形餌(含梨形)
將灰麵粉等軟餌搓成棗形大小包掛於鉤上,屬於包鉤釣法,沉墜釣法主要用於深水中釣草魚、鯉魚等大魚,懸墜釣法可用作釣魚,也可用作打窩。
Ⅱ 魚餌怎麼掛鉤 圖片。
手竿商品魚餌掛鉤基本就2種方法,搓餌和拉餌:
先說搓餌,魚密度低時經常使用。就是搓個餌團把魚鉤包起來,一般呈水滴狀的豎條,有的習慣搓個水滴狀,我比較喜歡搓成柱狀,這個跟餌料狀態有關(魚情決定選擇什麼狀態)。
同樣的搓餌也會有不同之處,對付不同魚情不同魚種都有差別,即使是相同魚種不同大小也會不同。這個一下也體會不出來,多釣就知道了。
一會就散了問題是餌料開出來的狀態造成的,使用的餌料往往是多種餌料按自己的要求混合後活出來的,不同的餌料粘性不同,比如添加麩類餌料多時就容易在水中分解散開。
如果想叫它不化,那就多些薯類面類的餌料,或者加些拉絲粉,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家裡用的團粉,加這個就成,釣鯉魚時比填拉絲粉好用。不過這是個誤區,因為入水不化的餌料很難引來魚,比如釣鯽魚鯉魚時還在追求霧化好的配方呢,但霧化好不等於入水即散,是入水後有規律的分解逐漸散開。
再說拉餌,餌料中添加拉絲粉,把魚鉤放在拉餌盤上後用餌料團壓在上面,然後把魚鉤拉出來,這樣魚鉤上就掛上魚餌了,這種做法上餌快,拉餌尤其適合玩小魚,還能起到邊釣魚邊打窩子的作用,所以一般計尾數的比賽(小鯽魚)都用拉餌。
同樣拉餌也分狀態,拉出來的有長有短有大有小,一個和餌料成分和稀釋狀態有關,另一個就是選擇的拉絲粉有關,拉絲粉分目數的!
Ⅲ 釣魚麵食怎麼掛鉤圖解
有搓圓直接紮上的叫扎餌,也有直接往魚鉤上捏的叫包餌,還有拉餌,需要在餌料里加入適量拉絲粉
Ⅳ 魚餌怎麼掛鉤 圖片
魚餌掛鉤的方法:
首先,餌料要掛牢,避免輕易掉落,否則,很可能被流水沖走,被雜草、垃圾刮掉。
其次,餌料盡可能大一些,顏色鮮一些,以便被魚發現。再次,餌料要鮮活。掛鉤時要保證餌料(蟲餌)鮮活,昆蟲的翅膀、尾巴、足不能去掉,要讓其在水下活動。
蟲餌中用得最多的是蚯蚓。關於蚯蚓的掛鉤在釣界早有爭議。有人說,小蚯蚓好,有人說,大蚯蚓好;有人說掛鉤要小露鉤尖,有人說要微露鉤尖;有人說要穿腸過肚,翻過來,復過去,有人說,只能穿表皮,不能讓其體液流掉。這些爭論應該說各有其道理,也各備其不足之處。
小蚯蚓體積小,附鉤性強,不易掉落,似目標小,不容易被魚發現。大蚯蚓體積大,腸道空,容易脫鉤。野釣餌料既要掛牢,又要目標大的話,有兩個辦法、:一是多掛幾條小蚯蚓,先橫掛一兩條,再牢固地順掛一條。一是掛入蚯蚓,甚至掛整條蚯蚓,但鉤尖要從蚯蚓身體上穿過來穿過去,反復兩三次,並在倒刺處橫掛一點蚯蚓皮,以阻止蚯蚓往外滑。這樣穿來穿去對保存蚯蚓體液是不利的,但為了保存體液只穿蚯蚓表皮既不牢固,也難以做到。所以,掛鉤只穿表皮一說在釣界得不到認同。
Ⅳ 魚食怎麼掛鉤不會掉
1、拉餌掛鉤不掉的辦法
一般開制拉餌的商品餌都是自帶拉絲粉的(如果不帶拉絲粉可以按20-30%比例添加拉絲粉),按照說明書上面的餌水比加水以後,千萬不要立即抱團。要放在一邊靜置3至5分鍾(氣溫低的時候需靜止3-10分鍾),等餌料發絲後再輕輕抱團即可。
2、搓餌掛鉤不掉的辦法
按照說明書上面的餌水比在餌料中加水,然後順時針快速攪拌,靜止3分鍾左右即可抱團搓餌施釣了。但凡搓餌用的餌料都具有越打黏性越大的特性,如果發現餌料霧化太快時,那就直接將餌料重新打散,順著餌料盆反復揉打幾次,這時餌料即可順利附鉤了。當然,如果不想這么麻煩的話,還可以在開餌時直接加入少量粘粉來提高餌料的粘度,也能達到提高附鉤性的目的。
3、散炮掛鉤不掉的辦法
應用散炮時,需要將散炮捏到鉤柄上和手餌一起拋入窩點。因為散炮較散,很多人總是捏不去或者想要讓散炮在底部炸開卻入水即炸。此時建議可以在散炮中適量加點水重新快速攪拌一下或者開散炮時加入20%左右的散炮伴侶,這樣即可順利捏餌上鉤了。
總得來說,要想提高餌料的附鉤性需要通過調整餌水比、增加揉打次數和添加狀態餌三方面入手。
餌料不掛鉤的原因:
日常用的商品餌料一般不能直接掛鉤,需要按照一定比例加水混合做成拉餌或者搓餌才能使用。拉餌不掛鉤的原因主要是沒有發絲、拉絲粉較少造成的。搓餌不附鉤的原因主要是餌料霧化太快、黏性較差造成的。
除了直接拉不出餌料或者搓不上餌料可以用肉眼看到以外,餌料在被拋入水中以後我們只能通過浮漂漂目的變化加以判斷。很多釣友因為調釣過頓(比如鉛墜到底),即使魚鉤上面沒有餌料了,也無法判斷魚鉤上到底還沒有餌料。因此如果想要及時監控餌料的霧化狀態就要把浮漂調得相對靈敏一些。
Ⅵ 我釣魚買的魚食要怎麼和 怎麼掛鉤呀
你用的什麼餌料?只要能掛到鉤子上就不會散的,你所說的散估計是你把鉤子扔到水裡之後又提上來散的吧?麵食就是這樣,到水裡之後會慢慢化掉的,所以用麵食釣要多換餌。配料比例一般包裝袋上都有,我釣一般是用玉米粉炒過之後對香精加白糖加酒在加藍鯽之類的配料,少帶一點拉絲粉。至於掛鉤很簡單,你把面在手中捏成一個片,然後把鉤子水平放到上面,然後揉,至到餌料包住鉤子,一次不要掛太多,剛好夠包住鉤子就可以了,麵食容易散,掛太多浪費,記得多扔少掛就可以了!
Ⅶ 紅蟲怎麼掛鉤圖解
不管釣友在作釣的時候是不是喜歡紅蟲,都是很難否認掉紅蟲“餌中之王”的地位的。因為紅蟲在作釣的時候被使用的頻率之高,足以證明它在魚餌中的地位之高。當魚兒的開口情況不樂觀,或者氣溫偏低的時候,好多魚兒都會開始對含有大量蛋白成分的魚食情有獨鍾,這時候以紅蟲餌為首的蟲餌就會成為作釣用餌的首選對象。
第四種方式,拉餌之法。所謂的拉餌,其實就是需要釣者挑選一些不錯的紅蟲出來放到餌盆中,將其均勻攤開後撒一層粘粉進去。然後開始攪拌,等到攪拌到一定程度後就可以將其放到拉餌盤上邊開始拉餌了。
用此法做餌時需要釣者留意的一點就是,我們這里說的是拉絲紅蟲和上邊那種做法是有本質的區別的。上邊那種方法中,紅蟲為輔面餌為主;而現在咱們說的這種方式,四以面餌為輔紅蟲為主的。就連粘粉的出現,都是為了調一下紅蟲之間的粘性。
以上四種方式,都是我們經常用到的以紅蟲做餌的方式。在以後的垂釣中,有機會不妨試著用用。
Ⅷ 魚食怎麼樣掛鉤
和的時候不要太稀。弄的幹些就好了
Ⅸ 玉米釣餌怎樣掛鉤
1、鉤柄處掛法。即把玉米粒掛於鉤柄綁線的位置,這是玉米粒較大而魚鉤較小情況下的一種掛法。需要稍有一定硬度的玉米粒來完成。鉤柄掛法分為單粒、雙粒和多粒三種形式。單粒掛法適用於小鉤、釣中小型魚;雙粒掛法用在主釣較大的中大型魚,多粒掛法多掛在較大號的鉤上,主釣大型、特大型魚。比較而言,雙粒和多粒掛法更顯眼,具有突出的誘、釣雙重作用。上餌時,玉米粒通過鉤尖、鉤彎到達鉤柄時,在往鉤柄(綁鉤線部分)上穿時,要順著綁鉤線向鉤柄後部旋轉著擰著上餌,這樣,玉米粒在鉤墜在空中飛行中也不會脫落。 2、鉤尖後掛法。這是最常見、最普遍的用法,有人也把它叫做"掛鉤尖",其實並不是真的掛在鉤尖之上。正確的掛法是,把玉米粒通過鉤尖後掛於魚鉤倒刺的後面,然後左右旋擰兩下,使玉米粒處於靈活的狀態,魚一旦吸入,玉米粒就會順勢後滑而把整個鉤尖部分讓出,使鉤尖能瞬間扎入魚嘴。鉤尖後掛法,最多隻能掛一粒。 3、鉤彎處掛法。即把玉米粒掛在魚鉤的後彎位置,把鉤尖完全露出來,這需要比較軟的玉米粒,以便在魚嘴觸及鉤尖時,絲毫也不妨礙魚鉤的順利刺入。許多人都認為,魚在覓食時,對魚鉤並不能理性地加以認識、理智地區別對待,即所謂的"眼中無鉤"說。在專家得出相反的結論之前,我們釣魚人當然樂意如此。實踐表明,把玉米粒掛在鉤彎處,是安放釣餌的最佳選擇:完全裸露的鉤尖,能在第一時間扎到魚嘴的任何部位,沒有任何阻礙;魚在吸入鉤餌後,即使已經感到異常而想吐出魚鉤,也因鉤尖銳利毫無遮攔很難得成;一旦鉤尖搭在魚嘴上,在魚試圖擺脫的掙扎中,鉤尖就會快速地扎深,穿透魚唇並扎牢(有時可能扎在唇邊的薄弱處而經不起拉拽者,另當別論)。鉤彎處掛法,最多隻能掛兩粒,多了就會阻礙魚鉤的正常運行。 4、鉤尖、鉤彎分掛法。即在伊勢尼13號以上的較大或大號的魚鉤的倒刺後和鉤彎處各掛一粒玉米粒,用於垂釣中大型魚。兩餌分配時,鉤尖要掛軟的玉米粒,鉤柄處要掛硬一些(適度)的玉米粒。其優點是,兩粒釣餌的適當間隔分布,增大了誘釣的范圍;釣餌在水浸、浪涌、玉米粒破裂等情況下,即使掉落一粒也無妨,剩餘的一粒依然具有釣魚作用。 這種掛法最好是採用"定點打窩"或"隨意打窩"的"送線釣法",兩餌不會錯位、串位。而採用"拋投釣法"時,兩粒魚餌與整個釣組在空中飛行時,由於重力和風阻的關系,就會出現曲線性不勻速運動狀態,造成兩粒釣餌的大位移或乾脆並到一起,使兩餌分掛的效果完全喪失。假如兩餌都擠到鉤彎處的話,對垂釣的影響並不大,但如果兩餌都擠在鉤尖處,就會大大阻礙鉤尖對魚唇的順暢刺入。 5、鉤尖、鉤彎、鉤柄分掛法。即在鉤尖後、鉤彎處各掛一粒釣餌,在鉤柄上再掛上一至兩粒釣餌的做法。適用於伊什尼15號以上的大型魚鉤,主攻鯉、草、青魚中的8--10千克以上的大型、超大型魚類,不見大魚不起竿。只有在長期住釣而且所釣水域的確是有這樣的大魚的情況下才使用,這對釣魚人的心理和意志力都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6、鉤尖、鉤柄分掛法。即把釣餌一粒掛在鉤尖後,一粒或兩粒並列掛在鉤柄上。適用於伊勢尼13號以上的大鉤、主攻中大型或大型魚類。鉤尖後的釣餌要掛小一點的玉米粒,以方便中小型魚兒的問鉤,具有兼顧略小一點的魚兒的作用;鉤柄處的釣餌要掛大的玉米粒,主要是為釣大魚而准備。 7、鉤彎、鉤柄分掛法。即把釣餌一粒掛在鉤彎處,一粒或兩粒並列掛在鉤柄上。適用於伊勢尼11號以上較大的魚鉤、主攻中型或較大的魚類。鉤彎處的釣餌要掛大的玉米粒,起主釣作用;鉤柄處的釣餌要掛小點的、比較硬的玉米粒,起輔釣作用,以便在魚吞鉤的過程中,盡量不不產生或少產生阻礙作用。如果是在13號以上這樣再大一些的魚鉤上使用,鉤柄處也要掛大的玉米粒。 8、誘、釣結合掛法。即在魚鉤上掛釣餌,在腦線上穿上幾粒誘餌。方法是,把與釣餌完全同質的幾粒玉米粒先通過魚鉤穿在鉤柄後的腦線上,再在魚鉤上掛釣餌。需要注意的是,穿在腦線上的誘餌,要從玉米粒的頂部位子透過臍部而過,不能像掛釣餌那樣從臍部橫著穿過去,否則,穿在腦線上的玉米粒大多會在拋投中跌落而失去誘效;誘餌的數量不要過多,以3至5粒為宜。 9、 鉤柄掛法的目的,是把整個魚鉤都基本上顯露出來,不影響魚鉤對魚體的直接作用。其優點是,魚在試餌時就已經有很大的可能被鉤紮上,特別是那些個體小些或個體較大而魚嘴較小的魚類,雖然不能吞進魚鉤,但在觸餌的時候就會被鉤尖紮上。運用鉤柄掛法,經常會遇到釣到的魚不是鉤在魚嘴裡側而是掛在魚嘴的外側的現象。在垂釣的整個過程中,鉤柄掛法比其它方法都省略了一個不用吞進魚鉤也能釣上魚來的程序,大大增強了上魚的機會,可以大小魚兼得。 誘釣結合法,在不易打窩的地方或不便下水打窩的情況下最具實用價值:腦線上的一串玉米粒非常顯眼,而且,這個不大的"窩子"總是不離釣餌左右,具有恆久的誘效;魚兒在吃不到誘餌的情況下,必然就勢光顧與誘餌並無二致的釣餌。起魚時,需要慢兩拍,因為竿體的第一訊號可能就是魚兒對誘餌的作用,而並非是直接問鉤。當然,誘、釣結合掛法適用於上述各種掛餌方式,即適用於定點打窩拋投釣法,也適用於不定點、不打窩的遠距離"放長線釣大魚"的送線釣法,在風浪較大、釣組位移較多時,它依然具有良好的誘、釣效果。
Ⅹ 方塊魚餌掛鉤的方法
回答如下:
1:普通掛法
2:歐派鯉掛法
蒸熟的紅薯:香甜的紅薯也是鯉魚的摯愛喲。
普通掛法
3:歐派鯉掛鉤方法
田螺:夏季釣大鯉的好東東,也是大青魚的特效餌。當然前提要用很多田螺先打窩。
普通掛法,把魚鉤直接穿過田螺肉的部分。
4:歐派鯉掛法
用穿餌針在田螺殼上打孔,並穿過去,如果殼硬不好穿,也可以使用小號的鑽頭輔助打孔。
把線從孔里引過去,像掛丸型餌那樣,把田螺綁在鉤子外面。
火腿腸:深秋初冬時節效果不錯。
普通掛法
5:混合掛法
切片麵包:持鉤性超群,遇水後膨脹成一團,對魚兒的誘惑力不容小覷。
選松軟的切片白麵包。
切下四周的邊兒。
把白色部分裁成細條(約1cm寬)
把切下的邊兒再切成小塊兒,混在窩料里,不浪費。
把裁好的細條用手指壓扁。
捲起來,捏一下就可以掛鉤了。
魚餌
魚餌,即魚吃的食物。是垂釣時引誘魚類上鉤的食物,進一步的講,是在垂釣中能夠起到聚魚作用或能夠誘魚上鉤的一切可以使用的物質。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樣東西。
按誘魚原理分,魚餌可分為真餌和假餌。
中文名
魚餌
外文名
fish
t
拼音
yú』ěr
釋義
用以引誘魚上鉤的食物
基本信息
詞目:魚餌
魚餌
釋義:釣魚時裝於魚鉤之上用以引誘魚上鉤的食物,此食物多為蚯蚓或飼料調和的面團,其它一些魚類喜食的事物,凡可以掛在魚鉤上皆可以作為魚餌。魚餌在一定的語境內也表示被利用者,即因為某種目的而被利用的人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