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字圖片 > word中圖片左上角掛勾圖案

word中圖片左上角掛勾圖案

發布時間:2025-08-23 23:33:05

A. 怎樣畫物理力學圖像滑輪 單擺怎樣在word中畫出來,像一個小車這樣的圖形 怎麼

都是基本圖形啊。

滑輪:正圓加線段,線段處理下端點,可設置成圓點形狀。掛鉤用個小圓,再用一個無邊框的小正方形蓋住小圓的四分之一。

單擺不說了。小車直接就是長方形加兩個小圓。

B. 詹天佑簡介和圖片

詹天佑簡介

詹天佑(1861-1919),江西婆源人。我國傑出的愛國工程師、鐵路工程專家。他自幼酷愛學習。1872年,12歲的詹天佑考取了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學班。在美國中學讀書的時候,他發憤學習自然科學。1878年,17歲的詹天佑考入了美國耶魯大學,學習土木工程和鐵路專業,畢業成績優異。1881年回國。1888年在當時的中國鐵路公司任工程師。在他開始任職的八十天里,就完成了塘沽到天津的鐵路鋪軌任務。後來又建成了灤河大橋。1894年英國工程研究會正式接納詹天佑為會員。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為修建京張鐵路的總工程師。

1919年,詹天佑積勞成疾,不幸逝世,終年58歲。

詹天佑是我國著名的工程專家。他8歲進私塾讀書,由於所學的都是四書五經和八股文,詹天佑膩煩透了。他最感興趣的是工程、機械等新知識,用泥巴捏火車,做機器,身上老是裝著小齒輪、發條、螺絲刀、鑷子等。

一天,小天佑對他家的鬧鍾突然產生了興趣。他想:這個方方的東西為什麼能嘀嗒嘀嗒走個不停 小天佑決定要打開這個寶貝匣子,看看其中的奧妙。把零件一個一個拆開,一直到把整個鬧鍾拆到不能再拆為止。一大堆零件怎麼按原樣裝起來呢 詹天佑憑著他那良好的記性,居然一件一件裝好了。他也弄清了鬧鍾的構造與原理。

1871年,清政府派我國第一位畢業於美國耶魯大學的容閎負責籌辦幼童留學預備班。11歲的詹天佑聽到後懇求父母答應去參加考試。詹天佑滿有信心地說:「保證馬到成功。」考試結果一公布,詹天佑成績優異,名列前茅,被錄取為第一批出國留學的預備生。

1872年,第一批留洋學生共30人登上征程了,詹天佑第一次乘輪船、坐火車,他對這些洋玩藝兒非常著迷。中國人為什麼不能製造火車 輪船

在美國,為了學好英語,詹天佑住到美國市民家裡。第二年他考進了西海文小學,僅用三年就小學畢業了,兩年中學畢業,他考上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系,專攻鐵路工程專業。

1881年,詹天佑回到祖國的懷抱。1905~1909年主持修建我國自建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
詹天佑,字眷誠,江西婺源人。1861年(清咸豐十一年)出生在一個普通茶商家庭。兒時的詹天佑對機器十分感興趣,常和鄰里孩子一起,用泥土仿做各種機器模型。有時,他還偷偷地把家裡的自鳴鍾拆開,擺弄和捉摸裡面的構件,提出一些連大人也無法解答的問題。1872年,年僅十二歲的詹天佑到香港報考清政府籌辦的「幼童出洋預習班」。考取後,父親在一張寫明「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的出洋證明書上畫了押。從此,他辭別父母,懷著學習西方「技藝」的理想,來到美國就讀。
在美國,出洋預習班的同學們,目睹北美西歐科學 技術的巨大成就,對機器、火車、輪船及電訊製造業的迅速發展贊嘆不已。有的同學由此對中國的前途產生悲觀情緒,詹天佑卻懷著堅定的信念說:「今後,中國也要有火車、輪船。」他懷著為祖國富強而發奮學習的信念,刻苦學習,於1867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紐海文中學業。同年五月考入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系,專攻鐵路工程。在大學的四年中,詹天佑刻苦學習,以突出成績在畢業考試中名列第一。1881年,在一百二十名回國的中國留學生中,獲得學位的只有兩人,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一個。
回國後,詹天佑滿腔熱忱地准備把所學本領貢獻給祖國的鐵路事業。但是,清政府洋務派官員迷信外國,在修築鐵路時一味依靠洋人,竟不顧詹天佑的專業特長,把他差遣到福建水師學堂學駕駛海船。1882年11月又被派往旗艦「揚武」號擔任駕駛官,指揮操練。1883年,中法戰爭爆發,第二年,蓄謀已久的法國艦隊陸續進入閩江,蠢蠢欲動。可是主管福建水師的投降派船政大臣何如璋卻不聞不問,甚至下令:「不準先行開炮,違者雖勝亦斬!」這時,詹天佑便私下對「揚武」號管帶(艦長)張成說:「法國兵船來了很多,居心叵測。雖然我們接到命令,不準先行開炮,但我們決不能不預先防備。」由於詹天佑的告誡,「揚武」號十分警惕,作好了戰斗准備。當法國艦隊發起突然襲擊時,詹天佑冒著猛烈的炮火,沉著機智地指揮「揚武」號左來右往;避開敵方炮火,抓住戰機用尾炮擊中法國指揮艦「伏爾他」號,使法國海軍遠征司令孤拔險些喪命。對這場海戰,上海英商創辦的《字林西報》在報道中也不得不驚異地贊嘆:「西方人士料不到中國人會這樣勇敢力戰。『揚武』號兵艦上的五個學生,以詹天佑的表現最為勇敢。他臨大敵而毫無懼色,並且在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還能鎮定如常,鼓足勇氣,在水中救起多人……」
從戰後到1888年,詹天佑兒經周折,轉入中國鐵路公司,擔任工程師,這是他獻身中國鐵路事業的開始。
剛上任不久,詹天佑就遇到了一次考驗。當時從天津到山海關的津榆鐵路修到灤河,要造一座橫跨灤河的鐵路橋。灤河河床泥沙很深,又遇到水漲急流。鐵橋開始由號稱世界第一流的英國工程師擔任設計,但失敗了;後來請日本工程師衽實行包工,也不頂用,最後讓德國工程師出馬,不久也敗下陣來。詹天佑要求由中國人自己來搞,負責工程的英國人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只得同意詹天佑來試試。
詹天佑是一個認真踏實的人,他分析總結了三個外國工程師失敗的原因後,身著工作衣與工人一起實地調查,(P116)密測量。夜晚,借著幽暗的油燈,又仔細研究灤河河床的地質構造,反復分析比較,最後才確定橋墩的位置,並且大膽決定採用新方法——「壓氣沉箱法」來進行橋墩的施工。詹天佑果然成功了灤河大橋建成了。這件事震驚了世界:一個中國工程師居然解決了三個外國工程師無法完成的大難題。
詹天佑初戰告捷後,立刻遇到了更為嚴峻的考驗。1905年,清政府決定興建我國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北京至張家口)。英俄都想插手,由於中國人民的強烈反對,他們的企圖沒能得逞。英俄使臣以威脅的口吻說:「如果京張鐵路由中國工程師自己建造,那麼與英俄兩國無關。」他們原以為這么一來,中國就無法建造這條鐵路了。在這關鍵時刻,詹天佑毫不猶豫地接下了這個艱巨的任務,全權負責京張鐵路的修築。消息傳來,一些帝國主義分子及英國報刊挖苦說:「中國能夠修築這條鐵路的工程師還在娘胎里沒出世呢!中國人想不靠外國人自己修鐵路,就算不是夢想,至少也得五十年。」他們甚至攻擊詹天佑擔任總辦兼總工程師是「狂妄自大」、「不自量力」。詹天佑頂著壓力,堅持不任用一個外國工程師,並表示:「中國地大物博,而於一路之工必須借重外人,我以為恥!」「中國已經醒過來了,中國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師和自己的錢來建築鐵路。」
1905年8月,京張鐵路正式開工,緊張的勘探、選線工作開始了。詹天佑帶著測量隊,身背儀器,日夜奔波在崎嶇的山嶺上。一天傍晚,猛烈的西北風卷著沙石在八達嶺一帶呼嘯怒吼,颳得人睜不開眼睛,測量隊急著結束工作,填個測得的數字,就從岩壁上爬下來。詹天佑接過本子,一邊翻看填寫的數字,一邊疑惑地問:「數據准確嗎」?「差不多」,測量隊員回答說。詹天佑嚴肅地說:「技術的第一個要求是精密,不能有一點模糊和輕率,『大概』、『差不多』這類說法不應該出於工程人員之口。」接著,他背起儀器,冒著風沙,重新吃力地攀到岩壁上,認真地復勘了一遍,修正了一個誤差。當他下來時,嘴唇也凍青了。
不久,勘探和施工進入最困難的階段。在八達嶺、青龍橋一帶,山巒重迭,陡壁懸岩,要開四條隧道,其中最長的達一千多米。詹天佑經過精確測量計算,決定採取分段施工法:從山的南北兩端同時對鑿,並在山的中段開一口大井,在井中再向南北兩端對鑿。這樣既保證了施工質量,又加快了工程進度。鑿洞時,大量的石塊全靠人工一鍬鍬地挖,湧出的泉水要一擔擔地挑出來,身為總工程師的詹天佑毫無架子,與工人同挖石,同挑水,一身污泥一臉汗。他還鼓舞大家說:「京張鐵路是我們用自己的人、自己的錢修建的第一條鐵路,全世界的眼睛都在望著我們,必須成功!」「無論成功或失敗,決不是我們自己的成功和失敗,而是我們國家的成功和失敗!」
為了克服陡坡行車的困難,保證火車安全爬上八達嶺,詹天佑獨具匠心,創造性地運用「折返線」原理,在山多坡陡的青龍橋地段設計了一段人字形線路,從而減少了隧道的開挖,降低了坡度。列車開到這里,配合兩台大馬力機車,一拉一推,保證列車安全上坡。
詹天佑對全線工程曾提出「花錢少,質量好,完工快」三項要求。京張鐵路經過工人們幾處奮斗,終於在1909年9月全線通車。原計劃六年完成,結果只用了四年就提前完工,工程費用只及外國人估價的五分之一。一些歐美工程師乘車參觀後嘖嘖稱道,贊譽詹天佑了不起。但詹天佑卻謙虛地說:「這是京張鐵路一萬多員工的力量,不是我個人的功勞,光榮是應該屬於大家的。」
京張鐵路建成後,詹天佑又繼任了粵漢鐵路督辦兼總工程師。這時,美國決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學位,要他親自去美國參加授銜儀式。為了全力參加祖國鐵路建設,他放棄了這一榮譽。
辛亥革命後,詹天佑為了振興鐵路事業,和同行了起成立中華工程學會,並被推為會長。這期間,他對青年工程技術人員的培養傾注了大量心血,他除了以自己的行為作出榜樣外,還勉勵青年「精研學術,以資發明」,要求他們「勿屈己徇人,勿沽名而釣譽。以誠接物,毋挾褊私,圭璧束身,以為範例。」
詹天佑從事鐵路事業三十多年,幾乎和當時我國的每一條鐵路都有不同程度的關系。到晚年,因積勞成疾,不幸於1919年病逝。周恩來同志曾高度評價詹天佑的功績,說他是「中國人的光榮」。
參考資料:雨絲文學論壇 » 作文論壇 » 高段習作專欄 » 詹天佑的資料

C. 如何製作出滿意的PPT

先上一張圖

你覺得3D小人丑,可領導喜歡啊,那就用咯


5.動畫


有些老闆比較傳統不喜歡炫酷的動畫,那你就做一個安靜的美PPT就好,如果老闆喜歡炫酷的動畫,那你就要花些心思了,技術好的那就是發揮你才能的時機,升(做)職(苦)加(力)薪的機會來了。如果你技術不好,領導又很看好你,那麼


1.買炫酷的動畫模板
2.請別人做
3.網路一些大神免費分享的動畫作品,用動畫刷刷過來

嗯,差不多就這些了,PPT只是工具,不要隨便炫技。

D. 馬的各種資料,藝術品、郵票、名畫都可以,最好有圖片。

2002年一月五日,在陝西省的寶雞市舉行了馬年生肖郵票的首發式。今年的生肖郵票就是以寶雞市鳳翔縣的民間工藝品泥塑馬為圖案設計的。

王虎鳴:我無意中在一個書櫃裡面 發現了一匹就是這個黑白馬 就是現在選中的這匹馬 當時馬身上是塵土很多 好長時間可能也沒有人動 但是我當時看到這一匹馬的時候 我就心裡一亮 我有這么一種感覺 好象今年的生肖票 也就是非它莫屬 有這么一種感覺 那麼我想評審委員會 之所以選中這個馬 一個我想就是它這個馬比較有特點 這種特點一個是它的造型比較有特點 非常的可愛很憨態 另外一個就是說它的色彩是黑白的 線條簡潔流暢 還有一個特點我想就是 它特點適合於我們雕刻版印刷

中國的生肖郵票發行的歷史並不長,但由於符合了中國人在新年來臨之際對喜慶、吉祥的追求,所以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愛。每到郵票發行的時候,無論是集郵還是不集郵的人,都喜歡買一、兩套生肖郵票作為紀念。

在寶雞的馬年郵票的首發式上,由這套生肖郵票的設計者簽名的郵品受到了人們的歡迎。而更引人注目的是有一位老人總是被人們團團圍住,他就是這套郵票所選取的泥塑馬形象的製作者,鳳翔縣的老藝人胡深。

胡深:我這個手藝是祖傳的 老先人就搞 我今年72歲了 我畫這個泥塑已經有60餘年 小上的時候就跟我父母學手藝

今年73歲的胡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但一踏進他的家門,就會發現,他的家科就是一個泥塑作品的小加工廠。從和泥、擀泥餅到入模、出模,一道道工序都有條不紊地在進行。胡深的老伴、兩個兒子、兒媳婦和四個孫子,一家十口都會製作彩繪泥塑。

胡家的這一家人,在泥塑方面各有特長,捏摸、畫線、著色分工明確。每到農閑以後,全家人坐在炕頭一起做虎頭掛片、泥塑動物。他們的作品充滿鄉土氣息,形態逼真、粗獷誇張,風格多樣,深受各界人士喜愛。這次被選為生肖郵票圖案的馬就是有關專家從中央美術學院的陳列室里找到的。

胡深:為什麼把這個馬 要選成國家的郵票呢 這個馬它有好多的長處 比如我拿的這一個馬 精神飽滿 形象美觀大方 線條流暢 民族味道濃厚

胡深所生活的寶雞鳳翔縣,是中國泥塑的發翔地,從周朝開始流傳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由於這里地處黃土高原,人們一年四季有一半的時間和泥土為伴,為了給枯燥的冬天農閑中增加一些生活的情趣,人們就以泥塑來表達他們對生活的熱愛。每到節日,人們就用親手製作的泥塑送給親朋好友,來表達主人的一片特有的豪爽和對朋友的祝福之心。

由於鳳翔的泥塑總是與民俗聯系在一起,所以這些泥塑作品充滿了鄉土氣息,大膽的造型、豐富的想像、簡潔的線條、艷麗誇張的色彩使鳳翔的泥塑傳達出一種質朴而熱烈的情趣。

在中國生肖也稱為屬相,或稱為相屬。按照漢語的解釋,「生」指「出生」,「肖」義為相似、類似。也就是說,某一年出生的人和這一年所代表的動物習性有著某種聯系。生肖,不僅中國有,在日本、柬埔寨、印度、法國、緬甸等國家都有生肖,只是表現的方式不同,但都體現了人與自然互相聯系、密不可分,相互依賴的關系。

中國古代根據動物出沒時間和生活特徵,將十一種動物和龍作為十二生肖,即鼠、牛、虎、兔、龍、蛇、馬、羊、 猴、雞、狗、豬。這些動物或多或少與遠古時代人們的生活有關。

「十二生肖」在中國社會流傳已有相當久遠的歷史,但源於何時,現在已難以考證。但在距今已有三千年歷史的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等文獻中就有關於生肖的零散表述和記載。

李燕:在漢代應該說是中華國學 很多的門類都是基礎 形成體系的那麼一個時代 在東漢王充的著作《論衡》 里問有一篇叫《物事篇》 裡面首次白紙黑字 記錄下十二地支和十二種動物掛鉤 其中就有馬

在人類歷史上,人與動物本來就有著一種特殊的關系。從古至今,人們對動物形象的描繪與刻畫,就達到了很高的水平,而十二生肖中的動物也一直是藝術家們創作的對象,這之中又因為馬與人類的生存、生產和生活密切相關而成為藝術家們最喜歡的創作題材。

在據今約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內蒙古陰山岩畫上就已經出現了人與馬的畫面。

到了兩千多年前的秦代,馬的藝術形象已經十分豐富。在著名的秦始皇陵中,就出土了大量象徵秦王朝百萬雄師的兵馬俑。而更令人驚奇的是,在這座皇陵中還發現兩具銅車馬。銅車馬的造型比例勻稱,形態逼真,矯健肥碩的馬身佩光彩閃爍的金銀飾件,雙眼緊盯前方,馬齒緊嚼滴銜,鬃花迎風飛揚,削竹般的馬耳斜聳,彷彿正聆聽號令,只待長策一揮,便放開四蹄疾馳。它們與兵馬俑中的馬一起勾勒出秦駿馬盛世的壯麗景象。

到了唐代,由於國家強盛,疆域廣大,對外交往頻繁,馬在生活、生產與戰爭中的作用更加明顯,所以馬的形象也更加突出。這之中最著名的就是陝西禮泉縣唐朝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照陵的六匹駿馬浮雕,這六匹駿馬曾經伴隨唐太宗征戰南北,立有赫赫戰功,當時的藝術家以簡練明晰的造型,塑造了戰馬立行賓士的身姿、步態,展現了戰馬的勇武、剛烈,突出了它們頑強的性格,同時也展現了大唐文化的恢弘氣勢。

在中國,對於馬的喜愛並不僅僅局限與帝王,普通百姓也對馬十分鍾愛。在浙江省的諸暨市,有一座富商的私宅,人稱「千柱屋」,氣勢恢宏,建築講究。在「千柱屋」里,雕刻藝術品如雲,尤以正屋天井照牆上的「百馬圖」為上乘。全圖由21塊方磚合成,總長704厘米。百馬神態各異,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形神兼備,充分表達出主人對馬的喜好之情。

李燕:中國最古的典藉《易經》裡面 乾卦談的是天的精神 他把馬列入乾卦 就是說馬是一種天的精神 剛健的精神 就是自強不息的精神 另外我們民族的圖騰是龍 龍是天的化身 所以好多馬也叫龍馬 甚至地變一個詞龍馬精神 這就是給馬這種動物形象 賦予了一個最高的 剛健形象的這樣一種地位

在甘肅省出土的漢代銅雕《馬踏飛燕》就是中國的古人對「天馬」精神的最好詮釋。這匹正撒開四蹄飛奔的駿馬體態矯健,昂首甩尾,頭微微左側,三足騰空,只有左後足落在一隻展翼疾飛的龍雀背上,充滿了「天馬行空」的驕傲。《馬踏飛燕》是漢代藝術家高度智慧、豐富想像,浪漫主義精神和高超藝術技巧的結晶,也是當時所崇尚的時代精神的體現。

從古至今,馬與人的關系是如此的密切,以至於歷朝歷代都涌現出具有不同時代特色的馬的藝術形象,而在這些形象中,最為人們所熟知的就是唐三彩中的三彩馬。

唐三彩在一千多年以前,曾作為陪葬品而風靡一時。因為它們以黃、綠、白三種釉色為基本釉色,所以人們習慣稱它們為「唐三彩」。唐三彩有器物,也有塑像,各類製品包羅萬象,但做得最成功的還是各種馬的形象。

三彩馬大都以靜表現動,雖然站立卻有奔跑之勢,雖然不鳴卻讓人似乎聽到嘯嘯之氣,充分體現出了當時工藝水平的精湛與製作者的智慧和激情。

唐三彩馬中的馬與現實生活中的馬有很大的不同,它們實際上是一種被藝術化的馬的形象。

李燕:對馬的塑造體現了唐朝 一個時代精神 一個欣欣向上 朝氣蓬勃 勇往直前的一種精神 所以他把馬的體現了一種超自然的力量 他把它放在最高貴的地位上來塑造它 把它最優美 最能體現精神的部分誇大 用現實生活的馬來跟三彩的馬來看 它不大一樣 比如它的頭比較小 它的脖子特別粗 胸肌特別發達 臀部都非常圓潤 這些現實生活中 根本就找不到這樣的馬 它主要是體現了馬的一種精神 一種龍馬精神 用內在的勁來發外在的形 所以它對這個形象 主要是看它象一個馬就是了 但是更主要的是體現了馬的精神 體現了馬時代的精神

三彩馬的裝扮也是各式各樣,從它們的裝扮中,可以看出唐代各個社會階層人們的等級、地位和身份。

李燕:因為唐朝是一個等級森嚴的社會 一個封建社會 所以在馬的使用上面 打扮上面 也是有很明顯的等級 就象我們現在在路上用的汽車一樣 比如說賓士 寶馬 卡迪拉克 那麼唐朝就是五花馬、三花馬 剪鬃上面帶花的馬、那一般都是王侯將相 還有帝王才能用的 還有宮廷才能用的

在唐三彩中還有很多人與馬相結合的作品,如狩獵俑、騎馬俑、馬夫俑等。在這些作品中,人物的姿態、神色與馬相互輝映,表現出人與馬的親密關系。

三彩馬中還有為數不少的胡人牽馬俑和騎馬俑,這反映出唐代社會的開放和對外交往的頻繁。

三彩馬是唐王朝經濟文化繁榮的象徵,是朝氣蓬勃的時代精神的體現,它們生動的造型、飛揚的神采展現出一個時代的追求。

唐三彩的製作工藝一直待續至今,而三彩馬也因為其獨特的藝術風格而成為人們樂於收藏的工藝品,現在,在很多地方都可以見到它們的身影。當然,對於喜歡馬的人來,馬的藝術品收藏還不僅僅局限於唐三彩。

這是一個溫馨的三口之家,蔡猛和徐笑梅都是電視節目的主持人。由於工作的原因,他們總是有機會走南闖北,所以在這個家裡,有大量來自全國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紀念品,而在這之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他們大量的有關馬的收藏品。

蔡猛:我覺得每個人有不同的喜愛 除了生長經歷以外 應該說你的血液里你的骨子裡 在你的遺傳里肯定有什麼東西 當然與我的經歷有關系 小的時候出生在呼和浩特 就是草原上的明珠的城市 從小看著馬 趕著一群一群的走向中原 當地穿著蒙古袍的人很多 還有飯館里頭手把肉 馬拉的車運糧食 這些東西我想對我對馬的愛都可能會有間接的啟發或者是誘導 1982年我大學畢業以後就有了工資 有了工資以後相對來講經濟獨立以後就有了一定的經濟條件 看到什麼喜歡的東西可以買一買 東一件西一件 最後發現買的東西里頭號大部分是馬 後來我漸漸琢磨 實際上自己喜歡的其實是馬 從那個時候就有了一種收藏的意識

徐笑梅:最初的時候對這件事可以說我不太理解 並且我也不太喜歡 我喜歡家裡搞得溫馨一點 簡潔一點 我說你別買這些東西了這么亂然後要花很多錢 然後我覺得這種陰擋的效果也不是很好 一個是他蔡猛愛馬我感覺就是說他已經愛到了這種痴迷的程度 我從我的感覺 我應該變得聰明一點那還不如把這件事轉一個彎 然後做一個正確的引導 我想了想這也是一件挺好的事 我說你要注意品位 別什麼亂七八糟的都弄到家裡來 但是我覺得我還不是一個真正的收藏 因為收藏一般地講收藏它是一個怎麼說呢 就是這個東西具有很高的價值 其實我的想法是什麼呢 我就覺得做為我只是一種愛

在相互理解與溝通後,他們一起愛上了馬,愛上了對馬的工藝品的收藏。在這個家裡,每一件藝術品都是由它的主人精心選擇和擺放的,每一件藝術品後面都有一個有趣的故事或者一段值得回憶的印象。

收藏中的趣聞 蔡猛:比如我當時到英國去解說44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 回來的時候我記得好象在也是在一個日本人開的商店裡頭 因為錢不多了 我就想再買一點什麼東西 然後就有一個表 那個表上是一個馬的圖案非常漂亮 我一看見馬我就立刻興奮 那個服務員很直地說了這個表我們不賣 那為什麼不賣 他說這個表走時上機器有點問題 它就是走不準時唄 我說這不現在在走嗎 他說是現在在走它可能以後就不走了 但是我說我沒關系我說不走我也要 他說那你要自己負責任我們不給你承諾這種保證 後來我就把這個表買回來了 買回以後果然掛在上頭沒走幾天不走了 但是不走了我覺得也好看 我覺得在買的時候其實心理上已經有準備了 是喜歡這個表的造型喜歡它馬的圖案

對馬的喜愛,對馬的藝術品的收藏,使這個家庭充滿了和諧的氣氛,每一件收藏品都是一種歷史,也是一種文化,它們一方面被人所收藏,另一方面又以一種獨特的方式陶冶著人們的性情,使人們沉醉於它們所展現出的世界中。

蔡猛:心底下有那麼一個想法 有朝一日的話 有條件的話 我將逐漸的轉向馬的講解和解說 因為現在馬術有6塊奧運會金牌 而且它是唯一的一個人與動物的奧運會項目 2008年奧運會又在中國舉行 所以馬術肯定會在中國發展得非常快 那麼我喜歡馬 我又從80年代開始到現在20年的收藏 在收藏的過程中也了解了很多馬的知識 自己又親自去騎馬又養馬 我想我最終的一個目標就是用我對馬的這種愛 用我掌握馬的這些知識 用自己的這種熱情去成為一個真正的體育馬的一個解說 一個評論 讓很多人通過我的解說 通過這種評論喜歡這種動物 保護動物 愛護動物 而且能夠以馬 能帶來這種快樂的生活

馬不但出現在民間工藝、雕刻藝術以及私人收藏品中,也是中國歷代繪畫中極力表現的形象。從那些流傳至今的畫卷中,我們可能看到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畫家對馬的精神的獨特見解。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漆器的國家,在先秦時期的漆器,特別是戰國漆器上就已經出現了裝飾圖案,在這些圖案中,就有馬的形象。這些漆畫構圖嚴謹,線描交稱健勁,冷暖色調對比強烈,帶有濃郁的裝飾趣味。

從秦朝開始,由於中國進入統一的封建社會,國勢強盛,統治者開始大興土木,從宮殿、壇廟到宅邸、墓室都繪有氣勢恢宏的壁畫,這些壁畫中也大量描繪馬或者車馬的形象,它們大多構圖充實完整,人物與馬等動物錯落有致,儉朴率真,引人入勝。在著名的敦煌壁畫中,馬的形象也十分突出,它們有的是當時商旅行進在「絲綢之路」上的真實寫照,有的則是當時人們豐富的想像力的結晶。

李燕:另外不能不提到漢代的畫像石、畫像磚 它所創造的戰馬的形象、拉車馬的形象、乘馬的形象 那稱一代繪畫造型的高峰 為什麼把這樣一種浮雕算作繪畫 因為它有大量的拓片形式影響於我們的畫界、影響於我們的一些畫家 尤其是漢畫像磚上拓出來的那個奔跑的馬拉車的馬 有一塊漢磚 四四方方的一塊漢磚上四匹馬的形象 形馬很大的那種動態反差 所以你當看到這樣一張畫的時候 你的視線從四匹馬中間留來留去 轉來轉去 無形中在你的視網膜里形成了一種動態大反差 變成了一種良性錯覺就是這馬在動 四方的畫面並沒有拘束你這四匹馬 而且覺得這四匹馬可能一會兒功夫就跑出你的畫面 那實在是那是將近兩千年前的這么一幅畫馬的絕品

東晉時期,著名的畫家顧愷之以曹植的《洛神賦》為腳本,用圖畫的形式再現了一個很浪漫的故事,這就是在中國繪畫界有著崇高地位的《洛神賦圖》,畫中有許多乘馬而行的人物,雖然在這里馬還只是人物活動後個陪襯,但已經充滿含意雋永的神韻。

在繪畫中真正出現了成熟的馬的形象是在唐代。著名畫家張萱在《虢國夫人游春圖》中,描繪了楊貴妃的三姐虢國夫人及其家眷騎馬郊遊的情景,在一片花團錦簇中,馬的形象十分突出。

在唐代,也已經出現了一批專門因畫馬而知名的畫家。

李燕:這里有名有姓可查的、又比較有名的 唐代的韓干現在流傳在世的有一幅叫《照夜白》 這是馬的名稱 過去這是好馬 駿馬都有名稱 照夜白就是說他這匹馬毛啊雪白雪白的 在夜裡行走都能一片白光 就這個意思這個 馬是拴在馬柱子上的 可一看這馬就不甘心被人羈絆 仰著首 你只要把這繩套一脫開就能飛到天上去 那種感覺 宋代的一位白描大師李公麟 他畫的一些白描的馬 他用這樣一種最簡潔的繪畫手段來描寫 這些駿馬很有意思 每匹駿馬前面都有一個養馬人 這養馬人的形象一看就是凹眼睛高鼻子 那一定就是西北地區的兄弟民族 他們善於養馬 而且從馬的形象來看也是西北馬、大字馬、烏孫馬 就是那一類的其中最有名的是一匹叫玉花蔥 白馬身上有一點灰的 小的圈圈 玉花蔥

到了元代,又出現了一位畫馬的大畫家——趙孟頫。趙孟頫實際上是一位詩文書畫全能的藝術家。《秋郊飲馬圖》和《浴馬圖》是趙孟頫人物鞍馬畫的代表作。在這些畫中,牧馬官驅駿馬十數匹賓士於野水長堤、綠波紅樹之間。畫面布局講究,意境深遠,尤其是馬的神態各異,或奔騰追逐,或徐步緩行,或低首就飲,或引頸長鳴,意態生動,是描繪馬的繪畫中的上品。

中國繪畫的題材對馬的偏愛從古代一直延續到現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國著名的畫家徐悲鴻畫的馬。徐悲鴻九歲開始學畫,後來又到歐洲留學八年。回國以後,他在大學從事美術教育工作,創作了大量油畫等多種體裁的作品。但最為人所稱道的還是他筆下的駿馬。

他筆下的馬四蹄騰空,鬃尾毛發聳立,向前疾奔。筆健墨酣,以中國畫大寫意線條與西洋的明暗技法巧妙結合,作品既有中國畫的骨法用筆,又有強烈的立體效果。全畫墨色淋漓,用筆粗放,氣勢磅礴,在中國畫中獨樹一幟。

李燕:徐悲鴻先生他生活於我們中國近代 風雲變幻的國難頻生的這樣一種時代 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民主思想的徐悲鴻先生 他畫的馬完全是他個人的思想和與時代相關的這種時代的思想 時代的精神的那麼一種化身 那是在四十年代內戰行將結束的時候他畫了一匹飛奔的戰馬 上面題的是什麼呢?山河百戰歸民主鏟盡崎嶇大道平 這就說明了徐悲鴻先生通過這樣一匹馳騁摘掉了鞍子的戰馬 來表達他希望我們的國家趕快結束內戰 趕快統一建立一個光明的未來的新中國那麼一種心情

馬與人類一起已經生活了很多年,它們不但推動了人類生產與生活的進步,而且還豐富了我們的精神世界,為人類的藝術創作提供了無數的靈感,馬是人類最親密的夥伴。

E. 用Word怎麼統一多張表格的大小

1. 需要設置的是在 "編輯" 工具欄下方的圖片上插入默認窗體, 並將其調整為四周類型, 如圖所示, 系統默認為嵌入類型。"安裝完成" 單擊 "確認"。

F. 圖書稿酬計算標準是什麼(文字和圖片)

圖書稿費是出版社與作者之間經常起爭執的問題,在出版社數年,遇到的沖突多由出版社結算稿費不及時、作者對稿酬計算方法不理解等方面引起,

一、常見的三種支付方式及計算方法

圖書稿費常見的有版稅、千字稿酬、一次性付酬三種形式,它們的計算方法分別如下。
1.千字稿酬制
稿費=基本稿酬+印數稿酬-個人所得稅
其中
基本稿酬=Y元/每千字×千字
印數稿酬=印數(以千冊為單位)×基本稿酬×M%。
說明1: Y(單位:元/每千字)一般為30至100元/每千字之間,多數在30元或稍高,突破50元的就很少了,還有一部分是低於30元的(匯編類的千字稿酬標准更低);
說明2:千字的核算方法通常按版面字數計,如,如Microsoft Word 默認為A4頁面,每頁排44行,每行40字,則一頁A4的版面字數為44×40=1760字,即1.76千字。高校教材多為16開,每頁1482字,有時按1500字估算。
說明3:印數(以千冊為單位,不滿千冊按千冊計),如果印3100冊,則為「4」。
說明4:M一般數額很小,多數情況下為1%。
說明5:圖書重印後只支付印數稿酬,印數稿酬一般情況下很少很少,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也就是說針對大多數圖書千字稿酬和一次性稿酬區別不大。
2.一次性付酬
這沒什麼說的,談好合同後按合同約定給錢完事,標准可參照千字稿酬中的基本稿酬計算,或者另行確定。
3.版稅制
稿費=圖書定價×版稅率×發行數(或實際銷售數)-個人所得稅
說明1:版稅率通常在7%至10%之間。
說明2:發行數(或實際銷售數),最早的是指印數,也有出版社對自己銷售能力非常有信心,為簡化計算而採用印數(這樣說好聽一些,實際早期的版稅根據規定採用印數,至今有的出版社未改而已),也有的社不計算樣書和退貨。
說明3:正常情況下銷售數和印數之間差距不會太大,如果相差20%之內一般都是正常的。以下等式用以簡單說明圖書印出來後的去向:
印數=庫存數+發貨數-退貨數-報廢數-樣書數
實際銷售數=發貨數-退貨數
退貨率我沒詳細的數據,印象中教材的退貨率一般應該在5%之內,樣書數就幾十冊,不過現在隨著教材營銷力度的加大,一般教材的樣書可能達幾百冊甚至上千冊。
說明4:各社支付的稿費用的實際銷售數是否包含報廢和樣書這兩項則根據各社自已的規定執行,不太一致。
說明5:報廢的產生由以下幾種原因,圖書破損,不能再銷售;環境變化使書不能再銷售使用,如2007年財務政策變化致使大批財務類圖書報廢;老舊積壓圖書,失去銷售可能。
說明6:作者實際所得稿費為已代扣個人所得稅後的稿費。個人所得稅計算辦法參考:根據國家稅務規定,稿費不高於800於不納稅;稿費高於800元但不高於4000元,繳納超過800元數額的14%;稿費高於4000元應繳納全部稿費的11%。(具體請參閱相關稅務規定)。
二、稿費中常見的幾種問題釋疑
1超高版稅
不少教師經常會被游說以高版稅,超過10%,甚至有的接近20%。這種超高版稅在正常情況下國內外均多用於暢銷書,如於丹《論語》感悟、《哈利·波特》等,而且接近20%的也是很少很少的。在高校教材中採用高版稅制多為非正常合同,如版稅與包銷量掛鉤,老師承諾出版後自用N千冊才會得到超高版稅,否則沒戲。正常教材的版稅一般在7%至9%之間,10%的都很少。
正常情況下各社版稅率差距不大,作者的收入和教材的銷售量線性相關,建議作者選擇該教材類別里的強勢社,如外語類的外研社、上外社、機械類的機工社等,能帶來更大的收益。
2.千字稿酬與版制制PK
三種稿費支付方式如何選擇呢?如果排除一次性付酬,對比千字稿酬制和版稅制各有如下特點。
千字稿酬制支付時間早,一般在出版後一至三個月;版稅制則有些晚,一般要實現銷售後支付,隨著圖書重印及銷售會細水長流的流進作者口袋,結算時間有的按半年或一年結算一次,有的在重印時結上次稿費。
千字稿酬基本上與圖書印刷數量無關,版稅制高度與銷售量相關。不細心的讀者可能會問,千字稿酬不是還有一塊是印數稿酬嗎?實際上這一塊有和沒有沒什麼區別,印個幾千冊也就百把十元,不信您去算一下。
千字稿酬與版稅的平衡點一般在七八千冊之間,低於此數,千字稿酬拿稿費多,高於此數版稅制拿稿酬多。
個人傾向於版稅制,很少與作者簽千字稿酬制,原因是版稅制能更好的調動作者積極性編好書,並且維護好、共同營銷好,對出版社與作者均有利,千字稿酬則有一錘子買賣的嫌疑。
3.圖書銷售數據公開的問題
不少作者會問,銷售數到哪裡去查呢?現在在出版社外部基本上不可能查到某本書的銷售數據,但出版社內容很容易,且不視為機密。作者可以向責任編輯索要銷售數據,我建議出版社在支付稿費時附上圖書銷售清單或經常向作者通報圖書銷售情況。
按常規印數應印在圖書版權頁上,作者可以以此對照稿費結算情況,只要誤差在10%范圍內都是正常的。但現在有些出版社不印印數,對此還是向出版社索要印製或銷售數據即可解決。
4.稿費拖欠問題
估計遇到此問題的作者不少,但一般來說大的出版社有可能拖延稿費,但不會欠著不給,現在各大出版社信息系統做得都不很完善,由人工完成稿費支付的各個環節,難免有錯漏,所以作者最好在有疑問時向責任編詢問一下一般即能解決。但極個別不守信用的出版或工作室也是存在的,遇到這種情況建議作者拿起法律武器。
5.個人所得稅問題
以前計算機個人所得稅只需要作者身份證號,現在則要所有作者的身份證復印件。個人所得稅基數按(稿費數÷主參編人數)來確定。如某本書稿費4000元,該書共有5人參編,且均提供了身份證復印件,人均稿費800元,則不用再納個人所得稅,但如果只提供了4個人的身份證,則還是要扣一點點稅的,如果只有一個身份證復印件,則扣得稅就不是一點點了。

G. 火車掛鉤圖片有嗎

去看《鐵道概論》一書,上面有非常詳細的鐵路車輛掛鉤結構圖。

閱讀全文

與word中圖片左上角掛勾圖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縫線動漫圖片 瀏覽:524
簡單畫卡通小狗的圖片 瀏覽:290
看美女的屁股大圖片 瀏覽:552
舌頭特別長的男生圖片 瀏覽:979
白色馬靴子搭配衣服圖片冬季 瀏覽:679
女孩子拿著煙和酒的圖片 瀏覽:496
word在圖片中畫線 瀏覽:565
三歲男孩發型圖片大全 瀏覽:484
背景可愛女孩圖片著人 瀏覽:921
黑夜戴衛衣帽子的男生圖片 瀏覽:335
男生擺耶手勢真人圖片 瀏覽:838
兒童短發型女圖片大全 瀏覽:156
樸素女孩圖片 瀏覽:381
燉菜大全家常菜圖片 瀏覽:253
頭像太陽可愛圖片 瀏覽:985
霸氣超拽女生圖片 瀏覽:330
女生跑步衣服搭配圖片 瀏覽:74
男生晚上運動圖片 瀏覽:764
兩個女動漫圖片 瀏覽:18
動漫萌版圖片 瀏覽: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