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楷書的楷字怎麼寫
楷書「楷」字的寫法是:
楷書的代表作品:
《九成宮醴泉銘》、《化度寺碑》、《孔子廟堂碑》、《雁塔聖教序》、《宣示帖》、《薦季直表》、《樂毅論》、《曹娥碑》、《黃庭經》、《洛神賦十三行》、等。
2. 小楷,中楷,大楷有什麼區別
一般情況下,人們把一寸(1寸=3.3厘米)以上、數寸以下見方的真書稱為大楷。較此更大的真書大字被稱為「榜書」、「擘窠(bòkē)書」。
中楷是指字徑一寸見方的楷書,亦稱「寸楷」。不少唐碑、魏碑都是這種書體。
小楷是指數分(1分=0.33厘米)見方的楷書,亦可稱「蠅頭書」。
根據歷代書法家積累的經驗,學習書法應先寫大楷,作基本練習。
掌握好大楷的點畫、結構、布白,做到點畫准確精到,結構疏密得當,則退而寫小楷,可做到結體寬綽開張,點畫規矩清楚,進而學榜書,則能結密無間而氣魄宏闊,不致渙散無神。
中楷如唐碑中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虞恭公碑》,虞世南的《孔子廟堂碑》,褚遂良的《孟法師碑》,北魏的《張猛龍碑》、《張黑女碑》、《賈思伯碑》。還有隋代的《董美人墓誌》、《龍藏等碑》和大部分北魏元氏冢族墓誌,如《元瑛墓誌》等都屬此類。
小楷如王羲之的《黃庭經》、《樂毅論》,鍾繇的《宣示表》,王獻之的《洛神賦十三行》,唐人鍾紹京的《靈飛經》,元代趙孟的《汲黯傳》,和明代文徵明的《醉翁亭記》等,都屬此類,寫這種書體宜點畫清朗,結體寬博,有大字的氣勢者方為上乘佳品。
(2)四年級大楷怎麼寫圖片擴展閱讀
除了小楷、中楷、大楷還有細字
細字是指特別小的真書字體。宋代人多愛作這種字。
如宋龍袞《江南野史》雲:「應用以書法名,善寫細字,微如毛發,嘗於一錢上寫《心經》,又於一粒(芝)麻上寫『國泰民安」四字。
黃長睿為細字《華嚴經》題跋上寫到:「書是經者,尺紙作七萬字。"也就是說,在一尺見方的紙上,寫下了七萬字的一篇《華嚴經》。
現在有些微雕書法,在頭發上、在穀粒大的象牙片上、在扇面扇骨上,用極小的字刻寫一定篇幅的詩歌、文章等,亦當屬於細字之列。
參考鏈接網路 楷書
3. 怎樣寫大楷毛筆
書法中的結構是研究漢字點畫之間科學組合、合理搭配的方法,是研究書法藝術形式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精通用筆用墨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大楷書法結體的平正、疏密、勻稱、大小、粗細、高低、開合、主次、避讓、布白、參差、錯落的方法。漢字的造型種類雖然很多,只要認真分析便可掌握其結字規律。中國的漢字從結構上看,大體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獨體字,一類是合體字。獨體字可細分為:正方形體如:田、玄等;長方形體如:月、目等;扁方形體如:一、皿等;三角形體如:上、下等;菱形體如:十、卡等。合體字可細分為:上下結構的如:志、芝等;左右結構的如:改、祥等;上中下結構的如:藍、冀等;左中右結構的如:榭、游等;包圍結構的(分全包圍、半包圍)字如:「因、國、同、幽、巨、建、廈、司、尾」等;品字結構的(分為正品字、倒品字)如「品、森、壁、努」等。簡化字如「書、飛、識、繹」等。
練字時可用「意現法」讀帖、畫格、寫字。所謂「意現法」,即在讀帖時將帖中的範字用意念把字的形貌和特點浮現在腦海里,儲存在記憶中,寫字的時候再用意念將字浮現在紙面上,如果配合於筆墨,既可把帖中漢字的形貌、特點、間架結構和精氣神全部表達出來,達到以假亂真、如出自一人之手的程度。練大楷最好在方格中練習,時間一長,同樣用「意現法」將理想中的田字格、米字格、井字格、三方格等和要寫的字用意念浮現在紙面上,具備一種意到形到,形到手到、手到筆到的能力。根據所創作的內容和字的大小多少用意念在紙上畫好格子、進行排版布局,然後再揮毫書之,這就是書家們常談的意在筆先之理。
中國的漢字筆畫繁簡異同,間架結構復雜多變,要注意把握重心平正、橫平豎直、疏密勻稱、點畫規范、比例適中、粗細變化、長短參差、內緊外松、平行等距、大小相間、虛實過度、輕重枯潤等要素。把大楷寫得端莊穩健、配置洽當,才能給人以書法藝術美的感覺,反之就無從藝術可言了。漢字的間架結構形式很多,只要掌握了筆畫的長短、收放、寬窄、均勻、疏密規律,靈活安排、合理布白,隨機應變,在寫字前分析、構思欲寫漢字的間架結構,做到心中有數,「意現」於紙,就能夠不斷得到提高與升華。
4. 大楷做業本怎樣寫
臨寫大楷:用玻璃片打上米字格,壓在你要臨的字上,看準每一個比劃的位置,對照臨寫,收效會很好。祝你進步!
5. 三年級大楷字寫什麼字
可以寫課本當中新學的生字。
小學生想練習大楷字,可以在米字格紙上書寫當天所學的生字。
人們把一寸以上、數寸以下見方的真書稱為大楷。
根據歷代書法家積累的經驗,學習書法應先寫大楷,作基本練習。掌握好大楷的點畫、結構、布白,做到點畫准確精到,結構疏密得當,則退而寫小楷可做到結體寬綽開張,點畫規矩清楚;進而學榜書則能結密無間而氣魄宏闊,不致渙散無神。
6. 毛筆字大楷、中楷、小楷是怎麼劃分的
一般小於1.5cm的屬於小楷,如道德經,樂毅論,有的如陰符經則小5-6mm。
中楷1.5-3cm,典型中楷《九成宮碑》,另外多寶塔,雁塔聖教序。
大楷3cm-5cm,《勤禮碑》,《神策軍碑》。
(6)四年級大楷怎麼寫圖片擴展閱讀:
毛筆字是指按傳統法度書寫的字,而不是用毛筆隨意寫出的字。書法是線條造型藝術。所謂毛筆筆法主要的就是怎樣創造理想線條的用筆方法。
字法
書法是線條造型藝術。所謂筆法主要的就是怎樣創造理想線條(點畫)的用筆方法。
提按——筆按下去寫,筆劃就粗,提起來就細。就像人走路的兩只腳,一隻落下,一隻提起,不停地交替一樣,筆在寫字的過程中也在不停地提按。惟其如此,才能產生出粗細絕不相同的線條來。
每寫一個筆畫,都有入筆、行筆、收筆三個過程。入筆有「露鋒」法,順筆而入,使筆畫開端呈尖形或方形;有「藏鋒法」,逆鋒入筆,橫畫欲右先左,豎畫欲下先上,使筆鋒藏在筆畫中,筆畫開端基本呈圓形。行筆要學會「中鋒用筆」,使鋒尖常在點劃中間運行。為使筆畫有力度,還要學會澀勢用筆,行中留,留中行,避免浮華。收筆有「露鋒」(把筆逐漸提出紙面,畫呈尖形,如懸針豎、撇、捺、鉤),有「藏鋒」(將筆尖收回畫中,如垂露豎,筆畫尾端呈圓形)。
結字——又叫結體或間架結構。啟功先生曾指出,寫毛筆字一要把握間架結構,二要練好筆畫特點。間架結構比點畫特點重要。間架好的字,筆畫特點不突出,也還順眼;反過來就不行了。因此,認真研究並把握好字的結體規律十分重要。所謂「初學分布,但求平正」。
學寫字應先從楷書或隸書入手。掌握各種筆法後再學其它書體就有了基礎。臨帖是練好字的必需手段。不臨帖,全憑自己想法隨意寫,是上不了路子的。學寫毛筆字一定要有恆心與毅力,要持之以恆,戒驕戒躁,不能一曝十寒。常說:「只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
7. 楷書書字怎麼寫
楷書書字怎麼寫
8. 大楷 中楷 小楷怎麼區分,對應的毛筆是怎樣的
一、一般小於1.5cm的屬於小楷,如靈飛經,道德經,洛神十三行,樂毅論等,有的如陰符經則小5-6mm,文徵明的小楷也大多如此。
楷書的產生,緊扣漢隸的規矩法度,而追求形體美的進一步發展。
漢末、三國時期,漢字的書寫逐漸變波、磔而為撇、捺、且有了「側」(點)、「掠」(長撇)、「啄」(短撇)、「提」(直 鉤)等筆畫,使結構上更趨嚴整。如《武威醫簡》、《居延漢簡》等。楷書的特點在於規矩整齊,是字體中的楷模,所以稱為楷書,一直沿用至現代。
楷書有楷模的意思,張懷瓘《書斷》中已先談到過。六朝人仍習慣地用著它。
例如羊欣《采》文,王僧虔《論書·韋誕傳》中雲:「誕字仲將,京兆人,善楷書。」那是「八分楷法」的簡稱。到北宋才以之代替了正書之名,其內容顯然和古稱是不一樣的,名異實同和名同實異之例,大概有以上這些。
楷書是我國封建社會南北魏到晉唐最為流行的一種書體。在楷書產生之前,我國的書法已產生了大篆、小篆和隸書三種書體。
大篆是相對小篆而言的,一般把小篆以前所有的古文字統稱為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和戰國時期除秦國之外的六國文字。
小篆是秦統一中國之後通行的文字,它是以秦國的文字為基礎,參照其他諸侯國文字,為便於書寫而刪繁就簡、規范統一的,這是中國書法史上最初的規范化書體。
隸書是繼小篆之後出現的又一代表性書體,它是在小篆的基礎上產生的。
隸書的產生是漢字的一次大革命,其意義不僅在於漢字從此走向了符號化,更重要的是它改變了漢字的書寫方式和審美趨向,從而為楷書書法藝術的產生奠定了基礎,並進而為中國書法藝術的發展和繁榮開辟廣闊的天地。
而引碑入草開創者、北京大學教授李志敏認為秦始皇統一六國文字,對當時的社會進步有積極意義,但未必有利於書法藝術的發展。
9. 什麼是楷書 圖片
【示例圖片】
【楷書定義】
楷書也叫正楷、真書、正書。由隸書逐漸演變而來,更趨簡化,橫平豎直。《辭海》解釋說它「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這種漢字字體,就是現在通行的漢字手寫正體字。
【楷書分類】
1~2厘米的為小楷(小字),5厘米以上的為大楷(大字),之間的為中楷。但這僅僅是籠統的分法,實際上,現實生活里很少出現過小於1厘米的小字和大到1.8米的大字。
小楷:
小楷,顧名思義,是楷書之小者,創始於三國魏時的鍾繇。他原是位隸書最傑出的權威大家,所作楷書的筆意,亦脫胎於漢隸,筆勢恍如飛鴻戲海,極生動之致。惟結體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仍存隸分的遺意,然已備盡楷法,實為正書之祖。到了東晉王羲之,將小楷書法更加以悉心鑽研,使之達到了盡善盡美的境界,亦奠立了中國小楷書法優美的欣賞標准。
大楷:
一般情況下,人們把一寸以上、數寸以下見方的真書稱為大楷。較此更大的真書大字被稱為「榜書」、「擘窠書」。根據歷代書法家積累的經驗,學習書法應先寫大楷,作基本練習。掌握好大楷的點畫、結構、布白,做到點畫准確精到,結構疏密得當,則退而寫小楷可做到結體寬綽開張,點畫規矩清楚;進而學榜書則能結密無間而氣魄宏闊,不致渙散無神。
10. 寫大楷怎樣寫一篇日記
日記一般的寫法:
1、先在第一行中間寫上某月某日,星期幾,有的還要寫上當天的天氣情況。
2、第二行空兩格開始寫正文,轉行要頂格。正文一般用記敘文的形式寫,有時也可以用議論文的形式來寫。不管用什麼形式來寫,都要正確反映當天遇到的有意義的事情,反映這一天自己的思想感情。
另外,日記的內容要真實。誠實,是一種美德,自己怎樣想,就怎樣寫,不要說假話。
正文的篇幅可長可短,長的可以寫成千字,短的可以只寫一兩句話。這要看自己所寫的內容來決定。如果要詳細地記下一件事,既要把事情的前因後果交代清楚,又要把事情的經過寫得具體,那篇幅就要長些。如果要記的是自己從書本上看到的或從人家那裡聽到的一個知識,只要寫下這個知識的要點,那篇幅就可以短些。總之,只要把該記的寫清楚就可以了,可短的不要勉強拉長,可長的不要硬縮短。
日記一般分成生活日記、觀察日記和隨感日記三種。
1、生活日記。
生活日記,就是把自己每天的生活、學習、工作情況有選擇地記錄下來。要寫好生活日記必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內容要真實。生活日記是自己經歷的實在記錄,而且要給自己看的,內容真實才有查考的價值。
生活是七彩的,它多姿多采地呈現在我們每個人的面前。學校、家庭、社會,都會有時代的浪花飛濺,只要我們能自覺地去觀察生活,觀察周圍的人和事,你就會發現一個「寶藏」,就會有源源而來、取之不盡的真實材料。
(2)事情要有意義。有的同學說,日記就是把自己一天中親身經歷的,或所見所聞所感的東西記下來,記得越多越詳越好。如有個同學寫正月初一的日記,把這一天當中所有的事都記下來:早晨起床吃餃子,而後給陳老師拜年,到學校游園活動,中午到外婆家吃飯,下午和表弟一起上街,晚上回家看電視,臨睡前寫日記……。簡直是眉毛鬍子一把抓,成了典型的流水帳。日記的篇幅畢竟是有限的,同學們不可能把一天中的大事小事芝麻事件件都寫進去。一般要選擇印象深刻的,有意義的一兩件事記下來,其他的不寫或略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