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水粉怎麼調色
水粉怎麼調色?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說白了就是要了解基本調色原理。
在現實顏料中,紅、黃、藍三原色,兩兩一起能調出橙、綠、紫。這是基礎顏色。所有顏色調在一起,最後得出是接近黑色的深土色。然鵝,知道這6原色是不足夠的,因為在對比之下,原色也有偏向,例如黃色系列的,偏冷色的檸檬黃、較為中性的中黃、偏紅色的橙黃。再例如紅色系列,偏冷色的紫紅、較中性的深紅、偏暖色的橙紅。藍色也是這個情況。所以在這里,學會 比較 顏色,才能進一步利用顏色。
另外,水彩初學者是不建議用白色顏料的,因為容易失去水彩的通透性。所以,我們會手動留白,例如高光位置。一種顏色的深淺,是可以由水量的多少組成。如下圖,水多就淡色,水少就濃稠。也不能說是深色,因為暗部顏色用法是要加其他暗色的,不能重復疊加同一種顏色。
常用水粉調色表:
紅+黃=橙
黃+藍=綠
紅+藍=紫
紅+綠=棕
紅+黃+白=膚色
品紅+黃+群青=黑
紅+綠+藍=白
朱紅色 + 黑色少量 = 啡色
天藍色 + 黃色 = 草綠、 嫩綠
天藍色 + 黑色 + 紫 = 淺藍紫
草綠色 + 少量黑色 = 墨綠
天藍色 + 黑色 = 淺灰藍
天藍色 + 草綠色 = 藍綠
白色 + 紅色 + 黑色少量 = 禇石紅
天藍色 + 黑色(少量) = 墨藍
白色 + 黃色 + 黑色 = 熟褐
玫紅色 + 黑色(少量) = 暗紅
紅色 + 黃 + 白 = 人物的皮膚顏色
玫紅色 + 白色 = 粉玫紅
藍色 + 白色 = 粉藍
黃色 + 白色 = 米黃
玫紅色 + 黃色 = 大紅 ( 朱紅、桔黃、藤黃 )
朱紅色 + 黑色少量 = 啡色
天藍色 + 黃色 = 草綠、嫩綠
天藍色 + 黑色 + 紫 = 淺藍紫
草綠色 + 少量黑色 = 墨綠
天藍色 + 黑色 = 淺灰藍
天藍色 + 草綠色 = 藍綠
白色 + 紅色 + 黑色少量 = 禇石紅
天藍色 + 黑色(少量) = 墨藍
白色 + 黃色 + 黑色 = 熟褐
玫紅色 + 黑色(少量) = 暗紅
紅色 + 黃 + 白 = 人物的皮膚顏色
玫紅色 + 白色 = 粉玫紅
藍色 + 白色 = 粉藍
黃色 + 白色 = 米黃
粉檸檬黃 = 檸檬黃 + 純白色
藤 黃 色 = 檸檬黃 + 玫瑰紅
桔 黃 色 = 檸檬黃 + 玫瑰紅
土 黃 色 = 檸檬黃 + 純黑色 + 玫瑰紅
熟 褐 色 = 檸檬黃 + 純黑色 + 玫瑰紅
粉玫瑰紅 = 純白色 + 玫瑰紅
朱 紅 色 = 檸檬黃 + 玫瑰紅
暗 紅 色 = 玫瑰紅 + 純黑色
紫 紅 色 = 純紫色 + 玫瑰紅
褚 石 紅 = 玫瑰紅 + 檸檬黃 + 純黑色
粉 藍 色 = 純白色 + 天藍色
藍 綠 色 = 草綠色 + 天藍色
灰 藍 色 = 天藍色 + 純黑色
淺 灰 藍 = 天藍色 + 純黑色 + 純紫色
粉 綠 色 = 純白色 + 草綠色
黃 綠 色 = 檸檬黃 + 草綠色
墨 綠 色 = 草綠色 + 純黑色
粉 紫 色 = 純白色 + 純紫色
啡 色 = 玫瑰紅 + 純黑色
水粉調色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掌握的,必須多練習。平時練習可以嘗試艾隆免調顏料系列的40色高級灰。到了聯考可以嘗試艾隆83色免調顏料,提分省時,而且畫面非常有層次感,不顯灰、不顯臟,非常好用。
B. 怎樣調水粉
一、用好色彩優化調配法
(一)、補色互調法:一般稱為高級灰的常用調法是紅、綠、黃、紫、互調。注意不能等量,不可過分調勻,否則容易變灰變臟
(二)、同類色相調法:既可改變明度,又可豐富色彩,而且不容易臟。
(三)、灰色的調配法
1、直接用現成的灰色加傾向色
2、湖藍(鈷藍)+土黃+紫羅蘭+白色(灰色)+傾向色
3、草綠(或中綠、粉綠)+赭石(或熟褐)+白色+傾向色
4、土黃+青蓮(或紫羅蘭)+白色+傾向色
二、做好三面五調的色彩調配
1、亮面色彩
基本色+明度較高的同類色或鄰近色+白色。如,一個紅蘋果的亮面調配方法為:紅色(基本色)+檸黃或中黃(鄰近色)+白色即可
2、暗面色彩
基本色+基本色的補色或基本色+明度較低的同類色或鄰近色(主要用於基本色較淺的物體)
基本色+藍色類+紅色類(主要用於基本色較深重的物體)
3、灰面色彩:以基本色為主,適當加入周圍物體的環境色。如紅蘋果的背景是一塊淺藍灰色的襯布,它的灰面色彩調配方法為:紅色(基本色)+淺藍灰色+白色(少量)。
4、高光色彩:
高光色一般用白色略加湖藍。表面越光滑的物體其高光越表現為亮冷灰色;
而表面粗糙的物體高光表現不明確。暖色物體的高光較冷色物體的高光要略暖
一些。高光色既略偏天光的亮冷灰色又略偏固有色的暖灰色,這是藝術中矛盾雙方的變化與統一的完美結合
5、反光、投影色彩:
反光色一般由環境色決定,要注意控制其明度不可過高,否則暗部會顯得花亂。投影色主要由物體所投射到的背景顏色所決定,再加上產生投影的物體[的顏色。注意要有明度及冷暖的變化,漸遠漸淡,直至與背景顏色相融。
6、交界線色彩:
交界線為暗面色彩最重的地方,最少要有三、四筆變化,中間偏上處最重,一般為基本色加上其補色類顏色,上下幾筆顏色稍亮,下面一兩筆要加上環境色。
水粉顏料調色表
熟褐色 = 檸檬黃 + 純黑色 + 玫瑰紅
粉玫瑰紅 = 純白色 + 玫瑰紅
朱 紅 色 = 檸檬黃 + 玫瑰紅
暗 紅 色 = 玫瑰紅 + 純黑色
紫 紅 色 = 純紫色 + 玫瑰紅
褚 石 紅 = 玫瑰紅 + 檸檬黃 + 純黑色
粉 藍 色 = 純白色 + 天藍色
藍 綠 色 = 草綠色 + 天藍色
灰 藍 色 = 天藍色 + 純黑色
淺 灰 藍 = 天藍色 + 純黑色 + 純紫色
粉 綠 色 = 純白色 + 草綠色
黃 綠 色 = 檸檬黃 + 草綠色
墨 綠 色 = 草綠色 + 純黑色
粉 紫 色 = 純白色 + 純紫色
啡 色 = 玫瑰紅 + 純黑色
粉檸檬黃 = 檸檬黃 + 純白色
藤 黃 色 = 檸檬黃 + 玫瑰紅
桔 黃 色 = 檸檬黃 + 玫瑰紅
土 黃 色 = 檸檬黃 + 純黑色 + 玫瑰紅
C. 水粉如何調色 同種顏色由深到淺 暗到亮 ....
1、亮面色彩:基本色+明度較高的同類色或鄰近色+白色。如,一個紅蘋果的亮面調配方法為:紅色(基本色)+檸黃或中黃(鄰近色)+白色即可。
2、暗面色彩 基本色+基本色的補色或基本色+明度較低的同類色或鄰近色(主要用於基本色較淺的物體)基本色+藍色類+紅色類(主要用於基本色較深重的物體)。
3、灰面色彩: 以基本色為主,適當加入周圍物體的環境色。如紅蘋果的背景是一塊淺藍灰色的襯布,灰面色彩調配方法為:紅色(基本色)+淺藍灰色+白色(少量)。
4、高光色彩:高光色一般用白色略加湖藍。表面越光滑的物體其高光越表現為亮冷灰色。
(3)水粉怎麼調成最好的圖片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做為水粉畫的調和劑,水是水粉畫、水彩畫和水墨畫等畫種不可缺少的主要媒介。雖然水粉畫也可以象油畫那樣採用干畫法和厚塗法,但還是有許多限制。沒有水就不能更好地發揮水粉顏料的性能。
做為水粉畫的調和劑,水是水粉畫、水彩畫和水墨畫等畫種不可缺少的主要媒介。雖然水粉畫也可以象油畫那樣採用干畫法和厚塗法,但還是有許多限制。沒有水就不能更好地發揮水粉顏料的性能。教水粉畫多年,我發現許多初學者之所以畫不好水粉畫,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沒有用好水,因為水的運用是幾乎貫徹做畫始終的。
D. 水粉畫里,人的皮膚顏色怎麼調啊
所需材料:調色盒、水桶、毛筆。
1、首先,准備好水彩顏料,如下圖所示。
(4)水粉怎麼調成最好的圖片擴展閱讀
調色技巧
1、在配色時,塗料和乾燥後的塗膜顏色會存在細微的差異。各種塗料顏色在濕膜時一般較淺,當塗料乾燥後,顏色加深。因此,如果來樣是干樣板,則配色漆需等乾燥後再進行測色比較;如果來樣是濕樣板,就可以把樣品滴一滴在配色漆中,觀察兩種顏色是否相同。
2、事先應了解原色在復色漆中的漂浮程度以及漆料的變化情況,特別是氨基塗料和過氯乙烯塗料,需更加註意。
3、調配復色塗料時,要選擇性質相同的塗料相互調配,溶劑系統也應互溶,否則由於塗料的混溶性不好,會影響質量,甚至發生分層、析出或膠化現象,無法使用。
4、由於顏色常帶有各種不同的色頭,如果配正綠時,一般採用帶綠頭的黃與帶黃頭的藍;配紫紅時,應採用帶紅頭的藍與帶藍頭的紅;配橙色時,應採用帶黃頭的紅與帶紅頭的黃。
5、要注意在調配顏色過程中,還要添加的哪些輔助材料,如催干劑、固化劑、稀釋劑等的顏色,以免影響色澤。
E. 水粉畫的調色技巧
1.顏色種類不必太多,十多種即可,它們是:白、檸檬黃、中黃、土黃、金土黃、(或生赭)、桔黃、朱紅、西洋紅、深紅(或紫紅)、淡紫紅、土紅、熟褐、粉綠、土綠(或橄欖綠)、翠綠、湖藍、群青、黑。19至21種顏色即可。
2.白、土黃、土紅、熟褐、土綠、翠綠、群青、黑,是油畫的基本常用色,它們也不易變色。
熟褐、深紅、翠綠是暗部用色的三個寶。
3. 土黃、土紅是亮部的基本常用色。
4.檸檬黃是風景作品中高光、逆光、亮部很可貴的顏色,色感較冷。
5.土綠(或橄欖綠)、中綠,對畫樹而言,起萬能的作用,如樹的暗部——土綠加熟褐,偏冷可加群青,樹的亮部——中綠加土黃、檸檬黃,夕陽或秋葉可再加桔黃。
6.頭像暗部——土紅加象牙黑(北歐學派,較透明),土紅加翠綠(東歐學派)。如果用朱紅加中綠也可產生相當不錯的暗部色彩。
7.粉綠、淡紫紅是臉部和人體中間過渡面的調合色。
8.畫很白的女人體,白、土黃、土紅、粉綠、中綠是基本用色,有時需要朱紅。
9. 室內頭像高光——白加象牙黑,少量土黃。
10. 要學會運用象牙黑。暗部、亮部、中間色調都可用,往往同白色一樣重要。
11. 顏色粉,往往問題產生在暗部,暗部不透明,畫粉了,整個畫面就會太粉。
12.如何能把寫生對象之色彩畫得更加好看? 老師介紹在同一物體的同一色彩中還會有冷暖的變化,不會絕對均勻,肯定有偏藍紫或偏黃綠等色,如果對色彩敏感,是可以感覺得到的。因此在每一局部色塊中,都應有所選擇,把最美的色彩傾向擴大為整體的色彩。如果每一局部色塊都有所取捨和提高,整體的色彩感就比真實的色彩更加完美。要養成會找好看色彩的傾向。
室內天光補色規律:
1、高光:天光色
2、亮面:固有色+天光色
3、灰面:固有色
4、暗面:固有色+暗+環境色+少量亮面補色
F. 如何把水粉顏色調豐富好看
要想顏色豐富必須了解關於色彩的對比和調和,培養色彩感覺才能有豐富的色彩感覺
【培養色彩感覺】
要畫好水粉靜物寫生,你首先應該注意的是培養自己的色彩感覺能力,因為只有感覺到的東西,才能被准確地表現出來,水粉靜物寫生也同樣如此。
從美學角度來看,描繪靜物是人們對日常生活物品審美需求的反映。靜物畫題材非常富於繪畫性,有著獨立的藝術欣賞價值。另一方面,它在繪畫基礎訓練中又有十分獨特的地位。如果說素描是造型藝術的基礎,那麼色彩靜物寫生就可以被視為色彩訓練最基本的手段,學生們可以在光色相對穩定的畫室里,較長時間進行深入的寫生練習,從容地觀察各種光影現象和色彩關系,研究各種不同物體的固有色,在不同情況下的光源色、環境色中的變化。還可以根據繪畫者自身的要求和需要,任意選擇對象並隨意組合相應的靜物內容和主題,從而組織出一個從造型到色彩都符合練習要4求的畫面。所以水粉靜物寫生常作為各類美術院校或專業入學考試(色彩科目)的主要內容,並被列為繪畫基礎課的主要訓練內容之一。
【對比和調和】
色彩寫生的「條件三固定」是指一幅色彩靜物寫生必須在光源固定、物體固定、環境固定這三個基本前提下才能進行,否則畫面的色彩關系將是雜亂無章的。
只有在固定的光源下,我們才能把握物體各部分的色彩關系。作為光色現象,冷暖變化是一種客觀存在,同時它與人的視覺生理及心理反映相關。那麼,在一定的光源下,物體的色彩在特定的環境中會發生哪些變化呢?我們知道,一個物體在陽光的照射下,受光部會產生暖的感覺,而陰影部就會產生冷的色彩感覺,這種經驗幾乎每個人都有直觀的體會。如強烈的陽光照射在白色牆面上,受光照射的白色牆面會產生暖黃的色彩,背光的牆面陰影處或樹干、枝葉留在白牆上的投影則會產生一種偏淺紫藍灰的冷色彩。如果再細細地觀察這些陰影的色彩,我們又會發現牆的上方陰影偏藍灰色,接近地面的陰影則給人以藍中帶些黃的色彩感覺。這是環境色對投影進行反射的結果。上部分陰影偏藍,是因為天光(藍天)的色彩的反射而形成的;下半部的陰影在藍色調中逐漸產生偏黃的色彩,是因為地面的色彩對它的反射而形成的。
1 蘋果.窩里加深綠 不要太熟
2 橘子 亮部不加白 橘黃加檸檬黃/淡黃.底加橘紅加綠灰 暗部加橄欖綠 反光 紫紅 綠紫灰 加淺黃或黃綠 赭石/熟褐加清蓮勾底邊
3 梨 中黃 土黃 大量白 [冷白 白中加一點藍] 梨把 :橄欖綠加土紅[可以延伸到任何帶把的物體] 窩里加大紅 淺綠
4 玻璃杯 先畫裡面的飲料和後面的東西 最後偏一點綠的灰去勾
5 麵包 固有色 [ 橘黃 加土黃 加中黃 ]亮部 [中黃加檸檬黃加白]暗部[熟褐加土紅(少量)加土黃(少量)]
6 土豆 固有色 [土黃加熟褐加赭石]亮[土黃加白加少量中黃]暗部[熟褐加普藍加少量深紅]
7 蛋黃 固有色[中黃加檸檬黃]亮[中黃加少量檸檬黃加白]暗部[橘黃加中黃加土黃]
8 西紅柿 亮[玫瑰紅加朱紅加百加黃]過度 [大紅加玫瑰紅] 交界 [深紅加草綠加赭石熟褐]反光[土黃加草綠加黃綠]突起的加黃
9 南瓜 亮加暖黃橘黃肉色 暗加亮紫灰
10 雞蛋 亮[枯黃加肉色加少量紫加白]中間色[土黃加熟褐赭石]暗部加赭石
11 青椒 亮[黃綠加中黃加草綠 ]反光[橘黃加草綠加過渡色]
12 胡蘿卜 亮[橘黃加檸檬黃加淺綠]過度[草綠加橘紅]暗[赭石加熟褐]
13 深色罐子 最暗部 [深紅加普藍]亮部 [赭石加土黃]過度[土黃加赭石加熟褐加少量紫]
14 藍布
(1)固有色[純一點的藍加少量肉色]筆觸方向垂直布褶的走向
(2)環境色 周圍物體上的顏色調入布的固有色時調生一些
(3)灰色 降低純度 藍布亮部的加肉色 中間加紫灰 遠處加綠紫灰 藍字紫灰
(4)暗部 普藍加深紅 用小筆活一點 少加過度 前面對比實後面對比弱 暗部便赭石孰褐一些
15 紅布 固有色[正紅加牙(多)黃加土黃(少)加白(少)固有色60%以上環境色少 灰多些暗布少
環境色 亮 黃綠 赭石淺綠 紫灰
暗部加藍加深綠 橄欖綠
提亮部 固有色加少量白 /肉色/檸檬黃/米黃 物體前的布提亮光源統一 影子重
16 黃布 亮 黃加少量白/肉色
暗部 黃加紫羅蘭假少量藍
灰 加紫灰 藍灰 綠灰
先畫固有色 然後提亮 加投影
G. 畫水粉時如何調色
陰影一般都用灰就行了。黑+白調,白色一點點加。根據色調加紅或者藍。一般在灰色陰影上沿著物品最邊緣用黑色勾一下。投影的外緣8要太實,虛掉好。
根據你的瓶子投影可以用冷灰,加點藍或者青蓮試試。
還有種沖擊力的畫法,加對比色。紅布里陰影加綠。藍色加橘。看自己喜好了。
普通筆法畫投影就行,注意灰色不要調太勻了,占點雜色平塗。到邊緣處用筆虛一點掃過去就行。用筆鋒勾邊線。
調色板用調色盒的蓋子就OK,嫌下就買個方的大的。這個無所謂的,只要是白的就行。我撕張白卡都能調色。
H. 怎樣調好水粉顏色
調色
寫生時調配色彩是建立在正確觀察和理解對象的色彩關系的基礎上。調配顏色不能孤立的看一塊,調一塊,畫一塊。而要考慮整個的色調和色彩關系,從整體中去決定每一塊顏色。水粉畫寫生色彩不易銜接,也應該在明確色彩的大關系的基礎上,把幾個大色塊的顏色加以試調,准備好再往上畫。切忌脫離整體,看一塊,調一塊,畫一塊,接著又調一塊改一塊。水粉畫顏色濕時深,干後淺,干濕變化明顯。如果調色時使用粉(白色)多,或已經畫了較厚的色層,再著色作畫,又使用的是吸水性強得紙,顏料的干濕變化就更顯著。這使水粉畫調色不容易做出正確的估計。造成色彩銜接、覆蓋和修改上的困難。這是水粉畫的一個明顯特色和難點。初學時要特別注意這個問題。所以入手時要先畫重顏色。一般來說,趁畫面濕時,顏色濕與濕比,一口氣畫完,色彩關系容易掌握。如果在一色已乾的情況下再銜接、覆蓋顏色,就要注意顏色的干濕變化。
水的使用
水的使用在水粉畫中雖然不及水彩畫中那樣重要,但是也是不可忽視的。水,主要起稀釋、媒介的作用。調色、用筆和色層薄變化,都與水的使用有密切關系。一般來說,適當地用水可以使畫面有流暢、滋潤、渾厚的效果。過多的用水則會減少色度,引起水漬、污點和水色淤積。而用水不足又會使顏色乾枯、粘厚,難於用筆。通常用水以能流暢地用筆、蓋住底色為宜。在畫暗處、虛處和遠處,一般可適當地多用水,以增強其虛遠和透明感。從作畫步驟來說。在鋪大調子時水要用的多些,使色層較薄,便於再往上著色。在作畫過程中,水太臟了要及時換。尤其是畫色彩鮮明的部位,調色用水要潔凈。
白色的使用
水粉畫調色時白色的使用和油畫相似,用的比一般顏色要多。調用白色的主要作用是增強色彩的明度,降低色彩的純度,在畫近處、實處和高光處時,多調用白色,有助於形體的塑造,使其鮮明、結實和突出。關於調色、水和白色的使用,還需要和用筆以及整個畫面色彩的干濕、厚薄結合處理結合起來考慮,要從表現不同對象的需要出發,做到有變化而統一。總的來說,初學時要注意兩種傾向:一種是過多的用水,不敢用鮮明厚實的色彩來塑造形象,造成畫面缺乏色彩對比、形象單薄。另一種是過多地使用白色,不懂得恰當地用水的好處,而使畫面「粉氣」、滯悶。這兩種毛病的產生,有的是與初學者先接觸過水彩畫或油畫有關。先畫過水彩畫的,要防止第一種過多地用水的毛病。先畫過油畫的,則要避免第二種過多地調用白色的毛病。至於在有了一定的基礎之後,水和白色的使用又常與作者的個人愛好、技法特點有關。愛用薄畫法、濕畫法作畫的,一般水的使用便多些。而愛好厚畫法、干畫法作畫的,水的使用便少,白色的使用則較多。
用筆
由於各種類型的筆都可以用來作水粉畫,因此水粉畫的用筆技巧是異常豐富的。並且是在借鑒油畫。國畫和水彩畫筆法的過程中,不斷加以發展的。水粉畫中常見的筆法。
「平筆法」——筆跡隱蔽。畫面色層平整;
「散除法」——筆跡顯露,但色層厚薄變化不顯著;
「厚除法」——色層錯綜重疊,用色較厚、厚薄相間;
「點彩法」——利用光色的空間、初覺混合原理,用密集的小筆觸(色點)塑造形象。(這種筆法用得較少,較難掌握,初學時不宜過早效仿)
此外,水粉畫也吸收了油畫的刀畫技法。可用油畫刀作畫,也可用自製竹刀作畫。水粉畫在吸收其它畫種的用筆技法時,必須從水粉畫的特點、性能出發,目的是為了豐富水粉畫的技法,增強水粉畫的表現力。一般在畫虛處、遠處和暗部、陰影時,筆觸要模糊些、平些、顏色薄一些,以增加虛遠感。而在畫近處、實處和亮部時,筆觸則要顯露些、顏色要厚一些,以增強其結實、突出、明晰的效果。當然這些都需要從整幅畫的處理意圖出發,運用不同的筆法。筆觸也有一個整體性的問題。一幅畫的用筆也要有變化而統一,形成一種節奏感。要防止缺乏整體處理意圖的凌亂用筆。
銜接
水粉畫由於顏色幹得較快、干濕變化顯著,又加之用水,顏色會在畫面上流動,滲化和容易產生水漬,因此熟練地掌握好銜接技巧,對於畫好水粉畫關系很大。水粉畫的銜接主要可以分為濕接、干接和壓接這三種方法。
所謂濕接,是鄰接的色塊趁前一塊色尚未乾時接上第二、三塊顏色。或是兩塊相鄰的顏色碰接上。或是一塊顏色中趁濕點入其它顏色,讓其滲化。再或在筆頭的不同部位分別蘸上幾種不同的顏色,畫到紙上時利用筆肚的水分,讓其自然化接。
所謂干接,就是鄰接的色塊在前一塊顏色已經幹了的時候,再接上第二、三塊顏色。
所謂壓接,就是相鄰的色塊(形體的轉折或不同的物物體),前一塊色畫得稍大於應有的形,第二、三個色塊成一種節奏感。要防止缺乏整體處理意圖的凌亂用筆。接上去時,是壓放在前一塊色上,壓出前一塊色應有的形。進行壓接時,要注意顏色(壓接上去的顏色)的蓋色力和粘著性,一般來說壓上去的這塊色要比已畫的色塊稍厚一些。
覆蓋
所謂覆蓋,就是在已畫的色層上再畫上一層或數層顏色。覆蓋的主要作用可以概括為兩點:一是使畫面色層重疊,厚薄有變化,是塑造形象的一種技法;二是一種修改方法。水粉畫顏色的蓋色力是比較強的,但又各有差異,加上作畫時調用清水,覆蓋時掌握不好就容易使底色(被覆蓋的色層)泛起,產生水漬,造成色彩污濁。有時又故意用很薄的顏色覆蓋,讓底層色透露出來。這些具體效果都不容易估計,所以要掌握好覆蓋技巧也並非易事,得慢慢捉摸。
I. 水粉畫怎麼調顏色最好看
顏色是區分物體的重要構建,也是一個物體完美的體現。
水粉畫的調色
朱紅色
+
黑色少量
=
啡色
天藍色
+
黃色
=
草綠、
嫩綠
天藍色
+
黑色
+
紫
=
淺藍紫
草綠色
+
少量黑色
=
墨綠
天藍色
+
黑色
=
淺灰藍
天藍色
+
草綠色
=
藍綠
白色
+
紅色
+
黑色少量
=
禇石紅
天藍色
+
黑色(少量)
=
墨藍
白色
+
黃色
+
黑色
=
熟褐
玫紅色
+
黑色(少量)
=
暗紅
紅色
+
黃
+
白
=
人物的皮膚顏色
玫紅色
+
白色
=
粉玫紅
藍色
+
白色
=
粉藍
黃色
+
白色
=
米黃
玫紅色
+
黃色
=
大紅
(
朱紅、桔黃、藤黃
)
朱紅色
+
黑色少量
=
啡色
天藍色
+
黃色
=
草綠、嫩綠
天藍色
+
黑色
+
紫
=
淺藍紫
草綠色
+
少量黑色
=
墨綠
天藍色
+
黑色
=
淺灰藍
天藍色
+
草綠色
=
藍綠
白色
+
紅色
+
黑色少量
=
禇石紅
天藍色
+
黑色(少量)
=
墨藍
白色
+
黃色
+
黑色
=
熟褐
玫紅色
+
黑色(少量)
=
暗紅
紅色
+
黃
+
白
=
人物的皮膚顏色
玫紅色
+
白色
=
粉玫紅
藍色
+
白色
=
粉藍
黃色
+
白色
=
米黃
粉檸檬黃
=
檸檬黃
+
純白色
藤
黃
色
=
檸檬黃
+
玫瑰紅
桔
黃
色
=
檸檬黃
+
玫瑰紅
土
黃
色
=
檸檬黃
+
純黑色
+
玫瑰紅
熟
褐
色
=
檸檬黃
+
純黑色
+
玫瑰紅
粉玫瑰紅
=
純白色
+
玫瑰紅
朱
紅
色
=
檸檬黃
+
玫瑰紅
暗
紅
色
=
玫瑰紅
+
純黑色
紫
紅
色
=
純紫色
+
玫瑰紅
褚
石
紅
=
玫瑰紅
+
檸檬黃
+
純黑色
粉
藍
色
=
純白色
+
天藍色
藍
綠
色
=
草綠色
+
天藍色
灰
藍
色
=
天藍色
+
純黑色
淺
灰
藍
=
天藍色
+
純黑色
+
純紫色
粉
綠
色
=
純白色
+
草綠色
黃
綠
色
=
檸檬黃
+
草綠色
墨
綠
色
=
草綠色
+
純黑色
粉
紫
色
=
純白色
+
純紫色
啡
色
=
玫瑰紅
+
純黑色
基本色的調和:
紅加黃變橙,紅加藍變紫,黃加藍變綠。紅、黃、藍是三原色,橙、紫、綠則是三間色。間色與間色相調合就會變成各類灰色。但灰色都應該是有色彩傾向的,
譬
如:藍灰,紫灰,黃灰等。
1.紅加黃變橙
2.少黃多紅變深橙,
3.少紅多黃變淺黃
4.紅加藍變紫
5.少藍多紅變紫再加多紅變玫瑰紅,
6.黃加藍變綠
7.少黃多藍變深藍,
8.少藍多黃變淺綠9.紅加黃加少藍變棕色
10.紅加黃加藍變灰黑色(按分量多少調可調出多種深淺不一的顏色)
11.紅加藍變紫再加白變淺紫
12.黃加少紅變深黃加白變土黃
13.黃加少紅變深黃
14.黃加藍變綠加白變奶綠
15.紅加黃加少藍加白變淺棕
16.紅加黃加藍變灰黑色加多白變淺灰
17.黃加藍變綠加藍變藍綠
18.紅加藍變紫再加紅加白變粉紫紅(玫瑰)
19.少紅加白變粉紅…紅、黃、藍是三原色,橙、紫、綠則是三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