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要怎樣釣黃鱔
一、鱔魚習性:鱔魚喜歡在山塘岸邊洞穴中生活。生命力很強,即便離開水,一時也不容易死亡。鱔魚最會打洞藏身,它們會互相為鄰居,但不在一個洞穴居住,習慣晝伏夜出。水溫在8~25℃之間,攝食力最強,是釣鱔魚好時機。
二、自製釣具:洞穴釣鱔魚的釣具,要自己製造。用一根50厘米的短竹竿,將竿柄削尖(插入洞穴旁邊泥土中)。用一根舊自行車鋼絲條,一頭磨尖彎成3號長柄鉤,另一頭彎成一個圓圈。再用2米長的3號強力尼龍線,一頭綁在短竹竿的頂端,一頭綁在鋼絲條的圓圈上。這種釣具可制10~20副。
三、尋找鱔魚:鱔魚怕化肥、農葯侵襲,平原地區田間、庫塘很難找到鱔魚蹤跡,只有在山谷中的山塘和山邊的爛泥田尋找。由於塘水是由山嶺滲入的水和地下的泉水匯聚而成的,水質清澈,是鱔魚藏身繁殖生長的好場所。鱔魚的洞穴,一般距離岸邊水面10~20厘米,呈圓形,有直立的,也有斜的,洞內潮濕或有水。洞口周圍土色光滑,有腥氣。可以看出鱔魚進出的痕跡。從洞口的大小,可以知道鱔魚的大小。垂釣時只要找到鱔魚的新鮮洞穴,就可十拿九穩地釣到。
四、垂釣方法:垂釣鱔魚的方法與釣其他魚類不同。主要是採取洞穴垂釣,其釣法有兩種。第一種是釣者將短竹竿插在洞穴口泥土中,把線、鉤、餌投入洞穴中。這種釣法,宜選擇大山塘或山腳下的爛泥田有鱔魚藏身的多個洞穴施釣。因為一個洞穴只能用一副釣具。洞穴多,10多副釣具都能派上用場。釣者將鉤餌投入一個個洞穴,然後把釣竿插好後就可以來回走動,邊走邊用手逐一提提線鉤,只要發現洞穴內的鱔魚咬了死鉤,即可提竿。第二種是單鉤釣法,釣者用手握住長柄鋼絲條釣鉤,裝上蚯蚓或蛆蟲餌料,直接插入有鱔魚藏身的洞穴。動作要輕,緩緩地上下抖動,誘引鱔魚咬鉤。一般來說,鱔魚貪食,只要聞到腥氣,就會抬起頭來將鉤餌一口咬住往下拖。這時釣者會有手感,應立即將長柄鉤向前一推,扭轉釣鉤的角度,牢牢地鉤住鱔魚,提出洞口擒獲。垂釣鱔魚裝鉤也有竅門,將整條蚯蚓穿入長柄鉤,切勿露出鉤尖或留一段蚯蚓在鉤外。否則鱔魚光吃蚯蚓不上鉤,難以釣獲。鱔魚靠嗅覺攝食,釣者將長柄鉤餌插入洞穴後,要上下牽引,每次一分鍾左右,才能誘引鱔魚上鉤。當感覺鱔魚上鉤後,切勿猛力提竿。因為長柄鋼絲條鉤沒有彈性,如果用力過猛,鱔魚容易脫鉤逃跑。
五、注意事項:鱔魚體滑有黏液。上鉤後,最好戴著手套,用食指和中指來抓鱔魚的頸部,摘鉤後放入簍內。由於鱔魚獨居,在這個洞穴釣上一條後,就沒有鱔魚上鉤了,就要轉移到另一個有鱔魚的洞穴,並把釣過鱔魚的洞穴,用泥土封閉,以免下次再來這個空洞下鉤。
祝愉快、
⑵ 怎樣釣黃鱔
一、鱔魚習性:鱔魚喜歡在山塘岸邊洞穴中生活。生命力很強,即便離開水,一時也不容易死亡。鱔魚最會打洞藏身,它們會互相為鄰居,但不在一個洞穴居住,習慣晝伏夜出。水溫在8~25℃之間,攝食力最強,是釣鱔魚好時機。
二、自製釣具:洞穴釣鱔魚的釣具,要自己製造。用一根50厘米的短竹竿,將竿柄削尖(插入洞穴旁邊泥土中)。用一根舊自行車鋼絲條,一頭磨尖彎成3號長柄鉤,另一頭彎成一個圓圈。再用2米長的3號強力尼龍線,一頭綁在短竹竿的頂端,一頭綁在鋼絲條的圓圈上。這種釣具可制10~20副。
三、尋找鱔魚:鱔魚怕化肥、農葯侵襲,平原地區田間、庫塘很難找到鱔魚蹤跡,只有在山谷中的山塘和山邊的爛泥田尋找。由於塘水是由山嶺滲入的水和地下的泉水匯聚而成的,水質清澈,是鱔魚藏身繁殖生長的好場所。鱔魚的洞穴,一般距離岸邊水面10~20厘米,呈圓形,有直立的,也有斜的,洞內潮濕或有水。洞口周圍土色光滑,有腥氣。可以看出鱔魚進出的痕跡。從洞口的大小,可以知道鱔魚的大小。垂釣時只要找到鱔魚的新鮮洞穴,就可十拿九穩地釣到。
四、垂釣方法:垂釣鱔魚的方法與釣其他魚類不同。主要是採取洞穴垂釣,其釣法有兩種。第一種是釣者將短竹竿插在洞穴口泥土中,把線、鉤、餌投入洞穴中。這種釣法,宜選擇大山塘或山腳下的爛泥田有鱔魚藏身的多個洞穴施釣。因為一個洞穴只能用一副釣具。洞穴多,10多副釣具都能派上用場。釣者將鉤餌投入一個個洞穴,然後把釣竿插好後就可以來回走動,邊走邊用手逐一提提線鉤,只要發現洞穴內的鱔魚咬了死鉤,即可提竿。第二種是單鉤釣法,釣者用手握住長柄鋼絲條釣鉤,裝上蚯蚓或蛆蟲餌料,直接插入有鱔魚藏身的洞穴。動作要輕,緩緩地上下抖動,誘引鱔魚咬鉤。一般來說,鱔魚貪食,只要聞到腥氣,就會抬起頭來將鉤餌一口咬住往下拖。這時釣者會有手感,應立即將長柄鉤向前一推,扭轉釣鉤的角度,牢牢地鉤住鱔魚,提出洞口擒獲。垂釣鱔魚裝鉤也有竅門,將整條蚯蚓穿入長柄鉤,切勿露出鉤尖或留一段蚯蚓在鉤外。否則鱔魚光吃蚯蚓不上鉤,難以釣獲。鱔魚靠嗅覺攝食,釣者將長柄鉤餌插入洞穴後,要上下牽引,每次一分鍾左右,才能誘引鱔魚上鉤。當感覺鱔魚上鉤後,切勿猛力提竿。因為長柄鋼絲條鉤沒有彈性,如果用力過猛,鱔魚容易脫鉤逃跑。
⑶ 請簽定哪個鉤適合釣黃鱔(中指大小)
左面一個適合釣黃鱔。中間的太圓,難以釣牢,左面的鉤子角廣好,上鉤。
釣黃鱔建議用短桿,桿子可軟可硬,線組可用粗線通線,吊鉤一般使用長柄鶴嘴型魚鉤;也可以直接使用50公分左右的長鋼絲,一端磨尖彎成鉤狀;也可用粗繩綁一隻鶴嘴鉤掛餌垂釣,不需用浮漂和鉛墜。裝鉤也有竅門,將整條蚯蚓穿上長柄鉤,切勿露出鉤尖或留一段蚯蚓在鉤外,不然鱔魚就會光吃蚯蚓不要鉤。
釣鱔魚的方法主要隨時洞穴垂釣:
第一種是多鉤釣法。將短竹竿插在洞穴泥土中,把線、鉤、餌都投入洞穴中,然後把釣竿插好後來回走動,邊走邊用手提提線鉤,只要發現有黃鱔咬了死鉤,就可提竿。這種釣法適合於大山塘或山腳下的爛泥田裡,有多個洞穴的地方。
第二種是單鉤釣法。用手握住長柄鋼絲條釣鉤,裝上蚯蚓或蛆蟲餌料,直接插入有鱔魚藏身的洞穴,然後輕緩上下抖動,誘引鱔魚咬鉤。鱔魚貪食,只要聞到腥氣,就會咬鉤餌並往下拖,釣友一有手感,就可立即將長柄鉤向前推,扭轉釣鉤的角度,牢牢地鉤住鱔魚,提出洞口。
⑷ 釣黃鱔用3號針正確穿蚯蚓的方法
釣鱔魚不一定要用青蚯蚓,也可以用螺螄肉、百蚌肉、小魚。 黃鱔晝伏夜出,晚上覓食活躍,根據其特點,傍晚時開始放針效果最佳,運用放針法鉤捕黃鱔所用的餌料是比較大的蚯蚓(顏色不限)為宜,也可用螺螄肉、蚌肉、小魚,但針尖不能外露,以免黃鱔吃餌時負傷吐針。 黃鱔吃餌料時豎著將針全部吞下,吞度下後,一旦黃鱔活動時馬上被拉橫,這樣黃鱔就不能跑多遠了。放針時要讓針緩緩沉入水底,千萬不可掛在水中,這時將木樁牢牢地插入岸邊並做好記號,放針的距離間隔5-8米,針放完後約2小時巡察一次,此時就可以捕捉一些黃鱔了,因為黃鱔吞針後是不易逃脫的。
⑸ 夜釣如何釣黃鱔
晚上,黃鱔頭會伸到水面,就象調成平水的漂一樣,反正晚上用電光,能看到黃鱔頭啦。方法如下:1-2米尼龍線一根,一頭穿5-10條黑蚯蚓,穿好後打個節,做成一個蚯蚓環,尼龍線另一端系在桿上,什麼桿都行,只要能達到黃鱔的地方就可以。看到黃鱔,就用桿吊著蚯蚓環放到黃鱔頭10-15厘米地方水中,輕輕的放,不要放太深,蚯蚓環入水就行,不要驚動黃鱔。5--30秒內,黃鱔就會咬蚯蚓環往下拖,那就提桿吊著黃鱔上岸就是了,用個細網眼的魚抄接也行,一般咬住了,都會咬緊。這個方法簡單,取材容易。什麼尼龍線都可以,能穿過蚯蚓腹中過就行,什麼桿都行。
⑹ 怎樣釣黃鱔
1、第一步選擇釣黃鱔的地點,如:稻田地、水庫、小河溝等
⑺ 怎麼釣黃鱔求指教!
黃鱔(Swampeel)俗稱鱔魚, 是合鰓魚目(Synbranchiformes)約15種細長鰻形魚類的通稱,但在我國僅有一種。黃鱔是一種無鱗淡水魚,其胸鰭、腹鰭均已退化, 背鰭與臀鰭也只剩下很淺的皮褶繞過尾鰭相連。黃鱔的鰓不發達,要經常在水面上直接吸入空氣,藉助口腔與咽腔的粘膜作輔助呼吸。黃鱔在其一生的發育過程中還要經過一種有趣的性逆轉現象,小黃鱔都是雌性, 長到360—380毫米時開始轉為雄性,570毫米以上的均為雄性。黃鱔最大可長到1—2千克重。
釣黃鱔是一種很有趣味的活動,也有一定的技術性,下面將江南一帶的一種很有效的釣法介紹如後。
一、釣 具
黃鱔大多緊靠岸邊的水中穴居, 因此用「持竿」釣法很少可以釣到。通常是用另一種釣法—「持鉤釣法」,即用手直接抓住釣鉤來釣, 這種釣鉤一般都是自己製造,方法如下: 用一條自行車幅條鋼絲(或直徑2毫米、長30—40厘米的其它鋼絲),將一頭用銼刀銼尖,然後用尖嘴鉗將尖頭夾住彎成鉤形即成(圖1),鉤口寬6—8毫米,鉤深5—6毫米,鉤柄的一端銼成鈍尖,以方便穿蚯蚓(圖2之a),也可將鉤柄一端彎成一個圈(圖2之b), 這樣操作起來方便些,碰到大黃鱔也便於與它「拔河」,但穿蚯蚓則要從有鉤的那一頭來穿了。 裝黃鱔最方便實用的是布袋,長約40厘米,寬約25厘米,袋口穿一繩子,黃鱔裝進去之後可以將袋口扎住。
釣黃鱔的最佳魚餌是蚯蚓,由於釣鉤鋼絲較粗,因此蚯蚓要大一點的為好。 如果水面較廣,黃鱔的密度不是很大,還可准備2—3個「引鉤」(圖3), 穿上蚯蚓分別插入各個洞中,如那個引鉤有動靜,馬上將其抽出來,再將釣鉤放進去,立即就可將黃鱔釣出來。
二、釣 法
1.如何找黃鱔洞
黃鱔在水中,一般都是自己在軟泥中打洞或在天然的泥洞或石洞中穴居的,所以釣黃鱔首先要會找黃鱔洞,黃鱔洞大多打在池塘、湖泊、水田或小河溝的靠岸邊的水中,由一個上洞、一個下洞和一個窩組成,上洞一般在水面上下約10厘米的地方,一般用來換氣;下洞在水面下約30—40厘米的地方,用來出窩找食物或逃生。洞徑因黃鱔的大小不同而不同,小的手指粗,大的可達6、7 厘米, 窩在上洞和下洞之間,呈圓形,直徑約10—15厘米, 是黃鱔棲身、轉身、產卵、孵卵的地方(圖4)。
在一些石頭砌的岸邊,那些石縫中也是黃鱔愛藏身的地方,常常在一個石洞中藏著數條黃鱔。黃鱔洞如離水面近,或水比較清時,一眼就可以看到。但由於種種原因,在釣黃鱔時,經常都要用手去摸洞,如果摸到一個洞較深,而洞邊又沒有淤泥,一般都是黃鱔洞,就可以下鉤了。用手摸洞時,不用擔心有蛇,因為蛇一般不躲在水下的洞中, 有時在水中雖也有水蛇,但一般在水中不咬人,且這些蛇一般為無毒蛇。另外,在水中很容易區別黃鱔與蛇,前者身體光滑,後者身體粗糙。在用手摸洞時,有些黃鱔以為是食物,有時也會咬手指,但由於黃鱔口中只有硬齶而沒有牙齒,只能咬痛手,而不會咬破,可不用擔心。
在黃鱔孵卵時,還有一個容易找到黃鱔的方法,就是在洞口的水面上, 有一個直徑約10厘米的、由很細小的白色氣泡組成的圓。民間稱它為「孵鱔」,黃鱔護卵性很強,護卵的鱔很容易釣。但為保護資源起見,最好不要釣這種黃鱔,因為將洞中的母鱔釣走, 洞中會淤泥沉積,而使鱔卵缺氧而死亡,或卵被其它的黃鱔吞食。
2.如何釣黃鱔
找到洞之後,將整條蚯蚓從鉤柄一端穿入,並挪至前面鉤尖,將鉤尖包住,用手將鉤柄捏住,將鉤轉橫(鉤尖向左或向右,這樣較易為黃鱔將鉤吞入口中)伸進黃鱔洞中10厘米左右,輕輕晃動,如沒有黃鱔吃鉤,可向內更深入一些,再輕輕晃動,洞內如有黃鱔,一般都會馬上來咬鉤, 但有些洞由於較深,黃鱔還沒感覺到,或者是鉤滑了的黃鱔,它忍住不吃,這時可用手指在水面輕輕彈水, 將它引出來吃。黃鱔吃餌很猛,咬住後就往洞內拖,釣時要隨時警惕,在它咬住那一剎那,將鉤尖向下方轉動90°,立即向外拖,就很容易掛住它的下齶。如果鉤尖不往下轉動, 有時鉤容易從黃鱔的左右口裂脫出。將黃鱔拖出洞半個身子時,馬上用另一隻手的食指、中指與無名指三個手指錯開鉗住(中指在上,另兩指在下,黃鱔鉗在上下手指之間),這種鉗法很牢, 而用平時的大姆指與其它四指分開抓東西的方法去抓,則黃鱔常常容易溜掉。但這種鉗法也有一個缺點,就是鉗重了會傷黃鱔的內臟, 釣回去後養不久, 所以如果岸上地方較寬,可先將黃鱔拖出丟到地上,再捉進袋中。蚯蚓被咬去一段,露了鉤,應再將蚯蚓往前挪至包住鉤尖再釣。
在黃鱔較多的水域,一個洞中的黃鱔被釣走之後,有時隔一天或幾天, 又會有新的黃鱔住進這個洞中,又可以釣。所以如果你掌握並記住了這一帶水域的幾個老黃鱔洞,你可以常常去「摘」這一碗菜。我以前住在南方的一個湖邊, 掌握了一些住處附近水域黃鱔的「地址訊息」, 有時家中來客了, 泡了茶後, 拿張報紙給他說:「坐一坐,我去搞碗菜來」,不一會, 幾斤黃鱔就弄回來了。現在住的這個地方,除了在市場之外, 在溝里、塘里很難見到黃鱔的蹤影,反正自己釣不到黃鱔了,不用怕別人「搶生意」, 故在此將這門毫末之技亮給有用武之地的人吧。
⑻ 釣黃鱔如何用鉤以及選擇釣點和垂釣技巧
黃鱔洞一般洞口比較光滑,洞口附近泥土顏色也與其他地方有些區別,洞里水會有點渾濁,黃鱔洞一般分布於稻田,小溝,野塘等場所。黃鱔一般兩個洞甚至三四個 洞,一為換氣二為覓食(遇到危險時也可以逃跑),一般稻田黃鱔洞很好找,但黃鱔偏小,秧栽上一個星期後稻田水變清後找洞最好找,洞口會被黃鱔尾巴掃的很乾凈,洞口也會有黃鱔覓食所留下的痕跡,將鉤子穿上蚯蚓輕 輕在洞口晃一晃能清楚看到洞里的水有進出的現像,吃口猛的情況下會聽到「啪啪」的聲響,記住一點鉤尖朝下。吃住後別硬拉,以免將黃鱔嘴巴掛裂了,其實跟溜 魚道理一樣,注重卸力。黃鱔拉出洞口三分之一時用中指將其扣住,不會的可以帶上手套直接用手握住(握住離頭約十厘米至十五厘米的位置)。年份久的稻田一般 會有大貨,小溝里的黃鱔一般也不小,但現在捕魚器太厲害,小溝里的黃鱔很少了,野塘,老的魚塘這樣的場子一般大貨很多,尤其在塘邊樹根底部和塘的涵洞口附 近會有巨物出現(一斤加的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