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雞公母怎麼分辨圖片
分辨小雞公母可以弊嘩看頭和屁股,圖片見下文。
1、看頭
在買小雞時,雞販的筐子里會有一大群長相一樣的小雞。此時想要從其中找到小母雞,先要看頭。所謂的看頭,就是看它們頭頂上雞冠的位置。因為,成年公雞的雞冠要比母雞的大很多倍,這一點在小的時候就已經出現差異了。雖然它們的雞冠不想成年雞那樣明顯,但是你仔細的扒開頭頂的毛發就能看到粉紅色的小雞冠。相比而言,相同體型的小雞,雞冠小的是母雞,反之是公雞。
養雞的注意事項
1、注意雞苗
新手養雞首先需要注意的是雞苗的選擇,最好在質量有保證的正規店家那裡選購雞苗,一定不能為了貪圖便宜,而選擇一些質量比較低的雞苗,因為這些雞苗在飼養的過程中,很容易生長發育不良的現象。
2、注意飼喂
新手養雞最重要的就是要注意飼喂,這關系著雞是否能夠健康的生長發育,選購雞飼料的時候,要選擇正規廠家出品的飼料,不能飼喂發霉腐爛的食物,而且飼喂要最好做到定時定量,養殖時還要保證雞有充足的飲水。
3、雞舍清潔
雞舍是否清潔干凈跟雞的健康息息相關,所以新手養雞的時候,還需要注意雞舍清潔,日常需要保持雞舍乾燥通風,避免讓雞處在炎熱的環境中,養殖期間要定期對雞舍進行打掃和消毒,以免病菌大量滋生。
Ⅱ 《可愛的小雞》幼兒園小班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可愛的小雞》幼兒園小班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活動目標:
1、初步學慣用團圓、連接的方法塑造圓圓的小雞形象。
2、嘗試捏出小雞尖尖的嘴巴,並藉助輔助材料裝飾小雞的眼睛。
3、初步產生對泥工活動的興趣,願意進行泥工活動。
活動准備:
人手一塊泥工板,橡皮泥兩塊,紅豆或綠豆若干。
活動過程:
一、念兒歌玩猜測游戲,引發幼兒的興趣。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念《公雞頭、母雞頭》兒歌,師生玩猜測游戲。
二、觀察玩具小雞。感知小雞的基本特徵,引發幼兒關注小雞。
教師:這是什麼?小雞是樣子的?
教師念兒歌《小小雞》,概括出小雞的基本特徵。例如:
小小雞。嘰嘰嘰,
尖嘴巴,圓身體,
身上穿著絨毛衣,
愛吃小蟲愛吃米。
三、啟發幼兒探索用泥工製作小雞。
教師:這是什麼?怎樣用橡皮泥製作小雞?
四、示範講解製作方法。
將大塊橡皮泥在手掌中團圓,搓出圓圓的身體。
將小塊橡皮泥團圓為圓圓 的頭。
在小雞的頭上捏出尖尖的嘴巴。
用紅豆或綠豆嵌在頭的兩邊作為小雞的眼鏡。
將小雞的頭輕輕地連接到身體上。
五、提出製作要求,鼓勵幼兒按照要求大膽地進行泥工活動,
幼兒操作活動,教師巡迴觀察,並給予必要的指導和幫助。
六、組織幼兒相互欣賞放在泥工板上的小雞,教師給予表揚和鼓勵。
七、鼓勵幼兒和老師一起念《小小雞》。
活動目標
1.練習聽信號向指定方向跑,發展跑的能力和動作的協調性。
2.在信號聲中,顏色的對應,快速找到奔跑方向。
3.體驗幫助好朋友解決困難的樂趣。
4.喜愛參加體育鍛煉,養成愛運動的好習慣。
5.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向指定方向活目標快速地跑。
2.活動難點:向指定方向活目標快速地跑。
活動准備
1.用紅、黃、綠皺紙捻成的小蟲。
2.蘿卜、青菜、蘑菇、母雞圖片各一張。
3.綠筐3個。
4.紅、黃筐各一個。
5.泡沫墊36塊。
活動過程
(一)准備部分
1.幼兒自由開火車進場。
2.聽音樂做小雞操。
小雞操
小雞小雞走走走,
餓得肚子咕咕叫,
看到小蟲快吃掉。
小雞小雞走走走,
休息休息喝喝水,
身體棒棒來做操。
擺擺手,彎彎腰,
做個健康的雞寶寶!
(二)練習部分
1.教師介紹游戲場景。
師:小雞們,我們一起去看看好朋友蘿卜娃娃、蘑菇娃娃、和青菜娃娃吧。
(教師帶領幼兒慢慢跑到「蔬菜寶寶家」,與蔬菜好朋友打招呼。
2.師:聽,是誰在哭?好像是青菜娃娃哭了,我們一起去瞧瞧吧!
師:哎呀,原來是許多蟲子在欺負青菜娃娃,我們怎麼辦呢?
1.游戲「小雞捉蟲子」。
(1)教師一邊介紹游戲,一邊示範游戲玩法。小雞每次捉一條蟲子,捉好後送到綠筐里。要求「小雞」在捉蟲子時不要擠在一起。
(2)請1—2名幼兒示範游戲。
(3)幼兒集體游戲,把蟲子捉完。
(4)幼兒再次游戲。(在青菜、蘿卜、蘑菇的家裡放上紅、綠、黃三種不同顏色的蟲子,增加紅、黃筐各一個。)提示幼兒,可以跑到青菜、蘿卜和蘑菇「家」捉蟲子,要把不同的蟲子分類放回不同的筐中。
(三)結束部分
1.聽音樂做放鬆運動。
教學反思
基於小班幼兒認識顏色的.基礎,紅、黃、藍三色是小班幼兒能掌握認識的顏色,所以在活動中設計的小蟲也採用了這三種主顏色,在抓小蟲分類過程中很多幼兒都能按照要求進行分類,並且分類正確。但是還是不排除存在個別幼兒分類錯誤的現象,出現這種情況,會要求在重新進行游戲,重新進行分類,以鞏固對顏色的認識和物品的分類。想在美術活動中,也多涉及一些顏色的認識,幫助幼兒在其他領域活動中能開展關於顏色認識的活動,幫助幼兒掌握多種顏色知識了解。
活動目標
1、學慣用邊說邊畫的方法畫小雞並均勻地塗色。
2、願意參與繪畫活動,體驗活動帶來的快樂。
3、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活動准備
1、幼兒繪畫操作卡,勾線筆、油畫棒。
2、有關小雞的知識准備和小雞圖片若干張。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小雞》引題。
圓腦袋,尖嘴巴,會捉蟲,會吃米,唱起歌來嘰嘰嘰。(小雞)
二、欣賞小雞,討論演示小雞的畫法。
1、出示小雞圖片,觀察小雞的外形特徵。
2、誰來告訴大家,你看到的小雞是什麼樣的?小雞會干什麼?(捉蟲……)
3、師幼合作畫小雞。
(1)畫蛋寶寶。
師:雞媽媽很能幹,生了許多個蛋寶寶,誰來幫忙把它畫下來。(提示:起點與終點要連接牢)
幼:幼兒畫蛋寶寶。
(2)畫小雞。
師:雞媽媽開始孵小雞了,她把蛋寶寶都抱在自己的懷里,整天地孵呀孵……蛋殼啄破了,小嘴鑽了出來(畫嘴),眼睛睜開了(畫眼睛)伸出兩只雞爪爪(畫腳)尾巴也長出來了(畫尾部)。好了,一隻小雞出殼了,它高興地跑到草地上,看看有沒有好吃的東西。
幼:篤篤篤,又一個蛋寶寶啄破了,小嘴鑽了出來(畫嘴),眼睛睜開了(畫眼睛)伸出兩只雞爪爪(畫腳)尾巴也長出來了(畫尾部)。一隻可愛的小雞也出殼了,他好象要去找爸爸呢!
(3)給小雞寶寶穿花衣。
引導幼兒用自己喜歡的顏色給小雞塗色。
三、幼兒操作:畫小雞。
1、幼兒操作要求:畫蛋寶寶時,要注意蛋寶寶之間的距離。
2、教師巡迴指導,引導幼兒畫出小雞的各種動態,均勻地塗色。
四、展示作品、評講。
1、幼兒展示作品,分享可愛的小雞。
師:哪個寶寶願意給同伴們看看你的小雞長得怎麼樣?在干什麼?(從小雞的動態、塗色的均勻進行講評)
2、歌表演小雞出殼,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幼兒美術活動,是一種需要他們手、眼、腦並用,並需要把自己的想像和從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轉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術媒介把它表現出來的操作活動。
Ⅲ 雞的品種是剛買了蛋雞、誰知道這個是不是的
有花紋的是笨雞。第一個圖最下面中間那個像肉食雞。柴雞,又叫笨雞,具有耐粗飼、適應性、覓食性、遺傳性能穩定、就巢性強和抗病力強等特性。公雞6月齡平均體重為2公斤,母雞為1.5公斤;性成熟為6.5個月,8月齡開產;600日齡產蛋量180--210個(7--9公斤),平均蛋重40--42克,蛋殼顏色多為白色、淺褐色;其蛋黃比例大且顏色發深黃色(散養雞),蛋清黏稠,色澤鮮艷,適口性好;其肉質鮮嫩,肉味鮮美,風味獨特,十分可口。
柴雞適於家庭散養和在山坡、林地、荒地、果園、大田作物中放養。採用放牧與補飼相結合的方式,讓雞在寬廣的放牧場地上得到充足的陽光、新鮮的空氣和運動,採食青草、蟲蛹、籽實等各種營養豐富的飼料。採用早上放牧,晚上收牧的方式飼養。
Ⅳ 人的小雞怎麼畫
人的小雞畫法如下:
小雞簡筆畫簡單易學步驟如下:
第一步,我們要畫出小雞的腦袋部分,首先畫出一個圓形,這個圓形的上半部分要小一些圓一些,下半部分要大一些胖一些,在上下部分區分處我們要畫一個向外再向下的弧線,然後在臉上畫出它的眼睛和嘴巴,畫的位置在上下部分區分處的水平線上。然後我們來畫出它的雞冠。
第二步,我們來畫出它的身體,身體要非常的小巧才可愛哦,從腦袋下方的正中間位置開始,畫一個古代人盛水的水壺一樣的圖案,然後在圖案上畫出它的小翅膀,在身體的下方畫出它的兩只小腳丫,再在屁股處畫出它的小尾巴,就可以了。
第三步,來給你畫的這只小雞塗上顏色吧,你可以塗成黃色的小雞,也可以塗成圖片上的小雞哦。
1 首先,畫出梨形的身體,較小的頭部。
2 接下來,在臉上畫兩個圓形的小眼睛,在兩眼中間的下面畫喙。
3 然後畫腳和爪子,確保每隻腳有三個腳趾。
4 最後,在身體的每一側畫出翅膀的線條。
5 就這樣,萌萌調皮的小雞就畫完了。
簡筆畫是通過目識、心記、手寫等活動,提取客觀形象最典型、最突出的主要特點,以平面化、程式化的形式和簡潔洗練的筆法,表現出既有概括性又有可識性和示意性的繪畫。
簡筆畫,是指把復雜的形象簡單化,形體結構是繪畫最基本的要素,各種物體都有自己獨特的構成因素,結構形勢及比例關系,平面化的簡筆畫,表現二維的平面結構比較簡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