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1972年壹市兩的上海市糧票值多少錢
上海市糧票值錢是1956---1957整套的.從0.05、0.1、0.2、0.4、0.5、1、2、5、10斤的或1972年0.025、0.1、0.2、0.3、0.5、1、2、5、10、20、100、500、1000斤的每套在400元左右,單張壹市兩上海市糧票值0.5--1元全新的.
『貳』 1972年上海的糧票收藏價格表
目前國內無論是全國版本糧票還是地方品種糧票,價格一直都很低迷,大部分品種在1元附近徘徊,只有極少數品種價格略高。整體來說,糧票基本不值錢,不過如果有好品相的品種,現在收一些留起來也不錯。
『叄』 請問1972年的伍拾市斤的安徽省地方糧票值多少錢
糧票目前價值不高,全國所有糧票大全套100多張現在市場價是200多元。你的這個安徽72年五十市斤糧票目前也就是2-3元。
『肆』 1972年的河南流動糧票值多少錢
五市斤的72年的流動糧票已經炒到了80元以上,不過你的一市兩的價格,要看你的新舊程度,如果保存的干凈,應該有收藏價值。
『伍』 72年河南省糧票值多少錢
請問樓主,你是地方糧票還是流動糧票?地方糧票72年的共三張:分別是:1『5』10市斤。價格:全品相20-30元左右。流動糧票共有7張,分別是:0.1『0.2』0.4『0.5』1『3』5市斤。價格:50元左右。必須品相好一點的。再給你個流動糧票的圖解。0.1:背景圖是鄭州二七紀念塔 林縣紅旗渠。0.2 0.5 1 3 5背景圖都是鄭州二七紀念塔 。 0.4是鄭州二七紀念塔和洛陽第一拖拉機製造廠。我比較喜歡玩票,就知道這么多了。希望對你有用吧。你要有很多的話,可以送我幾張呀,我也給你幾張我們這得糧票。
『陸』 1972年伍市斤的糧票對換多少錢
不值錢的。只有好好的保存,這種東西,一點用都沒有
至少現在沒有用 。但是說不準以後就會有用的,
小主 ,如果覺得現在沒有價值,可以掛在某寶上面去看看。說不定有一天價格就起來了。
要看是哪一年的。1978年發行了兩套全國糧票。但是沒有流通使用。這些糧票的價格就比較貴。800元左右,其它年份發行的比較多。價格也就是5元一張。
『柒』 1972年的糧票能值多少錢
一般5--6張一套20--30元。如果只有一張2--5元。
『捌』 1972年糧票能值多少錢有收藏價值嗎
糧票是計劃經濟的產物,也是當時我國物質匱乏的產物,當時有許鄉票證,比如布票,煙票油票,糧票只是其中的一種,改革開放後,經濟發展,物質充盈。各種票證相繼退出歷史舞台。國家也沒有回收。所以糧票存世量巨大,市場上一包糧票一萬張也就賣1500元。1972年的糧票市場價格一角錢一張。
『玖』 河南省1972五市斤糧票值多少錢一張
我國糧票已經於1993年退出歷史舞台,現在用於收藏的糧票保存完整沒有摺痕的才可以用來鑒賞,五斤地方糧票大概十來塊,全國糧票相對價格高些,品相完整的部分地區稀有糧票價格會幾百塊錢。
『拾』 1972年糧票能值多少錢有收藏價值嗎!
1970年河北省地方糧票半市斤0.5元
我國最早實行的票證種類是糧票、食用油票、布票等。其實憑票供應不是我國最早採用的,蘇聯在十月革命後,當時國內不穩定,內戰不斷,商品缺乏,就採取商品有計劃的分配,發放各種商品票證,蘇聯最早的票證是1916年的鞋票。
美國也在二戰時期商品緊張時,發放了各種商品票證,其種類也不少,這其中就含有糧票性質的票證。現在還有一些國家仍然採用憑票供應方式,如朝鮮、越南等一些國家。
我國的糧票種類數量有「世界之最」之稱,全國2500多個市縣,還有一些鎮、鄉都分別發放和使用了各種糧票,進行計劃供應,還有一些大企業、廠礦、農場、學校、部隊、公社等也印發了各種糧票,種類繁多。
糧票是特殊經濟條件下的歷史產物,票面題材廣泛,印製精細,具有時間性、地域性的特點。經年累月的歲月侵蝕,更使這種具有不可復制性的票證文物日漸稀少,珍品迭出,長期為海內外收藏愛好者所矚目。
另外,有些發行於解放戰爭時期的公糧票,是解放戰爭時期革命軍隊在人民群眾支持下浴血奮戰的歷史見證,具有重要的紀念意義和收藏價值。
一、 晉冀魯豫邊區政府兌米票1937年冬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創建了抗日戰爭時期重要的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又稱晉冀魯豫邊區政府)。它東起 津浦鐵路及運河與山東、蘇皖兩根據地連接,西至同蒲鐵路及汾河與晉綏根據地為鄰,北起正太、德石鐵路與晉察冀根據地相接,西南跨隴海與豫鄂陝根據地相連,東南過黃河近平漢與鄂豫皖根據地相呼應。1945年8月,抗戰勝利後,晉冀魯豫邊區是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軍隊同國民黨軍隊作戰的主要戰場。
二、 北區公糧票。
1948年5月,根據解放戰爭發展的形勢,經中共中央建議,晉察冀和晉冀魯豫兩邊區合並,9月1日正式成立華北人民政府。1949年4月24日,攻克太原,全殲守敵,華北從此全境宣告解放。
三、 原區公糧票。
1948年6月11日,徐向前、周士第指揮華北野戰軍第一兵團8縱隊、13縱隊和太行、太岳、北嶽、晉綏軍區部隊及地方武裝6萬餘人,向駐守晉中平川以野戰軍總司令趙承綏為首的13萬閻軍發起攻擊,晉中戰役開始。7月21日,歷時40天的晉中戰役結束,晉中全境獲得解放。整個戰役中,晉中各縣支前民工達16.75萬人,調集牲口9.8萬頭,大車1.44萬輛,運送柴草210萬公斤。7月22日,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決定成立相當於省級的太原區,下轄3個專區,分別統領榆次、太谷、平遙、祁縣等20個縣。
四、 晉中區戰時公糧票。
1948年8月15日太原區改名晉中區,轄3個專區。1949年2月底晉中區與太原市合並,稱太原市。1949年4月24日,人民解放軍解放太原城。
五、 山西省公糧票。
1949年8月,華北重新調整區劃後包括河北、山西、平原、察哈爾、綏遠五省和北平、天津兩直轄市。古語雲:「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解放戰爭中,山西是全國主要戰場,創建了著名的革命根據地,聞名中外的山西小米養育了人民解放軍,支援中國共產黨人武裝奪取了全國政權。土改後的山西農民獲得了糧食大豐收。為保衛革命勝利果實,人民群眾掀起參軍參戰踴躍支前的熱潮。
糧票是特定的歷史文物,富有廣泛的文化內涵,它具有歷史性、知識性、文化性。號稱票證收藏「中國第一票」的糧票,特別是解放戰爭時期的公糧票是中國票證收藏中的一朵奇葩。解放戰爭時期公糧票誕生於炮火連天的戰爭年代,具有印量少、使用時間短、流通地域窄等特點。
糧票之最
最早的糧票:1950年皖南人民行政公署糧食局發行的大米票。�
面額最大的糧票:1962年、1963年上海市糧食局發行的「糧食支撥書」,面額為1400斤。�
面額最小的糧票:1960年南京市糧食局發行的「南京市糧食局流動購糧憑證」,面額為壹錢。�
票幅最大的省級糧票:1984年廣西壯族自治區糧食局發行的「廣西流動人口糧油定額供應卡」,該票長17.3厘米,寬6厘米。
票幅最小的省級糧票1955年浙江省印製的「隨證糧票」,該票長0.9厘米,寬0.8厘米,僅有小手指甲大小。�
流通時間最長的糧票:國家糧食部1965年發行的全國通用糧票,流通時間長達28年。
流通時間最短的糧票:國家糧食部1962年發行的車船糧票,流通約一個月。�
面額最多的套票:1975年河北省邯鄲市糧食局革委會發行的工種補差糧票,這套票共60枚,面額從1斤到30斤。�
面額最大的語錄套票:1967年發行的軍用供給糧票,全套分大米、麵粉、粗糧、馬料4種,每種又有50、100、500、1000斤4種面額,全套面額高達6600斤。每枚糧票背面均印有不同的毛主席語錄。